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对于女权的另一种诠释。
SJP的年纪就不说了,007发胖的样子也跳过,欲望都市那样的背景声音也跳过。
具体说了一个有控制欲强迫症女人的故事,丈夫、孩子、工作、外遇每一样都是挑战,于是sjp演绎了一个在挑战之中鸡飞狗跳,接着还屹立不倒的女性形象。
角色还是一股少女气息,真正的工作女性不会因为“电影情节”而搞出这么多不专业的岔子,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么体贴的老板或者拥有这样的“人格魅力”。
不过总的来说,当爆米花来说还是不错的,可是有想要big voice的效果,很多台词统统在吐槽社会上对于女性的歧视,觉得很反感,因为完全无所谓,事实谁都知道,不用全部翻出来把女主烘托得跟圣母一样——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sjp演的角色都是贱兮兮的圣母角色,这样的人喊女权,总觉得有些诙谐。
不过好在本来就是诙谐电影。
其中一星留给台词——try to being a woman is a waste of a woman。
亲爱的的sjp,下次这种以小见大,几句台词揭示人生哲理的方法似乎可以缓一缓了——把场景剥离,我看到的还是Carrie。
2 ) 虚伪的男性价值观
搜了一下,导演果然是个男人。这是一部从男性视角拍的伪男女平等的作品。宣扬的是,如果女人想要家庭工作兼顾是不可能的,结了婚的女人如果想要在工作上有成就,那她的家庭就会变得一团糟;如果家庭一团糟,主要责任在女人;结了婚的女人如果工作出色,外遇的风险就很大。。。
影片还借女主婆婆之口,赞扬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
虽然整个故事节奏不错,前007还真是个帅大叔,但这主题真是烂,足以否决一切优点。
p.s.标题的翻译真恶,女主情比金坚,根本没外遇
3 ) 相关影讯
◎IMDB评分 4.0/10 (from 2,955 users)
一句话评论
本片还算有趣,但只是一部程式化而了无新意的浪漫喜剧。
——《好莱坞记者报》
帕克本人的粉丝毫无疑问会对其本人的亲和力感到十分满意,但是影片整体却显得与现实严重脱节,并且将一部相当幽默的畅销书改编得毫无幽默可言。
——《综艺》
帕克在本片中扮演一位40多岁的金融人士、妻子、母亲,在《欲望都市》中扮演一位30多岁的单身大龄女—二者的区别?完全没有。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这么做(影片原名)。
——《娱乐周刊》
幕后制作
一场风花雪月的“外遇”
讲述当代白领女性的喜剧电影近年来并不算多,《一个购物狂的自白》《假结婚》《女人们》等片的成绩各有千秋,当中较为成功的则要算得上是《穿普拉达的女王》,这部对准职场的女性喜剧获得了过亿的票房成绩,并且以诙谐的方式揭露了女性和时尚的关系;《凯特的外遇日记》同样将视角对准了当代都市的白领女性,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强势的基金经理如何周旋在她繁忙的工作、生活力的故事,对于这部电影的主题,制片人艾莲·布洛什·麦肯纳说道:“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关于一个当代女性如何处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原著的作者用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去切入:如果一个人过着别人看起来好像很完美的生活,那么其实在内里,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她真实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原著小说正是用这样的方式去带着观众一起深入到故事里,让这个看上去好像并不算特别抢眼的故事变得有趣起来。另外还有一点值得值得让大家留意的,就是这部电影里的女性职业是一个基金经理,这并不是一个女性通常会做的职业,或者这样说,在大多数这样的故事里,这个职业并不会成为女性会去做的事,因为如果是作家、画家、时尚杂志的主编,听上去会更有趣一些,一听到金融,很多人就会觉得,那应该会很无聊吧?我欣赏艾莉森的这点,她反其道而行之,倒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凯特的外遇日记》是《穿普拉达的女王》、《早间主播》编剧艾莲·布洛什·麦肯纳首次担任制片,这次她同样也是《凯特的外遇日记》的编剧,谈及到这次再度把女性小说电影化,艾莲·布洛什·麦肯纳详述到个中的过程:“在《穿普拉达的女王》的改编过程里,我意识到一点:这样的电影的目标观众群体自然是女性,但是我也想在这个基础上拓展更多的观众群。