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鹿之山】莎翁经典的解构与颠覆《王子复仇新记》
《王子复仇新记》与1987年上映,算是阿基考里斯马基导演生涯作品中比较冷门的一部,改编自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哈姆雷特》,把故事背景搬到了现代芬兰。本片对白与背景音乐的使用,较之导演其他的极简主义作品,风格上截然不同。高对比度的黑白光影与戏剧化的古典背景音乐充满德国表现主义与黑色电影(film noir)的气质,如片尾这段让我想起了弗里茨朗的经典作品《大都会》。关于打光明暗对照法的使用(Chiaroscuro),感兴趣的看官不妨参看这个讲解(link)。本片场景调度颇有舞台剧的风格,频频出现的斜角镜头(在阿基其他作品中很少见)反倒增加了一种黑色幽默,如劳瑞被哈姆雷特扇了两巴掌后出门这一段(21:01) 片中的哈姆雷特不再是优柔寡断的少年,而是盛气凌人,韬光养晦的阴谋家。他表达的思想类似于现在所说的存在主义和怀疑主义。原剧中的他说, “因为世上的事情本来没有善恶,都是个人的思想把它们分别出来的。”这种除了思想尽是虚无的观点可以追溯到希腊诡辩学派那里,后者辩称除了感知外,人不能获悉什么——由于所有人都在感知,因此得出不同的观点——因此没有绝对的,只有相对的真理。对存在主义最经典的台词是“是生存还是毁灭”,在本片中却被导演刻意省略,我猜不透导演这么做的意图,或许完全就是想特立独行,抑或就是觉得没有必要加进去。关于类似的戏剧结构,元杂剧《赵氏孤儿》也与《哈姆雷特》类似,感兴趣的看官不妨去看看原著。
2 ) 《王子复仇新记》死亡和背叛
黑白的影像和冷竣的色调透着北欧寒冷,死亡和背叛的主题在当代演义。故事的脉络依旧延续着莎士比亚的阴郁,郭利斯马基版的这部影片是黑色风格的,充满了后现代式的讥讽和批判。
影片采用了倾斜的构图来表现事务状态和人物心绪的的多变性,使得观众不由自主进入了一种强烈不安的情绪里。特别是恋人奥菲莉亚哥哥被叱喝出门后导演以摄影机的非正常视角和凌厉的音乐表达他内心的愤懑,幽暗的通道犹如一条通向地狱的道路,隐喻的画面和后面的冲突有机相连。摇滚乐、蓝调和古典音乐在影片里交互出现崭露心灵的起伏。冰凉的机器画面是导演用来比喻当代社会的冷酷和缺乏人性的,尔虞我诈是影片里彼此的信条,哈姆雷特不再是忧伤的复仇者,他不仅依靠他人利益间的矛盾剪除对方势力,而且自己加入其中导演了当代社会残酷的人性悲剧,影片最后他的表白会让观众大跌眼睛,这个有别于传统的结局是导演的神来之笔,荒诞和尖锐和出人意料,也使得黑色幽默达到了高潮。
影片将谋杀放在第一幕增加了观众对双方博弈的关注。同时也是误导观众寻觅事情真相的开始。这个现代版的哈姆雷特犹如一个纨绔子弟为了家产进行着不择手段的勾当,窃听电话和一再设局说明着他的野心和极强的目的性,除了奥菲莉亚这部电影几乎都是恶人,他们在恶性的循环里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导演以阴暗的光影里悲悯和哀怨的古典音乐表现片中人物内心的彷徨和煎熬,作为颠覆性的版本,这个版本里的哈姆雷特不再是优柔寡断的少年郎,而是盛气凌人、手段多多的谋略家,在和母亲共进晚餐的段落里导演以长长的餐桌和反差强烈、近乎冷漠的色调表示着他们之间的分歧和隔阂。窒息的气氛里我们可以感受母亲作为女人的无奈和无依。因为是名著改编的缘故,有些场景的联系缺乏契合的点,有些突兀,比如哈姆雷特得装疯卖傻的细节缺乏合理的铺垫。同样,他在母亲房里杀了偷听的奥菲莉亚之父后能够短时期里脱身有些和现代社会背离,为了营造这种绝望,导演忽略了法律的建构而转向道德的审判,故而以黑色幽默的手法处理了几个人物的死亡,奥菲莉亚哥哥劳里误人误己被老式无线电电死,哈姆雷特百密一疏死在了最柔弱的对手上,母亲因为女仆的内急而误食了克劳斯想毒害哈姆雷特的鸡腿不幸暴亡,片中有个非常有含意的镜头值得大家关注:母亲死后和父亲的亡灵在空中微笑注视着哈姆雷特,这个亲情的画面有着太多悲剧性的指向,留给贪婪的现代人一些建设性的思索。
