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天使

剧情片大陆2010

主演:夏庄炜费雁鹏李翠翠李凤鸣耿海青

导演:李相

剧照

被遗忘的天使 剧照 NO.1 被遗忘的天使 剧照 NO.2 被遗忘的天使 剧照 NO.3 被遗忘的天使 剧照 NO.4 被遗忘的天使 剧照 NO.5 被遗忘的天使 剧照 NO.6 被遗忘的天使 剧照 NO.13 被遗忘的天使 剧照 NO.14 被遗忘的天使 剧照 NO.15 被遗忘的天使 剧照 NO.16 被遗忘的天使 剧照 NO.17 被遗忘的天使 剧照 NO.18 被遗忘的天使 剧照 NO.19 被遗忘的天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39

详细剧情

  《被遗忘的天使》是我国首部以环卫工人为题材的故事影片。通过环卫工人张国强(夏庄炜 饰)的平凡生活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展现了环卫工人的精神风貌。同时让人们更加尊敬这些生活和工作在我们身边的天使们。这是一部关于普通环卫工人故事的电影,导演从真实客观的角度讲述了一个平凡的环卫工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认真敬业的故事。通过这部电影,让更多的人、更深刻地体会到环卫工人的辛苦。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环卫工人是很可贵的一群人,他们不应该被社会遗忘!

长篇影评

1 ) 想起BEYOND的阿妈尼

这个世界上诞生了一个孩子,就说明上帝对这个世界仍旧心存希望。

七个短片,七个会让你流泪的故事。非洲,美洲,亚洲,欧洲,这个陆地上的孩子,有多少小小的生命在战争、歧视、贫困中开始自己的成长。片名是“被遗忘的天使”,被遗忘的天使,是能够救赎人类的孩子。

想起BEYOND的阿妈尼。。。。
非常值得一看的好片子

2 ) 令人感伤的电影

All the Invisible Children:
本片是由MK Film Production与意大利外交部合作及发展组织联合负责拍摄的,也因是以世界各地的儿童为主角,得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粮食组织的支持。它分别讲述了七个有关被家庭和社会忽视的孩子的故事。

幸福总是相同的,不幸却有各自的不幸。
Tanza:渴望知识,但生活在战争、杀戮和种族间仇杀的非洲娃娃兵,最后绝望地选择放弃。
Blue Gypsy:东欧的吉普赛少年不愿再回到残酷的现实社会,自愿地再次回到少管所。
Jesus Children of America:关注艾滋病,更要关心那些无辜感染的儿童。
Bilu E Joao:两个生活在巨大城市夹缝中的贫民窟,靠着双手和租借推车,拾荒生活着,充满理想、乐观的孩子。
乔纳森Jonathan:寻找自由的梦。
吉洛Ciro:被家庭忽略的,在街上游荡,偷钱和抢劫。
双双与小猫Song-Song & Little Cat:在北京,一个破损的洋娃娃将从小就被抛弃而后被迫卖花的孤儿小猫与物质生活富足但因父母离婚从未快乐的双双联系到了一起。

都是大导演拍的,感人至深的短片,台词也富于哲理。
灰暗、悲凉、真实的电影。

3 ) 熏鱼火腿鱼香肉丝培根三文鱼香蕉虾酱奶酪大拼盘



这是一个大合辑。里面值得玩味的好故事很多。由不同国家的七个大导演分别拍摄。最近两年,这种电影合集出了不少,像《巴黎,我爱你》这样的精品却不多。(我突然想起来去年看过的一个合集,精彩绝伦——讲的是,一列横穿欧洲大陆的列车上发生的三个故事,由三个导演拍摄,有连续性,最后一个是几个英国男孩去土耳其看欧洲冠军杯的事,好玩极了,叫什么名字忘了。——想起来了,《车票》)

