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 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修订版) 季广茂 译
第一部分
一 马克思如何发明了征兆?
9.“律令就是律令”
[...]
帕斯卡尔的“习俗”与索然无味的行为主义智慧(“你的实际行动决定你的信仰的内容”)区别开来的,是信仰前的信仰(belief before be‐lief)的悖论性身份:主体先是遵奉一种习俗,然后相信了什么,但又对此一无所知,因此,最终的皈依(final conversion)只是一种形式行为(forma lact),我们通过这种形式行为认识到,自己真的已经相信了什么。换言之,行为主义者对帕斯卡尔所谓“习俗”的解读所遗漏了的,是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外在的习俗是物质支撑物,它总在支撑着主体的无意识。马雷克·卡尼沃斯卡(40)执导的电影《另一个国家》(Another Country)的主要成就,就是它以敏感和精致的方式,指出在皈依共产主义(conversion to Communism)的问题上,“相信了什么,但又对此一无所知”具有的不稳定身份。
《另一个国家》是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电影,讲的是两个剑桥学生之间的关系的故事。一个学生是共产主义者贾德(Judd),其真实原型是约翰·康福德(John Cornford),他是剑桥左翼学生的偶像,1936年死于西班牙;另一个是家境殷实的同性恋者盖伊·贝内特(Guy Bennet),他后来成了苏俄间谍。他在其流亡地莫斯科向采访他的英国记者回忆整个故事。盖伊的真实原型当然是盖伊·伯吉斯(Guy Burgess)。这两个学生没有性关系,贾德是唯一对盖伊的魅力毫无感知的人(如盖伊所言,贾德是“贝内特规则的例外”):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贾德成了盖伊的移情认同点(point of his transferential identification)。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公立学校”的环境中:那里弥漫着爱国的空谈,充斥着普通学生对学生头领(“诸神”)的恐惧;但是,尽管充满恐惧,还存在着无拘无束、轻松自如的活动;有一个有趣的滑稽模仿的小圈子,它掩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在那里,极其淫荡的快感大行其道。极度淫荡的快感首先表现为盘根错节的同性恋关系网络。因此真正的恐惧恰恰在于如此快感带来的沉重压力。职是之故,30年代的牛津和剑桥才为克格勃(KGB)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人才资源:不仅因为富家子弟在经济和社会危机期间过着优哉游哉的日子,并因此生出“犯罪情结”(guilt complex),而且因为这种令人窒息的快感气氛,以及如此快感气氛导致的沉重张力。只有通过弃绝这种快感(这也正是“极权主义”的吁求),才能化解上述沉重的张力。在德国,知道如何占这个吁求位置(place of this appeal)的,是希特勒;在英国,至少在精英学生中间,克格勃的猎头们最为精通此道。
这部电影值得一提的,是它描绘盖伊皈依苏联所采取的方式:其精密雅致是由下列事实证实的——它没有直接描绘盖伊皈依苏联的方式,而是展现其全部细节。这就是说,占据了电影的大部分内容的、对30年代的倒叙,在盖伊皈依后戛然而止,虽然盖伊对自己的皈依一无所知。这部电影极其精致地略去了形式性的皈依行为(formal act of conversion)。它在某种情形下中止了倒叙,该情形与下列情形极其类似:某人已经坠入情网,却对此一无所知,职是之故,他赋予自己的爱意以这样一种形式:对他所爱之人采取极端的狗智态度,并对所爱之人发起防御性的攻击。
仔细些看,这部电影的结局是什么?对这种令人窒息的快感的情形作出的反应有两种,而且两种反应截然相反:一方面,贾德放弃快感,公开承认自己是共产主义者,因为这个缘故,他不可能成为克格勃特工;另一方面,盖伊成了极端堕落的快乐主义者,不过他的游戏开始分崩离析。“诸神”以仪式性的殴打(ritual beating)令他蒙羞。他之所以遭到仪式性殴打,是因为他的仇人、一位爱国的求职者(career seeker)揭露,盖伊与一个年轻学生建立了同性恋关系。盖伊因此丧失了翌年晋升为“诸神”一员的机会。这时,盖伊意识到,要摆脱这种再也无法维持的情景,关键在于他对贾德的移情关系(transferential relationship)。有两个细节微妙地暗示了这一点。
