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17.5.25,彼时出演Adrian Finn的本片配角Joe Alwyn此前不久爆出了与Taylor Swift的大绯闻,当事两人没被拍到任何同框,也没有任何回应,但网上粉丝和小报已吵吵嚷嚷个不停。没过多久电影资源流出,也看了原著,有感于此,于是来吐嘈一下“脚霉恋”。
囫囵撸完了《The Sense of An Ending》的电影,陶醉于Joe Alwyn的美貌之余,一时手痒把原著中这一段“严肃的Adrian酷酷地讲历史”改写了下,用Alwyn的电影Alwyn的角色来编排Alwyn本人。
原著片段电影片段---------------------------------------------
“也许,我们可以从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开始,即,什么是历史?你有何想法,Finn?”
“不可靠的记忆与不充分的材料相遇所产生的确定性就是历史。”【History is the certainty produced at the point when the imperfections of memory meet the inadequacies of documentation.】
“确实是这样吗?你从哪里找到这句话的?”
“拉格朗日,先生。帕特里克·拉格朗日。是个法国人。”【注:并没有“帕特里克·拉格朗日”这个人】
“我早该猜到了。你能否为我们举个例子?”
“Joe Alwyn与Taylor Swift的绯闻事件,先生。”
“那跟这问题有什么关系?”
“因为这是一个历史事件,先生,或者说是个微小的历史事件,但却是最近才发生的。因此这件事显然应该被当作历史。我们都知道Alwyn他跟Swift女士好上了,我们都知道他们秘密交往了六、七个月了。我们都知道Alwyn作为英国演员初出茅庐,工作履历仅有三部电影,我们都知道Swift女士是美国当红歌星,名气和财富在全世界也算首屈一指。除此之外我们还知道些什么呢?只有一份可被称作史实的饭拍视频,拍到2016年10月12日,他和Swift女士曾先后进入一家pub看Kings Of Leon的演出,他跟着Swift女士的某个朋友进入了Pub。另外更早时侯他和Swift女士的另一位模特朋友一起拍过Vogue,也就是这次拍摄,导致他被模特朋友介绍给Swift女士,作为什么‘开始新恋情的完美人选’。
两人之所以相识,除了这些明显的原因——Alwyn的确在16年下半年就与Swift女士的朋友圈有过交集——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动机或原因?他当时的心态如何?我们怎么能确证他走进那家pub就是为了见Swift女士而不是……某个黑社会头子?我们无法得知,先生。即使是在事件刚刚发生后不久。
我们一直被小报牵着鼻子走,5月17日爆出消息说两人秘密约会,但没有任何照片,没有当事人任何回应,5月24日发通稿说两人打算“继续秘密约会”,继续没有任何照片及任何回应。但我们就开始臆测两人对待感情很认真,很恩爱甜蜜,打算长相厮守——或者说正在Swift女士租的北伦敦豪宅中厮守。
但实际上,Swift女士只是被报道5月18日坐私人飞机飞到了伦敦,又报道说飞机是她租赁的而不是她自己的,那么乘坐飞机的也许是个替身演员也无不可能。而Alwyn这人至今未露面,我们甚至不能确定这个家伙是否还活着。
如果假设就在前天——曼切斯特的Ariana Grande演唱会爆炸事件,假设非常不幸的,Alwyn和Swift女士两人恰好也同时出现在伤亡名单中,那么我们似乎就可盖棺定论,两人热恋7个月,最后突然死于非命,可算是‘同生共死’。而得出这个结论,我们甚至不需要来自Alwyn和Swift女士两人本身的任何证词。顺便一提,您看过《点与线》吗,先生?任何一对生前认识,而死的时候尸体放在一起的男女,都可能被警方优先判定为殉情。
您看到这其中的问题了吗,先生?”
