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的好看。没有想到吕克·贝松居然能把他在五十年前看过的一部科幻漫画,改编为画面如此瑰丽、绚烂的经典复古科幻巨作。老吕说自己从10岁开始就成为了《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原版漫画的死忠粉,这话我信,这片子看上去确实像真爱粉拍出来的东西。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可能是近期院线片中,特效与色彩结合得最赏心悦目、最能展现未来世界勃勃生机的奇观电影。吕克·贝松自己说,当他看到《阿凡达》之后,他才觉得电影特效行业的发展达到了展现《星际特工》奇幻世界的水平。趁着《阿凡达2》上映的遥遥无期,老吕抽空请来《阿凡达》原班特效团队全面掌控《星际特工》的视觉效果制作,其中名头最为响亮的3家公司都是好莱坞特效行业的顶尖玩家:负责《环太平洋》特效设计的育碧软件旗下的加拿大Hybride Technologies公司;《星球大战》导演乔治·卢卡斯创建的美国工业光魔公司;《指环王》导演彼得·杰克逊创建的新西兰威塔数码公司。
《星际特工》最体现视效奇观的场景有两个:珍珠星球的碧海蓝天,以及搭载地球游客的飞船在大市场中光速穿梭。片子里这些长得很像白种阿凡达的珍珠人,他们的星球实在太美腻,作为沙滩海景房爱好者的我,看到片中栖贝壳而居的珍珠人怎能不心动和羡慕。3D效果加持下的外星大裂谷的景深层次感,大市场商店里的各色霓虹灯所带来的炫目感都是非常好的观影体验。片中无知且好奇的人类只有佩戴了特制眼镜,才能看到大市场里琳琅满目的一切,这个设定确实很有前瞻性,早在上世纪中期,《星际特工》的作者就已经指出,VR将是人类的未来。
说到“前瞻性”就不得不提科幻题材艺术作品的世界观。自从科幻题材首次在小说这种体裁中出现,科幻故事里的人类对待未知外太空的态度一直在左右两个阵营之间摇摆:一会儿把外太空看作是人类开疆拓土发展旅游业实现“和平崛起”“宇宙大同”的基地,一会儿又把外太空看作威胁,认为外太空生物是有可能甚至意图毁灭人类的未知力量。
《星际特工》让我想起了美国经典科幻电视剧《迷离时空》(The Twilight Zone),这两部作品都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对于宇宙飞船和外星系的设计很相似,二者也都属于左右两大意识形态阵营的中间派,不同于近几年科幻片倾向于采用的冷色系和宣扬外太空未知力量的黑科幻路线,《星际特工》在视听上弱化了宇宙空间的厚重感和压迫感,取而代之的是突出了外星生活的轻松愉悦,《星际特工》影片本身就像一个大市场,将观众带到一个从没去过的旅游胜地,各色奇珍异宝人头攒动应有尽有。
《星际特工》最核心的故事发生地是一个叫做阿尔法城的星球。和戈达尔的经典科幻片《阿尔法城》一样,“阿尔法城”这个地理概念成为了对人类社会的高度乌托邦化的概括,这里有上百万个不同星球的不同种族和平共处,彼此交换知识和文化。人类和身为外星种族的珍珠人为了全面和解而共同努力,消除极端分子和偏激意见。这是一种超越了现代商业社会财富物质信息交换的概念设定,体现了人类社会各民族彻底消除偏见、实现高度融合的理想,若要实现这个超前的理想,在现实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影片中段蕾哈娜上演美艳性感变装热舞,戏份不多,非常圈粉,蕾哈娜和3个舞替共同完成拍摄,拍摄周期6天,又花了2年才完成变装热舞片段的全部视效制作。为了神迷目眩的大市场,为了沙滩海景房,为了蕾哈娜的变装秀,不要犹豫,IMAX+杜比才是打开《星际特工:千星之城》的正确姿势。
