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本应是“革命”的主体,却因为没有接受智识教育,他本身既不理解革命,也不接受革命。甚至连“愤怒”的能力都没有。他懵懵懂懂中试图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后却为“革命”背了黑锅,成为“革命”的牺牲品。阿Q的命运是悲凉的,愚昧的,更可悲的是他无力改变,甚至无法认识到这种悲凉。这并不是他应该被批判的原因。缺点每个人身上都会的多少有,所以我认为阿Q身上最大的问题不是那些缺点,最大的问题应该是他什么都不想,或者说他甚至没有“我”,只是顺着自己的本能去度日。
闲来无事,想起并重温了这部三十年前的看过的鲁迅经典小说改编。让我惊讶的是,这部二十年代的小说,里面的各人物形象居然就是在身边各种形形色色的存在着,正像剧末所说:小尼姑咒骂阿Q,断子绝孙,可惜不能遂愿了,因为阿Q的子孙真的世世代代繁衍不绝,血脉相传,生生不息! 熟读小说的都知道,阿Q本人,自负自大,自轻自贱,自欺欺人,欺软怕硬,奴性,麻木而不仁,自欺欺己的精神胜利法。被人打了,自己打不回去,便抡自己俩耳挂子,感觉是自己巴掌打的,不是别人的巴掌,再不然,打自己的人,都是在儿子打老子,自己就是被打,那也是被儿子打。对于能欺负的,阿Q却也一样不放过,柿子捡软的捏。如此劣根性的自我麻醉,现在不一样比比皆是么?! 其实阿Q也并非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一样也继承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勤奋能干,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可他悲惨人物命运,跟现世下那些同样勤劳却没文化没有任何思想的劳苦大众,何尝不是一样呢?甚至包括你我在内,不都是被待宰割的韭菜么...
如今,股市,楼市,各种生意营生,各种投资,谁不想着投机取巧,争当暴发户?谁又不想从碗里分一杯羹?只可惜,此时彼时,如今怕是连自己都被榨干到连渣也不剩了吧!这层面上,多少人不都是如阿Q般贪婪自私么?!甚至在自私这个层面,我们可能更甚于阿Q吧...
赵太爷,白举人,县长,警察头子等权贵们的腐败与贪婪,阴险与狡诈。假洋鬼子,赵秀才等读书人的势力与虚伪,自私与自利,吴妈等众底层人的漠视,懦弱,无知,贪图便宜,
如今,我看,这些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就像病毒一样,繁衍壮大,蔓延开来,
很多时候,我也总是这个那个的看不惯,可能也连我自己也被感染吧......
《阿Q正传》被公认为鲁迅最为重要和经典的小说作品之一,自1921年末创作问世之后,就再版不断,流传甚广。鲁迅在这部小说里描述的阿Q这一极具典型性的人物形象,包括他所擅长的精神胜利法,早已成为中国文化和社会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世各类人等所征引和借用。然而与小说文本本身的广为流传相比,根据《阿Q正传》改编的影视作品,却寥寥可数。仅就中国大陆而言,1982年问世的由岑范导演、陈白尘编剧、严顺开主演的电影《阿Q正传》,应该就是迄今为止,将《阿Q正传》的故事搬上大银幕的最成功的一部电影作品。时隔36年之后,再来重新欣赏这部电影,可玩味的东西,仍然良多。
电影《阿Q正传》的编创团队,在当时来说,是空前强大的。导演岑范是清末名臣岑春煊的侄孙,或许正是得益于自己出自名门的家庭背景,岑范导演对于历史题材的作品,有着强烈的偏好。除了作为其巅峰作品的《阿Q正传》之外,他还执导了包括《林则徐》《红楼梦》,以及同样改编自鲁迅小说作品的《祥林嫂》等电影。编剧陈白尘先生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是承继五四传统的一流剧作家,其代表作包括《升官图》《岁寒图》等,尤其擅长讽刺喜剧创作;改革开放之后,他又担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主持建立了戏剧影视研究所,是国内第一个戏剧学专业博士点的开创者。而主演严顺开则是国内当时一流的喜剧演员,凭借在电影《阿Q正传》里的演出,他荣获了第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和第2届韦维国际喜剧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金手杖奖。电影《阿Q正传》之所以能够成为根据《阿Q正传》改编的影视作品里一个空前绝后的版本,显然是跟如此强大的编创团队密不可分。
