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选择
一个养父,一个养子,被一把小提琴联系在一起。
为了完成刘小春生父母的愿望,对音乐一窍不通的刘成,将毕生的心力,都倾注在刘小春身上——他想让他成功,在国际舞台上用小提琴演奏出最美丽的旋律。
一个江老师,一个余老师。他们是对音乐持不同看法的两个人。
江老师生活潦倒,但却对音乐投入了真正的感情。他对刘小春说:“学琴一定要开心。如果你不开心,就不要学琴。”
余老师事业成功,桃李满园,可越追求富有感情的音乐本身,他就越加发现,其实他身边的音乐,全都没有情感。
一个交际花,一个处于青春期的敏感小男生。她美丽动人,玩世不恭,而他却恰恰被她的特质所吸引。
被坏男人欺侮玩弄的坏女人莉莉,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她最开始只把刘小春当成一个小随从,然后变成朋友,再然后成为他的知己。
“只有他是真对我好!”当得知刘小春把小提琴卖掉为她买了昂贵的大衣,莉莉毫不犹豫地四处借钱赎琴,甚至跑到余老师的课堂上,恳求他再给刘小春一次机会。
几条不同的故事主线,纷纷缠绕着同一个秘密:刘小春不是刘成的亲生儿子——这一事实刘小春本人并不知道。
而电影最终要刘小春做出他自己的选择:是要功成名就?还是要父子深情?
对于音乐,我觉得影片中的江老师和余老师都是好老师——只不过类型不同。
江老师显然是偏重感情在音乐中占的成分,他本人,也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爱的人。他爱生命,养了一屋子猫咪,把它们当成自己的伙伴。他也爱人,爱他们自由自在的样子,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人不爱音乐却要被逼着学习音乐,那还不如不学。
余老师很多人觉得他行事卑鄙,可他就不是好老师吗?也未必。他可以教学生很厉害的演奏技巧,他对音乐的热爱别人也都可以感受到。他善于发现学生感情世界的波澜——别忘了,刘小春的曲目,是他选的,主题是“感恩”。
余老师唯独同江老师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热爱音乐甚于爱人,所以他追求的音乐中的感情,虽然初衷真诚,但最终,仍旧不免流于空洞。
是要能使你功成名就,但却感情空洞的音乐;还是要最终父子团聚,但很可能此生此世在音乐界再无出头之日——如果你是观众,你会做怎样的选择?
电影的结尾,刘小春在火车站前厅为父亲独奏……这是本该在比赛时演奏的曲目……
感恩……澎湃的弦音中,掠过一幕幕发生在很多年前的场景:那个时候,一个年富力强的男子,怀抱弃婴,在火车站中疯狂地寻找着孩子的父母……
而这个孩子长大了,他知道,只有眼前这个男人——这个虽不富有,但却愿意为他付出一切的男人,才是他真正的爸爸。
一曲终了,你会不会也和人群一起鼓掌?还是,你的眼角边会闪动着泪光?
2 ) 她和他的故事
今天看到有人说“好的影评大多都是对影片的过分解读”,深以为然,因为我的影评大多都不好,听到他这样讲,我很舒服。
但是影评虽写的不好,却还是要写,因为看了电影觉得有话非说不可,比如这部。
这是我凭着小时候的记忆找来看的片子,小的时候只觉得小提琴拉得好,只记得第二任老师对小春的利用,还有他在火车站拉琴的场景,却对陈红的美视而不见,大了再看,觉得自己当年真是瞎了眼。
所以我不想说电影里对世俗的挖苦,不想说辛酸和算计,互相利用与欺骗,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陈红真是美掉渣。
她开朗,直率,真性情,甚至有点泼辣,美得世俗烟火,但是又像个小女孩。
他无知,寡言,幼稚,怀揣着想知道但又不敢问的问题,本能似的靠近她,爱她。
青春期的男孩,遇到这样一个妖娆多姿的女人,他馋她。但是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所以他只能对她好,尽己所能,拼尽全力。这样的爱,傻得让人不知道怎么拒绝。
不过这是中国,他们也不是来自西西里,终究一切不过是主旋律中的插曲,他们的故事,也就该这样结束。
3 ) 子弹、枪和情感、琴弦——再看《和你在一起》
子弹、枪和情感、琴弦
——再看《和你在一起》
导演: 陈凯歌
主演: 陈红 王志文 程前
上映年度: 2002
影名: 和你在一起
语言: 中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
imdb编号: tt0332639
又名: Together
昨晚又不好意思地温习了一遍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脉脉人间情感直入人心,陈导在这部片子中,几次将音乐与世俗生活的场景有机的结合起来,起到了一种相孕相生的谐和美。音乐在这部片子中显出其本质上的高贵,它没有脱离生活,而且来自贫贱却不卑微的下层生活,它像主人公刘小春那样,成长并忧愁着,却最终以情致胜。
剧中有一段对白,十分有意思,陈凯歌饰演的俞教授对他的学生林雨说:
“都对,就是不好。音乐里没有感情,就像枪里没有子弹,没有子弹怎么击中别人、征服别人?世界上唯一不能赠送的就是感情!”
