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前面部分挺好的,比国产支教片好多了,自然,生活。可惜地震之后就变了味道。如果紧紧抓住男主一心想教好这班孩子尤其是通过国乐社的成功来赢得离开这间学校的机会来展开整个故事,没有参军这个打岔,地震后反而更利用音乐疗伤,人物也完成了成长,最后男主才因为从军不得不离开。这样是不是更顺?
民族传统音乐别有一番味道,而且传统与现代,古典与青春并不冲突。《闪光少女》就领略了一次。
好吧,最后民乐版《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是真的接受不了。
女主夏于乔很台湾女生的感觉,像张惠妹、蔡依林那种(这两位都是地道的台湾本省人),原来她是山东出生的?!好吧,跟她撞脸的宋芸桦倒是地道的台湾女生。
细节真实有趣,老师有老师的处境,学生有学生的单纯和朝气!青春年少那些美好令人向往,地震后积极面对生活,传递满满温情与正能量。
要说演技,学生演得最自然,调皮捣蛋是你们本来的样子。如果换做当年的我们估计也演不出来,估计都是埋头读书,一板一眼的场景,或者情情爱爱偶像剧。
教育方式的微差,让电影题材,角度,人物关系,传递的内容如此不同!
根据中寮乡爽文国中教导主任王政忠所著的畅销书「老师,你会不会回来」改编成电影。王政忠在921大地震发生后,回到实习的爽文国中,看到满目疮痍景象,和学生哭著问:「老师,你会不会回来?」,让他决定回到该校任教,后来写成书,成为台湾翻转教育的领头羊之一。
以上是电影《老师,你会不会回来》的剧情简介(摘自豆瓣)
写这个影评时,我确实是“有点懒”,直接把剧情简介先复制了过来。主要就是这篇的剧情实在是太感人了,其实这就是一个悲剧,如此的悲剧本来就不应该提起的,但作者还是将自己的亲身经历细致的写了出来,而导演便用更具节奏感的方式拍成了电影。
电影的节奏感在于前半段让大家非常轻松的笑完一次又一次,但其中还是存在不少的道理,暗藏着“有教无类”的意义。而到了后半段,台湾921大地震的发生,不用想大家都知道会令人看得比较虐心,虽然没有过于“撕心裂肺”的虐心,但非常压抑,甚至令人看得有点喘不过气来。但随着老师和孩子的真诚演绎,剧情反而令人越看越舒坦,美美的展现出“有教无类”的真正意义。
整片前半部分笑点多多,到了后半部分则泪点多多,所以眼浅的小伙伴们,记得带上几包纸巾哦。而很特别的一点是,居然当轻快的歌曲响起时,反而更容易让你落泪。不信?去看看你就肯定认同的。
该片并没有注重于角色的颜值,也没有注重于角色的演技,而且注重于角色所演绎出的情感。无论是完全对学生作放弃态度的老师,还是对教育执着的、有坚持的老师;无论是完全放逐自我的学生,还是在困境中仍然是做好自己的学生。在片中,每位演员都是演绎得非常自然、细腻的。
再加上导演对剧情节奏的恰当拿捏,尤其是应该哭哭啼啼的场面,导演明显做出了“点到即止”的处理,并不会令观众过于虐心,但转到了相当轻松点的情景时,反而更容易让人落泪。
在片中会有一个平时大家比较少听到的道理,而当角色说出来的时候,令人感觉非常励志:1x1,就算乘于一万次,也等于1;如果努力多0.1,再让其相互乘7次,结果就差不多等于2了;而退一步,只是努力多0.01,但让其相互乘70次,那结果就会大于2了。
或许你会一时“听懵了”,或许你还没看懂,那就看看下面这张图吧。
其实这故事的背景很特别,所以教育方式也有点特别,但道理还是那个道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片中老师回来了,老师的做法就是:改变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一个想要改变的动力。
电影的最终时刻,大家一起合奏那首歌曲的时候,我一个人坐在地铁上面听了好多好多遍,越听内心深处越是觉得想哭,越听越是感动,听的时候想到了《春与夏事件簿》最后那首歌曲的合奏,也想到了《山河故人》里面的赵涛一个人在天地之中独舞良久的场面。
原本的时候觉得最终这首歌没有《春与夏事件簿》里面那么令人感动,但是一直听到最后的时候,阿标一步一步走进了音乐殿堂里面,我在那个情况下就感动的不行,眼泪Prada Prada地往下掉...在地铁上面一个人哭得很不体面。
电影里面的前半段其实一点都不吸引人,王政忠是他们这个地方新来的老师,这个老师长得很有阳刚之气,第一眼看上去的时候除了个子有点儿矮之外,整个人还是很精神的。第一眼见面的时候,老师遇到了两个学生在小商店里面打游戏,这是这个老师到了这所学校之后的第一印象,很混乱,但是整个学校的风景是真的很好很好的那种。