或许是出于对鲁迅先生的尊重,这部电影非常忠实于《阿Q正传》的小说原著,对小说里的剧情予以完整呈现,几乎没有任何改动。原著当中的冲突性和戏剧性情节,直接以人物表演的形式加以呈现;而原著中的介绍性、评论性,以及关于阿Q心理活动的诸多精彩文字,则是以画外音的形式,直接诵读原文。这样大量使用画外音的呈现方式,尽管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观众对于影像画面的注意力,但却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著的内容精髓。对于没有读过小说原著的观众来说,完全可以通过这部电影,领略原著里的主要意蕴。
电影的成功改编,还体现在对于鲁迅作品精神内核与主题意蕴的完整把握上。最为明显的例子,就在于编创团队为了更好地展现《阿Q正传》这一小说的主题,在电影当中,借用和融合了鲁迅的很多其他作品里的内容。比如阿Q和他的同伴经常聚会的场所,就被设定在咸亨酒店。等到片末阿Q被处死之后,酒店老板慨叹阿Q还欠着自己四十五文钱,无奈地将阿Q的名字从赊账单中划去。如此两个细节,都是出自小说《孔乙己》。通过这样的情节借用,来喻示阿Q对于众人来说的可有可无。影片中,阿Q被处死的场所,设定在古轩亭口。而在阿Q被处死之前,影片也清楚地交待:有一位革命党人(夏四奶奶家的儿子)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前,同样是在古轩亭口被处死。这样的情节,自然是对小说《药》的借用。无论是革命党人的死,还是阿Q的死,要么被充作众人无聊的谈资,要么甚至被拿来作为治病的人血馒头。鲁迅对于革命的失望与愤懑,通过编创团队如此的呈现,被表达得淋漓尽致。
不只如此,作为深谙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导演和编剧,岑范和陈白尘还在这部电影里,巧妙融入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里的很多元素。比如在描绘赵太爷家里婆媳关系矛盾的那一出戏,就明显受到《红楼梦》里展现大家庭之中众人勾心斗角的情节影响;而赵太爷托邹七嫂把阿Q请来,试图买点好东西,而最终无果之后,儿媳妇随即说了一句“白费了这么多灯油”,这不禁也会让人想起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里,严贡生因为燃着两颗灯芯的灯油,而始终不肯咽气的桥段。无论是鲁迅其他作品,还是中国的各类古典文学作品,编创团队对于它们的借用与融合,都是为了更好地呈现《阿Q正传》里反封建、反传统、反思国民性这一大的主题。应该来说,这样的呈现,是相当成功的。
严顺开先生对于阿Q这一主角的生动形象演绎,实在让人印象深刻,但鉴于之前很多影评,都已经对严先生的表演有过诸多详细分析,本文不妨多谈谈本片的其他一些亮点。在摄影方面,本片秉承着上世纪80年代很多大陆电影所共有的风格,以水墨画般的极简摄影风格,呈现清末民初时期绍兴水乡的真实景象。影片里的绍兴,一方面古朴、秀丽,另一方面破败、颓唐,如此丰富的呈现方式值得玩味。影片的编创团队自然认同需要对帝制传统和充满奴性与不争的国民性进行革新;然而与此同时,刚刚过去的“文革”对于文化传统的激烈破坏,又使得他们对于全盘否定传统的做法,重新予以反思。影片摄影当中美与旧的兼具,正是编创团队对于传统的复杂情绪的体现。
而在配乐方面,这样一种背反性,同样体现得非常明显。在阿Q被绑赴刑场的途中,革命进行曲般的西式音乐雄壮响起,而与这些音乐同时出现的,则是现场无聊看客们的亢奋、欢呼与激越。一方面是士绅阶层们已经革命了的“咸与维新”,另一方面则是底层民众的照旧沉沦、麻木与不觉醒,辛亥革命的失败与不彻底性,在音乐与影像画面之间的这种丰富张力之中,展现无余。
