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居陋室,生活沧桑,人到中年的无奈和压力,女主角两鬓的那一缕白发,真的就像是我自己生活的写照。每当看到那一缕白发,犹如一把把尖刀在刺痛着自己的苦涩。她自己说是一个不称职的妻子,一个不称职的妈妈,但别人说她是一个称职的大夫。
人到中年,到底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责任,意味着付出,意味着社会的骨干?
感慨太多了,不说了,再说可能就控制不住了
知识分子在经历十年动乱后的矛盾境遇,身兼的职责与社会的回报并不成正比。原著还没看过,但是略显仓促的结尾可能证明并没有完全将书里的东西表达出来,但不可否认这是一部好电影。知识分子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对于陆文婷夫妇来说,两人为了自己的事业鞠躬尽瘁,可贵的是毫无怨言。无奈现实的骨感令二人心力交瘁。他们理应被赞扬。即便是陆文婷的好友夫妇决定移民加拿大,自称【中华民族的败类】,在我看来也并没有什么错。联想到那个时代的出国热,我想对于经历了文革的知识分子来说,人生苦短,既然在祖国发挥不出自己的价值,换个环境实现价值,亦或是及时行乐又有什么过错吗?而造成这一结果的,不就是以马列老太太为代表的官僚主义者吗?那一口一句【我的同志哦】的教训口吻听起来真的很让人反感。但话说回来,这个角色也正是全片的点睛之笔。老太太无论从神态还是语言上演活了这么一个嘴把式的形象,在这里也要给老太太的演技点个赞。
我知道它是经典,却不知道,我会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看到它。它是电影《人到中年》。
我知道他们辛苦,却不知道,除了抗疫救灾,他们平时也累得抬不起手来。他们是医生。
上映于1982年的《人到中年》,改编自谌容的同名小说。影片通过讲述中年眼科医生陆文婷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表现在特殊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
影片上映后,同时获得金鸡奖和大众电影百花奖,也就是说,它既赢得了专家肯定,又赢得了观众口碑。
《中国电影史》评价说:《人到中年》的最大成就,是塑造了“陆文婷”这个典型人物形象。
如果说当时影片要表达的是整个知识分子群体,但经过这场抗疫战斗,女主角陆文婷的医生职业,会给观众带来更大的震动。
医学院的学生入校第一课就是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志愿献身医学,刻苦钻研孜孜不倦,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它来自2400年前神圣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它是行业道德倡议书,是对人类的承诺,更是对自己的要求。
而陆文婷的身上,不仅具备职业素养,更有国家责任。上班第一天,导师问她为什么要选眼科。她说:“我们国家的眼科太落后了。”她的责任感和目标,得到导师的赞赏。
但光有豪言壮语没用,一个合格的医生,需要长期专业训练。陆文婷首先要开始4年住院医生实践,每天24小时待在医院,并且在这4年里不能结婚。
好朋友姜亚芬形容这样的生活:“简直受不了,就像是修道!”但陆文婷却安之如怡:“那我们就一起修道吧!”
学医就像一条漫长的“修道之路”。纪录片《人间世》第二季,用整整一集讲述一个医学生毕业后的经历。刚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钱逸维,在经过10年理论学习之后,还要在医院进行两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受更为严苛的临床轮转训练。之后才能正式成为一名专科医生。
陆文婷工作18年,成为全国最好的医院里最好的眼科大夫。但因为学历问题,她既不是主任大夫,也不是主治医师,只是一名最初级的住院医生。每月拿着56块半的工资,一家4口挤在12平米的房子里。
没有学历仅有实践,就无法晋升,也无法享有更好的待遇。不管在《人到中年》里陆文婷生活的1979年,还是在《人间世》里被记录下来的2019年。
《人间世》第二季第8集,上海新华医院儿科ICU的朱月钮医生,她工作中的好搭档,因为学历不够无法继续晋升而被迫离开。朱医生有学历,也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但仍然要发表一定数量的高质量论文,才能争取更好的待遇。
学历、经验、科研,这三者对于一个优秀的医生,缺一不可。一名优秀的医生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特殊时期特殊职业,让人到中年的陆文婷面临巨大生活压力。她不仅是医生,也是妻子,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那个时代,“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陆文婷是最好的眼科医生,却没钱给儿子买双白球鞋。
