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开始让我看到了《阿甘正传》的影子,作为男主角的小男孩,不太利索的腿,以及固执的“奥运会之梦”。如果说《阿甘正传》贯穿始终的是那盒巧克力,那么《飞鹰艾迪》里便是复古的饼干盒。
如果说《飞鹰艾迪》与《阿甘正传》还有什么相似性,那么就是那伟大的母爱。只不过《飞鹰艾迪》里,就像小学的那篇课文《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艾迪也有一个一直鼓励他的母亲与一直打击他的父亲,跟课文里的主旨一样,父亲不是不爱,只是他觉得生活更应该脚踏实地。
从艾迪的母亲那里,我看到了信任、鼓励、关怀的力量,那种智慧,让家庭中的两个男人在遇到矛盾的时候顺利地解决,像一阵清风,安抚了艾迪每一次失败的忧伤。只是这样的女性形象过于完美,感觉在观赏过程中一直散发着神圣的光圈——可望不可即。
倒是艾迪的父亲多了些真实,不过艾迪的父亲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虽然多年反对艾迪的梦想,但是却没有真实的阻止过他去实践。联系电影《死亡诗社》里的尼尔,如果他的父母能走艾迪父母的一半开明,他也不至于走向绝望。虽然很多人都说励志电影的套路都差不多,但是反而是这种电影抓住了人性里最容易被打动的部分,而作为一个很容易就被打动的人,我完全被击中,尤其是休叔装作高潮的那一段,百看不厌,休叔果然是常服状态下最性感 \(*T▽T*)/ 看得我深受感动。
最后艾迪飞起来的刹那,忍不住再度流下了眼泪,有时候,成功就是再坚持那么一下下。
试想一下,在一座名牌高校中,有一个班进行期末考试,成绩下来之后,有位考了倒数第一名,而且成绩与倒数第二差的很远,就是这样一位。拿到成绩但之后的举动出人意料,竟然超级兴奋,疯狂的自high起来,并不是过于悲伤得了神经病,而是真正的高兴,就好像自己拿的不是倒数第一,而是如假包换的第一名,仿佛世界都被自己掌控。 按照常理来说,对于这样一位没皮没脸的家伙,有句话是怎么形容来着↓↓↓
但是,如果你了解真实情况,就会发现这位倒数第一先生,没有上过一天正轨课,教学楼的门都不知道往哪开,课本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几乎没有资格坐在这里考试。当你知道这些事情之后,你是否还会觉得这位“厚颜无耻”呢?他兴奋的不是考试成绩,而是能参加考试。 这个故事就发展在这位叫做艾迪的英国人身上,也是《飞鹰艾迪》所讲述的故事。
关于电影本身,简单说两句,个人是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极力推崇。
俗套有两种,一种是俗不可耐,一种是俗到可爱,《飞鹰艾迪》属于后者,一个俗到不能再俗的励志故事,看过的观众可以简单的对号入座,参考大量同类竞技或励志题材,就会发现,故事模板千篇一律。 小人物的奋斗史,为了梦想打破重重阻力,末流选手,还有一个曾经很牛逼,但现在极其潦倒的二流教练。就这个设定,往同类竞技题材中扔一块砖头,砸中十个电影,有八个是这样的模式。不信?咱信手拈来。 星爷作品中就有两部:《少林足球》与《破坏之王》。还有当年的基努里维斯的《追梦高手》、亚当桑德勒《最长的一码》、托比马奎尔的《奔腾年代》,去年公映的《全力扣杀》,以及狼叔另一部励志片《铁甲钢拳》。
竞技励志本身就具有“好评”属性,因为对梦想的追逐虽然老套,但永远令人热血沸腾。小人物的励志拼搏,无数次的失败,换来的是电影后半段极具张力的“总决赛”,会充分调动观众情绪。但《飞鹰艾迪》的特殊之处在于融入喜剧色彩。
