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前苏联的潮人群体“Stilyagi”是个什么组织?
Stilyagi
“Stilyagi”是前苏联官方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一群离经叛道的年轻人的称呼,和西方的Hipster有差不多的意思。
▼ 苏俄布吉舞(Russian Stilyagi)
1950年代的一群莫斯科时髦青少年。他们虽然受到苏联沉重的文化压制,却仍理着时髦的发型,化着大胆的妆容,穿最鲜艳的衣服,偷偷听明令禁止的美国爵士和摇滚乐。苏俄警察每天组织集会,而少年们对言论自由的坚定信仰,使他们甘愿冒着被警察逮捕的风险,也要坚持顶风玩乐。
去不了美国的百老汇?没关系,咱们自己制造出百老汇的感觉!
“花花公子”组织\“Stilyagi组织”
影片中的“花花公子”组织最开始是在弗莱迪的领导下,集结了一群穿着出挑,打扮时髦的年轻人。他们都有正经工作,波琳娜是护士,鲍勃是骨科的拍片医师,老艾是工厂学徒。但下班后,他们便换上惹眼的衣服,化好精致的妆,在苏联的“百老汇”附近游荡,挤进夜店里开Party。
后来,弗莱迪顺从外交官父亲的指示,把他的“奇装异服”都送给了朋友们,换回了“正常的”苏联服装,还剪短了头发,娶了父亲指定的姑娘,才终于获得去美国实习的机会。这个组织就交给了梅尔斯管理,不久前,他还是个秘密警察呢。
▼秘密警察
五十年代的前苏联对文化管控非常严格。
鲍勃说,他只是喜欢跳舞。
父亲说:
“阿道夫叔叔被送往监狱只因为他的名字触犯了政治,菲拉姑姑去了监狱是因为她把斯大林的画像挂在厕所前面……在有的国家,甚至不允许大声打喷嚏,所以像你的行为可以被归为刑法处置。”
那么,在前苏联,如何成为一个潮人?
“当大家都互不相同,这世界会很精彩”
clothes▶
衣服
五十年代的苏联人只穿深色的衣服,颜色的种类绝不会超过三种:黑、蓝、灰,款式看上去也都差不多,中规中矩,比较正统。
影片中的Stilyagi掀起了一场“色彩革命”。这些Stilyagi就像国内曾经出现过的杀马特狂潮一样,有标志性的外形特点。
他们喜欢色彩!喜欢撞色!喜欢把所有亮色的布料都穿在身上!
男生的鞋能做成厚底的,女生穿短裙、丝袜、高跟鞋。弗莱迪家连狗的毛色都是彩色的。重点是这些东西如果没有门路,你还买!不!着!梅尔斯到商场里,发现所有的衣服都是深色的,换来换去也还是个“黑西装侠”。
▼厚底鞋
▼彩色的狗
他在路上碰到了一个穿着黑色长大衣的男人。一般说来,这种打扮的男人在大街上小声地问你“有兴趣看看吗?”无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暴露癖,一种是卖毛片儿的。
但是,这个男人把梅尔斯带进黑暗的巷子里,鬼鬼祟祟打开了大衣,嚯!竟然是一排整整齐齐的彩色领带!
梅尔斯拿了一条黑底白花的。这个男人给了他个地址,告诉他,想休息的时候可以去那儿,暗号是“尤斯亚叔叔是否在这里工作”。是不是很像特务接头?其实那只是家卖彩色衣服的服装店而已。
make up &hair▶
妆发
男生的头发得用发胶打造成猫王的款式。女生的样式多一些,多为华丽的盘发加亮色的发带和发饰。妆容都是很浓艳的,尤其是口红,要最鲜亮的色号!
秘密警察抓到这些Stilyagi的惩罚方式就是毁掉他们最在意的外在打扮。剪!剪!剪!剪头发、剪丝袜、剪领带、剪裤子,就差没端着卸妆水往他们脸上泼了。剪坏了头发,你就得小半个月出不了门了吧?