恰恰这段话摘抄在我的小笔记本中,上一次浙江艺术学院的张铭教授在讲座上讲过这一段,我着字着句记了下来。他还讲到过李传韵,如何凭着刻苦努力坐上美国交响团第一把小提琴的交椅。他曾说过,检验一个小提琴手有无真功夫,让他演奏一曲巴齐尼的《妖精之舞》即可。我听过此曲,帕尔曼也曾演奏,声情并茂,将琴弦与灵魂完美的结合,以飞快而精准的拉、拨、跳、滑等技巧展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中,李传韵客串了音乐家汤融,以一种谦卑的姿态出现在镜头上。音乐家背后的辛酸与勤勉在俞教授的寥寥几语中尽现,事实上是,绝大多数有功成名就的音乐家背后隐藏的是一部几近扭曲的“变态”屈辱奋斗史。有看过另一部澳大利亚影片《闪亮的风采》的朋友,一定不忘主人公十几岁登台演出,为了夺奖,在父亲的逼迫下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最后闹得精神分裂。学琴的孩子苦吗?大约也是苦中有乐,当他们背着琴箱在大街小巷穿进走出的时候,那是一种优越身份的象征。在中国大地上,人们总是注重身份,而忽略实质。而陈导在片中,就一针见血:音乐没有贵贱, 只关乎人的情感!
先不说刘小春从小镇跟着父亲到北京拜师学艺的艰苦过程,从他身边反映出来的这个社会来看,虽然每个人在地位上有所悬殊,但在他们身上反射出的光芒都是有关乎感情的。比如陈红饰演的莉莉,她身份地位不高,甚至引得一些观众对其职业的厌嫌,但她对刘小春的感情是真挚的,就如同姐姐对弟弟的那种情谊,特别是她身上包裹的五光十色被这样一种纯情摧毁后所表露出来的脆弱,是其内心深处情感的外化。她叫刘小春来拉琴起初只是充当一种个人生活的气氛点缀,而后了解他的生活、了解他对自己那种母爱似的感情依托后,她对音乐表现出来的态度是“崇敬”,某种意义上来说,刘小春教会了她心灵的净化和蜕变;再比如刘小春第一位老师——王志文饰演的江老师,表面上看来是一位邋遢不修边幅的穷酸知识分子,但其对大学时期一位女同学的恋情至今仍深埋心中,愧不当时向其求爱,他给刘小春说的最后几句话是:我可以教你学琴,但是不能保证你成功。他对刘小春的爸爸刘成易师学琴的做法虽有不甘,但不得不自愧弗如,不能因为自己对孩子的感情割舍不下而耽误了他的前程。说明他是一个有良知的人。
演员中,我很喜欢唐韵扮演的刘小春,据我了解他从小学琴,和主人公有着同样的经历,而今他师从陈美的老师林耀基,向着更广博的艺术领地大步挺进。难怪在影片中他拉琴的神韵那样逼真,原来都是真的,陈凯歌虽对其演技上没有过多的要求,但仍然觉得他那种纯真的表演才更贴近现实。刘佩琦是我在大陆演员中较喜欢的一位,他的表演融朴实与真挚为一体,常常将生活中那些平凡人物演绎得栩栩如生。
除开演员们的表演,单从故事情节看似乎并没有什么特色,甚至有点老套,这种情节的铺设有点讨好观众的胃口。中国观众最喜煽情,八十年代老是围绕“弃婴”、“知青”等题材来展开,现在煽情改变了方向,不单单是电视剧电影了,而改投“选秀”门下,让观众近距离地接触活生生的现实。在影片的最后,那个“秘密”总算是被点破了,刘小春是个弃婴,在车站被刘成捡来,因为身边放置了一把小提琴,便从小让他学琴,不负丢弃之人的心愿。陈导的表现形式可圈可点,他把这一段用时空交错的手法拼接在一起,现实采用全彩,而回忆采用淡彩,两者有机的融合一起。此时老柴的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的第三乐章轰然响起,音乐的急遽跳停产生的那种震憾美是无法比拟的。本来第三乐章欢快、活泼,极具俄罗斯特雷巴克风格,展现了当地人民节日欢庆的场面,而在此处它恰好的反映了刘小春对刘成那种泉涌喷薄的感激之情。刘成13年前在车站抱着襁褓中的刘小春四处呼喊的场景沉浸在低幽美妙的旋律中,而刘小春找到正要在车站匆匆离去的父亲为他演奏这一曲时,陈导将两个场景结合得十分完美,一个是比赛现场的宏大气势,一个是车站里沉浸在浓浓离别之情的独奏,像是烘托,更是对比,只有懂得感情的人,才能完全的占领观众的心。陈导的聪明,恰恰是他将舞台与人生与现实结合在一块儿,令古典音乐显得不那么生硬刻板,而成了一种真正的大众艺术。他把艺术透过镜头强烈的反映出来,尤如在观众心中挥舞着巨锤,当音乐结束,镜头一下子暗了,停顿了三秒钟又缓缓亮起来,这一处理使整段激昂的情绪得到了小小的停顿,仿佛整部影片也随之呼吸了一下,观众也暂时缓解了一下自己闸泄似的感情。
