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们看过《低俗小说》,那一定会注意到里面引起一系列事件的金表。同样是一块手表,在《荣耀时刻》里却引发了另一个出乎意料的连锁反应……一起来看看好莱坞时报是如何评论《荣耀时刻》这部电影的。
信息来源:好莱坞时报
保加利亚电影人克里斯蒂娜·戈洛佐娃与佩塔尔·瓦查诺夫在他们的第二部剧情片《荣耀时刻》中,继续沿用了他们首部获奖作品《教训》(2014)中的主演。
如果你注意到《低俗小说》中那块臭名昭著的金表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你应该看一看《荣耀时刻》中的那块金表又带来了什么新的故事。这部完成度高、表演精湛的保加利亚悲喜剧围绕一位见多识广的女公关和孤身一人的铁路工人展开,讲述了两人的生活是如何因一些极为不幸的原因交汇到一起的。
作为编剧兼导演克里斯蒂娜·戈洛佐娃与佩塔尔·瓦查诺夫的第二部剧情片,《荣耀时刻》这部同样聚焦于人性弱点与社会经济失衡的电影在洛迦诺电影节上首映。他们在2014年的第一部作品《教训》在电影节获得了许多奖项。随后,它在釜山、东京、安塔利亚和汉普顿(同时获得了最高奖项)多地的电影节上展映。
如果达内兄弟尝试拍这样的喜剧,这样的黑色喜剧,他们也许会构想出和戈洛佐娃和瓦查诺夫(联合编剧德绰·塔拉勒兹科夫)的电影中一样的场景。在保加利亚的乡间,口吃的灿科(斯特凡·德诺利博夫 饰)是一名铁道线路工,终日为国家日益恶化的火车轨道系统拧紧螺栓。一天清晨,他在执勤的过程中,意外发现洒落遍地的钞票,忠厚老实的他把这笔钱还给了当局,只偷偷留下了几张零钱。
与此同时,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尤莉娅(玛吉塔·戈施瓦 饰)是一个40岁的工作狂,负责保加利亚腐败的交通运输部的公关工作。适逢弊案频传,更别提尤莉娅还在努力与她极为耐心的丈夫人工受孕。
她决定炒作灿科的英雄行为,以扳回政府的负面形象。于是邀请灿科前往首都接受表彰,在闪光灯下微笑。但尤莉娅的计划出现了严重纰漏。因为表彰会上的奖品是一块全新的电子表,灿科被迫暂时取下他亡父送给他的俄罗斯“荣誉”(Slava)手表。
然而,尤莉娅意外弄丢了灿科心爱的旧表,这一错误最终影响了两人的生活,起初看起来这一切有一点啼笑皆非,就像是围观一出保加利亚的职场闹剧,但最后这场闹剧演变成挥之不去的阴霾笼罩在两个人物身上……影片中有几处戏剧性转折与惊喜,令人哭笑不得。
诙谐幽默,结构精巧是这两位导演一贯的拍摄特色。这部影片中没有一刻会让人觉得是浪费的,或者之后没有交代清楚的。《荣耀时刻》通过塑造两个极端对立的人物(公关专家 vs. 沉默寡言的老实人)描绘了一个欺骗与残酷泛滥的社会。比如影片中尤莉娅的公关团队一直在嘲笑灿科的口吃,又比如也许除了灿科这个单纯的傻子以外,所有人都想着维护自己的脸面,包括一名调查记者——他似乎看上去很正义,但很快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玛吉塔·戈施瓦和佩塔尔·瓦查诺夫都曾在《教训》中出演。这次他们再次令观众深刻印象,他们饰演的两个角色有着相互冲突的需求与地位,但他们都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不惜一切代价。
