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九阴真经》,应该是十几岁时的一个暑假,当时我很喜欢看,觉得这个剧很好看,并且很为姜大卫的黄药师倾倒——姜大卫以中年微微发福之姿,将黄药师演得魅力十足,是我对这个剧最深的印象。
其他也就罢了。印象里剧情不算太精彩,情感线也有点俗套,除了姜大卫和梁佩玲,剧里的很多人物我已经没什么印象了。
而这次再看,才发现这个剧的出类拔萃之处:九十年代的剧,虽然布景之类的真实度有限,但是拍得非常精致,意境远超同类武侠剧,导演非常注重画面的美感——这在武侠电视剧里着实不多见。
第一回:冷侵溶月听雨楼
第一集的回目是“冷侵溶月听雨楼”,以黄裳的故事为楔,画面色调昏暗,黄裳报仇失败,群鸦呀呀而鸣,明教教主慨然地吟着诗离场——这一段大约是仿的《倚天屠龙记》里银叶先生报仇的桥段,明教教主同样都是约他下次再来,但是这里加了书中黄裳故事的伏笔,教主轻叹“我也不知道能不能等得到你再来”。在小说里,黄裳练成绝世武功出山之后,发现仇人已然老死,而剧里也是如此,“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黄裳面容依旧,明教教主却早已作古,当年的年轻女子也已垂垂老矣,白发苍苍步履艰难地履行她父亲当年做出的等着他再次前来报仇的允诺。
这一段剧情,小说里只通过周伯通向郭靖讲故事,三言两语的做讲述,还借着周伯通的没心没肺哈哈大笑,把这个故事说得很滑稽:都不用练什么功夫,只要和敌人比长寿就行。但是在剧里,导演拍出了这个故事的苍凉和绝望:黄裳用了他的一生,最后却无仇可报,他空有绝世武功,却只孤身一人,独倚山崖,心头想起了明教教主当年的长吟:顷刻兴亡过手,说甚龙争虎斗……
下一幕就是黄药师出场。漫天飞雪,青海派门前空无人烟,唯有一男子持剑而立。在风声和笛声里,镜头转向男子正面,姜大卫的黄药师手持酒壶,冷冷地望着青海派的大门,缓缓仰头饮酒——这个风雪中长发烈烈,仰头饮酒的镜头拍得和林青霞的东方不败饮酒的那个镜头有点像。饮完酒,黄药师面夹寒霜,眼望山门,将壶中残酒缓缓淋在剑上——这一段拍得着实漂亮,画面美,意境好,风雪中的杀意,冰冷入心,笛声悠远苍凉,而笛声又是黄药师独特的bgm。
镜头一转,黄药师踢开了青海派的大门。黄药师将严阵以待的青海派弟子切瓜砍菜一般得砍倒。而画面转成黑白,打斗的人群依然穿着青海派弟子的服饰,黄药师身上也是一样的服饰,被打倒在地。往事和现时交替上演,讲述了黄药师复仇的因果:黄药师当年和小师妹相恋被师父拆散,听起来师父是要将小师妹许配他人,还指使众弟子群殴黄药师并将他逐出师门,小师妹自尽,死在黄药师怀里。
演小师妹的演员并不怎么美,然而黑白画面衬着风雪,硬是刻画出了一点凄美之意。看着怀里小师妹的尸体,姜大卫脸上的恨意似乎多过伤痛。小师妹死前对他说,“以后你想杀人的时候,想一想我”——这一段用的是《倚天屠龙记》里空见大师和谢逊的故事,空见大师死前知道要想劝阻谢逊报仇是不可能的,于是让他“杀人前想一想老衲”。金庸的这一段写得很好,有大智慧在里面。
黄药师对战少林弟子,最后关头想起了师妹的这句话,硬生生饶了那和尚一命。
接下去的剧情转到铁掌帮和金国。在原作小说里没有提过冯衡的身世,只说她聪明温柔美貌无双,而剧里给冯衡安排了金国萨满教圣女的身份。梁佩玲当年是有名的美女,她是浓眉大眼的长相,浓艳有余清丽不足,而在剧里她又不能走艳女路线,于是就显得有点粗相。