“我看到问题出在哪儿了,Finn。但我觉得你低估了历史,因而也低估了历史学家。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姑且认为幸运的或者说可怜的Alwyn将来会有历史价值。历史学家向来都有缺乏直接实证的问题。他们早已习惯如此。但别忘了两位当事人都还在世,只要他们一旦出席公众场合,以现今媒体的手段,或者说只要两位愿意开口,我们多多少少可以得到一些来自本人的确认。
还有,如果真如你所乌鸦嘴的,Alwyn和Swift女士不幸突然身亡,别忘了在此事例中定会涉及验尸,因此一定会有验尸报告。Alwyn很可能写过日记,或是打过电话,或是发过短信,或是使用社交媒体,这些内容都可以被人记起,他的同龄人,他生前接触过的人,有相当一部分还可以接受访问。这个问题也许没有你所想象的那么可怕。”
“但什么都无法弥补Alwyn本人的证言,先生。”
“从某一方面来说,确实不能。但是,同样地,历史学家也需要用怀疑的态度来对待某位亲历者对事件的说辞。通常,那些着眼于未来的说辞最值得怀疑。而从行为也常常能推断出心理状态。一个暴君就很少用手谕下达铲除异己的命令。而Alwyn,如果他真如外界所评价的那样低调可靠Down-to-earth,那他可能的确有能耐把一场花边八卦转变成一段外事访问般的乏味恋情。”
“您可以这么说吧,先生。”
《终结的感觉》是一部好电影,我很喜欢。
人一生中有多少记忆是说给别人听的故事?日子长了,连自己也信以为真了。假如我们从未思考过为何而活,可能我们从未活过,可假如我们始终纠缠于为何而活,又会错过很多东西,譬如诸多活着的简单理由。
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其他问题,诸如世界有三个领域,精神有九种或十二种范畴等都是次要的,不过是些游戏而已;首先应该做的是回答这个问题。
但当这些被青年们轻佻地谈论起时,他们所关心的,仅是自杀的方式,好奇究竟是希腊式还是罗马式。故而,草率地将如此沉重的拷问加之于他们,算不算诱杀?
故事讲得很精彩,有小说为基石那是完全不同的,改编得很从容。一段初恋,几个同学,一个“情敌”,一段不伦恋,两条自裁的命,一个长达半个世纪的误会,当它终于被解开时,生命的最后时光尽是释然,一切过往也终于变得有了意义。
今天一口气囫囵吞枣式看完了原著,巴恩斯的《终结的感觉》,看完之后意犹未尽地找电影来看,但是看到一半就不太能啃下去了,对某些地方的改动甚至有点让人讨厌,删减去的地方也很遗憾。
首先不得不说在原著那细到可怕的描写轰炸之后,不太能适应电影里这种大概英国特有的苍白对话——也就是说,呃,比如托尼和维罗妮卡两个人站在桥上那个地方的对话,让我觉得单纯有点浪费时间,尴尬无聊得抠脚,还不如直接剪了。
改动的特别不喜欢的一个地方,是老师问历史是什么,原著里是一个一个点名,电影里托尼的回答竟然是在芬恩回答的时候插嘴说的,老英伦绅士了。芬恩那段惊才绝艳的回答在电影里稍微地被改动和调换了顺序,演绎得竟然让我看出了中二的气质,配合那个扔苹果的细节和玩笔打响指,实在尴尬。
只能说导演删了太多精彩的细节,却又画蛇添足加了许多不必要的细节,导致观感很差,当然原著托尼的内心戏是不可能原封不动搬到荧幕上的,而很多精彩的东西大多通过托尼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电影表现出来比原著肤浅本身就很无奈,我期望太高了,结果越看越失望。
Rampling阿姨好帅气!英气优雅逼人!Emily Mortimer的妈妈好有韵味!最后的故事真相令人震惊……Joe Alwyn的角色太悲惨了……脚爱闻演得很好,一本正经闪烁着睿智的炯炯眼神,斯文鲜嫩又不失霸气的川普头学霸,比英俊迷人的Billy Howle更加帅气和气质动人。插曲都好好听,感觉Jim和Billy的气质对不上。
有一幕Charlotte Rampling饰演的Veronica问Tony在读什么?
Tony回答:“Zweig.”(我噗嗞了一下)
改编自布克奖得主Julian Barnes的作品自然是非看不可;Max Richter的配乐也很加分。
回忆是人生最厚重的资产,也可以薄的像一张明信片。
Tony的记忆与他人的记忆有明显的差异,可能是Tony在潜意识里曾亟欲规避、深藏的悔疚;以至于他念念不忘Veronica母亲Sarah Ford留给自己的遗物(一本日记)。
个人觉得Julian Barnes对Tony的老后生活相对是宽容的。
没有疾病的隐喻,没有失去余味的婚姻;留给他一双相互依靠的单亲母子。
从一段被选择遗忘的回忆里,试图去验证、扭转自己的过失十分常见。
Veronica的对应与态度,倒是唤起了Tony的恻隐之心。
以至于这个选择用自己方式过了大半辈子的男人,最终避免遭致遗忘与“不存在”的悲剧性。
很典型的英式文学电影,看的还挺有感觉的,觉得评分不该这么低吧… 温婉的夜、路灯下的女孩、静美的田园、脆弱的情绪、残酷的终结、错译的人生… 是否会抱憾终生?(还有这卡司阵容真挺好的,其中两位美丽的小哥一个和霉霉谈恋爱已火,豪尔小哥踏踏实实最近几部片快火了吧
我也想上马修古迪的历史课:)
挺难想象这部小说要如何改编成电影,感觉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电影很惊喜,是我看过的最好的改编电影之一。毫不拘泥于原作的真正的再创作,大刀阔斧地删减文学性的内容,转而增添许多花心思的隐喻性的细节,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展现原作的核心内容,同时适当保留开头和结尾的反思,对女儿的坦白也是一笔带过,保留记忆的模糊,与新生儿的出生对照映射出更多内涵。相比原著尖锐的结尾,电影更多一分慈悲。
因为想念英国,去看了英国获奖小说改编的电影。电影里的场景似曾相识,街头的Sainsbury超市,双层红色巴士,伦敦地铁隧道,考文特花园的大书店Foyles,马克思长眠地以及超级豪宅区Highgate。故事看似寻常又充满玄机,回忆有时候不过是自欺欺人。
假如回忆欺骗了你…怀旧其实就是不断修正的记忆吧
会更有兴趣把小说买来读读--至少看电影时,大部分时间的感受就是自己在听一个“不讨人喜欢”的老人尬聊==Jim Broadbent和Rampling碰面的时候,脑袋里瞬间想起不是两人还演过London Spy这一茬...重度电视剧迷的我,看到“时空交错间”的古迪子和大小姐,再次一声啊...