首先,他责备贾德,说他没有从资产阶级偏见中解放出来。尽管盖伊满口平等和友爱,但他依然认为,“某些人因其做爱的方式不同而优于其他人”。简言之,他捕获的主体是已经对之移情的主体;他之所以移情,是因为他自身存在非一致性,存在匮乏。第二,他向天真的贾德展示了移情的机制。贾德认为,他相信共产主义是真理,这种信仰来自他对历史和马克思著作的深入研究。盖伊对此答道,“你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不是因为你理解了马克思;你理解了马克思,是因为你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也就是说,贾德理解了马克思,是因为他预设马克思是某种知识的持有者,这种知识能使人获知历史的真相。这和基督教信徒是一样的:基督教信徒相信基督,不是因为神学论证令他口服心服,相反,他对神学论证心有灵犀,是因为他已经沐浴在信仰的慈悲之中。
初看上去,情形似乎是这样的,上述两个细节告诉我们,盖伊已经处于使自己摆脱对贾德的移情的边缘(他以自己的非一致性捕获了贾德,此外甚至揭示了移情的机制),但真实的情况依然与此截然相反:上述细节只能证明,“知者迷失”(those in the know are lost),即拉康所谓的“les non dupes errent”(41),是怎么回事。恰恰作为一个“知者”,盖伊跌进了移情的陷阱:只有在某种背景上,他对贾德的两次指责才有意义;这背景便是,他与贾德已经建立了移情性关系。这和接受精神分析的人如出一辙:精神分析师微不足道的弱点和失误,都足以令他欢乐开怀,这是因为移情已经在发挥作用。
就在盖伊皈依苏联之前,他发现自己处于某种状态之中。这种状态,这种极端紧张的状态,通过下列细节极佳地表现出来:先是贾德指责他,后是他对贾德这种指责作出回应。贾德指责盖伊,说他把事情搞得一团糟,要怪也只能怪他自己。如果他在行事时稍微谨慎一点,如果他能够遮掩他的同性恋行为,而不是不可一世、趾高气扬地到处炫耀,就不会出现讨厌的败露,不会使他走向毁灭。盖伊对此指责的回应是:“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彻底的放浪形骸更能掩人耳目?”当然,这正是拉康给“具有特定的人性维度的欺诈”(deception in its specifically human dimension)所下的定义。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借助于真理来欺骗大对体:在一个人人都在寻找掩藏在面具下面的真实面孔的世界里,引导别人误入歧途的最佳方式,就是戴上真理的面具(wear the mask of truth)。但是,维持面具与真理的一致(coincidence of mask and truth),是不可能的:这种一致不仅无法使我们“与同伴直接接触”,而且使得情形不堪忍受;所有的交流都是不可能的,因为通过这一披露(disclosure),我们被完全孤立起来。成功交流的必要条件是,外表与外表隐藏的背面(hidden rear)保持最小的距离。
因此,唯一的出路是遁入对超验的“另一个国家”(共产主义)的信仰,即相信存在着“另一个国家”;遁入阴谋,即成为克格勃特工。这引入了面具与真实面孔的鸿沟。在倒叙的最后一场景中,贾德和盖伊一起横过校园。这时,盖伊已经成为信徒:他的命运已经注定,即使他对此一无所知也是如此。他的导语——“如果共产主义真的存在,那不是很奇妙的事情吗?”——揭示了他的信仰。当时,他还在把这种信仰转送、转移给别人。然后我们直接步入了几十年后的流亡地莫斯科,在那里,把又老又瘸的盖伊与其祖国联系起来的仅有的快感残余(leftover of enjoyment),是对板球的回忆。
作为一个学冷战史的,看到「剑桥五杰」的电影,超级激动!除了这个电影之外,如果感兴趣的话续集可以看「Cambridge Spies」(剑桥风云),再续集可以看「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锅匠,裁缝, 士兵,间谍)。他们的史料其实很多,只不过英国外交部很多档案到现在都没有解密,不像美国那样有30年的解密制度。除了本片原型Guy Burgess之外,「剑桥五杰」中的其他几个人, Donald Maclean, Kim Philby, Anthony Blunt, John Cairncross应该也有很多料,拍电影肯定是足够的,甚至可以拍成一个系列。
不过电影的中文名似乎有很大的问题,译者可能完全没有看懂电影,或者可能是立场先入为主了,因为英文原名Another Country更好地说明了电影想要表达的内容。Another Country 既是指苏联,站在老年Guy Bennett的角度,也是指有着压抑的公学生活的30年代英国,还指代他和Tommy Judd心中那个没有偏见和歧视的「理想国」。
除此之外,也有人认为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即James Baldwin有一部同名的小说,题目也是Another Country,内容也涉及gay and bisexual characters。当然,还有很多的说法,贴一下维基百科英文页面的说明,麻烦翻译前至少查一下维基百科(英文版)!