同期上映的电影除了《星际特工:千星之城》,还有《敦刻尔克》、《人猿星球》、《蜘蛛侠》,本来我是拒绝《星》的,毕竟有克里斯吴先生的电影实在是曲(lan)高(pain)和(tai)寡(duo),但朋友喜欢太空科幻片,加上吕克贝松,于是在阳光明媚的周末下午,我们两个人昂(xin)首(jing)阔(dan)步(zhan)走进电影院。 从《阿凡达》的惊艳亮相,到《地心引力》的紧张惊险,从《银河护卫队》的逗逼嘴炮,到《星际穿越》的深刻宏大,近年随着特效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电影投入的不断加大,从前难得一见的大场面太空科幻片已经不再让观众那么惊奇了。《星际特工:千星之城》为了突出自身特色,将重点突出在了“多”上,既然是千星之城,必定集成了宇宙中上千生物,看完整部电影,已经数不过来看过多少种形态各异,颜色丰富的外星生物,想象力之丰富,造型之奇特,一段男主角戴涵涵一次穿越四城的动作戏将这种展示推向了高潮,令观众惊叹不已。不过,也正是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让电影剧情散乱化,很多戏似乎是为了展示而展示,一个小时就能讲完的故事,硬生生的被拉长到两个小时近二十分钟,中间有些内容令人昏昏欲睡。 ====强力吐槽分割线==== 1. 看预告片也看出来了,戴涵涵和卡抽,实在是毫无couple感,卡抽如此之铁,戴涵涵则自带阴柔邪魅之美,两个人在一起好像一对不得不走入形婚的名义夫妻。剧情也没有帮助两人说服观众他们不是形婚,开始刚刚虚拟海滩调情失败,怎么就求婚了?求婚明明被拒,出了趟任务怎么就开始讨论去海边蜜月了?同事变情侣也不带这么快的…最后那尴尬的戒指和尴尬的吻戏,救救我吧 2. 戴涵涵实在是不太适合这种自带逗逼属性加些许硬汉的战士角色,你看他跌落飞船,想的不是快站起来,你不能死,跟他们拼了,而是嘤嘤嘤,这么美的脸,怎么可以受伤,快来人救救他啊!相反卡抽的角色就毫无违和感,一头黄长直好像都能捅入敌人心脏,每一个眼神都在告诉你,老娘不是好惹的。 3. 山东天后蕾哈娜女士可谓本色出演,一段变装表演,猫女,钢管舞女,清纯学生妹,简直能把弯的掰直,直的掰弯,不过最后挂掉时候的眼泪,和弱弱的声音,实在不符合蕾女士霸气的性格,应该是死之前也要用话筒砸死你。而且,这段寻找变身生物进入某星人领地的戏实在是过长,不得不令人怀疑,整段卡抽被蝴蝶钓走,戴涵涵去营救的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给日婆一个出场展示的机会,当然也有改变男主对其他星球生命看法,推进男女主感情的作用,但实在是缺乏铺垫和说服力。 4. 蓝后要说你们最爱的吴亦凡先生了。竟然出奇的“还好”,全程毫无表情一张木头脸的克里斯吴生动刻画了一个毫无表情一张木头脸的军官不记得名字了,虽然看似酱油,但是最后无论卡抽多帅气,戴涵涵多努力,机器人多霸气,将军多二逼,拯救整个世界的依然是我们克里斯吴先生,如果没有他,剧情将不会完整,主题将不会升华。不过每次他出场,我都忍不住笑场,全程出戏…这次表演没有free style。另外,还有中国国旗出场镜头一个,可见资本的力量。 5. 一句话讲完本故事:男女主挫败了因一次战争无辜毁灭某星球的将军为掩盖其罪行而展开的计划并帮助该星人恢复家园。