影片中最为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对阿Q关于革命的梦境的夸张呈现。尽管革命党人一再强调要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新式共和国,但在阿Q看来,革命党人的行径,仍然是类似于改朝换代的“反清复明”。他们所臆想出来的革命场景,就是身着为崇祯皇帝吊孝的白衣白甲举事,就是所谓“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就是让自己成为高高在上的士绅,而让那些作威作福的士绅,成为供他们奴役和驱使的“下等人”。在欢快热闹的传统戏曲音乐当中,阿Q们所梦想的革命,仍然无非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荒诞闹剧。影片的讽刺性和批判性,在这里到达了顶点。
当然,跟鲁迅的无情批判相比,编创团队在改编时,还是或多或少为这个故事,加入了一点人性的亮色。比如阿Q即便在革命成功的梦境之中,也不忍心将那些欺压和侮辱自己的士绅杀死,而是改为“痛打四十大板”。他的这种善良与隐忍,跟后来赵太爷为了自己的利益,将阿Q无辜害死顶罪的嘴脸,形成了鲜明对比。而相比于小说里的语焉不详,电影当中土谷祠里的老人,对阿Q百般容忍和照顾,甚至在阿Q被抓之时,也匆忙给他套上铺盖和行李,防止他忍冻挨饿。而入狱之后,尽管阿Q备受牢头和凶狠狱友的欺负,但同样也有善良的狱友与他同病相怜,相互照顾。上述这些改编,多少体现出编创团队对于劳动人民的朴素感情和对于人性的美好期盼。
当然,今天再来看这部电影,也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遗憾之处。比如对于各个人物角色的展现,仍然受到政治先行的脸谱化风格影响;而在人物台词的改编上,由于过于忠实于原著,缺乏一些更具现实感和生活感的转化与改编,部分台词演绎时,会有舞台感过强、略显失真的感觉;而影片当中的画外音出现得过于频繁,也多少影响了影像叙事的流畅性。在五四运动和《阿Q正传》小说问世即将分别迎来一百周年之际,我们也有理由期待当今的艺术家们,能够重新推出一部电影版的《阿Q正传》,以弥补先人创作的不足与遗憾。
2018.6.17中午作于竹林斋
(本文配图来源于豆瓣网电影频道。)
(附)电影《阿Q正传》观影笔记:
第一次观影笔记:
从1921年冬切入,悠扬的配乐,鲁迅在家中写作,小说里原文的画外音,绍兴水乡景象,赵家少爷中了秀才,除了我们赵家,还有谁?比秀才长三辈,未庄,众人嘲笑,严顺开主演,阿桂,赵太爷打耳光,你也配姓赵?水墨画式的摄影,我们家先前比你阔多了,给儿子打了,陈白尘改编,民族乐与交响乐,大量小说里陈述文字的画外音,几乎是一个完人,被王胡打,弱势阶层的相斗,天下第一贱货,状元就是天下第一,精神胜利法,庙会上的戏曲演出,Q的辫子形象,弱肉强食的底层社会,癞子,戏曲收场,阿桂还是一无所有,打人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人,假洋鬼子,假辫子,留日学生对秀才的鄙视,被狠打,科举停考后的社会生态,调戏小尼姑,大为过瘾,权贵三妻四妾的同时,底层缺乏婚配对象,不让娶妾,赵太爷家的婆媳矛盾,吴妈:真是个贱骨头,干嘛这么卖力气?跪下求吴妈睡觉,该死的阿桂,吴妈的慌张演绎得非常到位,吴妈求死,受封建伦理制约,上梁不正下梁歪,衣服一直没有变化,地保来训话,严厉处罚,土地庙,一次冲动搞得倾家荡产,咸亨酒店,没人雇阿桂做短工了,没有了生计,出门求食,革命党造反,该杀,夏四奶奶的儿子,跟《药》联系起来,古轩亭口,杀头,士绅操控下的宗法社会,对权贵的崇拜,女人不再怕阿桂了,可能是偷来的,吝惜灯油,在洞口接,由阿桂自述偷盗经历,要孝敬钱,做了小偷的羞愧,革命党成不了事,革命党天兵天将的传说,我革命了,造反了,要什么就是什么,喜欢谁就是谁,手执钢鞭将你打,老桂,假洋鬼子(钱大少爷)抢先革命,烛光照入梦境,白衣白甲,我们是本家,女仆人一副媚态,假洋鬼子:我有罪,舍不得杀头,每人重打四十大板,本能的善良,自己做了绅士,穷人全成了乡绅,阿桂哥,小尼姑,小脚,一场梦,假洋鬼子:你敢反对革命?