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人与异能者的嘉年华;圣与魔的嘉年华;每个人都有一番嘉年华般的经历(生死一切均有定数~);虚幻的情节~但那真实的画面又让你不得不怀疑这一点~怪不得该片在2004年获得了艾美奖包括最佳艺术指导在内的5项奖,是获得该类奖项最多的电视剧。而第二部的结尾除了让我不寒而栗外,亦迫不及待得期待着下一辑的『嘉年华』。
最近和朋友讨论的主题都与命运相关,于是不可避免的带着某种神秘和奇幻的色彩。在这样的背景下,看到了HBO的奇幻嘉年华,惊喜超乎想象。
今天看了13集和14集,因为是在电视上收的,所以也搞不清是第几季,刚才从骡子上找到,正在加紧下载中。看完了,再来评论吧。
仅此分享我的惊喜。
如果说世界杯是四年一次的嘉年华,那么在这个六月来推荐这部片子也就终于有了理由了。
按照惯例,对应女生、男生、不良的三句推荐语分别是:他们的战争\我们的未来、二战前世界局势的大寓言,以及,又一部“福音书”(Gospel of Knaufias)
他们的战争\我们的未来
HBO的片子各有各的强处,不过强悍到《嘉年华》这样,被安排去和一切最高点收视率节目对撞的就不多了:在短短两季中,它被高层安排与《疯狂主妇》、奥斯卡颁奖礼、超级杯之类的王牌节目正面对撞。
Fans们对这安排并不满意,以至当《嘉年华》两季被喊停,狂迷者在网上煽动“停播嘉年华,停看HBO”的活动时,这事还被拿出来做本剧一直在被以“险恶用心”对待,以及它被停播的理由是由于“太过真实以至触动高层敏感神经”(笑)之证据。
HBO的片子各有各的奇特,《嘉年华》(Carnivale)的奇特在于它的题材。如果说有什么剧是很难在电视上成功的,那就是魔幻(Fantasy)。如果说有一段历史是全美国人民都不想再回想,那就是大萧条。而《嘉年华》的编剧,偏偏就要把这两个要素混在一起:然后再加上制片对于圣经的奇特理解——这部剧在以“独特”著称的HBO,也被叫做“独特”而得到毁誉参半的评价。
关于《嘉年华》另一个独特的现象时,比起HBO的其他热门或长寿剧集,《嘉年华》的Fans人数也许并不惊人;但其执着认真程度,可实在是令人赞佩;他们对这一部剧集的解构之彻底,分析之透彻,上次遇见还是在狂迷《魔戒》的时刻。
那么,这么一部几乎全部场景安排在陈旧破烂的乡镇、几乎所有男人都风尘仆仆,脸上带着岁月和风沙的痕迹、几乎看完一季剧情还没真正开始的电视剧,它到底为什么吸引了那么多的人呢?
