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风之颜色》 北海道的雪景与浮冰,东京樱花季的花雨与恋人,一段奇幻的对爱的寻找的旅程。从不同寻常的故事与人物设定里,在日本特色的美景之中,导演带我们一起踏上这段寻找风之颜色的寻爱路程。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互为分身的魔术师凉和隆与双重人格的百合(另一人格为亚矢)的坎坷爱情故事。 影片的镜头语言丰富,大量运用特写、全景和固定镜头。开头在酒吧里,阴暗的灯光下,店长与凉的关于“分身”的交谈,配上两人面部的特写给观众一种魔幻的感受,定下影片奇幻的风格基调。在凉与亚矢初次相遇时,在火车站,从一列火车内向外拍摄,采用固定镜头,记录下两人命运的重新交织的过程。以一种客观的视角,将其记录下来,就像在旁边看着一样,给观众一种带入感。在凉回忆与百合的美好时光时,运用了大量的全景和空镜头,除了表现两人以前一起时的甜蜜,也给观众展现北海道与东京的特色美景。 影片中使用了很多具有特殊含义的道具与意象。凉初次到隆的屋子里时,屋里到处都是镜子,镜子就有一种镜像的意思,也就是对“分身”的暗示:在凉想要与隆融合的时候,隆的屋子里,窗户上的凉与隆的画像叠在一起,表示凉与隆将要合二为一:凉与亚矢为了抛开别的人格的困扰特别选择扮演的角色也别有深意,里昂与玛蒂达,和两人一样,一个失去过女友与记忆,一个失去过至亲,两人与这样一个新的身份重新在一起,是他们,又不是他们。 影片的音乐运用的也十分出色,在回忆中的东京铁塔上,一段小提琴拉出的忧伤的音乐中观众体会到了凉失去女友的悲伤与怀念:凉从照片的回忆中,一段欢快温暖的音乐,表现以前在一起的幸福与快乐。 你不一定是我记忆中的那个你,我不一定是你记忆中的那个我,但是内心深处都有你我之间对相互的爱的追寻,不论你我到底是谁,都要一起去追寻风的颜色。
影片涉及三大设定:
1、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大家自动会联想到特定部分影片。
2、魔术世界,也会联想到某些影片。
3、精神分裂,烂大街的梗了,人人都懂。
故事开始,女主百合和男主凉谈恋爱,聊了一些这世上有另一个自己分身的话题。然后百合死了。
男主凉收到神秘盒子,盒子里是百合的一些与他相关的遗物。盒子是谁留给他的?这一点始终交代得模模糊糊,因为百合的死交代得模模糊糊,所以不知道是谁整理了这些遗物。从生活逻辑来说,应该是百合自己整理的,为了吸引凉去北海道找她。可是从后面的故事逻辑来说,这一切是已经死去的隆安排的,他安排人从始至终监视了凉和百合的恋爱过程,然后收集了遗物,并留下线索,诱导凉成为魔术师,并去北海道和亚矢相遇。因为这是故事暗线,揭露得也不明朗,直到看完很多观众还是云里雾里的。
诱导凉成为魔术师有一个关键的魔术,这个魔术是这样的:魔术老师拿了一个空盒子,盖上之后让凉拿回家打开,里面有他自己家里的东西。他回家一看,果真如此,里面有一只棒棒糖,是百合留给他的遗物。凉感到很神奇,按正常逻辑他是怎么也想不通棒棒糖是怎么变进去的,简直就是魔法。于是开始学魔术,想要破解这个魔术,然而任何魔术被揭穿之后,都一点都不神奇。影片没有明确揭穿这个魔术,只能靠脑补。实际情况是,魔术老师是死去的隆安排的,他对凉的生活了如指掌,百合遗物里的棒棒糖就是他安排的,他提前又把棒棒糖拿出来,棒棒糖的作用本来就是一个魔术道具,跟百合一点关系都没有。
