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人以群分”是个“物理现象”,那为什么分到一起的人会有“化学反应”?屏幕上没有一具尸体没有一次死亡,而且都游走在自己的轨道上,心脏是跳动的、呼吸是规律的,但灵魂却不是完整的,行尸走肉般的活着,伤痕累累血迹斑斑的躯体用一种偶然的方式碰撞出维系苟且残喘生命的火花,星点的温暖让每一个感官都像遇到甘霖久旱的大地,拼命的去索取忘情的去依赖,但是毫无安全感的心依旧考虑着怎样寻觅到更加稳妥的港湾,看似随遇而安的状态其实包含着各种愤怒与不满,在谦和柔软的掩饰下那场风暴一触即发,有些伤痛就像胎记生亦带来死亦带去,伴随一生折磨永世。这是一部奇妙的电影,情节缓慢寡淡到足以催眠,但是你就是不由自主的想了解每个人物为何会是如此这般,想立刻追溯他们每一个人之前经历的周遭和真实的模样。在时间轴方面这是一个闭环式的影片,不知导演是否想表达一种痛苦往复循环永远不会消散的态度,技术方面要给摄影摄像的盒饭加鸡腿,构图和运镜都是高级到一种境界的优秀操作,所有演员都值得表扬,不张扬却把一种撕心裂肺的极端演绎的恰到好处,导演最高明的地方就是,不需要大尺度照样可以展现最为绝望的世界,故事内核颇深,请谨慎选择耐心观看。QJ
张律导演镜头里的那种迷人大概是因为身份特征吧,和密不可分的中日韩之间的羁绊与纠葛的历史。 已经习惯他的标志性影像:黄绿色滤镜,模仿动物姿态的行为/舞蹈,男人和女人之间由“也许我们在哪儿见过”或者“你还记得我吗”开始发展的关系,墙上的画,相框里的构图,通过镜子反射,穿插的间歇性黑白色画面,晾晒在庭院里的植物或食物总会遇上下雨的天气,街道旁不起眼的算命店。 女人表面上看起来更主动、追求刺激,在很“容易”的男人身上找到自信,并给他们贴上“魅力、特别”的标签来引起另一个男人的注意和妒忌,受伤之后却只能从同性那里得到安慰,然后深呼吸,重新挺起背,其实表面反复无常的情绪化爆发,都是敏感又清醒的内心,脆弱,需要爱,但也想保留自尊。 男人其实更懂男人,永允一看到民宿老板就觉得这个老板很奇怪,而松贤对老板说的是“你对我不好奇嘛”这种意味深长的暧昧,又不同于永允——名字、说话、行为的暧昧,他在隧道里问松贤:你喜欢白天做还是夜晚做。 松贤主动提出分别住两个房间,迅速了解了老板的妻子女儿的信息,和老板一起在厨房里吃拉面,早上一起在楼顶上做一百零八拜,去海滩上散步。 老板有个自闭症女儿,整天躲在房间里看民宿的监控录像,陪伴她的只有那只日本式娃娃,或许饭店里的女老板是她母亲也说不定,有一天下雨,她打了一把伞坐在楼顶上,隔天永允也坐在那里,像个思想家的雕塑,那天晚上,她给他送去一碗拉面,坐在门口听他吃面的声音。 松贤看到永允和老板女儿坐在门口,问他,“你在干什么?”,永允回答:“你行,我就不行吗?”,后来换成松贤坐在门口抽烟,警察问那个头上贴着创可贴的女儿是不是受害者,女人淡淡地说:“我已经23了,他没有对我做任何事情”。 那些出现片刻的人像更像是浮世绘的旋转,和鹅说话的父亲,半夜推开女佣的门,在路上遇见儿子又假装不认识他,是因为儿子对别人说父亲已经去世了,演讲募捐煽动情绪的男人,健身器械上的女人,信任永允的药店老板,松贤的情敌(恩彩真是好美啊,超级适合穿衬衫,清冷气质型无敌了),神秘的饭店女主人,她一眼就看破永允和松贤的关系,夜晚打拳的男人,将松贤错认成顺尹的女人。 不铭记历史的民族就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你留在哪儿,哪儿就是你的故乡。 注:UNICEF;尹东柱;群山(地名)。 :)文素丽真的保养得很好啊,自律又优雅的美。韩艺璃身上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太适合这种电影风格了。
我喜歡拍攝手法
寧靜之美
造詣頗高
人物塑造不算高
曲折離奇
個人傾向主義
離婚的女人 新歡舊愛?
