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相比于鲁迅的小说《铸剑》,有了一定的改动。例如宴之敖成为叙述中心、宴之敖的断剑、瞎眼婆婆、民众被蒙着眼睛观看大王出殡等设计,通过艺术的再创造,电影将鲁迅笔下经常出现的“看与被看”的主题展现出来,通过一个悲壮的复仇故事和其荒诞结局向历史的真实性发问,在鲁迅式的冷嘲热讽之外,留给观众的只是绝不容质疑的复仇意志。
电影中有很多看客的形象。在干将、莫邪为楚王打造神兵之时,宴之敖作为监工,就是以一个看客的形象出现的,干将夫妇属于被看的人,而当宝剑献上,暴虐的楚王以干将之头试剑,宴之敖更是亲眼目睹这一切发生。眉间尺长大之后,青衣负剑,为父报仇,可是还没等接近楚王,就先被“路旁的人”缠住要他赔偿损坏的丹田了,报仇大业,若无宴之敖出手搭救,可以说竟毁于看客之手。在宴之敖拿着眉间尺的头颅去为楚王演戏时,王和大臣们都是看客,王和宴之敖的头先后入水,三头大战之际,稳坐不动的仍是那群看客。看客在故事中几乎不承担任何意义,他们就只是看而已,但他们却贯穿了故事的始终——仿佛和复仇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关系,只有看客们占据着画面,看客们是唯一的、永远的胜利者。在小说中,就连三头颅共葬和出殡,也是有看客围观的,辨头的闹剧本就足够荒诞,最后复仇的双方还要被公开展览,复仇意志的崇高在瞬间败给看客,成为无效的举动。而电影则对看客发起了复仇,为了三头合葬的异常举动不被世人看见,王公大臣们出了个“好主意”——把所有人的眼睛都蒙上不就得了。这个时候,“永远的胜利者”看客们遭受了第一次挫败,这样的情形也传达了对于历史的质疑,不仅复仇是无意义的,就连历史的真实性都成了问题。
历史,从来都是重复的。宴之敖在楚王的命令下烧掉干将的作坊、杀光他的家人和伙计,目睹了一系列的惨状之后,宴之敖的心理产生了变化,小说仅仅是通过眉间尺的成长来象征铸剑的过程,而电影中,宴之敖也经历着自己的铸剑。当宴之敖挥剑砍向代表着权力的神鸟,他的剑被折断,他本人也不得不刺破脸面、隐姓埋名以躲避王的追杀,直到后来再一次遇到莫邪、找到眉间尺时,他已成为一把锋利无比的复仇之剑——“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这是生命的扭曲,也是生命的崇高化、深刻化,此时的宴之敖已不再是人,而成了一把冷峻的神兵。宴之敖的转变,正如同干将铸剑的过程,复仇意志的形成就是对铸剑的历史循环。干将铸剑不成,为剑付出了人的精血才得已成功,他的生命在这时也被扭曲了,宴之敖成为一把剑的过程,也经历了这样的痛苦。历史的重复和循环在电影中比比皆是,护国巫师抢夺了王后的宠幸,而她一朝失宠,马上会有新的爱妃代替她,循环往复,王宫里不会存在永远的真爱。王命令干将打造神兵,用这把剑横行天下,无人能敌,剑毁人亡之后,新王登基,再一次命令作坊全力打造神兵,历史又开启了新一轮的循坏。
作为电影观众的我们,何尝不是被蒙着眼睛的看客一员。电影借这样的设计,向看客发动猛烈的复仇,将历史的虚无揭示出来,并且令观众感到无比的尴尬和窒息。当复仇的崇高和悲壮被消解,仍在充当看客的我们看着那些被剥夺“看”的权力的看客,已经陷入“刻奇”的困境,只有那个瞎眼的婆婆,仍在证明着:复仇者尽管失败了,复仇尽管成为无意义的举动,但是自我牺牲的价值,仍然凌驾在偷生者之上,复仇意志仍指向一个驱逐鬼气的出路。这正是电影和鲁迅精神的相通之处:绝不同媚俗者一样自欺欺人、绝不将无意义的生存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视野之外,任何时候,他都会正视那难堪的真相,而决计不管这样的正视将给我们这些看客带来怎样的尴尬。
看完此片,真有种寻到宝藏的感觉。因为此片有几份我喜欢的元素。
1、比较忠于鲁迅原著,虽然增加了黑色人的出身和人物塑造,但无损原著中的形象。另外在王的身边安插了一个卧薪尝胆式的复仇女,和几个配角。大概是为了增加一部电影内容的完整性和丰富度吧。
2、配乐方面,让我深感意外的是主配乐大量使用西方现代主义音乐的旗手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搭配传统先秦楚文化的楚调唱词和少量的修饰配乐。这样,中国近代启蒙文化、先秦楚文化、西方20世纪初的原始主义等经典艺术风格大胆地组合在一部内地与香港合作的具有90年代邪点味的侠客电影作品中。从中可以看出电影作者的野心所在。服化道可圈可点,就是90年代香港电影的那个味,虽然不是顶好的。
3、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片尾鸣谢部分——山东淄博,从市级到镇级单位的支持[嘿哈]。原来淄博烧烤的那种接地气的热情不是突然炒作起来的,而是早已有之。想吃吃啥,来我大淄博都可以吃到!