就某种层面而言,尤莉娅和灿科分别代表了一个更大问题的两个侧面——这个问题无关乎他们各自的身份,而是与他们生活的地方有关。他们在一个狗咬狗的世界里尽力生存,无力改变什么。男男女女都只为自己考虑,在《荣耀时刻》中有些地方让人想起让·雷诺阿在《游戏规则》中的那句著名的台词:“这个世界糟糕的地方就在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真心不能在看完《哦!文姬》之后看这个片子,看完会更辗转更难过。比起文姬里满满的温暖,这个片子里的冷漠无情和小人嘴脸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开头铺垫了挺久的铁道工人的生活。他不停调节的手表,他极度简陋的饭食,家中苍蝇飞舞的噪音。他虽然邋里邋遢,满脸络腮胡,也看着脏兮兮。
但,在晃的让人头晕的镜头下,还是能看到他的双眼纯净、坚定。
终于,镜头晃到不能再晃时,在他捡起了一两张钱后,突然发现前方又出现了一大堆钱,散落在地上的钱。他冷静了一会儿,发了一会儿呆。
然后,故事开始进入正题
“拾金不昧的英雄为了掩盖丑闻而被着力打造,却因为一块手表终变悲剧”。
没人关心哪里来的钱,做什么的,‘英雄’只是为了掩盖公有企业的丑闻。所以在交通公关部门里,这个邋里邋遢说话还十分不利索的人一点都不被重视。尽管公关部得益于他的事迹而解决了他们焦头烂额的麻烦,却没有一个人提出去接他。
于是,英雄他独自一个人,穿着唯一还可以的有些皱巴的衣服,坐了很久的火车,在城里迷路了。
这里对铁道工人‘英雄’性格刻画太形象生动了,现在都仿佛刻画在我脑海里。他每日生活轨迹一成不变,和同事也没交往,是个极度简单却又可悲的脱离现代社会的。他是一个只能拿两个东西,拿第三个东西就会掉的人。因为穷困,他对钱的执着但不贪念,兜里塞满了钢镚舍不得浪费,掉了也是要一个一个捡起来的。他对人的真诚,虽然说话极度不利索,但都会看着对方,凑近慢慢说,虽然对方常常表情都是厌恶或者不耐烦。闲暇的时候爱抚他养的兔子,细心照料花花草草,紧张的时候摸摸爸爸留给他的手表。日复一日不变的生活让他连手表的位置都有非常明显的黑白佩戴痕迹。实在是个看着邋遢,但内心十分简单纯粹的人。他只关注两样东西,他的手表、他的兔子。
可这样简单的人,被这次肮脏的政治事件折磨成了什么样。这真的是让人太难过了!
女主是演的很好的,好到真实的让人讨厌。要说,其实她也没有做错太多,每样都那么狂妄傲慢自我一点,每次都喜欢把别人都当做坏人一些,每回都活在自己最辛苦最累别人都不理解她的世界里。她浮躁,她焦虑,她也没什么是非观。她不在乎手段,甚至只要达到目的灰色手段也会使用。她不把他人当回事,除了部长,别人的话她都觉得没什么所谓。打针,忘了嘛,补上。手表不见了,找,不行就买一块。给错了?不可能,肯定是要钱讹诈!她压根不会在乎他人感受,把平庸之恶发挥的淋漓尽致
于是,她满不在乎地拿走了铁道工人的手表。然后随手乱扔,着急着处理自己小家庭的问题。她又觉得是天大恩赐般给了他荣誉,和新手表。于是对他执着的电话不理不睬,甚至辱骂对方。最终把一件应该是‘荣誉事件’推向了悲剧的悬崖边
举头无路之下,铁道工人又成了对手的棋子,彻底沦为了可悲的政治工具。两方人马架着他,不顾他真实请求,让他当出头鸟。从此,平静的生活立马翻天覆地,不再平静。
讽刺的是,可恨女主的试管胚胎发育的很好,满面春光在工作室里走动。直到她看到有不知名的铁道工人卧轨的新闻报道,她仅有的良心终于激发出来了,但她赎罪的方式也只是酗酒和翻找原来不在乎的那块表。
我很感激导演没有让这个铁道工人卧轨来做为结局,而是让知道不是他卧轨后松了一口气的女主去找他还表时,看到了浑身是伤,头发和胡子都被剪的杂乱斑驳,衣衫破烂的铁道工人。我想,这时候我们和女主内心的震撼度是一样的!