影片第二个神奇的魔术,是魔术师隆与亚矢相识的魔术表演。那时他们还是大学生,都参加学校晚会表演。隆要表演一个大变活人,邀请亚矢上台,用斗篷一挥,亚矢消失了。影片表现的画面,是亚矢完全进入了一个异度空间,她还在舞台上,但看不见别人,别人也看不见她,像是使用了超能力。隆是具有超能力的人吗?他说他能看见未来,看见未来凉和化身百合的亚矢相爱,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于是就有了影片的第三个神奇的魔术,海底逃生。隆在这个魔术中沉入大海,再也没有出现,直到四年后,分身凉再次表演这个魔术。凉沉到海底,终于找到了真正的隆,而隆也确确实实地死了。隆死了,同时设下计谋,把凉变成魔术师,代替他在这世上活着。于是这个魔术的本质,就是给自己找个替身。
故事到了这里,观众该热泪盈眶了,可是不,观众还在一脸懵逼当中。观众不知道隆为什么要自杀。
所有的魔术,被揭穿了,都是简单的伎俩,可并不是每一个观众都清楚。因为观众不知道导演的设定是什么,所以不知道该怎么理解故事。
所有讲魔术师故事的电影,都有一个铁则,那就是超自然力量是不存在的,不管故事讲得多么超自然。这条铁则不是每个人都懂。所以尽管导演自认为讲了一个很厉害的故事,观众却无法领会,这当然是导演的问题。
根据铁则,隆当然是没有超能力的,他所谓的能看到未来,只不过是他死期将至和谋划未来罢了。关于这一点,不给观众挑明,观众是肯定不知道感动的点在哪里的。
所以故事的真相就是,魔术师得了绝症要死了,却又不忍心抛下恋人亚矢不管。在一次东京之行中,他发现了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凉,对他进行了一番调查,觉得这小子还行,可以代替自己继续宠爱亚矢的职责,于是炮制了把自己沉入海底,重新打造又一个魔术师凉的计划。
再回到第二个神奇的魔术,把亚矢变进异空间。这个片段,首先是一段主观回忆,并非真实记录。其次这段回忆讲到最神奇的魔术是爱情,两个人突然就相爱了,爱让人头晕目眩,产生幻觉。这个神奇魔术不过是为了形容爱情的神秘罢了,其次是导演故意误导观众,模糊虚实界限。其真实过程,大概和后来他们逃出精神病院的大变活人差不多。
所以,所有的魔术被拆穿都是很没劲的。
影片的败笔,就是导演没有拿捏好真相与虚幻的尺度,讲得云里雾里。
笔者没看过原著,分析错了,概不负责。
一个有悬念的故事,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悬念,真的不想打开这个片子,以免浪费时间。
魔术师真的是个很酷的职业,可惜没这天分。
观影过程中总是会跳戏想到《情书》。雪国,两个样子一模一样的人,死亡与爱情……
大约1小时的时候,医生出来了,居然告诉我这是个女主人格分裂的故事,你这是耍我吗?我一直以为是一个同一个世界上有两个相同的“我”的故事。这个世界是否存在一个和我一模一样的人生活在别处?PS:然后,后面来了次强行的反转,男主是消失的男二的分身(世界上另一个我),男二知道时日无多,因此上演消失戏码,让自己的分身来取代自己,继续爱女主。披着奇幻的外衣,实际是一个“寻找天使代替我爱你”的俗套故事,骨子里还是《我的野蛮女友》——爱人死了,女主在男主的陪伴下终于走出悲伤,最后和男主幸福地在一起。又及:细想一层,其实男二只是男主的一个人格,男主的主人格战胜了次人格,而女主亦是人格治愈,于是两个人以更适合的人格结合,隐喻着情侣(尤其夫妻)之间是刻意改变自己来适合(配合)对方,都不是真正的自己,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不可能永远融洽。好吧,我想多了,郭在容大概自己都没想好这个片子要讲什么。
“致敬”《这个杀手不太冷》有点意思。
古川雄辉颜值很高,适合偶像派。
女主藤井武美是新人,长发看着比短发好看点,但总的来说,她长得很不起眼,在日本女星中可谓路人,不走实力派,一点前途没有,但问题是她有实力吗?
