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老手》:正义终究战胜邪恶的成年人童话
我叫得出名字的韩国演员不多,但看完《老手》后,我想我可能一辈子都能记住这个演富二代演到让我把从小到大对富二代这个群体的负面情绪都宣泄而出大呼过瘾的演员——刘亚仁。
实际上,我是一向很反感“富二代”这种说法的,这是个典型的一杆子打死一片人的词。老爸有钱又不是错,别人该花花,该玩玩,又没有拦着你挣钱,凭什么说别人的不是呢?我认识一些富二代,性格温和,脚踏实地,读书工作,大概除了确实有比我们更高一些的起点,也没什么不同。
那种一提到富二代就嗤之以鼻的人,大概就像看到50岁的郭富城和27岁的嫩模女友秀恩爱,不分青红皂白地就骂别人“渣男贱货”一样,其实有可能是“我一辈子都没有谈过这么正的女票”和“我也是正妹为什么我的50岁有钱男友就满脸横肉”的愤怒。
但面对这部《老手》里变态的刘亚仁,我这个自恃理性的人也开始对他演的这个富二代恨得咬牙切齿,以至于电影最后在闹市区的打斗戏里,黄政民打在他身上的每一拳我都想跟着低吼一声:打得好!
说到这里,我内心那个政治正确的声音又在批斗:“以暴制暴是戾气!不能提倡!法律会给他制裁!”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如果法律的执行者保护的是罪犯呢?
拿烟头杵自己保镖的脖子,打不过拳击陪练就把别人脚踝拧断,心情不好就用高尔夫球杆把自己养的狗生生打死,给怀孕女友注射毒品逼其堕胎,在闹市疯狂驱车毒驾,甚至当着孩子的面把他的父亲像沙包一样殴打,拧着孩子的头要他看完全过程…如果执法者用法律保护的是这样一个人呢?
还好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像黄政民这样傻呵呵的警察,不顾或许会因此断送的升职,冒着来自层层上司的压力执意深入隐藏在权利与财富下的灰色地带,终于在电影结局时把刘亚仁的罪证一条条的揭开,撕开钱权终无可匿的遮羞布。
电影的结局固然让人拍手叫好。
但现实生活中却常常并非如此。120分钟的时间里,我最触动的,是黄政民的妻子在拒绝了新进物产的金钱利益后到警察局对黄政民说的那些话:
“你知道我觉得最丢人的是什么吗?当名牌包和一打打钞票堆在我面前,我竟然动摇了。我也是人,也是女人。知道了吗?”
如果电影能够反映真实,那这部电影在这里或许就应该落幕了。
这就是我们的真实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清楚知道这世界上存在着这样那样丑陋的交易,也都在校园里憧憬过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但毕业几年以后,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够问心无愧的说:我过得很好,我没有向生活低头谄媚。
早上的时候,朋友给我发了一段我刚刚大学毕业时写给自己的话:
“我只是想坚持自己的信念,自己的价值观。生在当下,我已经感到知足,父母尚无需我操心养老,老实工作也还不会饿肚子。我何苦背叛自己的初衷去浸淫适应这个病态的社会。我相信动漫里面教过我的道理,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
现在回看,庆幸的是我依然赞同当初的自己: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
难过的是,我已经为自己找到了开脱的理由: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只是遍体鳞伤的我也许难以坚持到最后了。
《老手》整部电影的情节其实十分简单,无非是一个执拗的孤胆警察坚持原则查案到底挑落财阀的老套故事。
出人意料的是,这部电影竟然是今年韩国国内的票房冠军。我想,就像是我们年少时曾疯狂迷恋过日本热血漫画一样,灰色压抑的成年人生活里,我们也太需要这样一部拳起拳落,快意正邪的成年人童话了。
2 ) 30年后,一个韩国版的《警察故事》港式老梗,凭什么能在票房和口碑上双杀?