铁掌帮裘千仞企图在金国盗取九阴真经,却打了为国为民的幌子,好教手下热血弟子们甘心做牺牲。张智霖的陈玄风是裘千仞的大弟子,目前对师父忠心不二——仿佛是有点像令狐冲,也同样有一个暧昧的小师妹是师父的女儿。六师弟一出场就死了(是不是排行第六的都是炮灰,令狐冲的六师弟也是死的早),小师妹活泼娇俏,看起来对大师兄芳心可可,然而小师妹也不大美,当然,许秋怡是歌手,本来也不是以美貌见长。裘千仞在剧里没有孪生兄弟,倒是有个师兄,出场时还吟了一首诗:“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这首诗不算通俗,我查了资料才知道这是《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岳父吟的诗。粤语念诗,很有种特别的韵味。
听雨楼柳溶月出场。我当年一直以为柳溶月是名妓,但原来并不是,她是听雨楼的老板娘。演溶月的演员不算美,话说这剧里好像就没有一个女演员特别美的,但是导演尽可能地把她拍出了美女的姿态——就算我不认为这个演员美,我也能知道她演的是一个倾国倾城的美女。柳溶月一身白衣,周身上下无配饰,只在鬓边插一朵紫花,言谈和姿态——我能明白她是要演一个风情万种的美女,只是略微有点刻意。
黄药师在听雨楼独坐吹笛,配的是JAMES GALWAY的长笛作品,居然非常的适合,也许音乐都是相通的,不分中外。柳溶月说“这么好听的箫声”应该是一个bug,横吹为笛舒为箫,而且黄药师以玉笛为武器创碧海潮生曲,没理由错认为箫。黄药师说“也许因为这是你亲手酿制的酒,我总觉得特别的好喝。”又赞她指甲漂亮。话说得漂亮,然而心思全在别处,撑死了也就那么一分两分暧昧的情愫。倒是最后那句“溶月,你帮我准备酒,我出去一下,很快回来”带着几分家常的熟稔劲儿,杀伤力巨大。
没能在爱做梦的好年纪看这部剧很是遗憾,恋爱这件事本来就是“不是你多情看人浪,而是他眼里有文章”,撩拨全在电光火石之间,姜大卫一句话苏得你寸断柔肠。
可惜啊,没能在那个最好的年纪看到你。
导致成年以后再看就忍不住发现满目雷点。射雕的同人前传,日后响彻江湖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师弟),连同他们的敌人和女人们。
琴棋书画奇门遁甲、医药占星拳脚暗器,武侠史上的第一号全能王——黄药师,以及他俏丽狡黠多才多艺、过目不忘情商奇高的解语花夫人冯蘅,只是男女一号,就是杰克苏玛丽苏鼻祖了。
本该有人精和人渣们济济一堂,可惜编剧没能力编出智商那么高的人物,所以里面的人都是小事聪明,大事糊涂,不靠人物性格推动剧情,而是靠人物犯傻。
配乐很好,布景充满着低成本味道,但气氛全出,不得不感叹幕后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审美水平,引领着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调动想象力,那种飘逸的、苍茫的、诡谲而艳丽的氛围,生生在那几个有限的影棚和外景空间里展现了出来。
中年姜大卫不知是怎么,表情比年轻时候少了八成,以前纵然是充满郁气的孤绝角色,也是有很多表情的,如果按着时间表把他的作品看下来,会发现中姜一改小姜的灵动,换了这种表面波澜不惊、内里波涛汹涌的气场。不过击中了我少女心的恰恰是这个神情漠然的中姜。冯蘅初次被黄药师掳走,趁他给自己送饭时用匕首狠狠向他腹部一刺,中刀的黄药师一愣,仍旧轻轻放下碗,抬眼看向她,眼里划过惊讶、委屈、不解,随后像是用令人难以察觉的微弱气息轻轻叹了口气,捂着伤口转身走开了。
真是举重若轻地撩起了任何一个雌性动物的母爱啊……难怪冯蘅就这么爱上他了,这不是什么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根本就是由怜生爱。要说心里住着一个孤苦孩童的霸道总裁,非中年姜大卫莫属了,现在那些霸总剧都弱爆了,人家姜大卫玩剩下的都甩过你们八百条街,不是壁咚强吻承包鱼塘就叫霸道总裁了,什么叫微微一笑,什么叫郁结眼角,什么叫忍泪舐伤,你们懂吗懂吗懂吗!