打碎了皇帝万岁的龙牌,抢了尼姑庵的宣德炉,去城里参加了自由党,假洋鬼子与赵家少爷咸与维新,不准革命,未庄样样照旧,笑话剪辫子的人(被洋学堂的学生剪了),县老爷还是县老爷,带兵的还是带兵的,自由党成了柿油党,白举人帮办民政,乡绅主导下的革命,统治阶层毫无变化,跟黎元洪攀关系,叫阿桂滚出去,不准革命,儿子才是革命党呢,赵家让人给抢了,要20吊钱的赏,栽赃给阿桂,谁爬进去,赏3吊钱,涨到5吊钱,乌合之众,被抓前,大叔给他行李,真正关心他的大叔,温暖的角色,监狱里的景象,孤家寡人,在监狱里被毒打,白举人追爷爷欠的租,比土谷祠好,有饭吃,先把阿桂定罪,到处抢劫,从犯成主犯,管理治安,站着说,不要跪,五色旗下的县太爷,还是要跪,奴隶性,不会拿笔,孙子才画得圆,白举人说:阿桂不是主犯,要追赃,把总要杀一儆百,拿了赵家20吊钱,白举人辞职民政帮办,到北京找袁世凯申诉,最后一点行李和装戴被抢走,革命进行曲,赵阿桂,看到吴妈,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一阵喝彩,古轩亭口,杀头改枪毙,万众欢呼,咸亨酒店,擦去阿桂的名字,还欠四十五文酒钱,到底一句戏文也没唱,不是断子绝孙,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
第二次观影笔记:
考究的道具,准确的鲁迅形象,地保——赵太爷——白举人,我们赵家,底层相轻,士绅形象,两个耳光,你也配姓赵?赵姓——百家姓首姓,自己连姓都没有,儿子打老子,上海电影制片厂,明亮质朴的摄影,孙道临的鲁迅旁白,王胡的彪悍,精神胜利法,庙会观众的多样性,戏中戏,“手执钢鞭将你打”——绍兴乱弹《龙虎斗》,北宋年间呼家将的故事,土谷祠老人的宽厚和善,与吴妈的眉目传情,钱少爷——假洋鬼子,被假洋鬼子一番痛打,众帮闲的猥琐表情,断子绝孙的阿Q,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对吴妈形象的塑造,赵太爷找妾,赵太爷家紧张的婆媳关系,跟吴妈睡觉那段表情惟妙惟肖,王八蛋——官府和阔人专用,吴妈的形象回转,工钱全免,一次口头调戏的代价,吴妈是赵家的仆人——差序格局,被搞得倾家荡产,没有人雇短工了,看客帮闲的文化——《藤野先生》,“妈妈的,等着吧”,人不如狗,直接跳转到樱红柳绿,都请喝酒,造反就该杀,寡妇夏四奶奶的儿子,杀革命党好看,古轩亭口,白举人弄到25两还是50两赏银,在白举人家帮过忙,土谷祠老人——这会儿都不怕阿Q了,地位跟赵太爷差不多,绅与商,白费了这么多灯油——《儒林外史》严贡生,地保的疯狂食利,成了小偷了,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革命依靠流氓无产阶级,要什么就是什么,喜欢谁就是谁,老Q,革命党就是要造反,手执钢鞭将你打,白衣白甲的革命党,戏曲演出里的形象,革命就是颠倒阶层,就是报复,举人老爷自己打耳光,鼻烟壶用上,杀革命党的50两赏钱拿上,舍不得杀头,每人重打四十大板,搬到土谷祠去,不要老人帮忙,换上士绅装扮,吴妈脚太大了,小尼姑,从革命美梦中惊醒,辫子别筷子,咸与维新,静修庵,老子要革命,样样都照旧,辫子改了,知县把总照旧,白举人投革命党了,柿油党——银桃子,白举人帮办民政,黎元洪都督,滚出去,永丰桥,不准造反——就不做革命党了,咸亨酒店的遗风招牌,赵家遭抢了,搬了那么多东西——没我的份儿,把总弟兄们要20吊钱的赏,栽赃阿Q,为钱打仗,卑微的样子,看客的生动描绘,至死不明白杀头原因,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永思堂书坊,众人一阵欢呼,抹去阿Q名字,欠四十五文钱——《孔乙己》,纠结于没唱戏文。
改变世界,需要时间、需要信念、需要信仰。
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未庄,挨了打,也就是自己念到念到“儿子打老子”
但到了2020年的互联网上,
他可以手机自拍伤口取证,发微博申冤,
可以抖个直播,未庄村长暴力殴打普通村民现场,
10万+上热搜的题目是现成的:
我怎么就不配姓赵?
