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我的名字叫可汗

剧情片印度2010

主演:沙鲁克·汗卡卓儿肖恩·哈珀Christopher B. DuncanCarl MarinoSteffany HuckabyJennifer EcholsHarmony Blossom

导演:卡伦·乔哈尔

播放地址

剧照

我的名字叫可汗 剧照 NO.1 我的名字叫可汗 剧照 NO.2 我的名字叫可汗 剧照 NO.3 我的名字叫可汗 剧照 NO.4 我的名字叫可汗 剧照 NO.5 我的名字叫可汗 剧照 NO.6 我的名字叫可汗 剧照 NO.13 我的名字叫可汗 剧照 NO.14 我的名字叫可汗 剧照 NO.15 我的名字叫可汗 剧照 NO.16 我的名字叫可汗 剧照 NO.17 我的名字叫可汗 剧照 NO.18 我的名字叫可汗 剧照 NO.19 我的名字叫可汗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2

详细剧情

  信奉伊斯兰教的里兹瓦·罕(沙鲁克·罕 Shahrukh Khan 饰)从小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母亲去世后,他追随弟弟扎克尔(吉米·舍尔吉勒 Jimmy Shergill 饰)的脚步 从印度孟买移民美国旧金山。里兹瓦在帮弟弟的化妆品公司推销美容产品时认识了经营发廊的单身母亲曼迪娅(卡卓尔 Kajol 饰)。里兹瓦不顾弟弟的反对执意与印度教的曼迪娅结为夫妇,一家人和谐美满。9.11恐怖袭击的发生使美国国内掀起了反对、歧视穆斯林教徒的风潮,里兹瓦与曼迪娅的发廊被迫关张,而曼迪娅的独子山姆(Yuvaan Makaar 饰)更是在一场由种族歧视引发的少年争斗中意外身亡。悲愤的曼迪娅将愤怒发泄在了里兹瓦的穆斯林姓氏“罕”上,说只有里兹瓦告诉美国人民及美国总统他的姓氏并非与恐怖分子相关,才会与他再次相见。就这样,执着的里兹瓦踏上了艰难的觐见总统之途……

长篇影评

1 ) 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不是恐怖分子

印度的电影很多时候都特别引起人们的深思,我的名字叫可汗,无疑又是这样的一部片子。
可汗虽然从小患病,看起来就是个傻子,但是因为母亲对他的格外关爱,他的生活环境也算是很不错,从小也并没有收到多少打击,甚至于母亲还专门请了老师单独教他。而这位伟大的母亲也从小给他灌输了一个思想: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做好事的人和做坏事的人,就只有这两种人,不分种族。这也成了可汗后来一直坚持的真理,并坚持不懈的为久而奋斗。
在历史的进程中,不同种族之间的冲突,从未停止过,互相攻击甚至于导致一些种族因此而灭族的也比比皆是。可汗是穆斯林出身,也一直信奉着真主,带着最大的善意信奉着。后来他母亲去世,选在美国的弟弟把他接去美国生活,本来因为小时候母亲对哥哥的关爱多于自己,弟弟长大后便远赴美国求学到后来定居美国,对这位看起来傻傻的哥哥也不是很待见,但是还是收留了他,并让他开始工作。这时候的可汗生活其实是很开心的,可以和弟弟一起生活,可以有自己的工作,并因为这份工作认识了自己最爱的人。后来他们结婚,并和爱人以前的孩子相处十分融洽,一切看起来都是这么的美好,直到震惊中外的911事件爆发,所有的一切都变了。
美国民众开始对穆斯林有了极大的排斥甚至仇恨,各种冲突也时有爆发,人人生活在不安之中。而因为儿子的死亡,可汗的穆斯林身份更让他失去了最爱的人。妻子告诉他,让他去跟总统说自己不是恐怖分子。这之后,可汗便带着: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不是恐怖分子这个信念踏上了上访美国总统的路。
一路上他他把自己心中所想全都写了下来,希望有一天可以换他心爱的人的原谅。他遇到很多人,帮助过别人,别人也用真心帮助过他,这让他更加坚信,这世界上只有做好事的人和做坏事的人之分。他让人们看到,我们需要对不不公正的对待say no,需要团结,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不是互相报复,恩怨无休止,而是告诉世人,我的种族,我的身份,不被任何人代表。
最终他现在美国总统旁边向全世界说出了自己的信念: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不是恐怖分子。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回了家,虽然世界不会因此而太平,但是最少他为自己的信仰做出过最有力的抗争。

2 ) "My name is Khan and I’m not a terrorist.”

Khan 说“妈妈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做好事的好人和做坏事的坏人”
Khan 长大了 可是心里还是像个孩子般 一直虔诚的这么认为着
Khan 一直坚持着他的信仰 是的 他是穆斯林 但是 他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受歧视的穆斯林 而背弃自己的信仰 他可以旁若无人的 带上白帽 虔诚的跪拜 在周围都是美国人的 注视下 不顾其他穆斯林的反对及劝诫 “做礼拜 要看下周围的人 和 事” Khan 只说了句 信仰和任何人 任何事无关
当Khan诚实推销着他的化妆品对他一见钟情的曼德拉说着“OH 你只需要四支 因为我们的化妆品保质期只有三个月”
Khan 一见钟情Mandela 或许 我更愿意相信 当Khan 在阿斯伯格症发病时缓过来时 回头看到的Mandela的背影时 那一刻 就爱上了 “Are you OK? " 那个轻柔的女声 那个驱赶了他的恐惧的 女人 Khan 爱上了 Mandela 不仅仅因为她的美貌 她的善良
那时候的Khan 是那么的可爱 那么的温柔 那么的浪漫
拿着五颜七色的气球 对 Mandela 一遍遍的说着 marry me marry me Mandela please
Mandela 也爱上了 Khan 在他们狂奔后看到 Mandela 的梦境时
"Khan marry me "
或许这样子 可以画上个童话的结尾 从此 王子和公主 还有小王子 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但是 9-11 摧毁了这个童话
小王子意外死亡 因为穆斯林 因为他姓Khan 因为他不服输 因为那些美国高年级学生的霸道 小王子最亲爱的朋友 却隐瞒了事实 即使是因为受威胁
Mandela 开始憎恨 Khan “go away!”因为她是一位母亲 她的歇斯底里 她的痛苦 她的仇恨 她对Khan 的恶言相向 “你去告诉全世界啊 穆斯林不是恐怖分子 你去找布什总统啊 ``````"
Khan在心里说着 我要去见总统 我要对总统说“My name is Khan ,and I’m not a terrorist.” Mandela 一定会再次爱上我

