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名场面
柏奈:呼叫A-W,A-W,这里是AA-06。 通讯员:收到讯号,是柏奈。AA-06,这里是A-W,说吧,AA-06。 柏奈:我正按指示路线前进中。快到了…在会合地点等你们。 司令员:AA-06,这里是A-W,孩子,你还好吗? 柏奈:我不知道,你觉得呢,长官? 司令员:你已脱离危险区域,你得加把劲。继续向东走五英哩,到达会合地点,了解吗? 柏奈:收到,会合地点安全吗?适合降落吗? 司令员:那是肯定的,很安全。你要到那边去,躲避敌人,“保姆”会去接你的。下次通话时间,嗯…17:00。 柏奈:收到。呼叫A-W? 司令员:请说,AA-06。 柏奈:长官,我们应该把史提克遗体带回去。 参谋:岔开话题。 司令员:AA-06,刚收讯不良,你…你的救生装备齐全吗?都带齐了吗? 柏奈:我求生装备都正常,基本上算齐全。只是有些东西掉在坠机现场。我想是在3马赫下紧急弹射时弄丢的。 参谋:他在说笑,F/A-18极速只有1.8马赫。 司令员:你的靴子没搞丢吧,牛仔? 柏奈:当然还穿在脚上。 司令员:那你一定会获救的。 柏奈:长官,你真乐观,我还以为你是悲观主义者。 司令员:就这样了,AA-06,尽快赶到会合地点。 柏奈:收到,你也会去会合点吗,长官。 司令员:当然,孩子,通话完毕。
2 ) 又是美国英雄主义
写于2008-02-23
英语培训的时候看了部电影:[Behind Enemy Line],是Owen Wilson和Gene Hackman演的,发短信问琳看没看过,结果得到的回应是:我喜剧看得不多的……我当时就倒了,不过这也只能怪Owen同学,谁让这几年您老先生几乎都在演屎尿屁电影呢~这部片子是战争片,不过当看见OW的名字时我有点不太确定了都。
这还是OW同学蛮年轻的时候的电影,一个北约战机导航师,厌倦海军生活申请退役,结果在一次执行任务途中被波斯尼亚的叛军军队击中和伙伴落入险境(其实是这两个小子先偏离的预定轨道),叛军残杀无辜居民并将尸体沉入谷底,而这惨绝人寰的场景即被这两个人拍下了,这便是叛军不停追杀他们的原因。伙伴被一个塞维利亚神枪手射杀,自己则因北约方对营救他犹豫不决的态度和阴差阳错的报告而不停奔波在亡命途中……
这片子往大了说就是一个人决定了一方的和平与否,其实无非就是美国英雄主义的再一次体现罢了,电影将这个特性赋予一个有能力却不愿再继续服役的海军导航师,并设置了他在出事后北约上级领导与上将在对于是否营救他的矛盾。最后他历经千辛万苦总算是逃出升天并将证据带了出来,电影完美结束~~
对于女生来说这样的战争片其实没什么意思的,本来我就打算睡觉了,不过由于有些动作场面还是比较精彩所以就接着看下去了。有些情节还是挺好笑的,比如OW躲在了死人坑下而叛军追至,北约军方从卫星上所截的图像表现出来的是叛军已经走到了OW的身边甚至都要踩在他上面了,这边上将一帮人老紧张的嘀咕:他要被抓了、他被杀了?那边叛军转悠了一圈没发现人又走了,结果就是北约军方对着图像——叛军踩过OW又走了,OW起身又跑掉了——直纳闷儿。还有就是追捕者不小心踩到了地雷,那种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的表情老招笑了~~
听老师说是对面的一个英语老师强烈推荐的这部片子,其实感觉也还好吧。撑死就是又受一回美国式的英雄主义教育,权当娱乐一下了。
3 ) Wilson!