失憶的中年男子
疲憊的少女
懦弱的詩人?
肆無忌憚的父親?
健忘的店員
唯一可圈可點的就是
電信拍出了 寧靜的美麗
當然不算高級
好我這口
一部個人主義的電影
比如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
導演沒想著讓你看明白
透過影片了解韓國文化還是不錯的
其实,电影表达一个人的真实想法是很困难的,制造氛围让演员最大的自由发挥,才是最好的表演。看多了洪尚秀,总觉得是关于一个女人的故事,没有情节,顺水推舟的发展,通过闲聊照顾一下空旷的场景,在散漫中,让观众去意会、填充。这大概是因为过于抽象,所需要的互动吧,在他的电影里,吸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标志,男人女人都很享用烟草给与的自信。这也就是韩国的风格,不拘于环境,不拍成风光片,而是靠实实在在的街巷,那种烟火气,拉近观众,看在这样真实的环境中,人们无聊的打发时间的方式,跟你我一样。但咏鹅,却又增加了许多幽默因素,两位演员的自然表演,几乎很生活,在慵懒散漫的片子主题下,有些新颖,因为明星的加盟,也因为影片潜在的张力,人物关系在变化,也很有故事可看,期待姐弟恋的实现?期待群山故事的继续发展?一对儿,变成2对儿恋人,一切都有可能。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最佳,意犹未尽。在仅仅两个小时的片中,我并没有觉得枯燥,反而希望在进行下去,其实生活是多变的,永远不停歇,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正因为如此,再慢散的生活中,才有慎重、才有期待、才有可能,它所倡导的是慢节奏,在现实中,它是不可或缺的却又真的很难得的体验。
有句老话说得好——
好吃不过饺子,好玩不过... ...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嫂子」这档子事。
尽管不如“一指禅”和“做头发”那么刺激,但总归容易让人想歪。
当然了,小影可是很正经的。
既勾人又有内涵,不少人把它列入观影最佳呢。
不信?
请往下看——
군산: 거위를 노래하다
中国风的片名,配着写满韩语的海报。
没错,这其实是部中韩“结合”。
导演是总被拿来和洪尚秀比较,拍过《春梦》、《重庆》的中国朝鲜族导演张律。
坦白讲,两人的片子气质有点儿像,既诗意,又闷骚。
他们还都喜欢从人物的出游讲起,不按套路出牌,爱打乱叙事的顺序。
本片亦是如此。
故事真实发生的脉络是——
A男女主在首尔重逢、B两人一同前往群山、C男主独自回到首尔。
而影片叙事采用的顺序却是BCA。
时间倒置,故事从中间向一头一尾延伸,结构之妙,令人一赞三叹。
观影过程就像是在玩儿拼图游戏。
直至你看到最后,一切豁然开朗。
整体看下来,论会讲故事,小影这回要暗搓搓站张律。
在介绍剧情之前,小影必须先说一个人。
她就是本片主角之一,嫂子的扮演者文素丽。
相信很多人都对她不陌生吧。
她是李沧东执导的《绿洲》里那个重度脑瘫。
片中,文素丽的表现可以说相当精彩。
牛X到让人信以为真的地步。
而到了《小姐》中,她又化身为金敏喜的姨母。
以一身端庄的和服亮相,那段日语吟诵的戏码惊艳四座,简直比小姐还动人。
据说,文素丽为此准备了2个月。
如此厉害敬业的演员,这次同样没让人失望。
有人说,她和男主朴海日贡献了瑰宝一样的表演。
回归故事,它的配置可以说相当简单。
一对男女,一对父女,四人之间的情感在追赶与躲闪、前进与后退中交错。
简单却不单调,让人回味无穷——
故事开场,就是一对男女来到名叫群山的地方旅行。
没有交代关系和前因,让你在迷惑中探索。
正如一位网友@刘二千说的:这种非线性剪辑+删减关键情节+插入无用信息,会带来一种类似悬疑片的观影快感。
说回正题。
他们一起吃饭和说笑,别提多亲密。
可你说他们是情侣吧,女人说是误会,他们不是那种关系。
可你说不是吧,两人之间的对话别提多露骨。
在去找民宿的路上,男人竟直白的问出下面这句话。
说真的,倘若小影没跟你剧透,看到一半你才能捋清关系。
而等他们找到民宿后,关系就更复杂了。
民宿老板和患有自闭的女儿自带恐怖片氛围,他们不仅话少,还行为古怪。
没事儿就蹲在监视器旁盯着这对男女。
而随着剧情发展,走向更是愈发奇怪。
男女原本租住在一个房间,但因女人觉得有身体接触不太妥当,便提出分开来住,另租一间。
显然,郎有情女无意啊。
那她的意在哪呢?在宿舍老板身上。
女人总是喜欢找沉默寡言的老板攀谈,开玩笑,反正就是主动靠近。
男人看了吃醋生闷气,不陪她外出观光。
她也不死缠,反而找到老板,和人家一起去海边拍照,散步,聊过往。
那老板对她有那意思吗?
