在我看来《来日可期》这个名字的意义主要通过作品中三个主体进行体现。
首先是患有自闭症的詹姆斯对于音乐这一兴趣或者说梦想的追求。他能在音乐世界里找到自己的快乐。音乐给予他陪伴,能把他带去一个更高层级的超越世俗的精神世界。所以即使患有自闭症,他的未来也是值得期待的。
其次是一直陪伴着詹姆斯的母亲。因为母亲把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抛开,将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自己的儿子身上。我最初为这个母亲感到可惜,因为对一些人来说,追求成功才是人生的目标。但在看到后面母亲的采访时,我才理解到,其实母亲已经把陪伴儿子看作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了,詹姆斯就是她的未来。
最后,就是音乐老师的未来。她说她想将音乐治疗带回祖国,服务同胞。能够帮助更多人接触音乐,拾取心灵美好是这位老师对未来的期望。
我也希望未来在大陆我们能建立起对于以自闭症群体为代表的未被我们大多数人所了解的群体的互助机制,让他们得到应得的尊重与重视。
James的妈妈说,我通过孩子的事,才了解到他的事。导演留下了伏笔,隐去许多事。
单纯通过这个先导纪录短片去看郭柯下一个作品,音乐治疗的话,感觉还是稍微中产了些,不知道还能打动多少观众呢?
整个片子里给我的感觉就是既绝望又有希望这还是在有钱有闲的情况下,很难想象一般家庭会是何种境遇郭柯加油,你可以的!
昨晚看完,和郭导一起交流,印象比较深的两点,其一,想让更多人了解音乐治疗,多关注自闭症患者,其二,对于一个纪录片导演更重要的是“不拍”什么。所以整部片子呈现出来的内容很纯净,除了音乐和影像,就只剩下了两个字——关怀。
电影时长54分钟,在第20分钟出现了弟弟。他们的话说的很少,很控制。而且真的觉得,两个儿子都是自闭症的概率真的太低了。这位母亲累的,只有詹姆斯弹琴的时候,眯一会儿眼睛。
这部片子我感受最深的其实是母亲的伟大,虽然两个孩子有自闭症,但是自己还是非常耐心的教他们,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啊。
感谢导演拍了这部关于自闭症的纪录片,音乐治疗在国内还没得到普及,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弱势群体吧,医学以后也能再发达一些,能在产前查出自闭症就好了唉……影片中James的一家已经算是中产家庭了,我还是觉得她过得好累,还要带两个孩子。母亲为了孩子付出太多了
返校日看的做母亲就是一场开很大的赌局,将会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父亲尚可抽身,做母亲的大多不可以。流动的钢琴键,每个音符都沁出母亲的心血来。
意犹未尽 因为来日方长。未来终可期 祝那些努力的人儿一切都好
弱势群体的关注度其实很低,在某平台关注过一个带自闭症孩子的爸爸很久,他也是培养孩子弹琴,从生活不能自理到现在可以自主去取快递,买东西,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音乐治疗听起来让人很有希望,不过也能看出来是非常艰难的。感觉James的程度还没那么严重,弟弟的情绪倒是比较难控制,也可能是导演没有把这部分表现出来。前两天是世界孤独症关注日,我问妈妈要是我是自闭症你会怎么样,妈妈说这种东西没法假设,活着即是价值。
如果多一些关注…
特殊群体的主要照顾者特别伟大
第一次了解到音乐治疗 艺术治疗 以纪录电影的方式让大众了解这些东西是很nice的一件事情
剩下一星留给长片释出时补上。
让我深思的一部片子
纪录片的英文名叫《詹姆斯的钢琴》,一个孤独症患者和音乐治疗的故事,平淡如水,却在镜头外有我们看不到的苦难。就像医生说,他们这个样子不可能不抑郁,但也像妈妈说,过了这段时间不吃,这辈子就再也不用了。想说拍的很短,各方面都点到为止,但其实可挖掘的还有太多太多。镜头里温馨的如同一首《奇异恩典》,可纪录片外,是结尾镜头的一片黑暗,只有《命运》在空空回响。
取舍与克制
留白很多,也没有主线,在谈音乐治疗,但又不够深入
3.5 talking head前面部分非常好。
世界孤独症关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