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华沙]:爱情这个词是被加上引号的
安杰依·瓦伊达的[华沙]收录在名曰[二十岁之恋]的集锦片里,五个短片都围绕着年少时期的爱情展开。巴黎的安托万经历了初恋的失意(特吕弗),东京的机械工人病态的占有了暗恋已久的少女(石原慎太郎),罗马的下层女孩被包养心上人的贵妇羞辱(罗西里尼),慕尼黑的摄影记者与恋人重修于好(马赛尔·奥菲尔斯)。可唯独华沙的这一对了无爱情的浪漫,亦了无年轻的激情。
一天男人骑车经过动物园,救起了一位差点被熊吞进肚子的小女孩。在一旁帮忙的女人甩开了懦弱不敢上前的男友,将男人带到了自己家中。女人的年轻朋友们闻讯赶来,他们表现出了对男人的浓厚兴趣。但在蒙眼睛的游戏中,男人想起了二战时期当俘虏的经历,而在一旁没有经历过战争恐怖时期的年轻人们却把男人的失控当做笑柄。男人落寞地推着自行车离开了女人的家,第二日女人与懦弱男友和好如初,欢快的音乐第一次响起,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
如此看来[华沙]并不如人们所预想的那么符合这篇命题作文,男主人公不再年轻气盛,两人之间的“爱情”只能在仅有几十秒的对视和拥抱中若隐若现。相比较而言,安杰伊·瓦伊达的另一部作品[战斗的青年一代]反而更切中主题。在后者动情活泼的青春叙事里,你可以找到年轻人该有的一切——爱情、友情、理想、激情。主人公是社会主义国家电影中似曾相识的红色革命青年,他热衷于投身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敢爱敢恨也有担当,当爱人被捕之后,即便万分心痛也依旧可以转过身抹干泪,迎接陆续而来投奔革命的更年轻一代。
[战斗的青年一代]几乎就是安杰伊·瓦伊达早年的经历,而到了[华沙]里,那个波兰左翼地下组织的年轻成员蓄起了胡子,不再有当年的激情,但依然是个英雄。瓦伊达很喜欢讲英雄的故事,这个男人的确是这类人物,女人爱上他源于他不惜生命对小女孩的施救。当女人的年轻朋友以一种猎奇的心态询问他的过去时,他说起了自己第一次当英雄的事情,那是发生在战争时期,但那段记忆他只是轻描淡写,没有给人们足够的时间消化,也难怪在短暂的悲伤之后,年轻人很快就忘记了战争,开始跳起了舞。但残酷的战争在男人心中所留下的,没有他所回忆的那么轻巧。蒙眼睛的游戏出卖了他,在年轻朋友的讥笑声中,他想起了自己被纳粹党卫军俘获当俘虏行刑的一刻。这是全片最快节奏的一个场景,男人惊慌失措的表情与战场上行刑场面的20秒快速剪切。这一段经历他没有与年轻人们诉说,在为国献身的那一刻他剧烈地颤抖着,他不敢称自己为英雄。其实从1962年开始,瓦伊达就停止讲当下波兰英雄的故事了,他接下来的[大理石人]、[铁人]都在站在昏暗处的落日英雄重新拉扯回下聚光灯,他想要不合时宜的诉说这些不属于时代的英雄故事,里面渗透出对所谓英雄与传奇产生怀疑的虚无主义。
