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到海报上那个凝视,记得电影里有这样一幕。leo和同学们乘着大巴车去往海边,唯独少了remi。在岸边,一个同学说看见了水里的水母,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百度搜到,水母能预报海洋风暴,每当风暴来临之时,水母能感觉到超过风暴传速的次声波,遂飘到岸边躲避风暴。因此,人们看到水母飘到岸边,就知道风暴即将来临。这个水母不仅预示电影发展即将来临的风暴,即remi之死,更折射出我们当今人类社会,正经历的一场的“风暴”,它是造成remi死亡的根本原因。以下为个人情感所至,供自己学习改进使用。
首先,是什么造成了remi的死亡?
电影开头,在leo和remi的游戏中,我们能看到外在的亲密表现,但也能发现leo在兄弟间的友情中是占据“主要”或者“主导”地位的。尽管他们在朋友的关系上是平等的,这可能和他们的性格有关,leo较之remi更为外向,活泼一点。之后二人和remi的母亲躺在地上,remi的母亲把二人都当做儿子对待,说道“或者说,甚至比我自己的儿子还好。”“我会永远在你身边”这种话,在之后我们也看到母亲在remi洗澡的时候不允许他锁门,这和remi房间的一大块红色布景,仿佛都预示着remi在性格或者经历上的异于常人,他可能存在一些本身的问题。在开头的睡觉时,leo在外,而remi像婴儿似的蜷缩在内,这不仅体现出二人的力量对比,也与后面leo哥哥和leo的睡姿相对应,即经历了这些,leo也受到了极大的消极影响。更要注意的是,leo和remi都是13岁左右,进入了青春期,这是关于人的发展的一个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人的以性成熟为主要内容的生理成长,对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及社会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很容易做出冲动且不理智的事情。这样remi做出的极端行为也可以理解,毕竟他只是一个孩子。对remi来说,leo是他最好的玩伴,这点在很多人身上都有亲身感受,想想童年时期那些至今未再联系的伙伴。leo不仅在玩耍中充当他的“领导”,甚至要做他未来的音乐经纪人……这样一个好朋友,却在人不生地不熟的中学生活中,抛弃了他(有意躲避他,不和他一起玩),甚至不等他一起骑车上学。leo的提前骑行成为压坏了remi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leo也是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他也是一个受害者。那么什么是造成remi死亡的根本原因呢。
我的理解是简单化了。我认为这个根本问题是教育,我把教育的概念宽泛了,它不仅仅是爱与教学等,还包括信息和媒介输出。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我们有时说,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这不无道理,但是随着社会在不断发展,现在的高中、中学、甚至小学,都可以看做类似“大学是一个小社会”这种意味的倾向。为什么中学里的孩子能说出leo和remi是同性恋、相爱者,把友情的亲密理解成成人社会里的概念,这就是社会教育的问题。电影里,出现“youtube”“同性恋”“电子杀戮游戏”这些元素,他们本是成人面对的东西,现在却被未成年的不设防的孩子所接受,用来伤害与自己相异的同学。这不仅使他们早熟,更导致了青春期的leo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因而他选择疏远remi,这里也能看出remi的形象塑造是非常理想化的,显得太单纯。而leo这种早熟、心理变化的形象,更适合我们代入视角去理解故事,因而这个电影的主视角是leo带我们前进的,我们理解和包容他的行为。其中同性恋和亲密的关系也值得我们思考,同性恋可能属于亲密,亲密也不一定属于同性恋,孩子对同性恋的恐惧和唾弃,是社会舆论走向导致的,同性恋的爱情应该是靠近灵魂契合的存在,而不是表面上身体的亲密。全球化下的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大堆信息轰炸,未成年人缺乏辨别能力,也较难理清符号的正确表意。社会教育的问题,导致这些成人向的媒介进入未成年人日常,未加阐释的复杂符号造成青少年的片面理解,和身心发展不健全化。早熟的问题和误导倾向严重,看看现在小学的孩子,比“揠苗助长”还势头更猛,当然这个问题非常难解决,它是每个现代人都得面对的问题。
学校教育
学校的教师在开学时,让学生们民主自我介绍(这是我超爱的),给人一种愉悦感。但在leo和remi发生大矛盾,肢体碰撞时只是互相拉开,并没有做独个的思想工作与沟通,在remi死后才集体组织学生谈心。这种马后炮的行为深思极恐,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外在健康,却忽略学生心理关系健康和经验世界。这在对青春期的孩子的教育上是十分失败的,当然看各国各地的教育,其实半斤八两。
家庭教育
remi母亲对remi锁厕所的行为只是批评,强制命令,却很少有真正的交流,能看到最多的就是他们对remi的期望,早早地学习音乐,诸多的烦恼和压力期待可能是他对朋友leo如此依赖的一个原因。
ps:最终remi的妈妈原谅了leo,但我愿意相信remi的妈妈在家里,或在学校的柜子里已经发现了remi可能留下的日记等线索。她不恨leo,她要的可能只是是那句道歉,尽管这不是leo的错。
鲜花最美还是在大地上,而非花盆里。比起前面写的,我更愿意把这个电影理解成简单的人生缺憾。电影很细腻,我能感同身受,因为我也存在那些曾经的童年好友,与他们分别,尽管有联系方式也不敢主动问好,这可能就是每个现代人正经历的风暴吧。随着工业发展,物质、精神文明和社会经验不断完善,社会变成了异己的力量,作为个体的现代人都十分孤独。我们越来越能包容肤色,却不能包容亲密。亲密可能真的只存在那些我们未入早熟的时光,我们抛开功利性、自尊心,去热爱所能爱的一切,现在却再也回不去了。长大真的可能是一件难过的事情,电影用摇晃的运镜表现leo在冰球场的滑行,他晕眩的内心深处也令我感同生受。要注意到leo面孔上的护具,像监狱门似的锁住我们的真实内心,他何尝不想和remi亲密地在一起?每个长大(早熟)的人脸上都有这种“监狱”,而remi没有,他试图拥有,却被leo阻止了(拒绝他加入冰球)。
