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作为九十年代的风云人物。当代作家中的翘楚,可以说在整个九十年代以及21世纪头几年,一直都是大家热切讨论的对象。,他虽然是文字工作起家,但是却不仅仅局限于作家这一称谓。因此, 我们得以在影视作品中得以重新审视他。
《编辑部的故事》这是国产喜剧的代表作,他甚至比大家公认为国产情景喜剧巅峰之作《我爱我家》早了一年。而他的首席编剧就是王朔。
冯小刚是大家公认的很具有特色的导演,他的成名依旧是与王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冯小刚的第一部电影《甲方乙方》,王朔做的编剧,而冯小刚的第一次主演影片同样也是王朔的作品《我是你爸爸》。而那部作品可是王朔唯一执导过的电影啊。
米家山在九十年代有一部先锋代表作品《顽主》,这是大家公认的极具超越性的作品,而这部作品的编剧依旧是王朔。
综上所述,在整个九十年代的影视圈里,我们所熟知的,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大都与王朔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更加说明了王朔在那个时候的影响力。
在那个时期,导演们还是很注重编剧的。因此,即使是成本很小的作品,我们也可以看出导演们的认真以及故事的合理性。当编剧地位很高时候,电影的质量就会因此而提升,反之,现代影视圈内的好作品就会凤毛麟角。而整个九十年代,影视圈的风向标无疑是与这位混迹于老北京的老炮儿分不开。只要是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话题都堪比今天的小鲜肉的出镜。当然,那个时候的质量还是有保证的。
叶大鹰大家可能都不怎么熟悉。但是他的爷爷或许所有人都不会陌生。叶大鹰正是叶挺的孙子,因此在京圈里。他也算是一号人物。因为如此,他的第一部电影才会博得这么多的关注。
《大喘气》是叶大鹰执导,王朔编剧的一部作品。本片改编自王朔的经典小说《橡皮人》。本片的主演谢园也是当时影视圈炙手可热的男演员。他的火爆程度并不亚于今天的黄渤徐峥和沈腾。在这样强大的制作团队加持下,本片却没有发挥出来应有的特色。反而是将那个非常不错的故事改编的面目全非。看来,即使是准备好上等食材,自身不是一个好厨子,自然也就出不了珍馐美味。
考虑到这是叶大鹰导演的处女作品。我们还是应该本着一颗宽宏大量的心来看待。或许这样才不会折煞一个新人导演(在那个年代)的上进心。
《大喘气》讲述的是一个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闲人丁健。他经常做着黑市生意并屡试不爽。因为有着诸多的圈层关系,丁健看上去在哪里都能吃得开。一次意外,他邂逅了成熟优雅的李白玲。丁健从此不能自拔,某次,丁健要谈一笔电视机黑市买卖生意。他来到了当地却发现自己被耍了。愤怒之余丁健重伤了当地人,因此被地痞追杀。无奈之余只能向警方投案自首。
回来以后的丁健深夜买醉,喝醉之余被李白玲带了回去。一次缠绵之后,丁健发现眼前的李白玲似乎变成了一个橡皮人。神情恍惚的丁健开始觉得这个世界天旋地转。
以我们现代眼光来审视,这部电影其实很一般。简单的故事梳理,不太成熟的内核,再加上结尾稍显突兀的橡皮人转化,实在称不上王朔电影的名号。尤其是对于那些看了王朔原作的人来说,本片所表达出来的功力,仅仅只有七分力。王朔原作中的男主是一个内心挣扎的人物。而谢园的表演除了插科打诨之外,再没有别的特色了。甚至将他换为葛优,或许会更加合适。