但是全片我真的不知道男女主二人到底在干什么,开始是支线任务,取得某可爱生物,然后不是去解开谜团么?怎么就莫名其妙的开始卡抽救戴涵涵,然后戴涵涵救卡抽,然后就顺道把谜团解开了???搞不清两个人到底在干什么,为了什么? 6. 似乎男女主是在一个强大的组织,星际特工嘛,可是整个组织就这俩人?算上前面出场的几个,可是可以告诉我那个下命令的黑人大哥、司令、将军、吴亦凡、研究珍珠人的科学家,他们都是一个机构的么?怎么要相互监督相互命令相互授权?莫非是人*代*大*制度?底下特工就俩?还是再加一个送武器的酱油大哥? 7. 男女主不要太有人性,最后蕾哈娜的死感动了你,珍珠人的故事触动了你,可是,开始因为你不小心执行任务造成了一车兄弟被打被虐甚至死亡,我以为男主会进行反思,自己自大疏忽,谁知道俩人坐飞船跑了,扔下地面的一地鸡毛,连句懊悔的话都没有?真替他们死的不值。 8. 嘴炮不要打太多,关键时刻,卡抽要把小可爱还给珍珠星人,戴涵涵将其拉到一边,我就一脸蒙蔽了,我们是军人应该服从命令,不能随意将国家财产交给别人,不说你前面不服从命令,搞了一系列破坏,姑姐算你有理;然后卡抽开始了三观教育外加感情威胁,我以为会起多大的波澜多大的争执,可是就被说服了…说服了…我在旁边心想,珍珠人你们不要太能忍,恢复家园就差小可爱了,你还有心情在旁边看他俩打嘴炮?我都着急了,快把人家的东西还给人家好么? 9. 说到珍珠人,最后人类进攻,她们一个个从保护层走出,手挽手心连心,我以为要发大招了,蓝后就被枪射了???又逃回去了???你们不是会说话么???不是要沟通么???站在那里用爱发电么???连受伤都是爱你的形状??? 10. 反派?剧中有反派么?有,就是将军还是司令的,虽然一出场脑门上就刻着“我是反派”四个字,但是除了最后一句下令与男女主和珍珠星人同归于尽,他也没做什么,存在感相当之弱。 ====吐槽完毕分割线==== 剧情吐槽完毕,就当去博物馆看外星生物展了,依然为出色的特效和丰富的想象鼓掌,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至少是值得走进电影院一看的,不过笔者没有看3D,不知效果如何。无奈的国产电影保护月将好看的进口大片暂时挡在门外,大家且忍一忍。不说了,我要去看《敦刻尔克》了。
这是用最新特效打造的 吕克贝松的童年科幻梦 一场脑洞大开的奇幻冒险 如果你是科幻迷加游戏迷,那可千万不可错过。  剧透什么的都不重要,因为这部电影主线才占了20%,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古典英雄主义歌剧。  剩下的,都是吕克贝松精心调配的瑰丽绚烂、五彩斑斓、赏心悦目的视觉科幻大餐。 吕克贝松,中国影迷最熟悉的国际导演之一,法国人。吕克·贝松的多部作品如《碧海蓝天》、《这个杀手不太冷》都成为影迷心中不可撼动的经典。  而更让鹦鹉君赞赏的是,吕克贝松是少有的能够把艺术与商业结合到位的导演。他可以拍出《第五元素》这样非常自我的艺术电影,也可以编剧监制出纯商业的《玩命速递》《飓风营救》(都是我大爱啊,高中时候看到玩命速递简直惊为天人)。  而这次的星际特工,也可算是他的自我之作。老吕从10岁开始就成为了《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原版漫画的死忠粉(这片子看上去确实像真爱粉拍出来的东西)。 老吕一直想把它拍成电影,但市面上原创科幻大都惨败而归,如最近的《遗落战境》,所以,这种不是IP的科幻电影,片商大都不会碰。  但吕克·贝松人家就是欧罗巴公司的老板啊,自己投资,“自我”一回,就是这么任性,豪砸2亿美金!