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届法罗岛电影节第8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主竞赛单元的《绿光》,下面请看场刊影评人的评价了!
米米
绿光,“迷失”中的一点“安慰”,也因为需要有这样的“安慰”,才能继续艰难的走下去。
孟山
感觉在看自己,看到最后的绿光真的为她舒一口气。看她全程莫名痛哭,发疯挣扎,无所适从,绿光吊着她的最后一口气,何尝没有在吊着观众。
dama.W
不吃肉会营养不良
Andrea
仁慈的侯麦给了女主完美的绿光,可惜人生的常态是没有绿光的孤独。
一桶猫
侯麦的片实在是太法国了— 美景、人头攒动的沙滩、油画的色调、脆弱敏感又孤独的女主、凡尔纳小说中的绿光、闲碎的对话 符合一切我对法国及法国人的刻板印象;在充满文学性的基础上细腻捕捉人物感情 从而很容易产生共情 但情绪化过重还是太矫情了 典型的文青偏爱的电影
消亡之人
太多假装诚恳的自我欺骗,用高谈阔论粉饰所有胆怯的逃避,所谓“寂寞成为一种道德皈依”。 等待绿光并不出于追求浪漫或其他任何玄乎其玄的原因,其实只是再也没有相信并跟从直觉的能力,甚至不再具有爱的能力,所以只能向神与自然寻求启示。 太好的人物塑造。的确反复看到自己的影子并因此感到自己被看透了。但是没有关系。因为整部电影都没有任何批判的意思,甚至最后绿光如约而至,像是侯麦致以我们的怜悯和体恤。 大概有些人就是不配得到爱情的。
快乐王子
话多但流畅自然,只是随机选取生活的琐碎,强调时空但事实上就时间而言跨度并不大,始终是在七月夏日的热浪包裹之下,摄影机的运动也看似随意,但总有一种焦灼和不安的感觉弥漫。与人群若即若离,只有孤独永驻,无法找到自我与他者最舒适的位置。眼泪的袭来往往说不清道不明,大概是一些飘渺的情绪,人对此总是无力,不如让自然来做决定。带有神秘气息的电影一向迷人,在这一部里也凝结成了一种独特的影像气质,色彩的搭配既是侯麦美学观念的延续又与绿光等神秘事物相呼应,这使得影像形成了一种表面上的统一,但终究是气质和氛围大于一些更细节的东西,比如女主角本身无法深究,因为她是始终不变的,直到最后依然会觉得,未免显得单薄。
三色堇紫
侯麦的影像带有一股清新脱俗的独特魅力,男女之间总是有讨论不完的新颖话题,女人的肩带永远都是摇摇欲坠,爱情似乎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所在,但更令人感到动容的是他们对于生活的享受与热爱,欢愉的沙滩派对,安宁的夏日午后,浪漫的都市风情,梦寐以求的生活。和身边的朋友谈天说地,却又一个人躲到空寂的丛林里哭泣,一种极度自由却又会让人时常感到悲伤的孤独状态。面对男人的告白她不为所动,固执的望着天边渐渐消沉的落日,在稍显空洞却又无法安放的情绪波动中,流下了压抑许久的泪水,那一刻的她如此美丽、如此孤独,直到天边那一抹转瞬即逝的绿光如神降般初现,她仿佛看到了一道新的希望之光,内心里所有的不安和忐忑都随着呐喊和欢笑逐渐消失,只剩下宁静、祥和与温暖,人生的幸事,如此美好。
伊菲吉妮娅
固执的彷徨、等待,是格格不入,也是迷信使然,细腻敏感的女子,终会遇到一个相知相惜的臂膀,包容改变你的孤僻与冷漠,即使漫长的孤独相伴,丧气的日复一日,总要相信,有一份命中注定的缘,在向你靠近……
FranzCamus
侯麦电影中观感一般的一部。孤僻 感性 神经质 侯麦电影中的大部分女主的形象。
#FIFF27#第8日的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版权说明:本文首发于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公众号,版权归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所有。
是否记得当餐桌上的一位男士把一盘花端到她的面前时的情景?Delphine先是心不在焉地抓起一朵白花(第一下甚至抓空了,第二下才堪堪抓到),但她没有停止抓的动作,于是白花掉落,她又捡到一片粉色的花瓣,把玩一二,重又丢开;当男士即将将盘子端开,她才瞥了一眼,重新拾起她一开始选择的小白花。她将花朵攒在指尖,梳理它的花瓣,又抚于掌心——这期间她一直反覆着那些无用的辩护,正如她反复捡起又丢开花朵——最后她仿佛终于意识到花朵的存在般,把目光游移开对话对象,将小花凑到鼻下,嗅一嗅花香:剪辑点在此刻忽然出现,她冗长又受到偏见的自我辩解戛然而止。