此时铁道工人眼睛里,已不再有干净纯洁,而充满愤恨。所以他拿起了门口6公斤重的扳手挥了过去,而女主的老公,在外面车里听着激昂的音乐。
画面暗了下来,开始放字幕。
这是一个开放式结局,可能让大家自己做个审判更好吧
其实字幕结尾处还有十几秒的声音
也很让人有想象力了
这,才是这个剧最高级的结尾!
他看起来什么都不求,什么都没有。但他却什么都有,有父亲的爱,有一只兔子陪着他。他原本看起来邋遢,满脸胡子,十分肮脏。但当他把胡子剃掉的时候,是他开始对这个肮脏的社会彻底失望了的时候。保加利亚是一个什么国家,是否真的如此腐朽?但当这样的电影能够拍的出来,让人看到,那说明这个国家还有救吧。
保加利亚电影《荣耀时刻》正式定档,将于12月9日登陆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与全国观众见面。
影片中,患有口吃的铁道工人灿科(斯特凡·德诺利博夫 Stefan Denolyubov 饰)在意外发现洒落在铁轨上的巨额钞票后,选择了报警。精明强干的铁道部首席公关尤莉娅(玛吉塔·戈施瓦 Margita Gosheva 饰)决定炒作灿科拾金不昧的义举,扭转部门的公众形象。表彰大会上,尤莉娅摘下灿科心爱的荣耀牌手表,却不小心将其遗失。来自亡父的遗物被草率对待,灿科不遗余力地想要讨回“荣耀”;尤莉娅为了息事宁人不断敷衍搪塞,甚至不惜动用见不得人的手段......
本片由保加利亚导演克里斯蒂娜·戈洛佐娃(Kristina Grozeva)和佩塔尔·瓦查诺夫(Petar Valchanov)共同执导。两位导演合作多年,在欧亚地区屡获赞誉。
本片中,他们通过冷峻老到的叙事手法,质朴贴切的现实主义摄影风格,将主人公灿科孤独但倔犟的内心世界展开在观众面前。影片节奏张弛有度,在主人公灿科与公关主管尤莉娅的博弈中,构建出良知与规则相互对抗的故事空间。片中的人性洞察深入且毒辣,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
《荣耀时刻》凭借过硬的艺术水准和深远的现实价值,入围多项国际电影节,如第69届洛迦诺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豹奖提名、第69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唐吉诃德特别提名奖等。同时,本片也曾在第7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单元与中国影迷见面。
此次《荣耀时刻》将借由“2021年中东欧国家优秀影片播映活动”的契机登陆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在中国的电影银幕上与观众产生更深层次的连结。
在电影中关照现实一直是中东欧电影的长项。《荣耀时刻》承袭现实主义基调,对主人公有非常立体的人物设定。片中的“老实人”灿科清贫却正直,是周围环境与社会现实下的局外人。同时,他患有严重的口吃症。
同时,导演在标准的类型片人物设定之上,为我们营造了多层次的黑色喜剧氛围,将深刻的矛盾内核包裹在内。影片节奏沉稳有序,情节推进张力十足:数个重要时刻来临,灿科却因为口吃变成“失语者”,面对公关部负责人尤莉娅的步步紧逼,灿科尽显窘迫。后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在此隐隐埋下线索。由此,观众可以完整感受到始料未及的连锁反应如何一层层产生,人物间撕扯的张力如何指向最终的结局。
从《黑炮事件》到《求求你表扬我》,从《狗十三》到《暴裂无声》,中国电影观众对现实主义讽刺电影的需求一直存在。人们期待看到生活中的两难困境在极具戏剧性的处理中形成对现实的映照。
在这样的语境下,《荣耀时刻》非常易于被中国观众理解和接受。电影是不需要翻译的语言,相信中国的电影观众一定能从这样的故事中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共鸣。
著名导演让·雷诺阿的作品《游戏规则》中有一句著名的台词:“这个世界糟糕的地方就在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在《荣耀时刻》鲜明的类型语言之外,道德困境的明显张力能带给观众很多思考。
男主角灿科是一个被动的弱者,强势的尤莉娅自然站在对立的一面。她雷厉风行,为了堵住灿科的嘴巴游走各方。来自公关主管的职业责任感成为她最强的行为驱动力。但这个高效又无情的女性又有着非常令人同情的一面:她受困于不孕不育,跟丈夫的关系也由此出现危机。在这一点上,导演着墨丰富,也由人物清晰的心理变化动向发问于观众:职业责任感和良知,到底应该怎么选?
