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在2003年6月首播,没想到18年前我竟错过了一部好剧。这是一部史诗,人物有血有肉,性格饱满立体,每个人物都是活生生的,爱恨情仇尽显人性的复杂。土匪恶霸也并非一无是处,满口仁义道德的乡绅也会做违背天理良心的事。在人物脸谱化、故事荒诞化的污流中,本剧相当可贵。编剧和导演表达了原滋原味的关中文化:刀客、肉夹馍、香头会、水晶饼··· ···像《白鹿原》一样厚重真实。本剧画面、色彩、女性的服装都很美。很佩服墩子,背负家仇,从一个少不更事的少年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快意恩仇的人生就是一部传奇。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你看,本剧是彻头彻尾的悲剧,每个人都是不幸的:墩子父母、杨豹子、小白狼、许家、陈满强、刘十三、玉竹,一个个死于非命。玉竹的被害最让人痛心,她越是单纯天真就越发珍贵,她的死就更具悲剧力量。活下来的人并不轻松,终生背负苦痛、遗憾:喜凤、春妮、许望龙、墩子都失去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但生活还要继续,要做一个存在主义英雄,勇敢的活下去,这是关中人的豪迈彪悍。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金疙瘩银疙瘩还嫌不够,天在上地在下你娃甭牛··· ···
当许望龙父子深夜让老仆人去弄死怀孕的喜凤时,老仆人不忍一尸两命,告诉喜凤让她逃走。喜凤无依无靠,深夜跑向土匪窝,对着深山大喊。这一阵阵的喊声过后,曾经的喜凤也死了。
当喜凤让土匪头子刘十三狠命的踢自己怀孕的肚子时,喜凤说我要跟土匪生一个种。当喜凤肚子里许望龙的种化作一滩血水时,我情不自禁被这个刚烈的女子吸引。
回想当初,是许望龙先追求喜凤的。那时的许望龙多么好看啊,穿着黑色的制服,高瘦帅气,人模人样,一表人才。一颗迷恋喜凤的心,看得满眼真诚。
刘十三踢了许望龙的种后,二话不说直接杀到许望龙家要割他的小弟弟。此刻的刘十三跟喜凤只是萍水相逢罢了。只是看到了活着的喜凤整个堕胎过程的痛和泪。
刘十三快死的时候,对喜凤说了一句话“我以前当土匪时抢劫无数杀人无数,可是现在你怀了土匪的种,我去抢劫杀人时,看到怀孕的女人突然起了怜悯之心。”
刘十三,喜凤。乱世之中的血性和刚烈。和那些西装革履,礼貌待人,微笑的名门贵族形成鲜明对比。好久没有看到这么好看的电视剧了。谁说电视都没有内涵我叉他屁眼。
这部剧里的乡土人情事故,人际关系接近解放前的真实状况,逻辑严密,合情合理。这得感谢原著作者。
这部剧根据贺绪林小说改编,他根据自己多年从村里老人讲的土匪故事跟人物,再结合自己的创作,写出了一部,用现在很时髦的话说,很接地气的小说,当然这个地气是解放以前的地气。
这部电视剧是一部老剧,不过当年在全国确实非常火。有一种粗犷的感觉,是种不一样风格的电视剧,后来刀客系列的电影电视剧多了起来,就是这个原因。这是一部给人印象深刻的电视剧,中国版乱世佳人。
先说演员阵容,田海蓉应该是当时该剧中知名度最高的演员。主演墩子的凌潇肃当时还在电影学院书,不过他是西安人,也是关中人,表演的也不错。其他的一些配角也都很不错,特别是饰演保安团长罗蛮蛮的演员,表演很精彩,为戏加分不少。
整部电视剧逻辑严密,很多的小人物也很切合实际,非常值得一看,非常精彩的一部电视剧。用现在的话说是一部爆款电视剧。
