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没有北京大妞那种大大咧咧、可能是因为这是个略带心事独自旅行抒发情感的奇幻剧,真实自然略加惊喜
第一段与爱玲相遇,#市侩老板 #镇店之宝#占卜#退货#纠结#猴子 贯穿了整个故事线,陌生人的信任、女人之间的友谊小船
第二段与现代社会典型三男相遇,很有代入感和真实的现实话题,不愿改造的理发店让我想起了北京一家叫做Nola的西餐厅,老板同样固执 认真 坚守自己的初心。强迫症犯了的我看到女主没等到占卜,但意外的发现已经在一段的二男贯穿。
第三段与一个法国老头相遇,有些话和真实的情感可能真实是用外语表达出来更自然吧,讲述了女主的情感和遭遇,意象到的情景 意象不到的臭水沟子,最后的景拍的很美,想去马来。
才导儿,期待下一次作品。
三段平行叙事让人感觉很舒服。色彩很棒。想去马来西亚这个地方旅游了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今年看的第一部影片。第一次看这种类型的电影。真的是太惊喜了!!!远比我想象中的更要好看!!!作为观众我真的觉得女孩子只要看了都会喜欢的那种。台词能表达出很多女孩丰富的内心。很真诚,纯粹。还有点温柔。真的是太棒了。不看真的会后悔系列。期待早日上映我一定要再看一次
这个三段式的故事以星溪的奇遇展开,第一、二段以车胎没气为开头,第一次遇到一个女孩,第二次是一群人,想要改造老城区,第三段就是女孩推车找到了一个修车铺偶遇老外。
第二段说到了这个地方叫马来亚一个地方叫Alor Setar,主角的名字也叫星溪。
第三段是老头的蓝色眼泪。
星溪原来是一个小溪水吧,没那么灿烂美好。
蓝色眼泪是一种海洋生物,泛蓝光什么的。
其实我倒是挺关注这种亚洲内部的想象的,一个中国北京人来到马来的小地方旅游,这不是一个熟悉的共同体,我们关于民族和文化其实已经很激进,但是当我们看到走入亚洲的另一地,我还挺想知道女主如何在行动上继续这个旅行。
南特应该看到了这个新趋势吧,看稻田,看到生活在对话和日常琐事之中,也许导演做到了镜头剪辑明亮的风光照,是蜻蜓点水,这不是中国的稻田,镜头里看到外之地的展示,发生在女主的一个旅行场景中。我想这是值得思考和警惕的一种外在宣扬式的野心,也谨慎地不容易看到,因为是只言片语,或者这是现在的导演们所拥有的一种放手去表达自己。建设马来亚,也有不方便的交通工具,还有一切购物的陷阱和购物的指向性。
片子三段式有时间的顺序,七月,在某些程度上导演表达了一种,时间的对位。主角来到Alor Setar也是为了找到一个叫星溪的河,也即是一个存在物,或者一个雕塑,头脑中的思考印证在现实,思考的呈现,这可以对应,也似乎无法对应,这是一个错误的游戏,也是对存在物的语言理解,星稀认为塔罗牌的一切词语确实的意义,好像很有趣。
台词是词语的骗子,使用八十年代,并且重复利用,才会有台词的一段一段层层陷入自己美好的状态,也即是导演说的大家都在看一个榜单里面的好,这样不是很可疑吗,也要警惕。
模仿是另外一个好玩的事,陈丹青说过绘画几百年来就是在一点点模仿过程中缓慢发展。消费品的模仿很像超市的货物,电影完全避免不了站在前人肩膀上,只是应该放弃标签化的越来越模糊欣赏的维度。
庸俗化也是格林伯格的好建议,精英和平民阶层,庸俗不可避免,精英已经消失,我不知道写小说和电影可以放在一个话语体系中表达是从什么心理出发,这样也许更容易写评论吧。
耐人寻味其实很想要从片子里面的到什么吧,这挺可怕,应该多看商业片补一补。电视剧感的意思是不是编剧的细节太琐碎,可爱有趣有思想倒是套用万金油的词,许多人把对话当做文本的台词,本末倒置。演员的梦想没看出来,对话的行动中是一个人思想,行动其实很质朴,不是表示崇拜或者梦想。
有一些很奇怪的感想。
没啥营养,欢迎跳过。
①理发师想起小时候在理发店看妈妈给别人理发的画面,还有一些别的思绪都飞出来了,百感交集。
②要我我也会怀疑爱玲诶,唉———
③出门在外我好像很难相信别人诶,但如果真的遇到可信之人,这种感觉好奇妙诶
④二倍速刷完,除了风景
⑤blue tears 真好看
⑥有机会一定要去马来西亚看看
⑦Alor Setar 亚罗士打
malay米都 ,吉打州的首府,可眺望马六甲海峡(这个中学地理的重要海峡)
8.“如果怀疑就不要进去,一旦进去了就不要怀疑”
⑨“沉默有无线含义”
10. brooke 小溪
(够140了吧?