我们总是认为,是对话在主导侯麦的电影;但此刻我们恰恰发现是Delphine的身体语言引发了影像的变动;话语更像是随机浮游在镜头中的飞絮。相信许多喜爱侯麦的观众都有同感,即我们很难说清其影像魅力究竟的所在——他仿佛仅仅是普通地将日常“呈现”出来,但我们又深知这被呈现的一切定然非比寻常。除却人物那些令人心驰的喋喋不休,我们能做到的只有反复把影片中不断无意经过的形象一一罗列:闪闪发光的南法海滩、树绿得目眩神迷、女孩熠熠生辉,在她们无限风情的美丽衣衫之中……而任何更进一步的组织似乎都无能为力。这些形象中隐藏的诗学,因依附于具体的物质而并不属于某种形式的抽象;然而它也远非是具体的——尽管分散在电影中一切具体的物质之中。为了阐明这种了无形迹的诗学,在此我们将侯麦的影像称为一种“身体”。
仿佛某种暗示早已形成,在侯麦的电影中,摄影机十分注意去捕捉人物繁琐的肢体动作。女孩们的身体语言是如此丰富且特殊,许多时候都有惊人的事发生:当她们吃东西的时候,有时吃的手势甚至超过了吃东西本身(她们会掰碎饼干,或者持续地咬一个早已吃完的红色果实残余在茎上的一点果肉);而当Delphine沿着一条绿荫小道散步,她会伸出手,像枝蔓一样抚摸周围的一切!事实是,在摄影机温柔耐心的等待下,女性身体的边界消失了:一方面,身体不断地向环境物延伸;另一方面,环境物被赋予某种“身体性”,它们好像被某具敏感的肉身纳入感知的范围一般,一个梅洛-庞蒂式的“知觉场”[1]。身体是没有界限的,它生成路边的花草、长椅,它甚至生成我们最重视的对话。影片中有一组奇异的镜头,Delphine回到巴黎后,与偶遇的女伴坐在街头露天咖啡馆闲谈,告诉她自己正在寻觅下一个地方。女伴含混地批评了一下巴黎的天气:她看向天空,做了一个相应的手势,« La... »(“这…”)——有趣的是,这只是闲谈中缺乏明确意向的一句应对之辞,在对话中如此不重要,然而一直坚守着人物的摄影机却在此时顺从着她的手和眼,即刻转向了巴黎云层密布的天空。这是我们将之称为某种“身体”的原因:侯麦的摄影机和人物之间是没有距离的,是切身的,日常性的影像构成人物本身,宛如一具“身体”——对于《绿光》而言,它最终构成的是一种“寻觅”和“游荡”的状态——影片中游荡的不仅仅是Delphine这个人物,是影像-物质流像一具身体一样在寻觅、游荡,因此实际上是影片中的物质流成为了另一位寻觅不休的Delphine。
我们都知道侯麦如何对待他的人物。在他所钟爱的各色“道德故事”中,人物却从未被道德判断。《绿光》中,侯麦无疑塑造了一个在现实中有些可悲的女孩,她如此孤单,却没有人爱她,然而这一切都是她自己矫揉敏感的性情所致……但侯麦通过影像,把这种“可悲”还原成了她内心流过的无数细微情感与可共情的意向,还原成“身体”——一种前价值的物质流。某种电影艺术在这里产生:影片中的所有人都轻视Delphine,但唯独在侯麦影像面前的观众无法做到这一点(只要不是心肠冷漠的观众),我们在影像中已经成为她寻寻觅觅的身体。类似的女性形象在侯麦的作品中并不罕见,无论是“放浪形骸”的女收藏家海蒂,还是带着一种乡愿的优雅的慕德,又或是《秋天的故事》中的女人们,她们似乎都带有易遭轻视的普遍印象;而当侯麦总是将“道德”还原成中立的情感与动机,这又与先前的普遍印象形成反差,使角色轻盈得像一句诗。我们很难客观地记住人物有哪些微妙的社会性道德过失,而是在她们丰富的、无限的形象中迷失。尽管她们是如此神秘,大部分时间我们实际上并不完全了解她们的想法;但当她们柔软的手随意地整理着头发或是滑落肩头的衣领,我们立即就能领会她们的情绪和动机——这就是身体性的共情。在这一层面上,侯麦是真正的人道主义者,仿佛是某种对他所钟爱的康德的道德观的诠释,“善的意志是唯一的善”,他是如此擅长通过其影像的切身性,将人物的真实从某种“不道德”的桎梏中自由地释解出来。
[1]“此精神之所以能够通达诸物之真理,只因这身体就好像是黏附于诸物之中的。”《探索知觉的世界:空间》梅洛-庞蒂
