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艾嘉策划的柯一正的长片处女作
文/陈令孤
本片真正的幕后推手是一代才女张艾嘉。她1953年出生于台湾,后来去美国读书,16岁回台出道进入电视界,19岁加入香港嘉禾公司,出演电影,23岁凭借李行执导的《碧云天》获得金马奖最佳女配角,26岁组建电影公司,制作了许鞍华的处女作《疯劫》。
十年时光,对别人来说是摆脱幼稚的青春成长,对于张艾嘉来说,却已经站在了人生巅峰。
1981年,张艾嘉在台湾监制了电视单元剧《十一个女人》,既有宋存寿这样的老导演执导筒,也有杨德昌、柯一正这种刚从美国学电影归来的年轻人参与。其中,柯一正执导的两个单元叫《快乐的单身女郎》和《去年夏天》。
1982年,台湾中影公司组织了一个日本恐龙展览,并准备以此题材拍一个电影。陶德辰很想做导演,便主动构思了一个四段结构的故事。这个企划案在报批的时候,打着政宣片的旗号,说是宣扬国民党建设社会的成就,获得通过。之后,在刚进入中影不久的小野和吴念真的推动下,选择了参与拍摄《十一个女人》的杨德昌和柯一正做导演。这部影片就是“台湾新电影”的开山之作《光阴的故事》。
柯一正在片中执导了“跳蛙”一段,若论风格和才华,比起杨德昌还差一个层次,但是作为留过学的导演,他在思维想法在当时还是很新颖的。也正因为参与了这部电影,他成为台湾新电影的主要干将,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1983年,张艾嘉出任香港新艺城公司在台湾分公司的总监,她打算拍摄几部表现台湾本土社会的片子。由于之前和柯一正有过合作,比较熟悉,便促成了这部柯一正的长片处女作《带剑的小孩》的诞生。
虽然是从《光阴的故事》中崭露头角,但是柯一正并没有从起初就表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来,《带剑的小孩》总体上四平八稳,算是一部及格水平的商业片。影片从一个小孩绑架案出发,建构起一个警匪片的固有套路,并由此折射出台湾社会商业化过程中的家庭情感动荡和议员选举黑暗。
前半段的叙事采用了受限视角,观众沉溺在小孩失踪和爸爸失踪的悬疑氛围里,不知道背后到底有什么阴谋。当影片进行到一半之后,突然转入全局的上帝视角,让三个绑匪现身,从敌我两个线索进行展开,观众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而影片中的人物并不知道。
也许受琼瑶剧的影响,片中丈夫和妻子的冲突颇具戏剧张力,吵架大喊大叫,仿若马景涛附体。当警察劝说丈夫几句之后,剧情迅速反转,未经铺垫,夫妻两人便重归于好。这种情感的强硬转换,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叙事的感染力,张艾嘉作为才女的表演才能也未发挥出来,唯有在舞台上的几个走秀动作,渲染出时尚性感的味道。
影片所展现的一群孩子喜欢玩剑的兴趣,明显是受香港古装片的影响,很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有钱的父母给孩子买玩具剑;没钱的孩子,只能自己用木头做剑。“剑”作为主要道具,在影片的叙事中起了重要作用,帮助被绑架的小孩完成了最后的逃脱,尽管其真实程度让人怀疑。
也就是在这部片中,奠定了柯一正善于拍摄小孩形象和家庭关系的特点,成为他之后电影的主要特色,在《我们就是这样长大的》、《娃娃》等片中都有体现。
影片中有一个警察与绑匪的追车情节,从茂密的绿草中穿过,在荒野中奔驰,很有大片的气度,但是结尾处警察破门而入的动作,却显得有些幼稚。同时,影片塑造了一个尽职尽责的警察形象,他因为工作未能照顾好自己的小孩,却将满腔热忱投入到找别人的孩子身上,表达了浓厚的主旋律格调。这样的政宣主题也出现在之后的《我们就是这样长大》中。
本片由柯一正自己担任编剧,“新电影”的成员之一万仁是辅助编剧。之后,柯一正又主演了万仁执导的《油麻菜籽》。可见,当时这帮年轻人在创作中互相扶持,互相串场,从而掀起了一场革新运动,影响了整个台湾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亚洲电影的风格。
在片子中饰演张艾嘉丈夫的是台湾著名演员王道,一派成熟稳重气质,长相和神态貌似大陆的王学兵。他们也都姓王。
片中被绑架的主角小威,由柯一正的儿子柯宇纶扮演,他当时年仅5岁,与张艾嘉结下了“母子情”。之后,柯宇纶还相继出演了《恋恋风尘》、《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麻将》等大导演的经典作品。他演技不错,但一直没有火起来。30多年后,在2015年张艾嘉执导的电影《念念》中,柯宇纶再次出演重要角色,可谓重续“旧情”。