工作太忙,女儿发高烧哀求妈妈回家,她才肯放下工作。可心里却始终在想着病人。看儿子给自己买来烧饼又急忙上学的背影,陆文婷的眼泪掉了下来。
陆文婷的心都在工作上,家里的事都扔给了丈夫傅家杰。为此,傅家杰无法专心投入自己的科研项目。面对这些,陆文婷感到非常内疚,甚至会产生一种想法:“也许我不该成家,因为我无力承担家庭的责任。”
同样的困境在2019年的朱月钮医生身上同样存在。她没有上下班的时间概念,有时为了一个病人几天不回家。她的病人都是孩子,但她承认,花在自己孩子身上的时间太少了。
但无论现实怎样艰难,医生都会牢记自己的誓言。“刻苦钻研孜孜不倦,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长期高强度工作累垮了陆文婷。她在一个上午连续做了三台手术之后倒下了:心肌梗塞生命垂危。
医生的工作强度一般人无法想象。在《人间世》里,国家顶极心脏病专家瑞金医院的葛均波教授,做手术竟然做到手抽筋!最终实在无法缓解,才由别人顶上。
还有一位医生,因为脚踝扭伤,竟然一条腿支撑站了8个小时完成手术。
医生在挽救他人的健康,但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健康。就像陆文婷的丈夫傅家杰说的:“除了抗疫救灾,平时医生也是累得手都抬不起来!”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的疫情中,我们再次见证了医生非凡无私的品质。如果抗疫是一场战争,那么,医护人员就是冒着炮火前进的勇士。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只要生命还可珍贵,医生这个职业就永远倍受崇拜。
但他们面临的困境依然没有减少。
如果说,《人到中年》里,陆文婷遇到的是繁重的工作和窘迫的生活之间的矛盾,那么现在的医生,更多面临的则是医患矛盾带来的威胁。就在这次疫情爆发之前,北京杨文和陶勇两位医生的遭遇,让整个医生群体遭到巨大打击。
上海抗疫专家组组长张文宏教授喊出了所有医生的心声:“医生要有免于被伤害的权利。”如果医生的安全得不到保障,谁来保护我们的健康?
潘虹并不是陆文婷的最初人选。导演从郑振瑶,到黄梅莹,最后才选定当时只有26岁的潘虹。
接下角色,潘虹没有进摄制组,而是拿着剧本住到医学院,天天跟着医生上手术台。三个星期后才进组开始拍摄。
在饰演这个角色的过程中,潘虹下了很大功夫。她找到了这位普通医生身上最大的特点——“忍”和“韧”。
忍受高强度的工作,忍受对家人的愧疚,忍受有些患者对自己的不公正对待。陆文婷把常人不能忍的都忍下来了。但她的“忍”不是认输不是屈服,而是为了医生的职责。
陆文婷对朋友姜亚芬说:“为了能上手术台,我什么都能忍。”由“忍”产生的“韧”,让她成为最好的眼科医生,让无数人看到光明。这是新时代知识分子身上散发出的伟大魅力。
陆文婷外表平凡内心高尚;外表柔弱内心刚强;外表隐忍内心坚韧。潘虹找到了自己和角色的内在精神联系,在气质上找到了契合点。
陆文婷是一位“安静的像一滴水”的女人。潘虹用眼睛充分表现出角色的这一特质。影片使用“微相视觉”作用,一次次把镜头由远及近,对准潘虹的眼睛,工作时的眼睛、回家时的眼睛、垂危时的眼睛、学生时代的眼睛、恋爱中的眼睛……观众被一次次拉进陆文婷的眼睛里,走进角色的自我,了解她的内心,感受她的心情。
凭借陆文婷这一角色,潘虹获得1983年“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有评论认为,潘虹的表演,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质朴美和崇高美的统一;现实美和理想美的统一;外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
潘虹塑造了荧幕上最美的医生形象。冲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则谱写出这个时代最华丽的篇章。他们不是叱咤风云的英雄,更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他们的不平凡隐藏在厚厚的防护服里,隐藏在把面颊压出勒痕的口罩后面,隐藏在对家人的牵挂中,隐藏在对病人的全力救治中。
傅家杰称赞妻子的话,可以用来赞美每一位平凡的英雄:“你的工作能使无数人恢复光明(健康),那就是一首最美的诗。”
相比于这部片子想表达的主题,更让我感动的是陆文婷这个人物,当然也包括他丈夫,这一批和我们爷爷奶奶差不多年龄的人,他们对于工作和事业的那份热爱是真挚的,不计得失的。电影中的陆文婷,无论是在刚刚去医院时面对要全天值班四年不许结婚的苛刻要求,还是在文革中被污蔑为叛国贼,被登上大字报,亦或是全心全意在医院干了十八年却连个主治医师都评不上,她都没有抱怨,她只是默默地拿起书本认真的学习,拿起手术刀为见不到光明的人创造机会,就像她自己的说的,“无论开多少次批斗会,我都愿意去,只要手术刀还在我手里,只要我还能治病救人”,也许会有人觉得她蠢,她为什么不去反抗,为什么不去斗争,也许以她精湛的的医术,她完全可以在其他国家,像她朋友那样,获得更优渥,更轻松的生活,但是她没有那样选择,她甚至都不会去抱怨这样的不公,她只是一个劲的对自己说,对丈夫说,她对不起孩子,对不起这个家。