还请来《阿凡达》原班特效团队全面掌控《星际特工》的视觉效果制作。当然这其中也有中国投资方的支持在内。 所以,你能看见美得不像话的珍珠星球,多维度的奇幻大集市。  吕克贝松在电影中塞入了大量的支线情节,这在好莱坞工业下的科幻片中是绝不可能看到的。 你能在此中感受到法国人独有的诙谐和浪漫。 比如蕾哈娜上演的那段美艳性感变装热舞,拍摄只花了6天,但又花了2年才完成全部的视觉效果制作。  再如救女主一段,用了大量篇幅描写外星人的独特生活方式。 正是这样的任性,让我们沉浸在这个瑰丽绚烂的千星之城,五彩斑斓的外星世界!  吕克贝松就像是10岁的孩子,兴高采烈的展现给你看他刚做的玩具一般! 是的,就如吕克贝松本人所言,人到了一定年纪,才会真正的思考生活的意义,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而拍电影,就是吕克贝松表达自我的方式。  《星际特工》不是适合所有人的商业电影,但它肯定是一部独特的,能给一些人带来欢乐的电影。 而鹦鹉君,真的是挺喜欢的呢,就像上小学时,在图书馆,读着《格列佛游记》的那种惊喜和开心~  最后,鹦鹉君没有被幻兽萌到,却被里面的3胞胎唐老鸭给丑萌了,简直贱的我好喜欢!
当我们提到《正义黎明》的时候,经常提出的一点批评,就是对源材料的使用太过奢侈。那么想像一下,如果将能够撑起至少10年的科幻史诗,疯狂压缩到一部电影的长度,其导致的后果必然也是摧枯拉朽的。 而这就是《千星之城》。 作为欧洲商业电影的旗帜人物,年近60的“十部”大导吕克·贝松依然保持着惊人的创作欲望。《千星之城》充满了创意斐然和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在千篇一律的好莱坞特效大片的对比下,充满新鲜感的艺术设计显得不仅清新,而且富有活力——仿佛每一次眨眼,都会遗憾错过令人愉悦的视觉体验一样。 那么,一部视效突出的科幻电影,就一定是一部好电影吗? 显然不是。 2012年的《异星战场》投资3亿美元,皮克斯金像奖大导安德鲁·斯坦顿执导,原作也和《千星之城》一样贵为经典,然而全球票房将将持平,可谓损失惨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除了视觉效果以外,无不让人觉得非常熟悉——原作《火星公主》已经发行一个世纪,在这百年中,太多后续的文学和电影作品都化用了其中的情节和点子,反而让原作丧失了初读时的震撼与魅力。 《千星之城》也是如此。 和视效相比,《千星之城》羸弱的剧本几乎就是毫无存在感。而人物介绍的匮乏,如果没有“星际特工”这几个字打底,在影片的大多数时间里,你甚至都搞不懂Valerian到底是个人名,还是一颗行星或一艘飞船。吕克·贝松独立创作的剧本跳跃性太大,成为了各个动作戏之间的过渡和转场,所谓的跨越1975年和28世纪,尤其是1975年的戏份显得毫无必要。 97年的《第五元素》,9千万成本搏回2.6亿的全球票房,顺手捧红了米拉·乔沃维奇;20年后耗资2亿美元的《千星之城》,票房回报率很可能连20年前的水平都达不到。 我们也只能希望,《千星之城》在20年后,也能熬成一部邪典太空歌剧种子选手。
