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在每年都有大量以女性为主角的电影、电视剧,佳作也是层出不穷,这无疑给各大导演带来很大压力。
当然,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压力才促使他们不断去想一些更新颖的点子,所以才有了这部极其富有创意的《致命女人》。
首先,这是讲述同一栋房子上演的3个年代的故事。
三对夫妻生活的年代不同,面临的问题却是相同的:爱人出轨。
面对出轨,她们一致做了相同的选择:杀人。
这也恰好与《致命女人》的剧名相呼应。
导演在一开头就告诉你,这三个女人都杀了人。
但是他不告诉你她们杀的是谁,是负心汉,小三,还是背叛她的朋友?
也不告诉你她们为什么要杀人,以及能否逍遥法外。
我们先说说1963年的那对夫妇,罗伯和贝丝。
他俩是一对典型的上世纪60年代的夫妻,丈夫负责赚钱养家,妻子则是家庭主妇。
丈夫自以为自己对妻子很好,其实他的所作所为都很不尊重妻子。
种种迹象都显示,妻子对他来说就相当于是一个保姆,但是工资比保姆更低。
每个月给她零花钱,然后她为你洗衣做饭。
甚至他想让妻子给他倒咖啡,都是通过敲杯子来示意对方。
正如邻居希拉所说:如果你想要咖啡,就应该说出来。敲杯子是吆喝女佣,而不是妻子。
当然,罗伯并不觉得这是个问题,包括贝丝都觉得希拉太敏感了,展现出一副“???”的表情。
贝丝身为女性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但是她对此并不知情。
每一个被蒙在鼓里的女性,总会有一个契机觉醒自我意识。
而贝丝的契机,就是遇见了希拉。
在超市购物的时候,贝丝偶然偷听到希拉说,她丈夫看见罗伯出轨了。
希拉得知贝丝听到了自己说的话,于是说:你应该去和罗伯谈谈。
贝丝的反应却是:请你告诉你丈夫是他看错了,我和罗伯过得很幸福。
后来她真的去了餐厅,才发现罗伯真的在和服务员接吻。
即便证据确凿,她还是决定什么都不说,理由是她担心这会影响她和罗伯的婚姻。
“我要更努力地做一个好妻子,让罗伯再度想起他为何会爱我。”
得知丈夫出轨,她不愿意说出来,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够好。
事实证明,即使她换了新发型,买了新衣服,丈夫仍然丝毫不在乎。
于是她终于明白,丈夫之所以出轨,是因为他是个渣男,和自己做得好不好没有任何关系。
贝丝说:我没工作,也没有爱好,我每天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照顾你。
罗伯却说:这样你才是个好妻子啊。
罗伯对“妻子”这个身份有严重的误解,同时贝丝也不知道“妻子”到底是什么。
她觉得自己只是丈夫的附属品,她觉得自己离不开丈夫。
思想上,她所理解的妻子,就是属于丈夫,不能脱离丈夫而独自存在。
物质上,除了丈夫给她的零花钱之外她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失去丈夫她将难以生活。
所以即使得知丈夫出轨她也不能说出来,她只能妥协。
生活在1984年的夫妻卡尔、萨蒙妮给出了另一种答案。
萨蒙妮是一个女强人,而卡尔是她的第三任丈夫。
他们之所以结婚,更重要的是利益,而不是爱情,因此他们很长时间都没有性生活了。
也正因为如此,萨蒙妮一直不知道卡尔其实是同性恋。
和贝丝一样,萨蒙妮有一天也得知丈夫出轨了。
相对于贝丝不知所措,萨蒙妮却显得思路很清晰。
她做第一件事就是和卡尔对峙。
其次,她要和卡尔离婚。
但是不是立刻离婚,要7月之后再离婚。
因为她女儿7月就要结婚了,她为这场婚礼计划了整整一年,确保每个细节都做到完美,她绝不允许因为自己离婚而破坏了女儿的婚礼,所以她必须在女儿大婚完毕之后再离婚。
而且离婚也要友好地、风度地,她要让别人像嫉妒她结婚一样嫉妒她离婚。
最重要的是,她丈夫是个同性恋,以及他俩要离婚的事,一定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从思路到执行,她都考虑得很全面。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就要将损失降到最低。
光从处理丈夫出轨的事情上,就能看出她能力之强,性格之果敢,因此她能活得如此成功也并不意外了。
贝丝和萨蒙妮的家庭地位完全是相反的。
贝丝煞费苦心做发型、买衣服,为了引起丈夫的注意,然而丈夫看都不看她一眼。
萨蒙妮则是反过来的,她才被讨好的一方。
为了引起她的注意,卡尔也是戏精本精了,甚至通过吃药自杀来博取她的关注。
萨蒙妮看他把一瓶药都吃完了,赶紧送他去医院,后来才知道其实他把大部分药都藏在了沙发里,只吃了两三片,根本不致命。
换言之,卡尔的目的并不是真的自杀,而是博关注。
相对于贝丝长期被丈夫打压、丝毫没有地位,萨蒙妮则是有绝对的话语权。
的确,拥有财富和权力并不能保证她丈夫就不会出轨,但至少丈夫出轨后,她不会手足无措。
同样是得知丈夫出轨,贝丝是不敢说出来,萨蒙妮不仅敢于主动说出来,还可以提出离婚,包括什么时候离、怎么离都由她说了算。
对萨蒙妮而言,丈夫不是必需品,是可有可无的。
没有丈夫不会对她造成任何困扰,反而她还可以名正言顺地去找小鲜肉。
当然,一切都因为她本身足够强大。
相比之下,2019年的伊莱和泰勒就更“超前”了。
泰勒是一个律师,她负责赚钱养家,伊莱则是无业游民。他也不是家庭妇男,因为他既不做饭也不做家务。
他的工作就是写剧本,但也很长时间没卖出剧本了。
由于泰勒是双性恋,所以他俩从一开始就实施开放婚姻。
也就是说,泰勒可以出轨,但只走肾不走心。
她可以肉体出轨,但不能精神出轨,不能爱上炮友。
有一天,泰勒却违反规定了,将炮友洁德带回了家。
洁德的扮演者亚历珊德拉·达达里奥最近几年很火,身材丰满就算了,竟然还很瘦。
颜值、身材双双逆天的洁德不仅成功征服了泰勒,也征服了伊莱。
见到洁德之前,伊莱说他只允许洁德呆一晚上;
见到洁德之后,伊莱又说,洁德再多呆几周也没问题。
没错,伊莱和泰勒都喜欢洁德。
更巧合的是,洁德无意间发现她最喜欢的电影,编剧就是伊莱。
于是三人一拍即合,玩了一次三人行。
刚开始只是觉得伊莱很渣,见到长得好看的人就想睡她,没想到后来剧情又反转了。
他看着泰勒和洁德睡在一起的画面,突然觉得自己是多余的。
泰勒看洁德的眼神,充分说明洁德对她而言不仅是炮友,更是爱人。而她已经很久没这样看过伊莱了。
除此之外,由于伊莱和泰勒定了规矩,只能约炮,不能对炮友有感情,所以泰勒一直在骗伊莱。
她从来没跟伊莱提到过洁德,直到洁德遇到了困难需要她帮忙,她才不得不告诉伊莱她有了新的炮友。
即便如此,她也只是说她是几周前才刚刚认识洁德的,但事实上她们已经认识六个月了。
他俩的情况,比前两对夫妻要复杂得多,因为伊莱和泰勒两个人都出轨了,而且是出轨同一个人。
只不过伊莱是肉体出轨,泰勒不仅是肉体出轨,还爱上了洁德。
肉体上的出轨,是他们双方都同意的,但他们不允许对方对炮友产生感情。
伊莱很坦诚,他想睡洁德他就明确告诉泰勒,而泰勒一直在骗他。
当然,道德问题显然不是这部剧所探讨的重点。
重点是,双性恋比异性恋或同性恋更复杂,也没有什么案例可供参考,所以泰勒不知道怎么处理感情问题。
她既喜欢男人,也喜欢女人,如果只能选一个,她不知道选什么。
而且她面临的问题比贝丝、萨蒙妮更严峻,因为不仅伊莱可能会出轨,而且洁德也可能会出轨,甚至有可能伊莱会出轨洁德。
后面说不定还会反转。
有没有可能洁德的目的就是鸠占鹊巢,取代泰勒呢?
有没有可能洁德从一开始就是想利用泰勒,从而接近伊莱呢?
一般一部女性电影/剧都是通过讲一个故事,表达一个主题。
《致命女人》则是讲了三个故事,表达了三个主题。
贝丝的经历,就是从单纯天真变得独立自信的过程。
是希拉让她知道,丈夫想要咖啡应该直接说出来,而不是敲杯子。
是希拉告诉她,丈夫出轨了就该和他谈谈。
也是希拉鼓励她去找到小三,才有了后来的她从小三口中套出了话。
她以前是逆来顺受,毫无主见,后来她眼看自己把全身上下换了行头,丈夫都视而不见,于是干脆什么都不穿。
“既然你不会留意我穿什么的话,我何必要穿衣服呢?”
这正是她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迹象。
现在她觉得自己离不开丈夫,但总有一天,她会学会自己主宰自己的人生。
萨蒙妮的经历,则代表着成功女性的生活,或者说一部分成功女性的生活。
贝丝之所以不拆穿丈夫,原因之一就是假如离婚的话她没有办法养活自己。
萨蒙妮就不同了,她已经结了三次婚了,非但没有因此就没人要她了,反而丈夫愿意演一出自杀的戏码来获取她的注意力,还没满18岁的小鲜肉也主动追求她。
她不是等待王子拯救的灰姑娘,她是主宰自己人生的女王。
相对于罗伯、卡尔偷腥,泰勒就不藏着掖着了,她知道自己可能会出轨,所以事先和丈夫商量好,实行开放婚姻。
但新的问题来了,她以为她能控制自己的感情,结果她还是爱上了别人。
三人行不是问题,问题是如果超越了肉体的范畴,产生了爱,三个人的关系就会失衡。
所以开放婚姻究竟有没有可行性?