也许会有人觉得她蠢,但我却认为这正是她的伟大之处,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大多数人往往会选择对自己更好地方远走高飞,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是,有时候选择坚守,也是一种美,这种美,其实更像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性格,我们擅长于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贡献,我们勤劳、朴素、踏实、任劳任怨,不抱太高的期望,粗衣粝食、箪食瓢饮,便能自得其乐,也许早在颜回那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我们就有了这种朴素情感,而这样的情感放在当下,更是无论怎样赞扬都不为过的,如今的社会,资本的影子无处不在,它无时无刻不在、无处不在地,教唆着、引导着我们,让我们向钱靠拢:谈个恋爱需要穿的有模有样,需要购物、吃饭,甚至奢侈消费,学习需要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目的是为了以后能赚更多的钱,生病需要吃各种药、手术、姑息,就连父母和儿女之间,最常说的话也是“需不需要钱?我给你打一点”,总之一切都在围绕着“钱”,仿佛生活离开了“钱”就停止不动了,它成了生活“幸福”的必需品。(防止有人抬杠,提前说明,这里的钱是指为了满足超出本身需要的钱,而不是维持生活本身的钱。)资本成功地将欲望和钱勾连在一起,利用欲望像一个无法填满的沟壑的特点,让求生的欲望、求爱的欲望、求乐的欲望,把人们牢牢地拴在金钱上,让人们像乌比莫斯环那样不停地重复劳动——消费,却无论如何也都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最终大多数人迷失自我忘记了真正有意义的人和事,就像是电影中姜亚芬和孙主任一样,而影片中的陆文婷让我突然意识到,曾几何时,我们的文化中也有着甘愿粗麻布衣,清茶淡饭坚守志愿的精神,虽然贫寒,却不被无穷无尽的欲望所牵连,虽然不得志,却坚持做自己热爱的事,这种坚守,是朴素、真挚的,是与我们民族性格融合在一起的,是把对生命意义的追求融入到所热爱的事业中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超越那些超出生活本身的欲望,使得生命的真实意义得以体现。
坚守、热爱
【北京电影节展映】由回忆、独白、台词组成的现实主义作品,反映文革后一代知识分子的赤诚之心、无私奉献与失望落寞。有对医生的生命礼赞,对政令不通的深刻批判,也有对文革伤痕的反思、对官僚主义的生动讽刺。男女主角的表演真挚自然毫无做作感,更没有口号式煽情。患者配角们的台词也把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尤其是马列主义官夫人的形象简直写实到极致。片中男女主角一句句朴实无华的心声自白,传递着相濡以沫的真挚情感。正如潘虹那集医生母亲妻子于一身、无需浓妆艳抹就足以动人的形象。让观者感同身受,无比揪心。当裴多菲的诗句再次出现,我终于控制不住情绪,泪流满面//20211027资料馆大厅二刷。在同样的段落痛哭
很晦暗的一部片子,就像那个年代的人,脆弱迷茫,自我催眠:“会回来的,会回来的。”自己没有离开的勇气,凭什么笃定人家会回来啊。潘虹年轻的时候像王菲,但比王菲好看。达式常有点Cary Grant的感觉竟然。据说当时全国姑娘写给达式常的情书一箱一箱地往外搬。
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批判力度有加无减,文学化色彩浓烈,文本中的部分台词在今日听来仍饶有趣味,意味深长。
真是开放。电影里的事现在一样在发生。那时候中年是骨干,年轻时候被运动耽误,人到中年,待遇没上来,先掉进疾病和生活里。现在中年是鸡肋,是等着收割的韭菜,收割完一茬,一茬接着一茬干。有心眼的早早跑路,实心眼的等着遭戮。喊得响吃得香的还是马列主义老太太。
里面有句台词说的是”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三十年过去了,手术刀们终于实现了华丽转身。曾和本片的编辑聊过好几次,还记得他说刚发现这个小说时的激动和兴奋,改编、上映等的数次波折。那个时代,这样的电影是贴近当时的观众的,而这个时代同样需要能引起共鸣和心声的作品。
从叙事结构和交响乐配乐上出发,这的确是主旋律影片没错,但导演很中肯地在戏剧冲突与剧情流畅度上找准了平衡点,丝毫不觉突兀做作,在时代性上,主题故事摒弃了中国电影一贯的批判纪实手法,向中产知识分子的思想情感爆发靠拢,很生活化;另,潘虹那时是真漂亮,眼睛会演戏。
春雨蒙蒙地下,眼泪簌簌地掉。前者来自孙羽/王启明这对导演组合的上一部作品绿色钱包主题曲,后者当然是出自本片中最棒的一场戏,也就是陆文婷举起烧饼咬了一口之后终于抑制不住……令人遗憾地是,通片能够与之相匹配的桥段再也很难找到。要么过于抒情,要么过于释惨,要么过于闪回(甚至还嵌套),然后再配以反思十年与马列老太的时代套路元素。所以也只能被归类为“见面略弱闻名”的中影名片……三星堪半。
记不太清了,是不是有一个镜头,达式常脱衣时有一件背心上面有无数个破洞?