时观当下,岸边水母将至,能永远留在未长大的年纪,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
片名为《Close》,并且影片画幅偏窄,大量的人物特写镜头都给予一种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观者之间的“亲密感”,但电影实质内容却是在刻画Leo和Remi的疏远,Leo的自我和解的过程,明亮的画面讲述悲伤的故事,这种对比让观影带来的悲伤更进一步。影片的重心放在了儿童视角的心理活动和细节展现上,并不难懂,就是寻求共鸣。
Leo与Remi的性格与二者关系变化:
在Remi的房间和服装中,红色调为主,红色往往象征着紧张和矛盾,并且在家居中,红色很少用来作为壁纸装修。影片的这种有意设计反映了Remi内心的不安,寻求依赖以及内向。而在Leo家中,则是明亮的黄色调为主,反映出Leo的阳光外向,在后续Remi死后的情节中,Leo的房间展现明度降低,同时有些发绿,这种无生命力,灰沉则象征着Leo心中的愧疚。
这种性格上的差异意味着在这一段亲密关系中,即使二者的身份在表面上都是平等的,但实际却有很明显的主导与附属。在影片的最开始就用一场游戏的嬉闹简单阐明了两人之间的地位差异,Leo在关系中占据主动地位,是发号施令的“队长”,而Remi是顺从者。在睡觉姿势中,Remi作为内的蜷缩,Leo作为外的守护。在Remi死后,Leo与哥哥睡觉场景中,Leo也是这般蜷缩姿势。
在Leo与Remi初进入中学的场景中,面对崭新的环境,Remi的很多步伐是几乎是跟着Leo的,Leo走动,他便走动,Leo停下,他便停下。其中还有一个细节,即Remi在Leo身边,有一次主动伸手想去牵Leo,但又放下了,这种行为也是对于Leo在关系中占主导的表现。
随后在讨论“情侣”这场戏,问题是面向两个人谈论的,但回答的都是主导者Leo一个人,作为附属者的Remi则是坐在一旁盯着Leo的反应。这一剧情之后,Leo有了疑虑,对二者的关系采取避嫌的方式,他在意周围人的眼光。起初是在有周围人的注目下对Remi的贴近表示拒绝,但在无其他人存在时,他们依旧关系如初。
然后“小霸凌事件之后,影片几乎全程给予Leo面部表情的特写——沉闷与不开心。这件事情在Leo的心理留下了很直接的伤害,他不再积极地与Remi玩乐,拒绝与Remi同床,与此同时,他融入另一个以Baptiste为主导的团体中,成为一个附属者,学起来自己并不真心喜欢的冰球。Remi在打闹中明确感受到了Leo的冷淡,就有了他在饭桌流泪的情节。
二者的关系逐渐疏远,以Leo不主动等待Remi为爆发点,二者发生争执。影片从旧花田的收割暗示了两人关系的彻底破裂。Leo尽管心里依旧关心着Remi,但一直没有实质上的行动。
Leo的心灵释怀:
在轮船上,一只浮在水面地水母预示着电影里即将发生的一场风暴——Remi的死亡。收到噩耗的Leo急忙赶去Remi家中。影片并没有展开Remi的死因,只给我们透露了一点信息——破碎的门把手处。
影片便进入了后半段叙事,在前半段中无论是画面还是主人公地行为都是丰富的,而在后半段的叙事中,叙事画面则出现反复场景——冰球场,花田和教室,以及非常重要的情节,Leo对Remi母亲的关注。
在冰球场上,Leo跟不上进度,屡屡受挫。在教室里,Leo听着同学们对Remi的看法而发怒,在花园里,Leo不断地繁忙,皮肤由白变黑。这种情景的单一出现,仿佛就像Leo所陷入的困顿之中,Leo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出路,只有重复地做着单一的事件,而这种重复并不能舒缓Leo的愧疚之情。
Leo尝试进入其他的群体之中,在与Remi的关系中,Leo是一个主导者,在其他群体中,Leo则是一个附属者,他无法完全融入,情绪被主导者带动。这种主导与附属关系的转换是一种富有艺术趣味的镜像表达,同时也让Leo感受到Remi的痛苦而更加心怀愧疚。
在电影中Leo不断地关注Remi母亲,二者之间的间隙在缩小。对于Leo而言,坦白是一个释然但又需要勇气的行动。对于Remi母亲而言,她早已知道真相,一直在等待着Leo的道歉。直到Leo说出真相,Leo害怕地举起木棍自卫,但Remi母亲原谅了Leo,心结在两人拥抱中解开,影片结束。
教育议题:
影片的主角是一群刚步入中学,思想复杂多变的孩童,他们有着明显的孩童特质——心思细腻,表达方式多变,时而将感情隐匿,时而又喜怒形于色。
在这群孩童的成长过程中,教育成为了关键。但影片所展现出的悲剧之中,在每一个关键节点,正确合适的教育都缺席了。影片都并没有着重刻画,但却有意无意地提点着。
家庭教育:Remi原生家庭的问题。
Remi的原生家庭其实就有着问题,他并不是很直观地能让观者感受得到这是一个有毒的家庭,而是明明大体正常却在有的地方总觉得不适。
母亲靠在Remi的身上,嘴里笑着:“我梦想有个好儿子,和另一个好儿子,或者说,甚至比我自己的儿子还好。”“我会永远在你身边,如果你配得上的话。”
Remi表演乐器,是母亲期待的眼神和Remi不算高兴的神情交织。根据后面Leo因为同学说Remi爱好音乐而生气离开,可以推测Remi或许并不喜欢音乐,这种追求是母亲强加给他的。
在Remi洗澡的时候,母亲要求其不能锁门,根据Remi死后破碎的门把手,可以推测Remi是将自己反锁在浴室中自杀了。自杀可以说明Remi有一定的心理问题,这并不完全来源于Leo,也不大可能源于学校,最大的可能是其原生家庭。母亲知道Remi有时将自己反锁在浴室里,但她可能并不知道其缘由是意味着Remi心情不好,她的语气是命令的,说明母亲对于Remi的心理问题可能并没有察觉。
整部影片中,母亲的形象都是和蔼可亲的,观者很难见得有什么大的问题,却又能感觉出不对劲来,这其实也是大部分家庭的问题。
学校教育:孩童心理辅导的缺失
对于学校教育问题的展现最为直观的就是在Leo和Remi争执的戏码中,学校拉开了这两人后便再无下文,而为何的争执,矛盾与沟通也没有后续。在行车旅游中,Remi的缺席也并没有引起学校的重视,紧接着的就是Remi的噩耗。在Remi死后,学校开办了缅怀的课程,但这种为时已晚的补救在安抚学生心理中仍然用处甚微。
社会教育:
从电影的语境来看,故事的发生是在现代欧洲,一个思想其实比较开放多元的国度。
回顾二者关系破裂的源头,其实是有关同性恋的谈论,从女孩们对此的言行,这并不是一个羞耻的东西,她们也并没有表现出歧视的态度。但这依然导致了一段亲密友谊的破裂。反思社会教育问题,在思想并未成熟的孩童阶段,“同性恋”相关的性教育是否真的完善,“同性恋”被熟知之后,“同性友谊”却被误解的现象也是一种教育缺陷。同时随着youtube网络媒介的传播,不恰当“早熟”现象尤为明显,而对此的教育缺失则是社会的责任。
