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离天堂有多远
这也许是我见过的最高尚的女人。她所做的一切都高尚的让我语塞,所有人在她面前都显得那么渺小,她的丈夫,自称是她最好的朋友、实际与那些狭隘的长舌妇没有本质区别的中年妇女。
面对自身和身边的约束,人,到底能超越多少?很多时候,只能屈服和忍耐。
起初,我一直很纳闷,为什么她能给予她的丈夫如此多的宽容和忍耐,以至于在他要提出离婚时,仍然能那么“平静”的接受,虽然那只是表面上的平静。看到最后,我懂了,懂了她没什么能够理解和宽容她的丈夫。其实他们都经受着同样的桎梏和煎熬,她的丈夫受着天性的束缚和折磨而无法挣脱,她自己则受着社会偏见的束缚和折磨同样无法挣脱,她是懂得她丈夫的痛苦的,尽管她自己的痛苦很大程度上是她的丈夫造成的。
也许,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有些痛苦和无端的束缚始终是无法摆脱的。只是时代不同,形式不同罢了。
2 ) 既然天堂不存在
那就接受命运的安排,或者是无解。不管男女,只要活着,就一定受制于你所站立的地方。托德•海因斯,于12年前抛出《远离天堂》这样一部闷闷不乐的剧情片,他不可能只是为了背弃当年好莱坞盛行盲目追求电影的宏大视觉。如果你稍微了解一点他成长的路径,答案也就再清晰不过。 海因斯1961年生于堪称全球电影产业基地洛杉矶,从小爱上电影即是环境使然。读高中就拍了记录中学生活的影片《自杀》,加上后来的《刺客:关于兰波的电影》《超级巨星卡朋特》《毒药》《安然无恙》《天鹅绒金矿》,都不难看出,他对电影艺术的追求多数来源于纪录和心理分析具有时代性社会事件,涵盖摇滚,自杀,吸毒,艾滋病,性…… 他太善于从庞杂社会信息里提炼标志性符号,熟稔于观察生活给不同的人带来绵延的琐碎。就连季节变幻的语言,微风吹过繁花,他都能将它们融入到故事氛围的渲染中去。《远离天堂》即是典型。它描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生活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个小镇上的四口之家。原本舒适平静生活,因为貌合神离,拉扯不尽。花开两枝,各奔东西,峰回路不转。导演加编剧集于一身的海因斯,他是否在将时代造就的种族歧视放大,平白无故安插男主是同性恋的插曲,让朱丽安•摩尔扮演的卡西主导剧情偏向于与友善的黑人园丁雷蒙,在倾诉家庭遭遇分享私密生活借此减轻痛苦时发生了暧昧进行添油加醋意淫呢?相信每个看过《远离天堂》的人,都会对女主隐秘的心事,她那张面对社区闺蜜总是满布假笑最后实在绷不住了和盘托出的言语和神色里抑郁良久。小镇姹紫嫣红的金秋,典雅的建筑风格,疏朗的街道和或急或徐的行人,我不敢说那样饱和、丰满的秋色,调性压制的精确程度,或者正是为了烘托三人之间的紧张气氛,以及那些站在街头对卡西指指点点渐行渐远曾经像圣母一般吹捧她的街道友邻。从而,将故事推向隐秘在胸口闷得发慌的情绪。 片中,白人上流,黑人低贱。黑人为白人工作,兢兢业业,卡西家的黑人保姆一直在干活,事事处处替女主着想,女主作为家庭主妇,全职太太,尽力表现得卓越,完满。只是过一种流水账一般看起来除了参加晚宴就是接受模范主妇义务采访,争取总是荣登地区八卦报纸头条。她拥有优雅得体的裙裾,好看的头巾,一辆车,适合拖儿带女满街窜。就连她的善良和友好,都是闺蜜们聚会时的谈资。她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温柔体贴的丈夫竟然是个GAY。喔,我的天,这在她看来,丈夫必须是得了一种不能启齿的病。她和他,要维系一段关系,一个家庭,一种社会身份和地位。既然是有病,那就看医生好了。他狂躁不堪备受折磨,她受着。只是维系一层关系,无性趣怎么可能长久。这病,电击也没用。可怜的卡西,丈夫将她推向了可爱的园丁。 如果一个女人过于隐忍包容乃至自我压抑,因而伤了自身,她会寻找另外的出口。这让我们不难想到所有劈腿与被劈腿的恋爱以及婚姻中的男女。当他们之间无法满足最起码的诉求,即是将感情推向了绝壁。卡西和丈夫之间,正是如此。尽管他们为了挽救两人关系选择了旅行度假,仍然摆脱不了丈夫迎接男人的目光。卡西死定了,丈夫跟男人跑了。