异性恋和同性恋都可以和爱人在一起,而双性恋应该如何处理感情的问题?
第2集最后一幕无比震撼,三个女主跨越时空实现同框。
她们生活的年代不同,面临的困难和迷茫是相同的。
《致命女人》的叙事手法让人联想到《大小谎言》,一开头就告诉你有人死了,但不告诉你谁死了,以及Ta是怎么死的,直到最后一集才揭晓真相。
《致命女人》也是如此,一开头就告诉你三个女人杀了三个人,但是不告诉你死的是谁,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普普通通的出轨的故事,被拍出了悬疑犯罪剧的感觉。
而她们三个都选择杀人的行为,似乎也说明:很多女人都有过杀人的念头,只不过有的做了,有的忍住了。
这三对夫妻的邻居也很有趣,从小孩到成年再到老年,他亲眼目睹了三个家庭的变故。
目前还不知道他只是旁观者,还是和这三对夫妻有所交集。
其实我们不就是他吗,见证着三个故事的上演。
故事中,有爱,有恨,有笑,有泪,合起来就是生活。
看剧的时候习惯记录一下生活中可能会用到的表达,在这儿记录一下方便闲暇时间利用碎片时间练练~
谢谢大家,不用给我点赞,不想被顶上去影响别人看到正经剧评
S01E01
缝扣子 sew buttons on my shirts
做演讲 give a speech about
一切天翻地覆 all hell broke loose
马上就会 will / is going to …. any second
破坏气氛 spoil the mood
我带你们转转 I’ll give you the grand tour.
停车场 a car park(英) parking lot(美)
爱看同样的电影 You and I have the same taste in movies.
S01E02
头发被拉链夹住了 the zipper gets caught in my hair
我从没留意过那些 I never notice stuff like that.
上辈子 in a past life
疏远 pull away from Sb
没有安全感 be/feel insecure
S01E03
负责某任务 be in charge of Sth
做好应对后果的准备 be prepared to deal with the consequences
网红 influencers
等它晾凉 give it a moment to cool off
那也算 It still counts as Sth
S01E04
她在用奇怪的眼神看我 She is giving me odd looks.
小点声 lower your voice
我给你准备了礼物 I got you a present.
我吓坏了 I was so freaked out (by Sth) / I was so scared (of Sth)
我没想到/我没指望 I wasn't expecting …
向着他 take his side / be on his side
情况还未成定局 The situation is not so cut and dried.
我想了一整夜 I was up all night thinking about Sth
见面客套 I’ve heard a lot of wonderful things about your work.
不辜负你的期望 I hope I live up to your expectations.
S01E05
在AB之间选择了A choose A over B
Sb/Sth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样 There is more to Sb/Sth than meets the eye.
S01E06
奉承,拍马屁 I was/kept sucking up to Sb.
顺道拜访 drop by
统计人数 do a head count
我总是梦想… I’ve always dreamed of doing …
我不在的时候 while I was away
注定要发生 It was bound to happen.
装作没看见 look the other way
非常了解 I have insight into Sth
忘乎所以 be/get carried away
剪刘海 trim the fringe(英)bangs(美)
吹嘘 brag (to Sb) about Sth
熬通宵 pull an all-nighter
收拾烂摊子 clean up the mess
我不是有意 I don’t mean to do …
我不能抑制住…的冲动 I can’t suppress the impulse to do …
S01E07
使某人高兴起来 cheer Sb up
我觉得身体不舒服 I’m feeling under the weather.
将储蓄债券兑现 cash in the savings bond
给我暗中通风报信 tip me off
S01E08
还清债务 pay off the debts/loan
合伙对付 gang up on Sb
试着和他讲道理 try to reason with Sb
说服某人做某事 talk Sb into doing ... / persuade Sb to do ...
使他明白 get through to someone
犒劳自己 treat yourself
当这笔钱进账 when the money come through
我别无选择了 I'm out of options.
利用,占便宜 take advantage of Sb/Sth
吃相难看 It is not a good look to do
S01E09
户外垃圾桶 dustbin(英)trash can(美)
冷不丁想到 An idea suddenly popped into my head.
A比B更适合你 A suits you better than B.
被卷进争端/无辜牵连 be caught in the crossfire
我不会还手 I won’t fight back.
放过他/别把他卷进来 leave him alone / leave him out of it.
肋骨骨折了 The ribs are fractured.
过得更好 Sb be better off
瞬间,立即 immediately=instantly
我们扯平了 we are even.
S01E10
点外卖 order takeout
❤️ ❤️ ❤️ ❤️ ❤️ ❤️
Tommy:I'm not ashamed to love you.
Simone:I don't regret one moment we shared.
❤️ ❤️ ❤️ ❤️ ❤️ ❤️
S02E01
竞争很激烈:The competition is fierce.
你觉得我有希望吗:Do you think I have any hope of doing ...
别抱太大希望:Don't get your hopes up.
当我没说:Forget I mentioned it.
在小饭馆随便吃点:grab a bite at the diner
你鞋带松了:Your shoelace is undone.
我该怎么做:How would/should I go about doing ...
使希望破灭,泼冷水:burst one's bubble
同类人:their own kind
打扮得漂漂亮亮:doll sb/yourself up
进展如何?How is Sth coming along?
精打细算, 吝啬:pinch pennies
S02E02
进行消防安全演习:conduct a fire safety drill
我正要回家:I was just about to head home.
崇拜,敬仰:look up to Sb
我会补偿你的:I'll make it up to you.
顺其自然: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
S02E03
凤凰男/女:a fortune hunter / gold digger
让人很奇怪:It feels odd doing …
打包带走:Can I get some sandwiches to go?
装扮成:dress up as + n
在背后:behind my back
打起精神,振作起来:pull yourself together
S02E04
去你家(非正式拜访):drop by (your home)
突击检查:a surprise inspection
屋子乱成一团糟。My room is a mess.
全家福照片:the portrait of my family
神来之笔:Sth is a stroke of genius. / It's a stroke of genius to do ...
我不会再上当了:I'm not falling for that again.
感觉像中彩票一样:I feel like I've won the lottery.
装腔作势:put on airs
话痨:a chatterbox
S02E05
脸色苍白:You look pale.
你发过誓你会… You gave me your solem vow you'd do Sth
精神崩溃:have a mental breakdown
你在搞什么(尤指干坏事)What are you up to?
被迫,不得不:be forced to do ...
造成破坏:wreak havoc (on Sth) / played havoc (with Sth)
出去散步:go for a stroll / take a stroll
熟练,精通:I know my way around Sth.
我搞混了:I've got mixed up.
搞混:mix A up with B / mix up Sths
恨你入骨:hate your guts
恶作剧:a prank
拿...出气:take it out on Sb
通融一下:bend the rules
总数:a/the grand total
S02E06
卸下防备:let the guard down
夜猫子:a night owl
按汽车喇叭:honk the horn
S02E07
我一直很担心:I've been so concerned about Sth
你们利益诉求不一致:Your interests and hers don't align.
拿…举例:take Sb/Sth for instance
低调:lay low
诱骗某人做某事:trick Sb into sth/doing
你怎么还有脸…:you have the nerve to do ...
看不上:I don't think much of Sb
背后捅刀:stab Sb in the back
S02E08
分享我的喜悦:share in my joy
渡过难关:get over this hurdle
S02E09
担责,背锅:take the blame
先讲个大家可能都听过的一个老套笑话:以前有家可供人挑选婚内伴侣的商场。女人走进后,在一层丝毫未停留便径直上了二层。接着她驻足稍稍观望了一番又毫不犹豫地走上第三层,这一层的选择果然更好。她心想,楼既然不止三层,自然还有更好的。抱着找寻完美伴侣的期许,她又往上走了走,一直走到顶层,不料顶层空空如也,只有一块招牌,上面写着:这层只是证明女人到底有多么难被取悦。相较之下,男性基本都停留在前两层,其他几层鲜有人问津。
讲这个笑话与其说是女性要求颇多,不如说在婚姻这场双方斗智斗勇的消耗性长征战里,男性步入婚姻几乎不需要过多理由,让女性犹豫不决的考量因素却着实太多。
回到《致命女人》剧情本身,看了前三集,不得不承认利落的剪辑和转场、高速发展的剧情和短时间内多线爆发的激烈冲突提供了一种观赏舞台剧的刺激感。作为观众,想必不难发现随着时代的变化,女人在家庭范围内面对的困境也在随着时代向后不断「进化」:
故事1中事事围绕丈夫的家庭主妇 Beth Ann 缺乏经济独立性和主体性,她像冰柜里冷藏的速冻饺子,只是半夜回家的补充,不是引人渴望的甜品。Beth Ann 在泼辣的意大利女邻居和金发女招待的双重刺激下的觉醒和种种反叛举措无不透着快感,可又引人担忧:出走的娜拉到底能走多远?这是女性在婚姻里遇到的第一重,也是最常见的困境:一个仅在家庭范围内有参与权,实际无经济地位的女性如何能不沦为婚姻的附庸,又该如何追回和实现她的自我价值?