这部电影,看完之后的感觉是,这是一部公益片,动机和立意是很鲜明的,它要提醒我们去关注儿童,尤其是那些有点儿命苦的儿童;然后这是一些命题作文,创作者的自由被约束了,有时候,题材和体裁是可以被约束的,但是情绪和风格最好不要约束,这样产生的拼盘多半不妙,这部就是,因为总体要走伤感、悲悯和灰暗的调调,所以大家都玩不尽兴,电影的制作过程就是一个大PARTY,一群性格鲜明的家伙凑到一起,把他们骨子里最精彩的东西拿出来秀秀,电影越来越需要个人化,越来越需要个性张扬了;有几个更像是纪录片,由于仓促和急功近利,忽略了故事的戏剧性和委婉与曼妙的曲折和情绪、节奏变化,直不楞噔的,其实如果索性就是纪录片的话,可能更精彩。

但是也是有亮点的,印象最深刻的是,巴西那个兄妹俩的故事拍得很棒,两个瘦骨嶙峋的小屁孩推着一辆板车,捣腾了一天废品的故事,很精彩,镜头是平视的,忠诚的,客观平实地记录着这两个孩子的一天,他们的行为,他们的目的,他们的思维与情感,许多小细节是很美妙的,这会让你感受到,孩子是有自尊的,是有方法和渠道去获取成就感的,他们有他们的麻烦,也有他们特有的方式来解决麻烦,这些才是他们的世界,千万不要拿“对知识的渴求”“获取平等的权利”“尊严和自由”等等的这些东东去怜悯他们,这些JB鸟事跟他们没关系,他们只想得到简单的快乐,很简单,没头没脑,吃饱睡好,他们没那么悲惨,至少在他们看来没有,所以没有必要悲情,千万不要悲情。这部短片是唯一一部不那么悲情的,而且视角起码是孩子的,这个很关键,对于一部讲述孩子们的不幸的电影来说,悲天悯人,人文关怀,价值评判,煽情和慈悲都是TMD bullshit,这些东西都是假慈悲,误读和曲解,以成人的价值判断来强行解释孩子的主观世界,就是屎。

里面那个由吴宇森导演的精致小品就是这类败笔的典范!吴宇森的那个,看得我想吐。孩子们的世界是很纯洁的,或者说很纯粹,如果你帮着他去进行“阶级”“种族”“肤色”“性别”“价值”“存在”的判断和分析,只能说明你丫不纯洁。

我打小就不爱看吴宇森的电影,真的,录像厅的年代我就不爱看,直到后来我知道丫的英名名字叫JOHN了之后,我就更加鄙视他了,因为我一共认识四个叫做john的男人,其中三个都是大傻逼。

哦,还有一个库斯图里卡的,讲一个吉普赛失足青年不愿意离开管教所的故事,拍得也很不错。咦?两颗星是不是少了点儿?本来应该是三颗的,被JOHN WOO糟蹋了,制作方选人失当,扣去一颗!


4 ) 差异之美——作业的评论及其他

还真挺喜欢这部片子的。不去谈论太多的意义的话,就在故事构造、情节安排等方面,可看性还是很高,而让人思考的目的也能够达到,更有蓝色吉卜赛等等那些小亮点,似乎在艺术上也有独到之处。

这一篇是比较文学的作业。既然是影评,就拿出来晒晒。限定死了比较的方向,所以挑选这样两部。其实心头大爱还是Blue Gypsy、Bilu E Joao、Ciro,那里感觉能看到灵性,和悲哀。

差异之美

——《被遗忘的天使》系列短片之《Tanza》与《Jesus Children of America》比较

《被遗忘的天使》系列短片是由MK Film Production与意大利外交部合作及发展组织联合负责拍摄的,因是以世界各地的儿童为主角,得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粮食组织的支持。其中收录了七个有关被家庭和社会忽视的孩子的故事,因导演和取材均来自世界不同地域,使全片涵盖了从东方到西方的多种视角,将差异下的儿童困境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此,仅以第一部《Tanza》和第三部《Jesus Children of America》(以下简称《JCA》)作一比较,试看差异之美在再现过程中的体现。

一、主题选择

同为受邀而创作的作品,两片在核心主题上同样是遵从了刻画边缘儿童的生存困境的要求,将常易被人忽略的那部分儿童以及他们的生活境遇推上前台,着力揭露一个不为人知的隐秘世界,在引人心酸和痛心的同时,启发思考。