故事要值钱 电影需要票房 故此我们习惯了太多赠送的好看 战火 派对 裸体 看一场热闹 嫖一个肉体 大抵如此 人类做为群居动物是很喜欢热闹 可电影除了娱乐大众 还具备某些其他价值 故事是对生活的反抗 反抗平庸 反抗虚无 反抗龌龊 故事是对人生的修正 通过他人的故事探究自己 是比较经济环保的一种方式 好的故事需要一个好的道理 但好的道理最好别讲出来 观众需要明白这个道理 然后也别讲出来 这就是观众和创作者之间的默契 否则就只是看了场好的热闹
星溪让我想起了禅与摩托车维修 体悟生命意义 寻求自我解脱 随便你叫它什么 反正就是那个东西 用哲学化的语言来说 叫做“如何破除物自体与世界的二元对立” 自行车爆胎重要吗 修不修重要吗 遇到谁重要吗 那些是问题之外的问题
顺带提一句 结尾的水面很好看 衬的人也很美
《星溪的三次奇遇》不会太让我惊讶,因为它是我熟悉认知体系里的“电影”。则电影是用视觉和听觉所制造的幻想,让我们感受到“梦”的真实。显然这个电影更加接近梦,这原本再也正常不过的电影方向选择,却因为这个选择,导致了一些激烈的讨论,这个讨论围绕着“真实”。
电影是否需要完全展现“真实”呢?这个议题,从这几年,一些文艺片的海内外口碑的差异化日益显著的情况下,越发尖锐。而当我沿着这些差异化的口碑和评价摸索,我就会发现大家关注的点是截然相反。那是不是说,因为语言问题,让到一些国家无法发现影片存在的问题呢?我认为并不是。
像《星溪的三次奇遇》这种带有幻想色彩,而且富有童话性的故事,在海外并不会太陌生,甚至你细究台词的逻辑性也有着一致性。(注:这里的逻辑性是指台词与社会的关系,而非单纯就台词之间的相似性)所以,我们可以下一个初步的结论,在影像中呈现的脱离生活性上,其实大家的状况是一致的,最起码是形式上。(注:这个并非指具体的某场戏和某个互动,而是具体来说整个电影的整体质感的方向考虑,这个整体包括主题的传达,剧本结构,视听语言的展现)所以,是什么情况导致了这种围绕着“真实”的讨论呢?
我们不得不回归到最初的一个讨论,电影是否要完整展现“真实”这个问题。我认为这个答案是显然的,我们的确需要展现“真实”,但是这个真实,到底意味着什么?