很久没有聊聊电影了,想到今天是1024,觉得应该找一部最近看过的影视作品瞎逼逼两句——作为彻底的社会无业闲散人员,多看电影多读书,差不多是将近半个月来杀时间的主要姿势。
话多了要说,屁存了得放。恰逢良日,乘势而为,不如来一部动作片,遗憾的是,这里面没有任何爱情因素(这个梗估计有点绕,看得懂的估计不多)。
我想说的是刚刚拿下韩国今年票房最佳成绩的《老手》,截至10月18日,这部柳承莞的导演新作在上映76天后下档,创下的成绩是观影人次累计达到13407966,票房上千亿韩元,我小心翼翼地用汇率换算了下,也不过是6亿软妹币起步,光中国大陆还没过完的今年,就有超20亿的《捉妖记》,超16亿的《港囧》,以及超12亿的《夏洛特烦恼》。
但,账,恐怕不能算得这么简单。
想把全宇宙发迹史都纳为己有的大韩民国,人口不过中国大陆的1/28,刚刚超过五千万,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跑去院线给《老手》贡献票房,任上头哪一部超十亿的所谓票房巨擘恐怕也难以办到吧。至于之前在草根和专业影评界被称之为“用主流素材给中国抗日神剧打脸”的《暗杀》,在8月6日《老手》上映一天之后就被前者从当日票房排行榜上干掉了。
《老手》在韩国最终的票房排位杀到了前三甲——如果不算从好莱坞引进的《阿凡达》的话——排在它前面分别是《鸣梁海战》和《国际市场》。当然,这仅仅是从商业上说明了《老手》的口碑,不足以支撑起这篇安利文的有力程度。下面放两个专业性的网络数据先,起码对于喜欢看电影的票友来说,烂番茄指数和IMDb的观影推荐还是具备一定的参考性:
《老手》烂番茄新鲜度80,爆米花观影指数84
IMDb上《老手》的评分7.5。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所谓的烂番茄指数是专业影评人对电影新鲜程度的评价分数,而爆米花观影指数则是普通观众对影片总体的评价,从这里来看,二者相差不多,《老手》上80无可厚非;而IMDb上的评分则和豆瓣上一样中规中矩,7.5,在美上映一月有余只有265人评价,海外票房不乐观,但那一句对影片的一句话描述着实抓住了整个故事链条的精髓,翻译一下:警探撂倒高富帅,和《老手》的港译名《躁底警察生擒富二代》一样(粤语里“躁底”,大概就是脾气很差,动不动就会屌你老母的意思),有一股浓郁的地摊文学味。
再给片子吹点牛逼。
《老手》下档后就作为伦敦亚洲电影节开幕影片,在这之前,它刚拿下第48届西班牙锡切斯电影节的亚洲最优秀作品奖——这是个以重cult片为主要竞赛单元的电影节,比如奇幻、恐怖和血腥动作题材,所以,尽可以想象《老手》会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巧的是,导演柳承莞被称作是韩国的昆汀·卡伦蒂诺,So,这个奖或许对于他来说还有那么点意义。毕竟,国内的三部票房领头羊,还一根毛没有拿到嘛。
从这个层面上讲,《老手》在商业性和专业度上,起码还是有善可陈的。
赞誉列了一大堆,作为一篇不典型的影评正题还没铺展开来:《老手》到底凭什么站在这个高台上,哪点打动了影评人的心和观影者的钱包?
其实,港译名和IMDb上一句话阐述基本就把剧情概括完了,再具体点,看过成龙版的《警察故事》第一部没(1985年那版,30年前)?或者近一点,甄子丹版的《杀破狼》?差不多如此:一个能力突出、性格暴躁、死认准理的小刑警,一个被他弄的头晕脑胀却不枉维护他的顶头上司,一群能够一起冲锋陷阵、以他为依赖的疯狂队友,再加上一个纨绔不羁、性格张狂、甚至极致到变态的年轻霸道富二代,人物结构就能把故事情节串起来。卧槽,这不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香港警匪片的框架吗?