而在具体主题选择上,又因为各地实际情况的偏差而有所不同。

《Tanza》作为描写南非儿童的影片,将镜头对准荷枪实弹的自发娃娃兵部队,而《JCA》顾名思义是表现美国儿童的生活,聚焦纽约布鲁克林区的艾滋病患儿。

战争和疾病,虽然都是由外力施加给儿童的灾难,却在出发点上就鲜明的体现着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的差异。就单从战争和疾病两个概念上来说,前者是人类自身酿成的灾祸,是自我毁灭、自相残杀的行径,让人处于杀人与被杀的循环中;后者则是自然的不可抗拒因素,是天将灭人,而人处于坚强的对抗地位。也即是,一者为力所不能及的“人祸”,另一者为可抗争的“天灾”。这二者主题选择的差异鲜明的体现出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的意识形态差异。在第三世界的不发达国家还在为土地而争斗(意味着基本生存权力的不可保)、纠缠于激烈的族群冲突(意味着社会认同的未形成)的时候,第一世界的发达国家已经更深一步的开始共同面对(从结尾的互助会可以看出)严峻社会问题,在保障基本生活的前提下为生活质量的缺损而努力。可以明显地看出二者在进程上的先后之别,而第三世界国家还远没有达到在广义的和谐统一的人类社会定义上共同面对自然带来的灾祸的层次。

应该说,这两个主题的选择是有意味的,在具有典型性的同时,也打上其特殊地域意识形态 的深刻烙印。虽然主角同为儿童,在二者各自话语下却具有差异的心性和品质,从而拓深了影片的思想深度,引导人们对于社会、世界的构成和发展产生进一步思考。

二、再现策略

按照构成主义的观点,表征/再现是将各种“事物”、概念和符号联系起来的过程,并且在其中建构并赋予事物意义。事物不能自名其意义,是表征/再现的意指实践使事物产生意义。 因而,再现策略的选择对于影片主题的展开和表达至关重要。而在《Tanza》和《JCA》中,二者都安排了现实主义的情节设置,采用朴素的纪录片拍摄手法,并且在叙述过程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场景、衣着和语言表现族群特色(非洲部落文化和美国黑人文化),使得影片的现场感和情境感强烈。但是在具体再现过程中,因主题和意图的不同,二者的再现策略有着相当的差异。

1、叙述语调与镜头处理

非常明显的一个不同,《Tanza》的全片叙述语调十分克制,表现为极少的对话和叙述性词句,除了开篇和结尾处的风情浓郁的非洲民歌外,没有更多渲染情绪的背景音乐。而在情节设置上同样缺少起伏,几乎全是静态的场景书写,就连与地方军官在玉米地中开枪互射后双方互有死亡的场景都几乎在苍白冷静的叙述中进行,特别是Tanza所在小组一个男孩的死亡,镜头只特写男孩垂死的脸,然后用一句“今天……我很害怕”结束,并没有对战争的惨烈和死亡恐惧的刻画。而如此人物就显得内敛,情绪不显于外,少有儿童应有的活泼好动和开朗个性。导演采用“行多于言”的典型图像性语言来展示南非大陆上的童子军战争,叙述几乎不动声色。与之相关的镜头处理中,有很多诗化的痕迹。原野上的夕阳、原始森林、玉米地、土质建筑等景物刻画,侧重书写出非洲的原始气息,呈现出荒蛮、野性、神秘的特点。这使得整片显示出先锋独立电影风格。

而相反,《JVA》的叙述语调则要显得活跃许多,各场景搭配有相应的背景音乐,很容易调动观者情绪。而在情节设置上也具有戏剧性特点,显得起伏跌宕,诸多巧合和冲突(Blanca回家撞见父母吸毒,Blanca和La Queeta在校园里的打斗,La Queeta的母亲来学校闹事等)使得全片显出向外的可理解性和强烈的诉说性。在这样的安排下,剧中人物显得个性鲜明,外露而张扬(如Blanca的小叛逆,Blanca父母的无力和关爱,La Queeta的母亲出于保护地位的攻击性等)。如此,最后的温馨结局也就顺理成章,在父母的陪伴下来到艾滋病互助组的Blanca是七个短片中唯一拥有美好结局的孩子,这显然符合了观众的心理预期,让故事在温情和希望中收尾。影片的镜头处理也显得常规许多,基本上围绕着主人公,徘徊在家庭、学校等小范围空间内,有着鲜明的城市感。总体来看,全片有着好莱坞作品的痕迹,更多采用故事性语言进行叙述,强调了情节的戏剧性和人物的个性,体现出主流电影风格。