[二十岁之恋]里的其它几部短片虽然的确是几位导演的一贯风格,但并没有上升到多么宏大的叙事层面上去,基本上还是单纯的个人叙事。[华沙]也是如此,可以说他是瓦伊达作品中的极其私人的一部。在这里你不会找到瓦伊达以往作品中常见的街头围捕,没有冒着浓烟的火葬场,更没有波兰起义。这里是区别于集体记忆的个人记忆,不是政治体制与道德伦理的撕扯,也不是什么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这段记忆虽然时过境迁,但触目惊心,这恰恰是1962年的瓦伊达想要表达的。
彼时的瓦伊达已然完成“战争三部曲”,他不再是当年走在游行队伍中,沉浸在法国精神中的右翼青年。这一次他不想把悲怆的波兰历史扛在肩上,他想切题谈谈20岁的爱情。但一提起这个,他也只能把勾连着战争与杀戮的青春记忆拿出来,没有办法像这部集锦片的其它导演一样,把甜蜜的、勾人心魂的爱情拿出来翻来覆去的回味,他不能编造不存在自己记忆中的年少之恋,他想到的唯有战争,他埋怨甚至痛恨战争吞噬他爱情的幻想,吞噬他本该享受的青春时光。所以片中这个不再年轻的男人,在甜蜜爱情来临之际,闭上眼没有出现心上人的芳容,而是生死攸关的“解除火力”,那一刻他贪恋的是活着,贪恋的是自由,至于爱情,出现得多么不合时宜。
可是战争依然没有走远,被纳粹蹂躏后的波兰风雨飘摇,但男人以为避开政治忘记过去便可以重新开始人生,以为总会有一个姑娘倾慕于他,却发现这一切都是泡影。爱情这个词像是被加上引号一样,他在寒冷漆黑的夜落寞的离开,白天外面阳光明媚,在雪地里奔跑的是他爱的女人,与她在一起的是另一个男人。我们的主人公被踢出了这个世界,连同他的20岁之恋。
本文首发于《看电影》周刊,转载请说明
文 调反唱唱
个人公众号:电影少女放浪记
2 ) 二十岁之恋,像风,随性而动
这是我第一次写影评,一直以来感觉看电影只是一种享受,看完就了事,但这次却发现很有感触,总有种冲动要把自己内心的思考记录下来。
这是一部灰白的老电影,或许看着比较别扭,但是就情节与感觉而言是那么真实贴切。二十岁的少年,懵懂青涩,他们或许并不懂真正的爱,因为一种简单的好感,就发现自己坠入了爱河。这样的情感或许不应该称为爱,而只能叫喜欢,因为喜欢显得更加单纯,或许有过冲动,或许有过茫然,但是通常都比较短暂,那是一丝情感,只那么一丝,当然经不起现实的摧残。
以前,无论初中高中,我都鄙视那些随便谈恋爱的人,觉得他们谈得快分的快,但是现在我才明白,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带着那么纯的爱走向现实或许终究是走不下去的。年轻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时光啊,它理应属于那些简单的爱恋,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甚至一个背影,都那么让人心动,不用去在乎他或她是否合适,总之就想在一起,一起吃饭,一起牵手,一起散步。
青涩的感情是那么让人发狂,总是想尽千方百计却只为一睹她的容颜,虽然有些冲动,虽然缺少理智,但是又让人觉得不愿在其上强加些什么,难道还去要求那样简单的喜欢肩负责任保持永恒吗?