夫人去世多年,猛一下子有个女人对自己这么热情,说没动心是假的。
当女人靠在他肩上时,老板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太长时间没...
这边暧昧的苗头,男人知道吗?
抱歉,他早已从监视器里看到了,只是没说出来而已。
但是,他也并不孤单,因为他和老板女儿走得那是越来越近。
性格自闭的女孩鲜少露面,唯独对男人格外关注。
男人吃醋躲在房间,她就端一碗面条悄悄放在他房间,关上门。
一个在里面吃着,一个在外面听着,那画面莫名有些温馨是肿么回事。
直到某次女人撞见男人和女孩举止亲密,这错综复杂的关系,总算是摊开了。
怎么样?
关系有够乱的吧。
单看上面这些简直是一出狗血伦理剧有木有啊。
如果故事单纯如此,小影是不会推这部片的。
看到最后你会发现,故事关乎“救赎”和“命运”——
片中的四个男女不约而同都失去过一位挚爱:
男人失去母亲;
女人因小三插足离婚,丈夫对她来讲在心里已经“死了”;
女人和丈夫的小三“握手”
民宿老板因为和老婆吵架,意外导致她遭遇车祸丧命,沉浸在自责中;
女儿目睹这一切,至今走不出丧母阴霾,不肯原谅父亲。
只能感叹,人生在世,有太多偶然。
时间就像奔腾的河水一般不停地流逝,而失去爱人的人们都曾以为自己会永远沉浸于悲痛。
殊不知,一个冲动的闪念就能改变眼前的这一切。
就像坐在开往群山汽车上的这对男女,他们曾以为彼此会相爱,对方能成为消除自己悲伤的解药,却不曾知道接下来会迎此巨变。
鉴于导演张律是个历史感非常深重的人。
片中,他对中、日和朝鲜半岛的过往与现今、无法规避的历史阴影,以及身份认同等问题稍有涉及,用调侃的方式呈现,而中国元素更是随处可见。
民宿老板是日籍朝鲜族,男人和女人也分别来自南北。
那种隐隐的感觉,可以用“暧昧”来形容。
个体漂泊在历史长河中,导演将一切思绪赋在了那句“你在哪里,哪里便是故乡”当中。
有意思的是,一位网友甚至把主演间的情感纠葛影射到中、日和朝鲜半岛各方身上,也是别有一番韵味了。
可以说,整部电影就像是一场梦,一个意外。
因为如果不是女人在首尔街头偶遇到前夫曾经的朋友,恰巧这个男人曾对她有过好感。
两人也就不会有机会去群山旅行。
不去群山,他们自然不会住进那间民宿。
女人也就不会爱上民宿老板,老板也就不会知道原来自己还可以重新再爱;
而都失去母亲的男人和女孩也不会相遇,彼此温暖、互相救赎。
但这些既恍惚如梦,也是现实。
正如张律在采访中说的(摘自@深焦):
在有时间痕迹的空间里,此刻的人物是与过去有联系的,即便不直接表现,也能感觉到这种联系。在某个空间里,刚刚这个人还在,但现在这个人不见了,走了。那他就真的彻底消失了吗?不一定,他的痕迹留了下来,并和这个空间原有的痕迹之间相互起作用,这些你都会感觉得到。
仔细回想,在我们的过去里像这样人,这样的偶然不知有多少。
此时,脑海中不禁萌生出一个疑问——
究竟是从前的选择成全了现在的自己?还是现在的自己印证了从前的选择?