当然在这样一部早期具有实验精神的严肃作品,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文化艺术元素的拼接还是比较明显,早期粗糙感的特效虽然营造出怪异的邪典感觉,但还是没达到原著中作者强调的那种宏观的主题意象,当然这点是可理解的。
只是希望以后有更多此类高水准的人文实验精神的电影作品。才可能创作出更多的链接传统与现代的艺术作品。艺术不死。
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打戏不错。
台词都用鲁迅的原文,可惜念台词的演员太糟糕了。完全没有鲁迅小说中描写的那种静。或许王家卫该拍这个故事。其他人拍出的就是一个闹。
90年代徐克最好的武侠片之一,宏大悲凉,政治隐喻超同期20年。
小时看到片头是:儿童不宜!很兴奋地看完了。后来,读鲁迅的《铸剑》(小说集《故事新编》里的)时,才发现这竟是改编自鲁迅的小说!!!~~~~~~
怎么评论啊……其实是冲着鲁迅去的,但是居然看了这么一部诡谲的片子……干将莫邪的故事,太多文艺作品的题材了。化妆特别特别假!假到不能忍。楞加进去的“仙妃”惊艳极了!眼熟想不到来源于《上错花轿嫁对郎》里的舒大娘,可惜这人物有些虎头蛇尾了。竟是多人童年阴影。20161103中国电影资料馆小厅
印象中这片子其实非常有邪典的范儿,看了看是老怪监制也就明了了
鲁迅的小说应该是剧本吧,连歌词都一样,学得十足十,哈哈爱兮爱乎爱乎,爱青剑兮一个仇人自屠
挺好的干将莫邪的故事,拍的一点味道也没有,中间一点也不恐怖,最后一点也不悲壮。而且演员还都那么丑,期望有像样的版本演绎这个故事。
好诡异的一部片子,亲,那可是人头啊。PS:所有有特色的古装片都要跟徐克相关么,老爷,你行
94年神片!改编自鲁迅小说,出品/监制徐克,导演张华勋,副导演/编剧张杨,其中鲁迅式台词和电影风格同样诡异,头颅大战简直让人着迷,另外,每次作法的时候,那音乐,我直以为下一个镜头燕赤侠就会蹦出来了……可与同年的《刀》对照来看。
史诗般的巨作!可惜现在很少人看了!!
《铸剑》是就是香港大陆合拍片得经典之作,用封建时代对铁器和暴力得崇拜作为基调,讲述干将之子为父报仇得故事,其独特得视听语言和塑造的残酷得封建社会让这部电影独树一帜,在大陆八九十年代武侠片尚不能自成体系时和《双旗镇刀客》成为独特的存在
增加了护国法师一条线,同样是复仇,与眉间尺作对比。鸟崇拜、巫教仪式、铅黄的底色,三个头颅互相撕咬,很棒的一部老电影。
鲁迅原著(未署名),张杨编剧,徐克监制,整体仍算是阴郁荒凉、华丽奇诡的徐克作品,一cult到底,不过转年徐克就拍了个人风格更加鲜明的《刀》。结尾算是神来之笔,暗示着独裁体制的循环往复。这种改编方式,显示了体验过政权更迭的香港人的政治观。
好多年前看得 魯迅原作
真正的cult还得看我家老周。看完之后想起今敏《妄想代理人》的白发拾荒老头和最后变成白发的马警官。不自屠,就安放,反正选一个吧。干将断发那几秒帅到我了
精彩 干将莫邪的故事,如果老邪亲自拍,可能史诗感和朝代美术感会不足,但是邪气和剪辑会凌厉不少。
画面真是很不赏心悦目啊,看过鲁迅的书,就为等到眉间尺他妈终于说出当年震到我的“你这孩子都已经十六了,性格还是这样优柔,怎么可以~”之后,还真是沉郁阴森的奴隶社会啊...我还是珍惜现代生活吧...
我认为中国导演们应该做一个鲁迅短篇小说特辑电影,4-5个导演各拍一部,20-30分钟左右
暗黑且血腥,素朴又传神。以服化道为首的场景还原下足了功夫,让人感叹:底色做足,叙事便成功了一半吧。
我也不知道自己看的是什么,但现在肯定不能拍不让拍不可以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