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看过这部电影,仅存一些潦草的记忆。就是感觉影片很旧很旧,当时的观影感是枯燥的。童年的记忆还是《小鲤鱼跳龙门》,《鱼童》,《孙悟空大闹天空》看着有意思,热闹,欢快。前几天,再次翻看《李时珍》欢喜的欲罢不能。赵丹的儒雅的气质,超一流的演技真是膜拜。实在是好,仿佛不是在演戏,他就是李时珍,这就是一位演员的魅力。
在曼陀罗花的怀抱里醉了,就像是不堪酒量的孩子,陶醉,懵懂在自己的世界里。真是陶醉,我是想,当年李时珍肯定是醉了,醉在治病救人的世界里,医者仁心,这是个真真正正“仁”字,做事情永远比说事情要仁义。满口的叫嚣,我只盼着随着风,重味的口气尽快飘远,因为恶心。随着曼陀罗花的清香,让我沉浸在李时珍的“仁”字里,花香沁脾。
医者在过去,不曾被人重视。只是皇宫里道士们为皇上延年益寿,胡言乱语的炼丹之术才能得以推崇。真正的百姓曾几何时会受到重视,腐朽之气盛行。《本草纲目》的修订,让我真正知道医学是真正的循证医学,没有哪一个时期是固定不变的模式,遵循科学,重视文明发展才是一位医者本分之道。好看的外表千篇一律,富足的皮囊万里挑一。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十七年时期,能拍出《李时珍》这样一部写实的人物传记片实属难得。
在那个拨乱反正的年代,电影早已不是艺术,被各种指代取而代之,《李时珍》虽也不乏批评色彩,但整体上却不是以斗争为主。
《李时珍》开场的几幕画面颇具诗电影的风格,看起来意境优美、韵味绵长。
以纤夫拉船托物言志,寓意行医之艰难以及一生都要朝前走,不能有半点后退的想法,否则害人毁己。
随后镜头一转,表现手法由借景抒情转为现实主义,聚焦于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的前因后果,像纪录片一样将故事娓娓道来。
电影里,李时珍完成了造福后人的恢弘巨制,但在电影外,《李时珍》的诞生却没有想的那么容易。
编剧张慧剑的祖父以医术著称,他本人也习过中医,熟读中国医药史,对李时珍也有些研究,恰逢时机成熟便想把李时珍搬上银幕。
写好剧本后,得到了夏衍的支持,上影厂也指派第二代导演沈浮执导《李时珍》。
可找赵丹演李时珍时却被一口回绝,因为之前出演《武训传》被全国责备,赵丹对历史人物心有余悸,不敢轻易试错。
沈浮不厌其烦地请了数次,又向赵丹介绍李时珍,并告诉他夏衍都同意开拍,赵丹这才答应,看到剧本有不足又主动帮忙修改,一心投入到电影当中。
这份匠人精神让《李时珍》的优点很明显,映入眼帘的就是编剧技巧的高超,看似轻描淡写地勾勒,却能画出千沟万壑。
如片中李时珍正在给农妇看病,家里人告诉他包乡绅过来闹事让他过去一趟,李时珍并不理会,在他这里只有治病救人。
但因一味药不对,李时珍必须亲自回去取便回了家,顺便跟包乡绅据理力争,告诉他古书记载药物混乱的情况,并立志重修本草。
这个片段,李时珍一共完成了五件事。
给农妇取药,与包乡绅争辩,体现自己的医者父母心,下决心修本草,成了年轻人的榜样,庞宪决定拜他为师。
这五件事看似杂乱无章,但在编剧的巧妙搭配下汇集成一条承上启下,有完整因果关系的主线,足见编剧的能力。
还有一处是描述李时珍年纪大了,导演沈浮化繁为简。
李时珍、老魏、庞宪他们为修本草,跋山涉水到各地遍寻药材,在雪夜中,于一半山腰上的茅草屋中休憩。
这时的李时珍已经离家好多年了,衣服破了得自己缝,凑到煤油灯前穿针引线,可试了多次依旧没有成功。
这一个小小的动作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明李时珍老了,视力不如当年了,二是表达李时珍的念家与妻子的辛苦。
好的导演总会在细节处见真章。
作为第二代导演,沈浮延续了第一代导演讲个好故事的特性,一直在扩充《难夫难妻》,让中国的故事片越来越好。
尽管在《李时珍》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还没有丢掉戏剧的拐杖,如电影中有不少戏曲的影子,服化道与配乐都来自戏曲。
但故事的节奏感却很舒服,以五幕剧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为依托,讲清楚了李时珍的所作所为和当时社会的好与坏。
李时珍为什么会从医?因为他科举屡不中,不是个当举人的料。
打小就喜欢医生,只因那时大夫地位低下,不被待见,所以父亲刻意让他干其他事,返家途中,被其坚定的意志打动才教他医术。
李时珍为什么要修本草?