几个美国大兵在航母上玩橄榄球,不慎用力过猛,将球直接抛到了海里,看着随波远去的橄榄球,几个大兵齐喊“Wilson”! 看到这里时,我忍不住哈哈大笑,几个朋友却莫名其妙地看着我,不懂笑点何在。 很多时候,电影里的幽默桥段来自戏仿和恶搞,《惊声尖笑》和《白头神探》这样纯粹以戏仿来造笑料的电影自不必提,《深入敌后》里这句“wilson”是在模仿《荒岛余生》,汤姆·汉克斯流落荒岛时,唯一的“朋友”是一个排球,汤姆按这个排球的品牌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wilson,影片后半段,上演孤筏重洋的好戏时,wilson不幸被海浪卷走,汤姆无助地看着wilson逐渐被越冲越远,悲痛欲绝地大喊了一声——呃,他喊的不是孙楠的“你快回来”,而正是“wilson”。同样的桥段,在《荒岛余生》里是催泪用的,而换到《深入敌后》里,则就是笑点所在了。 同样的例子大有所在。据说有一年在北京电影学院搞了一位南斯拉夫导演的影展,其中一部电影用的插曲是经典老歌“Only You”,电影放到此处,全场的观众齐声大笑,搞得导演莫名其妙、瞠目结舌——因为这本来应该是很温馨感人的画面。他老人家哪里知道,在星爷的妙手之下,Only You自从《大话西游》之后,早已被中国观众赋予了新的含义了。
4 ) 看萨姆导弹如何击落大黄蜂战机
1992年4月7日波黑内战爆发,塞族,克族和穆族三方大打出手,互相都杀红了眼,其中塞族实力最强,为了防止塞族势力做大,1993年4月12日,北约组织发起了“禁飞”行动,开始使用空中力量对波黑上空进行监控。1995年,美国一架F16C战斗机在波黑地区执行禁飞区巡逻任务,被当地塞族准军事组织击落,战机飞行员斯科特.奥格拉迪上尉在经历6天的惊心大搜捕后,被美军特种部队用直升机救走。2001年,美国推出一部战争片《深入敌后》,讲述了这个惊心动魄的真实历史故事。 电影讲述了Owen Wilson 饰演的海军飞行员伯纳中尉与搭档驾驶大黄蜂战机深入波斯尼亚上空执行航拍任务,被塞族军队的萨姆导弹击落,搭档被当场处决,伯纳被塞族武装追杀,并历经艰险,最终在美军特种部队的救援下逃出生天。 影片以飞行员伯纳逃亡的经历为故事主线,从驾驶大黄蜂战机被击落,到被迫勇闯地雷阵,接着在克塞两族互相混战的小镇上换装逃脱,再到最后的雪地获救,影片不断制造一波又一波紧张的剧情,其中还涉及到塞族屠戮其他种族的血腥历史。另外,电影最精彩绝伦的片段就是伯纳中尉驾驶F/A-18战机躲避萨姆导弹攻击的5分钟惊险片段,从导弹发射,击中飞机,再到飞行员弹射的全过程堪称战争片中的经典。影片前三十分钟是美军卡尔文森航母和F/A-18大黄蜂战机的全景展示,舰载机起降的全部动作、手势、起飞检查流程、起飞时尾喷口角度,甚至弹射器滑轨、牵引钩,全部都是实物展现,对军迷而言绝对是干货满满。
5 ) 娱乐性质的战争片,不过有亮点
本片是很典型的美国式商业战争片,剧情上并无创新或突出之处,熟悉美国大片的看了前半段就基本能猜出后半段的剧情。意义上也比较俗,因此就不多说了。
本片有一些穿帮段落,比如F-18躲导弹的部分。片中塞军使用的是前苏联制SA-13地对空导弹,该型号的导弹有效距离为500-5000米,这就意味着导弹以常规速度飞行500米后,红外雷达才会打开。按照该型号导弹550米每秒的常规速度计算,从发射到雷达开机时间约为1.9秒。片中的战斗机在当时显然处于500米以上高度,因此除去这1.9秒时间外,还有更多时间可供F-18进行闪避。因此,这个时间对于F-18进行闪避动作是足够的。不过,F-18躲避这种导弹的动作应该是急转同时抛射拽光弹,然而片中战斗机却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与导弹比拼速度,然后才急转抛弹。这么做是愚蠢的,因为SA-13导弹可以短期加速到2马赫,F-18的最高速度也只有1.8马赫,更何况F-18如果持续以这个速度飞行将会减小其转弯的灵活性。一般来说,战斗机成功躲避SAM导弹靠的是一两次躲避动作,如果不成功就肯定会被击落。像片中那样被导弹天上地下的四处追击是不太可能出现的。
不过,尽管剧情老套,我还是给了四星。原因就是,本片中由吉恩哈克曼饰演的美国海军少将Leslie Reigart有比较出色的演出。在美国战争片中,高级军官一般扮演次要配角,也就是跑龙套。本片说实话是唯一一部我看过的战争片中以一名高级军官扮演主要配角的。片中给予这名海军少将充分的描写,吉恩哈克曼也是演技不俗,这个角色因此成为亮点。