本片是《王牌特工》的原班人马,除了蛋蛋毁容饰演艾迪之外,前作的导演马修·沃恩担任监制,后者是一位及其会讲故事的导演,他与本片的导演德克斯特·弗莱彻(马修的好友,演员出身,演过《两杆大烟枪》和《兄弟连》)将这个俗套的故事条理的顺风顺水,故事一气呵成。
该片最大的亮点有二:其一是竞技本身带来的视觉冲击以及悬念造成的紧张感跳台滑雪是一项非常壮观而又危险的运动。这些起源于挪威处罚犯人的行刑项目变成竞技运动之后,危险性一点也没有减少,稍不留神就会骨断筋折。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差异性带来了剧情张力,尤其是最后场面,豁出去的纵身一跃前,时间仿佛停止,气氛渲染达到极点。其二就是喜剧色彩多数来源于艾迪本人的秀逗属性。这个与憨豆先生差不多的家伙,在无数次的失败之后,只为能在奥运会上纵身一跃。他本身的事迹并不可笑反而令人肃然起敬,可笑的是这个角色。末流选手+二流教练的设定,有些山寨的装备、滑稽的身形,如小孩一般天真的二百五表现,都能引发大量的笑点,蛋蛋全程绷着演好心疼,嘴撇得跟八万一样
那么话又说回来了,艾迪究竟是谁? 那么让我们来看一下现实中的飞鹰艾迪,究竟是怎么回事,一个倒数第一的家伙,如此搞笑的一个人物,为什么这么出名,大中华局域网连百科词条的都没有,但传记电影却出来了。 ************************************分割线****************************************
飞鹰艾迪,原名迈克尔·爱德华兹。1963年生人,想了解这位的主要“壮举”,看电影就够了,已经说得很清楚,小人物励志的典型案例,这里主要说说电影里没有涉及到的地方。
有人说《飞鹰艾迪》是滑雪版的《阿甘正传》,别闹了。艾迪原型的人物可不是傻子,也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只是小时候跟阿甘一样腿有毛病需要矫正。这位智商没问题,就是有点二,一根筋,心很大,从而显得傻乎乎而已,却是一个小人物励志教科书。
艾迪之所以与奥运会其他选手不同之处在于,他是个完全业余的家伙。正如电影中所示,1984年他高山滑雪落榜没去成奥运会之后,开始转向没有任何竞争对手的跳台滑雪,准备朝着1988年冬奥会进军。然而这位勇气不缺,缺的身体、技术和钱。
★首先他是高度远视眼,滑雪的时候眼镜套护目镜,否则看不见路。然而在高空下落的时候,眼镜上也会充满雾气什么也看不清,也跟“盲落地”差不多。 ★他身高172cm,体重82公斤,为最重的一位,甚至比当时同期选手体重第二的哥们足足重了9公斤。跳台滑雪最重要的是流线型、体重轻,如飞驰的箭一样,才能飞得远。但这位是“炮弹出膛”。 ★他从训练到参加世锦赛时期的装备都是二手的,片中也展示了他和狼叔去别人不要的装备库里收破烂的情景。二手不合身的装备所以产生了非常搞笑效果,超大号系着绳子的头盔、要穿6双袜子才能撑满的滑雪靴(但在奥运会时期有赞助,应该不是二手装备了)。 ★因为没钱,所以这位一边训练一边筹钱。并不像电影中展示的那样受到风韵犹存的酒店老板娘待见(也许真的有,但鲜有记录),而是到处打工,保姆、园丁、酒店打杂什么都干,甚至还在芬兰一家神经病医院里打工(并不是去看病)。
随后的故事就都知道了,电影里有讲,1987年世锦赛排名第55位倒数第二,倒数第一被取消了参赛资格。然后这哥们参加了奥运会。
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虽然一开始默默无闻,但曝光率还是够的,当时媒体形容艾迪的故事为“镶着花边的谎言”,原因就是不信,说他是炒作。对此艾迪的回应简单直接:“他们说我有恐高症,但我一天跳60次,这不是一个恐高的人能做到的。”