但是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这种极具先锋意义的电影还是会有一些受众的。即使是影片的完成度很低,即使是影片并没有将小说的精髓一一展示。但是在八十年代百花齐放的氛围中。本片还是有一定的代表意义的。魔幻与现实的结合,人物内心的矛盾挣扎,这些元素都是影片非常不错的侧重点。即使影片没有精准的体现原著作。但依旧是用不错的演绎来弥补了自己缺失的那些东西。
叶大鹰想展现很多王朔小说里的东西,只可惜功力尚浅。最终让我们看到的不及小说里的十分之七。这或许是最大的遗憾了。
1 越好的小说越难改编成好电影。《橡皮人》1986年连载于《青年文学》11、12月号。王朔正是凭借它一举摆脱了“流行作家”的恶名,进入纯文学作家的行列。迄今为止(算上他的《致女儿书》《我的千岁寒》),我认为他最好的作品还是《橡皮人》,其次是《许爷》。《橡皮人》1988年被叶大鹰改编成电影《大喘气》,谢园由于在此片中的出色表演,赢得了1989年的金鸡奖最佳男演员。那两年间,他还主演了阿城同名小说改编的《孩子王》和《棋王》。主演当时最炙手可热作家的作品,用现在的话说,谢园称得起当时的一线明星,超级大腕。单就《大喘气》这部电影而言,导演叶大鹰也几乎超出了那个时代,片尾表现性爱那场戏和落在谢园脸上的镜头,让这部电影的旨趣和意味得到了扩展、提升。 2 毛时代刚刚过去,余威震于殊俗。虽然斗争并未停止,但高层内部也意识到,打天下和治理天下是有着根本区别的。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如果继续揪住精神层面互相殴斗,后果不堪设想。于是1979年~1981年,总设计师牵头,全体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个很关键的总结,虽然用今天的眼光看它的力度、深度、细度远远不够。但是转过身,设计师缔造了几个经济特区,小心翼翼的放一点资本主义进来。虽然和今天的红尘滚滚没法比,但对于一个长期绷紧阶级斗争神经的民族来说,这一点点的光怪陆离就足以让他迷惘了。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王朔的电影《顽主》出来,立即有群众给上头写信,问这“怎么不是典型人物和主要人物做主角?而是次要人物和第三类人物。”《橡皮人》的主人公是几个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投机倒把的家伙。他们聪明、凶悍,边缘,表面上冷酷无情,对当时的主流价值观充满不屑。在他们放荡不羁的人生下面,是倍受折磨的内心、对精神童年无限怀念和微小却不灭的自尊。不断地被坑害、被算计、被打击、被欺骗,同时也坑害算计打击欺骗别人,在这样的轮回中,他们逐渐失去了真,麻木了爱,以至于导向了生理反应,神经坏死,连表情都变成了橡皮的。王朔虽然描写的是“边缘人物”,但精神内核却直指那个时代的焦虑,松开束缚的一代人忽然面对无限可能时表现出的恐惧、盲目和无奈。 3 就像梅尔·吉普森的《启示》,野蛮文明劫波渡尽却远远飘来一艘西班牙战船一样,当年认为残酷无比的人性异化,金钱腐蚀精神,在今天看来只不过是一个隔靴搔痒的前奏。今天再也没人提“资本主义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有些不言自明的东西已经自上而下冲洗了每个中国人的头脑。尽管我仍然喜欢王朔的小说,每读不忍释手。但我不得不承认,王朔、叶京、冯小刚这些人坚持的理想,“落伍了”。《我的千岁寒》卖不过《悲伤逆流成河》,当年横扫文坛的王朔被活活的逼成了一个小众作家。现在的普通读者更愿意接受精神按摩,读者与作者的关系就像一次嫖妓。即不愿意思考,也不愿意被教育,更不愿意被讽刺。这就是今天的读者和观众。