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物
安娜·威尔斯 Anne Welles:外表庄严秀丽内心却情感丰富的女主角,一生渴望获得真爱,而不是委屈于被爱;年轻时甩掉钻石王老五,临近中年时甩掉化妆品公司董事,好友詹妮弗自杀,与闺蜜妮丽反目成仇,可最还被花心的初恋情人莱昂·伯克伤透了心。(电影版由芭芭拉·帕金斯饰演)原型是小说作者杰·苏珊本人。
妮丽·奥哈拉 Neely O'Hara:17岁来到纽约打拼认识了安妮,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登上舞台一举成名,但随之而来的不仅是名利,还伴随着兴奋剂,安眠药,与同性恋老公离婚之后发疯进了疯人院,出院后东山再起却缠上了好友安妮的老公莱昂,再一次走向自我毁灭。(电影版由帕蒂·杜克主演)原型是朱迪·加兰。
詹妮弗·诺斯 Jennifer North:小说里最喜欢的人物,外貌性感靓丽却不失清纯,内心善良与人为善,可惜遇人不淑,她也是第一个服用“红娃娃”的女演员,王子、歌星、制片人直至议会议员,却没有一个人真心实意的爱她,最终因为癌症自杀永别于世。(电影版由莎朗·塔特主演)原型是玛丽莲·梦露。
海伦·劳逊 Helen Lawson:满口粗话却主宰百老汇的女明星,自私自利到头来只换来空虚寂寞。(电影版由苏珊·海沃德主演)
我们只能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然后接受它的事与愿违——罗翔这句话很值得玩味。不幸的是,这种「事与愿违」在眼花缭乱充斥着各种有毒关系的《娃娃谷》里随处可见。影片以较为冷静的笔触展现了三位女性的不同命运,妮丽的悲剧似乎早已注定:被资本和广告暂时推到了聚光灯下,从小歌手变成大明星,最终成了大众消费的商品和资本家赚钱的工具;想当贤妻良母的珍妮弗也因命运跟她开的一个玩笑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初心;貌似很了解自己的安娜更像个旁观者,她遇到了同样有着自省和自洽能力的另一半,既渴望与其建立亲密关系又与之刻意保持距离。看到这儿,我们也终于看清了一个现实:混迹于名利场的人都要面对和处理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坏名声会引起同情,人们喜欢原谅——有些人做不到是因为不知如何做,有些人知道却不去做,是因为他知道做了也白做。
電影除了音樂以外其他都很糟糕,唯一的亮點大概Sharon Tate吧,看看Polanski那年紀輕輕就被謀殺的妻子長什麼樣。
光鲜背后是什么
I`ll plant my own tree...
New York is where dream starts and where dream goes to die.
情节跳跃流水账情节,人物没特色,同一个人物不停换造型,谁和谁我都分不清楚了,这种讲故事的形式是反生理的。 快捷看完的,因为我绝不相信这部电影有任何价值。
基本上是展示了這樣一個圖景 - 美國1960s流行文化的暗面 坎普美學的鋪張 與「狂暴」女性形象 (包括婚姻神話的毁潰所帶來的影響),關於這部電影上映後對同志群體產生的文化效應也很有意思。它本身大概只在形式方面有亮點,典型的意義大於質量嘛x
有一位长得好像Catherine Deneuve
This is where dream hits reality.
前半部分意气风发后半部分走向衰落,莎朗塔特才不是没有talent只有身体的明星,服药后的流泪场面太动人,好苦命的女孩儿。仿佛看到了旧坞那些明星整日昏昏沉沉精神痛苦的演员们真实的生活,无人疼爱,必须服用安眠药,被压榨到一滴血不剩。女一面瘫表现的毫无感情,她这条线没意思。苏珊海沃德气场强大。
OUATIH资料,Sharon Tate大概要排到女三或者女四,题材特别逐梦演艺圈。
从经典好莱坞向新好莱坞过渡时期的作品,将已成定式的“后台歌舞片”模式彻底打破,原本的“甜蜜恋爱”和“身份认同”变成了支离破碎的残酷现实,声名和欲望只会让人沉沦,三个女孩中只有最疏离的安娜最终幸运地保留了一点自由。
看完我甚至觉得原著能算得上好书了……
Valley of pills
将已成定式的“后台歌舞片”模式彻底打破,
内衣秀
最喜欢漂亮的那位!超可惜!她是多么甜的一个女孩子啊!
cryies in spanish!TAT
电影像流水账一样,没有突出。
好莱坞往事里提到。冷门,资源下了一夜。本以为没有中文字幕,自带的是idx+sub字幕,想着转成srt在用PotPlayer实时翻译将就着看,结果掉坑里了:先下了个SubRip,结果一直识别不出来字,估计是行高之类的要调;又下了个SubResync,能识别出来一个个字母符号,但要告诉它每个是什么,跟训练AI似的,还挺有趣,但是最后生成的多了很多空格,把单词都拆散了,不能用。最后上OpenSub上转一圈,发现居然有中英双语字幕,白忙活一场…三个女孩闯荡演艺圈,一个端庄、经纪人秘书、拍广告、最后退出,一个唱歌、拿格莱美、嗑药、拍戏、最后孑然一身(彗星美人),一个脱衣舞女、嫁给明星、老公绝症、赴法拍三级片、确诊乳腺癌、自杀。另外补一句,之前看走眼了,现在觉得莎朗塔特并不好看,半艳星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