纵观影片,其实每一个要点都很小,却每一个要点都起到了关键影响,这种各方施力导致的悲剧,最后将所有的愧疚压在了Leo的身上,在某种意义上,Leo也是受害者。
最开始是被影片前半段细腻的展现深深吸引了,还在想电影最后会怎么处理两个人的发展,没有想到最后是一种生死愧疚的呈现,最后单一重复的场景尽管很照应主人公的心里状态,但于我而言,还是有些陷于困顿了,视听语言还是一绝,和前作《女孩》都有展现隐微社会问题,人物内心为主的微妙之处。
极度敏感、极端到有些“不正常”的人,是怎样的一种生物呢?触碰等于打击,声响就是噪音,不幸意味着悲剧,快乐等同于狂喜,朋友就是爱人,而爱人是神,失败等于死亡。Remi和Leo可能都属于赛珍珠形容的这类天性敏感的人,所以他们能分享更多彼此的情绪,建立很深的连接。
这段亲密的友情里,有快乐——一起在花海里奔跑;有支持——Remi失眠时、演出时,Leo会表示关心;还有陪伴——一起上学、吃饭这样简单的日常。密集的交流和共通的特质,让他们的情绪保持一定程度的同频,也更容易对彼此保持同理心。
【裂痕的出现】
但毕竟,他们是各自独立的人。一旦长大,就很难再体会这种纯真的友情了。Leo可能是二人中更早熟的那个,他更早觉察到了周围的嘲讽和敌意。这些外在因素让他感到不安,为了保护自己,他决定和Remi保持距离。
后知后觉的Remi还像以前一样,习惯性地贴近Leo。天真的他并不知道,Leo需要一种新的安全感,而自己的亲近反而成了威胁。
在Remi小小的世界里,Leo总是会热烈地支持和保护他,忽然有一天,对方背过身去,像变了个人似的。Remi主动接近,却不断被推开——也许是为了表明决心,打闹时Leo认真动了手,伤心不解的Remi在餐桌上默默流泪。
【沟通的失败】
餐桌流泪事件发生后,Remi在上学路上故意独自往前骑。他在赌气,并不是真的想疏远Leo。Leo虽然加速追上,但他已经无心在意Remi的感受了。
到学校后,Leo 努力跟同学们闲聊、结交新朋友,所谓的“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无论凑效与否,他已经做好了决定。心底当然还是牵挂 Remi 。视线穿过人群,看到闷闷不乐的Remi。于是Leo走上去和他说话。
假装若无其事地问:你在干嘛?Remi 答道:打游戏。他们对视一笑。虽然还有些伤心,但无疑Leo的主动接近对Remi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他的情绪得到了关注。
Leo接着问:你这样,不是因为我吧?对这个“此地无银三百两”的问题,Remi并没有坦率地正面回应,只是摇了摇头。也许因为Leo主动走过来问候,Remi已经在心里原谅了他。
Leo追问:你确定吗?这个问题抛给Remi的同时,也像在问自己——他是明知故问,因为并不准备承担责任,只是需要一个external validation给他颗定心丸。所以当Remi又一次懂事地点头时,如释重负的Leo觉得这事儿就这么轻松顺利地解决了。
形式上解决了,但实际呢?Remi以为,今后他又能和Leo像从前那样形影不离了。Leo以为Remi接受了他想要保持距离的愿望(这个距离怎么保持,条款也在Leo手上,即他觉得安全时可以接近)他在心理和行动上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操场上的聊天与其说是关心,不如说是给还不够坚定的自己做的决定找些合理性。实际上 Remi 这边是 I’m not ok. 而 Leo 这边是 You don’t seem ok, but I really hope you can tell me you’re so I don’t have to deal with it. 深爱 Leo 的 Remi 果然说了I'm ok,与你无关。而Leo得到了他潜意识里期待的答案,所以显得轻快起来。
【无力的挽留】
这次沟通,完全没起到让两人的期望值落实到一块的作用,为后面关系的急剧恶化埋下伏笔。
Leo努力融入的主流“新生活”里,不再包括Remi。他们相处的时间减少了。在Leo看来,这是他获得安全感必经的、暂时的牺牲,所以他看上去不愉快,却一直在克服。但这不是Remi的认知。他太想念Leo了,羞涩地去球场看他。可惜,跟Remi期待的不一样,Leo见到他并没有喜出望外的神色,而是显得有些紧张:“你怎么来了?”
Remi 小心翼翼地问:“我不能来吗?” 在Leo面前,他是如此诚惶诚恐,生怕失去他。这跟理智的Leo有本质的不同:他已经开始用行动给自己创造客观环境、去脱离跟Remi之间强烈的引力了。
Leo忽冷忽热的态度,反而让Remi更困惑。次日上学路上,Remi像往常一样跟Leo并肩骑车,还主动问他,要不要一起打冰球。Remi 这无心的一问,火速让Leo感到不安。不出预料的,Leo反应很冷漠,不置可否,两人都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如果说Leo这边在一步一回头、艰难但方向明确地脱离引力的话;Remi这边本就敏感脆弱的心理世界正被搅得 upside down,几近崩溃。Remi仍然期待从Leo这里得到情绪共鸣,而Leo每次都没接住,他们深厚但脆弱的关系已经天翻地覆。人在有戒备心的时候,是很难共情他人的。从Leo决心保护自己那刻起,他已经顾不上Remi了。
【最后的冲突】
操场沟通后,Remi似乎没有明白Leo的意思,反而越来越“麻烦”。辗转难眠的Leo决定做些更决绝的事,划清二人的界限。最近这段时间,Leo似乎逐渐适应了他的新生活,而Remi反而越来越强烈地想让二人关系回到过去(所以他没有把精力花在给自己创造条件去翻篇上,还在原地等Leo。)
这天早上,Leo上学时没和Remi一起走,这是对二人界限的再一次试探。不出意外,Remi没有准备好接受。在操场上,他满腹委屈地去找Leo对峙,为什么不等他,Leo随便找了个借口搪塞过去。这次Remi没有温顺地接受,而是明知会让Leo不堪,仍然不依不挠地反问对方。Leo洒脱地拍拍Remi,让他放下执念,说了句“这不是什么大事。别哭了。” 这句话的冷漠和超脱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Remi的情绪突然全面崩溃。
向来随和的他向Leo挥起了拳头,两人扭打成一团。Leo让Remi松手,心碎的他听而不闻,任由失控的情绪驾驭自己。赶来的老师们拉开了他俩,边拉架边对泣不成声地Remi说:结束了,都结束了。好像在提醒Remi,你们真的回不去了,接受吧。
Leo也哭了,他没想到事情会变得那么糟。处理亲密关系这么难的课题,对13岁的孩子来说肯定是超纲 了。实际上,这题难到几十岁的成年人也未必能处理得好。如果他们能懂,或许会对彼此多些包容。但谁知道呢?