吕克·贝松和他的时尚品味一直处在超越好莱坞和自我超越的程度上,《千星之城》也自然如此——无论是场景、生物还是服化道,影片中几乎没有一个镜头不值得琢磨和品味,在3D的搭配下更加丰满异常。但这些视觉效果并没有很好地转化成故事的一部分,显得华而不实。剧本不过是为了一串又一串的动作戏份找个由头,对白也欠考虑,就像是《星球大战》由英文翻成法文,再重新翻成英文一样。而影射现实的政治腐败与难民危机,则太过浅显和轻薄。 而《千星之城》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出现在吕克·贝松对主角,尤其是男性主角的塑造上。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他对传统的男性英雄形象始终兴趣缺缺,甚至不惜破坏男性的既有形象,而硬派且富有智慧的女性角色总是更加瞩目,在故事中也处于更重要的地位。《千星之城》中的韦勒瑞恩的形象应该是勇敢,大胆和应变能力强,但戴恩·德哈恩更像是一个乳臭未干的熊孩子在努力模仿韩·索罗。这已经是娃娃脸的戴恩·德哈恩今年出演的第二个奇怪的男主角了(第一个是《救命解药》),显然他应该在一些规模更小的独立电影中找一找表演的节奏。而卡拉·迪瓦伊的洛瑞琳,显然还分不清面瘫和强硬的区别——不过这也不是她一个人的问题,动作女星=面瘫的逻辑已经存在和歪曲很久了。显而易见地,美貌与胴体是不能自动转化成表演经验的。 要知道,《星际特工》的原作中,两位主人公的年龄要比电影改编得年长得多,这样使得角色之间的互动也更为自然,也更富有魅力。而电影中的愣头青形象,是难以与其身份画上等号的。而两位年轻演员的形象塑造上本就存在着许多问题,不足以从更为花哨的背景中凸显出来。而克里夫·欧文作为反派角色的水准丧失,更大幅削减了影片在情节和人物上的吸引力。
《千星之城》的视效很酷,艺术设计也的确天马行空。但这并不是一部Discovery频道的28世纪伪纪录片,而是一部应该有着扎实故事和角色的幻想电影。 一上来就走了弯路,车开得再快,也到不了目的地。对比《第五元素》,《千星之城》除了特效上的大幅升级,几乎处处都在开倒车。 从“打造好的视效服务故事”,到“只有好的视效就够了”之间,空缺的还有很多。 眼花缭乱的《千星之城》,和同样野心太大的《木星上行》一样,自我毁灭在了毫无进步的里子上。在特效大片统治银幕的今天,原创的太空歌剧更是一场豪赌——并不是有几艘飞船,有几个外星人就是太空歌剧,更不可能随随便便成为优秀的太空歌剧电影。比起故事和人物,吕克·贝松眼中的太空歌剧,显然只剩下引人注目的视觉效果了。 有着成为一套欧洲《星球大战》的潜力,却偏偏只能做一部再浅薄不过的“爽片”。对吕克·贝松,对观众来说,这都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星际特工》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吕克贝松用法国人独有的浪漫和幽默串起了千星之城庞大的宇宙观。宇宙之浩淼,时空之无限,人类算什么,钢铁侠,蜘蛛人,神奇女侠,又算什么,不过都是蚂蚁,尘埃罢了。唯有吕克贝松,胸怀宇宙。
影片7月在北美上映时,影评人给出了两极分化的评价,直至达成一种平衡——好评和恶评不相上下,观众也分裂成两派。而在票房上,对于一部成本高达2.1亿美元的超级大片,北美首周只拿下1700万美元,可谓惨败。
长期以来,好莱坞垄断了全球科幻电影市场,美国强势文化的排外性,直接导致了这部由法国电影公司主控的影片遭遇滑铁卢。《法国周刊》就指出,导致《星际特工》在美国遭遇口碑和票房冷遇的原因,既有根深蒂固的文化品位上的区别,也有基于保护主义的现实原因。
但抛开令人遗憾的北美票房以及批评家们的瞎哔哔,影片的想象力和华丽画面绝对令人过目难忘,借用《指环王》导演彼得杰克逊的一句评价:“从未有过的致幻华美,永生难忘的大屏幕冲击!”