故事2里,刘玉玲饰演的名媛 Simone 生活优渥,虽是半老徐娘仍不失艳光,丈夫英俊幽默有学识,俩人结婚十年,一切似乎都恰到好处的完美。而她背后有过两次糟糕的婚姻,却再次选择步入第三次婚姻。在被人爆料现任的丑事后,她快刀斩乱麻式的处理和与年轻男孩的地下情揭示了婚姻的第二层困境——社会名誉。正如《傲骨贤妻》里的 Alicia, 自嫁给 Peter Florrick 那日起,她的名字便和 Florrick 牢牢绑定。婚姻中如若出了丑闻,羞辱的不仅是犯事的那方,而是双方。对拥有优渥资源的人而言,婚姻不止是搭伙过日子,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捆绑关系。上流圈内的名声,旁人艳羡的目光下暗藏的落井下石的看笑话心思,无一不是桎梏。激情过后她回到派对餐桌上和丈夫十指相扣扮演恩爱夫妻,后厨里面对心思单纯、一身腱子肉年轻情人的质问,她回道,他是我的丈夫,我不会恨他。这一切让人感叹,婚姻何尝不是场处心积虑的表演,而这场表演又将持续多久?
故事3设在我们正处的2019年,编剧从各方面塑造了一个新时代先锋女性Taylor。容貌上,她不是迎合了主流审美的标准美女。职业上,她从事高难度高压力的律师行业。种族上,Taylor是非裔,在家的经济和话语权地位强势,也不具备多少传统顾家的特质。最后在婚恋观上,她是个女性主义者,性向上是双性恋,对婚姻的观念相对“开放”,并和配偶共同践行开放式关系。那么她在婚姻里是否一路顺遂呢?答案依然是否,且问题看上去更多了。丈夫长期没收入的事实无形增添了她的焦虑,虽秉持双方不隐瞒要坦诚的准则,实际生活中为维护男方自尊又按下问题避开不谈,只得通过炮友缓解焦虑并逐步心生依赖和爱意,带炮友回家被丈夫问起时又撒谎隐瞒实际认识时间。而在丈夫妥协让炮友住家中后,又不得不面对三人关系的复杂和炮友并非她个人专有物的失落和精神崩溃,也只有在此时,她才张口吐露心底真实的想法,即还是介意丈夫长期没有收入的事实,而炮友成了她压力的出口和依靠。如若将男女角色转化,她有没有些像那些苦苦一人养家,心里埋怨妻子没有经济贡献又不够持家,于是移情别恋到别处的中年危机男呢?这大概是婚姻,或者说亲密关系里最难处理的部分,即第三层困境——亲密关系的排他性和人在亲密关系中的权力欲。
若说故事1体现了男主外女主内式传统婚姻中的结构性不平等,故事2 则展示了社会对婚姻的期待对人的束缚,等到了故事3,在个人主义的重要性逐渐超越其他事物的当代社会中,当传统的家庭模式和婚姻边界变得更加不确定和模糊时,新的问题变成了个体应该如何平衡个人的欲望、亲密关系需要的稳定和他人介入后带来的种种人性上的挑战?当女性获得了传统语境里男性角色拥有的一切时,她是否就能高枕无忧呢?答案恐怕不是一个简单的是与否。
如此一路下来,没有经济地位显然不够得到幸福,拥有经济地位不能保证幸福,而有了经济独立性和话语权和开放式的婚恋心态依然没能得到幸福,问题究竟在哪儿,又该如何解决?回到开头的笑话,再套用下Anne-Marie Slaughter 于2012年在 The Atlantic 上发的那篇颇有争议性的文章标题,why women still can't have it all (为什么女人还是不能拥有一切)?
接下来的剧情走向一波三折,并从六七集开始显露崩塌之势,好在结尾数弹齐发,该死的、求死的、不该死的都有了一一对应的结局,也算给了观众满意的交待。三个时代的女人,Beth, Simone 和 Taylor 也似乎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路。这里不多赘述剧情,但想说说不同时代的三对关系分别折射出的一些令人玩味的设定。
60年代:女人的敌人究竟是谁?
按照多数八点档爽剧的设定,女主是唯一的正确,那些家庭破坏者都是女主晋级路上应被铲除的绊脚石,所有的一切指向一个目标:婚姻保卫战。在这目标下隐藏着共同的逻辑:该骂的是那些破坏我幸福的狂蜂浪蝶,而不是事情的始作俑者,那个不忠的配偶。基于此点,不得不说60年代这条故事线写得颇为引人动容。
我们已在数不清的影视作品中看到女性之间的猜忌和相互倾轧,也习惯了日常生活里对这种针锋相对的同性关系的刻画和渲染。假若一名女需要靠依附男性来完成自我实现,那么她在这条道路上遇到的敌人必然来自同性。在致命女人里,能看到 Beth Ann 的自我救赎不是通过打压同性实现的,而是通过和其他女性结为同盟实现。不否认 Beth 最初假用 Sheila 之名与 April 交好带有些许私心,但随着接触的深入,能看出二者的纽带越来越深, 且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传统婚姻对女性的桎梏来,不管她身处笼中或笼外。若说 Beth 的天真是以为勤勤恳恳地当个好妻子和好母亲就能挽回婚姻或留住丈夫的怜惜,那April的天真则在于,以为婚姻是男人能对女人许下的最诚挚的爱的许诺,却不想这看似甜蜜的许诺正是锁住她脚步的镣铐和砝码。因而在这段旁人看起来有些扭曲的友谊里,Beth和April在未揭开的明面上是竞争对手,在实际的行为互动中却是相互照应的关系。无论是April对Beth自我意识的催化和鼓励,还是Beth对April的安抚和照顾,尤其是带她逃离地下堕胎私人诊所的一幕,均体现了女人之间设身处地的相互理解和惺惺相惜。感谢编剧,这一条线没有烂尾。在片中结尾,随着真相的揭露,Beth Ann 彻底摆脱了曾经身为母亲的“失职”带来的愧疚和束缚,她从赎罪的角色里挣脱而出,借他人之手惩戒了那个始作俑者,不仅为自己,也为他人寻得了自由。
诚然,现实生活中有剧中这般理想结局的少而又少。但Beth Ann这条故事线还是给我带来了不少触动,让我看到女性关系的更多可能性。
80年代:假戏亦可真做,无性的形婚竟是最体面的婚姻
关于这一对的溢美之词已有太多人写过,这里不多重复。三对婚姻中,只有这对真正实现了开放式关系。从最初的愤怒到不解到和解,爱即是放手,也是与自己的和解。
当代:S和M,谁才是关系里的实际操控者?
人看故事时倾向自我代入,并把剧中发生的事设想在自己身上,如此引发的愤怒和焦虑自是人之常情,却也易一叶障目。论狗血程度,Taylor & Eli 应是三对故事中最闹心的一对,Eli 因吸毒、长期待业无收入、没收入还胡乱消费等原因毫无例外地成了众矢之的,那么在发泄愤怒之余,有人是否想过如下问题:为什么Taylor 作为头脑清晰、事业有成,一出场便自带气场的成功律师会选择看上去各方各面都远不如自己的 Eli 做配偶呢?是被真爱影响了理性,还是另有缘由?同样,Eli 性格上的种种弱点并非在Jade到来后才暴露,此前吸毒已算突破底线,为何当时的Taylor 没有选择离婚还努力帮Eli戒毒?开了上帝视角的观众或许会觉得Jade的行为破绽百出又虚情假意,那么顺着前两个问题,如果说对Eli不离不弃是因为俩人之间的情意,那见过各种场面的Taylor 又是出于什么缘由爱上了Jade,甚至不惜违反和丈夫的约定执意把炮友身份的Jade带回家呢?答案肯定不只是那双摄人心魄的蓝眼睛。
要让俩人发生肉体关系,只需营造化学反应稍稍推一把即可。可俩人如能长久地在一起,必是从深层次彼此需要。从Taylor在某集的自述和整部剧中的行为中不难看出,她遇到困境时喜欢掌控全局和解决问题,也享受具备这种能力带来的安全感。 放在感情关系里,Taylor像dominant (S),即主导的一方, Eli是M, 性格上相较温和被动,也更能接受妥协。在俩人坎坷不平的多年婚姻里,我们很容易把Eli视作一个处处需要Taylor收拾烂摊子的失败者, 却很难注意到Taylor恐怕也是需要通过「拯救Eli」来实现掌控感和成就感的一方。这样的例子现实中比比皆是,为什么有人放着优秀的伴侣不找,却总被性格有重大缺陷的人吸引?为什么有人痴迷在感情中当救火员?我们习惯了男强女弱、男人拯救女人的叙事, 可能忘记了女人也想且也能做拯救者和主导者。事情的吊诡之处在于,在看似不平等的SM关系里,S的安全感是以M的顺从和妥协为前提的,而M的脆弱和对自我弱点的暴露也恰恰是让S欲罢不能的地方。如果你问在这样的关系里,谁才是真正的控制者,答案恐怕是被控制方,因为一旦TA不想被再拯救或顺从,主导方的安全感和成就感便不复存在。
Jade的介入正是如此,她不仅是作为第三者打破了双边关系,更是以一个无所不用其极的极品M姿态搅乱了Taylor和Eli间的平衡。当Eli因长期写不出稿,在家自我封闭并逃避和Taylor沟通时,Jade的出现让Taylor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她那无家可归的可怜姿态更是激发了Taylor想要再次拯救他人的情结,很难说Taylor对Jade的爱意不是从这种被需要的需求里生根发芽的。随着Jade侵入两人的二人世界,并以极度迎合的姿态讨好Eli时,长期处在感情弱势一方的Eli心底的保护欲和表现欲被激发出来,以Taylor为核心的家庭结构开始不稳,这种冲突不断发酵,并在三人和Eli经纪人共进晚餐时爆发得最为精彩。当Eli的经纪人称Jade为Eli的女神缪斯时,Taylor情绪失控,因为缪斯二字意味着那个曾经掌控全局,给Eli出谋划策解决难题,那个在Eli精神世界里占据重要一环的人不再是她自己,而是Jade, 这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夺权和越界,与这点相比,二人私底下调情或上床根本算不得什么。至于后来的发展由于过于狗血,不想赘述。
剧末二人重归于好,也能看到Taylor的一些转变,她舍弃了自己曾坚持的那部分自我(双性恋),选择和Eli专注在现有的二人关系,看了不禁莞尔,这正像剧中的探戈一般,有退方有进。
婚姻之路曲曲折折,在二人的一进一退中蜿蜒向前。如抱着输赢的心态,争夺权力的路将没有止尽。有人选择放手,有人选择逃离。没有完美的伴侣,亦没有一蹴而就的完美解决方案,无论选择哪种,自有其答案。
CBS流媒体平台CBS All Access于上周开播了黑色喜剧《致命女人》(Why Women Kill)。
首集播出,豆瓣评分持续走高,眼看着从9.1到9.3,再飙升至9.4。
但海外口碑一般,IMDb7.1,metacritic61,烂番茄新鲜度71%。
如此鲜明的对比,到底是审美区别、文化差异,还是对刘玉玲的感情分?