Reigart是美国航母战斗群司令官,坐舰是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F-18执行任务发生意外,飞行领航员深入政治敏感区,Reigart下令开展援救行动,然而却受到身为北约海军行动指挥官Piquet上将的阻挠。Piquet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在发生这种事故后,应该弃卒保帅,否认这一事实。总的来说,他是为自己的仕途着想。Reigart被迫取消救援命令,而是让领航员自己脱离敏感区,在敏感区之外进行救援。塞族军队对领航员展开追击,Reigart深感不安,并带有一定负罪感,认为自己未尽到职责救助落难的美国士兵。同时,他认为这一消息很有可能没有传到美国总统耳中,Piquet可能隐瞒了消息。在与航母舰长交谈之后,Reigart决心利用舰上记者把事情公之于众,依靠美国媒体的舆论迫使政府赋予他展开救援行动的权限。然而这确等于当众给Piquet一个耳光。于是,Piquet怒气冲冲找到Reigart,他指责这是Reigart忘恩负义,两人不欢而散。这段期间,领航员逃出了敏感区,而就在Reigart与海军陆战队军官策划救援行动的时候,Piquet再次出现并再次以上级命令为由迫使Reigart第二次取消救援行动。Piquet称救援行动已经转由法国特种部队负责。后来,塞军误以为领航员已死,公布了消息,Piquet立即取消行动。然而,正当卡尔文森号准备返回基地的时候,却传来了领航员发来的求救信号。此时,Reigart判断任何时间上的延误都会导致飞行领航员被敌军捕获处死。于是,他没有向Piquet报告,便私自开展了救援行动,甚至亲自登上直升机参与救援。最终,他的三架直升机横扫了塞军部队,救出了被困的美国士兵。这件事情过后,Reigart也被解除职务,被调到华盛顿担任行政方面工作。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典型的美国思路,那就是每一个美国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也是重要的。在这位美国海军少将的眼中,“牺牲小我保全集体”不过是个屁话。这并不是说美国人不懂牺牲,而是不主张牺牲,重要的是大家都应该尽量生存,每个人都要活下来。所以,在美国战争片中,你可以经常看到他们为了保护战友而牺牲(历史上也有这样的例子),但不会看到他们为了高喊爱国主义口号去牺牲。这类思想在《护送钱斯》,《拯救大兵瑞恩》等片中也十分常见。片中一个司令官亲自上直升机参与救援固然是严重夸张,但吉恩哈克曼扮演的这位军人显然体现出了美国精神最光辉的一面。
6 ) 结尾的无敌模式...主旋律烂片
几十人开枪打不中受伤的男主 慢镜头 煽情的音乐烘托着
哎 你打不着 哎 我大跳 打我呀……打哎 你打不着 哎 我大跳 打我呀……打不着
不着哎 你打不着 哎 我大跳 打我呀……打不着
哎 你打不着 哎 我大跳 打我呀……打不着
哎 你打不着 哎 我大跳 打我呀……打不哎 你打不着 哎 我大跳 打我呀……打不着
着
7 ) 无甚新意
动作戏一般,几乎没有什么打斗,倒是男主体力不错,一路跑着逃跑,情节大路货!典型的个人英雄片!
让我感动的是,舰长为了不忍领航员被人杀害,违抗命令,带领救援人员把领航员救了出来。
结尾有点狗续貂尾,领航员回去拿储存器,那么多坦克,那么多所谓叛军人员的攻击,舰长一方无一人伤亡,让人感叹,上帝真的在保护美国人!
美军现代战争片中,非常好看的一部,通过95年的真实事件改编。出现大量的武器装备,航母,大黄蜂战机,Sam防空导弹,卫星侦察,直升机群营救,坦克。情节紧凑,非常紧张,还展现了南联盟的屠杀事件。……歪鼻子欧文威尔逊,搭配吉恩哈克曼,整体效果非常帅。……航母弹射器把橄榄球打到海里,“Wilson”的梗来自《荒岛余生》汤姆汉克斯的精神伙伴排球。
痞惯了,歪鼻子的欧文·威尔逊演军人,还是差点气质。
重看,开头恍若《壮志凌云》。剧组特聘了一位航空军指前海航飞官David M. Kennedy,毕业于海军试飞员学校,先后在HSL-33、VA-27和VFA-113中队(指挥)服役,飞过数十种机型。从航母起飞的三架海军陆战队的UH-1N是真的,到内陆后变成两架贝尔205和一架412(捷克警方),205尾撑中队标识应为HMLA误喷成HMH。
对战争片一向很有爱。权衡利益之后还坚持拉兄弟的一把的不抛弃、不放弃很难得,战场上也只有老美有这范儿。还有1995年欧洲,几千人被屠杀,这些都是事实...
