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时光小屋是一重要的载体,它承载着赵本山想象中的爱情婚姻,也承载着与之紧密相关的盲女董洁的可以为她带来收入的工作,但它却被悬在了半空。电影用一个空镜头来展示这个场景。这是一个富于象征意义的镜头。它暗示着赵总和吴引的幸福被悬挂在了半空,上不沾天下不着地,可望而不可及,可感而不可触“幸福时光”成为了他们的梦想,他们的憧憬。
再后面。电影又用一个富有深意的镜头。吴引举起鸡毛扫帚可她怎么也够不到天花板。这个镜头说明象征温暖幸福安全的屋顶是不存在的,我们知道“没有屋顶的地方是不能被称作家的。”当然也不能叫室、屋房。这是一个没有遮盖的空间。象征幸福的屋顶跳起来也够不着。但好在是它还有墙壁,不能遮雨却能挡风没有家不等于没有爱和助这种包围或环绕虽然没有给吴引带来所有的家庭幸福但总算给了她生活中下去的信心,让她可以在想象世界里获得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
象征幸福时光的小屋看不到天花板够不到。两个镜头一前一后揭示了悲惨现实的残酷性,在这个意义上幸福时光就不能在生活去寻找,而只能在远离生活的想象中去寻找,在善良的人们对于吴引的真实的谎言中去寻找。可是在影片中又能从一些小片段和细腻的感情,以及善良的人们对吴引的谎言中也带给我一点点温暖和幸福的感受。
听过吴引留下的录音,看过老赵被血染红的信,大家沉默了,最后导演用一个很长的镜头,女孩拄着盲杖行走在城市里,这个城市是灰色的,爸爸的离开、后妈和弟弟对他的厌恶都历历在目。渐渐的吴引的眼神却变得坚定了,慢慢的眼角上扬,弯出了些许的幸福。她的眼睛是那么幸福的迷人,完全没了以前的那种混沌,那幸福的眼神中我看到了,老赵给她的幸福时光,也是大家的幸福时光,影片从赵总和吴引故事侧面带给了我们这个现实的残酷,同时也传达了在悲惨的世界里是会有小小的幸福
看的是车祸版结局,确实有点仓促。老赵莫名就被撞了,盲女也出走了。嗯…勉强能接受吧。
然后发现还有第二个结局,厂房被推了,老赵写完信后也没有出车祸,亲自坐在“按摩房”的废墟上给盲女读信。确实比上一版结局温馨一些,但还是有点突兀,好端端的厂房说推就推啊…
应该不会有多少人知道“仰韶酒”吧,在电影片段里我居然发现了一些小时候的记忆碎片。仰韶酒植根仰韶文化,创建于上世纪的河南。电影取景应该是在上世纪末的大连,没想到仰韶酒广告都打到了这里。只不过,现如今有多少人听说过仰韶文化,又有多少人知道仰韶酒呢。
印象中那时的我还没上学,家里老房子大茶几的抽屉里有着不少仰韶酒附赠的扑克牌,每张扑克牌上都是一个故事,讲述了仰韶文化如何被发现、仰韶酒如何制作,其实就是一个带着文化根的商业故事。当时的我把它们当作连环画看。
凡事经不住细想。老爸从不喝酒,这酒盒纸牌却是从何处来?应该是我爷爷的。虽然爷爷的脸我早已记不清楚了,但印象中他酒瘾极大(爷爷貌似之前有些权力?有人送酒应该蛮正常的)。爸妈与爷爷关系不好,不过爷爷去世很久了。这次回家过年爸妈说起我大奶过世的事(进祖坟),老妈说得起劲,老爸却有些沉默,不知道他是不是想起了爷爷,那毕竟是他的爸爸呀。我在老爸面前从来都是很小心的避开这类话题。
我这脑回路真的神奇,想起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这就是仰韶酒的后劲儿吗?
