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中戏的结构非常棒,大量的素人演员和取材于实际发生的事的剧本。这个片子的表现很真实,以至于我一度以为他真的是一部拍一部电影拍摄的纪录片。同时他能利用人物状态和背景准确地传递到底是电影中的电影的内容,还是日常生活的内容有几个剪切甚至直接从日常生活切到电影中的电影的内容,但观众也能一眼分辨,这其实还是蛮考验导演功力的。
对使用素人演员的反思我觉得做的非常棒,考虑到这个片子也是大量采取素人演员,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自己在反思自己。对素人演员使用的反思,无熊之境也有表述,但考虑到那部电影还有很多其他重要内容,所以在这方面的讨论其实没这部那么广。
在素人演员在现在的电影里被越来越多的使用,包括渺生一页的演员在经历了柏林的辉煌之后,依然还是在穷困中离开了,这样一个讨论是非常极切地被需要的。正如片中所说,我们离开了,但你们还要留下,素人演员的启用一般都是因为他的生活贴近电影里所表现的内容,在电影拍摄结束之后,哪怕他的演出再出色好像也很难继续演出。好像这个拍摄是在帮助他们,但正如那个英俊的录音师,对素人演出而言,摄制组的到来更像是让他们认识到世界上还有那么优秀的人,那么好的东西,但是他们还是被困在原有生活里不能脱身。在没有美丽的梦之前他们可能还意识不到自己的悲哀。但这场梦真实地发生了之后,他们只会意识到自己的悲哀但并改变不了什么,他们还是坏孩子,他们还是会进监狱,可能只有等他们死的那天才在报道中想起自己曾经还出演过电影。这真的是帮助吗?
但同时,他们有真实的存在,我们又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一味地告诉大家,世界很美好,或者用离这种贫苦生活很远的专业演员去演他们,这其实多少也是带点讽刺的。所以我们或许需要更好地平衡这种关系,或者说做好善后,正如这个片子里所问的那样,你希望你的未来是怎样的。不能在拍摄完之后就忘了他们。
同时还比较有趣的是民众的质疑,他们会觉得他们的街道需要改变,而电影只会给他们的街道抹黑,这多少和杰出公民做讨论的问题有点类似,但这也真的是个很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只能依靠那四千只鸽子,男孩肚子里的孩子来解决吧。那四千只鸽子放飞的画面真的很美。
男孩的情绪也是个很有趣的点,他在现实里不哭,但在电影里却把情绪演绎得很好,他可以利用假装这层掩护去把自己的情绪真实地发泄出来,这何尝又不是电影给他带来的益处。男孩一直歪着脖子的动作也是蛮酷的。同时,还讨论了关于素人演员的很多问题,比如如何避免让他们把电影里的情绪不带到生活,让他们能出戏,这个在男孩那场打架的戏里就表现得尤为明显。同时还有素人演员到底可不可以演大尺度片段,介于他们还要留在街道,介于他们可能会被传各种流言蜚语,这到底符不符合我们的道德标准,毕竟摄制组走了,但他们的生活还是要过。
关于流言蜚语的问题,甚至和大尺度的戏都无关,在这样一个街道里,没有什么秘密,这某种程度上也和现在的网络世界很像,所以可以随意地给人挂上荡妇的标签,我觉得这是可能整个片子里唯一一个导演也有倾向性去讨论的问题,就是这个绝对是不对的,包括另一个女孩的罢演其实也是因为这个。别的问题其实片子呈现的相对是中立的态度。
这个片子还是蛮神奇的,真正去思考了电影背后和之后的故事,很有趣。
2023-6-16看
导演要拍摄自己的处女座,他决定找一群“坏孩子们”参演由他们真正的故事出发的剧本。肇事逃逸的Jessy在故事里是进了监狱的未成年父亲,自卑封闭的Maylis是没什么台词的家人,名声不好失去了弟弟的Lily是未婚先孕的姐姐,情绪管理失控的Ryan则是主角弟弟。从选角到拍摄,摄影机和工作人员在不断影响改变这几个孩子对生活的看法。Jessy被触及了逆鳞不停的找麻烦,Maylis因为不喜欢这些虚幻而罢演,Lily无法走出弟弟的痛苦却意外的爱上了收音师拥有了想成为演员的想法,Ryan则学会表达情绪学会哭也学会笑…