▼剪丝袜
▼剪头发
music▶
音乐
美国歌舞片《太阳谷小夜曲》在苏联上映之后,所有的苏联年轻人都开始听爵士乐。但市面上是不会卖的,当时的报纸上甚至还登着“今天播放爵士乐,明天就会出卖国家”的文章。
▼今天玩儿爵士,明天就会出卖国家
“骨碟”
因为在黑市上买不到太多的爵士乐,Stilyagi便用废弃的X光片代替黑胶,制成唱片。先把X光片剪出一个大致的圆形,然后用烟头在圆心处烫出一个洞,再刻入西方的唱片专辑,这种“骨乐(Bone Music)”就诞生了。
风情舞
一种配合着“骨乐”跳的美式舞蹈。
萨克斯
想抓住Stilyagi的精髓,你得会演奏爵士乐。
梅尔斯的第一支萨克斯是另一个爵士迷给他的。梅尔斯拿到这把萨克斯以后,立刻回家把广播调到了美国频道,学习吹奏萨克斯。第二把萨克斯是弗莱迪从美国带回来,送给他的,不过那时“潮人风”就快要没落了。
印象深刻的是:鲍勃在黑暗的巷子口和一个美国人接头,美国人正给他展示着货品。秘密警察突然出现,把鲍勃给带走,关了起来。那个美国人给他看的是几张查理·帕克的爵士乐专辑。
那还真是个音乐和毒品相当的年代啊。
《布吉舞》的剪辑和调度水平都是一流的。
1、
梅尔斯第一次听着广播吹萨克斯的时候,镜头以他为中心,慢慢地绕了一个圈儿,快绕回来的时候,一个美国的黑人萨克斯手出现在他的房间。隔空的交流,变成了现场切磋。
镜头绕到第二圈的时候,周围的场景也变了,两个人站在了美国纽约的高楼上。最后梅尔斯的弟弟出现在家门口,导演用这个镜头告诉你,幻想结束,回到现实。
2、
布莱德把他的小黄书借给梅尔斯看。梅尔斯等到父亲和弟弟都睡熟了(他们三个睡在一件房里,不同的三张床),才躲进被子里打着灯看。书的内容被剪辑成一组快速切换的短镜头。短镜头之后,男主的脸出现了,他顶着床单坐着,女主角波琳娜躺在床上看着他,他们慢慢地接吻,成为了书里的主角。
与之相对应的是,两个人真的在小旅馆里不可描述的时候,一个老太太躲在门后,从锁芯里偷窥他们。镜头转向锁芯,透过锁芯的洞看到的画面却是那本小黄书里的内容。这样的处理很巧妙,而且还自然的前后呼应。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看完了《布吉舞》,看完以后就爱上了它。
“这是一个精彩的邪恶有趣的时代,不要把我们化作尘埃,让我们记住这些人们…”
2 ) 当理想遇上现实
看豆瓣里的评论,有人说此片还有译名《潮人生命Stilyagi(2008)》(片名原来俄文为:Стиляги,即“时髦”的意思),我觉得很赞成啊,布吉舞这个译名真不知从何而来。
当然,如果译为《阿飞》?貌似又有《阿飞正传》相混淆的困扰。
为什么我给自己的影评起名叫做:理想遇上现实 呢。
电影开始,有着正确“思想”的梅尔斯奉命去追一个“阿飞女”,遇上了现实中的美丽女郎波林,于是,他爱上了她。
为了接近心爱的美女,他不惜抛弃自己过去的信念和朋友,自己打工赚钱变成了阿飞,也被стиляги们所接受,世界变成了另一个样子。这一段我很喜欢这种复古的感觉,从他们的服饰到发型,到美丽的歌声。
主人公们相爱了,男主被组织抛弃了。大教室里的一段歌曲和舞蹈真的很有力量,让人看得很害怕;女主角当了妈妈,爱情的理想遇上了黑人小娃娃的现实。此处大赞男主的爸爸,真是歌也好听、还善解人意。
三口之家的生活,现实得不得了。女主妈妈的崩溃也给他们带来了莫大的压力。
美国送来的礼物萨克斯,曾经是男女主爱情的纽带,可是在小娃娃的面前,也只换来波琳希望安静的怒吼。太现实了。。。
最终,他们追求时尚的理想被从美国回来的前阿飞彻底打败了。
不是他们不够时尚,而是世界又再更新了。。。
歌曲都很好听,尽管Happy ending处实在太像宝莱坞电影。不过我还是挺熊国滴~
3 ) 电影微评:布吉舞
8.5分。没想到今年看过的最棒歌舞片竟然是俄罗斯拍的。无论生活多么压抑,情感多么封闭,年轻人对美的向往,对自由的追求是永远也没法完全挡住的。哪怕他们所追寻的,不过就是幻影而已。人总要学着长大,但在长大前,尽情挥洒青春不也是人生重要的一课么??第一次觉得俄语唱爵士也一样好听!