刚看完竹中直人的《裸体之夜2》。
郭在容真的已经江郎才尽。在韩国国内应该没什么机会拍片,因为太久没爆款了,所以他只有来中国混,却混得越来越不好,加上限韩令,又去了日本混。但这部片子依然很没劲。郭大导恐怕再无翻身机会。
看完了 风之色 为了古川小哥哥去看的 想写写自己的想法 说实话影片开始没有那么吸引我 因为像"世界上另一个我"的这种设定其实,有点小平淡。最多就是想看看导演怎么讲这个故事,后来感觉有点意思的地方是凉遇到失作,并且在扮演着失去记忆的隆的时候。对不起那个时候的凉的眼泪真的美哭我,而且也很合乎情理,被动接受失作,不愿意面对百合已经消失的事实,这段设计得还不错,就是这种戏剧化的阴差阳错,像是毛利兰和基德在一起了的感觉, 其实如果确实按照这种展开,确实存在分身,同时照应开头,或者说两个都是幻想出来的,隆和凉,失作和百合,都是同一个人,可能就没有那么大的逻辑漏洞,坏就坏在,导演不愿意将故事落于俗套,于是就一个是同一个人,一个是分身地这样讲,偏偏分身还和前面铺垫的不一样,说实话就有种导演玩脱了的感觉,故事没讲好,还硬把 这个杀手不太冷 出来蹭,主题是获得新生吗,点题有点跑偏吧大概 就这个杀手不太冷后面的,都感觉有点多余,剧情冗杂,隆的解释也有点乱入, 说实话我是不介意我古川小哥哥多点镜头啦!日本的片子可能就好在,演技方面完全不用担心吧,主要是希望我古川小哥,拍出来好的东西,不能只有粉丝知道他的好呀,好的剧本和故事情节也很重要,嗯!就是这样!
《浮生》里唱,他真的很喜欢你,像风走了八千里。此刻你困惑也罢,逃避也罢,只要我清楚,对面的这个人是你,不论过去与未来,此刻我只想跟你在一起。
女人的爱,到底是怎么的?她们有过深爱的人,后来却爱上了其他人?再后来她们又回过头去追逐过往的爱情?究竟什么才是真正应该守护的幸福。
这部电影里,男女主角分别患有人格分裂,以及所谓的分身。但他们都在情节发展中接纳了自己以及自己的分身,又或者说他们都找到了和自己以及爱人相处最契合的方式。
但,这些都不是真正让我产生共鸣的地方。影片第86分钟开始的那几分钟里,男女主角被迫分离,在开往不同方向的列车铁轨和高速公路上即将渐行渐远。两个被思念缠绕的人,心有灵犀的抬头看向车窗外,隔着车窗和铁轨栅栏,在高速远去的列车上拼命挥手,并用手指在哈了雾气的车窗上写下,下次一定会再见的誓言……即使是老套的故事情节,但在紧凑的背景音乐渲染下,用日式独特的浪漫的手法,凸显出了真挚爱情的纯真美好。
可能每个人电影的解读不同,那一刻,眼泪不自觉的跟着男女主角的情绪往下落,不是难过,是羡慕,羡慕不论如何,都有人爱着的人,可是真的幸福。
虽然很多人都说这部片子有点没法自圆其说,即使最后我也没看懂男主和他分身想表达的含义。但是,有时候故事情节里一丝令人心动的情绪,就足以细细回味许久。