所谓戏中戏就是本片导演用素人演员,演坏孩子们,再让坏孩子们成为素人演员拍摄电影,一层套一层的表演不仅考验孩子们的演技,也让现实和虚构的边界不断模糊,形成了一个互相映衬的感受,而片子所讨论的也正好成为了大家可以对这部片子本身去思考的部分。当镜头和资本进入一个贫民区,去展示坏孩子们的生活,会改变什么呢?我看到了找到方向的女生,我看到了极速成长的孩子,也看到了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去极力抹黑污蔑他人的男男女女。那些污垢和恶被展示的时候社区又说我们希望不要拍这些我们要吸引有钱人来呢,吓到他们可怎么办呀。这些在第一层镜头下展示却隐藏在第二层镜头中的内容引入深思,那么第一层镜头的外面必然也有这些不同的声音和放大。
但除去这些,电影仍是动人的,特别是Ryan和Lily这两个角色。我看到了他们各自的成长,努力甚至天赋。Lily的坦诚和无畏,Ryan的接纳和对姐姐的爱,都令人感受到了人性的赤诚。即使是藏在很深的地方,也依然会被挖掘被展示。最后两人拥抱哭泣的部分我甚至分不清是真是假,那一刻他们被戏中的彼此和自己治愈,Ryan表达了对姐姐的爱,Lily疏解了对弟弟的遗憾,真挚的情感永远值得歌颂。我特别喜欢故事里电影最后的鸽子飞走的镜头,同样也是这部电影非常精彩的部分,我相信那一刻Ryan既是故事里的也是爱打架的弟弟,他都非常爱自己的姐姐。她的笑容和眼泪都很珍贵。
“坏孩子们”的隐秘生活被暴露在镜头之下。当电影与现实纠缠起来,搅动着虚实交叠的漩涡,到底什么才是最真实的呢?
和观佳片《坏孩子们》亮相第六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卧虎”单元!
和观映像 X 平遥国际影展2023年1月14日 - 1月19日
坏孩子们
The Worst Ones
剧情|2022|99min
法国|法语
导演|丽丝·阿科卡/罗曼·格雷特
主演|约翰·海尔登贝格/Matthias Jacquin/Loïc Pech/Mallory Wanecques
*本片中国大陆地区版权由和观映像独家提供
《坏孩子们》野蛮生长的倒刺
撰文 / 吕洇
两位女性导演——丽丝·阿科卡和罗曼·格雷特的首作《坏孩子们》在第75届戛纳电影节中荣获“一种关注”大奖,并即将在2022年平遥电影节中展映。两位导演对孩童真性的刻画极为真挚动人,独特的叙事形式充满了独特的思考,非职业小演员们的表演也非常打动人心!
“问题”青年的群像
影片从一场伪纪录片式的面试采访开始,四个问题青年,在镜头的审视下局促地回答着导演的提问。在法国南部滨海布洛涅小镇,他们是贫穷区里“最糟糕”的人——肇事逃逸的十七岁少年Jessy,自卑封闭的女孩Maylis、周旋于男孩们的少女Lily,以及经常打架的小男孩Ryan。然而,正是这四位“问题”青年,被导演选中参演一部电影。在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贫穷小镇的面貌、“坏”孩子们隐秘的生活、导演与制作成员们的观念都逐渐暴露于镜头之下。当电影与现实纠缠起来,搅动着虚实交叠的漩涡,到底什么才是最真实的呢?一些无法解释和解决的问题被悬置,导演选择用影像把真正重要的问题展示出来。
为什么选择这四个“最糟糕的”孩子们呢?在街区居民们的讶异中,导演逐渐探入他们变“坏”的秘密——常年依赖着姐姐的Ryan,与患有病症的母亲隔阂甚深,但当同学辱骂母亲时,他却无可抑制地大打出手;被街区女孩们嬉骂的Lily,亦因已故的弟弟而难以释怀;看似放荡不羁的Jessy,实则对性爱充满了恐惧;而不愿多言的Maylis,亦对周遭的世界倍感疏离……导演有意地模糊了他们变“坏”的原因,而选择着重表现他们最本能而真实的性情。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暴力成为“坏”的表征,亦成为了掩饰眼泪的伪证。
虚实之间的界限
导演采用戏中戏的方式,制造了神奇的间离性,通过“坏”孩子们台前幕后的性格反差,引导着观众去关注真实而具体的孩童个体,而非简单地以“问题青年”的罪名抑制着孩子们的真性。元电影的形式也有意于探讨电影的意义——当电影充满诱惑地闯入低阶群众的生命中,会对他们原本糟糕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电影的道德天平到底应该朝哪边倾斜?电影以美妙的面目模糊生活的真身,亦以残酷的影像直指现实的罪恶,电影的真实性与引导性并存,创作者们又该如何把握虚实之间的界限?