凡是真正懂得把观众情绪调动起来的影片,下过一番苦功的影片,都是好影片,因为它本身就是一把琴,颤动着艺术的灵魂与性情,或者是一把枪,装满子弹,征服你,或者我。
8月11日
4 ) 和你在一起——久违的温暖
标题是个电影的名字,当我第一次听这个名字时直觉就告诉我这会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一直都非常想看,却总是阴差阳错的错过了很多机会。然后兰还在语文课上隔着个人给我讲了它讲的故事,很朴实,却很感人,我就更对这部电影有了说不出的好感。今天看了,虽然对情节已很了解,但还是有很长的时间是在泪水中看完的。
一个13岁的少年,本无心事,鬓角软软的发梢被一层一层退去,小小的舒心和满意;疯跑在家乡寂寞的小路上,游荡在江南水乡的柔情里,天空遥不可及,日子倦而甜蜜。 他有一把提琴,破旧,好像他是抱着它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彼此不离不弃;他有一把琴,琴却因他更潇洒,他也因琴更快乐。他的琴虽随命而来,他却不待它似命般重,当拉则拉,为难产的孕妇助力,拿红包时心里确然是坦荡荡的。小船悠悠的离开了江南小镇,有一天,他们共同置身在一个陌生天地,都市是冷漠和虚伪的象征,父子俩身上的乡土气息和它格格不入,所以,生存是卑微的。忘不了父子俩到北京的第一个夜晚,二十元一晚的浴室床铺或许就是艰辛生活的开始,但也是他们追逐梦想的开始。在繁华的北京城里,小春依然奔跑,都市的热闹并不能掩盖一个孩子心里的纯净,因为这份纯净,都市与家乡,本无差别。
开始哭是在江老师给来上最后一节课的小春开门的那一刹那吧,他穿着一件洁白的毛衣,外面又套着一件白色的毛大衣,头发梳的一丝不乱,屋里被打扫的一尘不染,猫都关在笼子里,请原谅我在这罗罗嗦嗦的讲这些,但对于能感受这些的人来说,这不是细节,是江老师无尽的遗憾,是小春用爱和善良所铺就的最伟大的改变。当小春和江老师在一起合奏时,他们都是那样的用情,因为他们明白,也许,今后连这样的合奏都是奢求。一曲终了,小春哭了,而江老师被屋子里少有的阳光照耀着,像个天使。。“你拉的太好了……我们的课……上完了。”说完,他眼睛里的神采黯淡了下来,无限的失落,在那一刻虽强忍着却还是闪现了出来。他对小春说,你父亲做的对,我可以交给你音乐,却不能带给你成功。从他那看似光彩的形象却黯然的眼光,他那听似平稳却又带有明显的克制的语调里,我感觉到他心底的黯然悄然升起,慢慢升腾直到眼睛。他的心在漫漫下沉。我不知道他的话这个十三岁的懵懂少年听懂了没,但我真的没有懂,更确切的说是不愿懂,成功是什么,站在国际舞台上,享受着全世界人们的掌声,却心如死灰,这叫成功?在一个破旧房屋里,父子师生二人谈笑言欢,儿子的琴声虽无更多人欣赏,但却有最忠诚的知音,这还不叫成功?世事总难两全,禁不住地扪心自问——走过忙忙碌碌的岁月,会有几多追逐功名与亲情间的取舍?在那时,我只跟随自己心灵的选择。
看完了,我又在想一个毫无头绪的问题。和你在一起,你是谁,是父亲,是音乐,是理想,还是真情?我是真的不懂,也许,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吧。而我也不愿意再去理性的思索了,或许,在我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如果还有真正刻骨铭心的话语那就是余教授对刘小春所说的:“世界上唯一不能赠送的就是感情。”如果还有真正感人肺腑的一幕便是在火车站的候车室里,刘小春用音乐的灵魂演奏小提琴,流利的音乐出现了爱的奇迹,如同天籁之音,久久回荡在大厅,如此激进,如此洋溢,如此让人潸然泪下。
仅在那一刻,世界洗礼在音乐的神韵之中,无论我们是否喜爱音乐,我们内心都被牵系着,那是音乐之魂在升华生命的魅力。
或许美丽和成功之间存在着平衡点,或许将来的小春就可以在美丽和成功两方面都做?很好,或许他不能,而我,或者你,或者我们之中的某一个人能够做得很好,或许那种 完美只能是理想,大家都做不到,但每个人都选择了自己想要的。也或许,这一切都无 所谓,美丽也好,成功也好,没有人能够完整地定义它们,度量它们,重要的是,你和 我,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