我认为都有,私以为豆瓣评分虚高。
《致命女人》的优缺点其实是一体两面。我们来展开讲讲。
故事讲述了60年代、80年代和2019年三条时间线里,居住于同一所房子里的三名女性各自遭遇了婚姻危机,最后走上复仇杀戮之路的故事。
LGBT、Feminism、出轨、出柜、伦理、three-way、撕逼、谋杀……仅仅第一集就展现了各种流行元素drama大乱炖,直戳观众G点。
本剧由著名华裔女演员刘玉玲自导自演。
除了《杀死比尔》中的惊艳登场,中国观众最熟悉的角色无疑是《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中的女版华生。
在《基本演绎法》S7最终季落幕之际,这部打着“刘玉玲首次执导”响亮名号的作品无疑为各位情怀向的影迷带来了一丝慰藉。
还值得注意的是,本剧由《绝望主妇》制作人MarcCherry亲自操刀。
无论是《绝望主妇》《致命女人》,还是红极一时的《蛇蝎女佣》,都打上了鲜明的Marc Cherry标签,同样的群像剧,同样擅长提炼典型,并浓缩于一个构思精巧的限制空间内展示,最终指向的是生活表象下女性内在的隐秘欲望。
女性主义(Feminism)主题在第一集已经呼之欲出。
· 60年代——
主妇Beth(《童话镇》白雪公主Ginnifer Goodwin饰)是一个为丈夫马首是瞻的家庭主妇,兴趣特长是操持家务。得知丈夫的出轨事实后,她由自我欺骗与逃避,到亲眼证实,最后彻底黑化。
但必须看到,这种“觉醒”实际上相当被动。
她不断经受着自我怀疑,同时被其他女权思想的启蒙者(邻居大姐)推动。
就连最后黑化的笃定,也在于幻想中完美“依附关系”的倒塌,从而产生自我价值的失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别无他法。
比较有意思的是Beth萌生杀意后的晚餐段落,
一个话里藏刀,一个浑然不觉。
——离开了你,我将是谁?
——My widow.我的寡妇。
我不由地想起这张图片:
She is someone,
Not someone’s sister/mother/daughter/wife.
在六七十年代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的语境下,将“自我意识”从一段被冠以姓名与价值的附属关系中找回,这也许是对人物后续“化被动为主动”的一个提示。
· 80年代——
上流贵妇Simone(刘玉玲饰)流转于锦衣玉食的生活与璀璨鎏金的聚会。即使小心打造的“完美人生”出现裂缝,也必须维护表面的风平浪静。
而比起裂缝的制造者——暗地出柜的丈夫,她更恨那个把裂缝曝光的人。因为她care的是“自尊”。
而那个“从小”暗恋她的18岁嫩头青如此兀自莽撞地闯入,无疑打乱了她的阵脚,让她的“完美人生”也添了“禁忌”的一笔。
其实,从完美到破裂,未必不是获得自由的方式。
潜藏的意识是:希望有人可以将自己从“强势”的常态中解放,从紧绷的肉体中抽离。
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尊”与“自爱”?
也许应该从正视和倾听自己的身体需求开始,禁断之恋又何尝不可?
· 新时代(2019)——
Taylor(Kirby Howell-Baptiste饰)可以说是独立女性的完全体,这点在她与丈夫约定的开放式婚姻中已经全方位地显露。
值得一提的是与装修工人对峙的段落。
为了缩减工期,装修工人扯出一大堆“义正言辞”的理论,一副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嘴脸。
他自我建构了一副权威形象,这种意淫的权威,只是出于自以为然的“性别优势”。而Taylor的一番言辞瞬间把“性别关系”置换为“雇佣关系”,成为话语权的主控方。
Dick对于男性崇拜的隐喻无疑大胆赤裸又粗暴有效,为这场夺权增添了讽刺与喜剧加持。随着男性雄风的疲软,对方的心理堡垒也一举倒塌。
将三个时代的三个女性角色放置于精心设置的情景中,与不同的男性发生冲突,意图再明显不过:
展现女性由独立意识萌芽,到自尊自爱,再到同位同格、摆脱权力压制的过程。
预示着:“革命”尚未成功,冲突必然升级。
遗憾的是,本剧对于女性主义主题的探究流于表面,停留在机械的“背叛 - 觉醒 - 反抗”的因果模式,且每一环节都是单单依靠具体事件来触发,心理转折生硬。这无疑限制了本剧的表达深度。
作为一名双性恋的律师,Taylor与身为编剧的丈夫建立了开放式婚姻关系,这一稳定关系在Taylor将一个同性爱人带回家时被打破,面对美艳的少女,丈夫也开始沦陷,陷入three-way的幻想,而妻子对丈夫的这些脑内动乱其实还毫不知情。
这段婚姻危机的根源其实不是所谓的“第三者”,而在于丈夫首先违背了开放式关系的基石——坦诚。
开放式关系的前提必须是坦诚,双方可以在对方知情并认可的条件下发展其他亲密关系。
而一旦失去坦诚,一旦出现信任危机,契约也就失去了约束意义,就会落入萨特与波伏娃的现实困境。
在我的印象里,基于爱情的开放式关系很少在影视作品中被重点、独立地讲述。
而大众通常会把它定义为:“各玩各的”,言下之意是这种关系更多是依靠金钱或其他利益关系而维系,爱情的因素微乎其微。
然而,在开放式关系的双方共识里,爱情的坚定,恰恰需要依靠多线关系来维持。因为爱情是排他的、占有的,而开放式关系挣脱了道德或其他社会公约对于爱情本身的桎梏,可以同时拥有理想中的爱情,与理想中的自由。
这里不对开放式关系作过多臆测与评价。
仅从个人立场来看,只要遵守“成人、自愿、私密”原则,任何两性关系都应被尊重。
开头说到,这部剧的优缺点其实是一体两面。
用最简单粗暴的词语概括:drama。
吃这套的观众被戳中G点,就是成功。
也有观众觉得无感:就是一般的婚恋出轨剧,狗血。
简单理解,Drama就是“戏剧性”。
将人物的深层心理与行为逻辑通过表情、动作、台词等直观外现,直接诉诸观众的感官,同时在人物命运相互勾连的张力下,毫不迟疑地推进矛盾冲突,营造高潮。
这一点首先可以从复古漫画式的片头窥见端倪——
仔细观察漫画内容,其实已经展示了各种women kill的全过程,当然这可能只是影射,不一定确切地对应剧中的谋杀。
而“伪采访”片段更像是将剧集搬上戏剧舞台。
丈夫们追忆起爱上妻子的“甜蜜时刻”,配合着黑色幕布,这些字眼分外讽刺。
像是呈堂证供,又像是死亡录像,着实黑色幽默了一把。
关于人物,本剧像排排坐吃果果,将一些大众再熟悉不过的标签一个个粘贴在对应角色身上,属性特征极其鲜明、强烈——
1.政治正确的标配:白人、黑人、黄种人,同时黑人和黄种人承担了绝大多数“觉醒”的属性,不是插科打诨的人设; 2.LGBT人群:同性恋、双性恋; 3.婚姻地位:不对等婚姻中的免费女佣Beth、看似完美婚姻下的同妻Simone、开放式婚姻中的主控者Taylor; 4.爆点:出轨、出柜、小狼狗姐弟恋、three-way、三角暧昧……
台词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Simone为了弄醒丈夫一巴掌挥下去紧接着又一优雅转身——
我对本剧的定义就是——“类型爽片”
人物属性单一,行为逻辑固化。
这样处理的目的也很纯粹:不让心理空隙耽误叙事节奏,而是“集中力量干大事”,一心一意朝着既定轨道行进——
一切为加快节奏服务,为激化矛盾服务,为达到so sad、so bad、 so drama 的高潮服务。
这是本剧的“讨巧”之处,
也是本剧的“油腻”之处。
1.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工具化、脸谱化、标签化、扁平化,限制了前文所说的表达深度。
2.少支线、少冗余剧情,叙事密度大、缺少铺垫、缺少细节、缺少留白。给人以“该交代的似乎都交代完了”的感觉,缺少后续期待感。
不禁让人怀疑,后续有限的故事容量,是否会让本剧失去现在的“优势”,导致评分持续下滑?