Khan 离开 穿着送给Jimmy的新鞋 踏上寻求总统之旅
在飞机场的被扣留 Khan 只是平静的接受着这一切
Khan了解着布什的一切行程
当Khan终于有机会见到布什 他用尽力气大声朝着几米开外的布什喊着“My name is Khan,and I’m not a terrorist”却也被误当做恐怖分子而被拘留 严刑拷打 生活虐待 地狱的生活
那刻 Khan 说 Mandela 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祈祷了 因为在这儿我不知道时间 于是他在感到痛苦时 跪着祈祷
当Khan 在监狱里祈祷着 他们要我供出基地的名字路线 但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Mandela早知道我也好好研究基地了
Khan 是那么的 令人心痛 更令人心痛的 是 那个社会

当Khan在教堂里 泪流满面的说 “妈妈 我说不下去了 我想念我的儿子 ”当他们一群人开始在教堂里歌唱 歌颂着和平和美好
当Khan义无反顾的来到 被飓风肆虐的城市 来到那两个母子面前 坚决不离开 “you should go you can not repair this “ Khan 没有离开 而是 repair 尽力的 努力地 那一刻 泪流满面

Khan 只是个 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AS)【是一种主要以社会交往困难,局限而异常的兴趣行为模式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的病人,但是他的精神 他的心灵 完完全全的 是个圣人。
我的语言太匮乏
更多更多的 是无法描述的
这是一次人性的洗礼
用Mandela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我用恨永远办不到的事儿,可汗用爱办的更伟大”


3 ) 我只是个大学生,我不是恐怖分子

这是一部聪明的政治电影,将价值观通过一个好的故事输出。

这是一个看似容易其实很难的活,这种类型所有拍的好的电影都在强调一点:爱才是人类的一切的基础,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宗教/党派/社会能够代表这种爱。

恰逢赶上美国史上第一位非裔总统的产生,本片天时地利人和全了。

Khan说,之前美国人把历法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以后,会变成911前和911后。

或者,我们的历史也会分为8()9前和8()9后,我只是个大学生,我不是恐怖分子。

4 ) 媚俗的宝莱坞伪佳片

片名:我的名字叫罕
上映时间:2月12日(印度)
类型: 爱情/剧情
片长: 165分钟
主演: 沙鲁克•罕 、卡卓尔等
读家:白小顶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印度版的《阿甘正传》,虽然情绪饱满而富有煽动力,但难以引发内心感动。

我对这部电影并不抱太大的期望,基本上把它看成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后,印度电影工作者又一次向好莱坞投石问路之作。《我的名字叫罕》以“911事件”为契机,从一个普通穆斯林信徒的角度诠释了这一事件前后对美国民众中所造成观念和生活的影响。
片子的开场很吸引人,从男主角那句“我的名字叫罕,我不是恐怖分子”自我介绍铺展开,让人不禁想要了解眼前这个喋喋不休的男人背后,到底拥有一个怎样的故事。
影片没有向以往同类题材那样,选择营救者或受害者作为叙述主体,而是很详尽的为观众展示了在“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环境下,作为“恐怖分子假想敌”穆斯林信徒在美国被排挤,被敌对,被孤立、被仇恨的遭遇,隐忍中的坚持和屈辱让人肃然起敬。
不管是从剧情安排还是立意设计,可以看出这部电影向奥斯卡示好的野心,只是光有个好角度显然不够。过犹不及和意犹未尽是两种境界,前者热闹却虚张声势,后者含蓄却步步为营。影片不幸沦为前者,用近乎献媚的方式勾勒出一个印度版的“阿甘正传”,完美的无懈可击,轻浮的无以伦比。
和阿甘一样,主人公罕也是一个有点沟通障碍,自我封闭的人(亚斯伯格症),他沉迷于自己的世界,做事坚持简单的原则,因为妻子的一句气话,就踏上了去找总统,表明身份的道路。过去和现在的经历通过罕的旅程被穿插在一起,与《阿甘正传》每一个精心设计巧妙融合时代特征的剧情不同,这部电影可谓集多家之长为一体,不管从他的爱情故事还是孤独之旅,我们很容易发现似曾相识的桥段和感情泛滥的煽情点。
在温情脉脉的基调下,虽然小受磨难,主人公罕依然被刻画成用大无畏的爱和宽容,去反对种族歧视,消除宗教隔阂,坚持自我信仰的人,他的简单和执着成为了莫大的优势,——他赢回了爱情,获得了尊敬,成为了英雄,在堂而皇之的说教之词面前,甚至让我有了穆斯林拯救美国人的错觉。
远离了印度电影的歌舞,宝莱坞彻底向好莱坞靠拢,连骨子里贩卖的是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尤其是总统接待罕的圆满结尾,不仅上升到了民族融合的高度,更是典型的“小人物实现大梦想”,——这一切“被设计”的转承起伏,虽然情绪饱满而富有煽动力,但回过神来一想,既缺乏深度,又没有厚度,只是隔靴挠痒,难以引发内心感动,整部电影不免成了一部中规中矩,流于形式的伪佳片。

