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在死之前你想做些什么
刚看了一部小成本电影,讲的是一个得了白血病的17岁英国女孩,给自己列了一个计划表,争取在自己不多的剩余时间里,留下更多的人生体验。为此,她尝试吸毒,偷东西,而后来,她恋爱了。尽管生命如此美好,但她的生命还是无可挽回地衰竭,最后,在亲人们的注视下,她安静地走了。
和她相比我们多数人是幸运的,我们可以比她活得长很多。但和她一样的是,我们每个人,无可避免的,最后还是要面对死亡。也许那一天是在你九十岁的时候,在你临终之前,你是否应该问问自己,在死之前,在自己一生中,你都做了些什么?
生命也许还很长,但也许会很短,我虽然才30多岁,已经有好几个同龄甚至比我更小的同学、同事离世而去了。很多事情,如果你不抓紧,也许真的就没有时间了。
Busy to live, or busy to die,给自己列一个表,在今生死之前,你都要做些什么吧。
2 ) ☘
《活在当下》主要讲泰莎和亚当的故事。泰莎被诊断出患有癌症,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与其说最后有一段时间自暴自弃,不如说她想尝试一些疯狂的刺激的东西,让生命不留遗憾。在完成她愿望清单的过程中,她与邻居亚当相爱。亚当也一直陪泰莎走到了最后。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平凡的生活,泰莎和亚当的爱不像史戴拉和威尔的那样轰轰烈烈,更多的是一份不离不弃的平平淡淡,日复一日。让我惊讶的是泰莎能够坦率地说出她死后亚当应该怎样、父亲应该怎样才能拥有更好的生活,弟弟当着姐姐的面直接讨论姐姐死后的灵魂。我顿悟,人固有一死,坦率才对,要拥有正确的生死观,缄默不是最好的办法。 泰莎问护士自己会怎样一步步走向死亡,我很心疼她的那份理性。 ——从现在开始你会不想吃东西,你会很渴,而且可能会发烧,你的睡眠时间会减少,你的体力会渐渐丧失。 ——会疼吗? ——不会,吗啡会让你感受不到任何疼痛。那会让你做很多美梦。 ——你觉得我会害怕吗? ——我觉得你运气好差啊,如果我是你,我肯定会害怕。但我也相信,你会撑过最后这几天的,你会就此无憾。 ——我就烦你说“剩下几天”这种话。 ——很快你的意识就会模糊,有时候你连说话都困难,但你会感觉到周围的人,能听见他们说话。最后,泰莎,你的灵魂就飘走了。 影片改编自杰妮·唐纳姆的小说《我死之前》,我没看过原著,但我肯定这本书不差。 有人正被困于病痛的漩涡,有人正陪伴家人或朋友面对疾病的凶险,也有人恰好驶在风平浪静的海面,未曾感受侵袭的忧虑甚至折磨。健康在,就该庆幸。你只活一次,当爱就去爱。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
3 ) Don't forget me, Please !
静静的一个人在家躺在被窝里看完了这部影片,说实话原本初衷是看完这部轻松的爱情电影然后悄悄地睡去,可是没想到事与愿违,我一个大男人看完用这电影还用了一张面巾纸去擦眼泪。
一直以来我在想如果此刻知道我的生命将走到尽头,我会干些什么?这个问题也许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想过,我想去跳一次伞,其实想要跳翼装飞行,不过如果我剩下时间不多可能难以学会或者体力难以维系;给家人做一顿饭;再回去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看看那里的迎春花;给某个女孩儿打电话告诉她曾经爱过她或者现在依然在爱着她。如果时间充裕的话我想尽可能的多去一些地方,看看埃及的日落,在威尼斯的河流中穿梭游弋,在阿尔卑斯山滑雪,或者找个金发碧眼的姑娘过一晚……
我们都会面对一个时刻,那就是生死离别的一种时刻,我觉得突如其来的消息可能算是一种相对好的结果,因为你没准备好,等你反应过来它已经发生了,你只有去接受。但是如果一件你早已经知道结果的事情摆在你的面前,你却毫无办法去改变,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发生,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个你挚爱的她离你而去,我们无法想象往后身边没有她的生活,这其实是人世间最为残忍的一件事,那就是这个人往后只能出现在我们的回忆里,看着曾经一起经历过的那些巷口、餐馆、游乐场……人来人往,我们自己却再也找不到曾经一起陪你度过生命里最美好时光的那个人。
有人说死亡真正的意义是让我们知道生命的可贵。这句话我有时候信,有时候不信。电影里Tessa的弟弟问她:你死了会变成魂跟着我么?这个弟弟的角色他的台词也许道出了许多身陷困顿需要照顾他人的大人的心声,这个声音会自私,会问: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生活。弟弟只想出去玩,但是影片到了最后弟弟告诉弥留之时的姐姐:你放心去吧,即使你变成鬼魂来跟我,我也不怕。是啊,如果能够见到我们深爱的那个人,哪怕是她的灵魂,我们也不会畏惧,反而会倍感珍惜。