三个故事以平行蒙太奇的叙事剪辑方式同步推进,这是影视作品惯用的形式套路,用最简单的方法缕清几条线,省事、好用。
值得一提的是,本剧将场景设置于在不同时代的同一所房子里,转场过渡较为自然流畅,故事的完整性不会因为画面而割裂。
比如Beth刚搬进新家,一个俯视的全景画面,镜头由地板逐渐推到楼梯,Simone自然登场,有一种岁月轮转、一日百年的奇异观感。
更重要的是,三个时代的女性似乎产生了某种命运共同体的互文意味。
这让这个超级狗血、无比俗套的故事出现了隐隐的宿命感,其中包含了女性对于独立人格的建构需要(无论主动或被动),包含了婚姻、爱情与道德的三角探讨。
在这一意义上,本剧可能是对经典电影《时时刻刻》的致敬。
无论什么年代、什么阶层、什么肤色,这些故事在集体无意识的裹挟下被重复相似地书写,基于道德与伦理尺度的人性暗面一次次被正当地游行示众。
观众一面紧张刺激地欣赏着这些“恶”,一面也发自内心地喊出一声声SHAME!SHAME!
所以这样的剧集,不会符合所有人的审美。
但这样的故事,一定会被一些人喜欢、或者说被需要。
第一集结尾,本剧向观众抛出了两个问题:
Why women kill,
Who would she murder?
这个答案已经不是秘密。
而下一个问题才是开启下一阶段的关键——
(本文截图来自人人影视字幕组)
《致命女人》第一季凭借其女性主义话题和出色的叙事技巧,与当下日益开放的社会而政治上趋近保守的美国形成了一股角力。号称美国史上最严格的反堕胎法案“心跳法案”的通过,是日趋保守的政治体系对近百年来的女权主义运动的又一次打压。而《致命女人》的播出,似乎就是对准了那些持着大男子主义、保守价值观的主流生态开出了致命的一击,三个女人深陷于三个不同时代的迥异困境,表达时代社会背景之下(即父权制占统治地位),女人如何通过自身的女性名义,去反抗绝杀父之法,从而寻找确立女性的地位和价值。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去探讨这一女性问题,分别是从叙事、美学以及主题探析三点来对《致命女人》进行论证分析——她们如何以以“杀”之名,谱写女之歌。
一、精巧的叙事技巧,突围传统女性桎梏。
首先,《致命女人》最显而易见的用三个时代的不同女性来讲述三个女性故事。六十年代下的中产阶级父权家庭,男性主宰着家庭和事业,而女人则是男性在生活上的补充;八十年代则发生在富裕阶层之下的女性身份和LGBT群体的复杂纠纷;到了现代2019年是性开放视野下的新型情侣关系的三足故事。三个时代的女性故事,通过相似的母题进行平行叙事,这一点毫不陌生,最早采用这种叙事方式的是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它采用新颖的分段结构,各段的故事和背景不同,却彼此衔接顺畅,由河流逐渐汇聚成激流,表达出对历史进程的思索,营造出了恢弘的气度。格里菲里在这里回应了《一个国家的诞生》中遭受非议的种族主义,《致命女人》的故事可以与此形成对应,是对不公平男权制社会的回应。但是它关注的点更加细微且精巧,仅仅是针对女性、属于女性的叙事,这也与大多数气势恢宏的史诗电影,突显男性气概、历史命运等的宏大叙事不同,女性总是处于边缘地位,在主流叙事(传说、电影、小说、宗教)等的概述中从来都是客体地位,男性始终是主体,他们主宰着叙事的发展,而像《一个国家的诞生》《宾虚》这一类,女性永远找不到真正的价值。而这,正是《致命女人》所反对的叙事方式,它不意在叙述女性命运史诗,它更像是去刻画一种女性形象,一种试图摆脱男性束缚,寻求女性平等的对话或是多人关系中的自我价值的女性身份。因此,编导们采取这样一种精巧的叙事方式,不仅仅是意在结构上的整齐统一,更是形成了一种灵活、超文本的对话属性,让这三个不同时空的女性故事可以超越时空的完成“对话”,让这种女性表达汇聚成更猛烈更具摧毁力的激流,去摧毁父权制之下的种种女性囚笼。
《致命女人》在叙事方式上的运动,采取了灵活多变的风格,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同一故事的多重视角的叙述。热拉尔·热奈特提出了一套严整的符号学叙事理论,他提出了“叙事、叙述、故事”三个概念,尤其是当叙事不等于叙述,而叙述决定着叙事的状态时,对叙述的分析成为了叙事学分析的重点。在《致命女人》中,叙述的主体十分多变,最主要的是他采用一种记录采访式的内聚焦视角,包括妻子、丈夫、情人、旁观者、死者等在内的主观叙述。在热奈特的叙述中,认为这种叙事的叙事者代替了作者,确立起与文本话语系统的关系,不是作者在叙述,而是叙述者在表达与陈述。《致命女人》正是借用多重人物的视点来叙述“Why Women Kill”这一电影标题,如同希区柯克的“麦格芬”、奥逊·威尔斯的“玫瑰花瑞”一般的叙事技巧,来完成对整个“杀人”事件的全景式表述。借用人物的独白或采访式对话,来表达常规叙事中缺失的女性视角或配角视角的补充,是赋予主线故事更多对女性的解读空间和外延的思考。同时,这种视角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常规的好莱坞式封闭的叙事技巧,在常规好莱坞的电影中人物始终无法脱离故事而存在,也让观众沉浸在梦幻虚假的故事中完成人生体验,而《致命女人》则用这种“超越”的视角打破了传统的好莱坞叙事,让观众从虚假的影像中脱离出来,进而对这样一种看似疯狂而又合理的杀夫故事产生现实的思考,提醒观众保持对影像的距离,形成自己的独立思维,而不是去纯粹的消费女性影像。
二、统一的美学风格,跨文本的女性对话。
《致命女人》尽管是三个不同时代的女性故事,但是导演在对故事的节奏和影像的表现上追求着统一的风格。首先最为明显的是人物的设置上,三组故事都有相似性的主要人物和次要角色,包括丈夫、妻子、情人、协助者、旁观者等,这种相似性的人物设置给整个故事的节奏增添了可控的因素,使得三个故事可以平行的河流同时向海洋汇聚,形成更猛烈、惊险的叙事张力。在这一点上,导演还有意的运用相似性的剪辑转场和同一个配乐来完成节奏的把控,尤其是在第一集当中用特效场景无缝连接起三个时代的家庭,十分精巧流畅。同时,编导们有意加入了多场舞蹈的场面,用巧妙的剪辑串联起三个时空的故事,包括最后一场杀戮所用的超现实主义的舞蹈,将三个场景完美的融合到同一场舞蹈当中,让杀戮的仪式感和女性的自由之舞形成巧妙的呼应,寓意着女性最后的胜利。通常的好莱坞歌舞片(好莱坞黄金时代)是建立在所谓“视觉快感”(劳拉·穆尔维语)和“窥视癖”(主要指“暴露癖”与“恋物癖”,克里斯蒂安·麦茨语)的创作心理和观众心理之上,对女性的身体和形象是一种满足快感的消费行为,在这一表述之中,歌舞片就是将女性客观化,拒绝女性进入“菲勒斯”的中心叙事的主流态度。而《致命女人》巧妙的借助这一歌舞形式,反其道而行之,把对女性的反抗表达与歌舞形式结合起来,形成浑然一体的女性之舞。不仅仅是歌舞形式,其中还包括舞台剧、新闻采访、超现实对话等的形式,笔者不过度叙述。
总的来说,这种剧作(表现形式)上的精心设计,使得三个不同时空的女性可以形成巧妙地呼应,她们的焦虑、困难、抉择不再是个单个的困难,而是一群女人在不同环境下的相似遭遇,一种女性普遍性的群体的焦虑和困境,包括对不忠的男人的容忍、大男子主义的压迫,对平等的性的需求以及经济结构变化之下的女性地位问题等等,这些大大小小的角色困境已经不再是单个虚构出来的情节需要,而是奠定在女性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的二次创作,试图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这些问题之上。通过这些叙事的技巧,能够形成女性共同身份的表达。
作为三个故事发生的同一场景——房子,承担了三个女人在叙事上的联系,这也作为一种场景上的美学风格承担了不同身份的女性表达。六十年代的贝丝·安和罗布的家庭结构和两性地位就是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普遍的中产阶级家庭模板,丈夫不仅是家庭的经济支柱,还在夫妻关系中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对于他们的家庭装饰,是蓝色为主色调和谐的简洁殷实的中产家庭风貌,显示出当时传统的家庭女性和事业男人的现实对照,这里的女性反抗的是传统的父权制家庭的压迫,和五六十年代女性解放、摆脱男性束缚的潮流形成对应。早在1949年,法国女权主义者西蒙•波伏娃发表了作品《第二性》被新一代女性奉为经典,书中所提及的“女人并非生来就是女人,而是后天才成为女人的。”对包括美国在内的第二次女权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片中贝丝·安的邻居希拉曾提到过一本关于女权主义的书《女性的奥秘》,其作者贝蒂·弗里丹在书中就说过:“她将家庭比喻为“舒适的集中营”,描绘了女性面临的“无形的困扰”,号召妇女冲破家庭的束缚走向社会,结束对女性的性别歧视。”而罗布及其对妻子的标准要求,就是贝丝•安所面临的“无形困扰”。八十年代的西蒙娜通过豪华的家庭装饰显示出一个富婆的形象,包括墙上的名画、安迪·沃霍尔式的西蒙娜自画像、自身的珠宝穿戴等等这些显而易见的视觉元素,塑造的是一个十分具有门面的女性形象。她所要面临的是更加复杂的同性恋问题和女性的交际问题,看似十分激烈的冲突,编导有意用浮夸的剧情和表演去弱化道德伦理的剧烈冲突。看上去如此不靠谱的几段情感,最终却以异样的温情和祥和的死亡来结束,给予悲惨女性巨大的慰藉与关怀。新世纪20年代的家庭场所,更多的是轻便、随意的场景布置。角落堆砌的杂物,低矮的沙发,长桌高椅、没有过度的装饰,日常的咖啡和冰箱食物,显示出的是当下十分开放、简约的生活方式(当然也包括性开放的意识)。三人行的性关系重新审视了当下的婚姻关系,对女性而言,是一种更加自由、多样的性爱体验,女性逐渐从传统的父权制关系中逃离出来,而第三者的插入式对于这一是新型性关系下危机的探讨。影片的最后,也正是用房子的交换转让直接连接了三个女人,她们都用“杀”的方式进行了跨时空的对话,捍卫了女性的尊严与权力。并且,随着第四位房客的一声枪响,似乎寓意着女性的斗争史并继续谱写。
三、“杀”出女性出路,女性自我书写。
片名的“Why Women Kill”已经用事先张扬的谋杀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杀谁或者怎么杀不是电影要探究的关键,而是为何而杀这一题眼。而通过叙事的层层展开,对女人为何而杀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动机分析,像撒网一般铺陈叙事,最终通过“杀”来完成对女性自我的书写。