从《星溪的三次奇遇》中,第一段展现的纯粹的人与人之间的友谊;第二段展现的对新旧事物交替的彷徨;第三段对人生某个阶段的困局;它们在精神上,都通过某种方式表达了出来;然而它所用到的这种“方式”又是“不真实”的,他以一种“巧合”的语言基调,设计出一系列戏剧,让这些故意被设计的戏剧,完成“真实”的表达目的;这显然是方式和目的的差异化,则利用“非真实”的方式去呈现“真实”;可是在于现今的观众层面上,对于这种“非真实”手段的展现,却出现了无法接受的状况。
这对“电影”这种载体来说,可以说是一种如同慢性毒药的冲击,可是这种状况又能被解释。现在中国电影市场,都是以90后为主力消费群,这个群体接受的教育普遍是“目标”性,而非“理解”性,尤其在教育水平相对中游的群体尤为明显;当把“目标”性带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种驱动下,电影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失去了“感受”性功能。即使引入了艺术院线,然而我们纵观北上广深,大量的中下层外地群体引入。无论如何,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下层观众的问题。(实际上,我们国家的电影市场是依靠大部分的二三线城市支撑,这部分城市,那里的中下层群体更多。)
我们能想象,在这样的教育状况下,当他们在青春期迎来了网络数字革命后,大量的信息涌入,我们一直想渴求的感知能力,被大量的快速信息所肢解。因为究其原因,情绪获得的方式变得极其简单,而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出现,这种情况只会加速,并渐渐廉价化;导致,通过影像手段获得情绪波动,显得尤为艰难。尤其是当数字技术营造的奇观渐渐开始疲软,而视听语言却在革新性举步维艰的今天,观众更加能产生观影的情绪反应。
所以我们能看到,我们当下电影必须以紧贴当下话题性,来获得共情,而这种从来并非电影手段;他更多是属于新闻手段,又或者传媒手段。而这种局面,会渐渐变成,当我的视听语言无法进行下一步的革新,创作者再也无法通过纯粹的电影手段打动观众,反而依赖新闻传媒手段的时效性方式来解决。那么纯粹的以观众心态去观看“电影”的状态,将渐渐不复而存。
从此,观众再也无法再次体验当年人们第一次观看人类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的震撼感,人们开始无法认知,视听语言所产生的情绪互动,也无法确认自己的情绪和影像的关系。而因为无法确认这点,导致电影中常用的“非真实”手段,渐渐失效。大部分人,失去了在电影做梦的能力,无法获得梦即通往真实的捷径。也由于这样,童话、魔幻、奇幻、科幻这些“非真实”类型,正渐渐失去了其“真实性”的意义,渐渐变成了“符号化”,甚至是对于观众来说是失真的存在,日后能遇见的是,观众再也无法做梦。(而因为上一段数字图像奇观的效果也随着网络数据化失去了奇观效果,所以接下来的让观众产生奇观快感将会更加艰难)
综上所述,传统的观影就变相变成了观众的学习成本。哪怕像《星溪的三次奇缘》这样充满浪漫和幻想色彩的过分“可爱”的电影,对于他们来说,也是需要学习成本。
当然说出这点,并不等于电影《星溪的三次奇遇》就没有缺点,而事实它的缺点也是显然的,三个部分没有做到从主题延伸的衔接。从个体、到局部群体、到人生的某个阶段,这三个有趣的主题,没有在链接处做出较好的“阶梯”效果,这个还是稍稍让人失望,但是它的问题绝非出在“真实性”上。因为一旦提出这个问题,基本上,是对“电影”的本质的表现方式产生质疑。
而现状是,我们目前无法改变这一局面,因为导致这些是由社会,以及整个时代推动,不得不说,除非我们的视听语言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展现方式,让大家看到一种从来没有的展现方式,并且又能以最直接的方式,刺激到他们最本能的情绪。就如同,当年第一批看《火车进站》的观众,当他们看到火车迎面而来,他们会觉得火车要撞向自己一样,这种是最本质的情绪反应。这种与社会性以及教育无关,是一种更加本能的刺激反应;可是要创作这样的东西,就必须要求创作者,在如此高速流动数据的当下,创作出现在这个时代没有的手段,从而刺激观众;这无异于和整个时代对抗,这种想法,会让人感到疯狂甚至难以置信;但是,梦这种东西,从本质来说,是不能用逻辑来说,而是说,我们看到了一些和现实中完全不符合,并且从形式上刺激到我们情绪的东西,如同喜悦、恐惧、愤怒、悲伤;所以,现在能想到解决这种现状,只能回归到从“蒙太奇”的形式之下,我们对观众展现出一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方式,从而刺激到他们的神经。
只是让我感到遗憾的是。《星空的三次奇遇》,在我们这个时代和土地上,它注定会遭受大量的非合理性的质疑,这属实让人难过。这个似乎是无论以何种形式都无法改变的事实和处境。只能说,我们寄望于,这样一部纯粹、可爱的处女作电影,遇到它适合的观众。而“电影”和“新时代”观众的冲突,还在进行中,未来的路,对于电影工作者依然十分漫长。
很喜欢这部气质清新独特的处女作,更喜欢率真可爱但有想法的竹竹导演,今晚的交流也非常️共鸣!