4 ) 追求西方流行文化的苏联潮人
曾经,苏联有一群年轻潮人对共产主义现实感到无聊,叛逆的他们转而狂热追求他们想象中的西方生活,包括西方音乐(骨碟就是黑市西方爵士等音乐的拷贝产物)和西方时尚,这伙人被称为стиляги(潮人)。
Стиляги潮人们生存的年代是一个混合了西方爵士朋克嘻哈的魔幻时代。但其实那是一个短暂的时代,即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二战之后стиляги已经出现了苗头,在斯大林时期的独裁和严格监管下,归国军人将在国外所见到的西方时髦偷偷传播。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Стиляги发展至高潮。但是这是违反苏联主流意识形态和审美的,因此Стиляги虽然意为时髦,其实是个调侃性质的贬义词,不如翻译成非主流。
如果你之前曾经读到过有关苏联时期黑市骨碟的介绍,一定会捧腹大笑。开始,西方音乐被禁止,只在黑市流传,而且那时还没有卡带,黑胶太贵,一部分人就悄悄打起了X光片的主意,他们把唱片刻录在X光的菲林上,用剪刀裁剪成与黑胶唱片直径相等圆形,再用点燃的香烟在X光片上戳个洞。这就是非常魔幻的苏联骨碟,由于X光片便宜且来源丰富(每个医院都有),使得骨碟在那个年代的地下广泛流传。当然在50年代中期,也有很多人因制造骨碟而被逮捕,被送进劳改营服3年至5年不等的劳役。
如果有人想看看传说中的骨碟,以及那个时代潮人的生活,这里有部推荐电影——俄罗斯还真拍过这么部电影,名字正是《潮人》(Стиляги)。之前的译名为布吉舞,其实译得很好,但是被一众不懂的人所吐槽,因而换成了现在的直译。布吉舞所用的音乐是Boogie-woogie,最早是美国黑人布鲁斯的一种,主要用于伴舞。后来在苏联,最深影响到潮人们的音乐即Swing和Boogie-woogie,苏联潮人主要是从Boogie-woogie中发展出了自己的风格的舞蹈。应该说一开始的这个神来译名的译者很了解Стиляги。
故事开始于1955年,已经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在这个故事的开头,一群共青团员去突袭惩罚私自开爵士派对的潮人们,其中,原本中规中矩的共青团员梅尔斯受到西方style的冲击,叛变主流成了潮人,即使被共青团批斗也不回头。
为了加入潮人团体,梅尔斯跑到黑市购物,影片展示了当时苏联黑市中各种花花绿绿的服装衬衫领带,被禁的乐器萨克斯,等等。梅尔斯还找到潮人一员鲍里斯来教自己跳舞,鲍里斯给他放音乐,这时骨碟就出镜了,因为鲍里斯的父亲正是医生,家里有各种各样的X光片。(影片结尾鲍里斯在从美国人手里买查理帕克和猫王等人的黑胶唱片时被警察捕获,可想而知等待他的是监狱生活。)
大部分潮人的父母严格反对这些非主流行为,除了对西方文化的不认同之外,也有深深的恐惧,有的担心对自己的工作造成影响,有的担心孩子的安危,因为在之前的时代,一点点小事就可能导致一个人的消失。