The title refers not only to communist Russia, which is the "other country" Bennett turns to in the end, but it can be seen to take on a number of different meanings and connotations. It could be a reference to the first line of the second (or third, depending on the version) stanza of the hymn I Vow to Thee, My Country, which is sung in both the play and film, as well as referring to the fact that English public school life in the 1930s was indeed very much like "another country".
"Another Country" is also the title of a novel by James Baldwin, which includes gay and bisexual characters.The Go-Between is a novel by L.P. Hartley (1895–1972), published in London in 1953. The movie's framing as the narration of an old man may reference the beginning line of the novel: "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 they do things differently there."
The most direct reference is to several well-known lines from British literature, originating from Christopher Marlowe's play The Jew of Malta: Friar Barnadine: "Thou hast committed--" Barabas: "Fornication-- but that was in another country / And besides, the wench is dead."
Here "the wench" may refer to Martineau. Most of the students are more interested in covering up a potential scandal than worrying about the actual death. If so, the "adultery" may refer to what is done to Martineau and perhaps all students by the school, rather than his actual sexual liaisons.
电影中反复响起的一战纪念歌曲「I Vow To Thee, My Country」也是一种呼应,即:对于Bennett而言,对于Judd而言,这个Country到底是谁的Country,是哪个Country?「I Vow To Thee, My Country」这首歌的原词是在一战前写的,原名「Urbs Dei」( 「The City of God」 或者「The Two Fatherlands」),很明显这两个都是有强烈宗教意味的名字。
如果看后一个名字的话,这里的Fatherlands 既是指世俗意义上的国家,更是指基督教意义上的「上帝之国」。后来一战经过改编后就成了纪念一战阵亡将士的歌曲,直至今天的Remembrance Day(国殇纪念日)依然可以在世界各地的英联邦国家听到这首歌,因此歌词原义双元中的一元「上帝之国」的涵义明显弱化了,世俗国家的涵义比重不断增加。事实上,20世纪的历史表明,无论是美国、俄国还是英国、法国,战争对于国家权威与民族主义的强大构建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导演想表达的是,在Bennett和Judd那里,「上帝之国」的概念已经被想象中的自由、平等、公正、包容和多元的共产主义式的「理想国」所替代了。毫无疑问,这样的理想中的国度在理念上,一定是同「上帝之国」一样,高于世俗意义上的国家的;如同近代化带来的世俗化使得「上帝之国」日益不被世俗意义上的国家所容一样,以共产主义作为主要标签的「理想国」也是不会为30年代的英国社会所容——理想主义面对强大的现实往往是倔强而脆弱的。Bennett最后讲到,「Of course, Tommy was killed in the Spanish Civil War. Tough as old boots, Tommy was, till the bloody facists got him.」众所周知,20世纪上半叶全世界理想主义和左翼运动的高潮就是西班牙内战。因此,这里就讲得非常清楚了,Bennett不想回去,也不怀念那个时代,不仅仅是好友已经不在了,更是因为理想主义已经绝迹了。
电影没有发行CD,只有配乐音轨。就拿Katherine Jenkins的合辑来充一下数,第四首便是。
电影开头有一句话,年老的Bennett说,「You've no idea what life in England in the 1930s was like.」 不到半个世纪的几十年后,在Bennett晚年,与他对话的那个女孩已经难以理解为什么在那个年代共产主义是那么吸引人,左翼运动风起云涌;而苏联解体后更多的人也不明白,甚至已经把这样一种曾经风靡全世界的思潮当作笑话了。或许,半个世纪以后,我们的子孙(此处假设我会有女朋友)也难以理解,为什么他们的祖辈会在2012年争着去买iPhone?毕竟,祖辈经历过的国家,于他们而言,已经是Another Country.
此片的遗憾在于:colin叔那么粉嫩甜蜜傲娇嗲,居然没有给他配个好基友出来放闪光!