这样的叙述差异除了风格上的不同,也在强化不同社会话语下意识形态的差异。《Tanza》中再现的是在极端残酷和磨难环境下儿童生存,以沉默和内敛的语言表现出冲突的内化,着眼点在战争对孩子的异化,使他们的苦难成为习以为常的状态。而《JCA》中着力再现了都市中较高层次的生活冲突,用冲突的外化和表层化带来其对于普罗大众的强烈刺激,这也就意味着这个个案在第一世界孩童中的特殊性,是强烈凸显的异类的存在,因而受到的关注也具有特别性。

2、社会环境设置和细节描写

在社会环境的设置上,值得注意的是,《Tanza》中始终没有较亲密的成年人的出现(父母和社会长者的缺席,可能暗示着之前发生的部落大屠杀),小分队中从领队到成员均为孩童。而全片中为数不多的成年角色均为敌方的士兵。这使得全片在一个封闭的孩童的空间中展开,具有相当的自足性。而《JCA》中,Blanca的生活与成年人密不可分。既有来自父母的关爱、老师的保护,也有杂货店老板的帮助。因而,片中成人和孩童的空间相交叉,显得充实完满并且开放。

显然,《Tanza》中孩童的自足空间更适合再现生活的惨烈性,强化了这种残酷生活的强大惯性以及对于儿童的摧残性和异化。同时,封闭的空间也向外排斥着解救的可能性,把非洲大陆的孩童隔离开来,将第三世界的困境推向一个绝望的境地。而相对,《JCA》中复杂社会关系的介入则开放了整个问题的解决路径,并且给予父母、老师、店长等家庭社会的长者以善良护幼的面目,为儿童创造了较为良好的环境,淡化了艾滋病的伤害力度,因而在社会学层面上乐观的为第一世界儿童的痛苦找到了安抚。

而在细节描写上,《Tanza》因其图像性叙述的风格,有着许多细腻而具有意味的图画性细节描写,如Tanza不肯脱下的鞋,在成为废墟的村落墙壁上找寻昔日藏匿的弹弓和文具,在将要炸毁的教室黑板上乖乖答题等,以此表现Tanza作为儿童的纯真,在冷静甚至于冷酷的战士外表下依旧要显露出作为孩子的天性,于不动声色中有节制的叙述中展现孩童的自我世界。而更多采用对话书写情节的《JCA》则较少刻意的细腻细节描写,而是用直接叙述(对话表述或者事件描写)的方式展现大背景:伊拉克战争、吸毒、艾滋病、性虐待、校园打斗等,显得较为粗糙和概念化,并且带有强烈美国特色,符号性地涵盖了美国社会概念中种种问题。

细节上的差异同样强化着二者不同的再现策略,彰显着意识形态的背后运作。《Tanza》内敛地表现第三世界儿童的苦难,强调描述的内化和沉静化,并以此表现叙述空间的封闭性和自足性。而《JCA》相对外向,试图将第一世界中的矛盾冲突表层化、外在化,以此将矛盾直接向外推出,在开放空间内寻求解决。

同时在一些小细节上,二者还有一些互文的地方。《Tanza》中作为前景的南非种族冲突与《JCA》中作为背景的伊拉克战争,二者均为人类自发的灾难,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与世界政治力量、大国势力的明争暗斗联系密切,关联着意识形态的斗争。另外,《Tanza》中的南非人操着一口变种的非式英语(这显然已经化为他们的母语),与《JCA》中布鲁克林区的黑人们一口标准的美式英语形成强烈对比,这显然依旧保有旧时代第一世界对第三世界的征服压迫过程中遗留下的殖民痕迹,鲜明的划分着二者的界限,同样隐性地提出了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斗争问题。