贝丝·安杀的是对女性身体的囚禁。丈夫和邻居的丈夫,是两个大男子主义者的代表,贝丝·安的被缚是两方面造成的,一方面是丈夫对妻子的传统要求,另一方面是对死去女儿的愧疚,代表着是主流价值观的压迫和家庭的阴影。贝丝·安所要对抗的是一座大山(主流)和一个包袱(女儿),丈夫的谎言则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她所设计的“死亡计划”不仅仅是对于自身的救赎,更是对群体的号召(妻子的情人、邻居),通过自身的反抗试图号召更多的女性联合起来,去反抗自私自利的男性话语,这种反抗是建立在男性具象的压迫之上,寻求两性的平等,正如当时那个时代一样,女性自给自足,寻求经济独立,自我事业的建树,平等的选举权,两性间分工的自然性等等。六十年代风起云涌的女权运动虽然电影中没有提及,但是所表达的女性之声依然是那个时代女性的心声。
西蒙娜的“杀”夫是对两性关系的和解。八十年代的女权主义已经逐步取得进展,这一时期也兴起了性别研究,因此,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女性主义流派。人们在父权意识形态中形成的概念使得她们从男权的角度来描述这个世界,而女权主义者对这些习以为常的概念提出了挑战。片中最明显的就是西蒙娜的女性地位的上升,以及传统的男权观念在片中几乎很少呈现,并且加入了同性恋、中年与少年的性关系和性的伦理道德讨论。相比于传统的性爱关系,西蒙娜与丈夫的“情与欲”的羁绊更加微妙和复杂,但是两者的“性外遇”相比之下是一种更加平等的两性关系,压迫着他们的是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从他们邻居朋友的态度可以看出这样一种普遍的道德压迫。西蒙娜的敌人是世俗观念而非是丈夫本人,他们不同寻常的性伴侣所遭遇的不公平待遇,反而弥合了将要分崩离析的家庭。丈夫的“死”是社会偏见、世俗压迫的牺牲品,而西蒙娜的“杀”夫,是对丈夫的拯救,是对于当下人伦道德的讽刺批判。八十年代的女性困境,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父权形象,更应该是整个社会所扮演的道德精英。
洁德的被杀是新型伴侣关系的思考。对于泰勒和伊莱,一方面是传统男权身份几近消失,另一方面是双性恋带来的多边关系,他们所定制的伴侣契约关系是对于传统婚姻契约关系的打破,试图分区性与爱的单一性来满足更多元的自身需求。当第三者合理巧妙地插入其中时,三角关系也不再是最稳定的形状,尤其是在两性关系之中,看看《祖与占》《戏梦巴黎》等,几乎无法存在一种稳定的三角关系。三者之中两两关系的变化,包括经济地位、性行为等的差异性,以及人对于爱的嫉妒心和占有欲,这些个人心理与现实原因是难以逾越的,洁德的死正印证着这种新型情侣关系践行的艰难性。可以看到的是,这段故事虽然女性占比数量大(两女一男),但已经渐渐地想要跳脱单独的男性或者女性叙事,或者说不再专注这种不对等的两性关系,而是试图剔除性别差异的单纯的伴侣关系,寻求一种更加自由、平等的人与人的性爱关系。
通过对三个女性故事的戏剧化呈现,《致命女人》不仅仅讲述了一个富有趣味、嗨点十足的故事,还敏锐的抓住不同时代下的女性命运,她们用“杀”之名,共同书写出关于女性自我的篇章。笔者仅以以上三点作为表述的窗口,去试图探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女性主义视角。同时笔者也寄予期待,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我们共同拥有一个美好未来。
一栋房子三个不同年代的女主人贝丝•安、西蒙娜和泰勒,面对丈夫出轨,怎么办?暴打小三、一哭二闹三上吊搞得鸡犬不宁、狠心报复还是快刀斩情丝。
不同年代的女主角,随着剧情发展,作出截然不同的选择。
但她们的选择,远远不止是个人决定这么简单。她们面对的不忠婚姻仅仅是大时代背景之下,社会女性所遇到的千万个问题中其中一个,在被男人背叛的背后,隐藏着整个社会对女性的压抑和歧视。
《致命女人》选择美国最为典型的三个时期,60年代、80年代和2019,横跨美国第二、第三次女权运动,借助婚姻问题来讲述身处其中的女性所面临的社会和人生难题,从细微之处勾画出一部完整美国女性独立意识发展史和平权之路。
对婚姻不忠,贝丝•安面的第一态度和反应是想办法赶走小三,留住不忠的丈夫。
她错将外因当内因,治标不治本,后来果然发现,除了现任小三爱普丽之外,丈夫过往还出轨了无数次,其中甚至包括了自己非常熟悉的丈夫助理。
贝丝•安面对的婚姻困境是典型的丈夫婚内出轨小三,她和罗布的家庭结构和两性地位就是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普遍的中产阶级家庭模板,丈夫不仅是家庭的经济支柱,还在夫妻关系中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
一开始的贝丝•安很明显就属于美国当时还未有独立意识的典型女性代表,有着传统的女主内式的婚姻态度和女性态度,生活重心全部围绕着丈夫和家庭而展开,虽然年轻的时候追求过艺术(钢琴),但因为丈夫的一席话就轻易放弃。
这种情况你可以在无数个同样背景的美国电视剧中找到例子,比如这两年爆红的《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同样是精致得像油画的发型和妆容,轮廓分明的服装剪裁(当然了,米琪是住在纽约上西区的犹太人,衣服自然要比贝丝•安更讲究),同样是丈夫婚内出轨。
但在一些细节中,观众还是可以看出这种独立态度是存在在贝丝•安骨子里的,当面对质邻居家暴男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一开头,六十年代这条线给人的感觉是最沉闷、最没有活力的,既没有2019年三人行的刺激、也没有80年代刘玉玲给人的惊艳感。
但若跳出贝丝•安的个人情况,环看整个美国五六十年代的大环境,你就会发现这条线的未来剧情发展非常值得期待。
因为美国的五六十年代是一个相当活跃和开放的时代。
二战后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的美国,尤其以东海岸的纽约为首,各种思潮不断交汇碰撞,包括种族运动、反战(越南/朝鲜)思潮、反文化运动等各类民权运动层出不穷。
与此相呼应的,是美国第二波女权主义的诞生和兴起。
早在1949年,法国女权主义者西蒙•波伏娃发表了作品《第二性》被新一代女性奉为经典,书中所提及的“女人并非生来就是女人,而是后天才成为女人的。”对包括美国在内的第二次女权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美国女性的独立和平权意识进一步得到长足发展,在政治、经济、商业、甚至文化领域上谋求更平等的待遇,其中不乏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女性平权运动家(如简•雅各布)、文学家(如哈珀·李,著有《杀死一只知更鸟》获1961年普利策奖)、政治活动家葛罗莉亚•玛丽•斯坦能(Gloria Marie Steinem)(70年代创办的《Ms.》杂志在女权主义运动中竖起旗帜)……
更别提1964年获得普利策奖的贝蒂·弗里丹,她所写的《女性的奥秘》一经出版便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
她将家庭比喻为“舒适的集中营”,描绘了女性面临的“无形的困扰”,号召妇女冲破家庭的束缚走向社会,结束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罗布及其对妻子的标准要求,就是贝丝•安所面临的“无形困扰”。
这个年代的女性其实是非常有活力的,不仅知道自己的个人价值,还有勇气走到街头去争取自己的权利,她们和开始时的贝丝•安完全不一样,更像是小三爱普丽那样:不管文化程度如何,都坚持个人经济独立,勇气尝试新事物和走到社会活动中去,敢于追求被社会认为是不稳定或不现实的梦想(歌手),而且非常主动地争取机会。
相比起爱情,她们把事业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放在更高的位置。
所以,在爱普丽的引导之下,贝丝•安慢慢走向一个令人非常惊喜的方向,独立意识逐渐苏醒的她,意识到身为一个女性,其实有着更多的生活选择,在不知不觉间,她的生活重心也慢慢地向其他地方倾斜,而不是一昧地围绕着丈夫,重新燃起对钢琴的热爱、放弃和丈夫看棒球赛而去选择支持爱普丽的演唱首秀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贝丝•安对丈夫态度的缓慢转变,就是她独立人格慢慢形成的过程。
和贝丝•安一开始竭力维护婚姻稳定不同,发现自己被骗婚的西蒙娜,选择了和年仅18岁的汤米发展忘年恋,而这已经是她第三次婚姻。
但同时,她又与丈夫卡尔保持着远超夫妻关系的友情。
没有任何一个女演员比刘玉玲更适合演西蒙娜这个角色,正如卡尔所说的,从走路的姿势可以看出,她知道自己的魅力四射。
相较于五六十年代的活力四射,美国八十年代显得有些惨淡和倒退。
在六十年代第二波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之下,美国女性的地位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包括1981年迎来了美国历史第一位最高法院女性大法官,桑德拉•戴•奥康纳。但在文化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仍然面临着非常严重的隐形歧视。
在美国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保守派借机攻击说女权主义者们所提出的自由议题应该为美国经济倒退和社会道德败坏负责。
与此同时,八十年代还是艾滋病爆发的十年,这其中不仅仅是一个疾病的发现和对抗的过程,还参杂了LGBTQ的权利运动。女性平权团体因为与性少数群体站在同一阵线,进一步受到保守反同势力的抵制。
与此同时,原来占主流的“平等性女权主义”也遭受到新概念“区分性女权主义”的围剿。
后者认为男性和女性不仅在生理上有差异,在思维模式上了存在着不同,认为不应该用同一种标准来看待男女性,因为两者本来就不同,“平等性女权主义”只会让女性向既有的男权靠拢,而不利于女性自身特性的探索。
“区分性女权主义”这个观点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也受到当时相当多的科学研究理论和实验支持。但它有一个致命的危险就是,它极容易被传统保守派加以利用和扭曲,从而阻挠男女平等的最终实现。
所以,剧里西蒙娜和卡尔之间爱情靠边、友情至上的剧情,并非只是腐女对“基友”/“基蜜”肥皂剧的不切实际幻想,而是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一种集中反映,为了追求平等权利,女性团体与LGBTQ团体站在了同一阵线上。
尤其是当剧情发展到卡尔患上艾滋病之后,刘玉扮演的西蒙娜所表现出来的无限度精神和实力支持,让观众又心痛又心酸。
一对一关系中的嫉妒来得直接、强烈且“有理”,害怕被取代,害怕对方移情别恋;开放性关系中的嫉妒则显得有些尴尬,既然都已经允许第三者的加入,承认嫉妒不就是自己打脸?