最后,我开始反感现实的爱,它成熟却复杂,持久却平淡。二十岁之恋与四十岁之恋或许就像是感性与理性的对比,然而现在二十岁的相亲已开始饱受各种条件的奴役,身高样貌金钱,那些最最不实在的东西反而成为首要的标准,就像是一种对爱情的漠视从而寻找许多其他的东西来麻醉自己,或许并没有爱,只是还能满足感官的需求。真爱或许只属于灵魂,只属于单纯的爱,即便短暂,但浓烈难忘,在内心深处沸腾不止。
3 ) 从他们镜头下跑过的恋人
2002年,15位来自不同国家的著名导演以“时间”为题,合拍了一部名为《十分钟年华老去》的短片集。当然,像这样的“命题作文”在电影史上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在越南战争期间,戈达尔、帕索里尼、贝托鲁奇等五位电影大师也曾合拍过一部《爱情与愤怒》以表示对当时政局的看法,这部电影获得了1969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提名。
我向来都对“命题作文”感到厌恶,觉得这种东西只会束缚作者的思维。像这样的短片集只能作为一种趣味,借以聆听各位导演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这篇评论和“命题作文”无关,与之有关的是1962年的一部短片集《二十岁之恋》。这部电影是由特吕弗、瓦依达、罗西里尼、石原慎太郎和奥菲尔斯五位导演共同完成的,而且也获得那一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提名。不知道是否能够把它和1969年的那部《爱情与愤怒》看成是电影大师们的“前世”和“今生”。
一
特吕弗向我们讲述的是那个诞生于《四百击》中的小男孩安托万十七岁时的爱情故事。影片一开始特吕弗就告诉我们,安托万是那种不曾真正享受过童年的青年人。他总是在强调这一点,这与他童年时的不幸经历有关。这些影片都带着强烈的自传色彩。特吕弗始终无法忘记过去,忘记过去的导演都拍不出令人难忘的电影。这部电影中的安托万让我想到了伊利·曼佐《严密监控的列车》中的主人公米罗,他们都是在伤痛中成长的青年。“整个晚上我都在盯着她的头发和脖子看,眼睛完全离不开她”,这不正是爱上一个人是最标志性的举动和最真实的感觉吗?
二
在这五个导演中,我觉得只有瓦依达的是“严重跑题”的。但转换一下角度,我们发现他也是五个人中“最有创意的”。影片中的女主角与男友漫步于动物园中,突然发现一只熊正在向一个孩子发起攻击,本该好好借机表现一下的男友却在关键时刻退缩了,而这个时候见义勇为的英雄出现了。于是女主角巴夕亚爱上了这个男人。当他俩骑着单车离开的时候,导演并没有直接将镜头对准他们,而是坚持让摄影机停留在动物园,让我们细细品味几只熊争夺猎物的“血腥”场面。总感觉这组镜头是对人性的一种假设,如果那个见义勇为的人没有出现,现在被撕开的就是孩子的肉体了。当然,这种假设更是为了反衬出那个男人的正直与勇敢。不要忘记,这是巴夕亚倾慕于他的重要前提。
当一帮青年赶到巴夕亚的家中为这个英雄庆祝的时候,他们蒙上了他的眼睛,只是想玩一个游戏而已。而被蒙上眼睛的他想起了他的过去,想到了他战争中的青春。这就是为何我觉得瓦依达“跑题”了。当然,我们不难理解导演的良苦用心。他在少年时就加入了波兰右翼的抵抗阵线,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影响了他一生的创作,战争与宿命也许就是他全部的主题。所以让他拍摄一部“二十岁之恋”,又怎么能不允许他提起战争呢?那可是他青春的全部。
在游戏之中,蒙上双眼的他像个玩偶般被众人玩弄着,而对战争的恐惧也像是块巨大的阴影涌向了他。可他们并不知情,一味地玩弄着他。真是绝妙的讽刺。英雄又能怎样?过去他也只不过是敌人的枪靶。影片的结尾更是出乎意料,巴夕亚和她的那个“懦弱”的前男友和好如初,而与那个英雄的爱情不告而终。直至故事结束,那个见义勇为的人都没有再出现过。导演仿佛在告诉我们,生活在战争年代的都是一群与爱情无关的人。不知这算不算是一种无声的抨击?