但韩国人玩得更认真了点,黄政民扮演的徐道哲完全可以和成龙版陈嘉驹划上等号,连动作场面的诙谐程度都有借鉴模仿的意思。他会利用小聪明对待待审嫌疑人,利用自己的身手拳脚当作最有效率的办案武器,偶尔也会因此在警察系统的监察部门下转为被动,投诉率居高不下;可是一旦轴劲发作,完全就是“天涯海角也要弄死你”的节奏,因为合作货车司机讨薪被羞辱从而被大财阀蓄意制造出“自杀”的假象,小刑警蚍蜉撼树,从怀疑同事收钱办事,到上级官员竭力打压,都完全没能阻止他一定要抓到大财阀继承者,即富二代赵太唔的犯罪证据,也可以说是把柄,将之绳之以法。
关于片名,所谓老手(英文名Veteran,意为老兵/老将/老手),除了代指徐道哲这样基于办案经验与犯罪团伙周旋的老警察所用的一些非常规手段之外,影片里寄望用钱就能解决问题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财阀集团,仗势欺人拖欠货车司机款项的项目经理,以及收受贿赂好处见人眼光办事的基层警务人员和警务高层,都是不同生存方式上的老手,是非对错,柳承莞在结尾给了一个自己的答案。
接之前所说,之所以说韩国人把港片的老梗玩得更认真了点,无非就在于利用一个简单警察抓贼的故事横剖了整个的社会基本面。故事之外,展示更多远更现实的韩国社会。这两年以来,貌似韩国电影越来越多地不只是简单地讲好一个完整故事,从《熔炉》、《辩护人》、《恐怖直播》、《江南1970》到《老手》,都或明或暗地在指出韩国现实的焦虑和弊病,社会腐败、财富差距扩大、危机四伏,根本没有完完全全地体现正能量嘛。而港片中港味的式微,除了因为大陆市场的强势挤压之外,1997之后带来“讲政治”大潮,审批制度和一味地市场迎合,让本有的港味警匪黑帮片在之后基本失色。
《老手》梗老不老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市场和专业完成度上,它都赢了。柳承莞作为一个从小看着香港动作片长大的导演,用点拿来主义,吸收港片中的有效精华,至少说明,这料还没馊掉。就像西方文学的源头古希腊神话,母题也不过“乱伦”、“复仇“和“弃妇”三种,也不妨碍衍伸出五花八门的文学素材。
题外话来一段,《老手》中黄政民演起正派来有模有样,让我甚至忘记了他上一部作品《新世界》中腹黑的黑道大哥形象,这部翻版的韩国《无间道》在最终的结局上或许会比大陆版《无间道》的结尾更有现实性(你或许还不知道当初刘伟强给《无间道》准备了两个结尾吧,大陆版是特供版,因为有正能量)。
一句话,讲政治嘛。
所以,如果类似《老手》题材的片子会在大陆开拍的话,我相信,最终那个霸道富二代在被辣手神探活捉之后,一定是可以被鉴定为患有“急性间歇性精神病”的。
3 ) 优雅而阴暗的赵泰武
该片主要描述刑警追缉罪犯的故事,其实在警匪片中,很多时候都对反派充满了感情,好像反派也更容易出彩,当然势均力敌更好,比如枪战,暗战,以及无间道系列,看着更过瘾,韩影警匪片也非常值得一看,尤其是这部韩国2015年观看人次最高的片子,导演很厉害,演员也都是实力派,在这里年轻的刘亚仁很好的诠释了不可一世,唯我独尊财阀的财阀富三代,他只在乎自己,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他使用暴力,又厌倦了暴力,他不可一世,又内心自卑,他阴暗却又展现着优雅高贵,表现力十足,特别是电影的后半部,被调查队的包围的场面,在明洞的八车道公路,赵泰武横行的飙车场面将历代反派角色的面貌原封不动地展现出来。整部影片节奏很好,情节也很棒,非常值得一看。
4 ) 为什么韩国票房超好
剧情并不算有新意,但节奏和笑点掌握的还不错,为什么韩国票房超好呢?做个不负责的猜测,大概因为片子符合了大众的心理期待吧。
我们憎恨为富不仁,心理也期待一位英雄,不是钢铁侠打外星人那种,是那种为了心中的正义,无论受到多少打击,依然坚持不懈、依然向往光明的人。
片里的富二代套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几乎都是通用的,他代表的是一种典型的恶。
老虎吃羊,尚且是为了生存,是一种残忍但必须的恶。
而室长的血腥行为纯粹是为了娱乐,他糟践女人、折断保镖的脚、杀狗泄愤,都是为了一种精神上的娱乐和放松,并不是为了生存,是一种本该避免、也不该出现的恶。
司机辛辛苦苦乞讨的薪水,在他看来可能只是一顿饭钱,他觉得这点钱不应该来公司拉横幅,他感觉受到了愚弄,简直就是浪费了他的时间。所以人为添加了一场拳击赛作为讨薪的筹码,让一位父亲在自己孩子面前被打击、受羞辱。
而警察的角色,填了观众心里英雄的那个凹陷,其实他也只是个尽职的逗比,并不比别人高尚,是吃剩了半碗面还要退掉的小组成员,也会和老婆拌嘴、为房贷发愁,盼升职盼加薪。
可他唯一容忍不了的是职业的敌人,就是犯罪。
说起来这本就是他的分内事,既然拿了这份薪水就要干这样的活,理所应当的事情应该没有闪光点可描述。
可在同僚的排挤、上级的压力还有监察阻挠的环境中,依然坚持去干本职工作,这就显得难能可贵了,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填补观众心中英雄的凹洞,因为这并不容易,甚至甚为艰难。
组长和同事们最终没有领便当,是片子成为喜剧的重要原因,这点不用展开来讲,邪恶被正义打败,司机苏醒,皆大欢喜,令人身心舒畅。可现实有这么完美吗?