小时候看的,时隔多年最近看到电视台播陕话配音版更是有味道了,现在回看回味无穷啊!虽然有些话口型对不上,但陕西人的那股子精气神还是很到位的。我是先开始觉得主角太拖拉了,再往后看才觉得欲盖弥彰。本以为细凤到最后起码可以和刘十三一起远走高飞或是和主角去陕北的,可是还是那么悲剧收场。再说罗玉章这种人能活那么长时间真是奇迹,在看结局直接被吓死也是映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前段时间看剧版《白鹿原》,第一次看出了一种亲切感。再次重看《关中匪事》,这种亲切感更加强烈,这种亲切感大概是熟悉又独特的语言体系,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那种与生俱来的的归属感。关中的方言有很多前置或后置语,比如回答不知道,关中人说的是“知不道”,还有“走先”(快走)……还有骂人的话,“日你先人”、“羞先人”,昨晚看到《关中匪事》中许云卿临死前骂儿子成龙“我日你妈”(当时笑喷了)……这些都具有浓浓的关中风味。
关中人的姓名也很有趣,比如这两部剧中的黑娃、田小娥(《白鹿原》)狗娃、彩娃、墩子、栓虎、蛮蛮(《关中匪事》)……文雅一点的田福贤、岳维山、白嘉轩、鹿子霖(《白鹿原》)、刘信义、许云卿、许望龙(《关中匪事》),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几乎都能找到相同或相似的姓名,这和关中方言的发音不无关系,所以看剧的时候难免就有了代入感。
不了解陕西文化的人,总会笼统的称陕西为黄土文化、以为陕西人都住在黄土高坡上的窑洞里,天天吃泡馍、肉夹馍……不得不叹息一声,我关中八百里秦川文化就这么没落了吗?这个孕育了十三朝古都的风水宝地果真就被掩埋在各种帝陵里不见天日了吗?所以,当看到这两部剧中对关中风土人情的细节还原,都让人振奋和感动。饮食方面如油泼面(剧版《白鹿原》反复出现)、水晶饼、酒席(《关中匪事》许云卿过寿短暂一瞥)。住的四合院(也有部分地区住窑洞),《关中匪事》主要取景地为山西王家大院,如今关中地界,仅有韩城党家村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关中四合院。
第一次看《关中匪事》是懵懂的中学时代,当时对那种生冷硬冲以及赤裸裸的情欲不甚感兴趣且有些害羞,所以只记住了不那么帅的大汉刘十三和青涩如初恋般的墩子,以至于很多年后,姚晨和凌潇肃离婚后的种种罗生门,我都坚定的站在自己老乡凌潇肃这边,以至于,凌潇肃在《演员的诞生》上表现用力的表现自己的时候,我竟然有点泪目,这个演员,和他演的墩子一样,不会拐弯抹角,生冷硬冲,典型的关中汉子。看完剧后,我觉得改名叫《墩子复仇记》、《一个女人与三个男人的战争》、《大院里的女人》都很贴切,基本上这个故事就是这三大主题。
两个土匪的赌约,导致了李墩子家的灭门之灾。懵懂少年李墩子背负深仇大恨远走他乡,七年后学得一身武艺归来复仇。谁知,天地已经变了模样,青梅竹马喜凤嫁给了好兄弟,仇人近在眼前却不得雪恨,自己还得隐姓埋名暗处生存。编剧一直不让墩子痛快报仇,整个复仇过程憋屈又曲折,贯穿整部剧,结局,仇人蛮蛮被吓死,没能手刃仇人,那种遗憾肯定是有的,但也总算报了大仇,墩子的使命完成了。墩子这个形象,与其说是代表了一种觉醒,不如说是大势所趋,贫苦农民,受着土匪和保安团两股势力的压迫,谁也得罪不了,投奔了代表着旧文化的许家,赔了媳妇。投奔了新势力-新二师,却发现所谓正规军和土匪也差不多,于是最终投奔了象征光明的延安。
喜凤、赵亚男、白玉竹、三个不同的女性,代表了三种美好的愿望,三个女子都是敢爱敢恨,在尔虞我诈的这部剧里,难能可贵的表现出了纯粹和美好。
喜凤,一个完完全全的旧社会女性,被命运捉弄,先后爱了三个男人。初恋墩子、前夫许望龙、最后的归属刘十三。每一段感情,她都能够全心全意。只是一遇到墩子,内心最初的那份悸动还是会出现,所谓初恋是美好的吧。
喜凤在许家大院被罗玉璋强暴之后的那段生活,可谓阴森恐怖,许老爷吩咐下人把井盖打开(暗示喜凤跳井)、在许望龙携赵亚男回家前夕把喜凤赶回娘家、命许望龙杀喜凤……简直可以单独拍一部恐怖小电影,喜凤经历了期盼、失望、绝望之后,终于下定决心上兔儿岭当土匪的女人,粗暴堕胎,并让刘十三为自己报仇,把一个关中女人的敢爱敢恨演绎得淋漓尽致。
《关中匪事》之后,又出了几部反映关中文化的剧,都不如此剧反响大。包括近几年大热的影版、剧版《白鹿原》(《白鹿原》原著经典无可复制,改编拍摄的都不如内心所想),都没有《关中匪事》给观者的那种震撼——原来关中人民百年前是如此的彪悍!