从宇宙观上看,《星际特工》是《阿凡达》和《星球大战》的混合体。
2009年,《阿凡达》开创了3D电影的先河,卡梅隆在影片中构造了一个迷人的外星球——潘多拉。那里有会发光的植物、色彩艳丽的飞龙、蓝色的类人生物。这部极具想象力的影片带给电影界巨大的冲击,此后3D技术日新月异,视觉大片层出不穷,但至今为止仍没有一部电影能够在视觉想象力上超越《阿凡达》,直到《星际特工》出现。
这是一部极具风格和充满视觉奇观的电影,在其庞大星际版图中,一颗宁静祥和的星球缪星仿佛《阿凡达》中的潘多拉,而数百种生命体共存的千星之城则对应《星球大战》中的银河系。当然,他们都由着自己独特的运转法则。
吕克贝松用法国人独有的浪漫和幽默串起了千星之城庞大的宇宙观。宇宙之浩淼,时空之无限,人类算什么,钢铁侠,蜘蛛人,神奇女侠,又算什么,不过都是蚂蚁,尘埃罢了。唯有吕克贝松,胸怀宇宙。
本片的外星主角是生活在缪星的“珍珠人”,平日的工作很简单,就是打捞海里的珍珠,再用一种特殊生物“转换兽”大量复制,产生能量以维持星球的运转。因为每天被珍珠所滋润,缪星人都有着模特的身材和雪白的肌肤,据说吕克贝松为了打造缪星,特地找来了一众超模扮演“珍珠人”。
放眼看去,阳光彩云沙滩之下,满屏的俊男美女,超萌的转换兽,连植物都生长得体态优美,宛如仙境!但是,一次突如其来的星际战争,缪星被毁,仙境化作地狱,只有少数“珍珠人”得以幸存,他们在茫茫宇宙中漂泊,渴望着重建家园。
影片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两名地球特工在执行任务时误入“珍珠人”的复兴计划,进而引发了一系列故事。这部影片充满了想象力,科幻中带点幽默,与传统的美式科幻片完全不同。那些想从中发掘复杂人性的观众,可能会失望。
在影片中,吕克贝松展示了未来的VR集市。就是一块戒备森严的空地,可当你在入口处输入自己的基因密码,戴上VR眼睛后,眼前立刻出现一个超级大市场,商贩在沿街叫卖,成千上万的店铺等着你买买买,这简直就是购物狂的天堂啊!能看、能试、还能直接买。如果取下眼镜,看到的则是一群人在荒地上漫无目地闲逛。走出集市后,人们只要把购买的物品放进转换器,就能拿上真实的商品回家了。
此处有一个有趣的桥段,不知吕克贝松是否借鉴了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女主角为了混入集市,用一种特制的药水射中了守卫的哨兵,再给助手也注射配对的药水,助手就能控制哨兵的一举一动了,这不就是《西游降魔篇》中的“听话符”吗!不过,“听话符”的笑点和精髓是两人在不同的场景做同样的事而产生的错位之趣,在幽默上显然更为高级。
人类的基地位于千星之城阿尔法,这儿有几百种外星生物共存、未来飞行器在城市间穿梭,这里是联合国、华尔街、也是百老汇,男主角穿越4个城市的一场追逐戏是本段的重点,但人物间冗长的对话和缺乏冲突让此处稍显乏味。
随着故事情节进展到千星之城的边缘,观众还有幸看到一场高科技的变装秀。《一步之遥》中,在3D技术的加持下那场旧上海的选美大赛让人眼前一亮,但也只能无限接近现场效果。而蕾哈娜饰演的舞女泡泡,传神演绎爵士舞者、学生妹、猫女郎等不同角色,5分钟内变装10次。而泡泡变装的技能不仅仅是炫技,却也推动着后续情节的发展,恐怕只有浪漫的法国人才能将歌舞植入得这么和谐吧。而观看这种高科技的变装秀,除了电影,在真实世界中,我们是绝无眼福的。
吕克贝松的本意是参照星战系列打造星际特工,本片作为系列电影的首部如果获得成功,一定会有续集推出。要知道迪士尼旗下三大王牌之一的卢卡斯影业就只做《星球大战》系列,每隔几年推出一部新的续集。