我一向不喜欢在观影之前去参考各种评论,但我承认我是被侯麦这个️吸引来,而且乍一看影片的风格也确实️侯麦的味道(结尾甚至直接让我想到了绿光),但仔细回味,它确实️努力表现自己的气质,而且影片的亮点很多。没想到映后交流一开始,导演就坦诚而言说自己并️要刻意模仿致敬喜爱的大师,但个人确实向侯麦借鉴了一些皮毛,这么实诚反而让我对她加分不少。同时,也非常欣赏导演对于电影制作的态度,是的,简单低碳也可以拍出好电影!
再说回影片本身,这绝对是一部瑕不掩瑜的清新小品!三段故事各有奇妙之处,也许跟很多观众的感受相同,导演在试图给予影片一些更深刻的人生思考时,衔接不那么自然,功力还有待打磨,但那一段情节却是最打动人心。虽然个人认为女主在表现这一段故事时也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形象与人设经历存在差距,何况与之对戏的还是一位优秀的资深演员,但拍片过程确实会因为条件所限造成不足,这样的遗憾相信今后一定会随着拍摄资历的丰富而逐渐弥补。
说了那么多,纯粹是想鼓励竹竹这样的优秀年轻电影导演,不必在意那些里挑的职业喷子,勇敢做自己就好,难道年轻还要怕犯错?另外这部片子的排片真的少之又少,朋友们如果你们发现能看上这部电影,就请一定抓住机会,相信我,它是闪光的!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英文字幕国际版。同样是马来吉打象屿山下,《南巫》是本土人对宗教乡情的再现,而本片就是中国游客的臆想自恋和一厢情愿。开场《双姝奇缘》一比一翻拍,中间学洪尚秀推镜头,结尾模仿《绿光》。三段式的叙事推进中,女主角色身份不断变化(探父之女-人类学者-丧夫寡妇),聊天内容不断深入,角色性格趋于成熟,影片观感也逐渐提升。三段之间做了些有趣但肤浅的互文,第三段神人的出场演唱、格雷戈里与女主的大段英文台词挽救了这部影片,也挽救了女主的表演。然而映后导演的蜜汁自信与对观众说教又招了不少黑。不教观众做人有那么难吗?摊手
散步式电影的可爱时代,单纯又轻盈的电影。
提前退场。所有角色全程尬聊,坐我前面的意大利人一直在笑,台词不可信的程度可比肩《房间》了。
侯麦低仿。调色有些不舒服,人物也没多少意思,这个热带地方是能出一点故事,但没拍出该有的味道和趣味,节奏也差点意思,对话太随意,演员也不行,女主演一直就一个类型的清凉打扮,观众也许只会看她裸露的腿、肩、脖子,而忘记角色吧!或许放弃龙标,拍得更自在和尽兴一些,演员再放开一些,多些暧昧绵长、意犹未尽的微妙东西,也许能成一部好片。
这满满的电视剧质感,就别自称致敬侯麦了,不过是亚罗士打旅游宣传片罢了。刻薄点讲,老生常谈的对话无意义,屡见不鲜的结构无价值。导演沉溺在个人审美趣味里无法自拔,认定自己很可爱、很有趣、很有思想,其实就是不加节制的矫情和自作聪明。请来帕斯卡·格利高里纯粹是一种浪费,正面例子参见《狮子彻夜未眠》里的让-皮埃尔·利奥德。女主的表演让我全程游离在外,神烦。
#平遥#超低配版洪尚秀,日历风光片。
非常之无聊肤浅,要什么没什么,说旅游宣传片都嫌太长……建议好好想想如何让主题更深刻一点,毕竟其他方面已经那么平庸了,如果这个电影连一个好的思想立意都没,不知道为何要拍出来
其实是“(吴)亦凡的三次奇遇”,全程看女主身材。
大型洪尚秀&侯麦模仿秀,学了《在异国》的形没学到《绿光》的神。台词写作水平差两位也实在太远,不过还是有些地方蛮有趣的。
导演毫无审美,照搬了侯麦的皮,骨子里空空如也。最大的失败是女主,这是一位主流的、上进的、被电视剧驯服了的女演员,她最大的梦想可能就是红和瘦。这个角色根本不该所谓的北京大妞来演(爱玲都比星溪可爱),北京话就不是为了small talk而生的,北京话太实了,不俏皮,每一句都是为了跟人对话,而这又不是一个对话的片子,这理应是个说废话的片子,可惜导演不会说废话的艺术,她只会说live with love and hope这种鸡汤。一个女主如果不动人,活得像刻板印象里的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的中国人的话,还拍她干吗?