高调的布光让影片充满了诡异和紧张的气氛,从中我们也可以读出表现主义对导演的影响。黑色背景里哈姆雷特的特写展示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作为人物个性而言,这个版本的哈姆雷特比较张扬,有着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的冷漠和跋扈,有着当代的人性更加残酷的一面。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现代版的改编比我家Ethan Hawke那版还要现代。但总觉得演员不到位,最后结局的改编也不喜欢。英文名“Hamlet Goes Business”倒是点题。我总觉得每一版哈姆雷特里Ofelia的死都必须惊艳,Kati Outinen样子太老成,但死得足够美。
继《罪与罚》之后,阿基又一次颠覆了经典。这一次的改编更接近于黑色电影,不仅采用了黑白影像以及古典音乐,而且一些情节上的发展也很出乎意料。
冒傻气的哈姆雷特
颠覆性质的改写经典,黑白光影具有表现主义气氛,阴谋的策划、执行、“揭底”及反转都颇富黑色幽默,螳螂捕蝉式的人人自危。结尾的工业机器特写有几分《大都会》。夹带了不少阿基式的恶搞和私人趣味,乐见实体演绎radiohead。
奥菲丽娅在浴室自杀,这里改得真是好。四星半。
阿基版哈姆雷特腹黑又寂寞,烟瘾当然也大得不得了;把镜头推向人脸,阿基这一部就开始用了(或许更早);台词这么多,不是他风格;拿录音机套头上再按播放……这操作台歹咧;灯光——马蒂·佩龙帕
壁橱里还抽烟 太胖了吗,收音机头电死好有意义,机关算尽最后被底层人物收拾了
讽刺颠覆版。黑心城府的哈姆雷特,片子里每一个人都诡计多端,心怀鬼胎,一个比一个坏。资产阶级的丑恶,人心的腐化。这个时代软弱的人是生产不下去的。权力斗争,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迫害别人,这个可悲的时代,只有坏人才有好下场的狗屎时代,善良和老实的人早已被残害或是过着贫苦的生活。
非常黑暗,然而有Radiohead。
现代肥胖版哈姆雷特:"一切都太迟了" 奥菲利娅:"是因为太胖了吗?"
很无趣的现代改编,结局有些创意吧,但也改变不了叙事节奏的坍塌。
Aki你毁了我心中的奥菲利亚。。。。 T_T
橡皮鸭子和Radiohead太神来之笔了
把整个戏剧结构的动机给修改了,几乎已经不是莎翁的哈姆雷特,而是现代社会家庭剧。
古典而不落窠臼 同是名著现代改编比四年前的处女作《罪与罚》不可同日而语
4元的通铺可睡觉(要说睡着我也觉得不是很喜欢这部电影是很不要脸的)@filmotheque
果然还是那只小橡胶鸭子最可爱 (⁎⁍̴̛ᴗ⁍̴̛⁎) #2019087
这部经典改编至少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陌生人的酒可他妈别再乱喝了,一不小心你就挂了。
那时候的阿基是真爱玩解构啊,各种颠覆和消解。
阿基版哈姆雷特,带有强烈作者风格的改编和标志性黑色幽默情节的注入,不同于以往的表现手法(阴影烘托+局部特写),整体更似舞台剧,多处细节则颇具波兰斯基之风,营造出暴君统治下的不平衡感;再热忱的爱情在欲望统治下也不过是支离破碎的祭祀之物。前后上帝视角更显阴暗。亮点:蝴蝶标本;鸭子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