【迟到的共情】
Remi 离世后,心理医生让同学们围坐成一排,分享对Remi的回忆。同学们对Remi生前的印象是,他是个开朗爱笑的人。
一名男生说:Remi总是让别人开心。他总是在笑,看起来很开心。Leo突然严肃地反问:你怎么知道他很开心?
发言的男生一脸错愕:这是我看到的他啊。Leo不同意,但无力反驳:只有他们之间能懂的那部分自我 —— 随着Remi的离去,不复存在了。
如果Remi还在,他们会在人群中相视一笑吧:心有灵犀,没什么比这更让人自信快乐的了。大家发言时,Leo显得如此落寞,仿佛被误解的是他自己一样。曾经Leo那么奋力想从这段关系中抽离,而此刻在旁人的衬托下:只存在于他们之间的理解,让他意识到这段连接,只要存在过就永远都会在。
在痛苦和伤心中不堪重负的Remi选择了一种极端的解脱方式。有人说导演在这里有些偷懒了。不知为何我觉得很能共情。
情绪也有马太效应,对乐观积极的人来说,一点小挫折反而有挑战的乐趣,在克服的过程中越来越强大;而对敏感的人,他们的传感器密度更高,因而要应付的情绪也更多,忙着应对就会很累,需要调动意志力。长期在这种神经紧绷和操劳的状态下,就很容易精神崩溃,这时无论外界发生再小的消极事件,都可能成为情绪火山爆发的导火索。
接下来,电影用很长一段篇幅描述Leo如何处理内心的冲突。被迫接受的痛比主动接受的痛更难消解,Leo在Remi离开后,反而能体会他们在疏远期间对方的感受了。当Leo尝试用各种方式 move on 失败后,他终于意识到,有些东西无法逃避:跟Remi之间美好浓烈的感情、曾经对他造成的伤害、以及自己可能是导致他自杀的原因。多么希望这些跟自己无关啊!但好像只有面对,才能释放内心压抑的情绪,真正move on。他等了很久,终于鼓足勇气对Remi的母亲坦白。
电影到这里已经让人伤心欲绝了,好在导演给了一个温柔积极的结尾。Leo获得了谅解。虽然电影里给的蛛丝马迹不多,但可以感觉Leo本身是内心力量更坚定的人,在二人的关系中,他的言行更有掌控力。比如Remi失眠时,Leo给他讲故事,张嘴就来;Remi练单簧管时有些紧张,Leo对他信心满满,you got it! 一个敢说,一个敢信,简直天作之合。
对于内心不够强大的Remi来说,Leo不仅是一个亲密的朋友,简直是他自我的一部分,失去Leo就像失去一部分自己。从双方母亲的言行似乎也能窥探出二人性格的不同的原因:
Remi在餐桌上哭时,Leo的母亲温柔地说,伤心的话可以不吃的。她似乎是个控制欲比较弱的人,所以Leo的自我更容易发展,也更会自己拿主意。
而Remi的母亲呢?在影片开头,三人躺在草地上时,她说话的方式是个控制欲挺强的人,比如希望自己有个听话的儿子(Remi还不够听话吗?)再比如,暗示Leo是个更听话的孩子。实际上,Remi非常温柔顺从敏感,可能是为了迎合母亲的心情,他并没有发展出强大的自我,甚至会依附他人,比如亲近的朋友Leo,可以说是Remi稳定内核的来源。所以当从Leo决定抽离的那刻,Remi的情绪就像坐上了坏掉的电梯,上上下下不由自主。回到开头赛珍珠说的话,对于高度敏感的人来说,如何度过这危机四伏的一生呢?她的答案是创作。通过创作释放内心神秘的冲动。(Add to this cruelly delicate organism the overpowering necessity to create, create, create -- so that without the creating of music or poetry or books or buildings or something of meaning, his very breath is cut off from him. He must create, must pour out creation. By some strange, unknown, inward urgency he is not really alive unless he is creating.)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方法可以自救,包括尽可能地让自己周围有几个靠谱的、情绪稳定的朋友,通过规律的作息和生活习惯加深内心的秩序……等等。
为什么自始至终Leo没有跟Remi分享过内心的秘密呢?Leo也高度敏感。也许因为脆弱不安,他不信任别人;也许他自尊心很强,说不出口;也许因为他有信心自己可以搞定(从打球能看出他确实坚强不屈)可惜Remi不懂这些。
Remi算不上一个完美的朋友,但他毫无保留地爱着Leo,也许这也是Leo喜欢和Remi一起的原因 ——Remi真诚的爱给了他安全感。甚至,Leo也许会暗地责怪Remi不理解他。在这段关系里位于权力高位的Leo,自然习惯对方主动共情自己了。Remi是如此卑微,检讨压抑自己、观察Leo的脸色… 在Leo第一次动手时他该捍卫自己的边界和感受,而不是忍气吞声地,让Leo想当然地觉得 everything should be on his terms.
没人能知道,如果那天在操场上,Leo走近Remi时,让他放下手上的游戏机,向他道歉,跟他分享最近的烦恼,最后的结局会怎样。也许,Remi会感激Leo给予的信任,原谅他前天反常的举动,甚至主动和Leo保持距离。毕竟,他这样深爱着Leo。即使要经历一遍疏远的痛苦,但这次是主动的,是出于爱。
Remi的母亲在树林里追上Leo,紧紧地拥抱他,他也慢慢放下了握着的树枝。温柔的拥抱和泪水,会给Leo未来的人生充入一些信任和勇气么?没有人知道。但在那一刻,观众和Leo都知道,这次真的翻篇了。
唯独有一种亲密最痛,那就是亲密沾到骨子里了,回头时,你永久的不在了。。。 时间条不到1/2的时候,雷米就离开了。按理说亲密关系应该现实性消灭了,后面可看性不强。但是就有一种电影就是落脚在后面1/2或者2/3的,例如《百万美元宝贝》。 有的时候,情绪不知道要怎么释放。雷米吃早餐时眼泪夺眶而出;里奥骨折在医院没来由的默默地哭;一次一次在冰球训练中撞击摔倒;多次爬上哥哥的床…… 真的,亲密沾到骨子里了,好难接受这样的现实。里奥自责至此,哎,真心疼。 也很难说雷米妈妈去冰球场看里奥,里奥去雷米家里看他妈妈,有没有更复杂的夹杂小心思的试探。但是,我相信,无论有无,都不干扰母子 朋友他们独立又有所牵连的亲密。 如果再来一次选择,可能现实生活中的小孩面对周围的闲言碎语,还是会伤害一些既存的关系。而所有的关系,唯独最亲密最易被,被打扰 破坏 割裂……
我在纸上写下了几个词:友谊、亲密关系、恐惧、阳刚之气(masculinity)……而《亲密》就这样出现了。——导演Lukas Dhont
1、您的首部长片《女孩》先是在2018年5月的戛纳电影节上大放异彩,而后又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热烈反响,您是什么时候有机会开始考虑拍摄下一部作品的?
