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背鱼》是一部真挚且制作精良的电影,它感人至深地表达了保护海洋的紧迫性,可惜其剧本过于单薄。除了埃里克·巴纳饰演的渔夫麦卡这个小角色,顶级的澳洲演员也无法使片中的人物形象丰满。水下镜头的确精美绝伦,可惜电影剧本却是沉闷冗余。
这部电影还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却未被深入探讨的问题:哪一个更有意义?是成为国际组织的一员还是留下为家乡的环保事业作出贡献?这也是多拉和她女儿艾比(米娅·华希科沃斯卡饰)间的冲突。多拉住在一个沿海小镇,致力于保护家乡的海湾免受开发商的破坏;艾比是一名海洋科学家,研究环境恶化对珊瑚礁的毁灭性影响。她从18个月大就开始在海里游泳了,大海对于她宛若家园。在海上,她对船员异常粗鲁,对鱼缸中的生物却温柔至极。“你好吗,小家伙?你想我了吗?”她悲伤地继续说道,“恐怕这不是什么好消息。你的家园正被毁灭,我却无能为力。”
一天艾比接到一个电话,她被告知母亲住进了医院,中风了且再也无法开口说话。艾比立马动身将多拉接回了家。这个事件中穿插加入了艾比8岁和15岁时的记忆,可惜同样缺乏深度。
电影大部分情节是针对年轻观众的,类似于布丽·拉尔森出演的《我爱猫头鹰》或是那部依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海豚的故事》,而这两部电影都比《蓝背鱼》更有吸引力。肤浅的母女冲突则是针对年长观众的。电影参差不齐的调性和杂乱的叙述让人分心。
蓝背是一只大型石斑鱼的名字,艾比八岁生日那天母女两人第一次碰到他,当时多拉正带着艾比进行初潜。艾比刚开始很害怕,但当她通过了母亲的测试,成功从水中取回了一条项链后,多拉便带她去了一个更为僻静的海湾,并解释道石斑鱼们在那儿安家落户,永不迁徙,他们的寿命高达70年。艾比给大鱼起名叫蓝背,他们成为了“我的章鱼老师”式的朋友。这条鱼(一个逼真的移动木偶)象征着多拉为保护原始环境、植被和海洋生物所做的努力。艾比还精心绘制了一些水彩画,描摹出她在水下看到的迷人景色。
艾比的父亲英年早逝,多拉靠着采收鲍鱼支撑起母女俩的生活。她一丝不苟地奉行只采“三分之一”原则,以确保“当你孩子的孩子钓鱼时,它们仍会在那里。”但她的主要职业是一名无畏的海洋斗士。她未经许可便登上马卡的渔船,以确保他遵循关于海洋可持续性发展的相关条约。而当一个本地开发商未经她的允许闯入她的家园时,情况就不同了。他想买下这块地来修一个度假村,这将破坏大部分生态系统,毁掉许多独特的植物和生物。“走着瞧吧,我们哪儿也不去。”多拉告诉他。而开发商只是把他的提议放在了厨房的桌子上,并冷冷地回答道:“你的邻居们似乎都还挺感兴趣。”
多拉不惧面对掠食者,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但她却不知该如何向当地管理机构陈述自己的论点。因此,15 岁的艾比走了进来,解释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并向人们展示了她的水彩画,他们由此得以瞥见一点点海洋世界。最后,艾比决定她必须离开家,因为除了蓝背鱼的小海湾,她还需要拯救海洋中所有其他蓝背鱼的海湾。
或许这部电影试图展示水下世界的宁静之美,但它试图传达的信息被其慵懒的调性和过于可预测的节拍所掩盖,无法真正吸引观众。
撰文:Nell Minow
译文:Zoologist
studiomate姐姐的电影 3rd movie time in here
贴图完毕
故事非常朴素,甚至朴素到有点简单,但亦是星火精神的表达。三星全部是给环境保护者的坚持。以我多年的浅薄的鱼类知识来看,影片里蓝背鱼不是真实的,是影视技术制作的。影片里的这条蓝背鱼全程缩鳍,鱼鳍末端有着不相称的白边,眼珠不会动,这些完全不符合一条活鱼的特征。鱼的整个外观和澳洲隆头鱼都相去甚远,我甚至怀疑就是按照金鲫鱼的外观做的。
澳洲风光环保宣传片,中规中矩。
依旧是media preview去看的。今年最无聊的电影,没有之一,环保电影拍成这样说真的能考虑下观众的心情吗差点给我看睡着了,就算当风景片看也不值得好吗我真是服了。
又名《我和大鱼有个约会》
dont expect love in return, just wait for it to grow in their heart, but if it doesnt, be glad it grew in yours.
海底世界美哭了啊啊啊啊
母女关系与保护海洋家园,因为是回忆穿插所以比较零散和平淡。有一些漂亮的水下镜头,但最重要的标题生物蓝背鱼的特效做得好差。以及Eric Bana为什么这么老。
景好看,怀念在土澳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