可是在追求独特和冲突刺激下,非主流青年们我行我素。只有梅尔斯的父亲十分开明。关于这位父亲的背景,在开头的一段歌舞中已经交代清楚,他是退伍军人,回到家来,赶走跟别人睡觉的老婆,养大了两个儿子。见识过战争,没什么别的大不了的事情,其他人对梅尔斯的转变瞠目结舌,父亲却笑了说觉得挺时髦的。
甚至在最后,梅尔斯娶了一个潮人姑娘,那姑娘生下的孩子却是黑色的。即使在今天,以普通人的观念,这当接盘侠的行为都够蠢。看到黑孩子的父亲开始脸色一变,后来却告诉大家,这黑孩子是我们的孩子。
潮人的中心领袖是外交官的儿子,他的条件可谓得天独厚。有官员父亲,住布尔什维克精英公寓,开豪车,因身份便利可以带伙伴们出入使馆区的酒吧,成为姑娘们追求的中心,可是现实是父亲要他娶其他官员的女儿。
外交官公子哥儿在去了美国使馆实习工作回来之后告诉梅尔斯,在苏联地下的这种花花绿绿的西方时髦其实于美国根本就不存在,苏联潮人们疯狂追求的美国式流行根本就是一场空。
可理想依旧是不会消失的,影片结尾的最后,莫斯科潮人们涌上街头,歌舞出他们心中对于独特自我的追求。
Шаляй Валяй - Стиляги 俄罗斯电影潮人_腾讯视频
可其实,再等几年,到六十年代,苏联官方就不再对爵士乐有禁令了,潮人们没有什么可呐喊抗议的了。因此几年后的潮人们也放弃了青年时期的非主流生活方式,新一代的年轻人已经不再需要通过这种另类的生活方式来享受西方文化或是抗议政治了。
苏联的这种充满魔幻风格的讽刺性的事情层出不穷。
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二手时间》一书中记录了人们反复的后悔,后悔为了美国制度,为了麦当劳牛仔裤,光荣幸福的祖国和有秩序保障的生活不见了。在乌克兰电视剧《飞蛾》(Мотыльки)里,你可以看到八十年代的中学生撒娇向爷爷要一大笔钱,好用来买牛仔裤的情节。可现在当牛仔裤成为大众选择,人们反倒重新追求复古。
去年的格鲁吉亚电影《人质》里,讲述了一个真实事件。1983年,当时的格鲁吉亚还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两个出身精英家庭的年轻人尼卡和安娜因为空虚,策划从苏联逃跑到土耳其。他们劫持了一架从第比利斯飞往巴统的航班,害死了其他无辜乘客,计划却失败了,几个人被捕判刑。他们中当然没有人会想到,8年后苏联就解体了,他们可以随意去土耳其了。
电影Стиляги拍摄于2008年,片中为了对比苏联制度内人们的整齐划一与潮人们的花哨,前者遍地蓝色灰色,后者颜色鲜明夸张到杀马特,当然现实中的苏联没那么沉闷。
距离这部片子又过去了十年,正如《二手时间》一书所述,社会上重新出现了怀念苏联的思潮,反映在电影工业上则是近年来,一切有关苏联时期的片子都被加上了温馨美丽的滤镜,可惜现实中的苏联也没那么美好。
过去的时代,所有人的生活都被规划好了,不需要异常者,借用片中共青团员女政委之口:为什么会有人想跟大家不一样呢?可现在,生活变得太不一样,人们又开始攀比,希望身边人能有的,自己也能有,就像日本人常说到的“人並み生活”,指的只不过是与普通人同等程度的生活。所以不同时期不同生活中的人啊,到底想追求什么?