5 ) 弱者的姿态:我的名字叫可汗



2010年11月30日,随着印度电影《我的名字叫可汗》(以下简称《可汗》)在国内的上映,中国观众在时隔多年之后,终于在大银幕上再次看到载歌载舞的印度影片。从海报上那醒目的宣传语“天地动容的真挚爱情”来看,人们显然把这部2010年度海外分账影片的压轴大戏当作了一部感人的爱情片。这也符合人们对印度电影的想象。一般说来,帅哥美女的爱情、热闹优美的歌舞以及大团圆式的结局,被认为是印度电影最为常见的情节模式。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对《可汗》的理解并没有错,这部电影的确以男主人公瑞兹万•可汗(Rizwan Khan)对妻子的爱为核心线索,展开故事情节。但如果我们仅仅把《可汗》当作爱情片,却又会与这部影片更为丰富的内涵擦肩而过。
正像导演卡伦•乔哈尔(Karan Johar)在谈到拍摄这部影片的创作动机时所说的,他的灵感源于自己在美国旅行时的一段经历。在那次旅行中,乔哈尔遇到了很多印度裔美国人,这些人向他诉说9.11事件后,清真寺被破坏、商店被哄抢以及子女被欺凌的种种惨状。正是那些印度裔美国人的惨痛经历,使得乔哈尔决定拍摄一部电影以“提供一个新观点,献给仍困在文化狭隘与误解之痛的世界”,并 “透过某人牺牲某样事物,向一个困惑与受伤的国家(美国——引案)传达宽容的信息。” 因此,《可汗》虽然是一部爱情片,但却有其鲜明的现实政治指向。它直面当代世界对伊斯兰教的仇视、敌意与刻板的定型化想象,试图向世人展现一个更为真实的穆斯林形象。应该说,这一创作意图是饱受误解与偏见折磨的穆斯林所应有的反应。不过在笔者看来,这部影片真正值得玩味的地方,却并不是它试图正面塑造穆斯林形象,而是导演在接受访谈时强调,他要“借用可汗的卑微” 以完成他的电影。从“卑微”这个词我们可以看出,乔哈尔在拍摄影片的过程中有意识的采取了某种弱者的姿态。正像可汗在影片中不断重复的:“总统先生,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不是恐怖分子。”他不得不以否定的方式,为自己进行辩解。显然,因为他的名字——可汗,一个典型的穆斯林姓氏,已经足以使得他被派定在恐怖分子的位置上。而他所能做的事,就只是像祥林嫂那样,一遍又一遍的向权力申诉着:“我不是恐怖分子。”影片所采取的这种弱者的姿态,一方面是穆斯林国家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所处地位的真切反映。但另一方面,则是导演乔哈尔巧妙运用的叙事策略。事实上,正是这一叙事策略的使用,才让这部涉及的敏感话题的影片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发行的机会并取得相当不错的票房成绩。