我为什么不敢姓赵?
我姓了赵为什么还被暴打?
同样一种小人物的、卑微的、自嘲的、自我麻醉的、主动放弃权力的精神--阿Q精神。
在辛亥革命前,就是自言自语“儿子打老子”。
在2020年,就能,在全世界都能看到的互联网上,依法主张自己的姓名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千零一十四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
同时,阿Q也可以主动放弃姓赵,改姓“阿”,
坚守自己“阿Q”的品牌,
向历史上使用“阿Q”获得商业利益的有关机构和个人,追讨品牌使用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七条 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字号、姓名和名称的简称等,参照适用姓名权和名称权保护的有关规定。
So,
鲁迅的伟大,在于,
1.他用一支笔,完成了替底层的呐喊。
替“阿Q”在心里狠狠地喊了一声:我怎么就不配姓赵?
2.他用一篇小说,描绘了一种精神的悲哀。
阿Q精神,不仅仅是小人物的悲哀,是所有被当下地位限制了权力、信念和行为的悲哀的总和。
3.他把自己的“笔名”,变成了一种智慧。
当我们想“鲁迅”一把的时候,我们知道,应该先注册个备用的ID。
备注:
电影《阿Q正传》 The True Story of Ah Q (1981)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0)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006/75ba6483b8344591abd07917e1d25cc8.shtml
本片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而拍摄。《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中篇小说,讲述辛亥革命前后畸形的社会状况。形形色色的普通老百姓共唱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风雨欲来满城飘摇,这个看似闲逸的小村镇也深受波及。后路无法回头、前头一片迷雾,立足中间浑浑噩噩惶惶不可终日,阿Q的存在,烘托出了当时人们精神娱乐和寄托何其荒谬。
取材于小说而翻拍的电影最难得地方在于:人们因为对小说的熟悉不仅在情节上已了然于胸,而主角的形象也早刻画于心。而严顺开老师版本的阿Q令我感到惊喜,所谓“演活了”也就不过如此吧:阿Q耍牛逼时的人模狗样和瞬间认怂的窝囊状都十分形象,不论是远景的走路姿势还是特写表情,都像是阿Q真的从书里走到了现实中。
阿Q这个人,当真是可怜又可恨的最好例子。他自私,根本不知道革命是什么只想借势作威作福一番;他可怜,活到了30岁还是孤家寡人且债务累累;他可恨,看见比自己弱小的就要欺负一番才痛快;他也老实,做短工踏实卖力灯油少他就不休息的舂米。只可惜他始终都是烂泥扶不上墙,沉浸在自己的白日梦里,用精神安慰法慰藉白天受到的侮辱。骨子里还有恃强凌弱的奴性,加上天生家中一贫如洗,所以当穷人也当的四处被人瞧不起。
然而一个人被毁掉,不能说不是被社会泥潭淹死的。愿意跟阿Q喝酒哄闹的都是一群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只会怂恿阿Q做无良之事;有可能是本家的赵家,却嫌贫爱富欺软怕硬,从来也不想拉阿Q一把;尼姑庵里的尼姑看似一心向佛,放心不下的却是有着四百年历史的明朝香炉和灭亡了的清朝牌位,面对快要饿死的阿Q也是嫌弃至极乃至放狗来撵。唯一一个真心对善待阿Q的老人,虽然竭尽所能,但也力不从心。