除此之外,片子其他人物的指代也是多元且丰富的:满心只想到金钱与利益的“小市民”、满眼只看得到新闻而忽视人的媒体、丑闻缠身时稍有运作就能扭亏为盈的游戏规则本身......在“老实人受苦”的主线之余,由这些讽刺所拼凑成的极简社会模型能够在精彩的观影体验之余带给观者非常多的思考。
《荣耀时刻》是一部激烈又克制的影片,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对其新分支——自然主义的表达方式做出了探索。虽然两位导演对于保加利亚深刻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如实描绘,但本片表达的核心着眼点并非是要激起人们对规则的愤恨。两位导演意在细腻地刻画人,将一个老实人如何一步步被利用、被裹挟的全程呈现出来。
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但“老实人”灿科受苦的命运是否本可以避免?欢迎各位观众去电影院寻找答案。
作为“2021年中东欧国家优秀影片播映活动”的第五部影片,保加利亚社会讽刺电影《荣耀时刻》已于12月9日登陆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
故事的主人公灿科(斯特凡·德诺利博夫 饰)是保加利亚的一位铁路工人。虽然工资不高,甚至还总是被拖欠工资,憨厚老实的灿科却兢兢业业地工作了25年,从没有和偷原料的同事同流合污。一天在执勤时,他发现了地上散落的一笔巨款,没做多想就报警交了公。当时正值交通部丑闻频传,政府公关尤莉娅(玛吉塔·戈施瓦饰)决定炒作灿科的“英雄”行为交通部洗白。然而在嘉奖仪式上她弄丢了灿科祖传的旧表,并在事后不断敷衍,也没有为此道歉,这使得灿科不计代价,和交通部对抗,以求要回他的“荣耀”手表。
本片是编剧与导演克里斯蒂娜·戈洛佐娃和佩塔尔·瓦查诺夫的合作电影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获洛迦诺电影节金豹奖提名,在90届奥斯卡金像奖上曾代表保加利亚入围最佳外语影片奖。该片延续了他们前作《教训》(2014)的社会性,全片充满黑色幽默与戏谑,剧本的构思精巧,人物塑造丰满,直击人性深处。两位保加利亚国宝级演员也凭借精湛的演技将影片中剑拔弩张的气氛渲染至高潮。
故事的开始,伴随电话中标准时钟报时的滴答声,灿科在镜头前调准他的(Slava)“荣耀“手表。
现在时间是8时29分10秒,
8时29分20秒,
8时29分30秒……
现在时间是8时30分整……
两块新手表,一块电子的跑得飞快,一块赝品指针像睡着了一样,只有属于他的“荣耀”(Slava)不快不慢,笨拙地忠于标准时间,就像灿科一样忠于心中的良知底线。
当灿科丢失了心爱“荣耀”手表之后,在和记者叙述事件时,他指着手腕上手上戴着的嘉奖手表,说道:“这份‘荣耀’不是我的‘荣耀’”——这份老实人的死理儿,显得格外掷地有声。
的确,拾金不昧的行为被冠上了“英雄”的高帽子,以祖传手表换取了一块名不副实的嘉奖手表和一块顶替旧手表的冒牌手表,这个故事的走向是多么荒唐。
一个之前从未融入社会、很少与人交流、很少使用电子产品的人,本应在家养兔子,仅仅因为做了一件善事就被卷入媒体舆论的漩涡中心,过去平静的生活一去不复返,挚爱的旧物也被他人轻易丢失。这对于普通人而言是生命无法之重。
这也是为什么主人公的原型会说出这样的话:“如果我再碰巧找到一大笔钱,我就会走过去。让其他人找到它,让他们拿走或交给警察。我不想和它有任何关系。”
在影片一开始,交通部的人采访灿科并要求他回答一个问题:“你在报警的时候没有片刻的犹豫?”灿科结结巴巴地说出答案,他患有口吃一事暴露于公众视野之下,遭到了交通部公关团队背后的嘲笑。