电影进行到中间部分的时候,大家遇到了地震。班长因为当时和自己家的弟弟换了床睡所以弟弟在地震中失去了生命,班长自责不已;大仔在地震之中丢掉了自己阿嫲的生命,地震过后一个人在塌方里面到处寻找;在地震后我们也回忆起了王政忠老师短短的一生。
再往后的时候....大家一起重新建立起那个已经破碎的家园,一点一滴地建立着,一点一滴地找寻着曾经的那种美好生活,一如既往地向前走;他们最终在自己的音乐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命状态,他们最终在自己的音乐之中重新拾起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最终在自己的音乐之中重振雄风,把歌曲拉给了自己最想要的人去听,去感受。
地震之后我们彼此相依相偎,重建家园,如果你过得不好了,我们所有人陪伴着你,让你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与爱,诚与真。
在看《老师,你会不会回来》---然后老师站在门边不敢进教室,学生无法无天打来打去还要上桌子,而且拿着书本扔老师。老师站在门边,一只脚在教室里面,另一只脚在教室外面,很好笑的场景。
而且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简直要疯了.我要是遇到了这样的学生,我得“恶心”死,夜不能寐那种恶心死!因为教师原本的职责可是教书育人,如果教师失去了这个职责,那还怎么过日子啊。
地震过后,整个土地之上一片狼藉,非常狼狈。所以老师带领大家灾后重建,带领大家一起走向更好的未来,带领大家一起往前走;大家一起在画纸上面画自己心目之中的美好家园,一起在画纸上面画一些花花草草。总的来说,电影还是很治愈的,这种治愈的程度让我觉得生命很美好,觉得未来可期,觉得将来一切都很好很好的那种美好。
不管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我们都要勇敢努力地往前走,不能放弃,一切安好,我未来可期。
这电影故事真的不算惊心动魄,可是这电影的故事却让你好像回到过往。
评价上这只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电影,可是我感觉这部电影真的不错。
学生时代我们发生的事情在电影中似乎都会有呈现,有时候那个调皮捣蛋的家伙似曾相识不就是自己嘛。
老师挺无奈的,如同我们老师经常说,遇到我简直是教师生涯的不幸,哈哈,可是老人家还是挺疼我的,记得我在第一排安详的睡着觉,班主任进来第一句话尽然是,xx你人呢,又逃课了对吧,看着我睡眼朦胧的在第一排看着您,哈哈,您都尴尬的笑了,只能说,你继续睡。别打呼噜笑尿全班。
电影的上半部分如果是历史,第二部分就是温情,不得不说面对灾难,人真的卑微,你根本不可能抗拒。只能说遗憾,老师那种情感的表达真的够真挚。学生的转变有些快,到底伤痛并不那么容易度过,但电影时间有限。可以理解,台湾的电影最喜欢这种感人主题和角头文化,前者有明显台湾人的性格,后者有台湾最深层的文化。顺便纯正台湾味说话声音,真的犯罪。
催泪的一部
电影让我想起了很多小学时候发生的小事情 看到电影里有个人物穿着过大的校服 就想起了买校服时候的尴尬情形 学费本身就已够呛 额外的校服费更是雪上加霜 轻易不敢向妈妈要钱
同时 也让我对教师行业多了一份思考
教书育人可说是最伟大的事情之一 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 哪怕只能对班里的一个同学产生改变 作为教师 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很庆幸 从小到大 我的遇到了不少好老师 他们不仅是我学习知识的来源 更是帮助我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 教我做人
希望一切安好
完全是出乎意料的好!细节生动、感情真挚、人物可信、节奏明快、剪辑也好,当然最重要的是剧本写得太好了,故事前半部分是男主角“下乡支教”的心路转变,后半段是学校经历了一场特大地震后,主角老师如何振作并治愈学生,两部分都完成得很好。表演也很精彩,学生没有一个帅哥美女但长得很有特点,主角是元介外形俊朗,从未看过他的作品,演得非常有层次感,查了一下资料,出道作竟然是《蓝色大门》,女主角相对形象简单,不过主演夏子乔就是现在口碑极好的台剧《噬罪者》的女主演。后者的表演难度无疑更大。
散
還是灣灣拍青春片最厲害 簡單 純潔青春片不是懷孕 墮胎 自殺每一次演奏樂器都是與內心的一次對話真的給人一種向上的動力[愛心]《老師你會不會回來》這部不知道在大陸什麼時候上映 上映的話一定再看一次
很多问题少年的问题都是缺爱。
7.8/10 夏老師很美麗.....