成功地表达了当时普遍的知识分子和所经历的社会痛楚 感人深刻 有代表性 那个年代非常难得的 批判了繁杂臃肿的领导批条制度 又想表达作者内心对当时社会和制度的不满 有迫于压力低头示弱 最终故事讲得非常感人朴实 陆文婷和她的丈夫 以及他们身上的任劳任怨 默默无闻牺牲奉献的精神 才是真正的中国脊梁
电影能反应现实社会的问题,或许也能帮忙改善这些问题,但却很难直接解决问题。虽说《人到中年》是部1980年的电影,但影片展示的官僚主义现象、加班加点努力工作却没有更好的薪酬、程序繁琐导致办事效率低……在2020年的现在依然存在类似情况。个人觉得两对夫妻(四个朋友)在陆文婷家的临别小聚一场戏算是这部电影点题的重头戏,将故事探讨部分问题借由人物的台词进行议论,引人思考。(-说实话,我是个不称职的妻子,也是个不称职的妈妈。-但你却是个称职的医生。)|《人到中年》一波三折:http://ent.sina.com.cn/x/2005-04-27/1106712879.html
一代人,为四化建设付出了青春,却失去了家庭和理想。讨厌的马列主义老太太现在还存在吧。
文革后一代知识分子的迷惘、苦闷和疲惫,人到中年的职场女性为事业燃烧自我,在工作中获得尊严、实现价值,且要忍受制度弊端和官僚主义,同时还需兼顾对家庭的责任,严重自我损耗、累到发出“如果不结婚是否就不必负重前行”的天问……真·深陷996泥潭的医生群体的生活(沙漠行走的想象直接具象化),就是一个时代,不,是中国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时的社畜缩影啊,这职场片的内核现在看来也毫不过时,医生们如今的考核待遇状况不还是一泡污。无数眼部大特写传递情绪,潘虹女神一颦一蹙都是戏(陈旧的变焦镜头也堪忍受了),讽刺温和、情感真挚,散场周围哭倒一片。和《哀乐中年》拿来对比很有意思,一个老来拒当大爷,还要为社会发挥余热;一个人未老心先衰,恨不能就此倒下不再醒来——“金属也会疲劳呀!”建设社会主义真是累垮人!
中年只是个幌子啊。人物性格的入木三分,印证了那个时代政治影响下的命运,文婷其实不过是条线,串起了她身边的人,受文革迫害的同事、丈夫,官僚的马列主义老太太,丈夫送医时一连串电话打出的凄冷,让人唏嘘。
从它开始,中国知识分子得到了正名,并一倒心底的苦难。而更可贵的,是裴多菲那首诗所表达的难得精神。
“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在我的稠密的树枝间做窠/鸣叫/我愿意是废墟/在峻峭的山岩上/这静默的毁灭/并不使我懊丧……只要我的爱人/是青青的常春藤/沿着我荒凉的额/亲密地攀援上升”
潘虹塑造的这个角色,导致我在很多年里始终坚持她是最美的中国女演员。
知识分子,久违的名词。80年代,表面看似工整规矩,实际探讨深度远超当今。潘虹气质实在超群。
潘虹的大眼睛会说话。谁来拍一部2019年版,就讲996。满口XXX没人性的老干部家属,没钱看病的农村病人,需要领导批条子才能用的救护车。。。
潘虹好适合演知识分子哦。本质更像小品段落合集,前半段时不时冒出来的快速推镜,说实话挺赶客的,可到了后半段,悲怆的曲声与真实的时代伤痕互相交织,令看客只徒留一声叹息。“诶,姑娘,您不知道啊,一听说这眼睛瞎了还能治好,我又想哭又想笑,我爹,瞎了半辈子,就那么窝窝囊囊地入了土,没想到我这儿,瞎喽瞎喽还能见着亮,您说,这是两个世道不是?”
80年代电影适逢改革开放,外国文艺理论和艺术电影大量涌入国内,第四代导演们详细的研究了各国的美学流派及其风格,可见此片向后现代意识流电影学习了很多,比如潘虹病倒后头脑中在沙漠行走的幻觉,另外像公民凯恩多视点的叙事使故事详尽道出,另外细节处理编导调度也很出色,对政治意识形态做了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