她常常想起园丁雷蒙,渐渐意识到她对黑人鳏夫的倾心。内心澎湃,热烈又且真诚。她和同性恋丈夫的距离越来越崩溃,是两组不同的DNA,仿佛相隔银河。她和园丁,却囚于不同的肤色,黑白必须分明。托马斯克莱尔曾说,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夜里,卡西哭了,声泪俱下之时,接到丈夫提出离婚打来的电话,她能接受现实吗? 直到最后一刻,丈夫依然不记得卡西多年来持续日常生活的程序表。她穿起具有定情意义的风衣和头巾,熙熙攘攘的月台,远远地,四目相对,挥挥手,作别雷蒙,作别列车南下。她回到街道,人群跟她没关系,她躲进车里,是纠结还是哭泣,她只管轻车熟路,在小镇隽永的秋色里,导演的长镜中,一路徜徉回去…… 那枝微微得瑟抖动的花啊,THE END,拍不出全部的人生。而现实世界的残酷,远远超出编剧的想象。所以,没有天堂,何来远离?电影中人,抑或我和你,还有你们。大同小异抑或迥然都没关系;人生,只不过是逐渐被骟的过程而已。 该干嘛干嘛,呆着去吧。
3 ) 一堂真诚的伦理课
一部朴实无华的家庭伦理片,却反映了一个最根本的道理,那就是“何为人?”,我们在思考时不妨换作“何为我?”。
通常识别一个人会简单的用相貌来区分,但身体是“我”吗?社会需要对每个人加以标记便于管理,于是名字变成了最普遍的抽象的“我”,名字是“我”吗?
显然这两样都不能被认作“我”的本质,身体只是我所,名字只是我指,灵魂是“我”吗?就普通人而言,灵魂确实就可以代表真正的“我”了。
影片中通过男主人的同性恋情节以及白人女主人与黑人园丁间的情感两条线索来分别以个人和社会的双重视角探讨人的真正自我与伦理间的关系。首先要说明的是,“伦理”并非社会大众约定俗成的产物,而是顺应自然规律社会慢慢总结归纳出的真理。
就男主人而言,同性恋长期困扰着他,与社会道德标准相违背,况且不讨论同性恋是否确实有背人伦这个问题,因为这一点在当下的历史时期肯定会存在争议。而我想说的是,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他必须符合其规范,否则就会遭到排斥甚至惩罚,就如同男主人公担心自己的名誉受损会影响到他的事业,恐怕遭旁人排挤,于是同妻子一起表演着恩爱夫妻。这里面给与他压力的社会规范其实并不等于伦理道德,它只是作为一个特定历史地域时期的社会成员平均的道德观以及各种风俗习惯的体现,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规范同样会改变;另一方面,作为个人,掩藏真实的自己,在生活中表演取悦别人实在是对自己的不诚实,心理上的压力多一半是来自自身的,因为行为与灵魂相违背的人自然会处于痛苦之中。
从女主人与黑人园丁的这条线索可以看出,社会约束力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两个人虽然没有正面与之发生冲突但也没有就范,而是真实面对自己的灵魂摒弃偏见以诚相待,我认为这是非常理智的行为方式,应当得到认可。
社会所起到的作用有些时候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必须能够分辨;作为个人,更要有能力分辨自己的本性与欲望,前者会让“我”成为主人,而后者则使“我”沦为奴隶。
4 ) 一切都是那么平凡、不幸和动人
电影舍弃了剪辑的精细刻画,换来的却是浓郁得像是花丛的生活气息。在摩尔饱含情感、神韵得当的拿捏举止间,优雅温柔和善良的中产阶级主妇的形象在脑海中浓得化不开,而其他角色的表演也同样鲜明各异和情态充沛。音乐和摄影都如此直白和简单,却再好不过,因为Cathy的故事是如此平凡。而丈夫的谎话和懦弱、镇子的流言蜚语、面对人种歧视的无力感,又是那么不幸。但终归,一个充满希望和寄予情感的送别,让Cathy即使远离了天堂的美好,却有着充满了人情味的动人。电影剧情趋于平淡,波澜起伏似乎都在情理之中,但却丝毫不影响让人沉浸在久远年代的牵动人心的情感关怀里。
5 ) 但是,你很漂亮。
原始的欲望促使他去酒吧钓凯子。
已婚妇女之间会谈论性生活频率。
自我不认同,搞得夫妻两个都很痛苦。
敏感的闺蜜看出她跟丈夫有问题。
性不和谐是个大问题。
漂亮的金缕梅。
夫妻俩,谁比谁勇敢?