二、师法好莱坞

《可汗》所采用的弱者的姿态,首先体现在它对宝莱坞电影叙事成规的改造和对好莱坞电影的模仿上。传统的宝莱坞电影又被称作“马沙拉(Marsala,即一种印度调味品)电影”,有着自己特有的一整套叙事规则,如模式化的人物类型、叙事与歌舞并置的结构、因果报应式的悲喜剧等。这样一种略显简单刻板的电影模式深受印度观众的喜爱。在某种意义上,正是“马沙拉电影”,让宝莱坞在与好莱坞竞争时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有学者已经指出的,“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好莱坞在所谓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旗号下对世界电影市场大举进攻,成为全球电影市场的霸主”。然而在印度电影市场上,好莱坞却屡屡受挫,每年只能取得5%—7%的市场份额(在欧洲,好莱坞电影却可以占有70%—90%的市场) 。而且宝莱坞电影工业在印度市场上的胜利还是在政府没有任何保护性措施的情况下取得的。显然,印度的电影观众更偏爱又唱又跳的“马沙拉电影”,对好莱坞电影则没什么好感。然而从2000年开始,野心勃勃的印度电影人开始不再满足于印度本土,把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正是出于这一目的,宝莱坞敞开了大门,欢迎好莱坞与其共同分享印度电影市场,允许它们对印度电影公司进行投资,在印度本土拍摄符合印度观众口味的影片。而作为交换条件,那些好莱坞公司则要负责印度电影在海外的发行工作。例如印度最大的电影公司“信实娱乐”就先后与迪斯尼、索尼以及时代华纳等公司结成了战略合作关系。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诸如《真情永在》(2000)、《季风婚宴》(2001)以及《宝莱坞生死恋》(2002)等一批被称为“新概念印度电影” 的影片开始出现。这些电影以崭新的制作理念和国际化的拍摄手法对“马沙拉电影”进行改造,开始注重故事情节,降低歌舞在影片中所占的比例,并着力让歌舞表演与剧情结合在一起。而更具决定性的一点是,这些影片开始把目标观众定位在生活于英国和北美的NRI(Non-resident Indian,非常驻印度人)身上,以争夺全球电影市场。正是因为这一改变,使得新世纪以来的印度电影不再主要取材于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转而以现实生活为表现对象、大量借鉴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技法并纷纷奔赴海外进行取景拍摄。这也就是《可汗》的导演乔哈尔所说,新一代印度电影人不再把眼光局限在印度,而是要“面对整个世界” 拍摄电影。
乔哈尔的《可汗》就是新概念印度电影的典型作品。从情节来看,这部影片显然借鉴了好莱坞著名电影《雨人》和《阿甘正传》。正像主人公可汗所说的:“西方国家把历史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9.11却成为了世界历史的第三个纪元”,而影片也正是以9.11事件为界,在结构上划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在前一个部分中,可汗和《雨人》中的雷蒙德(Raymond)一样,是一个阿斯伯格综合症(即自闭症的一种)患者。虽然他看上去有些呆头呆脑,并拙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但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打动了单身母亲曼迪娅(Mandira)和她的儿子萨米尔(Sameer),与他们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然而可汗的弟弟扎克尔却因为曼迪娅是印度教徒,反对这门婚事,并因此与哥哥断绝来往。这又与《雨人》中雷蒙德与弟弟查理(Charlie)之间最初的龃龉颇为相似。而在后一个部分中,由于9.11事件之后全美掀起了仇视穆斯林的风潮,使得萨米尔被同学殴打致死。愤怒的曼迪娅认为如果儿子没有改姓可汗,这场悲剧就根本不会发生。因而将瑞兹万•可汗赶出了家门。为了重新赢得曼迪娅的爱,可汗像阿甘那样,走遍了整个美国,试图告诉美国总统:“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不是恐怖分子。”最终,可汗的努力使得曼迪娅和扎克尔原谅了可汗,三个人又重新成为一家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雨人》中兄弟情和《阿甘正传》中男女之情一起构成了推动《可汗》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乔哈尔出色的将两部好莱坞经典影片的故事架构融合在一起,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需要指出的是,《可汗》的导演乔哈尔是宝莱坞的最出色的新锐导演,而编剧施巴尼•巴提贾(Shibani Bathija)和艾杨格(Niranjan Iyengar)则曾在印度电影学院奖上屡获最佳编剧奖。三个人的强强组合显然并非不能讲述一个更具原创性的故事。然而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印度电影业从2009年就开始遭遇危机。据统计,2010年1月至7月,宝莱坞已累计亏损20亿卢比 。国内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迎合海外市场就成了影片盈利的关键所在。在这样残酷的现实环境下,乔哈尔好容易才促使20世纪福克斯公司和宝莱坞共同投资这部影片。因此对于导演来说,《可汗》一片的拍摄是一场风险巨大的资本赌博,他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票房压力面前,乔哈尔不得不向好莱坞电影模式低头,以弱者的姿态,尽可能的改变印度电影的传统模式,使之符合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方式。毕竟好莱坞式的电影语言才是全球电影观众所熟悉的。而在面对陌生、凶险的海外市场时,借鉴和模仿成功的好莱坞电影无疑是一个最为保险的方式。这也就难怪脸才华横溢乔哈尔都必须要在《可汗》中当起好莱坞的乖学生了。