Maylis不堪参与演绎虚假的影像而选择退出,导演为调动演员的情绪而恶劣地刺痛Ryan的心,被人轻视的“小太妹”Lily摇身变成了镜头下的瞩目明星……电影对他们充斥着冒犯,却也是他们麻木生活的唯一拯救。灰色地带的孩子们被栽污,他们被当作光环之下的蛆虫,他们可以存在,却永远难见天日,是电影给予了他们自由。在结尾的戏中戏场景中,Lily与Ryan的对白充满了多义性,观众悉知他们各自痛哭的真正原因,这是镜头下最真实的一刻——原来,愤怒才是最真实的情绪,暴力之下,暗涌着真挚而热烈的的爱意,破除虚伪的面具,可以说“我爱你”,亦可以泪流满面……
有趣的是,片中所有的演出者都是非职业演员,而Lily的扮演者的确如片中塑造的那样,因为这部电影而决定开启演艺生涯。影片对于电影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的思考,颇有阿巴斯“生命三部曲”的意味;而其对孩童真性的关注,亦如特吕弗的《四百击》般,最后Ryan流泪而笑的定格镜头,也使影片余韵悠长。
解放的和平信鸽
影片的叙事散而不乱,对“问题青年”的群像刻画,每一笔都惟妙惟肖。影片松弛的摄影、独到的剪辑,以及时而热血、时而浪漫的配乐,都诉说着青春电影的真实态度——打破烂狗血的青春情结,聚焦于真实而具体的青年个体。避而不谈的痛楚,一触即发的暴力,坚定不移的爱意,野蛮生长的倒刺……一切都随着群鸽飞舞而消散。“毕加索”扶贫项目庇佑着布洛涅小镇,群鸽破笼而飞的场面极具寓言意味,在众人的注目和欢呼中,鸽子被赋予了新的生命,青春的自由和热烈随心发酵,从未和平的小镇,亦在飞鸽与夏风中,平息了所有纠葛……
儿童青春电影向来引人注目,无论是孩童视角下重构家庭观念的《九三之夏》,讲述孩童间特殊友谊的《小大人》,还是表现成长后友谊变质的《亲密》,他们都表达了导演们对青年成长的关注。丽丝·阿科卡和罗曼·格雷特亦通过塑造具体的青年世界,来打破“问题”青年的刻板印象,同时也注入了对于电影这一媒介的思考,令人动容亦发人深思。
雷恩虽说是个坏孩子, 倔强坚韧 聪明 有灵性。。。碧蓝碧蓝的眼眸深如一汪湖水, 喜怒哀乐随湖水波澜一览无余(*^ー^) Lily 果然是个伏弟魔, 广场那些女孩出言不逊 小姑娘无限隐忍 直到弟弟演员雷恩被骂 那个巴掌真的酣畅淋漓 一击进分 ps 导演真的有时真的过分, 操场那一架小盆友爆发精彩 然而催化剂也蛮阴损的。 最后小盆友杜撰的小男孩与鸽子的主题 最后离家出走的结局 蛮有喜感哒!男孩的脸附在鸽子的羽翼之上 无邪的感觉又回来了! 值得注意的是,片中的导演也是个经验老到 情感丰富的男人, 他既有嬉笑怒骂的真性情 对小盆友也有诲人不倦的耐心与爱心 他们之间的化学反应令人感动。 戏中戏影片的结局 以及作品终局震撼人心。。特别是雷恩的哭泣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ˍ•̀ू)
#TIFF2022 因为短评写不下了,所以放到评论里来。四个小演员演的都非常好,我在看的时候在想,回去一定要找找这些演员演的其他电影,最后制作人QA的时候我才知道这几个小孩子都是素人演员。但是他们的自然真挚真的是太动人了,那个17岁的小女孩有星相,日后必成大器。
电影的层次丰富,演员在开始选择的时候就选择了问题少年,虽然他们在演,但是他们一定程度也看到了自己。电影的内容是关于拍电影,如果现实生活和文本产生了互文,那么他将对演员、导演和其他工作人员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导演在指导演员时的界限在哪里?素人演员的使用怎么更好地服务于电影主题?电影提出了非常多的问题,及时没有完全回答,这部电影也用自身强大的感染力让我们更深地体会这些问题。
题目里说这个电影改变了几个小演员的人生是因为制片人说,那个动人的小女孩真的选择成为一名演员,离开了自己的社区,去巴黎寻找自己的新生活。她又经纪人,也有connection。