阿Q未被善待过,他的内心还停留在见样学样的孩童年纪。他的所作所为正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丑恶和变形。良好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从未发生在他身上,而他耳濡目染的也尽是“金钱万能”这一简单粗暴的道理。酒帮助他麻醉白日的痛苦,精神胜利法弥补他软弱无能的天性,吹牛皮和说闲话何尝不是他驱赶孤独的手段。尽管这种交流方式令人不齿,甚至卑鄙可笑,却是他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
影片的服装很用心,角色经历变化前后都会用不同的服装表达处境。水镇上容人生活的空间变小,拥挤的同时也让冲突更为戏剧化。阿Q调戏吴妈的一场戏处理的很是细腻,然而阿Q这种直男癌深入骨髓的人获得同情已经是多福。做了一场春秋大梦却被狗吓得从床上跳起来,对于一个灵魂病入膏肓的人,如何能救得了呢。他可笑,更多的却是悲剧。
小时候看过的阿Q正传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口耳相传的阿Q精神,自带一种嘲讽感。时隔多年再看阿Q,其实比起嘲讽更多的是悲哀与自省。因为如今带着一定的先入为主的观念,作为旁观者看着阿Q的我是完全理性的,是满腔热血与激情的,可我始终无法知道如果自己在那个环境下,在那个地位中,我会是什么感觉,是愤怒,是抗争还是麻木,是一个善良的人还是一个在食物链中间的人。
阿Q名叫阿桂,因为不知道是桂还是贵,就用罗马音quei 替代,于是变成了阿Q。而正传来自言归正传。当阿桂变成阿Q,他的个人特征就被缩小了,被放大的是一种群像特征。没有人记得阿桂姓什么,在赵太爷的儿子考上秀才的时候,他曾说他姓赵,算起来还比赵少爷大三辈。可是,赵太爷说:你也配姓赵。打了他两巴掌就把他轰出去了,从此他再也没说过他姓什么。你看,封建时代的女人没有名,只有XX氏,演变到后来,一个人连姓都不配拥有了,那些有地位的人就把他们看作一粒尘埃,就希望他们无声无息地消失。可是阿桂呢,他也没有反抗,他说,不把赵老太爷父子放在眼里,就几乎是个完人。这种精神胜利法固然是他活下来的一种方式,可这种方式剥夺了他内心的愤怒,因此他也就不会反抗了,他连一个也许是事实的姓都没有勇气与能力守护。
后来,王胡和阿桂因为阿桂的秃头起了争执,王胡打了阿桂,并说他是天下第一贱货。阿桂直接理解成天下第一,于是他又乐呵呵的了。也不知他心里究竟是不是真的乐呵呵。阿桂既然不敢反抗,但他又做不到真正的隐忍,所以贱吗,我觉得是的。想想我们是不是也会这样,当着面什么都不敢说,只感在背后嚼人口舌,只敢在心里腹诽,如果阿桂真的能通过精神胜利法让自己快乐,那我觉得我还不如他呢。只可惜,我觉得他并不是快乐,只是让自己不痛,痛明明是种保护人的感觉,他丧失了它,又怎么能去问为什么,没有为什么,又怎么可能去问怎么办呢。
再后来阿桂去赌博,明明赢了却被人打了以后,他打了自己两下,因为这样就认为打人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人。看到这里,我除了叹气,真的无话可说。我觉得因为秃头和人争执被打自我安慰也许还有理由,因为确实阿桂在这件事上也与别人打架了,他并不是完全无过错的。可是在姓氏和这件事上,他却明明是没有什么过错,明明是该争取自己的权益的。有人说是因为他爱炫耀,不懂得见好就收,可我更愿意觉得是别人见不得他好,这一方面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会让自己没有人可以欺负。这就是食物链的悲哀,底层人民明明应该联合起来对抗,却一个个只抓着自己的利益,让有地位的人笑看他们无意义的争斗。哦,这扩大到整个人类好像也适用。
阿桂其实也不是全盘接受的,也不是真的快乐和释然的。他从赵老太爷,王胡,钱少爷那里受到的气,都拿去欺负小尼姑了。女人无论何时都很难。阿桂一定以为周围人的笑是对他的认可,却不知道别人只是看西洋镜罢了。
这个时期的他因为卖力气还有短工做。可是呢,他太直白,太顺应自己的原始欲望,也太一厢情愿沉溺自己的幻梦中了。捏过小尼姑的脸后他觉得自己该有个女人,于是把吴妈的正常行为都看成了献殷勤。他以为吴妈说他是天下第一傻瓜是在和他调情,却不知道人家说的是真话。于是,他说我要和你困觉。吴妈于是吓得要闹上吊,而未庄的女人们从此也躲着他走。那个时候的贞洁观念害得也不只是女人,同样也束缚着男人,束缚着两性间的正常交往,那两性怎么可能互相理解呢。