影片结束时有两场精彩的小提琴表演。那音乐厅中的演奏者,本该是小春,但显然,他有更美好的东西需要追求。所以他毅然离开余教授家,搭车赶到车站,等在那里,等待着这一场重要的演出。林雨也等待着,在余教授的家里,等待着这一次向往已久的演出 ,虽然那次机会曾经不属于她过,但现在一切都已经只是插曲了。两个天才的少年小提 琴手,在各自选择的舞台上,用自己全部的身心,共同为观众们表演了这最后一场的小提琴协奏。对林雨来说,她是满意的,因为她终于能够出国参加比赛了,对小春来说, 结果同样满意,因为他终于为最有资格欣赏自己琴声的父亲演奏了自己最好的音乐。舞台虽然不同,一个体现着成功,一个展现着美丽,观众虽然不同,一面是优雅的音乐爱 好者,一面只是很多无名的聆听者,评委虽然不同,一边是专业的音乐人,一边只是会听音乐的普通观众,但最终的效果都是一样的轰动。林雨在场上似乎仍是没有激情,但她现在是成功者,小春已经失去了出国参赛的机会,但他在为自己伟大的父亲表演。两个孩子,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都已经选择了属于自己的舞台,都找到了自己最热爱的东西,但愿我们每个人也都能找到。
5 ) 拼爹时代,把根留住——关于《和你在一起》
陈凯歌先生拍了许多国际大片,但我最喜欢的却是这部不太出名的《和你在一起》。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叫小春的孩子,在刘佩琦饰演的厨师父亲的全力支持和艰苦支撑下学习了小提琴。孩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拜了陈凯歌饰演的一个名教授为师。教授选择了小春参加小提琴大赛,但小春深切感受到了教授圈子对穷人孩子的歧视和漠然。后来,小春从教授口中得知了自己原来是厨师父亲领养的孩子,自己学琴是因为被遗弃的时候身边只有一把小提琴。小春于是决定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程,选择留在“父亲”身边。
在这个“我爸是李刚”之后还有“我爸是李双江”的时代,父亲已经不再是罗中立那幅画里的一脸皱纹,没有人愿意像曾经的摩罗一样挺直腰杆说一声“我是农民的儿子”。亲情已被置换为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当那些官二代富二代震天价喊“我爸是XX”的时候,他们根本不会明白父亲二字的分量。小春没有选择教授而是选择了父亲,正是因为小春知道这两个字的沉重——这是你的根本,也是你人生的重量所在。它不是官阶,不是财富,它就是血和肉里的那一份温热。它不能给你荣耀,而只能让你去荣耀它。小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达成了父亲的心愿之际激流勇退,不必再得到更多。是的,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忘本。这个时代的人们更愿意向前看而无暇顾后,但在我们一味地为要到哪里去而困惑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影片中小春演奏的曲子是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曾与某姐讨论过这部片子为什么要用这个曲。我觉得老柴的作品有一种对脚下的土地的深沉的爱,不管它是多么贫瘠,不管承载了多少苦难。慢乐章里的俄国民歌像是一个守望者,而小春演奏的快板乐章更有一种俄罗斯人自强不息的坚持劲儿。这也和小春的遭遇十分神似。不愆不忘,大爱无疆,脚下的土地永远值得你去爱和坚守。
6 ) 你我皆能感受音乐带来的艺术
一位没有血缘、不懂教育的乡下爸爸,却坚守简单信念“和孩子在一起的小提琴就是他父母的心愿”,遗弃哪怕是有苦衷的,他在收获孩子带来快乐的时候,选择倾囊奉献自己的生命能量;一位不谙世事的孩子却充满独立与个性,这两位人物的塑造始终震撼着我!