为了所谓的声誉,两个人要维持着虚伪。
你觉得我们能看穿这些事物的表面吗?
就像超越落魄的儒雅,视为曾经沧桑的华殿。
在这个年代,我这个白人女不能跟你这个黑人男在一起,但是,你很漂亮。
仅仅靠目光和腹肌就能勾搭上。
爸爸,我今天学了劈叉,你想看吗?
丈夫对妻子说:我爱上了一个人,他想跟我住在 一起,我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我在艰难抉择。
好闺蜜最终也无法完全理解她跟一个黑人交往。
值得骄傲的生活、美好的生活。
曾经爱过,虽然得不到。
车站离别的场景好美。
6 ) 写不完
贤惠的主妇Cathy,富有的金融家Frank,这对夫妇令人羡慕。然而Cathy爱到半夜送餐却撞见丈夫男同打破一切,她给丈夫医治的机会,丈夫自己也想改变,同时也忙于社交,和好友El见到长舌妇Mona,而她老园丁死后儿子Raymond继任,她发现他善良有趣而体贴,对艺术也有研究,她也是黑人权益倡导者,家仆Sybil和R都是黑人。她在丈夫难以改变之际和R外出游玩改善心情被Mona看见而到处议论,而黑人们也不待见他带白人。丈夫生气,她只能解雇他,偶尔见面仍会被所有人歧视。圣诞节度假,丈夫再搞男同,黑人进游泳池全部人跑了。丈夫终究改不了男同,而R也被黑白一起打压,女儿被三个他还示好过的白男孩石头砸,他最终被迫离开,她只能无奈告别。同性恋不是病,种族歧视才是病。原来复古Sirk,我说配乐一股黄金时代味。可笑的是,最终她跟好友El袒露自己对黑人的爱时,好友也鄙视她了。El的信任,建立在相信黑白没有越界接触上,说几句话她前面已经觉得不太好,更别提真的有爱情。
7 ) 天堂似人间
两个孤独的人相遇,一个因为丈夫同性恋,朋友不理解他,另外一个因为种族歧视带来的不堪,虽然两个人一开始都在和舆论作斗争,但始终被现实所屈服,女主面对丈夫提出的离婚,都能果断地解决,但不愿割舍对黑人的感情,最后女主提出要和黑人一起离开,但即使到了另外一个地方,依然会有种族歧视,仍然改不了的。今天第一次看关于种族歧视的电影,设想下当时黑人所处的社会地位,所面临着各种压力,让人觉得怜惜!
8 ) 我的第九部影评 《远离天堂》
五月初级电影笔记 ⑨
制茧的蝴蝶——《远离天堂》
在漫山飞舞的红叶中驱车回家,美景如画;回到家中,儿女、家务、佣人一切井井有条。一个出色的主妇;一个能干的丈夫;一个温暖华丽的家,我们努力一生想要的就是这个,然而等真正做到了,又开始想得更多。在温暖安宁的房子里,一次电话铃就有可能打破一切平静,带来接踵的烦扰。
故事就是从这凯菲接电话开始的,一切就从这里变得复杂起来:
丈夫,一个女人敢于托付终身幸福的选择。生活了几十年后,凯菲突然发现老公是个同性恋,一个受人尊敬的好女人选择压住恶心而尽力帮助丈夫求医治疗,在表面上佯装什么都没发生过。他们在外面依然是大家效仿的恩爱夫妻,可自己的心里已是满目苍痍,一切美好已是过眼云烟。他最终选择了自己的生活,而她,在和黑人园丁的友情遭到非议后选择逃避;在丈夫离去后,黑人也被排挤走了,不知道凯菲是否能寻找到生活的重心……
这样的故事并不罕见,但把它放在50年代里,把一对夫妻的生活联系到社会不同的现象,家庭、同性恋、种族偏见、等复杂的链锁上,再通过唯美的摄影还原当时的视觉风格,以小见大的展现了整个社会的礼法规条对人性的束缚压抑。
红色,50年代的流行色,每个妇女几乎人手一件红色的风衣,她们在家相夫教子,治理家务,每周相约在某位妇女家喝茶,这时就都披上红色的外衣围座在桌边讨论相互的服饰,孩子,老公,或是交流点夫妻之间的隐私生活。如果那个年代有人大喊“一心一意全为家庭的女人是废物”一定被认为无法理解的异类;但是你回头来看现在,呼吁妇女走出厨房的口号越多了,又有多少妇女知道自己究竟该往哪个方向走。