三、PC文化与政治舆论

《可汗》在叙述中所采取的弱者的姿态,还体现在其有意识的借用美国社会的PC(Political Correctness,即政治正确)文化和政治舆论上。作为一部正面塑造穆斯林形象的影片,它所讲述的故事必然要与美国主流社会的常识系统发生激烈的碰撞。正像《可汗》中那个中学教师所说的,在美国人看来,伊斯兰教是一种极具攻击性的宗教(他们似乎完全不必考虑伊斯兰在阿拉伯语中的本义其实是和平),而穆斯林则是偏执、残忍、狡猾、专制、毫无人性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当影片将印度裔穆斯林塑造为一个充满博爱精神的完人,却将很多美国白人表现的狭隘、无知时,这无疑是对当代美国社会的一种冒犯。因此,如何让美国观众,进而让全世界观众接受影片的叙述逻辑,就成了导演必须面对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导演非常巧妙的利用了美国社会中的政治正确原则。这一原则通常是指人们为了避免不公正的歧视而谨慎选择言论和行为,它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尽量采用“中立”的字眼,以避免出于种族、性别、性取向、身体残障、宗教或政治观点的不同所产生的歧视。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人通常使用“非裔美国人”来代替“黑人”或“黑鬼”等语汇。今天,虽然称谓的变化并不能在实际生活中改变非裔美国人受歧视的事实,但政治正确原则却已经是美国人的基本教养之一,成为某种神圣不可僭越的原则。正是为了有效的利用这种美国社会特有的PC文化,导演让可汗在觐见总统的旅行中,两次造访了佐治亚州塔罗县的威廉米娜镇(Wilhemina),一个非裔美国人生活的小镇,并花费极大的篇幅表现他与当地人之间的深厚友情。从表面上看,这一情节纯属冗余,与影片正面塑造穆斯林形象的题旨毫不相干。然而导演正是通过这一情节的穿插,使得以可汗为代表的印度裔美国人与非裔美国人的形象缝合在一起,成为无法被指责的对象。在可汗第一次造访威廉米娜镇的期间,他和当地的基督徒一起在教堂里,通过诉说对逝去亲人的哀思,纪念珍妮妈妈的儿子,一个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死去的美军黑人士兵。而值得玩味的是,在那个美军士兵的遗像旁边,却赫然摆放着萨米尔的照片。对美国人来说,在海湾战争中死去美军士兵意味着美国人为自由、民主的美国精神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而导演通过将萨米尔的照片与美军士兵遗像的并置,使得萨米尔——这个因宗教歧视而死去的男孩——的死成了对美国精神的某种反讽和提醒。在这个意义上,可汗在影片中的一切努力,也就不再仅仅是树立一个正面的穆斯林形象,而是被转换成对美国人引以为豪的自由、民主精神的不懈追求。
这部影片对美国主流社会的冒犯还体现在对布什总统的丑化上。这个悍然发动阿富汗战争和第二次海湾战争的总统,在影片中却被表现得胆小如鼠,在遇到子虚乌有的恐怖袭击后,立刻放弃了预定中的演讲,在保镖的护卫下仓皇逃走。乔哈尔的这一设置无疑会引起某些美国观众的不适。然而在上述情节发生之后,影片马上插入威廉米娜镇因为遭遇飓风袭击被洪水淹没这一突发事件,使得影片对布什总统的指责却又显得合情合理。正如不少影评已经指出的,《可汗》中的飓风无疑在影射着2005年发生在新奥尔良地区的卡特里娜飓风 。在那次自然灾害中,虽然美国政府已经提前通知当地居民离开新奥尔良,但大量底层居民,特别是非裔美国人却因为缺乏交通工具被困在洪水之中,得不到救助。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伊拉克战争的布什政府则在卡特里娜飓风面前手足无措,救灾工作迟迟没有展开。这一事件后来成了布什政府任期内最为美国舆论界所诟病的地方。而在《可汗》中,与布什政府的无能相对照的,是可汗的大无畏精神。在人们纷纷逃离洪水泛滥的地区时,可汗却第二次踏上威廉米娜镇的土地,用自己善于修理各种东西的天赋,带领一批印度裔美国人,帮助当地的非裔美国人重建家园。可汗也因此成了当地的英雄。在这里,导演将对布什的讽刺巧妙的与救灾问题相衔接,充分利用美国舆论对布什政府的批评,使得影片的叙述逻辑更容易为美国观众所接受。
而奥巴马总统在影片结尾处的出场,则是该片另一个颇为有趣的地方。与布什总统颟顸傲慢、色厉内荏的形象不同,奥巴马总统在片中显得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更具领袖气质。正是这个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非裔总统,亲切的接见了可汗,并让后者有机会实现自己对曼迪娅的承诺,亲口对美国总统说出:“总统先生,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不是恐怖分子。”虽然这一场景被众多影评人用“牵强附会”、“胡编乱造”以及“自欺欺人的谄媚” 等尖刻的语言予以批评。但在笔者看来,这一情节显然出于导演的精心设计。因为在这部影片的后半段,可汗始终与美国社会中的底层人民生活在一起。他的所有朋友,不是印度人或巴基斯坦人,就是非裔美国人。因此影片中可汗受到奥巴马总统接见的情节设置,一方面有通过贬低前任美国总统,大拍现任总统马屁的意思在其中。但另一方面,却也是影片叙述逻辑中的题中应有之义。导演正是要让可汗与美国社会中的弱者、边缘人团结在一起,并借助弱者身上所特有的道德高位,让可汗处在一个安全的位置,很难被舆论指责。显然,影片正是通过这样的情节安排,使得可汗这样的穆斯林成为一个为美国社会所接受的完美形象。

四、从宗教到家庭

虽然《可汗》这部影片因为力图塑造一个正面的穆斯林形象,被人们指认为伊斯兰“宗教意识形态的propaganda(即宣传——引案)” 。但该片在拍摄过程中其实一直在有意识的避免正面表现伊斯兰教的本身。这种对宗教问题的有意谈化,无疑也是导演为寻求国际电影市场的接受而做出的妥协。对此,乔哈尔在接受访谈时直截了当的承认,《可汗》是一部国际化的影片,它“能够进入包括中国在内的这么多新市场,我想是因为它传递了人性、宽容、相互理解这些普世价值观,并且希望以积极的方式改变对宗教的看法” 。显然,通过表现所谓的“普世价值观”,淡化宗教色彩,以期实现更大的海外市场份额,是这部电影的内在诉求。
在笔者看来,导演所说的“普世价值观”,首先表现在对伊斯兰教的淡化上。主人公可汗对宗教的理解,源于母亲对他的教导——“一个拿糖的人和一个拿刀的人,分不出是穆斯林还是印度教徒,只能分出是好人还是坏人,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好人,坏人,没有其他人”。也就是说,在可汗的头脑里,世界并不按照伊斯兰教的教义划分为信士和异教徒,而是只有好人与坏人的区别。这也是为什么可汗能够不顾弟弟的反对,执意要娶印度教徒曼迪娅的原因所在。在可汗看来,只要男女双方都是善良、正直的好人,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宗教差异所造成的鸿沟,并非不可跨越。影片另一个淡化伊斯兰教色彩的地方,则是清真寺在该片中的暧昧形象。在《可汗》中,主人公只去了一次清真寺。然而这次经历却并不愉快,他正是在清真寺中见到了真正的恐怖分子在煽动穆斯林去暗杀美国总统。而与此相映照的,则是导演以大量的篇幅表现威廉米娜镇中的基督教教堂。它不仅是可汗与那些当地人共同寄托对死去亲人思念的地方,也是在洪水来临之际人们唯一的避难场所,更是把印度裔美国人和非裔美国人团结在一起,共同对抗灾难的所在。与清真寺相比,影片中的基督教教堂才更像是一个充满了爱意的宗教场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乔哈尔非常清楚伊斯兰教在当代社会被极度妖魔化的事实,因此他只有竭力淡化伊斯兰教的色彩,寻求某种更具超越性的价值观,并借助更容易为人接受的基督教形象,才能让他的影片成功的进入国际电影市场。
乔哈尔所说的“普世价值观”,还包括对家庭的尊重与保护。我们知道,在好莱坞电影中,中产阶级核心家庭永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不管主人公在社会上如何神通广大,在生活中怎样放荡不羁,他总要在影片结束时回归家庭,成为一个好丈夫或好父亲。这一点最突出体现在2009年的灾难片《2012》中。在这部影片里我们会看到,虽然整个世界都在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面前崩溃了,但一个分裂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却借着这场灾难得以破镜重圆,历尽千辛万苦的男主角杰克逊在影片结束时重新获得妻子的爱。与此相类似的,《可汗》也同样在讲述着一个破碎的中产阶级家庭重归于好的故事。正像上文所分析的,这部电影在结构上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以可汗与曼迪娅之间的爱情为核心,表现两个人如何组建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有趣的是,虽然这是一个穆斯林与印度教徒组成的家庭,但他们却生活在美国的高档社区,拥有一套宽敞的花园洋房,其生活方式与人们对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的想象并无二致。但这样一个貌似坚不可摧的家庭却因为9.11事件的爆发而面目全非。萨米尔惨死在社区足球场上,而可汗也由此被曼迪娅赶出了家门。观众们会发现,影片后半部分,其实就是讲述可汗这个总是举着一块“Repair Almost Everything”牌子的维修天才,如何修补他自己那破碎的家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与其说《可汗》是一部关于穆斯林的电影,不如说它只是一个较为独特的角度,重新印证了美国中产阶级核心家庭的价值和地位。