从火车站他给莉莉拉箱子意外获得报酬,到后来给莉莉拉琴惊讶她随手给出的50元,来自乡下并不富裕生活的他,从没有自卑或投机取巧动过歪心思,才有了后面机缘巧合一气之下卖琴给莉莉买了2万7的大衣,看得出来这个孩子在细致地呵护来自她人给予自己的善意;
去江老师那上课,感受到了江老师那不上进、邋遢的生活作风,因为没有背景不被看好也闹过种种情绪,在床底下看到了老师臭袜子也故意给扔的远远的说没看见,把破洞的脏衣服扔到钢琴上,还把三只小猫一起关进笼子里。上课时江老师让他喂猫,他也能干脆利落地撂挑子不干并说“我爸是花钱请你给我上课的”,你看,这个孩子也懂得如何拒绝别人对自己不善意的对待。
在教学相长的这个过程中,江老师也收起那拖累过自己的“骄傲”,用心关注起眼下的生活;小春传承了即使不用手练琴,光用耳朵用心感受音乐,手中擦谱子的这一系列动作,把它们慢慢内化成了一种心流,为演绎加强了情绪的倾诉。
13岁的他练琴10年,一直都在爸爸的简单信条中前进着音乐之路,在准备站上国际比赛的舞台之前,终于懂得何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他做出了选择,拿着陪伴13年的小提琴一路狂奔到火车站,那个他曾被遗弃过的车站,跨越了13年的光景,站在爸爸面前,用心流和乐团连结,在属于他的舞台演奏了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向这位没有血缘的爸爸致以感恩的回馈。以第三章的结尾作为影片的结束,快板的形式把情绪伴着泪水渲染成一股气势磅礴的力量。这实在是一场精彩的比赛,一场与人生不相上下的倔强较量,他如爸爸所愿,(做人)成功了。
音乐何其美好,它能让一个人独立、细致地感知生活;它能让一个人拥有情绪的倾诉通道;它能让我们更丰富的体验“我自己”。就像江老师说的“你开心才要练琴,不开心不要练,不要想你妈妈才练不想就不练”,不以功利为目的的演奏,就不会因为练不好而不开心、练好了又觉得无聊的死循环里。让音乐和自己通过小提琴这个桥梁连结起来,用心感受每一个音符、每一刻当下带来的美好。感知这份音乐的艺术之美,更是一种创造幸福的能力!你我的生活里皆有。
7 ) “鱼,我所欲也”——《和你在一起》浅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谁而取何者也?”——这是电影抛给我们的一哲学问题,当然这也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电影《和你在一起》是由陈凯歌执导并参演的一部佳作。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之一,陈凯歌以其自身优厚的资历,老练的手法,形式的契合,全是故事的多角度与多层面,使影片在评论上颇有难度。影片从内容上来说,分别阐述了关于青春期骚动下的荷尔蒙、贫富差距下的阶级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名利Or纯艺术的追求、厚重无私的父爱等。不知不觉就受众一种凝固的诙谐力与压迫感。诙谐在于故事中如何诠释小人物悲喜的表达方式、人与人之间互动中所带来的感动以及富有强大感染力的节奏感。而压迫,则是电影过后留给人们的沉思。谈笑中道出了现实的温暖与与无奈、传递出生活中的悲与美、确立和表达了影片所宣扬的价值观与抨击对象、从而引发观影者对人性、人与社会关系、价值观、理性与感性的思考。
这同样是一部叙述小人物讴歌大真爱的好电影。故事情节并不算新颖,甚至略微有些俗套,讲述的是社会底层小白丁(刘成)含辛茹苦将其儿子(刘小春)拉扯大,并严格恪守一个作为父亲的责任,将儿子的前途设为己任,省吃俭用攒钱共天才小提琴儿子去北京寻求更好的教育。两个人,一把琴和一卷干粮铺盖乘上了悠悠木船,走向了另一个“陌生的国度”
如果仅仅把电影的主题当做是如何在讲述一个父亲的伟大,那就未免显得有些浅薄了。电影以“父爱”为主线贯穿全剧,以干带枝 统领其中的角配,以充满人文关怀的视角艺术高于生活又还原生活的本质。就像这部电影,有血有肉的真实。
电影开篇就受众一幅静谧恬淡的江南风景。身着红色毛衣的少年怀里揣着小提琴飞快的巷径,和着几股悦耳筝筝的江南小调儿——这样的开场实属新鲜,更令人称赞的是结合小春为难产的孕妇助力时的一曲。以这种方式出字幕,不论是从“声”还是“色”的角度来说,都是无可挑剔的。前后场面的冷热、节奏的对比以及画面的质感都在一定程度上预言了此片不俗,开篇就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究竟是剧情设置的情感过于鲜明呢,还是现实就是那么“两级阶级”现实化呢?
