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叹不停机

综艺大陆2023

主演:唐鉴军王小利杨树林文松田娃周云鹏

导演:内详

播放地址

剧照

惊叹不停机 剧照 NO.1 惊叹不停机 剧照 NO.2 惊叹不停机 剧照 NO.3 惊叹不停机 剧照 NO.4 惊叹不停机 剧照 NO.5 惊叹不停机 剧照 NO.6 惊叹不停机 剧照 NO.13 惊叹不停机 剧照 NO.14 惊叹不停机 剧照 NO.15 惊叹不停机 剧照 NO.16 惊叹不停机 剧照 NO.17 惊叹不停机 剧照 NO.18 惊叹不停机 剧照 NO.19 惊叹不停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09:27

详细剧情

衍生节目延续了正片节目的内容,释放更多正片中承载不了的精彩瞬间,从更多元维度向观众展示真实的东北生活与文化。节目聚焦于东北特色文化和民俗,选取东北代表性场景和地标性建筑,通过让嘉宾们在当地的之中开展集美食、游戏于一身的诸多活动,从故事背景里展现出当地独有的风土人情,激发嘉宾和当地文化以及本土居民的化学反应,深度展现了东北各地的旅游风光、自然环境、商业场景和生活方式。

长篇影评

1 ) 彩蛋,你不知道的摄影机背后的事

周五的电影鉴赏课,学科老师带着我们科一百多人浩浩荡荡前往川崎的影院观看这部电影。对于我们放送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这部片子太容易有共鸣和代入感了。下午请到了电影的导演上田慎一郎先生给我们做了分享,他真的是个很可爱的人,幽默健谈,身上带着对电影的热爱。是对电影的热爱,而不是对这个圈子的热爱。他讲了几件有趣的事情,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

1,300万

被大家津津乐道的三百万是必讲话题,上田桑说请演员没有花到三分之一的钱,大部分演员都是他的朋友所以甚至有无料出演的。(当然也想请广濑丝丝这样的,但一天就要好多钱 可爱的导演如是说)

大家记得那个哇哇大哭的婴儿吗?那是上田桑的儿子,当时是三个多月大。

片中导演住的房子,就是上田桑自己的房子。

服装更是大家自己用剪子剪一剪弄弄脏做出来的。特效化妆也没有投入太多。

2,8天拍摄、6次一镜到底

仓库的拍摄一共耗费八天

三十多分钟的一镜到底一共拍摄了六次,因为总有化妆来不及了,演技卡壳了,摄像跟不上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第五次的拍摄非常完美,丝毫没有出错。但上田桑想要保留那种没办法第二次复制的东西包括小失误,因为这样更加真实,太完美反而没有趣了。

3,请务必要看的电影

因为有同学提问希望上田桑推荐一些希望我们看的电影

上田桑打太极,“那很多的啦”

最后居然是《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4,上田慎一郎

上田桑说自己没有上过电影的专门学校或大学。几年前欠债两百万,无家可归。遇到很多的不如意事。但没有改变自己喜爱电影的事。被问起为什么想到要拍这样的片子时,他也说“这次就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东西。”

在课的最后,老师请他为我们留一句话,他告诉我们,20几岁的时候要去经历去失败,30岁的时候这些失败会成为你的武器。

“因为喜欢就去做”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如同这部片子一样,上田桑用最最直白的方式告诉每一个人,我就是喜欢拍电影。

尽管你要面对很多你无法预料,心力交瘁的事情。尽管有要求奇葩的投资方,太有想法的演员和太没有想法的演员,麻烦又不规矩的群演,尽管你使出浑身解数成片未也未必有很高的质量。

尽管拍电影的过程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但是一件热血的事情。如果你也喜欢,也有一片赤诚之心,认真又投入,那么请努力去经历去失败,努力将一切转化为你的能力你的武器,让摄像机不要停吧!