二手时间://book.douban.com/review/8669744/Стиляги://ru.wikipedia.org/wiki/%D0%A1%D1%82%D0%B8%D0%BB%D1%8F%D0%B3%D0%B8
5 ) 世界正式有了不同,才如此有趣
看完这部很多人以为的情色片了,其实这是俄罗斯的一部歌舞片《布吉舞》。从音乐上是比不了《爱乐之城》,但整体的造型,舞蹈,色彩,剪辑都属一流。这不是一部爱情电影,观影体验肯定不如《爱乐之城》愉悦。不过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是有共鸣的。电影里有句台词:世界正是有了各种不同,才变得如此有趣。听完不由想起港剧《天与地》那句:和谐不是专制和大同,而是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有一幕印象深刻,演讲厅里批斗男主,共青团跳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和之前布吉舞的随性恣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最后的结局虽然是梦境,但无疑升华了整个主题,顺从压抑永远关不住解放的天性。PS:爵士真的很有魅力,女主真的很美。
6 ) 大同
意料不及,金光燦爛,絢麗醉人的莫斯科,從幻想跳出來,活現眼前;意料之內如電影院外介紹所言,這不是有關歷史甚至政治的電影,並未有涉及冷戰間兩極陣型的矛盾與緊張,反之是有點美國校園歌舞劇包裝的電影,以情愛與夢想為主調的《Pink Floyd the Wall》。
一個不可能的故事在不可能的地方上演。其實故事本是那種如青少年成長讀物般的俗套,但社會主義、公社環境之下,那種意識形態的矛盾,卻令青年叛逆時所趨之若鶩的自由、反建制如築起巨牆一般,難以窺探究竟。初見一段描述公社生活的歌舞,有感看到今時今日的北韓,當然所指的是表象。但如此景況,卻與之後爵士樂與四十年代曾走好的誇張衣裝有極大對比,以這對比就正正是電影要帶出著重個人主義、活在當下的玩樂主調,看電影末段那貫穿時代、種族與文化的街頭歌舞,有如大道旁走進裡原宿,突然脫離繁華但社會規範纏新的氣氛,是真正的多元共融,而非香港那種擺出種族和諧共融的口號般政治化妝能比擬。
本作的氣氛有如近來看過《少女失樂園》,嚴謹的道德規範,法國文化在英被視為前衛奔放但不容接受,青年嚮往,但成年人卻像漫無目的、麻木失神的閉制,拒絕承認自己也曾過的成長時。其實他們暗裡也接受也追求人要活得自由自主,然而社會歷練磨平了他們的熱血,制度面前,擺出一副副身不由己的面孔,要青年反過來體量自己的自憐。《潮爆莫斯科》則以風趣「絕核」的對白,帶出社會主義下,意識形態只是指導思想,而非生活的全部的道理,同時塑造了電影中成年人也渴望尋回那不顧後果,只管向前的童心,尤男主角的父親凡事向好看的積極人生觀,實在是鐵幕之下恐怖主義之下的最後樂土,欠缺的是我們何時才有勇氣踏進這不限時空不限地域的失樂園。
所謂世界大同是接納,而非分化。電影雖以美國校園歌舞劇作包裝,訴說了熱血男兒為了愛情,決心徹頭徹尾改頭換面的故事,這部分還是勾起了不少回憶。但她同時塑造了一班公社少年團,作為自由玩樂的對立面,後來戀上男主角,因妒嫉而徹底釋放自我的公社女子,一度越過自己鋪設的道軌,則填補了兩個對立面必須的相互混合與溝通,點明本作並沒有政治意識,也沒有意識形態的立場,只承認並接受世界上就是這種文化左右新舊衝擊的故事在不斷延伸,而我們不用劃清界線,活出自己,接受旁人。對立、對抗是即時見效,但不持久的武器,惟接納才是讓人類「真正」進步的必要成分。
其實題名「潮爆」並非單指電影中的新文化那不容接受的衝擊,而是導演杜多羅夫斯基在冷戰意識形態對立的認知上,擺了一場世界大同的戲劇,情愛與夢想滲於其中,活出了每個人獨有的「潮爆」。男主角尾段一度因接受不了趨之若鶩的生活,原來是一場夢,現實中並不存在,但這是夢想,是他個人承認並喜愛的生活。說到尾「潮爆」不該在流行出生,而活在每個獨立的心。
7 ) 俄国歌舞片火候还是稍欠缺了些