韩国爱情片的通病:用力过猛,强行从第一秒钟就开始带观众进入角色的激烈情绪而缺少铺陈。郭在容作为韩国爱情片的老牌导演,善于制造漂亮的升格慢镜头来诠释角色对于爱情的浓烈感情,并且煽动所谓的感人高潮。但比起本身已经煽情过度的《雏菊》和《脑海中的橡皮擦》,这部作品中的郭在容已经彻底失控。从电影的开头部分即开始用各种华丽漂亮的升格镜头和深沉的旁白来突出男主角失去女主角的痛苦和对女主角的爱意之深。但由于完全缺少了两人的日常互动情节,也就让男主角的深情变成空中楼阁,没有任何让观众能够同感的空间(雏菊中做的相对到位,杀手的孤独生活造成了他对于盲女画家的远距离单恋,而盲女画家与警察的生活化恋爱也让人易于接受。)这一点上,日本的爱情电影恰是所长,甚至变成了日影的一种模板,即使是质量较差的爱情电影,也必定是以男女的日常快乐桥段作为前半部的主要内容,在接近真实生活的美好交往中引领观众进入到角色的世界中体会二人的甜蜜,随后的“失去”才能让观众轻易地站到角色的情绪立场上。
即使是像《在世界中心呼唤爱》这样从一开始即处于悲伤情绪下的“类韩影”作品,也是“男主角回忆童年爱情”的设计:男主角最初只是在婚前由于“和亚纪死亡时同样的台风”而临时起意,回老家找寻录音带来回忆亚纪,随着回忆的逐渐展开(依然以轻松的日常交往作为起手),对亚纪的感情从休眠中复苏,逐渐才由平静变为了热泪盈眶(每一次由回忆切换回现实,男主角的情绪都渐次激烈化)。比起从一开始即用尽全力地强调主角爱之深痛之切、把“感情”本身作为核心的韩影,日影把“故事”作为核心的做法无疑更加高明。感情描述在精而不在多,泛滥的重复性表述,效果远不及铺垫完毕观众入戏后的画龙点睛。
虽然在电影中,郭在容设计了“双生”“魔术师”的概念:女主角由于男友的死亡而备受打击精神分裂,而通过男友的设计引领分裂出另一人格的女主角和长相酷似自己的男主角相爱,而男主角也成为魔术师,完成了前男友死亡的未完成魔术,作为他的替代品而完成了“前男友对女主角的归来”---前男友和男主角共同的“魔术”。重设计,是韩国爱情电影向来的招数。
但仅就设计而言,日本电影也有代表性作品,并非韩影专美,并且在构思和完成度上远胜。《情书》中,博子和女藤井树的信件联系构成了一个奇妙的效果:女藤井树借由博子的来信,回忆起了和男藤井树的种种往昔;博子通过和“藤井树”的交流而产生“和死去的男藤井树交流”的感觉,对死去男友的感情复苏。这样一来,对博子来说,男藤井树仿佛超越了时间的障碍出现在现实,而她对他的感情也复苏在了现实空间---作为博子部分的终结,博子对着藤井树死去的雪山呼唤,而雪山的回音似乎变成藤井树的回话--博子和藤井树跨越时间和生死的相隔,这是一个超凡的段落;对女藤井树来说,经过博子引发的回忆,男藤井树对她的感情也超越了时间的障碍,终于被长大的她感受到--结尾部分,男藤井树当年夹在书里的表白信终于递交到了女藤井树的手里,男藤井树的爱意跨越了时间和生死的阻碍而切实地传达到目的地,又一个超凡的段落;同时,在全片中,回忆的部分只有女藤井树那一边,而博子一侧全部都是口述,我们可以试图理解岩井俊二想要暗示的东西:对男藤井树来说,博子只是女藤井树的替代品,他对博子的感情是对女藤井树的,所以在描写男藤井树角度出发的爱意时,只有女藤井树部分的回忆而没有博子。而在副线和配角方面,岩井俊二安排了女藤井树的父亲病逝这个部分,借由“发烧的女藤井树看到去世父亲的幻觉”和“爷爷因为孙女发烧而唤起对儿子病逝回忆”等情节,表现了角色们对失去亲人之怀念和痛感的恒久,同样辅助了主线爱情部分的主题。
如果用这样的一部《情书》来对比的话,从设计本身来看,用到的“双生”点子和《风之颜色》类似,而且设计本身更加高级而具有灵感。更重要的是,岩井俊二的构思和表达的统一性和完成度要远远好于略有佳句而无佳章的郭在容。并且,在感情表达上,《情书》却并不显得刻意,因为它具有情感铺垫深化而成的说服力。