可见,无论是叙述语调与镜头处理,还是社会环境设置或细节描写,二者的再现策略差异明显,造成了内敛与外向、封闭与开放、反抗与主导等重大差别,有差异的美学表现使得不同社会中儿童的困境在自身特点和典型性方面展现的更为出色。而这些再现差异的背后都可以指向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运作,是鲜明的再现创造意义的实践。

三、总结

总结来看,两片在主题选择和再现手法的采用上都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与其所描写环境的意识形态有着密切联系。广袤但落后的非洲大陆上的族群争斗,与现代美国都市中边缘人群与自然疾病的抗争,其背后的意识形态象征意味不可忽视。两片在再现过程中,不断反复强调着儿童身处第三世界或第一世界的不同困苦处境,在显而易见的差异中体现着不同的美学特征。

而无论是怎样的不同,两部影片最核心的想要引发社会各方对于儿童关注的目的显然已经达到。无论是《Tanza》内敛但让人心碎的影像风格,还是《JCA》中煽情的叙述语言,都能成功地引起观者的思索,进而反思我们成人对于儿童世界应有的关爱态度。

而这,也正是《被遗忘的天使》(《All the invisible children》)系列片想要取得的终极效果:让被忽视的孩子重新获得应有的关注。

参考文献:
[英]斯图亚特-霍尔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一版

5 ) 『孩子们都很好。』


《被遗忘的孩子》(All the Invisible Children),由威尼斯电影节发起,并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选定八位导演各自拍摄七部以儿童为主题的短片,旨在唤醒世人对儿童的关注和爱护。通常这样短片集电影都会有很多大腕导演,之前看过云集了35位导演戛纳的短片集《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20位导演的短片集《巴黎,我爱你》、12位导演的短片集《纽约,我爱你》,这部短片集算是参与导演数量没那么多的,但是短片集里的七个作品几乎都属上乘之作。故事讲述一些孩子,他们来自非洲、布鲁克林、北京、圣保罗、那不勒斯…有黑人、吉普赛人、白人、华人小孩。而这些孩子都是被遗忘的天使,他们或被社会抛弃或需承担年龄所不能承受的命运。
印象很深的故事有《蓝色吉卜赛》(埃米尔•库斯图里卡Emir Kusturica),即将走出少管所的吉普赛男孩乌洛斯,大墙外面的自由却看不到幸福的希望…少管所反而成了一方净土,而外面的世界却相比之下是那么混乱肮脏。他也想做个好孩子去上学,可是因为生活所迫却不能做到,因此只能重复的做贼去偷,他的理想是做个理发师,但愿,他可以实现。
在斯派克•李(Spike Lee)的《上帝保佑的美国孩子》里,黑人小女孩每天要被父母逼着吃药,她不理解父母为何经常吵架,后来,和同学的一次冲突让她知道自己从父母那里感染了艾滋病,幼小的她该如何面对这一切?她没有错,可是她生下来就是个错误,和其他得了艾滋病的孩子们一起交流,她似乎找回了自信,可以后呢?
  《毕露和乔》卡迪亚•兰德(Kátia Lund),巴西贫民窟,毕露和乔是两个好朋友,为了一双新球鞋,为了给家中多添一片瓦,他们拾废品换钱,永远保持乐观的精神…看着他们拉着垃圾场捡废品,很辛酸,可是相对于其他几个短片,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故事,至少,孩子们为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在积极努力着。
  至于片中唯一一部由华语导演吴宇森指导的作品《欢欢和小猫》,怎么说呢,剧本是硬伤吧,就是那种你看到一半就能猜到下面会讲什么的。剧情大概讲述家庭富裕娇生惯养的小女孩欢欢和被人抛弃然后由捡破烂的爷爷好心抚养长大的可怜孩子小猫的故事。欢欢的母亲受不了外遇的丈夫而想带着欢欢寻死,而小猫的爷爷则努力攒钱想送孩子去读书,生活中的不幸似乎都被小猫遇到了,爷爷被车撞死,而她又成了孤儿,还被一群恶人胁迫在大街上买东西。饰演小猫的小演员表演的很不错,眼神很打动人。因为是华语电影的关系,所以就算剧本有点狗血,但也会引起很多共鸣。
孩子的世界是纯净的,无论什么种族肤色的孩子生来都是简单单纯的,小孩子本身都应该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可是社会无形中将每个人分了等级,有了悬殊,不同的孩子就有了等待他们的不同命运。或小小年纪上了战场,或为生活艰辛的努力,或生来自卑的活着…
我们也是从儿童时期过来的,每个人都要经历童年,同一个天空下,所有的孩子都有相同的幸福感追求,但却可能面对不一样的环境因素造就各种问题。孩子们都很好,但愿这不是呓语、