导演将主人公设定为身患口吃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现代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失语者”,和交通部所极力营造的英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大众面前被塑造为英雄与传奇人物的灿科,在公关团队看来不过是他们维护自身形象的傀儡。无论是行政人员、记者或是主播都在向灿科不断强调“你是英雄,人们会相信你说的话”,但他们从未耐心听完磕磕绊绊说话的英雄,也从没有想要倾听他所说的话。
从陈建斌的《一个勺子》到肯·洛奇的《我是布莱克》,小人物于社会之中挣扎求生的现实题材电影一直活跃在大荧幕之上。保加利亚电影《荣耀时刻》同样聚焦于小人物与社会不公对抗的故事,通过一块手表丢失引起的舆论事件将矛头直指国家交通部,探讨了媒体舆论下普通人的身不由己,“有苦说不出”的生存状态。
受保加利亚的一个真实新闻事件启发,两位导演将一位铁路工拾金不昧和一位建筑师被迫道歉的新闻故事移植于《荣耀时刻》。“和《教训》一样,新闻报道的结束正是电影开始之处。我们在新闻上读到一个铁路工人拾金不昧后被授予英勇奖的故事,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丰富,引人启发的故事情节。”佩塔尔·瓦查诺夫在采访中说道。
两位导演借灿科这一角色,将生活中可能会面临的道德拷问直白地抛向观众:你会拾金不昧吗?自尊被践踏之后,你会如何反抗?在你的生活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利益还是良知?
同时,本片最精彩之处在于双线叙事之下灿科和尤莉娅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小人物的无助与铁道部的强势、国家机器代表与小人物代表两方形象的鲜明对比,使得该片戏剧张力十足。无视铁路工人个人自尊的强势公关首席,在生活中也会为人工受孕等日常琐事而烦恼。被塑造成“英雄”的灿科,最后也并没有在舆论之下成为“真正”的英雄,风光百出,依然过着困窘拮据的生活。
本片中没有过于激烈的场景,没有打架斗殴的血腥画面,没有英雄的神话塑造,在关于平凡人的故事中融入了着贴近真实的人性冲突与张力。一番风波过后,人心早已自见。影片最后定格在灿科最终的抉择,悬念留到了片尾滚动字幕结束的小彩蛋。
属于灿科的正义到底有没有来临?让我们一起去故事里寻找答案……
在影视上诞生了许多著名的双人导演组合:罗素兄弟、达内兄弟、科恩兄弟……《荣耀时刻》也是一部由双人导演组合(克里斯蒂娜·戈洛佐娃与佩塔尔·瓦查诺夫)完成的佳作。
两个电影人是如何合作共同协作,执导一部电影的呢?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合作拍摄的模式呢?他们又是如何决定电影的主题的呢?
信息来源:4:3电影
克里斯蒂娜·戈洛佐娃与佩塔尔·瓦查诺夫曾作为联合导演一起合作了一系列短片,而后他们共同执导了长片三部曲。其中,《荣耀时刻》是继《教训》(2014)后的第二部长片。 这部电影是令人耳目一新的黑色喜剧,具有微妙的戏剧张力的同时,也不落于俗套。凭借独特的视觉调色,两位导演再次证明了他们的才华、杰出的政治洞察力与娴熟的电影技巧。在洛迦诺电影节上,“4:3电影”采访了戈洛佐娃与瓦查诺夫,就他们两人是如何共同写作执导一部作品,以及如何决定电影主题进行讨论。
在开始前,我想先问一些关于你们上一部电影《教训》的问题。它(和《荣耀时刻》)有很相似的主题,微妙地围绕阶级、绝望和不平等这些问题展开。不过,我觉得《荣耀时刻》涉及的主题比这些更加广泛。这部影片中有涉及社会现实的讨论,但这并不是表达的核心。我想问一下,这些是你感兴趣的特定主题,还是你电影中自然而然就谈到的话题?