人人都期待一位英雄,不必像钢铁侠打外星人那种,甚至不需要多伟大,可能他只需要老老实实,领一份公平的薪水,不管外界如何挠扰,都能做好分内工作,这就足以。
5 ) 只能算是“新手”的非常一般完全不能算悬疑片的搞笑动作片
这电影…我真的 多大期望多大失望吧
整个一个逻辑不通。
不是,我就想不通了,芝麻大点事,本来掩盖过去就是个打人的事,这些人都不嫌事大的事吧,又贿赂又买凶的,越整越大,不整个最后枪毙是不是浑身难受?
虽说这个富二代是个神经病,就你这个处理事情的水平漏洞百出,你有什么自信随便就拾掇一个随便就杀一个的?我还以为你有什么漫天过海的本领呢敢这么随意??搞了半天就一个低端玩家。逃亡国外之前还搞一个吸毒局,是等着别人来抓你呢是吧??还“警察现在进来我们就完了”,你那么点安保你之前是怎么想警察不会来的??就是想进局子吧??
还有,这人物形象都平面的不能再平面了,富二代为什么这么深井冰,因为他一家都是深井冰,就是恶恶恶 万恶之源。警察就是这么正义 正义 正义,我就把我家牺牲了,我就要抓你抓你抓你,连思想的挣扎都没有,小家算个,伸张正义才是最重要的。(ps:富二代是不是蠢 你的势力呢?去威胁男主妻子儿子啊,合着就知道给人送钱,男主儿子出场不被威胁 所以是来打酱油的吗?)
男主妻子去警局闹的时候我尴尬癌都出来了,人家贿赂你,妻子的点还挺奇怪的哈,竟然在你为啥会透露有房贷这件事情上??以及你们都让有钱人这么出丑,有钱人都丝毫没有什么有利的反击与威胁,是假的有钱人吧??
反正剧情线走的毫无逻辑,人物都平面到看着就烦,只能属于搞笑动作片了
一星给你们的所谓演技,还有一就是给动作戏,看着还挺燃的
6 ) 港版《老手》
听说《老手》是2015年韩国十佳电影之一,写实的风格,是我的菜,所以要看看,距离上次看这种风格且很满意的是08年的《追击者》。我想说《追击者》更写实,更直击人心,特别是结尾金允石要手刃杀人犯那段内心挣扎,精彩至极,然《老手》或许胜在整个制作比较精致,但就连打架都感觉无比的干净,少了现实感。
影片开头交代黄政民的team轻松破获了一起跨国偷车案,这里我想说,跨国犯罪:一、偷车这条财路档次太低,风险又大,跨国很容易被黑吃黑;二、犯罪团伙的智商堪忧、一点反侦察能力都没有;三、交易的时候,周围还那么鱼龙混杂。总结以上三点,真的想不被抓都难,我觉得这是在比拼兵贼的智商谁更低的角力。所以智商稍高的黄team胜出。
不过这个“预抑先扬”的套路没走好,“先扬”的重点应该在后面的表彰大会上,在码头捉贼的那段显得有些拖沓~
好吧,其实到这就开始反转剧情了,只不过冲突看起来太不明显,镜头语言表达的能力太过苍白,因为黄政民和刘亚仁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一次怪怪的聚会上,很难想象一个没什么钱的警察愿意去那种高级会所,碰到的富二代又极其的不正常,突然就发疯了,然而癫得不到位,且癫的太表面,不过是为了后面那场更癫的戏做准备。
生活困难讨薪不成的郑雄仁在大财团的门口拉起了讨薪的横幅,被富二代请上了办公室,那段强迫孩子看父亲挨揍的戏,残忍但不到位,悲戚但仅流于表面,至此可能是刘亚仁的一个高潮戏,却没有先辈港片的point,点也没get到。
后面就是开始是黄sir的个人show time了,说实话一开始对郑雄仁的死我很疑惑,因为他是个担责任的男人,就这样一死了之,太不符合逻辑了,我以为这是国与国之间的一个文化冲突,跟着剧情走才发现,这是一个伪造的犯罪现场,但给的理由却很牵强,因为郑雄仁的妻子说,丈夫平时不发短信,也没有使用长句的习惯,给的点太禁不住推敲了,站不稳,我想是为了给后来那个知情的保镖专做污点证人埋下伏笔吧。(有些败笔了)
新的发现给了黄sir更大的动力,他决心要挖出幕后的黑手,但差点被一个丫头片子的电话给暗算了,这是多没有警察的职业敏感啊~激起群愤后,黄team的队长也开始挺他了,最后直捣刘亚仁的那段,精彩,特别是飙车的那段以及最后一对一的K.O.,漂亮,如果硬要挑毛病的话,就是刘亚仁出停车场后,连续两个警察直挺挺的撞上去了,这不是国土保卫战,退一寸就是丧权辱国,拦不住要用脑子啊,我当时想直接把摩托车甩到他车轮下不久好了吗?(看完后,才知道这个梗是要留给黄sir耍帅用的);但刘亚仁横穿马路那段,超级到位,极好~