说嫉妒是2019年泰勒、伊莱和洁德的三人行剧情主线,一点儿都不为过。
性社会学家Jillian Deri所写的《爱的折射》里就详细分析了开放性关系中经常容易存在的妒忌问题,通过大量例子和数据,探讨了一对一关系和开放性关系中妒忌情绪的不同形式。
在前者,妒忌多表现为一方害怕被取代,对方移情别恋,在后者,身处三角甚至多角关系的个体更倾向于担心自己关系质量的下降。
嫉妒在开放性关系中,存在一个悖论。
书中指出,嫉妒并不是一种天然性情绪,而社会习俗长年熏陶和影响的结果。
在一对一关系中,如果出现第三者,你(在习俗上)应该感到嫉妒,而在开放性关系中,与此相关联的社会规则告诉你不应该感到嫉妒。
在新旧习俗的交叉影响下,这种新型关系产生了一个新的矛盾,第三者的出既让你(实际)感到嫉妒,但同时又容易让你接受这件事,因为并没有习俗去进一步强化你这种嫉妒。
这种关系和情绪的不对称,必然就会造成行为失控,泰勒和伊莱的决裂,就是最好的证明。
开放性关系在1970年美国开始被广泛讨论,经美国近年统计,约有5%左右的人口曾经或正在有过开放式关系,如果没有社会和文化压力,愿意尝试开放式关系的比例将会提高8倍左右,男性比例远高于女性。
新型伴侣关系的多样性正在变得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现行婚姻制度局限性的质疑。现代人对婚姻态度的转变,就是开放性关系讨论的一个延伸。
传统(专偶)婚姻制度地位的下降,是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个体尤其是女性的经济能力不断提升紧密相关的。
随着女性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的不断提高,男性作为家庭唯一的经济收入支柱的地位不再像以往那样牢固,随着家庭经济结构的改变,两性地位也随之出现变化。
与此同时,以往作为支撑社会稳定的家庭不再是社会的基本单元,随着全球化经济、尤其是第三产业、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每个人都拥有创造独立且持久的经济来源的机会,这一新的经济现象也让传统的婚姻制度的经济基石岌岌可危。
泰勒身在传统的律师行业,收入稳定,伊莱是编剧,经济不稳定但一旦剧本成功就会短暂性带来大笔收入,作为外来的洁德则完全无收入来源,三人的经济状况也成为了这段三人行关系的基础和各方态度转变的关键。
泰勒作为家庭收入的稳定来源,习惯照顾整个家庭,对有惰性和曾经有毒瘾的伊莱也是像小孩一般照顾和容忍,但适当也需要放松,所以才和基本没有经济挂勾的洁德发展成为了恋人;伊莱因为毒瘾重犯和突如其来的剧本成功带来大笔收入,对过往泰勒的强势有了一个过激的反应,而洁德在这里就起来推波助澜的作用。
泰勒、伊莱和洁德三人遇到的问题最根本性的起因就是现代经济关系发展在社会道德上产生的一个新命题:当个人不再需要结盟(比如结婚)来保证生活质量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向前推进?
从60年代围绕着丈夫生活,到80年代牵手LGBTQ群体,到2019年开放性关系的探讨,《致命女人》三段看似狗血的剧情其实向我们巧妙展示了美国女性的独立发展之路,自我价值的挖掘、支持社会少数群体的权利争取、追求与男性比肩的经济能力,最终追求的是无差别的男女平等之路。
个人公众号:DramaMatters
《致命女人》迎来了大结局。
相比于《权游》第8季开分9.7分,逐渐降到6.1分,《致命女人》则十分坚挺,始终保持在9.3分。
很多电视剧前2集非常精彩,着实吸引了人们的注意,然而高开低走,越到后面越编不下去,最终烂尾。
《致命女人》大结局之前我也担心会烂尾,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致命女人》不但没有烂尾,反而是全程高能,从头到尾都发挥很稳定,后半部分质量丝毫没有下降,尤其是结局可以用“完美”来形容。
导演、编剧在确保你不会猜到剧情走向的前提下,又没有强行反转,一切都很符合逻辑,从而使得结局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致命女人》从第一集开播就被网友奉为“神剧”,最后也没有崩掉,保住了神剧的称号。
在这个神剧烂尾非常普遍的年代,《致命女人》能够高开高走、结局和开头同样精彩,非常难能可贵。
真正优秀的电影/电视剧是不怕剧透的,《致命女人》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因为就算你能猜到结局,你也猜不到过程。
即便你知道谁会死,你也不知道Ta是怎么死的。
这部剧从第一集就给人留下了三个故事都有人死的悬念,但是“谁会死”并不是唯一的看点,整部剧的看点还有很多。
比如贝丝·安的经历,就是从单纯天真变得独立自强的过程。
萨蒙妮的经历,则代表着一部分成功女性的生活。
泰勒和伊莱的生活,则是对开放婚姻的探讨。
三个故事,三种人生,每一个都让人回味无穷。
在第9集,贝丝终于对罗伯彻底死心,决定离开他。
结果罗伯的秘书克莱尔将她女儿死亡的真相告诉了她,导致贝丝打消了离开罗伯的念头。
罗伯一直都知道女儿之所以会跑出去,是因为克莱尔没有关院子的门,然而他却至始至终都怪在贝丝头上,导致贝丝几年后都无法从自责的阴影走出来。
贝丝得知真相后,又把打包好的行李放了回去,不走了。
对于罗伯这样的绝世大渣男,她才不会那么轻易地放过他,她要复仇。
贝丝前9集都还比较迷茫,如今思路终于变得清晰起来,一招干掉两个渣男的计谋太赞了,不仅不用亲自动手,而且还不会被警方逮捕,上演了一场“完美犯罪”。
这确实不能怪贝丝心狠手辣,实在是罗伯太渣了。
贝丝在施展计划之前还最后问了他一次有没有对她隐瞒什么,但是罗伯打死都不承认。
你若无情,就休怪我无义。
在第10集开头,罗伯刚刚为贝丝买下这栋房子的时候,叫她展示一下他最爱的那个笑容。
贝丝实施计划的那天,故意把没上膛的手枪给罗伯,然后给了他那个他最爱的笑容,作为他长期欺骗自己、间接害死女儿、多年残害无数女性的惩罚。
当然,罗伯是人渣,但是他的孩子是无辜的。
最终贝丝、艾普尔,两个受害者选择一起生活,共同抚养女儿。
艾普尔如愿以偿做了歌手;
而贝丝也如愿以偿做了母亲。
她们两个都是被渣男欺骗了很长时间的受害者,最终凭借智慧和拼搏逃出了泥淖,这个结局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狗改不了吃屎。
当初得知罗伯出轨后,贝丝还在想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是不是对他再好一点他就会改过自新。
他出轨是因为他渣,和你对他好不好有什么关系?
真正的好男人,不会因为妻子对他不够好而出轨;
反过来说,渣男遇到再好的妻子还是会出轨。
佟丽娅、张雨绮长那么好看,老公还不是出轨了。
所以说啊,发现他出轨就赶紧走,他不珍惜你有的是人珍惜你,不分还留着过年吗?