紫色,渴望解放的颜色,最不妥协的颜色。凯菲被媒体誉为最有牺牲精神的女人,“即使用再长的篇幅也不能尽述你的生活”。然而她对这种说法并不很以为然,因为她觉得是应该的,她的生活除了平静再没有别的了。但是我们又能看到她渴望有新的激情一面,她最喜欢的丝巾是紫色的,当她报着希望找这条被吹走的丝巾是邂逅了黑人廉,影片结束时她也是围上这条丝巾奔去送廉的火车,紫色的丝巾和鲜红的风衣搭配出一种强烈叛逆味道,她已经认识到她一直生活在虚幻中,谎言充斥四周,她也在自欺欺人,她不愿再等被人宣判死刑,但是在长长的铁轨四周,延伸的只有无尽的迷茫和忧伤。
黑色,影片一直是浓墨重彩的,除了大片的红与绿的交替,就是一片深不见底的黑。男主角瑞利卡在黑夜中尾随一对同性恋进入酒吧,从此开始陷入混乱不能自拔。凯菲也是在遇到黑人廉后陷入生活更大的漩涡中。而廉,更是因为自身就是黑色的缘故,一直生活在阴影中,他的女儿被白人欺负自己也找不到工作。黑色是凝重的,悲伤的。
影片有对人性解放做直接刻画的地方,如瑞利卡抛弃妻子、地位等承认自己的同性恋情结;凯菲对廉表达出自己的情意和希望;廉告诉凯菲自己要做自由的蝴蝶……,但是,这一切是建立在拆散一个原本和谐的家庭的基础上。这样突发其来自由的解读起来只会让人震惊和不忍卒睹。
我们身来是自由的,却在不停的长大面对不停的烦恼,家庭、事业、社会给我们套上一层又一层的外衣,给我们锁上一层又一层的责任,而我们的后代,也许也会这样延续,好推动人类的文明。
凯菲站在不复存在的家里,窗外的雪缓缓飘落,而夜黑依然那么强烈,没有温度,没有思绪,所有火光,都已熄灭……
2003/4/2
【导演】 托德 海恩斯(Todd Haynes)
【编剧】 托德 海恩斯(Todd Haynes)
【国家/地区】 美国/法国/
【类型】 剧情/爱情/
【参考评分】 分数 8.1/10 票数 1015
【译名情况】 天上人间(港)/远离天堂(其他)
主要演员
朱莉安娜 穆尔 (Julianne Moore) ...... Cathy Whitaker
丹尼斯 奎德 (Dennis Quaid) ...... Frank Whitaker
丹尼斯 海斯伯特 (Dennis Haysbert) ...... Raymond Deagan
帕特里夏 克拉克森 (Patricia Clarkson) ...... Eleonor Fine
属于特定时代的悲剧。托德·海因斯用非常复古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向道格拉斯·塞克等导演的致敬,甚至女主人与园丁的设定基本就是照搬了塞克的《深锁春光一院愁》。朱利安·摩尔出演的那位主妇真是端庄得体。虽然是老派的伦理剧,不过仍有旧瓶新酒的味道,同性恋和种族问题都是塞克年代很难涉及的。
热衷围观中产阶级的光影生活,《远离天堂》也不例外。起初的光鲜靓丽,中途的屋顶坍塌,末尾的凄凉重生,生活循环往复。深锁一院愁,此刻换秋霜,可暖光冷调下,华袍里有虱,恐惧依旧吞噬灵魂。从瑟克到法斯宾德再到海因斯,日子老是被蒙上黑布,留下禁忌的圆圈,在原地暗自打转。
8/10。真是要费点口舌才能阐明镜头语言的耐看,奇曼拉采用50年代相同型号的摄影技术(包括大量不自然的打光),拍出了黄金时期家庭情节剧的细腻从容与精致高雅,氛围独特。而始终坚持自我同性立场的导演海因斯,以一个事物表面从辉煌坠落的中产阶级家庭为缩影,师承塞克的再度调侃了这类美国式的迷失。
The world just seems too fragile a place for it. And of every other kind, life remains full. Perhaps it’s just we who are too fragile.