克里斯蒂娜·戈洛佐娃:
是的,我们对这些社会类议题,或是探讨人际关系的主题感兴趣。可以这么说,我们喜欢拍关于人类的电影,为人类拍电影,呈现这些人类如何在现实中生存。无论这是否与政治挂钩,或是……
佩塔尔·瓦查诺夫:
关于社会问题。
克里斯蒂娜·戈洛佐娃:
对的,我们的电影聚焦于人类是如何应对各种现实问题的。
佩塔尔·瓦查诺夫:
《教训》和《荣耀时刻》的创作来源是……《教训》是我们三部曲的第一部,《荣耀时刻》是第二部。这两部的灵感都来自报纸标题,这也是我们创作的基础。前两部影片都蕴含社会元素,我们第三部影片也会有。
《教训》是基于真实故事改编,《荣耀时刻》也是这样吗?
佩塔尔·瓦查诺夫:
是的,也是真实事件改编。这件事发生在很多年前,真的有一个铁路工人在铁轨上发现了几百万,然后他把这笔钱上交给警察。后来,交通部......他们也确实给了他一块新的手表。
两周后手表就坏了,这就是我们的故事开始的地方。
我对灿科这个人物是如何被塑造的也很感兴趣。我不确定这是否是故意的,但我觉得在观影过程中,几乎每个角色都尽可能地变现自我。我和我朋友都很喜欢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我很好奇这些人物都是基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演绎,还是你们在剧本里设计的人设?
克里斯蒂娜·戈洛佐娃:
我们只是呈现出我们发现的故事,剧情非常浅显,取材于现实生活。在真实故事的基础上,我们再创造、再想象,增添了故事的细节。这些细节并不是源于故事原型,是来自于生活中许多故事。
佩塔尔·瓦查诺夫:
是的。比如有个关于保加利亚建筑师的故事就和我们的原型故事相似。在电影中,有一个场景是男主角向交通部长道歉。这个情节的设计灵感其实是来自于这个建筑师的故事。我们融合了另一个真实故事。
其实这个故事本来想放在第三部电影的,但我们后来把它放到了这部影片。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背后都有参考的原型人物。比如记者这个角色,我们是根据真实事件写的。当然影片的剧情和结构是我们虚构出来的设计。我们根据金钱、假表这些元素的启发,参考了许多资料,构建了一个新的故事。和我们上一部电影《教训》一样,学生和孩子们这些角色都是我们塑造出来的,可以说是我们自己的孩子。
克里斯蒂娜·戈洛佐娃:
是的,我们尝试塑造一些复杂的人物。这对我们而言很重要,甚至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谈论、演绎、试图表现这些角色。演员们帮助我们做了许多调研,他们有足够的自由和我们一起塑造故事角色。我们一起创造了这些人物,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元素一点点融入角色。
我想尤莉娅无疑是片中最有趣的一个角色。我很好奇,你们是如何与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女演员共事的?你们是在拍摄过程中塑造出了这样一个角色,还是在开拍前就已经写好了固定的角色剧本?
克里斯蒂娜·戈洛佐娃:
正如我之前所说,我们给予了演员很大的表演自由度,尤莉娅这个角色也是一样的。演员本人准备非常充足,她甚至在开拍前去保加利亚时任总统罗森·普列夫内利耶夫(Rosen Plevneliev)的办公室工作了几个星期。这段工作经历使得她很好地消化了这个角色所处的团队,这对我们的拍摄很有帮助。
我很好奇你们是如何作为联合导演共事了这么长时间,一起拍了两部剧情片、一部纪录片还有一些短片。在你们的电影创作生涯中,这种关系是如何延续的?