现在这个时候看这个电影好讽刺。打着正义的幌子侵略小国,还要拍出电影来颠倒黑白。给自己披上华丽的外衣,掩盖做的孽,还要挣别人的钱!!!更可气的是还很会丢烟雾弹。开头你以为他反战,反思战争的正当性。结果演到后面还不就是吹嘘自己的那一套。前面貌似要抛弃队友,后面还是直属上司亲自出马接过来情节设计上,男主能活下来基本是靠命大,每次都是极其幸运才脱离困境。不过我们当然知道,现实中可就没这么好运了。老有人批评国产老片太套路太单薄,主角只有伟光正,黑白分明。宁倒是看看好莱坞还不照样找金发碧眼大帅哥当男主,反派只能又脏又丑又坏。虽然价值观无法认同,但剧作上可以学习的点很多。毕竟颠倒黑白还是得看盎撒。被导弹追击的画面拍的真不错山顶上的圣母雕像氛围拉满。当然隐喻也拉满。
2009.5.17 SKY Movie
多年前在电视上看过,印象比较深,但是没看完结局。现在终于看完了。部分追逐戏拍的挺刺激
真实事件改编 没有展示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 事件的起因沦为背景 变成标准宣扬美式个人英雄主义的商业片 除了两枚萨姆追赶大黄蜂并坠机的段落拍的较真实细致 其他无不在衬托主角不死定律 威尔逊的形象让人严肃不起来 哈克曼也没有太多表现 结尾的大营救像欺负小孩 米国也用字幕伟光正
场面不错,F18躲导弹那段好看,后面的逃亡基本上可以当RPG,除了小镇平民死亡那段 [深入敌后].Behind.Enemy.Lines.2001.BDRip.X264-TLF.mkv 1056*448 1.37G 1849K(291MB 21% 384K)
本片改自96年的真实事件,当然没有影片那么波折,也没有UH1大战BMP。从最后的场景明显看出,前面好多先进战机的镜头就是直接来自部队真正的演习或者行动,后面扯淡情节就只能让退役的直升机来干了。不过影片前半段飞行那段是在是太精彩了,完全可以当试机碟来反复播放观赏。
【补標】重新再看满屏版2019-1-23U盘电视再看满屏版【@林見東-折e天使 Open Matte满屏版】1080p#open_matte# 版視頻,畫面上下可視內容顯著增加http://www.pniao.com/Mov/one/7602.html
F-18竟然被SAM给打下来了。。。
在美国主旋律片里面算不错的啦,主要是因为有哈克曼老爷子。不过我还是更喜欢他演有点儿坏的人,这个的人品太完美了~~
那么年轻的欧文威尔逊我有点不习惯啊....前半段还蛮好看的,从舰长牺牲自己前途要亲自营救就有点过了,那一刻有点看中国主旋律的尴尬
21世纪初的电影却彰显出一种「西部牛仔精神」的糟粕,以军队为基础的「同袍主义」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超级大国气质」事实上显示出一种霸权主义和右派的复苏。
除了特技外(就算是11年前,美国的特技也不应该这么糟糕吧,估计是预算原因。。),其他都看着挺顺心,战斗场面很劲爆,另外几首配乐很好听。
很赞,价值观输出也是相当的赞~哪是海军飞行员嘛,简直就是superman
这部影片剧情相当紧凑了,很少现代军事战争题材能拍这么有感觉了,而且能把战斗机驾驶员当主教也就这一部了
这好象就是我上学的时候,放假在家里看的,一直想知道这是哪部电影,却一直没找出来,只记得和南斯拉夫的战争有关,主角则一直在逃亡。可能现在看不会再给这么高的分了,但鉴于是老早前看的,还一直能记得,给个四星。原来还拍成了个系列电影,有三集,不过后面几部评价不咋的,就不看了。
老少搭档。欧文那时很帅很屌。哈克曼舰长真有气魄。故事是假的但却让人信以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