首先是片头。对于塔罗迷来说,看着那以名画拼出的塔罗图案,以及伴随着镜头的转换,塔罗中的寓意与实际时代的背景巧妙融合的片头,难免会有心潮澎湃、立即上线的想法。简单说,就是“我要搜”。当然很可惜,虽然确实出了一套嘉年华的塔罗(这套塔罗的图案也非常有趣),不过并非片头所显现的那套。事实上片头的那套是特别制作的,因此并不齐全(HBO大骗子……),不过仿佛是为了弥补,HBO特意出了一个塔罗游戏,在官网上可以下载。
其次是摄影。HBO制作向来夸耀精良,不过摄影精美到可以和《嘉年华》这样,也还是不多。虽然第一眼看上去都是脏脏的男人啊,疲惫的女人啊这样,但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其中每个镜头的用光和色彩,都相当精致;事实上,《嘉年华》里几乎每个场景,截下来都具观赏性,拥有如同油画一般的质感。这除了要感谢摄影外,也要感谢本剧的历史顾问玛莉-考瑞(Mary Corey)以及场景设计萨拉-安德鲁斯-英格赛亚(Sara Andrews Ingrassia)。
也许会有人说,在一部存在着超自然力量的剧:单纯的触摸可以治愈病人,眼珠会崩裂,暴风可以因一句话止息——在这种剧中,符合历史还重要吗?事实正好相反,只要是背景设计在过去,无论剧本身与历史多么无关,场景、服装,以及那时的人怎么说话,如何思考,这些似乎不重要的细节,恰恰是决定了它是否真能取信观众。说到这句,最近重看《终结者2》,看到阿诺一脚踩在散落地上的玫瑰花,仍旧兴奋无比。无论科技进步到怎样,过去惊艳的液体机器人现在都可以不希奇了,细节上的真实仍旧会令人兴奋。
回到《嘉年华》。除了片头和摄影外,它还拥有很优秀的配乐和剧本。这些在HBO的片子里都不算出奇?好吧,那就回到比较不良的地方:嘉年华拥有(目前所见过的)最不情愿的救世主,以及最令人同调的伪基督(爆)
先来说说救世主。这不是尼克-斯度(Nick Stahl)第一次出演这类角色了。这位从4岁开始登上屏幕的童星,曾出演过众多类型的角色,他的演艺经历跨越领域之多,可能连许多比他年长一辈的人都望尘末及;而在饰演《嘉年华》里的本-哈金斯之前,他最著名(也许也是最引人非议)的角色是《终结者3》里的约翰-康纳。
所以写到这里要承认,前面提到《终结者2》绝对故意,并非偶然。好吧,直到今天,对于终结者3换导演和换掉了爱德华-弗朗,仍旧怨念难平。而尼克只是很不幸的被选中,去演了成年的约翰-康纳而已——比起《终结者2》聪明早熟的约翰,或是在《终结者1》里仅仅是当作背景露了下脸的未来领袖来说,这个时候的约翰可真是衰透了。也许这是他成长为未来领袖的必经之路?只能说这部剧本身就太不讨巧。
于是在《嘉年华》里,尼克再次成为了救世主:这次仍旧是很衰的救世主,一开始出场就是在倒闭的农庄,有着一个落跑的老爸和仇视自己的老妈,在妈妈死后沦落到“嘉年华”的班子里四处流浪。啊,他确实是有超能力的:在第一集的末尾我们看到他治愈了一个小女孩,但在他给出那力量的同时,身边的麦田一片片枯萎了下去:与传说中的救世主不一样,他并不能给予生命,只能把“生命”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因此,在他仅仅是想要玩些小男孩的把戏时,他只要牺牲一亩麦田,或是一湖里的鱼,但当他真想起死回生的时候……
所谓“有光必有暗”,有救主也就必然有恶魔;本剧里的伪基督,或更准确地称呼,毁灭者(Usher of Destrution)的角色,是由一位卫理公会的牧师担任(让人联想起了《达芬奇密码》):克兰西-布郎出演的贾斯汀-克洛修士。