当刘成与刘小春刚刚踏入那虚幻缥缈的城市时,影视语言就通过细节一针见血的揭露出他们与这个“世界”的格格不入:刘成头顶一个塞有钱的橘红色帽子、身上背着几只很具有“民工气质”的麻袋包,总是扯着大嗓门与小春对话等这些特点将一个地地道道的底层小市井形象描绘的生灵活现。其中有个片段:小春与刘成来到北京第一天住旅馆时,刘成在澡堂泡澡时被一群人包围在中间,镜头以俯拍的形式淡淡的引出了刘成又一特质:卑微。而当刘成怯怯的一而再再而三的问到:真的是20块钱包洗包住?时,他身上的悲剧性瞬间就被悄然放大了。而刘小春因为年龄、阅历等原因,在他到达另一个“国度”时,总是好奇的。面对灯红酒绿筹光交错的城市生活,小春很实在的表现出无比的向往以及萌发了青春期的骚动:他羡慕又自卑的看着城市里的人来人往,他仔细盯着女人与男人的亲热、主动帮女人拿行李想引起女人的注意等。
跟随刘成父子二人赶京学艺的步伐,电影以独到的视角将城市人一贯的傲慢势利、虚荣伪装、贫富差距鲜明赤裸的呈现出来,不单揭露了带有明显刺眼的中国色彩的社会现状,也将之一一抨击与嘲讽。
当刘成舔着脸帮儿子张罗学校时,都巧不巧的在厕所里听到老师们的大实言,江老师余教授都道出了影片中的现实,现实中的真实:钱、权、关系。不同的是:江对于权钱交易充满了不屑与厌恶,而余则是相当淡定的妥协而为之。
江和余本来就是身份地位非常具有对比性的两个人,一个是穷酸落魄的知识分子,一个是被灯光人群所簇拥景仰的大教授。江之所“欲”是把音乐当做生命、不允许任何事物的沾染与亵渎,当做最为圣洁的事儿,他不理劳什子钱利,只是喜欢安静的窝在家,养几只小猫喝一壶热茶,这也可谓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同时他也很接地气,他会因和邻居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吵架,很固执也很有趣,而这也正是他丰富人格魅力的体现,他对小春音乐方面的启导也是从做人教起,先做人再来通过感情来体悟音乐。他是一个寂寞孤傲灵魂乐者。余和江之所“欲”可谓是大相径庭,余有着丰厚的物质基础、名望以及被人群簇拥的音乐,而这正是这些世俗的牵绊,让他不得不向社会的现实所低头,他也有过良知,他曾告诫过自己的学生汤融要谦卑,可是最终还是为了自己还是一步步向现实妥协了下去,并极端的急于求成的给小春海灌“所谓的感情”。江老师教会小春用心灵、感情来感悟音乐,余教授则是教给了小春目的性极强的“成功说”就像江老师自己说的:我可以教你学琴,但是不能保证你成功。而选择余教授就意味着要成功。
电影中强调次数最多的就是“情感”二字,不论是浅层次的音乐上的还是生活中的。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江老师最常说:高兴的时候拉,不高兴就不拉。这关乎态度更专注于情感。于教授也常说:你的琴就是你的武器!你的情感就是弹药!世上唯一不能赠送的就是感情。技术可以给你,但感情得靠自己,你的工作就是征服”。拉琴需琴魂,拥有灵魂的音乐是永不分贵贱的。
刘成是一个卑微而又伟大的父亲,虽然他是社会下最底层的被统治阶级,但他却以中国式父亲的关爱方式为儿子无畏的斩割着前方的荆棘。他虽胆小懦弱,但他会为了儿子在生人面前怯生生又坚定的赔笑请求,勇敢又谦卑的在凄美的旋律中为生计奔走。这是他作为父亲的责任,更是他对小春毫无保留的爱。
莉莉在剧中的职业是一个不怎么讨喜的活儿,她虚荣、她私生活混乱,她是出了名的交际花,虽然她有这么多的不如意,可是她却有着一股真性情,尤其是在当她华丽的外表退却时瞬间所表露出来的情感。从一开始找小春拉琴只为消遣,到以心交心,直至最后她对音乐所表现崇敬的态度,以及对情感的理解直至最后人性的回归,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小春对她的改变与净化。
电影中除了表现出充满人文关怀的情感之外,喜剧因子也是十分到位的。电影选取了刘成在集市上买大米的情景,通过刘成乡里土气的搞价,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社会小人物的生存状态,既真实又有令人感到心酸,使电影结构更为充实,内容更为深刻。并且强大的节奏与闹剧般的收场无疑又为此部电影卓色三分。