温暖的黄色街灯下,奔跑着一群五颜六色的,兴高采烈地大笑的青年,就象夏日里不知道不担忧寒冬的冷酷的快活的虫子。
那种景象,那种斑斓的颜色,让人看了不由得也跟着屏幕中的人一起高兴了起来。
可惜,寒冬总是会来的。生活的严酷很快让这群快活的虫子们体会到了寒冬的威力。即便是最顽固坚持于美国嬉皮的生活方式、最痴迷执着于爵士乐动人魅力的梅林,也遭遇了前辈领路人的迎头棒击,他试图唤醒梅林,戳破嬉皮群体的共同幻想,告诉他天堂从来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他们心中的嬉皮圣地美国其实也是平淡如此,现实中如果大家继续按理想去生活,即使在美国也只能被当做疯子。。。
剧情、画面色彩都还不错的一片歌舞片。可惜作为歌舞片本身来说,和《探戈舞》、《红磨坊》等等相比确实还是有些不小的差距。
舞蹈方面,似乎内容和分量都少了些,让人看了觉得不够过瘾;音乐方面嘛,个人觉得俄语好像天生就不适合爵士这种或慵懒随意或放肆激情的音乐,所以影片中最好听的歌曲个人推荐在阶梯教室里,青梅竹马的女干部动用权力把梅林开除出团时演唱的,激情愤懑与阴郁压抑相互交缠的那首歌曲。
8 ) 《布吉舞》:团结就是力量的摇滚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俄罗斯,一帮激情四射的年轻人,不顾制度压迫和世俗观念,为了追求前卫时尚的嬉皮生活。身着奇装异服,跳着另类舞曲,男的各个梳着猫王头型,女的各个以玛丽莲梦露和奥黛丽赫本为化妆标准,并且蔑视身边所有平庸人群。大胆放纵的享受自我乐趣,女友出轨没有关系,生个别人的孩子也没关系,只要两人永远“真爱”在一起,其他神马道德观念都无所谓。似乎他们转瞬间就能颠覆整个世界,救万众人群于水火之间。
影片以宝莱坞式的歌舞桥段为主打,磁性的中年沙哑嗓音,活蹦乱跳的青春舞动,还有荡气回肠的“团结”摇滚,各种俄罗斯特色歌曲舞蹈轮番登场,光彩照人。不仅有性感老男出列,还有在《谍影重重2》中惊鸿一瞥的奥莎娜·阿金什那,与囧瑟夫连像的小伙,《卡廷惨案》中的瑟吉·贾麦许,和众多帅哥靓妹倾情,完全以正宗俄罗斯风味调情。如果说大眼印度美女是不可抵抗的雕塑,那俄罗斯女孩绝对具有冷艳之光,把人照射的魂不守舍。
当然,向来以政治片见长的俄罗斯歌舞剧,最后还是小小的开了一个政治玩笑。当自以为追求到无上美好自由的囧瑟夫小伙,结尾处与刚刚从美国回来的老友漫步街头闲聊时,被告知美国没有“花花公子”,如果着装成花哨样式会被当成精神病带走,囧瑟夫小伙愤怒至极,难掩惊诧程度。无论多么超前卫的追求,终归都要回归现实生活。以一盆凉水浇灭所有激情为收尾,也只有常年生活在寒冷冰地的俄罗斯人创意得出来。
确实是很好看的歌舞剧,表现的那种叛逆与社会的冲突,深入内心。。只是结尾黑人小孩,有点怪怪的味道。。但是,这也表现了当时的人们,内心还是很善良的。
镜头(开始的长镜头和片尾的长镜头太美了),调度(看到了德意志的胜利的影子),色彩都太牛了,但是歌舞部分却不及美国片
没想到俄罗斯歌舞也很好看啊,尤其是融合在那个特殊时代的背景下,挺特别的。女主很漂亮,但觉得她依然是那个忧郁沉重的莉莉娅。
摄影、音乐、编舞都极佳,没想到竟然是关于爵士乐的,第一次发现俄语歌这么好听。
视觉上花里胡哨地好看 其实还是挺乐观的嘛没太多时代严酷的苦逼感 爸爸太可爱了 片尾觉得这片展现的是杀马特青年们的情怀…任何时代的…(-_-;) 看莉莉亚的时候觉得她像茉莉根现在觉得她更像Michelle Williams
这是一部漂亮的电影,歌舞、服装、人物,但也是一部比较空洞的影片,漂亮其外,平庸其中。
为什么美国文化总是可以那么轻易地俘获全世界?因为它所传递的最简单的快乐永远是普通人再寻常不过的需求。而在一个压制人性的社会,简单的快乐都可能被视为洪水猛兽。这部电影的批判性其实不言而喻,但是全片都洋溢着青春和活力。美工设计尤其赞,风头甚至超过了服装和音乐。
【Fred那句“美国无嬉皮”之后,再怎样欢快的结束曲听上去都变得沉重了。悲伤的理想主义青年】
中文译布吉舞 。。看了4遍。。
我们一身闪亮只为了打败别人的恐惧 主线 音乐 年代感 完美的制作水准!