前面说到尼克小同学是位多才多艺的演员。恩,克兰西同学所曾出演的角色种类之多,比他有过之无不及:对于《Highlander》的fans来说,他是电影版里的克尔根(Kurgan);对于斯蒂芬-金迷来说,他是《宠物公墓》里的加斯-吉尔伯特;而多数中国观众来说,他是《肖申克的救赎》里邪恶的哈德利警官。(默)
写到这里其实剧透的很严重了,其实在《嘉年华》里,直到第一季的末尾,甚至直到第二季里很多时候,这两位到底谁是救世主谁是坏人还不是很清楚。哦,当然,在海报里克兰西是张开臂膀做纳粹演讲状,而可怜的尼克小同学则是流浪的小孩,不过,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光明使者和黑暗使者(爆,真是好烂的翻译),如《星战》中的杰迪和西斯同样使用力一样,他们的力量来源也是一样的。而且,与元气光明的《星战》(虽然最近一直被朝暗黑里揣测)不同,在《嘉年华》里,做好事与做坏事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所谓好人与坏人,也是要从更远景的未来来做参照的……
由于对这两个主角透露的已经太多,所以下面的介绍会尽力避免剧透。但不做也是不行,否则给男生的世界局势大分析就没有了基础……
首先来看伊丽斯-克洛(Iris Crowe)。作为贾斯汀-克洛的姐姐,她的人生似乎只有一个目标:让弟弟的一切梦想成为可能。在那场夺去她母亲(Plemina Belyakov)生命的车祸后,她担任了照看弟弟的职责。也只有她一个人知道贾斯汀特别的能力。为了帮他达到神圣使命,她可以不惜一切,而在这对姐弟间,还存在着不为人知的牵系……出演这个角色的是艾米-麦迪根(Amy Madigan),艾德-哈里斯的太太。一次金球奖,一次艾美奖提名和一次奥斯卡提名的骨灰级演员。
其次,则是克莱-杜凡(Clea Duvall)饰演的索菲,嘉年华中的算命师,只不过她的灵感似乎并非来自她的水晶球或是塔罗牌,而是来自她已变成植物人的母亲。在嘉年华中她有一位坚定的崇拜者,但对来自外部的本,她似乎有着天然的好感。时常在她耳边低语的妈妈,说的究竟是不是实话?失去了母亲的她又怎样找回自己存在在世界的价值……?
克莱也是一位简历丰富的演员,客串的剧集包括《急诊室》、《吸血鬼猎人巴菲》等等。她的容貌和脸型都并非典型的好莱坞美女类型,但她确实有一种特别的气质,适合与扮演卡珊德拉这一类女先知的角色。而在本剧的最终,她也会终于揭她的角色最神秘的身份……
“嘉年华”中值得一提的其他人包括:迈克尔-J-安德森(Michael J. Anderson)出演的侏儒山姆逊(Samson,或按照另一个译法,参孙)。很多影评家都认为《嘉年华》的诡异风格,包括摄影的感觉,有点像大卫-林奇的《双峰镇》。恩,安德森则是除此外的另一共同点了。他另一个广为人知的角色是在《X档案》里。忘掉别的角色可能很容易,忘记他演的角色则并不容易。
另一位(很可惜被牺牲)的角色则是帕特里克-保乔出演的鲁兹教授。这位教授曾对本说,“为了能得到你能力的一小部分,我付出了眼睛做代价”,除了拥有奇特爱好之外,这位教授大概是衣裳蓝缕的本剧中少有衣冠楚楚,具有绅士风度的人了,不愧是当年《伪装者》中西德尼老大的演员啊。直到第一季末,他的目的似乎相当卑微世俗,仅仅是和管理者套交情而已。只是,他真实的目标远不只于此……
嘉年华里其他的人包括:黛博拉-克里斯托夫森(Debra Christofferson)出演的里拉,那位有胡子的女士;迪安娜-萨林格(Diane Salinger)的阿波洛尼亚,索菲的植物人母亲;安德琳娜(Adrienne Barbeau)出演的路西,玩蛇的女人;托比-哈斯(Toby Huss)的德里菲斯先生(脱衣舞一家的家长),他的太太丽塔-苏(Cynthia Ettinger饰演),女儿里比(Carla Gallo饰演)。而与贾斯汀有密切关系的人,则还包括收养了他的牧师诺曼(Ralph Waite饰演),怀着打算接近他的记者汤米-迪兰(Robert Knepper饰演),以及千里迢迢去追随他的跟随者范林-斯托德(没错,我对坏人的忠诚和追随一向有特别的爱好……爆)