Delphine, 取自拉丁文Delphina,原意为“来自德尔菲神庙的女人”。德尔菲神庙以女祭司皮提亚的预言而闻名于世。在一种迷狂状态中,皮提亚被阿波罗神附体并说出其神谕/预言,昭示城邦或个人的命运。
女主的经历就是一个等待命运、听见预言并实现预言的故事。海边的扑克牌是一个征兆,同一天,她听到了关于绿光的预言,一个关于太阳的预言——如果太阳沉落时的最后一道光影是绿色的,你就会认清自己的命运并做出决断。这一切,暗合了Delphine这个名字的原意,而太阳的绿光则对应着太阳神阿波罗的预言。
故事很简单,对话充满了日常感,平常的对话之下是暗流涌动的不平心绪,戏剧般的孤独。她说,“我不难过……我无聊透顶”,然而再多的话语和絮叨,也不及她扭动双手、摆弄头发和摇晃身姿所传达的信息丰富。日子一天天翻过,伴随着绿色背景。孤独、快乐和无聊交织在一起,在海边绿植的哭泣中达到高潮。我从一开始就不自觉代入,一种焦虑的心绪缓缓升起。她在巴黎的街头散步,我试图回忆这是哪里的小公园;她和朋友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琐事和心思,我则想着餐馆附近是否有曾路过的地铁站:一个大大的“Metro”标志。她在四人场景中焦躁不安地想要逃离,而我的灵魂早已脱体。
我喜欢里面的絮絮叨叨,喜欢里面的沉默,喜欢虚构中微小的起承转合,喜欢那一直缺场的绿光。我一直在记忆中搜寻巴黎那些似是而非的场景,企图逃避那些无所适从的动作,直到在一座不起眼的车站,在不知名的海边,看见了安心的日落。
“莴苣是一个朋友,口味清淡。”
夏天和长假一起来临的时候,所有人都有了出游计划,原本也有计划的戴尔芬因为同伴的突然失约,导致计划泡汤,假期一天天临近,眼看着身边的亲人好友都在为出游做着准备,而此时被剩下的戴尔芬,愈发的心烦意乱起来......
这是《绿光》的开篇,是一个我们生活中,很经常遇到的情况。这个开篇,让我想当然的以为这会是一部讲述旅途中发生的浪漫爱情故事的电影,看到最后却发现,这是一个关于女孩认识自己,并接受自己的故事。
戴尔芬是这个故事里的女孩,她矛盾又纠结,想融入又不愿融入,想追寻自己的内心,又难以忍受追寻路上的痛苦,在这么一个真实鲜活的人物身上,看到了很多我自身的影子。
开篇的插曲只为引出戴尔芬真实的内心,如果没有这个插曲,也许她就一直这么过着,不会有什么问题,而有了这个插曲,能打乱她的节奏,让她不得不面对这一切。面对真相也许一开始会逃避,会否定,但随着了解的深入和旁人的点醒,她总有一天会真正认识自我,同时也不得不承受随之而来的痛苦与挣扎,也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她才会真正接受自我。这个过程被浓缩进了九十分钟的故事里,这个故事就是《绿光》。
戴尔芬与好友们的下午茶聚会上,面对好友给自己的定义,戴尔芬一面极力解释,一面又觉得很受伤,她不承认自己的孤单,也不承认上一段恋情已经过去的事实,更加不承认自己的格格不入,她一面说着朋友掌控过多话语权,自己没机会表达导致没人了解自己,可当好友停下来让她说的时候,她又很难具体说出什么,到最后,只能自己一个人坐在角落哭泣。这里的眼泪,可能是戴尔芬因为好友的不理解,可能是因为假期没着落,也可能是因为自己也搞不懂自己。
这一幕拍的很好,四个女孩的服饰,一黑一白,一红一绿,对比强烈,性格鲜明,好友的咄咄逼人看的人恼火,戴尔芬的矛盾纠结又看的人着急。
在乡下别墅度假的时候,戴尔芬与同桌其他人关于素食主义的讨论,是电影进行到此处,戴尔芬话说的最多的一次,关于自己为何不吃肉,为何吃素菜,她的理解,她的心里,这是她第一次滔滔不绝,说个不停,这些话看上去是说给餐桌上其他人听的,更像是说给戴尔芬自己听的,这一次讨论让她认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与上一幕的极力反对相比,这里的戴尔芬终于看到了好友眼中的自己。
认识自我后的戴尔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痛苦迷茫,于是在一群人的出游中,我们看到独自走开,无法承受孤单哭泣的她;也看到一会儿去山里,一会儿又要回巴黎的她;还看到那个尝试与陌生人结伴,与男人搭讪,最后又因为厌恶跑开的她.......