或许,郭在容--或许还有大部分的韩国爱情片导演,都应该弄清楚一个问题:自己是想要从开头就沉浸在“自己设置,只有自己感同身受”的激烈情绪中不可自拔来感动自己,还是想要去感动观众。感情表达的过剩、用力的过猛,这样一种灵感枯竭一般的套路化,已经成为了相当多韩国爱情电影的最大缺陷。
日版DVD
整体不是很喜欢,但是真的很喜欢BGM了,很舒服。
日本物质时代造作的爱情故事。电影的取景地比故事本身更有吸引力。
1-俗套与不如俗套之间。如果凉没有在海底遇见隆,而是反转为凉也是个重度人格分裂症患者,一切都是为了唤醒他对女主的记忆,岂不美哉?2-分身与人格分裂患者。分身最好看成是人格分裂,则《分裂》中的24层人格,是24只手互搏的壮观景象了。影片以此为卖点,但用力不够,表演不突出。3-精神症。作为自闭症的哥哥,拥有“说真话”的能力,这符合精神病患者直面实在界的特征——因过于接近真实,所以“疯”了;有极大可能,隆/凉才是最大的人格分裂患者,因而在海底笼中遇见的“那个人”,就成了某种鬼魂,甚至是超越名字之外的实在界的现身。4-名字:亚矢/隆,百合/凉,尼安/马蒂尔,名字是社会秩序对个体的赋予,当前两者陷身于分裂人格,准确说是实在界时,必须重新找到另一个身份隐藏自身、保护自身,这是精神病的发作机制;5-爱情与魔术。都是弥合剂。
我没看导演是谁就下载我对不起我的半个小时。
这个剧本可以分开拍成三四部电影,放在一起跳跃又混沌。
剪辑非常突兀,矫揉做作并不是唯美,走好不送。
虽然确实有点故弄玄虚吧,但是Yuki真的好好看,北海道的景色和BGM也是真的好听
一个有分身的魔术师与一个有精神分裂的病人谈恋爱的故事,算小清新版《双重身》吗?莫名其妙致敬《这个杀手不太冷》,最后也没出现绫濑遥……被骗的感觉!
“代替自己去爱你”VS“多重人格”的安排很有意思,就是影片的节奏和两位主角的气场有些问题;电影的音乐和北海道冬季美景+1星。
你们有谁看过,能吧链接发我吗
呃,不是有小出作为彩蛋我也不会花时间下载了。剧情没看,不过用机器人女友几位主演(提到小遥)作为bonus还算有点心思
看这部电影,内心的评论是随着电影时间改变的。我开始觉得电影中某些情节缺乏逻辑,慢慢的往后看才慢慢的填满那空缺的逻辑。可看完了我总觉得还有一丝不满足。我也没有细想很多细节,我依然沉浸在电影温柔的画面里,浓浓的日本小清新味道的画面中。
好几次以为要结局,一看进度条还有那么长...隆放弃生命也要成全凉的原因太莫名其妙
凑合吧 有点奇幻色彩的爱情片 节奏慢点 画面比较优美
韩国导演拍的日本电影,这个组合够奇特。不得不说,这个电影的很多设定和很多造型都很明确地向某些影片致敬了,比如情书,比如杀手不太冷。故事很是故弄玄虚,到最后的解释是蛮牵强的,不过纯爱片嘛,有爱情有泪水就够了,感动就完事了,别深究。生活表面上看起来如同魔术师在台上的风光,背地里则和魔术师在舞台里换衣服一样狼狈。
郭在容果然是我的雷区,恶心的机会主义者,到处拍屁讨好。祝他前程远大。
看完都不知道导演到底想讲啥。
凭感觉和良心打分
YU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