二战前世界局势的大寓言
在关于HBO的许多传言中,流传相当广泛的是:它如此成功和受欢迎的理由是对性与暴力的描写。强调这两点,也许有助本篇之吸引男生。不过,如果以为这就是全部,那A片也该早就一统江湖了,笑。
哦,这当然不是说《嘉年华》里没有成人话题。事实上,比起公共电视网或有线台,它里面呈现的镜头会尺度更高,这点不用怀疑。
只不过,在说“HBO是给成年人看的成人话题”时,想要强调的并非这点。而是,HBO以它的一贯传统,给编剧和他的制作团队以自由,去尝试和挑战各种界限,去面对成人世界里的成人问题。
正如曾在《六英尺下》、《黑道家族》里担任导演,而在本片中也担任导演的嘉西亚(Rodrigo Garcia)所说,HBO的特色是在它表现了成人的日常,他们如何生活、思考,以及如何面对现实的挣扎。
所以,HBO的片子是最没有“教育意义”的了。它不会想要“教导观众”任何东西(以恶趣味误导观众那是另一回事,笑),而其中的角色,也并不总是在“成长”或者“学到了教训”:当然也有成长的角色,可是,经常它显示给你看的是世界中最无奈的地方:所谓人生不如意的那十分之八九。也因为是足够成人,所以诸如“好人历经艰险终于取得胜利”类型的最后拥抱,在这里几乎找不到。
比起这点,HBO的编剧和导演们,更加相信的似乎是“自由选择”的权利。这也是本片的创作者、最初创意来源以及关键剧集的编剧,丹尼尔-诺普(Daniel Knauf),所最想表达的东西。
(之下严重剧透)
丹尼尔-诺普是一位神人,稍微列举他的事迹:他曾经披着马甲给人家当编剧,然后等马甲暴光了以后,一不做二不休,把这个人物写到自己的《嘉年华》里;他信奉神秘主义,很少外出,以至直到现在还有人坚称,丹尼尔-诺普他并不存在,其实这只是大卫-林奇的另一个笔名。在《嘉年华》被砍之后,他接受采访时曾半开玩笑的说,故事可能会以其他的媒介方式完成,不排除他亲自捉刀去写同人小说(fanfiction)。哦,还忘记说,他马上要加盟Marvel去写最新六集《Iron Man》的剧情。
一直觉得,对于许多作者来说,某一个主题是他一生一直想表达,并会反复回去重复的。《嘉年华》之于诺普,也许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在开拍之前,这个故事在他脑海中存在已经超过十年,只是他一直不知道该去怎么表达它:是拍部电影,还是迷你剧集,或是其他?
直到他碰到了HBO,并与后来担任嘉年华骨干的霍华德-克兰(Howard Klein)他们一起讨论。这个世界已经成型,所以他们决定把它拍成电视剧。
按照他的想法,这将是长达六年的计划,分为三部曲,每两季为一部:所以,当5/11日,HBO终于发公告说,《嘉年华》将被停,它已有了一个自然的结局时,我们看到的只是到第一部的完结。
未来的发展,很多在诺普接受媒体的采访,以及线上新闻版的回答中有所解答,比如索菲真正的身份以及她最后所显示的治愈力量的来源,比如本与贾斯汀在第二季季末都并没真的挂掉等等,但仍有许多未知的谜团留在观众眼前,包括,在第二季的预知梦中,在核爆的背景下,本与贾斯汀为什么会在一起拥吻等。(Yahoo和官网讨论版为此提出了各种奇妙的答案)
虽然剧情到了第二季,甚至可说在第一季,关于两位男主人公各自的身份,就有了明确的解答,不过在诺普的眼中,“一切并非命定”。他也并不认可,治愈的力量就一定代表圣人,对此他有一个极妙的说法:
