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联无处不在的立场
中联出品,虽不是中联的代表作,但是尤其特殊意义,因为《啼笑姻缘》是张恨水的代表作,自然也就成了鸳鸯蝴蝶派的招牌,其流行程度是今天无法想象的……电影有多个版本,中联这个自然是其擅长的粤语片,也出自粤语片的黄金时代……中联即便很商业不能完全说是左派,但是也是左倾的,但在张恨水的小说覆盖下,却表达不太出来,当然对穷苦人民的同情是不言而喻的,比如这部电影更多地美化了凤喜的家人,母亲和舅舅,这和原小说是有出入的,因此你发现,穷苦人民没坏人……电影改编的基本是成功的,但是丢掉了何丽娜,或许篇幅有限吧,但是这样就把围绕樊家树的四角恋变成了三角恋,丢掉了一个难免减少了戏剧冲突……这部电影秉承了张恨水的文学色彩,那就是对女性的扼杀,张恨水的小说都有几分红颜祸水的意涵,这部更是,基本上凤喜似乎并无特别同情的必要,因为她的美丽就要招致惩罚,她企图跨越阶级和樊家树结合,这就是其最大的罪恶,所以她的惩罚就是被侮辱和变疯……另外秀姑也是女性,她爱樊家树也势必是要遭到惩戒的,首先是被拒绝,这时候她就丧失了女性的身份,于是她变成了道具,她面临的就是复仇和解救凤喜,当她的任务完成了后,她只好自我放逐……何丽娜虽然并不是跨越阶级,但是她遭到了拒绝也是一种被戕害,所以说张恨水这个名字的意味就是恨红颜祸水,他本人这么恨女人想必红尘中吃了不少的亏,话扯得远了……有一个设计十分吊诡,樊家树在这部电影中似乎完全没有体现家庭矛盾,这似乎并没有特别的意思,因为导演刻意回避了这群中产人群,他强调的就是军阀和百姓的对立,这对于中联这种暴发户的风格似乎贴近,他们抨击政治和武力,也会惺惺作态的去体现百姓疾苦,但是却各种方式百般蹂躏,他们会的是省去樊家树被绑架的环节,整部片子就是樊家树是好人是圣人,完好无损,因为中联爱的是有钱人……
人人都爱忠厚老实的富二代
http://u.115.com/file/aiq8gtni
…………………………………………………………
71/100
雖然其中有所謂男性中心的立場,但不得不说很與當時那個時代的橫截面相照應,且毫無違和感。把俠義精神和愛情元素轉移寫進市民社會中去無疑會增加原小說的通俗話傾向,重新塑造以樊、沈、關及相關人物為底色的新市民形象,在此意義上,原小說的開創性確實功不可沒。影片中對軍閥的控訴和對社會現實的冷靜審視都是很不錯的,很有戲劇性的成分。沈、關兩人各自賣藝那一段如果交給“第六代”導演來拍,估計直接會呈現出風俗畫的感覺,更能凸顯人物的環境的真實。
劇本修改原著沈鳳喜貪慕的形像,更切合中聯對低下階層的一貫取態。經此一改,何麗娜一角幾成多餘了。縱經「美化」,沈鳳喜仍然懵懂懦弱,缺乏知性,對女性的塑造,粵語片與國語片可謂判若兩途。梅綺大秀演技固不待言,日佔時代,梅綺在前夫張瑛跟前遭日軍強暴,現實與戲劇之錯縱不禁令人無語!
5.5,改了原著,但不觉得是太好的改编
軍閥,百姓。
梅绮扮演的第一个角色完全没意义。。。她唱的曲儿蛮好听
胡蝶还是很有巨星架势的
非常喜欢关寿峰和秀姑,侠义懂得知恩图报。
吴楚帆、高佬全、张瑛、梅绮.....老一代的明星啊!好片~!
梅绮啊~我泪~
有粤语片一贯的细腻,但不合理的地方颇多:张瑛演的家树更像贵公子哥粉面油头不是锦缎长袍就是西装领结,缺少儒雅敦厚的书生做派;何丽娜被梅绮演得撒娇作态对家树甚至有些死缠烂打,全然没了应有的大气风范,且基本只打酱油;关寿峰全程有点怨妇感不够侠气,秀姑又被塑造得过分侠义。人物感情纠葛被严重弱化,戏剧感缺失;拍摄基本在棚内搭景完成,空间小,视觉效应粗糙。原本因张恨水其他系列被粤语片改编得非常精致对这部抱有很大希望,算是看过的啼笑系列里质量很一般的一部。2019.06.15
太可怕了,这不是琼瑶的太爷爷吗
《啼笑姻缘》看得我啼笑皆非!
导演功力很好,但是看着粤语口音的天桥故事,还是有莫名的违和感。
本来想看胡蝶版本的没想到看的是这个粤语版的,但是也是非常好。最近一直在看老片,张恨水的功力一对比就出来了,故事饱满,情节丰富,极好极好!
去薛峰教室旁听看的。
略拖沓......收的仓促......看完以后好想看王天林1964年的版本.....葛兰和林翠演起来想必养眼效果定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