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名字对,方向错!”
直径五英里的彗星以三万英里时速杀奔地球,一周后抵达。且由于体积过于巨大,无法在穿越大气层时自行烧毁。一旦撞击,“将产生相当于二百五十万吨TNT的当量,掀起的尘埃将减少太阳辐射长达数十年之久,地球将不可避免再次陷入冰川时代”……只此人类浩劫的烈度描述,我们早有耳闻见怪不怪。真正有趣的是后面人类的应对。
美宇航局的科学家们在紧急会议之中提出两项建议。一,使用秘密部署在外太空原本用来瞄准苏联或者还包括中国的核导弹(大力神计划)对彗星实施打击,迫使其转向或粉碎。二,考虑到这些核导弹的数量与当量有限,有必要与疑似拥有类似秘密计划的苏联人展开合作。
然而,此建议招致了军方负责人的强烈反对。理由是科学家们也有过计算失误的先例,所以那彗星未必真会撞向地球。更关键的,这么做“等于昭告天下美国于外太空部署核武,彻底违反了其政府过去签署过的所有重大国际协议”。况且,苏联人也根本不会承认自己拥有类似的太空核武……
很显然,此军方负责人具有不相信科技发展的反智倾向与国家安全认知上的僵化思维的保守主义性格特征。好在亨利方达饰演的时任美国总统通情达理,力排众议,特别委任科学家全权负责,军方必须予以配合。接着又发表电视讲话,以“谎言”巧妙化解因计划曝光可能造成的国家信誉危机:承认大力神计划的存在,但核弹头不是对准地球,而是始终指向外太空……结果招致电视机前深谙内幕的康纳利的自语调侃,“名字对,方向错!”
同时,也向苏联隔空喊话,情况万分危急,尽快开展合作。苏共总书记那边自然通过电视直播接受到上述讯息,并以自嘲口吻评论美国人竟然将“伪善变成了外交”。
伪善变成了外交?对于社会生活中的荒诞性的敏锐捕捉与揭示,很接近于与本片导演罗纳德尼姆同时代的英国喜剧,特别是伊林喜剧的艺术风格。《白衣人》中,主人公所发明的永不磨损终身免洗的神奇布料把始终处于敌对状态的劳资双方逼成了盟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公司老板竟乐见工人罢工的状况发生,只因可借此将在建项目高价转包,从中回扣谋利……
然而,本片并没有因此而躲过口碑与票房上的双线溃败。个人揣测,除成本拮据特效简陋,以及对于核竞赛的嘲讽过于辛辣不为人喜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可能在于:生不逢时。《地球浩劫》上映于1979年。当年年底,苏联便悍然入侵阿富汗!等于说影片所宣导的放弃对抗加强合作的反冷战主张瞬间遭遇打脸。
107.25
有点无聊
imdb 5.0
bug太多了,,实在看不下去,,还好是老电影,,要是今天拍的,,百分百是为了洗钱拍的。。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7_08_04_421386.shtml
看过留痕
邵氏版《彗星撞地球》,1978年邵氏公司花1600万美元投拍,提名1979年奥斯卡最佳音效奖,有明显的邵氏特效风格。
有点政治意味?1979年啊~
就还挺想当然的,不论是炸行星过程还是美苏两国关系的处理。看个帅帅的Sean Connery还是可以的,那个女翻译竟然是Natalie Wood我第一眼都没有认出来。
居然有伍德,惊喜
像块木头一样的大陨星撞击地球,看在众多明星的份上多给一星
核弹炸行星
个人口味不喜欢这种科幻片
BSC™104fl,特效方面比较平庸
当时的模型技术颇具震撼力,摄影和表演欠佳,赶快翻拍此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