6 ) cheap charity stuff

All the Invisible Children

1. Tanza
Directed by Mehdi Charef
This one's about those children living as soldiers. I won't pretend to understand life like this and don't know whether the children's performance was bad or just raw. So I'd better shut up here.

2. Blue Gypsy
Directed by Emir Kusturica
My favourite one in this shit bag. Has its sad parts yet still vivid and hilarious, and most of all, the leading boy is really cute. I'll try to watch the world famous Underground when I got the chance.

3. Jesus Children of America
Directed by Spike Lee
Here comes a decent short movie. But it's so good-hollywood-film and with a stupid optimistic ending which I always despise most.

4. Bilu e João
Directed by Kátia Lund
Lovely kids, lovely little movie. It's just are they really so happy with their lives?

5. Jonathan
Directed by Jordan Scott and Ridley Scott
I wouldn't have bought this stupid pack of charity shorts if not for this particular segment, coz I'm a hopeless Thewlisian.
Ridley Scott, you are shit, and your daughter is shit. And David, I really don't want to call you that, so are you a shit collecter or what?
I'd already read some of the imdb comments before and got some sort of impression that this segment is the worst one. No, the worst is yet to come, but this one's horrible enough. When Jonathan said his last line, I was like 'OMG'. And then I tried to get what this short movie was all about, an idea went cross my mind, and I went 'ooooh myyyy God!'. A shockingly intolerably shitty movie! A waste of such a marvelous cast (why do I feel you're the weakest link again, David??)!
But I have to confess this is still my second favourite one, for the cast obviously. The little Jonathan is just soooo adorable. I've got my obsession for pale skin. And the teenage Jonathan would make such a good teenage Lupin~

6. Ciro
Directed by Stefano Veneruso
Again, it's not bad, and the shadow thing and the playground scene is kind of cool. So it's my problem. I'm not very keen on these not-so-pale children.

7. Song Song and Little Cat
Directed by John Woo
The last and the very worst. Congratulations! You've just won the competition of who's the worst director in a charity shorts production. I've never been a John Woo fan, but this one's beyond my imagination. Actually it's a success in telling people how to make a terrible movie in less than 20 minutes. It's an encyclopedia of bad elements you can ever use to attract real cheap sympathy.

I can't believe they celebrated this movie so delightedly. I'm sure none of them is an idiot. Then why? Personally I've never been into charity stuff, but is charity really meant to be cheap?

短评

"Tutti i grandi sono stati bambini una volta. Ma pochi di essi se ne ricordano." - Antoine de Saint-Exupery 最喜欢Katia Lund的两个巴西孩子的故事,John Woo的片子和他的出场顺序一样,垫底。

2分钟前
  • Kovin
  • 推荐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如果我们不要孩子,那我们就什么也不剩了。

4分钟前
  • vivi
  • 力荐

同一个天空下,所有的孩子都有相同的幸福感追求,但却可能面对不一样的环境因素造就各种问题。7部不同国家短片,老吴代表中国那部活生生被平行比下去。显然跟中国足球一样,明显输在行业内部体质。但整体值得五星推荐!

6分钟前
  • Anday
  • 力荐

同一个天空下,所有的孩子都有相同的幸福感追求,但却可能面对不一样的环境因素造就各种问题。btw,7部不同国家的短片,老吴代表中国的那部活生生地就被平行地比下去了。显然这跟中国足球一样,明显是输在这个行业内部的体质里。但整体值得五星推荐!

