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王朔的代表作品。
影片讲述张明和胖子是北京城内两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小青年,他们靠仙人跳假冒警察敲诈富商赚钱。除此之外,他们还经常在街上搭讪女青年寻找刺激。这一日,张明遇到某大学外语系女学生吴迪,这两个身份悬殊的年轻人却擦出不该有的火花。张明的玩世不恭很快让充满浪漫情怀的吴迪倾倒,从此对他忠贞不二;然而张明却只是随便玩玩,他毫不珍惜这个纯洁女孩的感情。倍感受伤的吴迪出卖肉体,自甘堕落,更因此付出生命。张明则在一次抓捕过程中锒铛入狱。三年后,张明获释出狱,他得知了吴迪的遭遇后,懊悔不已悲痛万分。他为了养病,在前往某海滨城市的途中,邂逅了爽朗的女大学生胡昳。胡昳和吴迪很相像,让张明有了似曾相识的感觉。此时张明已经变得温和善良,他劝阻胡昳在夜晚私自和两名作家前去游泳,胡昳不听劝,结果被性侵,张明感到无奈。最终,张明安慰胡昳,将其送回家后,自己站在海边不知何去何从。
影片中“扮演仙人跳”、“猥亵少女”等情节都非常突出地体现了王朔电影的特征,即描写在原有的秩序破坏、新的秩序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出现在城市中的灰色人群。
2 ) 这是我爱人。。
小时候我爸妈有好多王朔的书。只让我看诙谐卷,趁家长上班拿来纯情卷矫情卷自我教育。 印象里跟我妈看过这部电影,只记得那女孩儿,胡亦,大方的说,这是我爱人。
后来上学,觉得爱人这俩字儿太土了,我爸在酒席上就是这么介绍我妈的。我还问他们怎么不互相叫老公老婆。
然后有一天突然觉得我的爱人在哪儿呢? 在心里一遍一遍念爱人,我好像已经爱上他了,等不及到遇见他的那一天了。
3 ) 八十年代泡妞教育片
跟原著比较接近,配乐、韩乔生解说、垫肩蝙蝠袖衣服、男女人物发型、黑白窗帘很拉风很八十年代,比起《青红》等从现在刻意要回到过去自然多了——本来就那样嘛。
片尾曲《找朋友》,真是怀旧啊
请,请,请朋友,
你是我的好朋友。
敬个礼握握手,
你的我的好朋友。
老爷爷老奶奶,
你可是找到了好朋友,
小妹妹小弟弟,
你可想有个好朋友,
天只是蓝色的天,
地只是五色的土,
神只是人造的梦,
人只是有女还有男。
4 ) 关于这部电影当年的一点往事
1988年,中国文艺界的"王朔年",王朔拿着别人未经同意根据自己原著《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改编的剧本来找夏钢(夏钢当年还是挺有名的,第五代导演中最早露头者,21世纪后就拍电视剧去了,过了十几年后拿着《夜色撩人》复出),夏钢一看剧本里的故事不错,有点动心,就是写的不像个剧本。王朔说,我有两个朋友,我让他们请咱们吃顿饭,然后丢给他们改编吧。于是就骑着自行车蹭饭去了。之后那两个小伙子就来回跑,一星期给夏钢看几次稿,最后出来这部电影,那俩人就是冯小刚和叶大鹰。 还是原著小说读起来更精彩,王朔的文字当年多牛逼啊,只要翻开他的任意一本书,你就想通读他的所有书。
5 ) 值得你去品味的故事 用最古老的电影方式
尽管这部电影拍的不够精致 也不符合什么水准 但是它确实能打动你的心 只因源自故事本身的魅力 用最为简单的人物 勾勒最能打动你的故事 每一次我看与王朔有关的东西 总是屡屡的激起再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这就是王朔所与众不同的号召力 他是一个时代的经典代表 用他那极为敏锐的 能洞察一切的笔尖 真实的 滴水不漏的 为我们展现了那个文化、经济、政治都处在巨大变革前的躁动年代 这个时期的荒诞与可爱俨然是经典的 永远的不可复制 也永远的一去不复返 从另外的一个悲观的角度来说 就如同王朔的才华 除了能在那个适宜的年代有所发挥 别无二处可寻
关于这部影片 值得谈到的东西 实在太多太多 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表达的清 我期望我还能为这部影片再有时间多写那么几句 呵呵
(如果有时间 这部电影的影评 我会重新来写)
6 ) 第五代镜像中的边缘人群,和对女性一厢情愿的意淫
看了“王朔年”两部电影,才总算摸出些门道来。感慨就是:略幼稚,想多了。
男性:无父,同样也无母,“父”形象的失落指代是多方面的,政治、思想,一种无根漂浮的状态。如同姜文阳光灿烂中的大院孩子,只是大院孩子的军人父亲只是暂时缺席,而王朔笔下的顽主干脆永远地失去。无业,靠违法的勾当赚取钱财,其实也是边缘人群。所以大城市里的边缘人群在第五代时就出现了,只是表现方式是故事化理想化的,不像第六代那样以粗粝的影像和生活流的方式去表达。爱无能,心里谁都不爱,只爱自己,而其实不懂怎么爱自己。