作为标准的美式科幻,《星球大战》的卖点在于卢卡、西斯尊主、绝地武士这些角色之间错综复杂,难以割舍的关系,这是该系列可以一再挖掘的创意源泉。
不过,法国人可能不这么认为,本片中并没有你死我活的激烈冲突,人物也基本上是直来直去。即便星球被毁,缪星人也能在时光流逝中化解深仇大恨;他们与人类的对战中,所用的武器貌似威猛,发出的子弹竟是珍珠液,仅将人裹住不能动弹而已。而人类中最大的恶人也只是要保全自己的名声,无论他怎么板起面孔、声嘶力竭的大喊要杀光珍珠人,观众不但没有恐惧反而会产生一丝同情。
有意弱化冲突,不是吕克贝松的失误,那是他有意为之的童心。看过吕克贝松电影的观众应该知道,他的电影中总是充满了天真,情节简单明了,人物常常游走于善恶两个极端,这是法式的浪漫,而非美国人的世故。因此,我们无需用美式大片的固有模式去要求法国人。电影的奇妙之处也在于此,观众不仅仅是获得视听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身临其境感受不同文化的差异。
很多人说豆瓣无脑吹国外的片子,我以前一直觉得这种说法是错的。因为不可否认很多国外片子制作水准、故事、演员什么的都很不错,但这部片子这次真是刷新了我的认识,居然这么多人打三星四星五星,热评还说不理解外网为什么给这个片子差评……
说实话,我真的觉得都不是说钱了,简直是浪费时间。看到前面珍珠人那一段我觉得这个片子能有四星。
随后男女主出场开始油腻的尬聊我觉得……给看起来还不错的想象和画面去一点面子,能有三星!
然后男主出事女主用莫名其妙的方式莫名其妙的救,再然后尬打了几分钟的嘴炮女主出事男主又迅速用莫名其妙的方式莫名其妙的救,我????。到这里,看在蕾哈娜的热舞确实nice的份上给两星!
最后珍珠人神秘的向我们说了一大串我们早就猜到的故事,并且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跑出来站成一排被打之后嚎叫着又躲回去???……可能是为了展示爱与和平吧……。
男主说:“我是个军人!虽然我已经违反了上级命令背叛了指挥官还把他给揍了但是这个生物是全宇宙最后一只没有命令我绝对不能给他们!!!”
女主说:“哼!小拳拳捶你胸口!你为我死我不感动,可是你支持我把这个给它们我就超级感动还要嫁给你!
男主:“真的呀?太好了!你现在立刻马上过去拿给他们!快!”
一星吧……
(说一下我觉得吴亦凡的脸出现还怪可以的,6666666)
worst casting EVER!!!!!!天哪到底怎么选出这两个人的他俩出现时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连rihanna跟吴亦凡相比起来都如沐春风。特效不错故事cheesy,但主演实在太烂太烂了整个电影观影体验太糟心了。再见吕克贝松👋👋👋👋👋
真正意义的太空歌剧,开场乐一听就要哭。好看到眼睛都舍不得眨,结束了才意识到眼珠快瞪出来了。出场的人类异形正反派男女也都超极漂亮,连Mül星皇帝都莫名苏死人。戴安甜心的鼻音再加进来……啧啧。有个法国佬提醒了我,本片在米帝扑街是因为贝松没去讨好某集团,这么一来就好理解了。
给转化兽吃了男朋友,它就可以变出好多好多的男朋友。
戴涵涵一抛媚眼我就晕了,鉴于他全程抛媚眼,我的评价并不可靠。另一方面,故事千疮百孔,人物性格变来变去。但第三方面,场景概念和外星想象又很喜欢。克里夫欧文和伊桑霍克打酱油。闺女看到吴亦凡差点把可乐杯扔了,他的角色叫Neza,哪吒?大量暗色场景(偶现鲜亮我朝国旗)。3星表示不好评价。