非常喜欢小女生和场助跳舞的场景。另外当她直接进行一场一定会被拒绝的表白时,现场观众一致的发出了叹息,看得出来,大家都真的很喜欢她。一部好的电影真的要在电影院看,这一周频繁观影才让我感觉,之前在小小显示屏上看的很多作品可能都没有体会到其精妙,内容和媒介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定是密不可分的。
最后放两张出影院后随手拍的街景。
去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大奖的法国得奖片《坏孩子们》,讲一个小社区里的四个青少年的故事。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写的《蝇王》,讲的是一群小孩因为空难漂流到小岛的故事。
《坏孩子们》住在一个穷而封闭的环境里,大人跟小孩大多无所事事。人际关系让人窒息,你的所作所为更会因为网路,而被放大,被扭曲。
《蝇王》的孩子们来自中产阶级,他们有礼貌有家教。但是,日复一日的无法获救,让他们彼此蹭恨,彼此折磨。然后,悲剧绝对无法避免。
凭藉拍摄剧情片为由,《坏孩子们》摄制组找来小学生跟中学生素人,演出他们生活中的家庭关系与同侪关系。
小男孩没有得到爱,不知道父亲是谁。他说他身体一直在颤抖,任何人惹他,他就回毫不犹豫的揍他。
饰演他15岁小姐姐的女孩,当弟弟癌症病逝之后,她也成了定时炸弹。只要有人谈起她已逝的弟弟,她就会马上爆炸,马上揍对方。
我们隔著屏幕,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爱的渴望。因为没有爱,他们的人生只能随波逐流,一切都不重要。上学不重要,朋友不重要。生命,也不重要。
《蝇王》里的孩子们「变坏」的原因很简单粗暴,我要感觉我比你更优,就好。
所以,是什么限制了我们的想像力?仅仅因为贫穷,因为环境的封闭吗?
《坏孩子们》需要的是持续的陪伴,他们自己会慢慢成长。
《蝇王》需要的是对于公平的肯定,他们自己会找出秩序。
所以,英国跟法国的孩子们有什么不一样?
没有。他们都需要爱,爱会给他们力量。
岂止小孩子需要爱而已,大人们也需要。
孩子们野蛮生长的眼神里有一种原始的渴望和真诚。神似《女神们》、《鱼缸》还有《美国甜心》
3.5,没有办法辜负年轻素人真挚、热诚的信任和情感,只是戏中戏的必要性让人困惑。
#6thPYIFF 戏中戏的结构,类纪录性质的影像呈现,被拍摄对象/影片主角的二重身设定,摄影机和显示屏/银幕等介质的套层戏法;但,最重要的,还是影片中各领风骚的小演员们,他们身上带有的强烈个人特质和叛逆框架下扑面而来的生猛表现,确实给影片带来了跃动的活力。此片是導演之前短片《皇室狩獵》的扩容升级版,用几个孩童的插科打屁就撬动了所谓先进的自由民主社会的立面。作者在貧窮文化的议题之上,还探讨了创作者对于低阶/素人演员是否存在一种自上而下的审视、利用和剥削的创作伦理问题。有人说这是在拆解达内,倒不如扩大一点,这是对所有使用类似方法进行创作的艺术工作者的一个叩问。所以,纪录片的套层对于本片是否是必要的?毫无疑问,这是作者们在为拍长片偶得短片,再对短片进行深化的过程里一个生动的心得总结。
拍电影的剧组片,成了问题儿童拍电影借助角色学会沟通表达的故事,故事走向很暖心,这种中产式的关怀加上坏孩子们的性格改变拍得很温柔很动人,这要是好莱坞买去翻拍,有机会搞个心灵鸡汤大众爆款。
女导演本人们比演员还漂亮!导演说是机缘见到两个素人小演员,福至心灵写下的这部电影,幕后故事同样精彩。从故事/人物/节奏等等等来看都非常棒,四个性格各异的的少年人,中老年“再就业”导演,整天在片场散发荷尔蒙的crew,看得出两个女导演编剧功力好棒而且每个人物都很用心的描写过。完全不“法国”的毕加索小镇,戏中戏的设置,让人似乎有种不真实的疏离感,只是这手持摄影实在是太晕了…而且一直要盯着字幕,看到中程差点要吐了…
“你看我,演出来了吧。”
#HKIFF47#3.5,小孩子们演得好,小镇拍电影幕后花絮,整体虽然不难看,但其实也没多大意思,甚至也没什么特殊的表达。同样拍儿童的《孩子们》和同样拍片场的《第三次世界大战》都做得更好看。