人生路上的每一个瞬间都可能影响自己的后半生。
学着留意身边的风景,它会稍纵即逝。
但失去也不要过多沉沦,因为你很快会步入下一站。
既然这样,何不好好享受当下呢?
禁片?VIP电影?关注微信公众号:深夜影荐,回复片名有惊喜喔~
我们小时候学的第一首诗是什么来着?是《锄禾》还是《咏鹅》? 如果说电影的前半部分在进行社会批评的话,后半部分就是在自我解嘲。韩日关系里面掺杂着近代历史、现实政治和文化联结,抛开哪一个去作判断都不准确,在一国国内还要再加上各方的立场,就更复杂了。同样的胶片,对着不同的东西拍,就会有不同的事实被记录下来,随之吸引不同的观看者,进而唤起不同的回音,最后导致不同的结果。就像连演歌的起源各方都说法不一那样,历史总是任人装饰的,本来应是幸事一桩的同出一源,被人各取所需后只能天各一方,虽然都不乏举旗拥护者,却苦了只想好好谈恋爱的普通人。 为了在参与公共话题的时候不被当作外人,叙述者的身份(朝鲜族)在前半段被抛弃了,电影甚至专门为此安排了一场戏。但“以什么身份去批评”、“有什么资格去批评”这样的问题不可能被一直回避掉,所以后半段,身份又被捡了回来。作为副作用之一,“外人”这个标签也如期而至,结果就像在咖啡馆和小饭店里那样,尴尬成了最终的结果。我们都知道,面对尴尬,大义凛然是会被消解掉的,所以就算电影打算回应关于身份的质疑,最后也只能始于被迫而终于自嘲。至于《咏鹅》,因为关乎于记忆,换句话说也就是关乎于自我认同,大概是这自嘲之中最严肃的部分了。 前后两段分别构建了两种人物关系,前一个是追求与被追求的三角循环,后一个则是“外来者”与“自己人”的二元对立。无论是哪一种,无论这些修辞的背后是社会实际还是个体处境,它们都指向现实。就像《咏鹅》一样,精心雕琢的语言之下,其实就是一副客观的景象:一只鹅的姿态。
关于文化的往事和关于政治的现实凝结成同一块琥珀,困住了人物。东亚的性情和历史交织成一层层迷惘,深处的深令我们恐惧,于是处处未知的前半段几乎是恐怖片的拍法。咏鹅是人们试图与阴影对话的声音,因此关于咏鹅的表演是一种从日常情感贯彻到身份思辨的宗教仪式。
D+ / 某种程度上和《此房》一样存在着自我折叠的倾向。区别在于这一过程中自我消解的危险可能没有被创作者重视。假如前半段是以影像的空间将文本压抑为暗流,后半段便是溢出的文本让空间支离破碎。观众如朝菌不知晦朔,游历此番盈亏轮回。但回到原点却发觉作者在时间返程中试图叠化的阐释是褶皱甚至断裂的,因而不得不怀疑前往时间“中点”的旅程是否也只是真实的假像。
给章明拍就好了。