如今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记忆最清晰的或许就是那个拿着长剑的小孩。他是故事中张艾嘉的儿子,是现实中柯一正的儿子,也是时光印记中我们每一个自己。
我们曾经年少的侠客梦,电影帮我们实现了。这无疑是人生最大的幸运。2016年1月2日
2 ) 童年之外,社会之内
图文版(推荐)
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1808567/
小孩失踪,母亲抓狂,警方接手……这样的介绍下去,完全可以活用老牛仔去年的片子了。
类似的社会新闻片,柯一正与杨德昌拍出来的差异明显,有如《指望》与《跳蛙》的立意之差,高下立判。不过还能看,在那个时代也算卖座吧。
新电影的很多片子都没被人提起,运动的最后,内部的活力、外部的火力都集中在了几个人的身上。换到今天还可以衡量的话,大抵就是侯孝贤一个人的成就。
总结过新电影很依赖童星,侧重于成长主题,能与之匹敌的大概算是女性题材。不过这片子在今天看来,如果说有特别的价值用意,似乎更在于表现当时的社会与家庭。
孩子一多,很多地方会觉得太闹太设计。换个好玩的评价,似乎可以了。
如果说电影作品与时代信息有所互动、对应及影响,台湾无疑是一处最好的试验田(内地与香港也一样)。可以想象现今台湾电影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无病呻吟和垃圾堆满,更多是源于市场崩溃和社会浮躁。
台湾电影再不济,80年代这些电影至少是生活的一面,比如《冬冬的假期》,多少人的暑假印象。《带剑的小孩》出现的时代背景,既熟悉,又陌生……。眼看着消失的童年,却找不回那颗心。大概属于我的人生角色更接近与片中的张艾嘉,没有多少回忆的余地。
孩子享受单纯,大人面对纷扰。长大成人,更加烦恼。那个时代的电影,说的几乎都是这些。
好时光,不再来。借助无人理会的影像,慢慢回到从前。
===========
如果你想看到。。
http://www.namipan.com/d/Kidnapped.1987.DVDRip.XviD-AsiSter.avi/5f7a0da859a1bca35da170627e326979deef28d30078a32b
http://www.namipan.com/d/Kidnapped.1987.DVDRip.XviD-AsiSter.sub/039824b4e938dfac6383dde50f954d01cbd0a9f30058b100
http://www.namipan.com/d/Kidnapped.1987.DVDRip.XviD-AsiSter.idx/70956ccc34e7e69e39ce445477304a8fcc4e90a86a4a0200
半夜星空台看的,感觉不像野鸡导演,一查还真不是。台词和一些小细节设计得还可以啊,就是主线太差了。水平不行的编剧总想悬疑人文一锅端,写出来就是四不像。不过,真怀念那个“编剧还有生活经验”的时代。
我似乎看到了杨德昌的客串,是我看花眼了吗?谁能告诉我!
类似的社会纪实新闻片,柯一正与杨德昌的差异很明显。有如指望与跳蛙的立意之差,高下立判。不过也还能看。
:-(艾迪真的怪可惜的。
艾迪真帅!张艾嘉那时在新艺城做的事,和陈国富后来在华谊做的工作差不多嘛,提拔了不少台湾新导演。柯素雲和羅壁玲挺好看的,但都不如張純芳兩場楚楚動人的戲來得搶眼。
1.5,可悲的沙文主義電影,這麼想把女人趕回家?
90.57
电视上看过两三遍。
挺好看
柯一正 张艾嘉 带剑的小孩 台湾新电影 艾迪 8.5/10
说是孩子失踪,其实讲的还是家庭的问题。总觉得这里的孩子有可以装纯卖萌的嫌疑
6.7;散記,腹黑
我的品位只能接受这样的儿童电影 魔胎车魂之类的就算了吧:里面的小演员都好口耐 终于发现张艾嘉年轻的时候也挺漂亮的 就是继《夜惊魂》之后和艾迪又没演成情侣
童年我也自己削了一把木剑,还做了剑套,现在它还横在我床尾,那时把被子当做披风,那天偶然在院子的水池旁看到皱巴巴的它都干了,有一天搬床的时候,爸爸妈妈都看到了那把木剑,笑着说起我那段武侠梦
片中一群可愛的小孩子明顯和大人不是一國的,大人在片中都是被動的,但是孩子的意外偏偏又是大人造成的,生活條件再好也是徒然;家是跟著女人跟著媽媽的,孩子無論什麼時候還是最需要媽媽爸爸愛的陪伴。
奇怪的片子 haha
跟《海滩的一天》有异曲同工之感。婚姻、情感、政治、命运,都来了。老金死了,真的挺可怜,要是导演让他昏倒或重伤就好了。30年前的台湾时装今天看来仍不落伍,家装也如此。
宏大的命题通过一群小孩表现,纯粹是搞笑
三星半
本片試圖以推理片的格局來探討現代人中疏離的夫妻關係和父子關係,野心頗大。柯一正在處理某些場面上彰顯了他獨特的鏡頭技巧,只是把太多的社會問題放進一個小格局的倫理故事上,以至於交代故事上顯得顧此失彼,有些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