三
在罗西里尼的影片中,一位底层女孩爱上了一个叫莱昂纳多的男人,而这个男人早已是贵妇人的“囊中物”。那个夜晚,贵妇约出女孩谈话,警告她莱昂纳多早晚会辜负她。而她却始终不肯相信结果会是这样。是的,她太幼稚了。正如片中那个贵妇人所说“爱情可不单单是在月光下亲吻许诺将来永久地在一起”,故事在女孩的哭泣中结束。这完全是一个灰姑娘关于纯洁爱情的最绝望的幻想。也或许,贵妇人的忠告真正是源于嫉妒。毕竟,爱情确实是高尚的。
四
五部短片中,罪恶感最为深重的自然就是日本导演石原慎太郎的作品了。他的短片是很“变态”,也着实让人难忘。我爱你,所以杀了你,这样你就永远属于我。这就是“精神病患者”的爱情逻辑。那个男人究竟是个正常人吗?这是个很有趣而又很冷的问题?是不是被爱情逼疯的我们都会那么做?那么人性也未免太可怕了。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杨德昌的那部《牯岭街少年杀人案件》。同样是关于爱情的谋杀。
杀了自己深爱的人也就算了,他竟然还打电话告诉警察,并且自信满满地说,“我爱她,所以才杀了她。”而他之所以报警却是因为一句“我要让所有人知道我爱她”。为何会到了这种地步?他跟踪了她一个月却还不知道她的名字,他和她甚至一句话都没有说过。并且没有人知道他爱她,而他却是是那样的爱她。导演想要表达的大概就是一种无处诉说的爱吧。
如果他真的是一个神经病,我宁愿相信他是被爱情逼疯的?如果这样,我也是个疯子吗?
五
最后一部短片是奥菲尔斯拍摄的。故事发生在摄影师托尼·海希尔的身上,终日奔波于世界各地的托尼渐渐与妻子疏离。但最终他们还是在共同的回忆中渐渐缝合了两人之间的伤口。如果他们最后分道扬镳了,我估计影片讲述的就该是各自的回忆了。托尼的想法倒是耐人寻味的。“真奇怪啊,人们遇见,然后相爱,再结婚生小孩,都是这么迷迷糊糊就过去了,可结果总是一样。”你说,这是不是现实生活中最真实的爱情呢?
不论生离死别,他们终归都是在描绘自己眼中最真实的爱情。不论是疼痛的,也不论是天真的,更不论是变态的,他们都在竭力勾勒出那群从他们镜头下跑过的恋人。仿佛是在导演透过摄影机的镜头对准像圣女贞德般闪现的恋人时,随着一声巨响镜头爆破,剃刀般碎片崩进了他们的眼睛里,疼痛爬向他们的视网膜。当你不顾时光的冲击而只是一味凝视着那个恋人时,其实,痛,不在心里,而在眼里。
这部短片集就像是五个导演在划同一条船。还好,没有一个人在偷懒。
4 ) 爱情,有时?
有时
我们会爱到
我们所爱的人
这意味着
他也会像你爱他这样爱你
这样的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
相爱真的不容易
对于法国人来说
好像
只要靠香烟和艺术
就可以过活
真的不可思议
爱情
有时有
有时没
就这样简单
5 ) 20岁的爱情。
第一个故事还不错,越到后面越离谱,日本人拍的十分变态,虐心。最后一个短片让我觉得男人都是那么自私,不负责任,而女人却是那么无私,那么痴心。
20岁之恋,让我想起我在20岁的初恋,当时我爱的无法自拔,现在想起了觉得可笑,为了张漂亮的脸和光鲜外在的女孩儿,如今回想起觉得她真的不适合我。我再也不想记起她,但愿我脑子所有沾满她的记忆全部消逝。
我要新的生活,新的开始。
6 ) L' Amour à vingt ans
年轻人的世界 他们坠入爱河
由东至西 从南到北
像个红苹果 咬噬入生命
汁液从嘴角露出
接吻与伤痛
聚聚散散
伸出你的手
携去你的心
结局或许是痛苦,
亦或是欢喜
温柔与残酷总充斥年轻人的梦中
渐渐在生活的长路散播出一双一对
踏足20岁
高歌爱情.
7 ) 喜欢
。。。。。。。。
特吕弗拍安托万上瘾。太短了很难称为是完整的作品
安托万和克莱特真应该拍成一部长片.安托万系列,我还是最喜欢少年的阶段.