时间是个伪命题,在同一空间中发生的“过去”和“现在”便摆脱了线性的束缚,张律对空间有着极致的影像体觉,他一直在最简单的表层之上做着最明显的时间把玩儿,然而在这之下,实质是对空间记忆和人物关系的反复拆解重建,在不同的缝隙里将弥漫于其中的丰富人文情感“驱散”出来,溢满整个银幕。乡愁,旧爱,思念,历史,其实都是发生在包绕角色的环境之中,不要试图用时间的流逝来假装和欺骗,曾经的空间化作幽魂,注视着现在正在此地发生的故事,我们对身旁一切的理解都近乎无知和幼稚,唯有被动的遭遇,周而复始。
【HKAFF】如预期那般,东亚民族关系圈的太极高手张律,绝不会满足于简单的爱情小品。怅然的男女情感,仅仅是厚实文本最上面那一层。群山篇冲洗日韩历史(殖民建筑)记忆胶片,咏鹅篇素描旅韩朝族(示威平权)生存状态,可细嚼的,实在不少。(ps:油麻地奇妙夜小记,加到了张导的微信……)
1.首尾相衔的两段式(时间上)/三段式(空间上)环形叙事,恰似男主于屋内屋外(画外空间)来回逡巡的运动长镜头般轮回往复。2.故事由中间开始,由中间结束,与片中的男女关系及父子关系一道着力突出了一种悬空的暧昧感。3.以中日朝韩四国的纠葛历史来映衬孤独边缘的个体(以及中日游客),兴许,朝鲜族人的身份认同问题与分歧隔阂,终究如时而发作的牙痛般萦回不去。4.张律继续着迷于梦境与镜像,黑白照片中的海中孤岛(亦真亦幻)与其后的梦境及现实诡秘地缀连,一如在牙医诊室旁看窗外夜景的疯狂要求(之后该场景的空镜头与片名同时出现,是为两段分野)。5.以监视器屏幕作为镜子,反照出女性对陌生男性客体的凝视。6.私以为,前半段2男2女的错位角力与暧昧关系比后半段的尴尬日常更为有趣,而男主那段酒后[咏鹅]吟舞则尬出新境界。(8.5/10)
如何拍历史?历史是凝聚于人体,空间之中?散落在街头演讲,酒后醉言和诗歌当中?还是见于错置的结构?张律的策略有些摇摆。《咏鹅》这首近乎俳句的诗歌,只有能指,没有所指。在这种“空”里面似乎能找到东亚民族共栖的空间。朴海日贡献出了惊人的表演强度。不过他在剧中先天的“沉思者”身份显然是割断了他和他人的联系。
这幽默感可以的!时间的倒置、身份的错乱和人物情感的错综暧昧。以前执着固定长镜头的张律,这次还贡献出一个超漂亮的幽灵视角调度。
張律式外部者視角的“觀光”電影(第一部分),劇本設定很大程度依據空間。第一個鏡頭裡的遊客朴海日仿佛是剛剛離開“慶州”造訪群山。全片過半才出標題,打破時間順序分為群山和首爾延禧洞兩個時空段落,群山的日本歷史與延禧洞的華僑痕跡,前半如《慶州》般的巡遊,後半則如《春夢》的探訪。唐詩、命理、夢境與寫真,再到更頻繁地被提出的朝鮮族和社會公平問題,張律用“日常”二字對記者們的提問一帶而過言指無意傳達社會訊息。韓藝璃白賢鎮李俊東鄭恩彩的客串好驚喜。‘영아’一語雙關既是小名又是詠鵝。這部看完後,突然似乎想明白了為什麼張老師會離開韓國,好像隱隱感覺到了某種界限。2018BIFF1005C1.