“第一季的最后,本治好了小女孩,很多人因此认为他就是个治疗者,而那些枯萎的麦子,不过是副作用——但也可以反过来想,也许他是个夺走生命的杀人凶手,那个被治好的小女孩,才是真正的联带效应而已”。
对我来说,第一季如此令人疑惑,也许正在这里:两个人都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好人,或者坏人。当然,“被打上标签的人无法让人感兴趣”,或者,正如多年前所终于理解的那样,真正的纯粹不是未曾经受诱惑,而是经过犹豫,经过选择,最终做出的那个决定。
现在想起来,《嘉年华》的第一季有点像《X战警》的第一集,回头看,或已经知道了故事的人,会明白每个人所在的位置,他当时的选择或行动的理由;但对多数的观众来说,漫长的第一部分,就显得多少有些莫名其妙了——
是说,“自由选择的权利”这点,对于我自己来说,有很大的重要性。这也是对新约的故事一直如此同调,推而广之,对一切挣扎犹豫在选择之间的Hero,有先天好感的原因。对于我来说,它是甚至比“幸福”更重要的要素,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会这样想;或者,在一部“关于杂耍团车队”的故事里,选择去看到这点。
《嘉年华》在第一季的后半,收视率的整体下跌,说来也不能全怪把它安排在各种“不可能的档期”吧。前面提到过它的奇妙混合:大萧条和魔幻主义。也许对于有的观众来说,30年代还不够遥远,到可以接受里面的各种奇迹的地步。
然而那是怎样的时代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仍旧残存,美国、一直欣欣向荣,认为未来无比灿烂的美国,突然落入到贫穷之中;而在欧洲,纳粹正在萌芽;环境恶劣;科技与迷信仍处在奇妙的交接时期,有了无线电,也有了汽车,然而一切都还那么简单,消息的传递可能错误……
这是先知和预言者能够繁荣的最后时代。也是诺普——以及同样具有想象力与原创精神的观众们,能无限发展自己想象力的年代。(笑)
《人人都爱去里兹饭店》在二战期间被拍成了电影,就是《卡萨布兰卡》。不用怀疑,亨弗莱-鲍嘉是直到现在仍钟爱的演员,《时光流转》是什么时候听也会怅然若失的歌曲,“这是一段美好友谊的开始”是随时可以引用的话……不过看到卡迷把里兹饭店的各色人等分析成代表成当时的各种政治势力时,还是败了。
同样的事情正发生在《嘉年华》上,只是这次,也许相对来说不那么扑风捉影。虽然HBO的高层们宣称“它已经有了一个自然的结尾”,但观众们都知道,第二季的结尾只不过是到了1935年,距离“奇迹时代”与“理智时代”的分隔线,某一颗“伪造的太阳”的出现,还有漫长的时间。
All is fair in love & war。这两者也成为文学的永恒主题。爱情在《嘉年华》里并不缺乏,甚至可说,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爱情,只要你能想到。至于战争……无论是片头显示出的真正阴影,或是第一集中就提到的未来的战争,以及作为本剧中心情节的,前面所提到的光明与黑暗(CoL与CoD)使者之间的战争……这个主题也是无所不在的。
最近觉得,《圣经》对于西方文学的重要性,正如《红楼》之于中国。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本自己的圣经,有野心的作者更会按捺不住地把自己对历史、对人类的理解给加进其中,形成自己的版本。某种意义上说,《嘉年华》和《达芬奇密码》都是这样的作品。