看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戴尔芬是什么开始接受自我的?一开始以为是她听到其他旅客们在谈论绿光的时候,后来仔细想想,应该是她从临时组成的四人队伍里跑开的时候,对于爱情,她始终都在等待,等待所谓的一见钟情,所谓的浪漫奇妙,说是幻想也好,不现实也好,总之不是那种目的明确,有今天没明天的露水情缘,这从来都不是她追寻与等待的,但追寻心之所想这条路走得太辛苦,也太孤独,她承受不住这份痛苦和孤独,所以她妥协了,她试着改变自己,融入别人的节奏,可真正身处其中后,看着眼前陌生男女的打情骂俏,她真实感到的只有厌恶,于是她跑开了,跑开那一刻的戴尔芬,才真正接受了自己。当她真正接受自己后,所有的相遇与浪漫都变得理所当然起来。
看完四季的故事后,我觉得侯麦是一个比女人更懂女人的男人。他把女人那些难以言说的无名思绪看的太透了,在《绿光》里,带领观众看着戴尔芬一路走来,从否认自我,到认识自我,到痛苦迷茫,到最后的那一抹绿光的出现,让观众看到了接受自我后的喜悦,这个过程太暖心,太阳落下地平线的瞬间,出现在天边的那道绿光,其实就是人心中苦苦追寻的东西。直到最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部如此温暖的电影。
侯麦和伍迪·艾伦的爱情观有相似之处——运气 & 发达国家领先的不是美好,而是烦恼。当有一天埃及人民变得像中国人民一样富裕,就会发现有些问题不但比推翻独裁者还要难,而且带来的麻烦一点都不少 & 典型的豆瓣女主角,旅游,吃素,平胸,孤独~
侯麦就是把女人、爱情看得太透了,才让大家在这个神经质又脆弱、过分相信命运的女人身上找到太多自己的影子,她在荧幕里或许让人厌烦觉得可笑,但生活中又有多少人何尝不是这样,有自己的坚持和见解,想要的东西看似明确却又其实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呢。当然最后的结局很浪漫。
8.3 没有自信,缺乏安全感,在生活中无所适从,很难结交朋友,人家都告诉我要改变,可是他们不明白这并不是一个可以选择的问题,这只是我的本性,只是每个人具备了不同的属性罢了,在生活之外的其他层面,我获得了比任何人都更多的快乐。
我宁可看到她一直也没戏剧般的碰上一个合适的人 然后等着导演给出一个解决办法
看了难受。这是一种需要警惕的生活态度。
看罢《绿光》,几乎要怀疑自己看的与他人看的是不是同一部电影了。一切都过于平实琐碎。这类生活流纪录片式的电影,偶有美感和动人之处也不过是源于观众对异域、对他人凡俗生活点滴的猎奇和窥探心理在作祟,无关乎影片的风格内容与主题。今后还是让我离侯麦的电影远一些吧。
1.他不在她身边的时候,她去哪儿都是无聊的,日子怎么过都是无聊的;2.内心敏感、脆弱,想要融入大家,却又只能扮演聆听的角色。看着大家聊得热火朝天,总觉得自己的沉默会扫了大家的兴致,只想躲开;3.对爱情怀抱着天真浪漫的期待,不敢也不想轻易开始,对的人或许会出现吧?!4.女主即本人。
原来素食者果然容易纠结和性冷淡。
侯麦又来一针见血#因为敏感所产生的顾影自怜和以自我为中心,排斥很多外来因素却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要获得高质量的爱情却又不能忍受孤独、害怕受到伤害,“等待总比梦想被摧毁要好” 我很讨厌抱有这样心理的人,改变不能靠所谓的绿光,要靠自己的理智和努力
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妹子不会钓凯子。一个素食主义失恋妇女的抑郁假期——但妹子啊你已经失恋了两年多了好不好——风景不错,还有科普夕阳的折射散射现象,要讲的道理也挺诗意:孤独总好过幻灭。可俺是有多讨厌这种文艺妹子玩忧郁啊!!最后那个男的是变态杀手就好了!!