戛纳电影节之后,我带着这部电影巡演了大约18个月。我们在各地放映,多伦多、特柳赖德、东京……该片还代表比利时参选奥斯卡最佳外语长片,所以我在美国待了很长时间。我首次体验这些,一切都很让人激动,我受宠若惊。在那段时间里,我经历了所有的情绪高潮和低谷。当我开始要继续做新项目的时候,我必须忘记这部电影,把那部分的我自己留在过去。
当我终于回到家里,坐在一张空白的纸面前时,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冲击。我必须想出一个主题,我得以同样的热情程度去谈论它,并以某种方式延续我在《女孩》中开始的工作。我是通过我母亲发现电影的,她很喜欢电影《泰坦尼克号》,也非常支持我后来的电影学习。没过多久,我就意识到我想制作那种很亲密、私人(intimate, personal)的电影。我想尝试探索那些在曾经让我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感到不安的东西。在《女孩》中,我的意图是探讨个人的身份认知,在一个被社会规范、各种标签束缚的社会中做自己有多么困难。《女孩》也是一部physical film,关注的是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斗争,我想继续探索身份认知,以及你如何被他人、被某个群体所感知。最重要的是,我想一个非常私人的故事主题。
2、在《亲密》中讲述这个关于友谊的故事,您的灵感来自哪里?
我先是探索了几个想法,但我有点迷茫。有一天我重新回到村里的旧小学,以前上学的经历和记忆涌上心头。在那个时候,要做一个真实的、不受约束的自己真的很困难。男孩们的行为是一个样子,女孩们的行为又是另一副样子,我觉得自己不属于任何一个群体。我开始对自己的友谊关系感到紧张,特别是与男孩的友谊,因为我身上有女性的柔弱气质(effeminate),所以很多人取笑我。在这种设定之下,我与另一个男孩之间的亲密关系,只是更进一步证实了他们对我性取向的假设。重回学校见到了我以前的一位老师,也就是现在的校长,这位老师一看到我就落泪了。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家都很多愁善感,我们谈论的过往回忆并不都是快乐的。因为即使在如今,我仍然在消化小学和中学的痛苦岁月。因此,我试图写下这些情绪,从我自己的角度表达一些关于那个世界的东西。
我在纸上写下了几个词:友谊、亲密关系、恐惧、阳刚之气(masculinity)……而《亲密》就这样出现了。然后,在与Angelo Tijssens(我在《女孩》中的写作伙伴)的交谈中,剧本开始逐渐成形
3、您从一开始就计划写一个悲剧故事吗?
没有,那是后来的事。我的意图是拍一部电影,向那些失去联系的旧友们致敬,这是我自己造成的,因为我当时刻意和他们保持了距离,感觉好像我背叛了他们。那是一个混乱的时期,我那时以为疏远他们是最好的选择。此外,我想谈谈失去曾经亲密的人是什么感觉,以及我们与所爱的人相处有多么重要。这个故事基于一段亲密关系的破裂,以及随之而来的责任感和内疚感。在某些方面,它是步入青春期的开始。我试图展现这种我们都曾背负过的沉重负担——我们觉得应该对某件事情负责,但又无法开口谈论它。主人公Léo失去了一份曾经无比亲密的友谊,这种失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自我身份认同;我就是想在银幕上展现,到底是什么让他心碎。
4、您是如何塑造《亲密》中的两个男孩角色的?
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我既是Léo也是Rémi。每个角色都有我的一部分。我们先是确定了演员的年龄,在童年和青春期之间的一个非常精确的时刻:中学的开始,关于性、身体变化、一个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这些认知的变化。
心理学家Niobe Way在《Deep Secrets》一书中,研究了100个13至18岁的男孩,这些是我灵感的来源之一。13岁的男孩们谈起他们的朋友,就好像他们是自己全世界最爱的人,他们可以互相倾吐心声,敞开心扉。作者每年都会与这些男孩见面,她观察到:随着时间推移,男孩们越来越难跟他们的男性朋友聊起亲密关系。这本书帮我认识到,我并不是唯一一个在成长过程中与亲密友谊作斗争的同性恋男孩。
关于主角Léo,他非常害怕别人把他和Rémi的友谊和性联系在一起。尽管Rémi也在面对同样的成见,但他并不在意,也没有做任何事情来改变自己。Léo对他非常重要,他深爱着Léo,所以不理解他态度的改变。这两个人物身上都有我的影子,但我看待事物的方式更像Léo。另一方面,Rémi代表了那些试图保持自我的人。
5、就场面调度和视觉美学而言,《女孩》和《亲密》之间有一种延续性,您的电影似乎总是有一种律动感,这是否意味您把肢体和动作视为自己电影作品的核心?
是的,我想是的。我在学习电影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当其他同学在做电影制作方面的实习时,我在编舞家那里做实习。如果让我说实话,我可能并不想成为一名导演,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舞蹈家。但我在13岁时放弃了这个梦想,因为我感到很羞愧。以前跳舞的时候,我觉得被人评头论足,我内心不够强,没法无视别人的看法。然而,当我在跳舞时,我可以表达自己,做真正的自己。
这段经历几乎给我留下了身体上的创伤,尽管如此,我一直与舞蹈世界保持密切联系。写作给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来引导这种欲望,我意识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远比用运动和舞蹈更难。我很重视电影里角色们的肢体动作,就像关注我自己一样。这只是我的第二部电影,我也在不断反思自己,我相信我的电影将把动作、运动作为重要的交流手段。当我写作时,文字常常能够轻易转化为肢体动作。
在《亲密》中,我希望男孩们在床上尽可能地靠近。这些是我们很少能看到的画面,两个男孩之间的这种亲密关系对我们来说几乎是陌生的。还有一个打斗的肢体场面,双手与双手的斗争,这一幕在queer language中具有标志性。影片核心要表达的东西也是极其具有动作性的,是一种内在的负担。融入冰上曲棍球的情节,自然是因为它的阳刚之气和运动中的残暴性。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冰上曲棍球给了Léo一个戴头盔的理由,一个能够把他的脸盖住的铁笼子。这套运动装备很有意思,因为它围住、蒙住了身体,似乎压制住了角色的运动。在我看来,肢体运动总是在我写作的开始就存在。在电影中我也喜欢通过视觉动作,甚至通过声音来表达。
6、找到这两个年轻演员有多难?