《嘉年华》的制片丹尼尔-诺普(Daniel Knauf)对《圣经》的理解,会在下面详细说。先提他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光明与黑暗(CoL与CoD)之间的战争永不停止,而耶酥的事例不过是最早的,被记录下来的其中一起而已。而在神与魔鬼的替身中,有什么共同点时,他曾说过:“想想耶酥、亚里山大大帝、凯撒、佛陀、贾斯汀与本-哈金斯间有什么共同点”——按照Yahoo论坛上的同学得到的结论,他们都是男性(笑)
回到标题所说的:二战前世界局势的大寓言。目前对象征意义基本达成了共识如下:
管理者(卢西斯-贝尔亚科夫,贾斯汀的父亲大人 Luscius Belyakov)代表的是旧俄的贵族(蓝血),他们逃离了俄国(对应影片中的隐身在嘉年华车队里)。他是前一代的光明之化身(CoL)
斯卡德(Henry Sccuder,本的落跑老爸) 代表英国,前一代的黑暗之化身(CoD)。他并非有心为恶,只是比较带衰,所以走到哪里就会祥瑞到哪里(真是恶毒……)
山姆逊代表的是荷兰,他一心想保持中立,但却力量微薄,无法影响到局势。(世界杯期间的顺便八卦:导播同学一定很爱巴斯滕,每场比赛给他的镜头比给任何一个球员都多,爆)
贾斯汀代表的是纳粹德国,前面说到,他布道时的激情、感染力和架势与希特勒有的一拼;他的姐姐伊丽斯,代表的是苏联,而收养了他们两个的“养父”诺曼,代表着旧德帝国(或普鲁士帝国)
索菲(这个解释是我觉得最有趣的地方)代表的是伪法政府(亲德的维希政府),她是“灵感”的女儿(法国的启蒙运动),她的母亲是阿波罗尼亚——很容易联想到太阳神阿波罗,而路易十六正是被人称为“太阳王”——也许有人注意到,片中她用的塔罗牌,文字是法语的。片头的塔罗注解则是英语。在别人拿这个问题询问诺普时,他避重就轻地回答“因为法语是更性感的语言”,可是,谁知道呢?也许真正的用意是在这里。
路西代表着埃及,第二次大战的前线。她是驯蛇女郎——让人联想起伊西斯,蛇之女神。象征着埃及,以及对未来的寓言。
不幸的德里菲斯家族,理所当然地象征着犹太人。
而本,作为主角和救世主的本,当然是代表美国,笑。他有一个年老的母亲——“旧”欧洲。他不想离开她,却又被迫踏上了嘉年华之旅(=参加战争)。
以上的这个版本是最被广泛流传的,但也非绝对的统一意见,比如就有人认为诺曼才应该象征着法国——没有定论,因为这不过也只是嘉年华的迷们(Canni)一个有趣的游戏。
又一部“福音书”(Gospel of Knaufias)
终于到了这一部分。再次严重剧透警告。《嘉年华》值得先看一遍,再去了解相关它的一切。
其实写这套闲聊前,没想到原本为了节省篇幅和时间做的限定(每家首轮最多两部)会成为一个障碍。Fox的选择已经很头疼了:为了恶趣味的《越狱》和更加恶趣味的《重案疑云》,暂时放掉了《豪斯》;CBS时为了Mac大叔以及Gibbs老大,放弃了《寻人探案组》和《犯罪心理》,而到了HBO,写完理所当然必然要写的《监狱风云》之后,发现面临一个更困难的选择……恩,有选择也算一种幸福吧。
至于最终选择了《嘉年华》,自然还是因为趣味战胜了一切。笑。
其实上面说的种种的好,都是给别人看的。对自己而言,会喜欢是预定的事:片头之后,山姆逊的旁白刚说完,就已经沦陷了。(情景可以参照很多很多年前,《斯帝尔传奇》的那段“大侦探雷明德-斯帝尔有一个绝妙的秘密”,或是动画版《星球大战》的“遥远遥远的未来” 笑)
那段旁白是这样的:“最初的最初,在天堂与地狱的大战后,神创造了地球,然后,把它赠给他的造物:他叫做人的会动手的猿类。在每一代,都有一位光明使者(CoL creature of light)和一位黑暗使者(CoD creature of darkness)。战争一直在继续:魔法、贵族,以及无法想象的残忍。直到某一天,一颗虚假的太阳升起,而人类为了所谓的理智(Reason)出卖了奇迹(Wonder)”