《非诚勿扰2》孙红雷替王朔和冯小刚先死一次,笑着死,死得有气无力。因为他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今天的滚滚红尘不再搭调了。他们的可贵之处是重视情感,精神至上,自由欢乐至上,自我主义。到今天他们也一直瞧不起钱。正是这一点,使他们渐渐地被时代疏远了。可以比较的是当代作家朱文,《我爱美元》写的就是两代人对性和金钱的观念差异。朱文这批作家比他们的父辈更知道金钱的价值,他们试图重新审视我们语境里的金钱,我们语境里的性。相对于王朔那批作家,朱文他们实际上是用尖锐的姿态做出了妥协。 4 《新周刊》之前做过一期《橡皮人》,讲述了今天“中产”“白领”人群中的“橡皮人”。说他们是:无梦无趣无痛的橡皮人。今天的情况和《橡皮人》诞生的1986年太不一样了。那个时代的冒险精神没有了,垄断正在各行各业暗中进行,连那些惊心动魄的崩溃和交融都在表面上显得水波不兴。次贷危机、艳照门和维基百科让危险变的日常,性变得家常,秘密变得平常。没有什么能刺动我们的神经了。如果王朔的橡皮人是血色素低和面神经麻痹。那么我们这代人的橡皮人完全是贫血和心力衰竭,我们的心脏也是橡皮的。 看五十来岁的演员谢园上娱乐节目,说不上是什么滋味。今天绯闻和红毯织就的娱乐圈,早已不是他的时代了。镜头前他显得恭谦和耿直,狡黠和讨好。都是这几十年生活留给他的深刻印痕。好来西公司成立时三个人:葛优已经封神,梁天顺应时代成了梁总,只有戏痴谢园仍在电影学院教书。节目里微微发福的谢园,一脸教师式的假憨厚,提到朋友总是下意识地先捧一通,说起戏来就全然不顾的表演一气。行动做派完全是个符合他年龄的中年人。只有讲话时不经意晃动一下的小眼睛,让我们感觉到他身体里还有那个精瘦的,二十浪荡岁的,头发乱糟糟,眼睛“冒着贼光”的谢园。 2012/8/28
————————————————————————————————
2020年8月19日听闻演员谢园心脏病发去世,痛惜一位好演员。一路走好。
原著没来得及看,但是电影内涵意外地有意思,可惜拍得不够好。
谢园演的丁健算是王朔笔下北京“爷文化+文青”融合式的代表人物了。
光有爷文化,没有文青,那是老炮冯小刚。
光文青,没有爷文化,那是同辈其它作家。
唯一有点遗憾的是,戏里丁健没有大院背景。如果再添点背景,那就成了王朔/都梁式的典型人物。
剧里的丁健,显然是一个自命不凡,处处都觉得自己不一样的文青典型。
他有一定的才华灵性,风趣幽默,不然也不会让周围人青睐有加。
他也有一定的血性和义气,所以宁愿不做生意也要帮自己和小贩出口恶气,有哥们儿抱团取暖。
被坏人整,被朋友坑,最终变成橡皮人的际遇和反差,显然也是要表达文青作品共有的主题:
人类自由不羁的灵魂,在物欲横流的商品大潮冲击下,往何处去?
尤其有两处点明了主题。
一是在军营中,主角对为他兜底的女军官居高临下言论的铿锵反击:
“我一千条不如你,就这点比你强,我讨厌你,就不装作喜欢你!
你以为你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可以随便侮辱别人?别以为你比别人强多少,说实话,我可怜你们!”
二是在临近结尾处,借那位用“好看书”装逼的底层女青年/女哥们之口(北京话应该叫蜜或者果儿吧),抒发的感慨:
“好像多文雅多高贵似的,还TM不如我呢。起码,我不玩儿朋友!凭本事吃饭。”
上述两段情节,就为塑造男主和他哥们儿的那种率性不羁和不矫饰,不虚伪,打好铺垫。
然后最终过渡到男主被李女士同化,成为一个同流合污的“橡皮人”,实现逆转反差的效果。
在那个年代,能够对着穿军装(这个意象代表什么大家都懂)的吼出这样的宣言,是一种进步。
同时也体现出,开放,给人带来的精神面貌在自由方面的宣发和奋进。
这当然都是优点。
但为什么这部片子评分不高呢?