唯美死了!!!年輕的Rupert Everett絕對秒殺啊!!!CF在裏面也很萌!!!很喜歡裏面涉及到的各種主題~~~非常棒的一部電影~
"Look, it doesn't come as any great revelation. It's more like admitting to yourself something you've always known. Owning up to yourself. It's a great relief in some ways. …Are you a communist because you read Karl Marx? No.You read Karl Marx because you are a communist.…Because in your heart of hearts,in spite of your talk of equality and fraternity,you still believe some people are better than others because of the way they make love."
周末回顾了一遍锅匠和剑桥五杰,突然发现了这部电影。伊顿、板球、白衣、同性、政治、压抑的青春、压抑的情感、压抑的社会。有人说这是披着同性外衣的政治折射,而我感觉到的只有青春和自我认知。RE是被上帝亲吻过的浪荡子美得不可方物,以及我喜欢配乐和最后那句“我想念板球”。
Guy美丽机敏,风流洒脱,看似招摇其实认真敏感。Guy跟Judd简直就是两个校园奇葩,光彩夺目。这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事情,电影是84年,我们在看的是接近一百年前的故事,可是内核还是那些,treason and loyalty以及如何认识自己,成为自己,以及实现自己。看了下介绍,演员本人就是相当的叛逆以及大胆,而且还成功的成为了自己。
could be better, 性取向和政治兩頭都想粘,但腿還不夠長
这就像一个充满阶级斗争的巨大牢笼,安宁、优美、衣食无忧却处处充满压抑和厚厚的墙壁。这种主题倒并不鲜见,也基本表现得体,抢眼的还是嫩得不像他自己的柯林菲尔斯和鲁伯特的对手戏。
强忍着2星的欲望多颗星给柯林叔。剧作混乱不堪,整体感全无,毫无重点。
年轻时的Rupert Everett美得不可方物啊,另外觉着英国真是个很gay的国度。
很清冷的感觉,英伦风十足。我把最后几分钟的音乐截了下来一遍遍单曲重放,那旋律直接就奏到心里去了。84年啊,距离现在已经足足25年了。眼中所看的,是25年前的画面。耳中所听的,是25年前的配乐。天啊,天啊。
CF你个渣 人家表白这么明显 你还抱本马克思的基佬书装 装死你
著名的“剑桥五杰”的故事,英国历史上同志“大清洗”的诱因,《英伦性丑闻》的前编,《沃尔芬登报告》的引线。其实抛却那么多政治因素不看,这部电影不过是个爱情故事,Rupert Everett美得惊为天人,可惜跳上他的船的人,不是Colin Firth。巧妙的也在于,Rupert的生平,像极了他所饰演的Guy Bennett。
Colin同学告诉我们:资本主义是异性恋,共产主义是同性恋。啊~~~被戳中萌点 Orz 好想给5星。。。
我躺在你的怀里,小船摇啊摇。你留在我的心里,战火烧啊烧。
拖到今天才看的片子,现在想想好像锅匠的前传,或者说锅匠是同窗的后续,对逝去青葱岁月的祭奠,但还是禁不住想大声喊粗来:供产主义不让搞基!供产主义不能救机油!再忍几年乃们就是名副其实的大腐之国了,哎。。。。。。
放荡子在男校争当舍监勇出头……摔,这片子太好走神了好吧!最后要吐槽一句,共C主义也不准你这样光明正大地搞基啊!考虑到1984这么古老的片子跟一众美男跟一众制服。勉强打个三星……
《同窗之爱》,算是意译中的意译。更直白些,应是“同窗的同性之爱”,故事背景和《剑桥风云》是一回事,今年刚看过的“锅匠裁缝士兵间谍”也有点这个事的影子。贵族男校出身的同性恋外交官其实是苏联潜伏间谍,这题材英国人拍了又拍,永不厌倦。鲁伯特埃弗雷特俊俏的不可方物,直让人感叹造物主的神奇
既无忠诚,何谓背叛。对GUY来说,苏联也不过是Another Country而已。意外的很靠谱的一部电影,不知为何片名会被翻译成同窗之爱。不过如果不是这个意图如此昭然若揭的译名,大概我也不会那么爽快的去找来看。。。(自我反省中……)Rupert真是360无死角美青年!!(完全没有
故事背景和人物和《A Very British Sex Scandal》以及《Cambridge Spies》应该是一样的,剑桥的苏联间谍。这部更侧重学生生活,真无法理解那个时代,看再多也理解不了。只是,RupertEverett在里面真是太惊艳了。
so many beautiful boys in this movie...I love British gay movie...they're deep-thinking,delicate,calm and connecting with social movement……they're idylls that spread melancholy climate , very tou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