把这一段全部引用自然并不仅仅是因趣味问题(好吧,我承认,听到Crafty ape那里确实爆笑),而是由于在这短短一段里,涉及到了我们将要提到的——因为想不到怎么叫好所以姑且沿用——“诺氏福音书”里的几个关键定义。
让我们感谢《达芬奇密码》,它起码让广大观众了解到一点:在四大福音书外还有其他版本的福音书。而我们《嘉年华》的创作者诺普的这个版本,就叫它做“诺氏福音书”好了。
在提到它的核心内容前先说明一下:由于古语言,以及译文版本的原因,对福音书以及,对影视业影响重大的某《启示录》,向来有着各种理解。尤其是对所谓伪基督,兽(beast)的理解等等。各《福音书》的版本,也确实有所不同。这并不奇怪。任何看过随便一部罪案剧的人都明白,证人的眼睛,以及记忆,有多么的不可靠。哪怕他们记载的都是同一位人——那一位耶酥的行为。
《嘉年华》中的本-哈金斯所拥有的能力,与耶酥所显露神迹,近似的地方很多:仅靠碰触就能治愈的能力;影响天气的能力;甚至起死回生的能力。按照诺氏福音书,这并不奇特,因为他们都是“神圣的化身”,或说,阿瓦塔尔(avatar)。
诺氏的主要原则是这样的:
阿瓦塔尔是一种血统;
它分为两类:光与暗;
每代有两位阿瓦塔尔——其必为男性;且为该血统的长子;(也就是说,一位阿瓦塔尔其他的孩子,就都无法成为阿瓦塔尔。他们被叫做:支系Vectorus)
阿瓦塔尔的属性是随机的:所以前一代的光明使者可能生下下一代的黑暗使者,同样,黑暗一方也能生下光明面的阿瓦塔尔;
光/暗两边各有一位预言者(Prophet)。(回想剧中经常说的那句:Every Prophet in his home)
每边都有一位或多位可能继承人(Princes),具体数量依照当时在世的代数而定(简单说,和皇家血统的原则相差不大)
为了成为预言者,继承人必须亲手杀死前代。
自由选择是存在的。
尽管比一般人更有能力及耐力,阿瓦塔尔仍旧是凡人(因此是可能死去的)
毁坏者(The Usher of Destruction)是预言中将代来“末日”的那一位阿瓦塔尔血统的预言者;至于他的真正使命,没有人知道(在本剧中:贾斯汀修士)
第一位阿尔塔尔被叫做:阿尔法(Alpha)。她是一位女性,关于她的传说由于亚力山大图书馆的毁灭而失传;
欧米加(被多数学者认为与毁灭者是同一人)是最后一位阿瓦塔尔。她同样是女性。她的故事尚未结束。
……恩,重建一个系统果然是复杂的,连仅仅把它解释出来也觉得有些困难。
以上的原则中,有许多对四大福音书(尤其是马太福音)有借鉴(或新定义)的地方,比如关于阿瓦塔尔血统的延续,引用《启示录》的地方也许多,包括阿尔法,欧米加这两个被定义为“始”“终”的概念。当然,它与传统福音书不同的地方就不用说了……
来把《嘉年华》时,那一年代的情况来定义就是:
到了第二季时,本和贾斯汀,在第二季结束之前,分别继承了光与暗的全部力量,各自成为了当代的CoL与CoD(所以两个人的血液都是蓝色)。
本的父亲,亨利-斯卡达是前代的CoD(参见规则:阿瓦塔尔的属性是随机的)。虽然他的本心并不想为恶,但不幸却总是跟随着他(参见:巴比伦)。他离开本并非不爱自己的儿子。事实上,他对本的血缘亲情甚至战胜了光明与黑暗的巨大差别:他一直想帮助自己的儿子。
本的母亲的疯狂,与索菲母亲的疯狂是同一性质的:因为她生下了当代的阿瓦塔尔。
贾斯汀的父亲,则是前代的CoL。由于预知自己儿子的未来,所以他曾想杀掉襁褓中的他,导致了贾斯汀的母亲带着他和伊丽丝的出逃;他也是“嘉年华”第一季里从不露面的“管理者”。他所说的受到的“那个男孩的诱惑”,是说他本可以杀掉本,吸收掉他的能力好恢复健康,去完成他该做的事——只是那也意味着原本神圣的战争从第一开始就遭受到诅咒。
只有亲手杀死前代的预言者,才能完全继承他的力量和智慧:这是他引诱本杀死自己的理由。