国产老片,冷门小众,有那么点思想内涵,有那么点朋克猎奇。
还是一般不会播,半禁半不禁的那种。
按照别人眼中“豆瓣装逼犯”的逻辑,怎么着也是8分以上的冷门佳片吧。
不才试着分析一下,个人浅见:
1.老电影固有的缺陷。
比如最基础的音画分离感太强;
导演叙事跳脱(有很明显的剪辑痕迹)、关键情节模糊交代不清;
人物塑造欠缺(谢园和剧组不知道咋想的,把一个京味儿小流氓塑造成了外地农民工。
明明是经历过的人,还不如现在一些年代剧做得好);
不一而足,大家都懂。不苛责,也不多讲。
2.主题本身的年代感和局限性。
时代不同了,猜火车都TM出2了……
猜火车的内核其实也是不羁年轻人最终给自己套上领枷,蜕变成西装革履套中人的母题。
结果呢?
现在的母题变成了中年loser们的7年之痒和抱团撒尿迎风湿鞋,多么与时俱进。
9102年,年代剧都没人看了,谁TM理会你在商品浪潮冲击下,
那些蓝领工人绿领军人白领文青们的内心世界和迷茫?
贾平凹写《废都》又怎样?现在还写得出来吗?
现在大家关注的都是各类网大网综,谁谁谁撕逼了,谁谁谁黑了,谁谁谁粉了,
娱乐至死,拥抱美丽新世界,这种杂音还是不要发出来。
同样的主题,猜火车1之所以现在我都会翻出来看,
那是因为优秀的叙事、有趣的脑洞、真情实感的描写和出众的人物表演,全部加在一起,
才凝结出的精华。那是XX年才出一个啊!(朱时茂语
什么套中人、橡皮人、手机人、数码人、电脑连体人、公事公办人、官僚印章人,
这类题材拍得不少,但能出彩的真没几个,毕竟人民群众大多小时候就知道套中人典故了。
3.话好不好听,得看谁来说。
时代是什么?1、88年的《大喘气》从叙事到影像风格到整个叙事逻辑与《多彩的晨光》《大桥下面》已经是完全的不一样了……社会的巨变,人的苦闷,对未来的思考2、电影与时代的关系又是这么复杂,在经济社会思潮的大转向已经完成的当下再来看这个电影,时代带来的张力、冲突就不能很好地被理解了,没有了共同的语境,很多东西无法认同了,曾经得光怪陆离的梦魇在现在就是小儿科而已……3、但影像留下时代的边角,那些建筑、风貌,比起本身的无病呻吟更加的迷人…它告诉2023年的人,35年前的广州是什么样…
今天新闻说,谢园去世了。想起这部当年看的他的第一部片子。很怪异很先锋的电影,挺难忘的。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刚来的时候,对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摧毁和冲击
改革开放对精神文明的冲击。何为橡皮人,硬拉扯不断,软磨无痛感。无情无义无所谓,见了棺材都不落泪。义无反顾所抛弃的,正是人们珍视的。珍视的,又是人们所不屑的。
很朋克很猎奇很流氓很色情。1.下流港客随便入境,你们警察也该管一管,要不人以为我们这儿闹资本主义呢。2.要说你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别人把你当人,你自己到不不把自己当人。人现在需要的是,抬起你的前爪,直立起来,让你的眼睛正视前方,让你的大脑发达起来,能够多想想迷失以外的事情。3.我讨厌你,就不会装做喜欢你。别以为你比别人强多少,说实话,我可怜你们。4.意象:审训戏,彩电,橡皮人,谢元,楼顶骑摩托车,丁建,开头结尾的戏。