女性:文科大学生,清纯,漂亮,在爱情中能操主动,对男人(一个痞子)执着的爱,每次爱都是“能为你去死”,结局皆是被痞子给坑了。同样作为一个女大学生来看,这纯粹是对女人一厢情愿的意淫。首先可以看出王朔的审美,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大概如此,女大学生,漂亮单纯,天真狂热,这是许多痞子的爱情梦,现代男屌丝的性幻想。其次是,痞子的魅力到底能有多大,一个无业的男青年如何吸引高知女性?当真有那么多女子会“我才不管你是干什么的”吗?吴迪,吴迪的翻版胡昳,皆轻易地坠入情网,丝毫没有羞涩地表达感情,既结合了单纯妹子容易被骗的特点,又和情场老手一样懂得主动出击,真是男人的完美猎物。吴迪还很“女性主义”地在首次约会主动买单,劝张明不再继续敲诈勾当时还说能给他钱,真不知这位黑富美的钱哪来的。最终竟能因为张明而堕为娼妓,不知外语系的女生看了有何感想。最终的自杀,故事的安排好像是为了唤起浪子回头,苦情戏的调子,老套的母性救赎寓言。
空间:酒店大厅,新兴的鲜果吧,闹市街头,天安门广场。歌舞厅,家庭空间中的酒水音乐。顽主的生活空间。
音乐:作为画内音时是英文歌曲充斥,大概是当年时髦北京的常况。《hand in hand》交代的是1988年汉城奥运会,可是三年后张明出狱后唱的却是《狼》,媒体和音乐的介入可以起到一个时代背景的传达,只是《狼》的出现却是莫名其妙,本来男主人公一点都不配这首歌,何况年代上来讲也不对。在这么多时髦音乐中,吴迪唱的却是《找朋友》这个儿歌,这又是何深意?其中还出现录音带对声音的记录。
警察:警察意味着绿军装、父权、体制、束缚、威胁,也是顽主(电影中是痞子)一代所追思不得而畏惧、躲避的。在《轮回》中,军服就是被嘲弄的对象,两个舞蹈学院的漂亮的女生对着国旗下纹丝不动的警卫员挤眉弄眼;在姜文电影中被孩子所崇拜和向往的绿色军装,在王朔笔下已成了被调侃戏弄的对象了。《一半》中,张明和方方靠假扮警察讹钱,无疑又是对这个形象,或是说对绿颜色的讽刺。绿色军服所能赋予人的力量竟如此巨大,钱财在这层衣服的包裹之下也显得这么易得。只怕也就当年能在电影中如此表现了,现在断过不了审查。
虽然同是王朔电影,夏钢这一部,还是比黄建新差很多。顽主形象的传达也不到位,感觉是流氓习气偏多,那种自恃聪明玩世不恭的味道没了,甚至嫖赌欺诈,早不是葛优所塑造那类顽主形象了。这才是真实的边缘人物,贾樟柯式小武的前奏。
我不喜欢晴朗的早晨,看到人们兴冲冲地去上班上学,我就感到形单影只,油然生起一种空虚与孤独的悲凉。→听到张明在正片03:27的内心独白,我就觉得他不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普通小青年,还带有些文艺青年的属性。→片子一般,好在不像2008年版让我嫌弃,影片的年代所带来的反差有增加观影的小趣味。
“交罚款,一人十块。叫什么?“““王朔””哪个学校的?“社会大学。”资料馆。
真好看,是痴迷的明亮爽朗迷迷瞪瞪的80年代气味,和米家山的《顽主》一样有意思,比几年前刘奋斗莫名其妙的版本好太多。今天的国产导演再也拍不出这种青春体感,再也没有一个墨镜青年能顶着大太阳坐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对着天安门一脸迷惘的等女孩了吧。
“王朔年”
演员太面
海报不对,是刘奋斗导演的版本的。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是那时开始的吧?文化意义比艺术价值大
这是一部毒性非常大的电影,小孩看了会犯错误的~我觉得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就是中国垮掉的一代,垮掉不可怕,因为直面残破的世界和自己,才有了优秀的伤痕文学摇滚乐和文艺片。《中国电影史》还提了这段时期的王朔电影。
我第一次遇见你,你放风筝在蓝天。
不少场景处理的相当精彩,同样是王朔作品改编,比夏钢自己的大撒把更具特色与实验性,但是被配乐和电影馆片源的音效吓尿了。刘奋斗的版本就完全没有北京味了,大胆程度显然也受到此片的影响吧。
配乐诡异,意外新鲜的氛围。黑天鹅般的黑化爱情。粗放的色彩布置,简单的寓意
电影资料馆 激情八十年代
生活的残忍之处,就是给活下来的人,还留了一点希望。(ps,所有人物一开口都是王朔腔,很多场景让我想到小时候的沈阳,这配乐更是绝了,大晚上看得我毛骨悚然的。)
王朔有仇女症,所以才把女主写成傻逼。王朔又恨自己,所以把男主写成傻逼
命运的玩笑多少让人有些苦涩和无奈。
文本外的意义大了去了。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有时爱情就像个婊子,你怎么对她,她就不怎么对你
仙人跳男遇痴情女,入狱改造成五好青年,海滩心理辅导文艺少女。作为八十年代末北京市风俗文献考来看,还是不错的,体制内这种完成度也不容易,但比起08年刘奋斗的翻拍,还是差了不少啊
原来朔爷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得加点时代背景才够劲,就连各种内心独白都觉得特别有味道,比较之下刘奋斗那版简直是狗屎……
看了08年的版本再看1989年的,真是让人说不出什么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