所以在安妮·海瑟薇的这条故事线上的改编上,采取了原著不太一样的方向,我们尝试加入更多年轻的男性和情侣所观众的话题,将这部电影不仅仅局限在对时尚的探讨上,而是想告诉大家,时尚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到了《凯特的外遇日记》,这个故事本身的质素已经足够好,信息量也足够大,我们将她的故事梳理成三条线,第一条是关于她的工作,展现一个当代社会的白领女性的工作状态,这条线主打的是女性观众;第二条线讲述他和家庭,和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这条线主打的是家庭观众;第三条线讲述她的情感,她如何面对矛盾化解自己的压力,她选择的方式是找一个虚拟的‘情人’,这种看起来好像有些不道德的方式,自然会面临着一些矛盾冲突,而这条线瞄准的就是对爱情感兴趣的观众。在这三条线并进的过程里,凯特这个人物也就越来越清晰,大家能够感受到凯特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随即就能带出整部电影的主题。”
执导《凯特的外遇日记》的导演道格拉斯·麦克格拉斯,上一部作品是传记片《声名狼藉》,其时这部讲述作者揭露冷血杀手杀人经历的电影获得了不俗的反响,事隔五年之后,道格拉斯·麦克格拉斯将视角对准当下女性,谈及为何会选择执导《凯特的外遇日记》,道格拉斯·麦克格拉斯说道:“2009年我的同事将艾莉森写的专栏给我看,看完之后的感觉很喜欢,原著的文笔非常漂亮,写得妙趣横生,而且让我很惊奇的一点是,在这个故事里竟然融入了那么多对当下社会方方面面的思考,这本小说以一个轻松诙谐的视角对讲述了当代女性所面对的生存压力,我意识到这个故事如果改编成为电影,它一定会有自己的风格来征服观众。随后我和《穿普拉达的女王》的编剧进行协商,她对这个故事也很感兴趣,我们立刻就开始准备剧本的改写,同时着手准备电影的前期工作。我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能够记录下这个时代里的这样一群女性,我自己并非一个女权主义者,我只是希望电影本身会是一个很好看的故事,足够‘风花雪月’,有浪漫的质感,同时还能够让观众看完之后有那么一点思考,而这些要求,《凯特的外遇日记》都做到了。”
欲望都市里的中年女性
担任本片女主角凯特人选的,是凭借《欲望都市》系列影视剧而走红的莎拉·杰西卡·帕克,这次她在电影里,再度饰演了一个遭遇中年危机的女性,自然很容易让人想起让她大热的《欲望都市》系列。谈及凯特这个角色和《欲望都市》中的区别,莎拉·杰西卡·帕克分析道:“《欲望都市》和《凯特的外遇日记》都是喜剧,虽然都是女性为主的故事,但是两者的区别还是比较大。《欲望都市》的女性角色的职业性并不强,主要描述的是一群中年女性如何在这个社会生活,她们互相之间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事,她们在一起探讨什么样的话题,整体偏向朋友类的喜剧,《凯特的外遇日记》则是以凯特一个人作为故事主角,讲述她在工作和自己的生活里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这个故事本身有着一些作者本身的经历,在改编成电影之后又加入了导演和编剧的一些想法,最后我又对凯特这个人物的性格做了一些调整,我并不避讳大家拿凯特和《欲望都市》去做比较,但只要是看过两部电影的人都会明白,其实她们的区别挺大的。”
谈及这部以中年女性为主角的都市喜剧,在片中担任男主角的前任007皮尔斯·布鲁斯南说道:“这是一部男性为女性服务的电影,我的角色在电影里,和凯特有些针锋相对,像是冤家,但最后他们之间会产生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这部电影最大的魅力在于,即便会让一些年轻观众明明知道这样的故事离你很远,但你依然会喜欢它,因为在电影里,凯特的为人处事非常特别,她的个人魅力会吸引不少的观众,这要得力于编剧和原著作者对于凯特的塑造。而我的角色在片中更像是一个‘喜剧制造机’,可以让观众从头笑到尾,最棒的一点是,愿意思考的观众,也能在这部电影里感受到主创埋下的一些较深的东西。”
花絮
·本片根据艾莉森·皮尔森的畅销小说改编而成。
·在现实生活中,艾莉森·皮尔森也有两个小孩,不过她否认这个故事是根据自己的经历而写。
·本片在筹备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了女主角凯特由莎拉·杰西卡·帕克来饰演。
4 ) chick-flick还是很给力!Ça marche très très bien !!