网游特效,剧情十分之白左烂俗,各桥段之间的衔接基本放弃了逻辑思考,写剧本的工资大概没给够。男女主性格也很讨人嫌,男主明明是阴暗小受人设非要强拗霸道总裁直男画风。五星红旗出现的时候我喷了,这硬广真够硬的。
美翻了,想象力满分,喜欢得不行,人家这美术这特效,就冲这个审美至少三星半了,这片分数怎么这么低啊完全无法理解,看太空片需要看的概念和视觉这片基本满分啊,蕾哈娜那一段实在太精彩了,剧情是蛮简单的,但是也没有大的硬伤,尤其是前半段简直今年我看过的最惊艳的了,连吴亦凡都不尴尬呢。
被外媒黑过头了,至少也是今年目前视效最佳的大片,想象力吊炸天,场景构置就一弱化恶趣味的升级版《第五元素》啊!优缺点和《超体》一样,设定有趣故事忽悠,重头戏不在主线终端而是一路上的奇观展现。卡抽和戴恩化学反应太棒,Rihanna登场致敬了一把《歌厅》,吴亦凡戏份刚刚好,演得很本分不违和~
强行加入中国元素有必要么
前半段真好看啊,感觉在目睹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太空歌剧系列的诞生!直到蕾哈娜出场那一大段完全脱离主线,接下来整个后半段一泻千里,塞满了糟烂文戏。所有的高潮戏烧钱戏都在前半段,后半段完全是在尴尬硬撑,像是做了一半预算超支没钱了,只能赶着潦草收尾。两个主角简直辣眼睛。
视效完美,对于阿尔法城的刻画瑰丽而奇妙,那些充满特色个性的宇宙种族也让人迷醉,将人类主角对比得平淡无趣了。超级英雄电影的崛起将这些年好莱坞的想象力都困在了地球上,好在我们还有一些导演不会忘记仰望天空。
视觉还是不错的,很酷炫。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两分给美术设计,一分给Rihanna
3.5 异想天开的画面与设定在酷炫夺目特效中融合很棒。吕克贝松还是比一般美国好莱坞导演要更会运用想象力一些。故事不算差,整个冒险也精彩。概念设计绝对是值得一提的亮点,视觉效果一级。
科幻片里最喜欢的就是这种设定华丽的多文明宇宙,感觉改成双男主结构会好看很多,现在谁要看男女搭档工作间隙打情骂俏啊!
这年头还能看到部古典科幻真不容易啊!除了青少年感太强的主演,以及和背景毫无瓜葛的剧情外,其他都很不错,这件事没必要发生在千星之城上,这是最大的硬伤。但古典科幻可以不管剧情的特权让这点可以被原谅,前半小时展开背景是精华。
20170720。比Mummy好看呢。本以为影院里会有很多支持爱豆的亚洲小女生,结果一屋子老美,我想多了。电影时间好长,看到满满的诚意,剧情方面果然有原著支持就是不会太差,总之比预期的好啦~进入中国市场似乎是必然,有两次大大的中国国旗特写,还有一段普通话播音,哈哈哈。哦,对了,看完被蕾哈娜圈粉
看两个智障谈莫名其妙的恋爱真TM太尴尬了,烂故事,蠢台词,可惜了2亿美元堆出来的特效。
男女主角像两个在巴拉拉星球上对话的智障
吕克·贝松也算良心导演了,从中国拿的钱基本都砸特效上了。整部电影的亮点在于不断展示千星上奇形怪状的物种,剧情和打情骂俏都让人想一键快进。搞得你昏昏欲睡但又睡不着的电影好~讨~厌~呀!😢
很美很精致,但节奏太差了,所有重点故事全挤到最后20分钟,拖拖拉拉的简直不把人逼睡不罢休的架势。多加一星给Rihanna的那场表演,导演真是给足她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