有那么一天,我们都会走,也许有的人和Tessa一样希望自己的离去能够让世界为我们默哀,能够让很多的人怀念,所以她才希望自己有名,不希望自己籍籍无名的离开,其实这个世界上最卓越的人和最混蛋的人才会被人记住,流芳千古和遗臭万年。很遗憾,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是这两种,但是我们会被至亲的人所牢记,他们不会遗忘,记得老三对静秋说过:你不会死,你要好好地活着,只有你活着我们就都活着。是啊,也许那个人走了,但是我带着共同记忆活着,这些美好也提醒自己并不曾失去她,可能这就是“爱”的意义。
如果有人对我说: Don't forget me Please! 那么我们应该记得她一辈子
4 ) 活在当下不是扒本的活着
先点一句话,此片导演缺乏对将死之人的心态的深刻理解。
对于没病没痛的人,活在当下可以理解为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对立的词语是蹉跎岁月。
对于没有时间的人,活在当下也是如此简单吗?难道别人不明白顺其自然的道理?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老外明白不明白我不知道,但是这电影导演肯定不懂。如果女主角真的明白了,不会把父亲说抛下就抛下,不会纠结于能否有性爱体验,不会纠结于能否过同居生活;她的父亲不会把原则看得比女儿快乐还重,不会翻脸像翻书。至少本片让人觉得父亲过于生硬,缺少对女儿的无尽包容,女儿过于自我,有想法但是始终没觉悟。
至于爱情说来就来,男配角阳光帅气体贴温顺,说爱就能爱,可能吗?这种意淫对在现实病痛折磨下的人称其为侮辱毫不为过。
在死亡的的巨大压迫下,在和尘世渐渐疏离的过程中,不是仅仅产生“念头”这样简单,而是会产生性格巨变。这也是为什么病重的人会反省,会豁达,会向着至善前进。行为上会忏悔,会弥补过去的错误,这时候活在当下,是去做最重要的事,都是指向去爱,一面是珍惜最质朴的情感,珍惜每次和父母吃饭的机会;一面是去成全别人,为别人细细考虑。片中女孩始终攥着没有结局的情感不放手,可以看出编剧没有诚恳的去体验特定人群的生活,导致人物喜怒哀乐以及各种行为的动机很虚弱,笔下角色却没有人类在面对苦难时爆发的人性光辉,而我本人切实感受过晚期癌症病人身上的豁达和宽容,因此我觉得电影拍成这样对于苦难中的抗癌病人是不太公正的。
5 ) 活在当下的我们
《活在当下》是改编自Jenny Downham的小说《我死之前》。女主角泰莎自十一岁的时候就被诊断患有白血病,而且被医生确认为不治之病。泰莎决定放弃治疗。在四年之后,她的父母已经分居,她和父亲、弟弟一起居住。还有她最好的朋友Zoey一直陪伴着她。泰莎感觉自己时日不多,于是列了一张死前任务清单,里面包含了各种冒险,第一件事情就是have sex,Zoey说这件事情会让泰莎感觉重获新生,但是和一个陌生人发生第一次关系,泰莎无法接受并临阵脱逃。回到家里,泰莎的父亲总是过于紧张,想要掌控泰莎的一切。而泰莎的母亲无法接受这一事实,不断麻痹自己泰莎只是得了小病而把泰莎当作一个正常的小孩,并不怎么样关心泰莎。
在一次偶然事件中,泰莎认识了邻居亚当,亚当的父亲在一年前的一场车祸中去世,留下满是伤痛的他和母亲一起居住。亚当对泰莎一见钟情,并且愿意陪泰莎去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开着摩托在马路上狂奔、在深夜的海里游泳等等,他们终于成为情侣。虽然这段感情一开始遭受到了泰莎父亲的反对——亚当是一个正常的健康的小伙子,不可能一直照顾越来越弱的泰莎,时间久了泰莎会对亚当产生依赖,但是亚当还要过正常的生活,亚当离开了之后会对泰莎产生致命的打击。但是亚当用他的真诚他的爱打动了泰莎的亲人,他可以陪伴泰莎度过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
另一方面,Zoey意外怀孕,并且和男朋友告吹,她打算把孩子打了,但是生命快要走到尽头的泰莎十分反对,因而两人大吵一架。过了许久,Zoey主动和泰莎和好,并告诉她自己怀的是一个女孩儿,她打算生下来。泰莎十分激动,想在生命结束之前成为第一个怀抱孩子的人,然而还要五个月。泰莎一再坚持,也没有等到那个时候。
泰莎一直觉得自己特别倒霉,生命蓝图还没有展开,就要结束,一整个花季都在医院的味道中度过,所以她有无法抑制的一种全世界都欠她的想法,因而她做恶作剧,她刷爆信用卡,她对一直陪伴她关心她的爸爸态度恶劣,她对漠不关心的妈妈没有丝毫好感,她挥霍亚当对她的爱,要亚当陪她做任何她想做的事情,并且不允许亚当离开。但是亚当在陪泰莎经历这痛苦的一切的时候,父亲突然去世的伤痛在慢慢治愈,亚当准备恢复自己的学业,去上大学。知道亚当要回学校的消息后,泰莎几乎失控,质问亚当为什么没有告诉她?亚当说“因为留下来的是我,留下来独自生活的是我”,泰莎说“你怎么会怎么敢为自己被留下生活而感到难过?!”,亚当说,“这步就是你希望的吗?希望我继续生活下去。如果不是你,我不敢去任何地方参加任何事情,我只能浇浇花种种菜!”就在那么一刻,泰莎接受了她真的要离去的事实,开始关心亚当、父亲、母亲和弟弟在她去世之后会怎么样,开始照顾他们的感受。既然死亡无法避免,就让活着的人少一些伤痛吧!