11分钟前
  • Rockie龍
  • 力荐

被遺忘的孩子,被放逐的童真;這個世界滿目瘡痍,這些歲月滿眼憂鬱。所有的成人都曾經身為孩子,只是他們中的大多數都遺忘了這一點。

16分钟前
  • 蘇小北
  • 推荐

威尼斯电影节的短片集虽然每每水准参差,但电影节的魅力与其所选主题还是有足够的反应,库斯图里卡《蓝色吉卜赛》独领风骚。

19分钟前
  • 黑狗成
  • 推荐

果然是库斯图里卡最好 吴宇森最差

23分钟前
  • ❤sissy❤
  • 还行

在泪水中微笑……吴宇森那个结尾太理想化了,唉……真正的卖花女孩哪辈子也熬不到上学啊

28分钟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同在一片蓝天的,每一个孩子的眼中都有纯真和希望。威尼斯电影节发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选定八位大导演各自拍摄七个儿童主题的短片,感人至深,五星推荐~

29分钟前
  • luluya
  • 力荐

非要在心中排个序的话:Spike Lee》Kusturica》Lund》Scott》Veneruso》吴宇森》Charef“全球3亿多儿童处在饥饿当中,每天有1.8名万儿童死于饥饿。全球有1.2亿儿童不能上学,有1200万艾滋病孤儿,有230万儿童艾滋病患者。”

32分钟前
  • 董肥樂
  • 推荐

每回類似命題集錦片,但凡中國導演總讓人不自覺冷汗三條,無一例外。蔣雯麗就這么厲婦下去了麼。

34分钟前
  • 美丽新世界
  • 还行

这种向政治献礼的片子,冲老库,给四星。吴宇森那段也太他娘的政治正确了吧。也许别人的片子所在地的人民也那么认为他们语种的那段,呵呵,老库没祖国,真好。

39分钟前
  • 小疑子
  • 推荐

最喜欢毕露和乔,还有蓝色吉普赛,意大利的那个也成。孩子都是天使,天使的世界成人怎么都无法参透,唯有好好守护,别让天使受到任何伤害。吴宇森的那个矫情到令人发指,居然也骗了我几行泪,我这没下限的泪点啊。。。

44分钟前
  • 推荐

依然是关于同一主题的导演合集,作为命题作文而言,导演都将目光对准了边缘儿童,战地里的孩子、少年犯等等,每部片子虽然都十分现实主义,但不同导演风格各有特色,最喜欢的还是库斯图里卡的黑色幽默和斯科特的梦幻般的穿越,最后的吴宇森也太敷衍了,完全是在交作业而全无风格。

48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几个故事看起来单一,其实这就是地球上的天使们生活里一幅幅剪影,几个小故事都非常感人,斯科特父女的最考究,一流的创意、美术场景和BGM;那不勒斯的最具有荒诞意味;而北京的这部最煽情,有着传统中国人的情感内核。

52分钟前
  • 老泰瑞
  • 力荐

一部关注孩子的公益电影,由威尼斯电影节发起,八位导演都是世界名导,吴宇森、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斯派克·李、雷德利•斯科特等。影片中的孩子们,生活在贫困、暴力、犯罪、疾病、孤独、战争之中——这部影片实际上是在呼吁:“救救孩子!”个人比较喜欢《坦扎》、《蓝色吉普赛》、《Ciro》三部

53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喜欢最后一个中国的孩子(吴宇森导) 心酸坏了……中间的几个都不错

55分钟前
  • 麻木粮姜
  • 力荐

本片由由威尼斯电影节发起,并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选定八位导演各自拍摄七部以儿童为主题的短片,旨在唤醒世人对儿童的关注和爱护。请来的导演包括吴宇森、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斯派克·李、斯科特父女。吴宇森那段前面凑合后面雷人,斯科特父女那段感觉还是以女儿为主,毕竟剧本也是她写的。

59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本片由由威尼斯电影节发起,并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选定七位导演各自拍摄七部以儿童为主题的短片,旨在唤醒世人对儿童的关注和爱护

1小时前
  • (๑⁼̴̀д⁼̴́๑)
  • 力荐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正凋残。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泪满颜。

1小时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