虽说故事前半部分就很精彩,但也只是整部故事中的九牛一毛。影片的最后,终于将电影开始就铺垫好的包袱抖露出来:小春是个弃婴,当年是被刘成从车站捡来,因其身边放置了一把小提琴,便从小让小春学琴,父子二人便一直不懈的坚持了下去。在这段高潮中,导演将过去与现实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既保持了时空的连续性也保证了故事的完整性。闪回以灰色为主色调,现实则受众高亮色彩(着重突出了小春在车站奔跑时迫切的想要看到自己的父亲以及按捺不住即将喷涌勃发的情感),此时色彩的有效运用、节奏的把握与音乐的升温将影片由推向了另一个高峰。而当另一时空大礼堂下的小提琴弹奏响起时,小春在车站也找见了准备离去的父亲,两人相顾无言,只是小春饱含深情的拿出小提琴,用尽全身的力气任凭指尖在琴弦上滑动、灵魂在音乐中奔跑、 最最重要的是通过带着情感的音乐向眼前这个男人倾诉自己对其的感恩之情与敬爱。这又是两个时空之间的拼接,一个是闪光灯对准的大礼堂,一个是人来人往的车站, 在强大的对比下,车站里对父的独奏更显的光辉与伟大,光的塑造恰到好处使阳光下为父奏响的小春绽放出强大的人性光辉,并彰显出音乐真正的伟大,导演通过对音乐节奏点与情绪的剪接点的准确把握,将二者时空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透过音乐强大的表意功能将后面没有过多台词的影片推向了顶峰。
这是导演用节奏与蒙太奇与感情讲述故事成功的典范,既戳中了观众的泪点,又将本片上升到一个哲学的高度:鱼与熊掌舍谁而取何者也?当然电影最后也为观众解答了这一问题,通过小春,这一孩子的价值观念传递给大家,舍名利而取真情也。
回顾片名,突然觉得《和你在一起》并不仅仅指与父亲在一起,而是指于真情、真爱在一起。这部“坎坷后的心灵鸡汤”式的电影就如同上了弹的枪,深深的击中了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当有人再次问道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舍谁而取何者也?时,答:真爱我所欲也。
蜩儿2013年5月18日1:59:49
8 ) 我歌颂这部电影,我歌颂最美的人生
这部电影,以及《霸王别姬》还有《荆轲刺秦王》,是我最爱的三部陈凯歌电影。没有看的末代皇帝,孩子王,赵氏孤儿暂且不算。
我不记得是初中还是高中看的了。第一次看是在中央电视台,只看到了一个片段,就是刘春在火车站一边流泪一边拉出了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当时只是被强烈的画面感所震撼。后来,虽然还不会上网,就凭着记忆到租碟子的地方跟老板形容自己看到的那一幕,老板居然也看过,这才租到了这部片子的VCD。
我现在想起那个时候看片子的情形,我还依旧止不住热泪盈眶。时隔多年,在遥远的大陆另一头,在我想起我的父亲的时候,我会想起这部片子,会为了那些情节,那些镜头止不住泪流满面。
我依旧记得起刘佩琦抱着婴儿在车站焦急的喊着“谁的孩子丢了”。人群向他反方向走过去,漠然的人群和焦急的刘佩琦产生了巨大的反差。这个孩子的命运,只有这个不起眼的男人关心,而之后,两个人的命运就牢牢绑在了一起。
陈凯歌在这部电影里用对比用到简直出神入化,这个尘世的黑与白,爱与恨,都无所遁形。
刘佩琦在里面,总是特骄傲的说“我们家春儿”。他为了他们家春儿付出了一切,任劳任怨。先求江老师收下刘小春为徒,性格桀骜不驯的江老师让刘小春体会了如何让生命的激情融入音乐。而之后刘佩琦在听了余教授的演奏会之后,又低三下四的求余教授收下刘小春。余教授则是要将演奏者的生命抹杀变成一张白纸好重现古典曲子中原作的灵魂。这一放一收的对比正成就了这部电影最大的对比——感性和理性的撞击。
刘小春跟着他爹从小镇走出来,走到了大城市。他面对了一个真实而残酷的世界,一个充满了变数的世界。他就在不断的选择。除了江老师和余教授的对比之外,他还在莉莉那里看到贫穷与富贵的对比,余教授高尚背后的世俗以及莉莉世俗背后的高尚。他和同学之间,面对着反叛和顺从的对比。
可能有人说这部剧中规中矩,起承转合。但是就凭刘小春最后放弃了富贵选择了贫穷,放弃了理性选择了对父亲的爱,放弃了顺从选择了反叛,放弃了虚伪选择了真情,我就想为这部剧鼓掌。这个世界渐渐在失去本来的样子,但是人心里始终怀着最本真的力量——这种感动,给我带来了生的希望。唤起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只要做到这一点,一部电影就能被称为经典。