一部让人看了很舒服的电影,简单的画面却是慢慢的生活气息。女主的旅行似乎是很多人人生心态的写照。藏在最深处的,需要时间被慢慢挖掘。
一刷:【2018年11月11日-北京电影学院-第七届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生导演奖”-标准放映厅】二刷:【2019年4月12日-北京电影学院-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注目未来单元-标准放映厅】“中国电影史上罕见的散步式电影”???“致敬候麦”???梅峰老师艺术指导???浪费资金,毫无意义,空镜头居然能吹出哲学层面的高度。导演思维还停留在学生作业的层面,整体的结构和台词都是无聊尴尬至极,摄影更是没有亮点,剪辑就更别提了。目前看过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毕业的最差作品。(因为工作任务被迫二刷,但导演态度特别好,有点不忍心批评)
虽然说是师姐,很想打高一点,但是,真的,做不到。
如果没有这些奇遇,将有一些什么问题埋伏在星溪未来的人生里。有了这些奇遇,她的未来又会遇到什么。这个联想,倒让人想到侯麦了。星溪的故事,是可以连续拍下去的。
和导演的世界显然没有任何交集所以你开心就好吧……第一段没有放飞自我的时候或许还能看到一点侯麦的皮毛,到了第三段这么多模仿对象轮番登场就非常可怕了。那段声泪俱下的长谈啊天哪,从没见过这么尴尬的Pascal Greggory……
因为豆瓣差评才毅然买票,果不其然,很喜欢。三层平行时空,逐步嵌套,成品一体两面:格局小,模仿痕迹重(求导演别再说【很侯麦式生活流】了);但还是很欣赏导演能在创作立场上,脱离历史叙事,拒绝消费感伤,摒弃符号隐喻,让人在华语电影的新环境下,浮出水面,呼吸到审美情趣层面的新空气。当然,这种小资视角的甜美是注定被诟病的,but so what?【我控诉姜文看一半就离场,男人真的很无趣】
看到第三部分,听那个法国老男人说,他在年轻的时候也不喜欢人们聚在一起,见了人多就会躲起来观察,不喜欢一群人聚在一起大喜的婚礼,也不喜欢一群人聚在一起大悲的葬礼,等到上了年纪之后,他的想法变得不一样了。突然被这段共鸣了,原来很多人也是这种想法,突然对这部电影的好感倍增!导演可能喜欢洪尚秀或者侯麦,她也做了一个三段式的故事,每次都把故事里的人物和事件做微调,这点比较正确,只是可惜没能在文本上形成更戏剧性更耐人寻味的故事,包括镜头和剪辑方面,基本上就是表面那层信息量,看完了就完了,完成度倒是还不错,整体上的观感也很舒服。
7分还能有,「在异国」+第三段「绿光」,用洪常秀式的尬聊藏拙是个蛮好的选择,细节很用心(不过数据库和元叙事方面跟「在异国」就没法比了……)。第二段实在太差了,不过第三段写还不错(当然侯麦的调度其实也完全没学到……),剪那么多动物镜头进去也是……不过影片还算比较独特啦。能再看一次帕斯卡尔·格里高尔的戏还是很棒的。
这片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导演和女主角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表达太自恋了…台词本身有问题,女主角的表演又让一切变得更糟糕更不可信。导演应该有一定的阅片量,除了常被谈论到的侯麦和洪常秀,塔罗牌那段模仿《五至七时的克莱奥》痕迹相当明显。
一个导演要爱自己的演员,要实实在在地爱,还是幻想地爱,这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