记得高中语文课本有篇文章叫《提醒幸福》,应该能很好的诠释什么是幸福。但那时涉世尚浅,生活经历少,对幸福的感悟也不会太深刻。有亲友和老师夸奖了,有好吃的了,就觉得开心。可以说对幸福的认识比较幼稚,没太多意识。 电影《幸福时光》里主人公幸福感的来源,跟《提醒幸福》中的幸福来源是一样的。即幸福跟金钱、地位、荣誉、个人形象无关,那是人心灵的一种感受,与你对生活中得失喜乐的态度有关。 《幸福时光》是取材于莫言的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看似轻松的标题,实质是悲剧故事。主人公吴颖双目失明,遭受不幸,但生活仍然流星般地给她滑过了畸形的幸福。生活的悲剧,激发出了善良的人们心中最大的怜悯和同情,幸福之花阴差阳错地从中悄然开放。
看到了当年的某条短评,花边最少的谋女郎,一下不禁令人唏嘘。
这是我最熟悉的那群人,他们穷,没文化,也不懂什么大道理,是许多人都瞧不起的小人物,可是他们是那么朴实,那么善良,他们的胸中饱含着那么博大的情怀。两个谎言透出的却是人与人之间的大爱!
这片挺好,时光已经定格。但小格局的片子毕竟还是小格局。@20161110,片中董洁惊为天人,个人加一星。
十分另类的张艺谋作品,在现实主义当中夹杂一些超现实色彩,比如挂满红漆的幸福时光小屋,上锁以后像个血红色的葬爱之棺,还有结尾徒弟对着录音机读信,听信的人走了,写信的人生死未卜,仅有声音在场,颇具鬼魂对话意味,而且还是由人代为转述,叠加一种悲怆感。赵本山饰演的老赵放到现在基本上可以在知乎开贴封神,ID赵大饼:我如何用2元玫瑰+文旅产业老总人设赢得女神芳心,括弧差一点。表面上是老赵步步为营,瞒天过海,实际上胖女人才是真正的行骗高手,他和老赵在一起不过是想把盲女甩开。老赵真正的幸福时光,大概是和工友们一起编织了关于未来的美梦,他善意的谎言给了盲女希望,让她在黑暗中看见那么一点点光明。原版结尾钢厂拆除,老赵在废墟上读信。后来改成带有训诫色彩的车祸,吴颖独自上路。两种结尾都有其时代指征:被遗弃的,被欺骗的。
结尾太伤了...小女孩,路在何方?心中有路,现实无路...可走。
那时候董洁还是个小萝莉,现在已然为人母了。
如今,基本看不到这样的温情小品了。片子是根据莫言小说改编。董洁从200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和谢霆锋牵手出道,到后来被张艺谋相中成为“幸福女孩”而一举成名,她是最低调的谋女郎了。老谋子真坏,让如此清纯的董洁穿个小内裤在屋里走来走去,董洁当年真瘦,都没发育。
生活太真实了,没钱就得吃苦,日子就过的不舒服,不要空谈好坏善恶,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才是大善。懂得生活,懂得幸福 。
本山大叔的表演来源于生活,非常真挚。董洁演的盲女清纯又善良。一部打动人心的电影。
“影片最终陷入了道德伦理的自我循环状态:因为善良,所以善良。”不太懂为什么大家喜欢引用这个评论,我倒觉得是“因为无奈,所以善良”。老赵的本性是善良的,但这不是原因。天花乱坠的夸大是要付出代价的,最后老赵的死某种程度上也有咎由自取的成分在,虽然是幸福时光,但却有深深的悲凉感。
赵本山的侵略性太强了,如果不提示,没人会在意本片是张艺谋执导,基本是个超长版小品。
很喜欢这样的电影,煽情也好,故事老套也好,就是喜欢。董洁很漂亮,很喜欢这样的女孩子,楚楚可怜。
最出彩的是两董,一个没发育好,一个发育过度。
只是借了莫言小说的一个点而已,走的还是张艺谋前期擅长的温情到人性的路线,老少皆宜。那时候董洁还小,本山大叔还有黑头发,傅彪还活着。
时间的压缩还是制造出了一些细节上的喜感 依然无法做出道德评价 反正是小人物的杯具 情节太靠不住了
那时候,曾经朴实的片子...少了现在商业的装扮,讓人唏嘘再也回不去的时光...
当你真心为别人的幸福付出时,你也会感到幸福的。
少見的張藝謀。放棄畫面的張藝謀
董洁穿着白色内裤在房间走来走去的时候,我感觉那是赵老师人生的高光时刻。片子很温情,但也是早期张艺谋作品中电影语言最匮乏的,一个很好的故事,拍出了电视剧的质感,好在底层小人物的善良很打动人,董洁穿上向日葵裙子的那一刻是真美。
张艺谋最不受关注的片子和花边新闻最少的谋女郎。草根得让人流泪,却有点缺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