五、结语

导演乔哈尔以弱者的姿态,通过对海外市场的判断和了解,精心设计影片的故事情节,最终使《可汗》在国际电影市场上大获成功。截止到目前,影片成功的在55个国家先后上映,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票房成绩。虽然由于大量借鉴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成规,使得很多影评人认为以《可汗》为代表的新概念印度电影的出现,表明好莱坞开始取得对宝莱坞的全面胜利 。但正如笔者在上文所分析的,在导演乔哈尔那弱者的姿态背后,隐藏着宝莱坞觊觎国际电影市场丰厚利润的野心。因此宝莱坞对好莱坞电影叙事技法的模仿和学习,并非走投无路之际的无可奈何,而是在对目标客户进行准确定位后的有意为之。不过颇具反讽意味的是,虽然导演乔哈尔对《可汗》的精心设计,使得这部影片可以在电影市场上受到全球观众的欢迎,但他那正面塑造穆斯林形象的创作意图却并没有深入人心。瑞兹万•可汗的扮演者,曾7次夺得印度影帝称号的沙鲁克•可汗(Shahrukh Khan)在美国宣传《可汗》时,竟真的遭遇了瑞兹万•可汗在影片中所面对的尴尬。在他入境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机场转机前往芝加哥时,由于同样“很不幸”的姓可汗这个姓,沙鲁克•可汗和瑞兹万•可汗一样,被美国警方扣留询问了近2小时。最后由印度国会议员出面协调,请印度驻美国大使馆进行担保,才让这位在印度家喻户晓的演员顺利进入美国 。因此,弱者的姿态固然能够帮助影片在文化市场上获得胜利,然而一旦遭遇铁一般的社会现实,人们会发现弱者仍然不过是弱者。穆斯林要想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无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6 ) 我的名字是可汗,我罹患的是亚斯伯格症候群。

一直蛮喜欢印度片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片中总是有非常华丽喧嚣的歌舞,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剧情蛮丰富详细的。

这部"不是很印度片"的印度片,里头没有喧嚣的歌舞,但非常细腻地说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有关亚斯伯格症候群的故事。

故事是从主角可汗的小时候开始,片中描绘了可汗难以和他人正常交往和沟通的情况,症状包括:

(1) 社会互动上有明显障碍:从片中很清楚地可以看到,可汗会回避与他人的视线交流,难以发展适当的同侪关系。
(2) 出现刻板而重复的固定行为:展现在可汗说话的模式中。

除此之外,亚斯伯格症候群的患者,理解话语时,多是理解"字面上的意思",所以可汗与女主的对话非常有意思,这部份也表现的非常好;还有他害怕噪音,恐惧黄色等等,演员都演绎的非常好。

但这部戏最吸引人的部份,是在可汗的生命中,放入了两个重要的女人,两个可以理解他并且爱他的女人。

我非常喜欢Shahrukh Khan跟Kajol的组合,他们已经合作过好几次了,每一部都非常好看,互动特别让人有感觉。在这部中,女主表现出对男主的包容与理解,非常真实动人,特别是谈恋爱的那段会让人忍不住微笑。

至于911之后的政治议题,反而不是让我印象深刻的部份。

7 ) 神都是慈悲的,不善的只有人而已,众神们冤枉啊

除了语言之外,这部电影保有的印度风味还有过人的时长和有时候觉得无厘头的舞曲——我一度以为男女主角会突然丢掉手里的家什来一段排舞。不过就算 Karan Johar千忍万忍排遣了排舞的冲动,这里面仍然夹塞了一些内涵版的不必要的集体舞场面。

“不能输出价值观的国家就不是一个强国”,虽然某朝人民都觉得印度人民穷,背后有英美帝国主义撑腰也没干过劳动力更密集更便宜的邻居,不过从某个角度来说也许印度更强些——至少人家的电影出息了,在讲现世代的问题了。

这部电影是A推荐的,说看电影从来不动感情的她在看这部电影时哭了。于是我和J心心念念要去看,却总也没成行,最后误打误撞跟小淳看了,这也算是缘分吧。

看完之后我终于明白A被如此的打动并不仅仅是由于这部电影的笑中带泪——当然我也哭了,不过我是个极容易对着电影小说之类的东西掉眼泪的人,以哭的质量和眼泪的数量来说,此片并不在“感人top10”名单里。A却是女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她是穆斯林。