我的第一部候麦,相见甚晚,却也为还有24部可看而暗自欣喜。表演自然透彻,让一个本不令人喜爱的女子上升到了精神象征意义的层面,对理想主义的谵妄做出了赞颂。冷静、残酷却又充满温度。鸡汤必须熬到这个火候才配得上叫鸡汤,其他的味精水们可去自行了断了。
侯麦的片就像温开水一样舒服得很,但又能在喝到最后的时候尝到沉淀的下来的甜。关键是我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小津一生都在嫁女,伍迪艾伦从未停止过话唠,而侯麦却一直在坚守着旅途中的邂逅迷失中的寻找自我。摩羯座真是一个令人生厌的星座,渴望情调却没有情调,自以为很高贵,其实却苦逼而无趣。
可以又名《少年摩羯座之烦恼》? 她和我 和很多人一样 喜欢游离 令人厌烦 给别人一种”我不喜欢你不想靠近你“的错觉 treat ourselves as outsiders and never pretend like we can ever fit in. 不过侯麦(以及所有这样)能在人群中注意到摩羯的沉默不安和忍耐,对摩羯(或者就说我)来说 挺可怕。
一个敏感的女人来来去去,只是在等待爱情。侯麦真沉得住,所有的情绪都压在最后一分钟,当绿光真的出现,所有的压抑都一扫而空,爱情可以萌生,承诺可以相信,拥抱可以温暖。镜头干净利落,全片絮絮叨叨的对白传出一种生活本来的气息,可这又是一个那么童话式的期待,真是心戚戚焉。
“喜剧与箴言”之绿光女主与侯麦塑造的大多数女性角色完全不同:她宁缺毋滥,单纯又敏感,理性又渴望拥有;她总是那么伤感,但不会因为孤独屈从于身体。在她最终遇到那个合适的人时,她却让“绿光”替自己决定——绿光浮现时,不是你真的能看懂自己和身边的人,而是在那一刻,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好得令人发指。每个人都问Delphine:“你怎么孤零零的?”“你怎么不开心?”“你到底在想什么?”其实Delphine在想什么再清楚不过了不是吗?“我马上要回巴黎,但现在不太想回了。”她不愿迁就,她要等,这就是答案。侯麦大概真的是很喜欢信念和奇迹,所以六年后又拍了《冬天的故事》。
2012-08-13 初看;人家女文秘在候车室读《白痴》,我们只有刷微博聊QQ摇一摇,所以巴黎有绿光,我们只有失恋33。2019-5-19重看3.5;在选择与世界和解之前,我们选择相信绿光的存在。「绿光」是继续行走的力量,是薄暮里的微光,我们都会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绿光;喜欢那些偶然出现的牌,像是预示着超验的走向,却始终牢牢胶着现实的因素,那些无助与困惑就是真实的你我。
侯麦代表作,1986威尼斯金狮奖。1.简约质朴的话唠生活流,剖析女性孤独感与对纯真爱情的寻觅。2.镜头不动或慢移,拍对话以对准一人的近景或特写为主,段落镜头,配乐仅[美国夏日]提琴曲。3.实景自然光,服装色彩搭配赏心悦目,蓝白红,涌动的绿意。4.花朵是充满诗意的,它是一幅画。5.绿底的黑红桃。(9.0/10)
永远不合时宜,经常独自哭泣,无法享受人人享受的欢愉,和这世界简直毫不匹配。你觉得她那么讨厌,可你难道不曾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候是她吗。这电影捕捉了那么多现实的碎片,但现实和电影唯一的差别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中能不能在某一刻出现那么一个人,看到那么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