学习护照,学分换二手拍卖会,打破常规的教育让学生自主学习。
這就是健康寫實啊,這就是在電影院看健康寫實的感覺。作為電影一定是不及格的,但小孩還是真誠可貴,跟《志氣》一樣還是讓我覺得有存在的必要。
和《非同凡响》的毛病。为什么拿辅助金的电影总容易陷入在对事物的评价上,人物都不想好好的活过,急于对自己要表达的事产生见解。那个男孩子是灵魂人物,可惜演员没有做到让人觉得可爱,有点可惜。国乐的部分和地震的部分都是点到即止,成为叙事的工具,而非根基。
在花莲看的首映 片子虽然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但整个影片真的太幼稚了 像学生作品 台词也稍显做作
2/12/2017 @ Festival Grand。故事過於平舖直述,角色塑造得也太平面,感受不到921地震令主角改變想法的轉折。相比起同類型的五個小孩的孩長差太遠。
既不《放牛班的春天》,又不《唐山大地震》,不上不下。(170914)
很普通吧,没什么意思。
老师,你会不会回来 有点乱,虎头蛇尾吧。开篇的GTO很不错,人物动机很明确,让人看下去的欲望很强。如果按照这个方向发展下去,虽然行活,至少不会出错。结果就地震了,特别大的冲突,前面那些瞬间成了前史,三分钟就可以讲完那种。换一种心情继续看,看着看着又回到开篇的故事里了。那干嘛要地震,搞成了两个故事。工业化出佳作的概率的确没有导演中心制高,如果制片人敢把这个片子剪掉一块的话,大概不止6.3万的票房吧。
篇幅太小,笔触太浅,电影的故事题材挺好的,不管是往励志的方向还是煽情的方向,都可以成为一部很温暖向上的电影,但是作品呈现的效果太淡了,所有的情绪都没烘托出来,老师和情绪之间情感的变化也没有刻画出来,很多极佳的泪点都浪费了,不太走心。是元介真的是太帅了,当年看《康熙来了》看到他,就感叹这什么神仙颜值啊!如果是我的中学老师,我一定不遗余力的勾引他!
王政忠:我們一起來翻轉他們的現況,讓他們可以得到更多、學到更多。一乘一,乘一萬次,它還是一,但只要多了零點一,乘七次就會大於二了,甚至只要多零點零一,乘七十次它也會大於二,我們只要多付出一點,哪怕只是改變一個學生,也值得,不是嗎?—— 故事雖挺勵志,電影卻拍得“有佳句(如一開始的自行車事故就拍得挺不錯)缺佳章(影片劇情像是人物事跡拼接而成)”,整體感覺不如上個月看的《只有大海知道》。國內引進今天上映有些意外,然而全國排片票房卻少得連“貓眼專業版”都查不到。P.S.:電影中發生的地震就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里涉及的地震,那個段落不時讓我想起「汶川大地震」和《唐山大地震》……
大自然的殘酷著墨太少,學生演出太過生澀,生離死別不夠令人深刻,音樂部分差強人意,這類型的電影還是差日片一截,不過有感受到誠意
20210715臺灣片名|《老師,你會不會回來》九二一大地震對臺灣人來說是刻骨銘心的記憶,但這部電影的主軸又其實在於教育,除了幾個橋段令人印象深刻,其它沒有拍得特別好,而且情感轉折偏生硬,小孩也都沒什麼演技。
还行。其实对于这种用物品奖励的方式激励孩子去学习还存在不少争议 但王老师的内核还是在于关心 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前途 这群猴子一样的疯学生缺乏的也不过是关心 他们没有试过有人管着自己学习是什么样子 不知道除了每天打游戏河里游泳和同学吹水嬉闹之外还应该做点什么为自己前途着想 淑芬姐给的是硬件 小伦老师给的是日常满足的小爱 王老师从只想着自己业绩到真正理解并帮助他们的 才是大爱 地震这个背景拍得不好 但用在这里很合适 经历过生离死别都能让人更加成长 乐团的出现是凝聚力 电影可能不好看 但起码已经是样样俱到。PS王老师挺帅的。
真情實意的作品是感受得出來的
被孩子们提早到校练习的决定打动,这里面是生活的无奈(小小年纪要帮爸妈工作)和小家伙们不放弃个人追求(和同学一起演奏、参赛)的积极力量。再往回看,就想谢谢他们的老师给了他们学乐器这颗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