因为看到包乡绅用错误的《本草书》治病,卖假药,导致不少人的病情加重,还连带牵连了救人的医生。
此事之后,李时珍又看了许多本草书,发现错漏百出,以前的本草已经不适应当下的环境,遂想修本草,兼济天下。
李时珍为什么选择自己修本草?因为朝廷靠不住,走了嘉靖,来了隆庆,各个都追求金丹玉露,将中医弃如敝履。
他治好了世子的病,被楚王委以重任,后调入太医院,博览医书,本以为碰到了志同道合之人,但他们却个个迂腐不堪。
李时珍难以忍受他们的不作为和统治者的昏庸,又有一颗悬壶济世的心,愤而辞官回乡,以一己之力实施这个庞大的计划。
幸而自己多年行医,好口碑口耳相传,每到一地,总有不少老百姓主动过来帮他,为他在悬崖上采药,跟他到深山老林里实地考察。
在此过程中,赵丹炉火纯青的演技撑起了电影的后半段。
其他人在表演时总会拿腔拿调,走位充满了舞台剧范儿,但赵丹的表演完全脱离了文明戏的痕迹,与电影融为一体。
李时珍年轻时的戏份,由于赵丹当时的年龄偏大,在诠释时难免有些违和,可到了中老年,赵丹的表演简直是叫人叹为观止。
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台词,每一个举动,都丝丝入扣、入木三分,就好像真的李时珍站在观众面前,而非演员赵丹。
尤其是片尾他站在江边向远方望去的镜头,景别由远及近,从全景到近景,赵丹伫立在岸边,没说一句话,单看他的眼睛就是一出精彩的大戏。
这个结尾也与开头李时珍的父亲告诫他“学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前后呼应。
晚年的李时珍已经修好了《本草纲目》,但苦于难以刻字出版,与徒弟庞宪从南京回来后,李时珍先是发现了一株万年青,后看见江上有纤夫喊着号子在拉船。
但他的徒弟却告诉他江上空无一物,庞宪以为师父因《本草纲目》出版不了而难过,在旁边大哭起来,李时珍见状赶忙开导他,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一切。
其实,这一幕意味深长,是导演的有意为之。
李时珍发现万年青隐喻《本草纲目》终会流芳百世,李时珍幻视江上有纤夫拉船是指代新的开始。
纤夫拉船是苦难生活,如今纤夫不在,船也不见,表明艰难险阻都过去了,《本草纲目》肯定会出版,后人肯定会因此受益。
只可惜,在商业化肆意泛滥的当下,这种电影已经绝迹了。
没人愿意下苦功去打磨一部几乎不可能大卖的电影,大家观众的都是票房高了、低了,不会有人想谈艺术。
在家乡江南农村,行医,药房是和行善连在一起的。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从黄帝开始,经过扁鹊等无数医师,药师,他们历尽艰辛,收集秘方单方,亲自品尝验证,为治病救人作出光辉业绩,为医学药学付出了全部心血,李时珍就是他们之中的杰出代表。为了纠正前人的某些错误,为了丰富完善医书药书,李时珍不畏强暴,不怕艰辛,深入到药农中,拜他们为师,和他们一起翻山涉水,采药做药;他行善行医,亲身验证,不盲目,不迷信,积累真知,历三十年的心血,完成了“本草纲目”这篇医药科学巨著。今天,我们为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前人而感到骄傲。电影“李时珍”用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创造性地记录复活了李时珍这样一个光辉形象,也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财富。 