起于多年前选角的经历,法国北方,临近比利时,被孩子打动,反思自己的工作,于是决定书写一个关于“我们”的故事(别一看到自反就映射,为何片中导演是50多的比利时男人?因为演员本人就是50多的比利时人)。剧本是很严密的,素人演员开发出来的能量非常可怕,“我从来不哭”,“我不想拍了,我不喜欢”,死亡也不是作为外部,还有城市成年人的崩溃和爆发“不准笑场”,镜头里这群孩子的粗野会不会打消社工对社区的努力?一部电影的共同工作,会否影响我们的共同生活?都在电影里了。
目前一种关注最好的编剧,不仅元了一把还有四个未成年,几条线索不散乱,分开看每个人物塑造都很好,合在一起又反映了社区现状和社会问题。编导很有小心机,重要的事情都说两遍。最后一幕感人。
喜欢。非常细腻,几度落泪。
最后那封信挺动人
#HKIFF2023# 选择四位“坏孩子”来拍摄这部电影,不是为了反映这个社区有多糟糕,而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被看见。但随着他们的角色与身份进入公众视野,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良风气也暴露得一览无余。这场拍摄也许不会给这个社区带来多少改变,但至少可以让那些未曾经历过的孩子们感受到什么是平常人的生活。
勉强可以算#骄傲月专题观影#1,社会问题浮光掠影,没太多共鸣
#2022 Marché du Film Online# 一种关注大奖。可能是今年官方入选最大方的片子,直接市场安排了三场放映。质量嘛……作为一个剧组片毫不意外地滑向了大型电影幕后花絮现场(以及这类片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无视灯光部门)。俩首作女导演的投射怎么选了一个50多岁才拍首作的老男人呢(而且是比利时的,加上片里的各种问题儿童少年以及那个结尾,真让人想起达内)?如果要讨论的是电影对低阶级业余演员(和低阶级社区)的影响(以及可能有的剥削/伦理问题),那么拉吉利看了这片大概会笑吧……#6th PYIFF#卧虎单元入围。大银幕观感好多了,而且基本可以确定这个片子是在拆解达内式的低阶级非职业演员的电影方法了。
刚才我们还是朋友,现在就要表演成仇敌。方才还在互相挑衅,此刻就要亲密如恋人。拍电影让我们卸下伪装的盔甲,也让我们披挂新的外衣。我们是露出钢筋的楼房外墙,也是四处寻家的和平信鸽。喜欢那个录音师,就算被拒绝也要表白。放话说从来不会流泪,却借着角色哭了起来,谁也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表演。
其实这种戏中戏的方式,最有意思的方式是模糊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当记录与剧情混杂之后,就会让观众更相信这个故事。以及他们的表演,并更容易投射感情。
又是才華橫溢的法國青年女導演!我發現一些豆瓣(劃重點)男性(劃重點)影評人(劃重點)是可以報菜名一樣例舉達內和拉吉·利,但卻無法體會微妙的、激烈的、深情的、悲傷的等藏在畫面背後幾乎全部的人類情緒,並且拒絕擁有這種能力的。
孩子是最自然,也最具“欺骗性”的演员。然而,“我爱你”这句话语,绝无虚假。
#Cannes22 NO.13 7.5/10 结尾的戏中戏的哭戏,是对于间离效果的新尝试。主角在电影里的角色需要有“哭泣”和一动作,但由于剧情的铺垫,观众带着上帝视角了解两人哭泣的真实原因。电影里“拍电影”的设置本身就有媒体自反属性,而这样的表演上的设置,似乎是间离之后再一次间离,甚至达到Drive My Car里《万尼亚舅舅》台词多义性的水平。
现实与影像之间的虚实让每个坏孩子在画面内野蛮野蛮生长,即使全片充斥着一股生猛的劲儿,导演也会有流露出来的温柔。比如那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