让你失望过一次的人,不要再给他机会让你失望第二次。
所以第4对住进这栋房子的夫妻,女方一发现男方出轨,直接选择了开枪,决不给他第二次机会。直奔主题,干净利落。
或者向萨蒙妮学习,一发现丈夫出轨就立马和他对峙,而不是像贝丝那样不愿说出来,怕说出来会影响两个人的婚姻。
既然他都没考虑过出轨会影响你们的婚姻,你又何必考虑揭穿他会不会影响婚姻呢?
虽然这是一部喜剧片,但是整部剧还是充满了反转。
比如第1集贝丝和罗伯看起来很和谐,最终却以一场凶杀收场;
第1集萨蒙妮和卡尔看起来矛盾最深,结果两个人越到后面越恩爱。
罗伯平时看起来很和善,那是因为他善于伪装,其实他欺骗了无数少女;
萨蒙妮和卡尔虽然经常吵架,但是夫妻之间吵架再正常不过了。
不怕吵架,怕的是不吵架。因为他们每次吵架都会把内心的想法说出来,这样其实是有利于两个人的感情的。
虽然贝丝、罗伯不像萨蒙妮、卡尔那样常常吵架,但是他俩每次谈话都没有任何进展。
贝丝不愿戳穿罗伯,罗伯也不愿坦诚,后来他俩的矛盾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到了只有杀死对方才能解决问题的地步。
而萨蒙妮和卡尔对对方都很坦诚,有什么就说什么,所以到最后成了三对夫妻中相处最融洽的。
贝丝、泰勒的故事都是以一场凶杀收场,唯独萨蒙妮和卡尔是以一支舞蹈谢幕。
另外两边都在杀人,只有他俩最温馨。
而且导演、编剧很体贴,没有为了统一三个故事的基调而强行给萨蒙妮、卡尔也安排一场凶杀,而是让萨蒙妮和卡尔以温柔的方式地告别。
没有怨恨,没有愤怒,有的只是温馨而幸福的最后的陪伴。
第1集和第10集两次安眠药前后形成呼应,上一次萨蒙妮因为卡尔没有吃完一瓶安眠药而生气,这一次她却希望卡尔不要用吃安眠药的方式自杀。
平时毒舌、刻薄、苛刻,其实是刀子嘴豆腐心。
邻居们得知卡尔身患艾滋病后都避而不及,平时看起来最不待见他的萨蒙妮却愿意陪伴他到最后一刻。
只有在生死这样的大事面前,你才能看清一个人的真实面目。
而萨蒙妮的真实面目,就是剽悍的外壳下包裹着一颗温柔的心。
尽管除了卡尔之外萨蒙妮还有汤米,有保罗,还有很多很多小鲜肉,但他们都只是情人,她这辈子唯一爱过的人仍然还是卡尔。
而汤米最终成为画家在此之前也有所暗示:他在日记本里画了萨蒙妮的画像。
罗伯被枪杀,卡尔安乐死,只有泰勒和伊莱这一对幸免于难。
洁德的出现并不完全是坏事,因为正是这件事让泰勒明白伊莱才是她唯一的真爱;
而伊莱也终于愿意正视自己的错误,为当年叫泰勒买这栋房子的行为道歉。
正是因为困难的出现,他们才会共同克服困难,然后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得到成长。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导演还是很聪明,早在第6集结尾就给了一个伊莱一边吃药一边写作的镜头。
画面一转,伊莱的经纪人出席了葬礼。
你以为死的是伊莱,结果最后反转了:死的是洁德。
而且经纪人出席洁德的葬礼也解释得通,因为洁德给伊莱写作提供了灵感,经纪人觉得她有做编剧的潜力。
除此之外,第6集结尾玛丽朝拉尔夫的坟头吐口水、赫克托出席卡尔的葬礼也能和大结局呼应上。
很多导演喜欢在大结局强行把主角写死来“虐”观众,相比之下《致命女人》的三个故事的结局都比较圆满。
罗伯和拉尔夫死不足惜;
卡尔虽然死了,但有萨蒙妮陪伴他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本以为伊莱和洁德都死了,结果只有洁德死了,伊莱只是受了伤。
不强行安排凶杀,也不强行把主角写死。
该死的都死了,不该死的都没死,给观众一个圆满的结局,这也是很多观众喜欢这部剧的原因。
要让一部剧变火,不是靠把主角写死来制造话题,关键还在在于把这部剧本身拍好。
《致命女人》的结局不是悲剧,而是很圆满,但这并不影响它被无数人奉为神剧,因为它拍得太好了,凭借口碑宣传就能家喻户晓,不需要靠其它方式来博关注。
第9集播出的时候还上了2个热搜,一个排名第4,一个排名第7,真的火出圈了。
第10集的精彩程度和第9集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三对夫妻同框的那7分钟尤为惊艳。
三段平行时空在9集之后终于交汇,其震撼程度难以用语言形容。
看过那么多美剧,看过那么多关于平行时空的影视作品,还是头一回看到这种拍法,创意太赞了。
而贝丝、萨蒙妮、泰勒都穿着红色的衣服,也暗示今晚将以血色为主题。
尽管《致命女人》第一季已经完结,好消息是已经续订第二季,不久之后我们就能看到这部神剧的后续发展。
最后,不得不说结尾几位主角说的话太精辟了:
幸福生活并不难遇到,关键在于不要后悔你在一路上所做出的选择。
当不为金钱羁绊,人生便丰富圆满。
少就是多。
虽然才更两集,不过太对我胃口啦!第二集刘玉玲那句youth 可以回味无数遍!
我他妈真是太爱刘玉玲了!!!!!
2019花式切镜头大全。
"妈,他打我。"“我又不是你保镖,自己打回去。” 哈哈哈哈哈哈,意大利女人
讲述同一栋房子发生的三个不同年代的故事,让人联想到《云图》。生活的年代不同,人们所面临的问题却是相同的:爱人出轨。贝丝得知丈夫出轨,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够好。事实证明,即使她换了新发型,买了新衣服,丈夫仍然丝毫不在乎。于是她终于明白,丈夫之所以出轨,是因为他是个渣男,和自己做得好不好没有任何关系。相对于贝丝长期被丈夫打压、丝毫没有地位,萨蒙妮则是有绝对的话语权。的确,拥有财富和权力并不能保证她丈夫就不会出轨,但至少丈夫出轨后,她不会手足无措。同样是得知丈夫出轨,贝丝是不敢说出来,萨蒙妮不仅敢于主动说出来,并且可以提出离婚。对萨蒙妮而言,丈夫不是必需品,是可有可无的。没有丈夫不会对她造成任何困扰,反而她还可以名正言顺地去找小鲜肉。当然,一切都因为她本身足够强大。
表白下劉玉玲惹好喜歡她演的Simone 打她老公那段真是笑死了 本劇集齊 (三人行 同性戀 雙性戀 姐弟戀 )
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就是节奏奇好,重心特别明显,看着一点也不累。
挺好看的一剧差点因为译名错过了,建议译为《她杀》。
年度仇男大剧
从基本演绎法追着刘玉玲过来的,这里面完全是另一个性格啊,太赞了,和小奶狗之间的感情好有趣,另外两个女主也很好,童话镇里的白雪胖了好多哈哈
Beth这么努力拯救婚姻,但Rob依然选择在罹患“绝症”的妻子过世后迎娶小三。2019年的那三个就更不用说了,所谓“开放关系”“人性自由”的明亮旗号下,全是肮脏不堪的欺瞒与算计。唯一温情的部分还是在刘玉玲,当她向Karl挑明知道他生病的事时,Karl急着解释病不会传染给她,玉玲姐却说“你觉得我是怕我自己染病吗?”不是,她只是在担心Karl而已。虽然是形婚,但这对才是真感情啊!他们两个人的所言所行都是在为对方着想,他们真情实意地希望对方能幸福,能快乐,能尽情享受人生。这种理解和共情是极其深刻的,是站在“身而为人”的角度上,在深切理解着彼此的处境。这样的感情虽说不是爱情,却已经足够强大,足够亲密。其实,婚姻生活的本质就是亲密关系。或许可以没有真正的爱情,但一定要有真正的爱。
给我一种,芝加哥的感觉
Why women kill? Because men ask for it.
所有人都各怀鬼胎 只有小奶狗在认真恋爱!
天哪这个神选角!每一个、真的是每一个配角都是以前就非常非常喜欢的,居然凑到一起了,谁干的?给选角导演跪下了!《基本演绎法》完结给我带来的巨大伤害已经治愈60%了,百分百还在逐渐上升中(我要破天荒提前给五星了
居然是第一个看过的,anyway,无论刘玉玲演啥我都追。
完全膜拜,太牛了!瞅瞅人家这节奏,看看人家的镜头转换,再听听人家的配乐,还能说啥?眼睛耳朵根本不舍得离开一秒钟。最重要的是,这东西有现实意义啊,开放式婚姻、三人行、家庭主妇的危机、原配和小三!天哪,这简直就是对未来婚姻的预言!片名叫“why women kill”,看完第一集,还没有杀人的苗头,但光黑色幽默就让你合不拢嘴。五星推荐!
必须要吹一下这个平行蒙太奇 太流畅了 而且节奏丝毫不乱 叙事结构虽然相似 但是真的一点不影响故事的独特性 不知道这个故事后面怎么串联 但就第一集真的八错 唯一吐槽一下刘姐的造型 阴影也太重了叭
哇哦,这个平行剪辑真的很不错,不会显得杂乱,过渡也很好,国内学学吧,虽然故事有点狗血但是看的很有意思
「时代变了,谈恋爱哪有杀老公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