(拖拖拉拉了一个多礼拜的剧评,虎头蛇尾啦)
1. 杨豹子之死的始作俑者 杨豹子在编剧笔下是可以唱着歌取子弹堪比关云长的血性汉子,他抢肖县长的三姨太而被打伤,后又因去李世厚家治伤而被保安队打死,他因何落到这步田地呢?其实老刘说了一句话:“你当县长的女人就那么好收拾啊?”也就是老杨这个傻缺还是被老刘忽悠了,老刘装得义薄云天跟老杨来一个君子协定,老杨急吼吼地抢三姨太去了,老刘在山上看云看天想唱戏的女娃,冯四来报:“杨豹子被打伤了”,老刘一听眼睛都亮了,再一听是伤了胳膊又失望地“哦”了一声。读多了《孙子兵法》的老刘已不再和杨豹子小白狼站在一条水平线了。 2. 喜凤嫁给许望龙的误会何来? 许望龙见了喜凤就流了一地口水,墩子上少林了,7年后镜头一转喜凤成了许太太,大家都觉得顺理成章只叹金童玉女情深缘浅。其实喜凤嫁到许家不是因为真相——墩子走了,而是因为谎言——墩子死了,原话是:“都说你死了,我爸把我嫁给了许望龙。”再看书房那段戏,小许对爹说要娶喜凤,老许把他臭骂一顿,直到小许说到:“喜凤就像春天清晨的空气~”老许一愣,叹了口气,然后就出现了墩子已死的流言。有人可能会说“许大善人制造这个流言只是为了保护墩子”,恩,老许就指望这个了,要是凭空制造一个流言然后自己儿子娶了美娇娘,那多明显啊,会“把许家的脸都丢尽了”的。如果有了保护墩子这个幌子一切就简单多了,哪怕日后被揭穿了还可以大义凌然地找这个借口,装腔作势是许家的传家本事啊。事实是墩子行刺后,罗玉璋说“你是墩子!”“他憋了7年还想杀我”,王怀礼说:“墩子怎么知道你在喜凤房子里?”吴清水说:“许云卿怎么找到墩子的?”根本没人说:“墩子还没死啊?!”可见老许啊,就是想骗骗不明真相的群众,跟保安团无关。 3. 蠢学生也有机智 洋学生实在傻帽,经常做各种令人无语的事,实际上,洋学生的确是墩子的贵人+贤内助。洋学生在兔儿岭四处跑,大眼说了句:“出了这个门就等于出了兔儿岭”,她就记住了。墩子就知道瞎跑,洋学生却知道做足准备等待时机一举成功。洋学生让墩子改名字,不然就没有后续故事了墩子会在喝酒的时候直接被罗玉璋拿下。洋学生给墩子指路去陕北,影响了他一生。生活智慧低下的洋学生有一种进步青年似的文化智慧,这是时代的特征。 4. 论故事的根源 故事主线始于李世厚一家被杀,其他都是衍生出来的事件,其实如果不是杨豹子来治伤李世厚也不会被杀,不是刘十三忽悠杨豹子也没这出,说到底不是刘十三想借刀杀人,墩子和喜凤已经生了几个娃了。墩子总想报仇,这是一个报仇的故事,其实仇恨的根源在。。。恩。 5. 优秀青年罗蛮蛮的征婚启事 岐功县保安团长,大名罗玉璋,小名蛮蛮,个高肤白爱护发型。给老丈人家买房盖房义不容辞,为你遮风挡雨一手遮天,哦不,是撑起一片天。你睡不着可以枕着胳膊,墩子来刺杀先把你推桌子底下,好小伙罗玉璋是你居家旅行的必备伴侣。一句话,嫁给团长,你偷着乐吧。——吴清水刊登 总结一下 1. 拍得真不错,比后续的一部关中题材好多了,每个演员都演得很到位,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不会让你觉得生硬。 