后面一对一的K.O.也是内心戏满满,黄政民果然是影帝级的表演,拳拳到肉啊,精彩~
但不得不说这片从开始到结尾用的港片的老套路,只不过换成了韩国面孔,我也很纳罕此片为什么是韩国2015年的票房冠军,maybe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也很热爱港片吧~
Ps:《老手》铺天盖地的对刘亚仁的一片赞誉的背后,其实撑起《老手》更大程度上要归功与黄政民,他是那种看起来不起眼却很有戏的人,连续看过他好几部片子,他总是影片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那个,不论戏份的多少。
刘亚仁的表现也就还好,在水准线上,不失分而已,刘仁英在里面的角色让我有些混乱,跟她在《来自星星的你》里扮演的角色是一样一样的,这么重复的角色她是怎么想的呢?
模仿是港片,套路也差不多,称不上好,也就是中等水平。
7 ) 韩国版《我爸是李刚》
最近“我爸是李刚”里的李刚又出了新的续集,很巧合的和本片相遇,相互印证令人唏嘘。我一直喜欢韩国电影,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韩国电影人总是很神奇地抓住一些中国特色的故事,用自己的方式讲了出来。
小人物警探和来投案的副手说“道个歉就好了嘛,何必这么大动作?”这恰恰道出了司法正义的核心,司法正义不是绝对正义。杀人偿命算是公平吗?撞死人赔多少钱都无法把受害者救回来,法制的作用仅是一个在公平公开的制度下所作的了结。然而,总有一些人尤其是强势者,宁可花费数倍的代价也不期望在公开的场合做个了结。
无论是李刚之子还是富商之子,如果大家都一开始就尊重法律,付出的代价一定是最小的。但如果法律本身已经没有尊严,就会催促着他们去违法,本片正是讲述了这个简单的道理,并不是富二代有多邪恶,而是没有人和制度去遏制他,一道道防线都倒向他,打屁股都有人代受,人人都屈服于金钱而忘却正义。父亲、保安、警察、副手、职员都在帮助他掩盖罪行,哪怕是怀了他孩子的女演员,以为是要去讨说法反而是为了讨要更多的利益。最有趣的是,他不惜代价平定此事的缘由却是处于弱势的不安全感,他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实力才揽下整件事,期望借此改变自己的继承地位。
这种情景不正是中国当下的局面吗?没有公平、公正的渠道,法律失去了人们的尊重,唯有金钱可以依靠,于是有钱人越来越出格的做法会被人们所接受,社会评价又反馈给有钱人,让他们更加迷茫,无法分清对错的恐惧。尺度的模糊是对所有人的伤害,这就是法律的意义。
8 ) 接地气各种帅
原谅我是从《太阳的后裔》追过来的。
实在是大结局以后跟失恋了似的,看别的都提不起劲。只好把宋仲基之前的作品拿出来看,《狼少年》各种走心虐,不敢看第二遍,其他的电视剧看不太下去。
幸好还有《成均馆绯闻》。冲着宋仲基去的,结果迷上刘亚仁,这不是拒绝给宋慧乔贷款的银行职员吗?这种爱答不理的服务业人员不要太多,出场短短几分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从宋仲基转战刘亚仁。
必须看《少年菀得》,跟老戏骨搭戏,丝毫不落下风,26岁(?)高龄演少年人完全入戏。太会演。
然后看到《老手》。越看越丧气。
我们的电影,我们的演员……你们怎么了?为什么不牢牢抓住我,让我各种酸爽看别人家电影呢。
港片既视感。
可你看看香港引进的时候,译名译的……也算是传统香港特色。
还是《老手》有味道。警察?财阀?各有各坚持的道,也在自己的道上成了老手。
刘亚仁真会演。而且这么年轻。挑战了这么多不同角色,像个真正的演员。
好少在韩国影剧圈看到这样的性格小生。他身上这种亦正亦邪,叛逆不羁的气质,同期的小生几乎没有。其他人瞬间被比成乖宝宝。
现在看什么呢,《密会》一定在清单上。据说是跟《老手》同时拍的,精分啊精分。
戏是黄政民扛起来的,但他是老手啊;惊喜是刘亚仁。不知道以后刘亚仁会不会也变成这样的老手?