弟弟
Charlotte Rampling阿姨好帅气!英气优雅逼人!Emily Mortimer演的妈妈饶有韵味!故事的真相令人震惊……Joe Alwyn的角色悲惨唏嘘……脚爱闻演得不赖,一本正经闪烁着睿智的炯炯眼神,斯文鲜嫩又不失霸气的川普头学霸,比英俊迷人的Billy Howle更帅气和气质动人。插曲无一不动听,感觉Jim Broadbent和Billy Howle的气质对不上。
失败的改编。起先担心它会改得枝繁叶茂,事实恰恰相反,把伏笔和细节都砍了,结尾的落点也大笔一挥改掉,调子也变了,把一个人对一生的认知、自我的认知、时间与真相的认知全部毁掉。主次人物全部模糊功能不明,不可靠叙述没能靠时间线完成,来回用语言补救。镜头美,却称不上是漂亮的失败。
许多场戏中对演员以及摄影机的调度以及对前中背景的运用,对回忆与现实的融合,以及演员细腻的表演,都体现出赖舒彼查作为导演的能力与野心,然而影片受困于其缺乏明晰重点的叙事策略,否认与回避对记忆的重塑与扭曲作为原著中的精髓,并没有在剧作层面上得到有效视觉转化,也让影片损失了原著的魅力
去curzon看了场电影。有些段落在电影技术上的蒙太奇,会让我想起看小说时那种记忆失真的状态。但整体太偏重于平静舒缓的伦敦生活,省略了对历史的讨论,也省略了原著中的严厉。记得结局没有这么温馨,也很有可能是我的记忆出了问题。
我猜测原著故事应该很有意思,但电影改编得很无趣。剧情叙述很工整,没有细节,情绪不浓厚。亮点大概就是乔阿尔文和夏洛特了。
沒看懂男主的過去跟他們到底發生什麼事,安德里安跟薇若妮卡是兄妹?那兩位朋友怎麼會說是透過男主介紹認識?男主是跟薇若妮卡的媽媽有一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们所能看到的从来只是每个人的一部分。当影片抽丝剥茧的把藏在时间里的故事全部道出的时候,多少让人措手不及。然而这些故事已成往事,如同男主那块停止的旧手表;我们能做的,就是让新手表开始运转,让生活继续。
叙事风格爱好抖包袱然而到最后一个反转一个鸡汤完了也是不清不楚狗血无聊。演员撑起整部戏,虽然全程问号脸,看得还是挺舒服的。乔阿文小哥真是太好看(捧脸
割裂的两段故事极为拧巴的揉在一起,一群我喜欢的演员全部在尬演。瞅见了刚和霉霉传出绯闻的“比利·林恩”男主角,小伙子有一张大银幕脸啊~
对Adrian和日记戏份的大量删减使得故事弱了不少,但所有演员的表演都恰到好处地带出了应有的感觉。一大部分令人生厌的人永远都意识不到他们对自己的催眠,于是像这样晚来的顿悟也总比没有好。 能看出Ritesh Batra是个爱读书的导演,推荐他前年的那部《午餐盒》
一部令人疑窦丛生的电影!难道有乱伦的情节隐藏得太深了?三刷后,我确认这一点。如果有人一遍就看懂了,我五体投地。没看过原著,但从看过的人的评论看,似乎剧本跟原作相差较大,我觉得编剧有这个权力吧!
平稳有力,原来,对自己诚实、承认自己的dark side、接纳它并转变它也是专属于一个人的时区的,you cant push it.
在原著小说中,只能通过对历史的哲学解构搅混真相,而在电影中通过几个特写就暗示了刻意掩饰起来的真相,这一点电影艺术完爆了文学艺术。事实上,行为并不必然导致结果,某些负载于人的一生的心结并无必要,每个人都只需和只应承担各自行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