可以说是命中注定或是好运气,在写完影片的第一个场景后不久,我就在从Antwerp到Ghent的火车上遇到了伊登(饰演Léo)。他正在和他的伙伴们聊天,我可以看出他有一种不可思议的东西,一种敏锐的表现力。我与他交谈,并邀请他来试演这个角色。他认出了我,因为他和Victor Polster(在《女孩》主演)在同一所舞蹈学校上学。在选拔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孩子。我们挑选了40个,让他们成对试演。有些组合很让人惊喜,但当我们看到伊登和古斯塔夫(饰演Rémi)对戏时,我们知道他们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联系。他们能够很快知晓场景中的情感流动,又能迅速从中跳脱出来。他们像孩子一样,但又以成熟的态度对待他们的角色,这是一个奇妙的搭配。
7、您是如何构建起这两个家庭的,为什么选择农村和花田的环境?
我来自乡下的一个小村庄,离Ghent大概20分钟车程。我长大的世界,就是在田野中奔跑。花园是基于村里的一个农场。我觉得花田传达出一种脆弱感,与冰上曲棍球的世界形成鲜明对比。Léo的家人在这个五彩缤纷的环境中工作,是对童年的一种独特投射,而且这还是一个随季节变化的场景。当秋天来临时,花被剪掉,这是一个相当暴力的行为,色彩也随之消失。季节的变化也在童年的色彩和泥土棕黑色调之间创造出一个明显的断裂点。我很想强调这种对比,以表达角色的哀悼过程。冬天过后,花被重新栽种,颜色恢复,预示着希望和生命继续的迹象。
我们很早就写好了最后一场戏,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计划把颜色作为一种美学表达。关于家庭的构建和设计,这一切都源于我在创作过程早期想到的一个画面:母亲和孩子在车里,孩子无法表达他的感受。这个场景在我的脑海中仍然相当模糊,但我知道场景里必须有一定程度的张力。我记得我年轻时看了恐怖片《The Good Son》,麦考利·卡尔金扮演一个有精神病倾向的男孩。这部电影启发了我,让我创造了苏菲这个角色,她既是Rémi的母亲,同时也能被看作是Léo的母亲。因为两个男孩是在她家玩的,她对他们的友谊是知情的,相对而言Léo家长对这份友谊有一定距离感。哥哥这个角色对我个人来说也很有意义,特别是在影片的后半部分。
8、两位母亲都被写成了相当克制的角色,Émilie Dequenne和Léa Drucker饰演两位非常坚强的女性,她们保持着情绪的克制,而当悲剧发生时,我们看到的却是父亲的崩溃。你是如何构思这些角色的,尤其是两位女性演员?
有一个晚餐的场景很关键,我们认为其中一位父亲在流露出情感失控会很有趣。我看了Léa Drucker在Jusqu'à la garde中的表演,她是一个非常真实的女演员。我在2019年的凯撒奖上见到了她,她给人的感觉是那么亲切,那么可爱,同时她又上台发表了如此强有力的获奖演讲。我一直很想和她合作,当我们选中伊登扮演Léo时,我立即发现了他们两人的相似之处,这是我们合作的理想时刻。
Émilie Dequenne在她的每一次表演中都非常感人,她能够完全沉浸在她所扮演的角色中。
在写剧本的三年时间里,我遇到了很多失去儿子的母亲。其中一位母亲,我经常和她一起散步,她向我倾诉了很多。她写了一封非常坦诚的信,讲述了她儿子去世后自己的感受。这封信描述了她如何被她的责任感所禁锢,她甚至无法完成哀悼。这与Léo的故事非常相似,有一种清晰的类似情感。在电影中,我们习惯于看到女性角色在痛苦中哭泣和尖叫,但在这里,一切都被内化了。我认为这种处理的选择与那位母亲的个人讲述有很大联系,这也是挖掘Émilie所扮演的角色的关键,演员本人非常善于表达强烈的情感。然而,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我要求她不要过分流露出任何东西,要把一切都藏起来。我为她的表演感到非常自豪,她在表面之下传达了很多东西,但却没有陷入过分的悲痛。她在指导演员方面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她理解最细微的差别,是一个很好的演员。她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演了电影《Rosetta》,所以她很熟悉年轻演员在片场的感觉,她也帮助指导了我们的年轻演员们。尤其是在指导伊登的戏份方面对我帮助很大,为此我真的很感谢她。
9、《亲密》的摄制团队中有很多熟悉的面孔,他们都和你合作过《女孩》……
我们沿用了上部电影里的合作编剧、摄影指导、剪辑、配乐师、音响师.……我为我们在《女孩》中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但在制作这部影片时,我感到很不安。《女孩》那一次,我对电影业一无所知;我从来没有见过记者们,也没有向观众展示过我的电影,所以几乎没有任何压力。这种感觉就像跳伞:当你第一次跳伞的时候,你会直接就跳下去,因为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第二次,你会害怕得多,因为你已经知道会发生什么了。这就是为什么对我来说,在第二部电影中被我的“电影家庭”包围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我可以充分信任的团队,他们是我生活中的朋友,他们允许我犯错误,这些纽带滋养了我们的合作。
10、这部电影的标题“Close”是否意在暗示亲密关系和禁锢两重含义?