我们以前读语言课的时候被迫要做presentation,当时我和小唐抽中的是“宗教战争”,两个人在准备材料的时候啧啧称奇——天主教和新教徒信的都还是一个上帝呢,就是因为对教义的解释不同,这样就值得杀这么多人流这么多血,这些人是疯了吧!当时的法语老师也好,后来共事的Z和F也好,对自己先祖的精神状态也表达了同样的困惑。“天主教的长女”在血的经验上总结教训,在欧洲第一个把政教决绝的分割开,各个宗教的人在这里似乎能和平共处,相互尊重。

然而2004年法国还是通过了“头巾法”,规定在大学校园里不允许佩戴任何明显的宗教标志,比如犹太教的小白帽,穆斯林的头巾,或者过于明显的天主教的十字架。官方解释是“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人权原则保障公民在私人领域的宗教信仰自由,世俗原则保障公民在公共领域不受宗教影响的自由,这是基于法国的共和精神所制定的保障公共场所的非宗教属性,从而尊重所有宗教的信徒和无神主义者的法令”。不过我们都知道这背后另有一个意图,就是希望通过淡化宗教标志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表相上的不同从而减轻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冲突。

我曾经问过A这些法令对她有无影响,她说完全没有,她甚至拥护共和精神的普世标准——比方说一夫一妻制。 然而,这些“为了尊重所有人而制定的标准”仍然有不适用的时候:在出差期间,如果我们必须要和客户的职员一起吃bouffet,我每次都自动自觉地充当A 的前锋,试吃每一道她想吃却觉得其内容“可疑”的菜色。本来但求一饱根本不讲求餐食的某只就必须要吃出salade里面有没有香肠丁,奶油菜汤里有没有火腿粒,馅饼里面的肉是纯牛肉还是混了猪肉的,等等等等……我觉得每次吃饭都战战兢兢的A实在太过可怜,有一次问对方的主管说你们公司里没有穆斯林么,是不是应该给他们专门摆一台。主管先生笑笑说,穆斯林不吃猪,印度教的教徒不吃牛,还有不吃任何肉的素食主义者……如果要搞特殊话那就应该给每个族群都单独摆一台,像法国这样多移民的国家,哪有这么大的地方


既要确保个体的独特和选择信仰的自由,又要在公共生活中让所有的个体都得到公平而适当的对待,这真是那个叫上帝的家伙给人类出的难题罢——毕竟这些最常开打的宗教当中有三个都是以祂之名在招揽信众的。如果取消一切的差别对待,其实就等同于剥夺了某些人执行自身信仰的自由——比如有次A甚至不得不引用《古兰经》说“如果现场只有猪肉,没有别的东西可吃,或者我实在不能知道这是什么肉而吃下去的话,安拉会原谅我的”,还有我的邻居每天只能做两次祷告(明显他不能在大学校园里做祷告),可是如果保持差别对待,公共生活之中的矛盾就难以避免。

其实,这些矛盾只是些细小的事情, 如果我们能包容别人的不同就可以化戾气为浆糊,比方说在对方表明自己是穆斯林之后提醒伊某些菜里面可能有伊拉禁忌的食物,在过道上看到有人铺了毯子在祷告的话不要上前去打扰,不要取笑别人的头巾或者帽子……这是很简单的事情,说穿了只是习俗罢了。印度教与穆斯林如此不共戴天,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和这部电影里都提及了这场至今在进行中的宗教战争,然而在khan和marinda结婚之后,她做她的仪式,他进行他的祷告,她往儿子的嘴巴里塞完糖他就往儿子的怀中吐口水,父亲是印度教徒但却欣然改了后父的穆斯林姓氏的sam只是无谓的笑笑,甚至有点好玩的样子——真的,多个神庇护有什么不好呢


可是这个世界上有很小气的人。一切的战争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利益——人的利益,个别人的利益。为了这些个别人的利益,最后付出的代价的却往往是大多数。他们以神之民,叫大多数神的子民去流血,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这是煽动者的不善,是随从者的愚蠢,也是从神的冤枉。被冤枉了的神最终没能从不善的和愚蠢的人们那里保护sam——多乖巧的一孩子啊,学khan说"nononono"的时候都触动我那早拿去喂鱼的母性了。


这个世界上最惨的事莫过于看到无辜的小孩成为大人的牺牲品——不仅是sam,还有那些伤害的小孩也是。这个世界上,真实的生活中,最强大的力量从来不是“爱”——只有在Harry Porter里才是——而是“恨”,因为那些煽动者说他们的神憎恶某些人,那些随从者信了,而在每一种传说中人都是按照神的样子造出来的,假如神的眼中有恨,那人的心中就有。


asperger是个很可爱的病症,House大叔曾经宣称他有,但我一秒钟也没信过,因为这种病症以他的个性来讲实在太过的可爱了,他只是希望自己有。asperger症候群不能辨别话语中的隐喻,不能推测他人的情绪,特别的执着固执,而有着充沛的阅读能力和记忆,他们不懂得说“爱”,但也不晓得“恨”。作为一个轻微的asperger症患者,khan的执着和他母亲的包容让他不能明白人与人之间仅仅是信仰所造成的差别,更不知道在一些人心里这些差别只可以带来憎恶,不能够生出爱情,更不要说无视与跨越这些差别而结合了。他只在他的神里读出了宽宥与爱,所以他造着神的样子长大成人。


电影中美好的是,在苦难与折磨之后,这个世界也还他了宽宥与爱,尊敬与公平。好莱坞织出的是美梦,宝莱坞那给予的是天真(不过从《贫》和此片来看,印度人民非常看重传媒的力量)