生活总是被琐事缠绕,无法抽离。当重大的人生事故降临之时,我们才会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是何其短暂,什么对我们才是最重要的。希望我们活在当下,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不想将来,不念过去,做现在能做的最好选择,让这些最好的选择铺设为一条即使现在死去也不会遗憾的人生路。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更宽容一些,分一些爱意给周围的人,也许正在被某种痛苦缠绕的他们会感受到我们的一丝善意与温暖。(有点事情,写的有些急躁)
6 ) Now is good
上一次看电影哭到爆是《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
在阳光明媚的客厅,周围是暖暖的金色,泪流满面。
怎么说,这部电影,催泪点很全面。
亲情,友情,爱情,在死亡面前完全无力,无奈。
I don`t want you go. I don`t want you go. I don`t want you go.
在电影里的父亲的哭泣脑海中是我的爸爸他有多么爱我。
去上大学的时候,和爸妈说再见,他们要离开了,留我一个人在学校。
转身之后,他们看不见之后,内牛满面的走回寝室。
现在放假回家,妈妈说,那天爸爸一直在揉眼睛。
这个坚强的男人,我没见他哭过,从来没有。
妈妈还说,在家里,爸爸有一次抽着烟说,真想姑娘啊。
活在当下,真的该珍惜。知道什么才是重要的珍贵的。
现在在家,爸爸为了陪我休了年假。
我为了陪他,尽量不和朋友出去,出去了在外面吃饭回家也再吃一顿。
而片中的男主角Adam,在我的审美观里长得好残啊。
满大街写的TESSA,应该是女生都会感动的。
和一个血癌晚期患者在一起,注定会失去,还是要陪伴。
死者离去是解脱,他要面对的会是无尽的痛苦孤独想念吧。
不过这毕竟是电影,是美丽的爱情故事。
现实生活中,哪来那么多不离不弃。哪来那么多牺牲精神。
可能男主从开始就根本不会爱上女主。
恩,就这样,写得很乱,只是我的想法。
五星的评价,能让人哭泣感动的电影就是好电影。
Moments,life is a series of moments,just let them go!
Now is good。
这诡异的文艺范
let go
范宁的新形象给人以惊艳。虽然是屡见不鲜的题材与故事,不过情绪拿捏的很好。摄影和音乐十分出色。最迷人的依旧是那些美好的青春的浪漫,最动人的依然是生活中细微的闪光点,以及带给我们平静思考的生命的诗意。
略嫌煽情了些。别的都很美。不过节奏超慢= =看得本来就头痛的某只更头痛了……OTL……
所以就是now is forever理论再次证明。。
没什么意外和出彩之处。范宁家出妖怪啊……
前半段很有英伦小清新的味道,后半段就开始缓慢悲伤起来了,不过自从看姐姐的守护者被感动得几天吃不好饭以后,这种绝症频死的剧情我已经免疫了
美得不像話了啦。。。。。。。。。。
歌曲不错,但剧情太俗套了,打动不了,dont buy it
I know you care
live like theres no tomorrow
看完电影之后想把自己想做的事列一个清单,每天进步一点点,争取一件件完成。一辈子既长又短,明天和死亡谁也不知道哪个会先来,活在当下,珍惜现在,不要迟疑,不要留有遗憾。
类型片中实在是毫无新意,就要挂掉的小女孩要大爱一场,然后各种治愈各种小清新的表现形式。对于小女孩的塑造还在合理范围之内,男主角的出现到结束有一定的梦幻程度,不够丰满。但影片的情绪把控还算到位,摄影很敬业的传达了影片和人物应有的态度也渲染出了感染力。
大YD国版韩剧
范宁姑娘的病人圆润了点儿,妆容差劲了点儿。伤感清新质感缺缺,一切都刻意了点儿
不出意料,这是一部糟糕的电影,就像达科塔·范宁从始至终的丰腴和美丽妆容一样,化个白血病晚期的妆毁下容会死吗?范宁姑娘以为自己在演校园青春片呢,就别提那几个死前的心愿了,很难让人想明白这个老生常谈主题俗套的片子想表达点什么,及时行乐大爱一场然后死而无憾吗?好在摄影还挺精美。★★
女版《抗癌的我》
故事没创意,但它无疑会触动你,音乐不错!
达科塔·范宁 的演技又升级了
配乐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