人死了,就像水消失在水中——想要将「痞子」王朔内心里「哭不出来的浪漫」与其精神上遭受的《四百击》一股脑儿地倾吐出来,还真够让叙述者叶大鹰有些《大喘气》的。显而易见,自命不凡的男主角是一个在《新世界》里再也混不开的小混混。哥们义气那套「世界观」已经在黑吃黑的丛林社会里有些不合时宜,生活环境的剧变以及这种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不道德」的人际关系的把戏令他感到愤怒、疲倦和无所适从。曾经喜欢憋坏占便宜的「爷」如今成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孙子,以及被「朋友」耍和「耍」朋友的孩子。王朔这部自传性作品里所描述的人的「无家可归感」被谢园淋漓尽致地演绎了出来,最终镜头落在一张由紧绷逐渐松弛下来的脸上,而那充满张力的五官,不光是《橡皮人》的心情,同样也是我们每一个现代人的写照。随着谢园的谢世,一个时代也跟着谢幕了。
王朔电影之王朔年,讲北京小流氓的困惑,黑市买卖和自我确认?结尾那个橡皮人变得太无凭无据了吧?魔幻的意象。
交织着各种类型,但又不觉得杂乱,码头追跑跳,舔狗NTR,最终被现实融化
先看的原著《橡皮人》再看的电影,碍于当年的电影拍摄条件,剧情和小说有很多地方不一样,不过放在30几年前,依然是部大胆创新的前卫之作。原来谢园年轻时那么潇洒。
这不像电影,更像是伪纪录片,不像是因为太粗糙,纪录是真的时代现象,改革开放后倒爷的弄潮行为和片子的一点实验风格意味搭配并不违和,残酷的是那个时代,民智未开,金钱涌来,种种乱象下个体的人生况味渺小的很。
很怪异的先锋作品,王朔的剧本被电影人翻来覆去的改编,虽然可能达不到王朔笔下描述的那个世界和人物但是都看不腻、而那个年代的学院派的年轻人对这种新旧交替时代的作品除了模仿和在今天看来很可笑的所谓新潮感把握的非常有意思,北京皇城脚下的大院子弟在当年“资本主义”的最前沿阵地失去了控制能力而显得特别格格不入、所有的人情世故、人际关系、道德底线、都被他娘的金钱日翻了!谢园老师的表演非常驾轻就熟,如果这股潮流开辟了一条新道路的话中国电影会前途无量,但是电影拍摄的1988到第二年这一切都走向了另一个不可说的时代…
在王朔体同类型的几部电影里,谢园所诠释的丁健要好过轮回的雷汉和永失我爱的郭涛……
我惊了,特别新浪潮特别朋克,比现在的中国电影牛逼多了。
谢园的角色似乎情商很低 说话不过脑 什么事情都搞砸 而故事本身描绘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广州黑市交易的众生相 电影的时代意义多于电影本身的价值 不过叶大鹰在那个年代能拍出这种电影 也是很前卫的水平 但是话说回来谢园演的还真的是蛮到位的 不管是当年《孩子王》里的老师还是这个小人物 都显得驾轻就熟
最后五分钟吓我一跳,挺有意思的。
北京顽主到广州,小巫见大巫,近于由乡入城般的茫然被动。时代景观的奇观化呈现,摩托车阵,舞会,港客,黑市倒卖。公权与缝隙。青年性格、追求、工作、生活、情感。不合理的“顿悟”与“深意”。社会主义时代的遗留物,音乐,口头禅,“还当我们是资本主义社会呢”“就当为四化做贡献了”。作为训导者的警察。
最后变成橡皮人那个镜头吓尿了好吗
不就是60年饿跑的乡巴佬么,你装什么大亨啊!
这个片啊也就是叶大鹰能拍能放,一个是眼界刺激大脑指挥手艺的原因,一个是手艺之上的原因,都懂。开场的躁动,结尾的象征完全超越了1988年,无法想象没有后来的事件,叶导甚至大陆电影会以怎样的速率追逐世界。中间的故事情节也算是王朔叶京们同类作品中完成度较好的,没让人因为熟悉就看着闷。就表演来说,谢园完全摆脱了棋王孩子王的气质和方法,也没有后来被指点的跟葛优趋同的痕迹,但你要说特别好的体现出王朔笔下的人物,我觉得也没到那个份儿。
北佬南下倒彩电,被骗被拐失心疯,回来云雨正要酣,身躯已成橡皮人。这个电影除了看谢园的表演,只有开头和结尾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