于是,阿桂只好去城里。在城里,他靠着偷发达了。回来以后人人都对他刮目相看,他短暂地中兴了。只可惜,人们知道了他偷的事情后,他又没落了。直到他听到革命党人来庄里了。他以为革命了自己就能翻身压过庄里的太爷他们,就能有女人了。于是,什么也不懂地喊着我革命了,假话喊多了就有变真的幻觉。梦里,他真的翻身了。可是阿,即使在梦里,他想到的惩罚也是脱下裤子打屁股,你看他理解的革命有多浅薄。他没有办法杀人,我觉得还是一种麻木的状态,依然不敢反抗也不懂反抗。
最后,祸从口出。白举人托付给赵老太爷的财物丢了,赵老太爷为了消灾让阿桂做了替罪羊。阿桂不识字,被官员的笑蒙骗,以为说的是自己之前在城里帮别人放风偷了衣服的事情,画押的时候他还嫌弃自己画的不够圆。他以为人生大概都是要画几个圆的。直到他被判处死刑,游街的时候他还是觉得人生大概都是要游行的,不知道他看到那个古轩亭口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当初他看别人被杀头的时候有多麻木,如今别人看他就有多麻木。阿桂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死了。留下一群依然稀里糊涂的人在讨论他是不是好汉,在遗憾他没有唱戏,白去看游行了。
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阿桂并没有断子绝孙,他的后代繁衍不息。
阿桂其实无数次说到假这个字,这一点他倒是看的明白。假洋鬼子,假正经。说的确实是那个庄子里的所有人,虚伪的钱少爷和赵少爷,随波逐流,借着革命为自己谋私利。懦弱无能的赵老太爷,国难当前,只想着娶小老婆,听到阿桂发财就讨好,听到他革命就害怕,没有去求证的意思,也做不到从一而终。白举人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什么大义灭亲,还不是为了自己的仕途。而为官者贪赃枉法,只想着谋利和结案,却不知道去追求事实。
只有那个土谷祠的老人是温暖的,他留下了地保老爷企图骗走的阿桂的冬衣,在送被抓走和他说:县城里是有王法的地方,你就放心的去吧。可是老人家不知道,有一个词叫世风日下,这世上没几个真正的人了啊。
阿桂那一句:大叔,我会回来的。大概是最难过的,希望阿桂再也不要回来了,希望回来的是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主见的人。更重要的是我们都不要做那遗憾游行者没有唱戏的观众,如果做不到发声,那至少做土谷祠里的老人吧。
最初看这部电影时,对闫老师的表演并不满意。在我的印象中,阿Q会更地痞无赖一些,脏一些。总觉得闫老师的阿Q正派了一些。
可是如今重新再看这部电影,才敬佩闫老师的表演真是经典。
阿Q这个角色不好处理,他是个小人物,没有家没有土地靠打短工为生。说话腔调油滑,和尚摸的我摸不得,是阿Q的经典台词。如果单纯从小人物的表象去处理,阿Q说话低俗又低三下四,这样一个形象极易让人讨厌。
但阿Q的价值不在于他的无聊,他的价值在于写出了人性的悲哀,精神胜利法。
所以闫老师的阿Q绝不是表面的痞,他有让人同情的地方。
在鲁老爷干活时,阿Q脱了外衣,手脚利索。这样的阿Q与无数那个时候的农民一样,只是低头干活,只是一个干活吃饭的人。佩服闫老师的表演,他不仅抓住了肢体语言的表现,连表情也抓住了,憨憨的又带一点讨好的意思。这样的阿Q是不会让人厌恶的。
在谈话中阿Q忽然意识到无后的大事,与女佣说了要睡觉的话。阿Q的举动是人之本能但他的行为确实不恰当。但还未及厌恶阿Q,就看到了他的可怜。先是吴妈的大哭大闹,阿Q一脸的茫然。接着鲁家对阿Q的追打,闫老师的处理得当,他躲闪害怕,身材的对比显示了阿Q的可怜。最终衣服被扣压工钱不给,阿Q缩头缩脑的被撵了出来。
这一段闫老师的面目表情精彩,演出了一个小人物的可怜。