的确是一部很好听很好看的电影:爵士曲调融合俄式歌词的音乐和色彩丰富的服饰场景都让人眼前一亮,明快流畅的剪辑也很加分。中间阶梯教室和片尾广场集会的两段群体戏很震撼——苏联时代绕不开的要素。看到结尾才认定这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尤其是Фред告诉Мэлс美国没有Стиляги,Мэлс说:可是我们这里有啊。突然觉得有点伤感:当这一边向往着那一边的流行文化,试图用出格的装扮来标新立异、反叛当下,但现实依旧筑着无法打破的壁垒。除了最后莫名的“喜当爹”的剧情之外,其他部分都很好。总体来说形式大于内容,但内容也不干瘪,看完很有收获。以及很想念莫斯科啊!
如果有人想看传说中的骨碟,可以来看这部电影。且色彩和复古的时髦非常好看。50年代是赫鲁晓夫执政的时代,就是著名的布拉格之春的年代啊,心生愤懑的中东欧人民以及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的俄罗斯人的迷茫时代,叹息一下。
电影本身三星半,音乐足以加足五星。什么叫苏俄不适合玩爵士啊,苏联一直是欧陆爵士重镇好么!
这才是歌舞片应该有的样子。时代背景下五彩缤纷的抗争更显得动人。
3.5 这色调太过好莱坞了。抱出婴儿后真觉得好笑,在“Elle”里的这一幕每个人都要说那位长得神似阿佳妮的Josie是个婊子,而这里的Оксана Акиньшина反而似乎成了英雄。今天我们都在倒车,看到这样的题材只觉得心酸啊。“维索茨基”跟这部,奥莎娜选片好评。
影片就像是一场50年代苏联的“颜色革命”,用奇装异服对抗统一制服,用纵情歌舞对抗激昂合唱。但是音乐,为什么是音乐总能刺破高压的牢笼?大概因为人心底始终有一份对自由的向往,对美好的追求吧。而音乐往往就能拧开那个阀门,释放出被压抑的个性。似曾相识的一幕,在30年后的中国也曾上演。影片最后,在美国到底有没有“潮人”?这已经不重要了,就像男女主角因爱结合,却生出黑人小孩,但这来路不正的婴儿依然被老父亲承认是“我们的血脉”,寓意着外来文化也可以在本土生根发芽。最后的长镜头拉出了各个时代被西方文化影响的叛逆青年们,可能潮流会过时,但自由意志永不过时。复古感做的很好,俄语爵士带感,社会主义大合唱很带感,俄罗斯美女更带感XD。
莫斯科,1955,hot Jazz meet cold war。难得的俄罗斯歌舞片。虽然论实力,歌舞质量不及歌舞片大户宝莱坞,不过借今年奥斯卡将向歌舞片致敬的潮流,希望歌舞市场能更多元化些。其实,谁都不能抵过青春的热力,该肆放无论如何都挡不住。
神作啊!用一流的色彩、剪辑和音乐描摹政治压迫下萌生的文化潮流,忧伤的萨克斯奏出无尽的民族包容,苏联红色社会主义被批判得腐朽、愚昧和一文不值,甚至影射其成为另一个法西斯主义(这片放天朝果断禁啊,哈哈)
罕见的俄国歌舞剧,800套戏服观赏性不错,音乐不算有新意,倒是批斗会借鉴Pink Floyd那段效果很惊人!跟海盗电台异曲同工,摇滚乐也这个命,只不过放在苏联意识形态冲突更明显罢了。虽然讲的是冷战时代的苏联,拍得却一点儿都不俄罗斯╮(╯_╰)╭(стилять, steal/style)
中间有段党代会上的社会主义rap好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