后来他参加了两次跳台滑雪,从70米到从未尝试过的90米,毫无悬念,倒数第一。虽然他跳出了个人最好成绩73.5米,这个成绩是什么概念,如今跳台滑雪世界纪录大概是139米左右(跳雪计分不只看距离,而是综合落地、姿态等等其他因素,这里只单单拿出距离说是而已,并不是最后得分),但凭借着这位的奥运会差到离谱的成绩以及个人身上传奇励志色彩,当然还少不了得了倒数第一之后high到极点的庆祝。竟然让艾迪大受欢迎。 艾迪的粉丝有两种,第一种是媒体,他是媒体明星,小报和八卦炒作的焦点(电影里有个细节,艾迪接受《太阳报》记者的采访,喜欢英超的朋友应该会了解,太阳报是英国著名的八卦小报),甚至在奥运会期间就上了脱口秀。媒体戏称他为“脱线先生”(Mr. Magoo,美国著名动画片,一个视力极差的老头的搞笑故事,97年出了电影版,唐季礼执导,已故笑星“白头神探”莱德利·尼尔森主演),一个意大利记者称其为“跳台掉雪”(ski dropper),但都没有“飞鹰艾迪”这个名号响亮。
另一种粉丝就是单纯的崇拜者,因为作为一名白手起家的选手,艾迪的事迹真正代表了奥林匹克精神。在当年奥运会闭幕式上,组委会主席弗兰克·金曾说“在本次奥运会上,有的选手赢得了金牌,有的选手打破了记录,还有的选手像鹰一样飞翔”。
但国际奥委会(IOC)却不喜欢他,因为这帮当官的认为艾迪的行为属于“砸场子”,他的业余行为让奥运会这样高水平的赛事运动显得很儿戏,像艾迪这样的都可以参赛,对其他运动员来说,参加奥运会几乎没有门槛。因此1990年,国际奥委会通过了一项规则,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艾迪规则”。
规则规定,只有在世界排名前50或者总排名前30%之内的运动员才有资格获得奥运会入场券。 规则直接导致艾迪同学1992年和1994年都没能入围,1998年艾迪甚至获得了一家英国公司的赞助,帮助他参加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但还是失败了。
但艾迪并没有因此消沉,88年成名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无数商机,不仅频频亮相各种综艺节目,而且接了大量广告,上电视、代言汽车,出场费曾高达每小时1万英镑,最多一天赚了6.5万英镑,光1988年大概就赚了50-60万英镑。双狮弗拉迪瓦伏特加、奥林巴斯相机、哈姆雷特巧克力、吉百利等公司赞助为艾迪设立了基金,甚至飞鹰航空一口气给他签了5年赞助合约。
但1992年艾迪还是宣布破产,称信托基金的收益并没有设置正确。退役之后,开始干起了广告和脱口秀,据说还当了一阵子流行歌手。2003年,他拿到了德蒙福特大学法律学位。 2010年的温哥华冬奥会,他还出来跑了火炬接力。 这就是艾迪的故事。
成功的人都有着疯子一样的执着与行动力。 滑雪运动员Eddie Edward,凭着执着的信念,不畏惧的心,成功挑战了70米和90米的滑道,虽然他的成绩只是微弱到让人可笑的程度,但也诠释了奥运真正的精神——参与和拼搏! “The important thing in the Olympic Games is not the winning but the taking part . The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not the triumph but the struggle.” Eddie 的精神也改变了布朗森·皮里,将他从颓废中解救出来。 Eddie 的成功还离不开他妈妈的爱,也许她也不曾相信自己的儿子能够成功,但她始终想尽办法让他去走自己想走的路,所以结尾特别让人掉眼泪!