我之所以选择了《I Don't Know How She Does It》是因为看过预告片之后觉得会对我的《You’re Early》在喜剧元素上的把握有帮助。这是一部并不靠语言幽默取胜的喜剧,可是其实我也没找出她通过什么方式取胜,以为这并不是一部在喜剧层面上有突破的电影,可是在结束的时候仍然看得我鸡皮疙瘩全身,大概是因为影片那“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我选择家庭”这种完全深入民心的主题屡试不爽,加上影片营造的是一个完全美好的世界,没有经济危机,人人有工作,餐餐温饱,住房和体育馆一样大可以随便开派对的世界——看看影片的第一个矛盾冲突点:女主角因为工作没时间制作一个馅饼而买了一个现成的馅饼和一个馅饼盘,到家了才发现盘子比馅饼要大很多,怎么弄都不像亲手制作的,这样明天拿到学校参加活动的话就会被其他家长取笑——果然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想在国内的电影屏幕上是绝对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节作为第一个矛盾冲突的。
影片没什么惊喜,也没有灵光一现的巧妙编剧技巧,全片都是冗长的对话和让人乏味的镜头调度,尽管有不少可爱的小特技,但基本上对推动情节没有任何帮助。只是我不得不说,chick-flick还是很给力!Ça marche très très bien !!原因大概就是影片创造的是完美的世界,制造非常单一的矛盾冲突,向在现实世界中被折磨得死去活来的观众轰炸美好。
如果说我学到了什么东西,就是两句台词:“Trying to be a man is a waste of woman.”——这话莎乐美什么的你们应该好好品味一下。以及皮尔斯布鲁斯南的那段独白——要表白的话,都没有直接摊牌的有没有!
5 ) 平行世界 殊途同归
尽管这是一部改编自英国同名小说《I Don’t Know How She Does It》的电影,场景从伦敦换成了波士顿,凯特的身份从2002年的对冲基金专家变成了2011年的投资经理,但细心的观众一定会发现这部电影的旁白女声似曾相识,甚至拍摄手法与内心独白都会让你穿越回Sara Jessica Parker演绎的《欲望都市》。萨拉•杰西卡•帕克实在是将《欲望都市》中的专栏作家凯莉演绎得太成功了,以致于任何其他角色都带有凯莉的影子,《外遇日记》也不例外。也许在某个平行世界里,这就是凯莉与木匠男友艾登的故事。凯特,凯莉,傻傻分不清楚。
在电影《欲望都市2》里,凯莉和“大先生”婚后感情日渐平淡时,却在中东与昔日男友、家具设计师Aiden重逢,留下深情一吻。值得玩味的是,在《外遇日记》里,职场精英凯特的丈夫理查德是个工作不稳定几乎就要沦为家庭煮夫的建筑设计师,而她的“外遇”竟是一个 “大先生”式的人物,成功,得体,单身……两个关于不同选择的平行世界在此交会。
凯特(或凯莉)不再是逍遥自在的专栏作家,而是被家庭琐事与职场纷争不断拉扯的双面人。旁人大都认为凯莉工作顺利家庭幸福,纷纷羡慕嫉妒恨地表示“真不知道你是如何做到的”,尽管难以分辨他们究竟是虚情假意还是真心实意。这也是如今许多职场女性的真实写照:想要在职场中叱咤风云,难免付出与家人疏离的代价。凯莉夜里常常失眠,因为脑袋里面不停地在列“明天我需要做哪些事情”的清单;在期待与丈夫来个久违的浪漫之夜的时候,她却又不小心沉沉入睡了;两岁儿子学会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妈妈再见”……
人是最善于逃遁的动物。在这样的境遇里,难免会对另外一种可能性产生好奇:“如果当初那样,现在会是怎样?”“如果明天变样,后果会是怎样?” 对凯特来说,皮尔斯•布鲁斯南饰演的“外遇”杰克,正是作为一种如曼陀铃般充满诱惑的可能性而出现。如果她选择了这种可能性,那么结局就不能称之为结局了。
同《欲望都市》2的结局相似,家庭无可抵挡地击败了一切其他所有的可能性:凯莉回到了大先生身边,凯特回到了理查德身边。这不是良心发现,更不是盲目妥协,而是一种坚持,就像结尾说的:“关于幸福,我不知道我该如何做到,但我们,一定会做到。”
(平媒供稿,请勿转载)
6 ) being a man is a waste of woman
完全是源于对 萨拉·杰西卡·帕克 小姐仅剩的热情才看的。她在欲望都市系列作品中饰演的 凯莉 实在太刻骨铭心了,个人感觉她这次的演出依然没有明显的进步, 凯特 的音容笑貌,跟 凯莉 几乎同出一辙,不过是多了一双儿女,有了一个家庭,换了一份商界白领的工作,甚至连拍摄模式都非常有仿照欲望都市第一季的痕迹——主角的旁白,各角色的内心独白,还有结论。总之当你听到主角在旁白说【a study shows that...】那种句型的时候,你会感觉这简直就是欲望都市的姐妹篇。