我决定将第一部电影命名为《女孩》,那是因为我觉得必须要做出那样的声明。至于“Close”,这是在前文提到的心理书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close friendship。在描述这两个男孩之间的亲密关系时,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词。正是这种被审视的亲密关系,成为影片中悲剧事件的催化剂。当我们失去某人时,我们试图寻求与已逝之人的亲密关系。我们被现实抛入一种哲学的痛苦挣扎之中,当然,这个词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被禁锢的概念,戴着面具,无法做自己。
最开始我们想为影片取名We Two Boys Together Clinging,来自大卫·霍克尼的画(被译为“我们两个男孩胶在一起”),这幅画灵感来自沃尔特·惠特曼的一首诗,表现两个男人之间的兄弟情谊。Clingin是一个特别有表现力的词,表示想要紧紧地与某人相依在一起。
【诗】We Two Boys Together Clinging-沃尔特·惠特曼
它似乎讲了一个故事,又似乎讲了一个所有人的故事。
这一切都是美的,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两个男孩的成长环境,他们一同长大,在花丛中奔跑,全片也没有任何所谓的坏人或坏的诱因,我想这是导演的一个突破,人物的行动一定要有动机,这未必是对的,现实就是一切都很正常,一切却突如其来地发生,没有预兆,没有铺垫。
可以想象,青春期的少女们,看见两个亲密的男孩,嗑cp,不带任何恶意的,片中女生说“没有不好的意思”;而男孩们感到在新的社交空间里有两个处于领先地位的人,他们只想到破坏。
里奥作为一个绝对的主角,所有可能的心理变化都在他身上体现。从最初的儿时最亲密要好的玩伴一起上学的喜悦,到刚进入新的环境害怕被误解,再到难以解释只能用实际行动一次次推开好伙伴,他自己都不明白,为了迎合一些甚至都不存在的东西,他丢掉了最宝贵的友情。
片中除了里奥的一切人物都不是具象的,一切有关的情绪也都被他者化了。Remi的死亡并没有正面描写,父母们的反应也并没有过于激烈,一切都是温和的、平静的,但却比任何激烈的冲突都更有力量,真实就蕴藏其中。这部电影并没有着重刻画友情,而是一切以主角为中心的情绪记录。每一个人物都似乎是一个符号,它们把这些共同的情绪加之于里奥身上。重点不在于友情,不在于友情的磨灭,而在于我们青春期的宝贵的情感因何而消逝。它可能不仅仅会产生在两个男孩之间,也可能产生在两个女孩之间,在国内更可能产生在异性伙伴之间。
可以说这是一部充满诚意、杜绝一切套路的电影,它并不是刻意地规避可能性,而是用真实的人物和情绪告诉观众,冲突不代表一切,“正常”也能造就悲剧。我喜欢这样的风格,即使很多期待的情绪并不能在其中得以宣泄,它并不会令你酣畅淋漓,但它自由的叙事告诉你,现实就在你眼前。它值得这个提名,但它的缺憾也在于此,二人关系的推进过于着急,悲剧发生得过于靠前了,后半部分略显乏力,难以支撑剧情,结构和节奏上没有做到完美。
一小时左右的地方,有明显的剪辑漏洞,里奥在冰球场那里,前后的同一个镜头剪到了不同地方。
此外,后半部分有明显的注水行为,冰球场的动作戏过多,没有存在的必要。
这部电影关注到的问题是触及到很多人的痛点的,很遗憾它没能做到更好。
双簧管的部分,一下子拉出了我的童年回忆,略显笨拙的练习,和一个感兴趣又不会吹响的小伙伴,实在是太真实了。我们有多少人的纯真质朴的感情,在一些看似玩闹的起哄之下,逐渐疏远。有的是双方的默认,有的则是一方的退出,无论男女。本就脆弱的青春期,本就脆弱的友情,在一个非此即彼的极端评价体系里,更加难以维系。我上学时也十分遗憾没有交到纯粹的异性朋友,这当然有我自己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环境的压力。
我记得《小欢喜》中就有一段男女友情,他们是两小无猜,父母关系很好,到了青春期也要被父母质疑是早恋,但它也就点到为止了,没有深入讨论。多少青春期的孩子会因为同学的排斥、父母老师的猜忌、选择保持距离,让原本应该纯真的校园友情,也遗憾错失,在成年后的复杂世界里,一定会遗憾和不解,当初究竟是为什么,疏远了最亲密的朋友呢?
2018年戛纳电影节,一部以跨性别人士为题的《女孩》震惊四座,一举夺得金摄影机最佳处女作奖,见证了一位天才导演的诞生。像卢卡斯·德霍特这种年轻导演,必定成为戛纳的重点关注和培育对象。果不其然,四年后,这位比利时导演的第二部长片《亲密》以万众期待的姿态入选戛纳竞赛单元,最终成功拿下评审团大奖。
这部新片和处女作《女孩》一样,德霍特对青少年成长时期的心理与情绪描绘得相当出色。故事围绕两个 13 岁的男孩展开,他们的关系长久以来非常亲密,但同学之间对他们的关系产生猜忌,使他们不得不分道扬镳。而当一场悲剧发生时,其中一个男孩被迫面对他为什么与他最亲密的朋友疏远。剧本将两个男孩之间的亲密行为置于男子气概盛行的社会规条之下,引出一种固化道德思维的反思:阳刚崇拜究竟给男性青春期的友谊带来多大损害。另外,也透过两人的不同命运,强烈暗示了性别认知在男性成长时期的关键性。
导演透过捕捉两位小演员的眼神与动作,在寝室里Leo望向Remi的眼睛特写,两人在课室、草地上互相依偎的场景里,完全不需要太多对白,就刻画出两人的纯洁友谊关系。而在花田里奔跑的印象派一幕,在给观众带来赏心悦目的美感之外,也暗示出两人快乐无忧的情绪。德霍特擅长用含蓄留白的方式描写情感与交代情节,比如学校出游一段,Leo发现Remi没有出席后,尽管他与其他同学有说有笑,但看得出有一种不安感如影随形跟踪着他。
而对于全片的核心悲剧,他同样用间接的手法一笔带过(透过Leo母亲的口中说出),不仅没有交代悲剧细节,更看不见主人公痛哭流涕或情绪崩溃的情形(只剩下他来到Remi窗边瞥见损坏的门框)。导演巧妙地将人物的情绪藏起来,却在表情、运动、布景、色彩中贯注了充沛的情感涌动,这种高级的刻画手法令人赞不绝口。
然而,导演这回颇有野心,并不止步于一件悲剧,据说影片改编自他的私人经历。也许他深知仅还原出他印象中的童年悲剧,剧作太过薄弱,于是在后半段放弃了细腻暧昧的方式,运用戏剧化的写法给出了一个自我救赎的答案。其实,前半段的悲剧已引起了观众对男子气概危害性的警醒,可惜的是,后半段没沿着此方向继续深入探讨,却转而追求一种在成年人看来足够自我感动的圆满结局。
这部分的处理一言难尽,都在借用或者直接致敬同乡大师导演达内兄弟:Remi的母亲扮演者艾米莉·德奎恩当年凭《罗塞塔》而拿下戛纳影后,而后半段的情节与达内的另一部名作《他人之子》太像了,父/母如何与害死自己儿子的凶手达成和解,只不过这部的焦点落在了那个“凶手”身上。最后男主角主动揭秘落车逃走的一幕也复制了达内上一部戛纳获奖片《年轻的阿迈得》的高潮情节。
尽管花去不少致敬的心思在后半段的剧本上,但是这些似曾相识的戏剧套路让人乏味,连带那些象征手法也变得反复单调(冰球运动\采摘花卉)。更重要的是,人物情绪的刻意转折难以承接上前半段的细腻流畅,令此前营造的好感荡然无存。叙事视角从一位心思细腻的青少年的心理剖析,突兀地转向一个成年人口吻的自我救赎,顿时令影片的格局下降不少。只能说这位戛纳新宠儿导演带来了半部佳作,期待他下次会有更出色的表现吧!