被意大利语配音了~
插曲很完美。懵懂时期的爱情,忧伤与踟蹰。同感特吕弗,定格马克斯,变态小日本,另两个,一笔带过。
5个爱情故事,东方日本的美女最悲催,被人家看上了,结果就被杀死了,看似毫无逻辑,身为亚洲女性,应该完全明白我们这样的男女相处逻辑吧!
跳着看了瓦伊达和祖拉斯基合作的第二段《华沙》,主角是齐布尔斯基,惊喜。他演这类角色司空见惯:和人讲述战斗经历可联系《一切可售》;PTSD部分的《灰烬与钻石》既视感很强;众人跳舞想起《跳》;其中一个和他跳舞的姑娘有点像《夜车》里的女主……波兰人的熟悉感扑面,不过为什么配音是意大利语……?
多国制作,意大利语配音。主题曲真好听。各位导演水平都很不错。还有难得一见的石原慎太郎导演段落。
波兰最喜,法国家常,意大利不痛不痒,日本变态,德国最差。
三十岁的时候回过头去看二十岁,恐怕连二十岁的忧愁都是甜蜜的;但这个短片集确实不好,只有石原慎太郎的部分,可看。
特吕弗延续安托万角色讲述初恋时期的躁动,亲切有趣味;罕见石原慎太郎的导演作品,暗黑系的故事,风格在这个系列里很突出;瓦伊达的故事心理层面的描述最复杂;奥菲尔斯故事讲的最精炼、简洁;罗西里尼的有点过于简单了……
“二十而立”装深沉大合集:石原慎太郎>安杰依·瓦伊达>弗朗索瓦·特吕弗>伦佐·罗西里尼>马塞尔·奥菲尔斯。
安托万长大了,终于变成特吕弗傻逼兮兮小白脸俱乐部中的一员了;瓦伊达总也不忘对战争的控诉,动物园那场戏让我想到了冯巩《虎口脱险》那个相声;罗西里尼讲了个平淡的正牌和小三对峙的故事;石原慎太郎将“爱比死更冷”证明给我们看;德国那部实在没兴趣看下去了。就这样吧
波兰和日本的都不错, 石原慎太郎这人还真复杂,三岛要是活到现在不知会是怎样……法国和意大利的故事较常见,德国奉子成婚比较囧
五个国家的五位著名导演,各自执导了一段关于关于20岁少年生存状态的短片。一、弗朗索瓦·特吕弗《安托万与柯莱特》;二、安杰依·瓦依达《华沙》;三、伦佐·罗西里尼(无标题);四、石原慎太郎(无标题);五、马塞尔·奥菲尔斯(无标题)。特吕弗的那段是主要看点,日本那段还凑合。
好闷,看了两天终于看完,五个短片。1.想做情人,却被当做备胎。2.动物园英雄。当他被蒙上眼睛,战场上的情景再现,胆战心惊,让人害怕。3.情人、物质、快乐,很难同时拥有。出轨被发现的男人很蠢,发现男人出轨,并且单独去会见情人的女人,是女王。最好看,还是女人戏。4.变态地拥有。最恐怖的一个短片。5.只想睡女人,睡完就摆脱对方的男人,却也有意外。看似完美,其实最不现实的短片。
People cry not because love ends, but because still continues,Even if it's over.
法国:常态,波兰:惊艳,意大利:看过就忘,日本:冷,德国:abnormal
特吕弗:“安托万五部曲”之二,因电影院而起的青涩恋情。安杰依·瓦伊达:救人英雄的战争创痛,得而复失的爱恋。伦佐·罗西里尼:无情现实戳破灰姑娘的幻梦。石原慎太郎:爱你爱到杀死你,单恋与极端的占有欲。马塞尔·奥菲尔斯:人们遇见,相爱,结婚生小孩,都是这么迷迷糊糊就过去了。(8.0/10)
啊,真的很好,人们相遇,然后相爱,然后结婚,生子。很多人就这么糊里糊涂的过了一生,所有的都不过是在重复。插曲响起的时候我知道我不该哭。
翻译完的第五个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