这本电影,赵丹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也可说,赵丹在这个形象上,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电影故事的时间跨度达三十多年,李时珍,从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到脚踏实地的壮年,再到老态龙钟的老年,当年的演艺界,除了赵丹,还有谁能演好这个角色?恐怕没有,即使能找出几个,与赵丹相比,还差一大截。赵丹非但表达出了李时珍的形象,交代清楚李时珍的经历,最根本的是把李时珍的那种不畏强暴,扶助弱小,与民同甘苦的气质完整的丝毫不遗留地表演了出来。这恐怕与他到那时为止的自身经历有点联系:他最早与周璇合作的“马路天使”使他一下成为偶像级的演员,受共产党委派去到新疆却被军阀关在牢里多年,新中国成立了想应“为人民服务”而拍了影片“武训传”,却受到严厉的批判,过后,与白杨合作拍了“为了和平”,出演戏中的教授,又重新站了起来。总之,在赵丹主演的所有电影中,可说这部“李时珍”最精彩。 这部电影的拍摄,还得到当年的广大药农的大力支持。听说过这么一段趣事:影片为了表现药农如何在身上绑了绳子从悬崖顶上放下去到绝壁上去采药,打算用一个假人,因只需远远的拍出那个景象就可以。谁知,外景地的药农知道了,无论如何不答应,他们说,这样拍是对他们祖师爷李时珍的不恭。摄制组无法,只得请药农当群众演员,真实地从悬崖顶上放下去。整个影片中,导演手法极为高超,场务配合默契到位。有这样一个画面极其精彩:影片开始不久,李时珍乘船回家。当船在大江上疾驶,李时珍站到船头,望着水流滚滚的远方...画面很美,也意味着李时珍的前途将是无限广阔又充满风浪。
《马路天使》《十字街头》《乌鸦与麻雀》这三部影片,是赵丹最成功的表演。他把市井小人物演绎得淋漓尽致,以乐观面对艰辛,以狡黠战胜敌人。 也许这三个角色太成功了,限制了赵丹在表演方面的进步。事实上,这三个影片中的角色,如出一辙,非常雷同。大约从1930年代开始,赵丹的表演,就永远脱不掉上海弄堂的本色了。 林则徐这个角色,虽然绝大多数观众非常认可,但这些认可既基于当年的无从比较,也基于明显的明星效应。本片中的林则徐,不像高级官员,更像街头的混混儿。或者说,这个林则徐包含了明显的滑稽。桌子上摆的水果被拿起来吃掉,只有赵丹有这个胆子,而且导演也不阻止,这可能是中国电影的唯一。 赵丹的扮相,在每部影片中都是非常成功的,很符合观众心目中的期望。赵丹闪烁的大眼睛,适合塑造正面人物,当然化妆师也帮了很大的忙。 赵丹表演上的最大缺点,是对白。他一念台词,就暴露出市井腔调。他几乎不能表演出严肃的腔调,更不可能通过腔调表现复杂的感情。而且,他的台词经常吐字不清晰。林则徐这样的大人物,说出的话没有力量,甚至还有一些滑稽。 赵丹对表情的控制,比腔调稍好一些,而驾轻驭熟的表情,只限于明显开心、强烈愤怒、突然惊恐这三种,其他的情感就差多了。 赵丹的肢体动作,也有明显的缺点。对于手和胳膊,他几乎不能驾驭。只要一动,就是快起快落,频率很快,幅度很大。严重失败的表演,是老年李时珍,快速而灵巧的动作,更像孙悟空。 当然,瑕不掩瑜,人世间从来就没有完美的演员。赵丹的缺点,不妨碍他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这个电影,简直了,既正经,又幽默,既古老,又很潮。人物刻画中正平和,服化道也做的很棒。 剧中李时珍管自己父亲不叫父亲,也不叫爹,阿翁什么的,居然叫“爸爸”,我这上网一查,还真有明朝就叫“爸爸”的: 明代崇祯末年国子监生张自烈撰《正字通》记载:夷语称老者为八八或巴巴,后人因加“父”字作“爸”字。 如果你在爱奇艺看的话,一定记得要打开弹幕,有一种古今联动,普天同乐的感觉。这部1956年拍的电影,豆瓣上算我居然只有7个影评,大家快去看完写评语吧。
从古琴的配乐、田园的布景、国画的构图、朴素的服装、生活的礼仪方面来看,如果排除了政治意识的干扰,这就是真正中国式的电影!