可是现实世界远没有那么美好。即使在种族问题不甚严重的法国(如电影老师所说,一个国家但有的问题往往会反应在影视作品中,越是严重的影视作品会涉及这一主题的越多,我在法国只看到极有限关于种族问题的电影,倒是今年有关sans papiers的好多),即使国人可以为一支几乎全为非洲裔的球队而骄傲,但在2006年世界杯法拦西的那个晚上,民族冲突仍然阴影了正在欢庆的人群,也叫我吃到了人生第一只催泪弹。在几乎每年都要出一部关于种族问题的电影的美国,在连着两部非歌舞片都提到了宗教问题的印度,可以想见情况要严峻的多。


人并不是不懂爱,不愿爱,只是在痛苦,在困难的时候,去恨,似乎要容易的多。曾经主修过哲学的 Z有一次说中国和希腊是了不起的文明,因为从一开始,作为东西方起源的这两个文明都只寻求理性与和谐。一个相信理性,追求人与自然之和谐的民族应该能够包容各样的差异,应该有没有像这样只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吧。


啊喏…………………………真的吗?


PS:印度人的英语我这回算是见识到了,比我老板的口音还要难懂(也可能是因为我不会印度话,如果会的话估计也就比较好懂了),幸亏底下有字幕。作为一个长期的歌舞片演员,Shahrukh Khan算是有演戏天赋了,因为khan只是“轻微”的asperger症,所以他也没有做到像雨人这样夸张,而且那个走路摆小手的动作他做出来特别的喜感。

8 ) 一部穆斯林的集体自卑片

好吧,或许足够煽情,或许安拉真的能拯救全世界,或许khan一个人能撑起在飓风中的天空,或许,这都是或许。我记住的仅仅是十多个小青年用石块向我和一个只有22岁的小女翻译投掷时的惊恐,是民工兄弟被抢夺的手机,是持刀闯入基地抢劫的土匪,是5公里外被焚烧的中国城。仅此而已。陈述的是事实。

短评

很多不知所谓的情节,特别是结尾,充满了一种自欺欺人的谄媚

6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人总是无法避免地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另外宗教引发的伤害好恐怖。

9分钟前
  • 杰德的十四行诗
  • 力荐

故事线路很独特。世界上只有好人和坏人的区别,没有印度教和伊斯兰的区别也没有穆斯林和美国人的区别。几种不同的隔阂造成的各种歧视,一个舞台上尽显。

10分钟前
  • Eve|Classified
  • 推荐

用恨到达不了的地方,就用爱试试看。

12分钟前
  • 啾啾
  • 力荐

扛不牢啊,彪了一个多小时的泪。太好的电影了,再打5颗星

13分钟前
  • 刘一涵
  • 力荐

电影一开始,我以为这是部印度版的【阿甘正传】,当Khan的母亲去世,Khan来到美国的弟弟家里,我猜想它是一部【雨人】,但当Khan遇到了喜欢的姑娘Mandira,【我的名字叫罕】开始俗套成三流偶像剧,它只是一部印度裔美国人的美国梦。

1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信仰,我们都需要。

21分钟前
  • 死心娃娃
  • 力荐

前半部好得不行的戏。后半部是做作的阿甘正传。

26分钟前
  • 推荐

看到很多人认为这是假大空的意淫感到很心痛,现代的人真的越来越冷漠了么?没有empathy 和compassion,自然体会不到电影表达大爱化解误解的理想。也许你们很现实认为最后的场景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请不要熄灭理想主义那最后一丁点火花。正能量日渐式微,请不要这样无情践踏对平等,博爱,自由的期望

27分钟前
  • 灵感贪吃蛇
  • 力荐

不是什么资深影迷、也不是什么所谓影托,一个普通的纯粹喜欢看片的爱好者,这部电影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很俗套、很狗血,But I like it !

32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古兰经里说,一个无辜者的死亡等同于整个人类的死亡,因为那会让人类付出代价。

35分钟前
  • 次非
  • 推荐

同样一部有关信仰的片子 那个什么艾利之书就差远了…… 断断续续的看了好久 真不容易

36分钟前
  • 呼笑成疯弗雷德
  • 力荐

一个穆斯林在美国上访的故事。

37分钟前
  • 铁岭芭比
  • 力荐

真是感人。

39分钟前
  • 喜杨杨
  • 力荐

又是阿斯伯格综合症,可我还是记不住这名字。//觉得没有adam来的真实。//和《贫民窟》一样,好看,但是,不够打动我。//介个明明是好莱坞!

44分钟前
  • 少年夏不安
  • 推荐

泪流满面…… 很阿甘也很印度,歌舞算非常克制。罕跟卢安克一样,是个伟大又平凡的人,刺杀则有甘地的影子。摘录:“这世上只有两种人,好人和坏人。”“总统先生,我的名字叫罕,可我不是恐怖分子。”“一个无辜者的死亡等同于整个人类的死亡,因为那会让人类付出代价。”

47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古兰经里说,一个无辜者的死亡等同于整个人类的死亡,因为那会让人类付出代价。”电影时长并不短,但并没有让人感觉沉闷,全片仅有的一次群舞无论音乐还是背景气氛都足够惊艳足够打动人心。故事前三分之二十分出彩,只可惜最后编排的实在太过,戏剧到虚假。但无论如何它始终打动了我。★★★★

51分钟前
  • Q。
  • 推荐

看前面觉得这片能给满分..看到结尾的时候觉得渲染的有点过了...不朴实

56分钟前
  • 鹿鸣
  • 推荐

他不是阿甘,他是罕。是信仰的力量,不是个人的力量。

58分钟前
  • 行香子
  • 力荐

很立志的电影,通过一个弱势人士的视角看这个世界,通过他几近于固执的行为,让我觉得很惭愧,我不如他。

1小时前
  • jackia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