给金棕榈吧,这么有力量。「亲密」是超越友情与爱情定义的敏感的爱,是黑管乐的轻盈却愁肠百结,哀伤散布在声音与光线里,扑面而来。散场之后在座位上哭到滚动字幕播完,少年的泪滴在花丛里。
所有敏感纤细的灵魂,痛苦总是如此迟缓、简单。真的是太庸常太小的切口,却又经由导演的调度和表演控制,处理得如此动人和丰厚。
看着Rémi最后还想哭着去打Léo的那幕 老师边拦着他边说「C'est fini. Rémi. C'est fini.」心碎死了 没有人明白这一刀两断对一颗13岁的心意味着什么
3.5 对演员情绪和状态的调动太细腻出色了。前45分钟是五星级别。
德霍特既不是如肯洛奇那般告诉你“为何”,也不是如达内那般告诉你“何如”,它只是悬停在一种情绪后遗症中,手法还如此单调,这不就是变相的在消费情绪价值嘛。此外看片过程中时常会让我想起青涩时期的多兰,有些问题甚至都相似。@Cannes2022
我好恨也好气啊,这就是男同片总是可以出彩的原因吗,两个长得不错的小男孩在花海里奔跑这个画面大家看来就会很有张力很冲突很美丽,前青春期的充满暴力和乖张的推拉,好像落在男生身上就那么好被理解啊,一个放在女同身上会显得青春疼痛文学的故事就这么轻易地被一个因为男性角色是男性角色本身的原因消解掉了,那种生猛的沉默,石破天惊的秘密。嫉妒,,
去世的太突然,让我做不到感同身受。导致我觉得后一个小时的节奏好拖,人物一直在单方面发泄情绪,一直在回旋原地踏步,看得很痛苦。
(C)lose
如果女孩之间稀松平常的亲昵举止,发生在男孩的温柔呼吸之间,那温暖和光亮将会被周遭之人和你内心的恐惧如何吞噬?友谊与眷恋在男权社会的挟持中分崩离析。你推开他,他被永远推入恐惧的柜门之中。你推走他,也把自己锁进悔恨的深渊。卢卡斯·德霍特用令人窒息的克制情节,诉说着最悲恸、赤诚的爱意。伊登·丹布林的表演如钻石般,从里维埃拉首映开始,定将炫目全世界。
激进地折断情节,让观众先于人物心碎,再依靠情绪的惯性实现“天使”的显影。想象空间寥寥,也不见对现实更具结构性的体察,当春风化雨般的拥抱出现在影片结局,才意识到曾经扑朔迷离的目光(导演有意的特写)是如此功利而轻佻。
#Cannes2022 讲真,这小男主演技不比宋康昊在broker里要好?
稳妥的叙事,标识性色彩和打光,德霍特取材私人经历,真挚到不忍苛责。它的私密性,包含着丰富的公共性话题,它让人意识到阳刚崇拜对男人成长与情感的压制,让我意识到个人心理如何受到外界偏见影响。不过也因此,它叙事之稳妥反而不稳妥,故事以Remi分成的两个部分多少有些失衡,快乐不够多,偏见亦太浅,痛苦太绵长,而让它更像是导演成年后的一次自我赎救(自我感动),公共性被弱化很多。这是一部用心拍的电影,它欠缺了点理智的思考。3.5
曾经孩童的我们到了某个时间点就不再有“我们”,因为都知道了避嫌,然而有的人一避便是一生。一部把我看出心绞痛的儿童电影:第一心痛的是片名“亲密”下讲述的却是疏远;第二心痛的是海报一幕现实并未发生;最心痛的是导演用最明亮的色调拍最痛彻的成长故事,面对性觉醒、校园霸凌和刻板印象等话题将减法进行到底。《亲密》,又名《委屈》。
名为亲密,却是在讲疏离。更早觉醒的一方也更早接受来自这个世界的恶意,也更快地学会伪装,从未放下警觉扮起低沉的声线逃进男性同盟的庇护中,冰球的虚势武装和渗进骨髓的凉意让他在面对真实情感的冲撞时脆弱得不堪一击。共枕时的落日余晖和畅快奔跑的花海,是刻在心底的绚烂阴影。很多年不见这样类似《爱在暹罗》气质的片子了,但格局过于局限在导演私人情愫的回望中,也就失去了更多可能。
Cannes75/ 我必须摘下口罩,否则泪水不能呼吸。比欧容更细腻,比多兰更无奈,是《伴我同行》的无声演绎。舍弃掉了所有多余的动作,用反复的场景构建莫测的心境。Close是特写,照见男孩的每一次眼神和呼吸,澄澈亦隐秘。Close是靠近,要足够仔细才能看见玫瑰少年的困顿与闪躲,青春的错愕。Close是愈合,沉舟侧畔过千帆,病树前头生万木,只留下骨头深处的哀伤,难以诉说。Close是封闭,是紧锁的房门。那么艰难,几经周转,终于松动,一句话分作三次才能说完。Close是亲密,是生命中值得不被定义的情感。非亲缘,非友谊,非爱恋,只是亲密。想起儿时睡在同一张床上的伙伴,如今散落天涯。麻烦酷儿金棕榈和影弟给我安排上!!
拍得太潦草了,冰球和种花都取了最浅表的象征意义。影片时间以一种剧作实用主义跳跃推进着。
借着包扎伤口才能放声大哭 好疼啊
前半段极好极丰富,后半段无处不在窠臼之中。一个没有秘密、全都写在脸上的孩子,成年人真的不是在自我感动吗?
9.6/10 #PFF 与绝大部分友邻看法不同,从Remi的死开始影片才真正走入精彩的部分,前半段两人的情感总落入既有框架下的可类比的姿态表达,班级内的冲突与暴力也并无出彩之处,而当死亡介入,Leo就被转化为了或许是本年度银幕上最值得反复凝视的面孔与眼眸:情感的循序渐进与循回往复,并不只是自责悲痛愤怒,而是自然地流露在那个年纪独有的困惑不解,并伴随着超脱于现实的哀愁。Close不仅是亲密,也是关闭/封闭(关于抑郁/压迫和性向身份的双重暗示),更是一次完结/拐点,以Leo单独视角切入而并非双人视角实则构建了剧本的强核心:通过“缺失”来加速某种“成长” (或说“成为”) 的过程,但令人惊叹的是,在死亡之后,这层缺失并未淡化Remi的存在,而是几何倍的增强,所以只有在后半段,Leo/Remi才真正抵达心灵上的形而上的 (但则是更本质的) “亲密”。
Remi在剧情中过早的夭折几乎毁掉了整个灵光闪现的前半段,使得后一小时完全落入了每一个节点、转折和停顿都令人疲倦和坐如针毡的窠臼里,避重就轻又隔靴搔痒。不是糟糕的电影,但这样的大奖也不需要有更多,很难再讓我們继续相信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