索菲是贾斯汀的女儿。也是传说中的“欧米加”。前面提到某幻觉时,忘记了说,当时版上都开玩笑说也许善恶最终一战得以避免的办法是贾斯汀和本跑去“断背山”,而自从索菲的身份曝光以来,关于她与本最终走到一起的呼声越来越高——如果第三季能够出现的话,(时间设定在第一季结束后4年左右,1939-1940年间)我们见会看到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孩出现,而画面的两端,一边是索菲,一边是伊丽丝——到底是谁的孩子?这将是(原本设计中)第三季的第一个谜题。
阿瓦塔尔可以将自己的一部分能力“给予”他人——路兹教授的能力由此而来;伊丽丝的能力则是因为她是一个Vectorus(支系),她们多半是阿瓦塔尔的姊姊,拥有一小部分能力。但她们无法成为阿瓦塔尔。
原本预计的第三部,将讲述1945年前后发生的故事:在第二季的开头,我们知道,随着这一年7月16的那次核爆,奇迹让位给“理性”(The Age of Wonder gives way to the Age of Reason) ——在那之后,不再有阿瓦塔尔;也不再有世代交替的善与恶的斗争。
“神已死,唯有靠自己。”(God is dead , we are on our own. - HBO《Lucky Louise》)
The End
全文转自
http://boysam.spaces.live.com/blog/cns!e2cbe30263352e55!149.entry
标题是碟封面的一句话,就算不知道这部剧,我完全可能冲这句话买此碟
居然还有第二季!?
看的美剧不多,但唯独选择这部,魔幻+哥特+宗教+大萧条,对二战的隐喻,视角独特,当然必须要了解福音书的背景才能真正读懂。不可思议的神作!
so cool....史上最坐以待毙男主,啥都不做总在一边晃荡。神父和男主竟然过了一整季都没碰到面只在梦里相会。氛围总体很棒,不过台词略嫌傻逼尤其是男主的台词。第九集开始床戏暴增,剧情直走下线。男主果然就是一团噩梦来源。神父黑化之后酷到不行,每次演讲都好有煽动力。好久没快进看剧了。
前几年看的。可惜后来不出了。真是超级华丽的电视剧啊。
有的意喻看不懂,求科普= =
这几年看的最好的美剧。。
阴翳诡谲,奇幻绚烂,赞叹不已
每天每个人来一出神经,就有了嘉年华
特别好看的剧,追了几年。
这就是神作,无与伦比的神作!
除了节奏偏慢,各方面都很出色
看了一集,被宗教感寓言感吓到了。。。男主设定好雷。。。节奏好缓慢。。。。大概任何片里只要出现任何不是被用来扔烂番茄玩儿的宗教我就完全没有办法看下去。。。这不共戴天之仇。。。。
大萧条+家常便饭似的沙暴 排场和预算都比美恐4大多 只是节奏超级慢 说话也慢 还各种慢镜头 作为一个Okla的红脖Ben实在太水了点 团长的三观竟然是正的 算命妹子碧池惹她自己去约炮没问题 暗恋的大叔跟人妻睡一次 她就去推倒人家女儿 老妈:FFF! 毛子偷窥老神父内心结果老头一生最大错是把他养大 神打脸
大萧条版本的matrix!!
其實我想看快樂的片子 可選選選選 就選到這種類型上來了~~
06.08.02s2ep06
很奇幻的片子,值得看
黑暗移动版的《七十二家房客》,当然此片要精致很多,贯穿全片的宗教隐喻,如古典油画般的画面质感和构图,令这部电视剧有种隽永气质,十四年过后依然让人觉得好看。这剧生不逢时,看看现在的世界局势,能在2000年初就写出这种剧,编剧不但触觉敏锐且有相当前瞻性,若迟诞生10年就不会那么小众
故事分两条线,brother Justin 那边非常引人入胜。马戏团这边关于Ben Hawkins铺的很开,不知道会怎么完善整个故事。Babylon那一集很棒
我操,这个也太阴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