故事讲述一个母亲如何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取得平衡,好莱坞式的剧情,期间并无大起大落大吵大闹,simple but classic。剧中的凯特在工作上老骥伏枥(实在无法不慨叹岁月在女演员脸上留下的痕迹),颇得上司赏识,经常需要外出公干。工作的繁忙使得她不得已经常对女儿食言,在妈妈们和幼儿园老师的眼里,她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房事的锐减+经常提及男同事+对儿女疏于照顾导致丈夫的不满。凯特的心始终是以家庭为主的,正如她最后的选择一样,同时她也不放弃工作,正如剧末她向上司阐述的那样【如果你认为我能力不够,你可以解雇我,但我不会主动放弃我的事业...】
在其他影评网上看到网友讽刺说【I don't know why these movies keep getting made】···我从来都认为好莱坞的使命,除了赚钱,还要反映当代社会现象。我也有一个married working mother,我也经常责怪她为什么总是答应了带我去玩,但最后因为工作而食言。这种情节,在人们传统观念中,都是父亲才会干的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自己的抱负,为了家庭的收入,越来越多的母亲也开始加入【对孩子食言】这个行列。对于一个母亲,食言所带来的内疚和遗憾很可能会把她毁掉(这并不亚于一个男人在自己哥们儿面前丢尽脸)我身边大部分的雌性,她们的学历很高,抱负很大,希望日后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渐渐地她们发现其实选择是越来越少,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无奈,大部分是拼命到一个阶段,看透了,就像电影里的女主角一样...毕竟,并不是每一个女人天生都能够如希拉里·克林顿那么有魄力。
或许,being a man is a waste of woman,何必用男人世俗的成功标准来要求自己。
我以为中文译名应该是诸如【多面夏娃】、【白领妈妈】、【头上有虱子的女人】之类的,没想到居然是【凯特的外遇日记】···个人不太喜欢这个译名,完全没有感觉到外遇的线。
7 ) 不会老去的声音
jessica 有一副不会老去的声音。
I have got two lives and I don't have time to enjoy either of them.
Trying to be a man is a waste of a woman.
Somehow, someway, someday things have to change.
8 ) I still don't know
我和朋友在看这部电影时其实就一直在思考,女人在家庭和工作中该如何平衡,尤其是在金融行业。然而看到最后,也没有看到能让我真正信服的答案。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想每个人都不一样。不管怎样,这部电影仍然有借鉴意义。
剧情平淡,平淡的就像预告片一样无趣。看一个中年女人如何做好女强人、母亲和妻子三个角色,只见SJP从头到尾忙的焦头烂额,也没见什么剧情冲突和有意思的情节,婚外情都是纯情单纯的点到即止,就连个FUNNY或者TOUCHING的段子都没见。一众二线熟脸的选角还算不错,适合SATC的粉丝们。★★
一个从年轻到垂暮从来没有好看过的女人,她是怎么红的?费解。
Jane Curtin演奶奶一角
传说还为了哪50美金的鞋子生气:鞋子太丑了,哈哈哈哈哈哈
不是很明白诶,但是好像在看婚后金融版SEX AND THE CITY的感觉……
“Trying to be a man is a waste of woman.”
中文译名误导观众,这么完美的女性现实哪找去...还不错,值得一看,尤其职业女性
Seth Meyers好惨
多少年以后在曼哈顿追求label&love的她摇身变成了我们心中期盼的完美女人。Hey girls,make a list.Someday eventually it will all come true.BTW,SJP拥有世界上最好听的女声,一百年以后听起来也宛如少女。
做女人难,做个有家庭的女人更难,做个事业和家庭兼顾的女人难上加难~
呃,这个中文译名太狗血了吧。算不得外遇,也没有日记。还不如叫做:职场妈妈伤不起!如果不是生了娃当了妈,肯定给一星。
最搞笑的就是kate挠头的那几分钟,逗死我了..整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部美剧的衍生电影,没什么内容...乌拉乌拉就演过去了..
你才外遇,你全家都外遇!
看上去似乎美国职业女性比中国的更有道德感
拜托这是什么翻译名字。。。还有你的高跟鞋呢!!!而且整部片子你怎么都不换换包。。。
这个时间之刀太强大,刻画的棱角太分明。配着装嫩的声音和动作,扭曲啊!
在这个时代做职业女性不容易,特别是金融业,加一星
片名翻譯請回小學進修
挺好的一部电影,只可惜中文译名太脑残了。 I Don't Know How She Does It!
仍然是carrie的调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