片长107分钟,KTV的讲解+互动120分钟。PPT真心碉堡了,对灯光和配色的讲解也是通篇无尿点,对影片豁然开朗。Melodrama今犹在,不见当年赫德森。用道格拉斯.瑟克的拍法还击50年代不可触及的两大禁区。
{★★★☆} Melodrama,多么标志的复古melodrama:将茶余饭后的出墙与柜中恋绵长又哀怨地包裹在精致而艳丽的片场装潢中,置盘呈上,好一道生活琐事的盛宴。所以你不必指望从Todd Haynes那盼来更精彩的故事,正如你不必轻率冷落电影给予你的视觉刺激。在这个57年的小镇上,不曾有充斥着讥讽的辛辣批判,每一个人都在扮演着历史交予自己的局限之戏角。苦闷,离群,承受--you name it,you have it。
当一个白人主妇向一个黑人园丁说出“你真美”这样的话,再教条的社会总有变化的机会,虽然这种变化一定很痛苦。推荐给研究Diversity和Discrimination的同学。
“周末去打球!” Frank的同事指着他,做了个直男的手势,Frank尴尬地伸出了自己的手指。片里面Frank甚至更让人同情,因为他在叙事上被置于”边缘“的位置。最后Frank和他的伴侣从旅馆打电话回家,这一场景的镜像版出现在Carol当中。
资料馆2014.7.3.7pm 《天堂所允许的一切》的颜色、用光、音乐,主题上融合了《恐惧吞噬灵魂》中族裔,并加入了同性恋。族裔、阶级、性别、性向,虽然是50年代的形式却是21世界反观下的50年代。丈夫-同性恋的线分散了剧情,女主和黑人园丁的情感欲念线较薄弱,两种少数(边缘人)的对比倒成了某种重心。
仿佛一部大胆的五十年代情节剧,传神地展现了低逼格高档社区的生活百态。想挣脱社会偏见的制约着实需要巨大的勇气,且违背这些守则的结果往往是无处可逃。多数人只能扮演邻居的角色,极尽伪善之能事,站不到时代的前列,吮吸着暗处的尘埃。
17/4/2003 7:00pm Cultural Centre (27th HKIFF)
那种远离幸福,接近现实的无奈
所谓托德·海耶斯的精致女性主义,完美的复古范儿,细腻的情感与别致的细节;如不是先锋的主题和鲜明的色彩真是会让人误以为这是黄金时代的好莱坞制造。
最馥郁典雅的画面,最正统的中产阶级drama,摩尔阿姨更是惊人的美。可惜禁爱剧情工整得像一条熨平的长裙,缺少打动人心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卡罗尔”算是继承和发扬了“远离天堂”的美学。PS这两部片的男人都好讨厌!!!
三星半吧,很古典,其实和罗密欧朱丽叶什么的母题是一样的,都是禁忌之恋,只不过从穷富等等变成了黑白同性等,顺道还黑了挂男女不平等。
这是一个平淡简单的关于同性,黑人问题的一段故事,甚至没有高潮,亮点,也就最后让人想到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PS:1原声耐听。2片名怎么想出来的?
简直无法想象这是一部21世纪的影片,对当年melodrama的模仿足以以假乱真。Elmer Bernstein更是为我们献上了最后的佳作。然而本片的缺点与Todd Hanyes后来的卡罗尔一样,精于形式而疏于内容
3.5 托德海恩斯能够高保真临摹一部1950年代瑟克式风格的家庭情节剧(连用的照明设备都是1950年代的),确实有本事,不过对于女主角的处理有点问题,只停留在“情”,没有触及到“欲”,毕竟开场没多久一群太太聊天时的主题是性,作为情节剧,这个伏笔断了,有些不太合理。
Melodrama典范之作,海因斯完美再现了50年代电影的一切元素【台词,置景,打光,梳妆,配乐】,唯一保持其先锋特性的只有同性恋和种族歧视这两大当时依然禁忌当下开放瑟克当时所不敢触及的主题自然揉进一派五十年代美国郊区中产阶级的生活景象中。摩尔把外表光鲜内在枯萎的主妇演得华光熠熠,层次分明
托德海因斯挑起种族歧视和同性恋这两根1960年代保守的美国资产阶级的最敏感神经,影片的叙事手法、摄影、配乐和服化道都颇具古典主义色彩,借这样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美满家庭,狠狠的讽刺了一把所谓的上流社会自诩的高尚和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