重读经典,才发现演员的魅力。
唯一获得国际喜剧类奖项“金拐杖奖”的演员,严顺开
内容形式和表演风格太话剧,台词感觉很鲁迅文学。如果说吴妈因为阿桂一句“我想跟你睡觉”就弄出这样的风雨,放在当时的背景还算可以理解;那阿桂做贼偷东西的事情可以在似醉又清醒的状态下跟地保“实话实说”而一分钟后便后悔不已,这样不合理的情节设计于我就说不过去了。阿桂-阿Q;妈妈的,王八蛋。
严顺开真是为阿Q而生的,他完全让这个符号化的人物鲜活了起来……
高中语文课
原作带来的优秀基因,即便影像化改造,依旧让人拍案叫绝
人活着总是有太多不顺的事,特别是那个人吃人的社会,精神胜利法必不可少。阿Q的梦中翻身做主人就是变成剥削阶级。最后他死了,虽没有女人却有后代,子孙繁多至今不绝。鲁迅对阿Q是讽刺更是同情,是从阿Q的遭遇控诉剥削的社会。
看此片仿佛见芸芸众生近在眼前,鲁迅笔下的国人至今遍地,从不过时。大师啊大师,这样的人性洞察真是深刻!文本改编很贴合原著,个人感觉略显得浅白的地方在于,表述为镜头语言的旁白消解了原著文字的讽刺意味,而且颇以评价的口气。原著的“我”贵乎以一个局外人的口吻阐述。各个演员的演技非常传神和到位,尤其是严顺开老先生,这演技也入教科书了,真是牛X。8.4
作为一个生活的弱者 阿Q无力抗拒黑暗和恶势力的迫害 丧失了普通人的思维规律 近乎精神失常 赵家遭抢 被人陷害 一步步走向刑场 他丝毫没有意识反抗 为自己辩白 最后要画押了 阿Q还担心自己画不圆 被人笑话而烦恼 这是多么的愚昧和悲哀 阿Q是鲁迅对病态国民深痛感受的结晶 是无数麻木愚昧的中国人的代理
阿Q正传可供深层阐释的东西太多了,国民性不过是中学语文教学层次的理解。这版电影最大的败笔就是片末那句旁白,故作深沉之状,自以为清醒,实则画蛇添足,把鲁迅的层次瞬间拉低到了胡适的段位。
几十个机位,小小的制作成本,全靠编剧和导演,还有主演们揣摩人物的深度!佳作!
默哀。伟大的演员在作品中永垂不朽。
不看不知道啊,文革结束后就5-6年时间,多年压抑的创作才华就这样的迸发出来。看过一些中国电影百强片单,这些名著改编作品罕被提及。偶然间在哔哩哔哩上发现了这些宝贝。水准真高,色彩,空间、建筑,我们的美学实在比日本要丰富、大气、随意很多。这样的作品才能让人有民族自信啊!打算一点点看。
影片出品的1981年正是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编导本着“宁可拙笨不使滑稽”的严肃的创作思想,避免把阿Q塑造成一个仅供人一笑的滑稽形象,对于原着中的那些”滑稽和笑料”既不照搬无误,更不任意夸大,也不从生理上和外形上丑化阿Q,而是抓住阿Q国民劣根性的实质——精神胜利法,从阿Q的思想上和行动上表现他的可笑而又可悲、可气而又可怜的精神特质,更多地赋予这一人物以同情,主要笔力放在“哀其不幸”这一点,以“怒其不争”为辅,以求最大化地保持住原著的基调。影片在改编上另一个成功之处就是十分巧妙地用鲁迅的画外音贯穿全片,既是写人状物的点睛之笔,又把原著中蕴涵的深邃思想表达了出来。——《中国电影史纲》
小说是真好 电影是真囧 完全是一群基本功扎实的演员支撑的。ps:结尾 据史学家考证,阿桂(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
据史学家考证,阿桂(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电影还是由鲁迅的作品和演员表演撑起来的,其他都挺逊色的...
……阿桂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
阿Q从书里活过来了,变成了阿贵,没书里那么令人厌恶,还带着点亲切感,不像是隔了一百年的人物。至于连阿Q都觉得自己是赵家人,可以理解为什么世上那么多精神“赵家人”。
改变了吗?没有
选修课看的高清版 很清楚 看电影特有的质感 有种特别的亲切感 至于它所表达的 课本上应该都学了吧 喜欢电影中和阿Q在一起的那个老头 淳朴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