“人生啊怎么办呐吃一段大肠喝酒吧” 精髓啊!
下面给大家展示,我最喜欢的韩国演员,黄政民的作品
据说这个是和密会一起拍的 刘亚仁从变态富二代到弹钢琴小男生转换这么自如 也是酷
這種無緣由的屌炸天純變態反派能多來幾發嗎?滿足一下我這個反派控的過癮感好伐 自從走到盡頭以後已經好久沒有看得那麼爽了 整部戲最驚艷的就是亞仁了 還是港片的味道 笑點不少 故事也就是正義警察追富二代 看得開心又愉快
看完真的只有一句【我日刘亚仁演得太好了】
这是一部足以让观众对续集充满期待的娱乐电影,韩国商业片表明自己可以熟练地进行连续电影模式的创作,这一点令人又一次刮目相看。韩国导演刘昇完的这部犯罪动作新片要比两年前他的那部样子货《柏林》有娱乐性,虽然制作上好像降了一个档次,但这不失为一部喜剧与动作结合优秀的电影。
刘亚仁真的不得了
首先看的这场基本上满座 两个小时一点不觉得漫长 然后对刘亚仁有阴影了 演技太赞 片子有的情节真是爆笑到肚子痛 唯一不足是三观过于正了 总之就是巨爽 解压 超值~
黄政民正在碾压韩国影坛
轻松流畅的讲述了一个老警和一个变态恶少斗法的罪案故事,后来居上将“暗杀”拱下了今年韩影票房总冠军宝座。这样的故事如果在5年前拍绝对又是一部“追击者”,现在则是各种商业化了。刘亚仁演了一个天生恶魔,残暴得让人不寒而栗啊...
有成龙电影的影子,例如8分钟车棚打斗善于利用周围物体。对警察的刻画受香港警匪片的影响。17分钟海港打斗在一段韩国电影特有的华丽荒诞风慢动作镜头之后,转入奇趣横生的追逐场面,1:22室内打斗和户外追逐写实与喜剧结合。1:50分追车场面盛大,正邪决斗充满力度与快感,符合人物性格且执行不错。
算是非常的臉譜化,劇情表演節奏都只能算中上,也是不懂為啥票房辣麼好~
不错。耍帅和搞笑都挺到位的,比伪大片《暗杀》强。于是通过这部电影记住了刘亚仁,多行不义必自毙,嗯。PS,哪天韩国人会拍三星现代LG乐天几大集团的电影呢,比这部只能更精彩。
刘亚仁演瘾君子的确有一套。
韩国的这类商业类型片真是构架娴熟,虽然没有太出彩,但是所有起承转合都像教科书一样严谨,哪个时段该转向,哪个部分要先抑后扬,如何让主角反败为胜,都可以拿来直接学习。
黄政民那凸凹不平的脸跟这个糙汉子警察角色太吻合了,那种游刃有余和幽默的小细节让两个小时的影片看起来一点都不累。
刘亚仁好飙
刘亚仁演技简直了,完全不能想到燃烧里的他能那么乖纯憨……整个片子很可爱,尤其主角警察,看爽了
“刑警都是用身体记录历史的” 警察出手老是放空招,要么没踢中、要么扑空…也是醉。整片有佳句无佳章,刘亚仁一个人就顶一半惊喜,简直就是韩版黄轩啊!
呈现社会问题、给出三观正的想象性解决,也许是商业电影给人最大抚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