艾迪的奥运梦得以成功实现,最大的原因在于有一位爱他,支持他实现梦想的伟大的母亲。 看完电影《飞鹰艾迪》,相信很多人的目光放在了一个没有运动天赋的小人物经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个主题上。也会刚知道,原来冬奥会有一项体育项目是跳台滑雪,而在英国有一位著名的跳台滑雪运动员,他就是艾迪.爱德华兹。虽然他仅仅参加了1988年这一届奥运会,而且还是成绩最差的那一个,但是他那种积极向上、不屈不挠、一根筋的参与拼搏精神令所有观影人为之佩服与尊敬,这部可以算得上奥运会宣传片的电影感动了所有的观影人。正如影片结尾所说的,奥运会最重要不是胜利得奖,而是参与,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拼搏。 艾迪的成功不是偶然,看似是他不再乎别人的看法,以钻牛角尖撞南墙的精神一路向前得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实际上,是因为他的背后有一位“放任”儿子实现梦想的母亲在支持。那个晚上,幼小的艾迪背着书包告诉妈妈要去参加奥运会,表面上,妈妈没有阻止他,而是以“给一个饼干盒子装奖牌”的鼓励方式和他告别,在小艾迪出门后,却让爸爸去车站接他。性格耿直的爸爸也没有用直截了当否定的话语刺激孩子,却以因为艾迪要参加奥运会,耽误了他看电视节目为由加以劝说。艾迪爱爸爸,所以和爸爸回了家。这个小小的事件中没有看到我们中国家庭常见的孩子的哭喊,大人的打闹。接下来,艾迪一根筋的练习各项体育运动,妈妈永远是最支持他的那一个,这给了艾迪十足的信心来相信自己,这就是自信,要知道,成功绝对是建立在自信之上的啊。 电影里,艾迪的父母面对孩子难以实现的理想,没有阻挠,而是引导和放任,引起了我的深思。同样做为一名母亲,我为小艾迪父母的做法深表赞同并鼓掌叫好,同时对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了深刻检讨。对于孩子来说,哪有比父母的认同与鼓励更重要呢? 另:蛋蛋塔伦的表演可圈可点,从昨日绅士风范的英伦特工到今日很轴的艾迪,没有违合感,绝对是超有实力的小鲜肉。还有狼叔,好瘦好高哦,褪去了金钢狼无坚不摧的威猛,剩下的就是帅了。
beautiful beautiful loser
咦?小鲜肉变小肥肉?
第一次看传记片笑吐。长腿休美得合不拢腿感觉是铁甲钢拳后最可爱一次。Make love的比喻那里简直是福利我无法自持可能旁边的大叔觉得我有毛病
走心的傻白甜励志
梦想这东西永远值得热泪盈眶,不是吗?
全程都在好蠢哦好蠢哦好蠢哦哦哦哦好帅哦哦哦哦好帅好帅哦怎么这么蠢哦妈的智障!
“你去哪里了,年轻人?”“我参加了奥运会,妈。”
俗套有两种,一种是俗不可耐,一种是俗到可爱,本片属于后者,简单老套但热血沸腾,标准的竞技励志,模式让我想起当年的《铁甲钢拳》,二流教练、末流选手并没有逆袭但令人感动。搞笑是最大的亮点,倒数第一片段笑掉大牙又十分感动,四星,塔伦全程绷着演好心疼,嘴撇得跟八万一样,笑死加一星
1988年英国男版傅园慧
宁泽涛让人流口水,而艾迪这样的运动员是让人流泪水的……
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体育励志片套路不过如此,前面大半部分都比较平淡流俗,最后10分钟的爆发,配上高速蒙太奇、激昂的音乐,还是心甘情愿干了这碗鸡汤……反导师、鼓励变数,是小区别于其他励志片的惊喜地方。“人再高也高不过山,但人可越山”
岂止是励志,对我来说简直是奔涌的鸡血
一个人学武并不在于他的天份,而在于他是否有一个退隐江湖的传奇师父。
虽然是个很套路的运动励志片,不过几场高潮戏还是非常感人。尤其埃迪展示出的运动精神,他永远拿不了冠军甚至拿不到奖牌,但他对运动本身的热爱以及向往,以及乐观精神,才更感人吧。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天才,但你终究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有点体育界艾德·伍德的感觉。金刚狼仍然只是金刚狼
特别喜欢芬兰冠军对艾迪说的话:你和我就像是1点和11点,很接近,但距离很远【天啊,太好了吧这句话
电影开场不到一分钟,就笑的哭出来了,是真哭,好爱艾迪妈妈的金牌饼干盒!艾迪爸爸开场还蛮温馨,后来居然就变了。狼叔这次的角色就是英国版少林扫地僧,英国佬的音乐永远做的这么好听,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看的体育/传记/励志片了。这么牛逼的电影有机会能在国内上映第一天包场看掉,也真是没谁了。
运动+励志永远会让那些还有梦想的人热泪盈眶。
不到2%的票房占比,对这样一部非商业化的体育励志片,是有些亏欠的。杰克曼继续走《铁甲钢拳》式的落寞教练+心灵导师套路,并无突出,倒是特工小哥转型成功,用一脸憨笑的愣头青代替了之前的腹肌型男。
the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not the triumph but the struggle没有最终获得第一,没有美女投怀送抱,却一样证明了自己改变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