细数之后这么多环肥燕瘦的男明星,只有梁朝伟真的搞懂了姜大卫这一套“一脸无辜撩拨你少女心”的气场。难怪《夸世代》里,还要老年姜大卫恶搞了一段《阿飞正传》的梳妆打扮,那个穿好西装三件套的老姜一如既往的潇洒帅气,他拿起了保温杯,出门了。
九阴真经就是权力的象征。王重阳黄药师知道它的危害却只是深藏而未销毁。情节人设其实是各本金庸大杂烩,由此我方明白金庸过人之处在于建立了一套武侠故事的类型,一如造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莎士比亚,之后多少故事都是这些套路。
这版老顽童与83版云泥之别,纯沦为情节的推手,毫无人物,表演浮夸,剧作不讲究,也一直是李仁港的弱项。
镜头狂动是李仁港的风格,梅若华初登场颇有些惊艳,之后又被剧情拖得体无完肤。音乐也是一脉他的风格,三弦鼓点,急管繁弦写意非常。只可惜电视剧制做撑不起这个激进,看起来像发疯一样。
差不多九十年代开始TVB的武侠电视剧的美术变得色调单一,曾经浮美的头饰与服装不再,男女一样披发上阵。这般朴素倒也挡不住顾美华的傲艳,没想到真是只开场出了一两集,结尾黄药师回忆各位前任时闪过。
结尾黄药师抱着女儿在雪地中舞剑(下雪的南方岛和海边的华山之巅也是tvb的特色),屏幕打出「红楼梦」的飞鸟各投林,噫……
姜大卫叔叔挺神奇的。年轻时,巴掌脸小身板,热血又邪气的愣头青;年长了,脸盘和身材都横向发展了,气质也跟着敦厚起来,但那股子戾气还是会从眼神里偷出来。冯蘅没死之前的黄药师就该是这幅模样。
冯蘅手捧着沾有药师血迹的白手帕,像是偷来的宝物般对着月光细细展开,一片阴冷的陈蓝色调中,那个满溢着少女窃喜又病态的思慕情愫的背影实在太美。
那时候的梁佩玲,真是绝美
你要知道姜大卫即使老了他也还是姜大卫。
最唯美的武侠剧!!!
姜大卫就是有这种魅力,即便中年发福,但是骨子里的帅。黄药师通常沉默少语,但对冯蘅的告白句句戳心;表情面瘫,可难得笑起来还是能见到小姜的狡黠。尤其喜欢黄冯二人再见时的心意相通,读射雕时就对黄捉襟的过目不忘印象深刻,唯不足的大概是这版东邪太过浪漫深情惹人怜惜,少了黄老邪的豪放与邪气
小时候躲在被窝里偷看的剧。现在想来对张智霖的陈玄风完全没印象,只记得姜大卫的黄药师了,难道那时我潜意识里就是个大叔控了= =
最喜欢的一版黄药师。1.黄药师:我不轻易为女人出手,如果你要让我为你出手,你就要跟我一生一世。2.黄药师:“想不到你这么坚强,我以后不用再为你操心了。” 阿蘅:“不是,我的坚强只是为了你再为我操心。”3.黄药师:“这个世上除了我,没有人对你更好。”4.黄药师:“你无论变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再不会有那么好的意境那么刚好年纪的姜大卫,和见证过这个剧的那一代。虽然后来李仁港江郎才尽开始迷恋飞碟钢盔,但因为这部戏,对他始终也没办法真的讨厌。
最棒的射雕同人剧。除了生孩子什么都会的药师活生生就是杰克苏的鼻祖啊,可恨我等凡人明日宝剑为谁断?
爲什麽十多年過去了,我才來點“看過”!!!究竟有多少人喜歡姜大衛,或者是喜歡姜大衛扮演的黃藥師!!!
俱往矣,数古今风流人物,皆是自恋狂
这是原创的顶峰 当时的香港编剧真有水平
若只说片头曲的制作就值得上五星。那些桃花飘飞的场景实在是太美了,色调、转镜、歌曲,浪漫的无以复加。但是,姜sir对不起,我心中永远的黄老邪只有曾江。
此片之后,再无武侠。
真的觉得姜大卫好帅啊。。。。。至今为止,我还是觉得黄药师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药师 我要是阿衡多好啊 临死那一句 你不知道我是多么地爱你
桃花影落,碧海潮生。摇晃堪比王家卫的武打镜头,专注拍雪二十年的李仁港,最好时光里的姜大卫和梁佩玲。八九十年代的TVB武侠剧有时更像一种时代符号,布景道具可以精益求精,剧情改编也可以更合情合理,只是那些逝去的气质情怀已然不再了……
一见药师误终身
可以把黄药师和冯蘅之外的所有人的戏都删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