2. 许家这个大宅院就是个坑,许家人各个都是假仁假义的渣。如果说对喜凤的心狠手辣还算是为了保全大户人家的脸面,那到了最后许望龙对弟媳谷雨的死活丝毫不在意,体现了其对女人的态度根本是当其附属品,甚至比不上罗玉璋对二姨太。而对赵亚男的趋炎附势更是证明许家所谓的骨气只不过是个屁,一身的奴性。 3. 玉竹初看的确是各种制杖,脸又扁,但越看越明白其实她是整部戏最可爱的女人,在一个肮脏的时代背景下,讲了一个丑恶的故事,却有这样一个女孩,带着一种愚蠢的天真,却好似一道光。 4. 音乐配得很绝,片中的配乐一共三种主题。第一是比如土匪唱着“白天的太阳当烧饼,晚上的月亮当婆娘”,和刘十三说的“该死的球朝天,不该死的活了一天又一天”其实是同一种心态,是关中汉子的骨血。第二种是比如喜凤离开许家时候的歌“到哪都是当女人”,那首歌仔细听是用哭腔唱的,是女人在男人面前的无助,是女人命运和她的男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那种无奈。其实哪怕到了今天,女人身上加注的这种无助还没有完全消散。第三是整个秦川大地的背景,一曲秦腔,如泣如诉,吼出来像撕裂了,却还连着绵延着,是秦川子弟的宁折不弯的脊梁。 后记: 演刘十三的演员当年其实才33岁,只比24岁的玉竹大了9岁。 罗蛮蛮当年才29岁,只比27岁的喜凤大了2岁。 而玉竹爸,其实只是个毛头小伙子,但胡子一贴还挺传神~ 最厉害的小白狼,他后来导演了一部热门电视剧—— 叫《丑女无敌》 #请叫我福尔摩斯
我能说我初三就指着这电视剧活了么
我看关中匪事迷的男人,结果是姚晨她老公……幸好那时候姚晨还没红……
凌潇肃 演的墩子 印象很深 只看过一两集
肖钢玉发挥空间有限 不及罗玉璋之万一
主题曲非常地道
那时候根本不知道姚晨是谁,只知道墩子好帅!
早前在家看过,记住了歌词“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 金疙瘩银疙瘩还嫌不够 天在上地在下你娃嫑牛...恨死个你呀爱死个你 爱死个你呀恨死个你...我的你呀你的我 你的我呀我的你”看似平实,却有深意,再用关中话吼\唱出来,瓷实地很
我喜欢田海蓉,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
独爱罗蛮蛮
那个时候全家都喜欢凌潇肃
我其实一直都特喜欢那个大长脸的土匪!求名字!
那时候觉得凌潇潇真帅!怎么就离婚了啊~
第一集的枪战劝退,机枪干不过手枪。但凡扯上爱情,英雄变废柴,枭雄变战五渣,恶霸变良心,可真神奇
那时候看的时候还不知道墩子是姚晨老公
简介写得相当的详细。
墩子!
我就喜欢那个演墩子的演员
初中时候的神作!
我好喜欢这部剧里的田海蓉,妩媚与温存并济;是为补记。
我爱凌潇肃爱到都不行了,想当年根本不知道他是什么姚晨的老公,那时候已经很看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