我讨厌那些喜欢凭着自己了解几个电影专用名词,假装自己是批评家的人站在技术高度来评价电影。那些在电影院里浸湿餐巾纸的泪水是无可否认的,在D搭调小提琴协奏曲中微微发抖的心跳是无可否认的,人心里还藏着的真善美也更是无可否认的。这部电影带来了无限的感动,10年后的今天依旧能勾起我对父母的爱和想念,它就能值五星。
刘小春最后奔跑在北京的街头,在当年刘佩琦拾到他的那个火车站,用对父亲最真诚的爱演奏一曲,那是最完美的舞台,成就了最完美的演出。世俗对成功的评价,掌声和鲜花,都不再存在。对亲情的感激,成为生命最高的礼赞。
我歌颂这部电影,我歌颂最美的人生。
非常喜欢的一部片子~
陈凯歌说给林雨的话可以复刻一份说给他自己听:都好(其实并不是,比如人物和剧情都挺拧巴),就是没感情,技术你可以炫,但真情实感你不给我,只靠煽让我自己脑补是动不了情的,只剩尴尬。记得几年前看过他批评常被拿来与此片比较的Billy Elliot,真是尬上加尬。
完全是剧情取胜,很久不见的令人感动到流泪的大陆电影~~
其实这可能是我看过的第一部陈凯歌,电视上放的到结尾小孩找回来在老师面前拼命拉琴的时候就哭了,片子里这种少年人的“我偏要勉强”真的是很动人啊,在我还懵懂的年纪里已经隐约能认知到的道理……那会片子里我唯一认识的人只有程前,因为看过很多正大综艺= =
王志文的表演看不出一点痕迹。小男主的表演就是完全没有在演,反而给足了观众想象空间 。/演好戏跟成功也是两回事。我相信我的选择是对的。
慕名去看了一下这部金高银女士看了二十一次并且因此种下电影梦的电影,还行吧。
很一般的片子,陈凯歌只有《霸王别姬》《边走边唱》《黄土地》和《孩子王》拿得出手,其他全是烂片~~~
最后的交叉剪辑还有点小感动,但是实在不理解男孩三番五次的作死,放弃上升通道是要干什么,表达对父亲的爱?!(陈红可真漂亮)
结尾小女孩讲的话好深奥好复杂好索隐好素质教育。。。
陈凯歌在进入商业时代前留下的最后一部小片(薛晓路编剧)。配乐不加节制,煽情用力过猛,但是依然有非常真挚的部分。对我而言,陈红的角色塑造得有些令人生厌,剧情的进展也太过顺利,不过这个故事的着力点并不是音乐梦想,而是父子亲情。最后二十分钟的平行剪辑很见功力,成功构筑起电影的情绪高潮。
艺术不是技巧而是精神,一个小故事,再次证实了中国人对于艺术的看法,技巧都对而缺乏精神的艺术就只能差强人意。这个功利的社会,浪漫而单纯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只是顺从各种规则疲于奔命,从不去思考其合理性,很多人只是装着出世装着注重感情,仅此而已
大赞这部片,让我对陈凯歌一直心存理解。他也拍过这样经典而朴实的片子,他也曾有赤子之心。不过,无极之后,我权当他去了另一个世界。
一部需要北京艺术圈艺考朋友在旁解释,解释为何考艺校比高考过独木桥难,方能看懂其中门道儿的片子。一部需要文艺青年在旁解释,方能明白陈红在孩子心里的存在,他长胡子了,她是第一个作为女性进入他生命的人,他将母亲姐姐情人爱人的所有幻想都放在了她身上。个人十分不喜欢最后结尾,又是强行上价值观
印象最深的是王志文教小孩拉琴时说的一句话:“想拉琴的时候就拉,不想拉就不拉,别想你妈的时候才拉,不想的时候就不拉。”当时年幼的我真的觉得这才是正确的教育观念,始终没有忘记。
中规中矩的结构套路,起承转合按部就班。结尾还是挺好的没有落入俗套,如果是韩国电影爸爸肯定又在比赛前终于瞒不住自己得了绝症的秘密。反正我是哭了点儿,几个演员的演技还都是挺正点的
很干净的男孩子。
陈凯歌拍的最后一部好片。
你是想学音乐还是想成功?为什么是相悖的?也许是因为音乐是纯粹的,而成功需要包装。多么珍贵的时光,那个年纪对谁都是最真最真的,不管是父亲,老师,还是姐姐。父子情很感人,莉莉很讲义气。片子拍的很感人很燃。原来少年唐韵真的会拉小提琴,现在也是小提琴家了
陈红还可以这么年轻
影片主旨不够明确。陈夫人的戏份过重,在影片进程中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两位老师突出的特点被强调,但对于孩子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笔墨稍欠。另外,我个人并不喜欢这样的父亲,以为倾其所有就叫做视如己出,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