1956年的中国电影,没有革命口号,纯粹得不像是一部中国电影。李时珍,这也是中国人啊!了不起!身似逆行船,心比金石坚。难得看到如此令我感动的片。
在老上海电影人拍什么都错的那几年,沈浮和赵丹重新回到孤岛时期的古装传记片传统,看似和当时的大环境完全脱节,实际上借李时珍与体制顽强拮抗的一生,完成了十七年电影中最迂回但也最辛辣的政治批判:从趋炎附势的豪强,到迂腐冥顽的官场,再到黑白颠倒的道教方士,最终直指不顾民生福祉、一心追求长生不朽的统治者。即便所谓的借古讽今不是影片本意,但无意识的讽喻对照还是颇耐人寻味地流淌在影片的潜文本表达中,就像影片中皇室对出版自由的管制,何尝不是当时电影人境遇的真实写照。在逆流中负重前行,李时珍和赵丹的人生也合流了。
借名医历尽艰难险阻赔上人命重修朝廷医药圣典一事实际想说【你们管文艺管得太宽了!】配乐很美很古朴
党大可不必领导怎么种田、怎么做板凳、怎么裁裤子、怎么炒菜,大可不必领导作家怎么写文章、演员怎么演戏。文艺,是文艺家自己的事,如果党管文艺管得太具体,文艺就没有希望,就完蛋了
逆流曲折救世的这些人心血巨著
李时珍医术高明,群众基础好,后边要自己编书,各地群众献方献药太医院领导为炼丹派,为的是讨好上头,多次上书没用,真替他着急好不容易成书,眼睛瞎了,却被骗了书稿整体偏向于人,给妻子写信,朝廷里受排挤,音乐服装道具都很贴切
画质惨
本来只是不停的觉得“李大夫长得过于好看了”,好看到影响看剧情。可是看到后面真是让人肃然起敬的演技,耄耋之年完全不出戏,根本看不出是个青年人演的。原来竟是这样一个结局。这些先贤们都有种飞蛾扑火般的热忱。
三十余载,历尽艰苦,著书不易,传播更难。或许存在所谓“管的太多”的时代影射,但也应注意到鲜明的人民史观:踊跃支持李时珍重修本草的是劳动人民而非达官显贵。三星半。
新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赵丹演技的黄金时代
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是古人传记的黄金年代,前者兼具古风诗性和戏剧的纯真
赵丹在十七年时期演的所有角色,几乎是相似的理想主义者。而这却反而成为他自己人生的写照:一辈子两度遭遇五年冤狱,1980年在生命最后还希望能重新出山,演那些没演过的角色的人生,可惜时间不允许了。有台词的部分当然很舞台,贵在没有台词的表演,细腻而深刻。尽管因为时代原因而不得不拍一种“人民”(民粹)感十足的传记片。但本片的结尾是最最精彩的了,也像《聂耳》和《林则徐》的结尾,走向生命终结时的希望,真真成了戏里戏外的境遇。而将“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人民”仅仅作为诗意的意象,而非作为“主要角色”,估计是本片也无法躲过被否定的原因了。
就是这样
7/10。声画结合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开端江面上纤夫逆流苦行,费力喊着号子拖拽着大船,铺垫了李时珍的逆境成才,结尾无法将书刻出的李时珍抑郁返乡,再次听见号子声却只见江面,他惆怅望着将追求真理的精神升华,镜语在批判道家一段登峰造极:李时珍一行人找到曼陀罗草时,阳光散落花草倒影摇曳,躺在自然风光中闭眼闻着芳香,全景镜头表现《礼记》即将完成的安慰之心,当朋友与道士争夺《礼记》被摔下山崖,仰拍峭壁上的苍松劲柏再俯拍瀑布倾泻而下的奔腾之势,将情势的紧张和对异教邪说的愤慨表现出来;人物刻画主要强调劳苦大众的阶级属性,行医乡里,推让不过穷人留下的南瓜,百姓热情请他吃饭做客,孩童围着他嬉戏或为母请医,采药寻方离不开贫苦大众的扶持相助,信八股信仙丹不求科学的封建势力成为阻碍思想解放的批斗对象,政治阐释大过艺术性。
以前看过报道,历次运动终于中招的赵丹,把压抑许久的情绪都放在了这部戏中,如今看来不假
几次泪目——老电影的独特魅力、演员们的精湛表演、李时珍穷尽一生追求医学造福人类的不朽志愿 先生千古
李时珍准备重修本草,最初一直寄希望于朝廷,进了太医院屡次进谏都没用。最后破釜沉舟,觉得自己修。结果得到了八方支援,有送书的,有送药的,有送药方的。有些事就这样,只能自己干。
這部56年的片子,已經能看出大煉鋼鐵時候的個人英雄主義的苗頭了。。階級詫異與階級情誼明顯。這些,都是汪暉所指的“political”。。不僅如此,這一時期宗教的形象都是封建的,反人民的形象。。關於後者,不知道有人研究沒有。。
剧情难免有1950年代强加的“反封建”说教痕迹;然而这不是想象中的中医宣传片或好人好事传记片,是伟大的中国文化电影啊!是影像诗啊!服化道、配乐、演员神采,无一不是大明风物复生!快看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