4.5 张律也终于迎来了自己随便拣点食材就开始做家常炒饭的阶段…小的巧思需要更有故事性的内在驱动
6/10。摄影机的圆周运动、禁锢感的房屋构图和声画分离实验,意味着一种时空相遇上的重复(街头民权集会和反赤色份子的父亲,历史问题上的相遇),前半段中允英走入废弃空房的长镜头,镜头没有继续跟进允英而环摇整个房间向前推到窗前,允英才从窗户经过,而后允英站在庭院里往长廊凝视镜头的远景固定机位,这种诡异的视点象征日据时代的幽禁(日式旅馆的监控、老板怀旧地使用胶卷拍照,分别象征韩日身份间的警惕和留韩日本人的怀乡情),阳台上沉默不语的日本女孩象征无法言说的流亡身份,当允英和女孩从岛上返回后,女孩开口是否证明这是一场寻根之旅?允英嘴边常挂流亡日本的诗人尹东柱,醉酒后吟诵咏鹅的杂耍表演指涉他中韩民族身份的错位,群山是亡母故乡,善意款待的饭馆老板娘填补了母亲的位置,告诉允英“心在故乡就在“,化解了身在异乡的困惑。
群山中后部分真的有点拖沓,首尔部分又很絮叨。如果在剪辑上能有更多取舍,可能会是一部杰作。
这是真正的野心之作,想把整个东亚复杂的社会历史文化纠葛尽收眼底,然而切入点又是那么小,每个人物的背景并没有很好地融入到角色的性格、生存状态或他们之间的关系中,造成了一定的表达断裂。相比起来还是觉得春梦更佳。尽管如此,张律可能还是这个地区唯一有如此宽阔视野的导演,如果仅从题材上比,洪尚秀实在有些小家子气。
把一个发生在首尔,而后群山,最后首尔的故事,用先群山,再首尔,又群山的顺序来讲述。故事从中间开始,向一头一尾延伸,结构之妙,令人一赞三叹。内容以男女关系为切入,引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父为实,母为虚),历史与当下的关系,乃至在韩朝鲜族人的身份焦虑等多重问题。观影如梦游,若虚若实,恍兮惚兮。
作为一对老爱被人放一块儿比较的导演,张律和洪尚秀的电影都喜欢从人物的“出游”讲起,《咏鹅》在气质上就与洪早期的《江原道之力》非常相像,而类似的出游当然也早在同样是朴海日主演的张律此前的《庆州》里预演,除此之外,容易给人造成联想的还有本片令人熟悉的结构上的小把戏,当然,把上述一系列电影放一起还会发现不少奇妙的共同点,但有一点,和张律此前所有影片一样,除了琐碎稀松的日常,《咏鹅》还出现了大量自觉或不自觉的人与人、人与历史以及民族身份议题,张律的特殊身份让这一系列议题变得有趣但深刻,甚至是独此一家的,如果能够将台词情节一一吃透,你会发现如果一定要做比较的话,张律的作品更具厚重感和焦虑感,也更具解读空间(但往往又难以一言以蔽之),说得更吊诡一些的话,某种程度上张律可能会让不少导演生出一种无言的嫉妒。
尽管如我这样的华语片忠实簇拥者也不得不承认,电影之中出现的汉语段落影像质感一下子落到网大级别,真得是很一言难尽。其余部分都是极好的。
剧作拉扯得观赏性还算好看,但看的过程里没啥感觉。拿回溯的时间做人物的复杂性,不过由于人物过分庞杂的历史符号特征而没奏效,无法代入、共情。历史凝聚在人身上?当代人最大特征,往往是去历史化的。
“让我摸一下”,进入民宿房间,短暂沉默后,男人说出了第一句话。几分钟前在饭馆,当她提议要不要找个民宿休息一下,男人还故意提高音量叫她“姐姐”,跟饭馆阿姨解释,我们只是普通朋友。在情欲面前,男人总是这样的,短暂的道德挣扎,便迅速攻势猛烈。前面的犹豫为后面的行为做道德安慰,房间内外,两种气概。
【釜山电影节展映】此前因为懒并且不太看盗版,一直到现在才看张律作品。身世、家乡、父子、日本、咏鹅诗、朝鲜族、尹东柱等元素,在首尾呼应的倒叙剪辑下,构造出喜感、温暖又有内涵的表达。全场观众笑了很多次。看完方才恍然大悟,回味无穷,不禁莞尔。男女情感部分处理得有种洪尚秀的浓浓喜剧风。醉舞《咏鹅》,是否就是Young-Ah的所指呢?比较遗憾的是,朴海日的那句中文说得再标准一点就好了。(后来吃饭巧遇张律导演,咏鹅和Yong-Ah发音有意为之,解释朴海日是帅哥所以会被女孩奉承哈哈哈)
基本上同样是在陌生异域的游走,多半是男男女女的羁绊,大致上都是缓慢的调性,张律偏倾韩国文化圈后,电影中对国家,文化乃至族群杂糅形成的复调相比于洪尚秀始终如一的浪漫旋律平添了更多回味与悠长。本片语焉不详的因果链,打乱的非线性叙事,有意但无意的镜头和历史底蕴更蒸腾出遐想与况味。不敢说张律可与洪尚秀比肩,但绝对被低估和值得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