佩塔尔·瓦查诺夫:
是的。我们喜欢这种合作模式,我们一起工作很开心,我们也准备继续这样。如果我们已经找到了第三部作品要拍的题材了,为什么不继续合作呢?如果这对电影有帮助,为什么不呢?
克里斯蒂娜·戈洛佐娃:
是的,为什么不呢?
佩塔尔·瓦查诺夫:
是的,我们不会觉得导演是主角,他的作品是核心。当我们与演员一起工作时,我们也很包容(欢迎不同的观点)。包括我们这次《荣耀时刻》在写剧本的时候,还有一个人加入了我们的剧本创作。
克里斯蒂娜·戈洛佐娃:
这次我们有联合编剧。
佩塔尔·瓦查诺夫:
他在影片中扮演了一个小角色,饰演公关部的一个角色。是的,我们喜欢这样的工作模式,因为这样思想会更加开阔,并且有更多灵感。
当然,有时我们各自也会有一些,像电视剧这样的工作。我们可以各干各的,但感觉完全不一样。
最后,我想知道,一旦三部曲完成,你们有想好故事的最终走向吗?
克里斯蒂娜·戈洛佐娃:
我之前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过这件事,我们现在还在寻找第三个故事......为了找到这个故事,我们一直在看很多文章、看报纸。我们有些初步的想法,但才刚开始做这个项目。
佩塔尔·瓦查诺夫:
因为现在我们手头还有另一个项目,但它与这三部曲无关。这个项目和这三部曲的拍摄模式一样,也是一部低成本电影,我们大概会在春天或秋天开拍,不过还在筹集资金。同时,我们也在考虑剧本,因为脑子里想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正好可以借这段时间寻找更贴近我们时代的故事……毕竟《荣耀时刻》这个关于铁路工作的新闻故事的年份是2002年还是2001年来着(时间过于久远了)。
灿科不是卧轨的铁路工人,是全片唯一不至于那么残酷的事情,现实是有多么暗才会稍显明亮……
失语者,面对社会的利用和挤压,全然是被摆布的棋子,怎会有人在乎灿科的手表是爸爸还是妈妈送给他的。当然,也不会有人在乎拿走自己裤子后,这位英雄还是否赤裸身体。当他戴着两块手表的时候,被要求“时间紧急做要紧的事”,天气炎热他的兔子喝水不要紧,取到没有垃圾桶的背景似乎还重要一些,可就生活在垃圾桶内又会看不到垃圾吗?
焦躁 焦躁 焦躁,女公关的工作电话不停地烦扰,至最后胚胎成功的那场戏才终于电话声落下,仿佛医院中的每一刻,气氛都焦躁到不让人喘气。良心未泯这个词好像并不适用在这位女公关身上,她也只是选择做一颗有工资的棋子罢了。我不禁会想,下一代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面对的会是什么呢?至于荣耀手表,是草草应付的房子中也不可能会有认真对待的一处家具。
我想称赞这部绝佳的电影(似乎最喜欢的影片都是我自己选择、自己看的那部分)。等来等去,居然在公映十天后,某家影院上午早些时候有一场放映…电影通过现实的镜头以及合适的剪辑,讲述了这个蛮简单又冰冷的故事。但好讽刺的是我竟然能在每一处都看到,就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诶。
老实人成为政治游戏的牺牲品,政府官员只为了个人利益牺牲工人阶级。公关制造假新闻转移视野,这个世界还是真是像啊
阿碧说过,“和利维坦的脚趾搏斗”。其实和利维坦的脚趾调情也够受了,因为“利维坦是汗脚”啊。
保加利亚现实主义的很多呈现角度居然和天朝如此雷同(天朝受制于审查制度,反而可以将保式电影视为某种「平行宇宙」下的天朝电影「镜像」),在一种官僚主义的制度下,任何心有善意或者本性淳朴的人都会成为潜在的社会爆破筒,这已经不是艺术创作而是对现实无解的复刻。
7分。2016洛迦诺主竞赛入围(看看当年,选片还是蛮厉害的!而且居然两部保国片!)。可以列入所谓“公关学必看电影”片单。剧作有出色的地方,不过稍稍仔细推敲还是有不少问题,最主要的一个还是导演意志太强,情节服务于先行的主题概念,剧作元素用得也太闭环了。不过,男女主角塑造都挺成功,尤其女主角。
工人诗歌等不来厕所的裤子,提词截句,栽赃念稿,只想拿回父亲的手表和喂喂兔子。无论冷漠官媒亦或异见领袖,小老百姓都只是齿轮与道具;结局很反套路,不错
有趣的是,不是你先做尽调研、知民所需才去竞选当选之后实施,而是你先被安排竞选当选,再看情况地去做调研、提案、实现。这种顺序出来的执政者或是各领域的话事人又如何会有共产之心。断断续续,近乎失语的铁路工人,转移注意、层出不穷的八卦新闻,高举「民生」大旗却谋求政治私利的记者,引用很喜欢的一句影评:“这已经不是艺术创作而是对现实无解的复刻”。
【剧透】结局在字幕后的声音里
一箱钱引发的血案~电影院太热了~
故事讽刺,但作为电影,视听上几乎没有什么风格与技巧可言,这么高的分都是因为跟东亚大国的现实如出一辙而打的吗?观影落差有点大。
3.5;小人物成为国家机器和媒体操纵的工具,富有特色的题材,支线略散。
确实是挺简单的一个故事,但是在非常明确的故事主架构下,一直在用电影语言叙事、营造氛围、烘托情绪,这就做得很“电影”。这样的故事可能用“三分钟看电影”就轻易透支了,但是靠镜头和表演积累出的那种情绪却是真正属于电影的部分,比如铁道工一遍遍打电话,一遍遍忙音,就让观众那么听着,真实时间和电影时间完全一致,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了那种等待的焦灼。没有太多花哨的东西,就是做得扎实,已经感觉很少见了。铁道工和公关尤利娅两个视角的不断切换也做得非常到位,后三分之一的悬念做得也很好,开放式结尾,居然能让大家产生非常强烈的观点不同,太有意思了。(我好想知道兔子到底死没死……)和观出品,必属佳品。
本质上还是一眼望穿的“一句话社会问题”电影,拍得比较稳健,没啥亮点,尤其主角过于不讨喜了。比较认可的是片中讨论的根本不是人之罪而是系统之罪,更像是平行宇宙的咱们这儿
上层失道,中层失德,下层失语。人间失格。
【2019年1月9日-北京电影学院-补映第8周电影教学观摩片目-标准放映厅】类似于《暴裂无声》,“失语者”的“荣耀”寻找之路。人物的设立都很饱满。因手表而起,以手表而终。(看的那叫一个憋屈)
结尾那一铲子举起来,就是保加利亚电影;结尾选择了和解,就是王小帅的《地久天长》。幸运的是,那一铲子举起来了,而且挥舞的如此用力。一个保加利亚铁道工人的故事,他不是雷锋,他是蝴蝶效应。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所谓精英阶级的嘴脸。结局加分。
铁锤也好,扳手也罢,从公关司到演播室,终究还是工具。磕磕巴巴,发声困难的只是个体吗?(片尾无彩蛋,但是故事直至最后一秒才结束,以声音的形式)上司在欧盟旗背后脱裙子,下属在办公室当众脱裤子;上一秒活卵可能破裂,下一秒灿科打蛋下锅;上一秒听到胚胎成活的喜讯,下一秒看到工人卧轨的噩耗······
看电影被气疯系列。虽然我知道像女公关这种人渣有很多,但还是neng死一个是一个。结尾留白和欢快的配乐十分美妙。
可以代表中国去申奥!保加利亚讲述中国人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