最后附上可爱的导演sama

左为我们科主任 右为导演上田慎一郎

好想要导演的同款T恤。

最后大家一起合照了,然后上田桑说 请大家一起做一个丧尸的动作吧

2 ) 怎能不热爱电影

原来电影还可以这样拍啊。

这部电影一开始给我的印象,是《听说桐岛要退部》那样的。毕竟都有cult片情意结、都有讲拍电影,以及某种程度上的“戏中戏”设定,还都表达了对电影的热爱。

但其实两者的区别还是蛮大的。《桐岛》中,拍电影只是故事的其中一条线,而《摄影机不要停》则是将“拍拍电影的电影”这一主题贯彻了全片,它没有像前者那样探讨年轻人无处安放的心结,而是纯粹地表现对电影的热爱。

电影最为人称赞的地方在于开头那一段堪称片场灾难的37分钟长镜头,不过在讨论这条长镜头之前,我比较想讨论电影的其它部分。

除长镜头之外,电影对人物的塑造也是相当深刻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父女的故事线,这一条故事性的设置其实也涵盖了全片的主题,即对电影的热爱。

父亲是一个不算成功的电影人,拍过电影、访谈、MV,可以看得出来在繁琐的工作中,他对妥协是习以为常的,不强求演员真哭,不介意用眼药水,在对待剧组时也是尽可能的和颜悦色——就跟普通的中年上班族一样,被生活与工作磨去了棱角。得不到女儿的认可,包括妻子也不认为他会接下“现场直播长镜头戏中戏”这样的工作。

从父亲在接到工作时的反应来看,他确实是不太愿意接受这份工作的(想必也是因为他知道要拍好有多难),但是为了让刚刚被赶出剧组的女儿开心起来,他最终还是接下了这份工作。

在筹备的过程中,父亲一直周旋在不靠谱的演员、诸多要求的录音师、棱角分明的男一号还有不能被颜“哔——”的偶像女演员之间,这个时候的他依然是如履薄冰,焦头烂额于满足各方需求的。虽然此时的女儿并不会觉得他有多伟大,即便到了片场也还是会嫌他挡住了自己看男一号的视角。

女儿对父亲的认知是在直播过程中逐渐改观的,她发现原来父亲也并非总是那样的窝囊,他其实也不认可那些得过且过的技俩,也很烦自视甚高的艺人,只是为了生活和工作,他必须要将自己的愤怒掩盖在和颜悦色之下,只有到了镜头前,才得以毫无顾忌地将自己所承受的压抑宣泄出来。(虽然还未到中年,但我仿佛也能够理解这种不得不舍弃自己坚持的心态)。

因此,可以说,父女线是作为与片场线这条明线相对应的暗线所存在的,在明线遇到冲突时补充解决方法(从一开始的妈妈代替演员,到中间女儿直接补完中断的剧情,都是起到一个化解冲突的作用),明线提供笑点,暗线推动剧情发展。

而最终,两条线在电影最大的冲突点,即直播将要结束之时汇到一起。已经上头的父亲面对要求随意解决机位的制作人爆发了,女儿明白父亲也是真切想拍好电影的心意,也凭借着她幼时与父亲的经历找到了解决方案,在让电影完成拍摄的同时,也完成了与父亲的和解。这是电影在剧作上的亮点。

另一方面,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剧组各方是纠葛不断的,不管是诸多意见的男一号,还是向父亲施压的制作人。但到了最后一个镜头,所有人合力搭起了人肉机架,坚持到直播结束——

然后他们都疲惫不堪地,在笑。

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太多的突发状况与麻烦,有太多的争吵与矛盾,但到了电影杀青的那一刻,大家都在笑。

我想起自己在一次端午假期的时候有去过学姐的剧组(天台戏)帮忙做录音,五月的深圳日光毒辣,两天下来我被晒成了红色。但是我的心情还是比较愉快的——

因为拍电影是一件会让人热爱且沉醉其中的事。

讨论完剧情,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长镜头。

我很喜欢长镜头。

原因大抵是因为,拍摄一条优秀的长镜头意味着剧组全体人员的高度配合,过硬的运镜水平以及周密的机位及构图设计,很多时候还需要加上一些运气的成分。(这里是否要cue一下毕赣?)

不过在《摄影机不要停》中,它并没有给我们展现一条优秀的长镜头:能把人晃吐的手持、莫名其妙的尬演、还有将镜头对准上楼梯的女主角的屁股(这样真的没关系吗导演!)……电影开头呈现的这段37分钟的长镜头就观感而言实在称不上好,甚至可以说是“长镜头劝退教科书”级别的糟糕。

但当导演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戏中戏的设定时,一切就变了:这条长镜头的全部纰漏都被补上了,它的一切不足都可以被归咎到状况百出的拍摄现场,也就可以理解成刻意而为的设计——换言之,它是一条完美的长镜头。

这是取巧,没错,但除了取巧,我看到的是对电影的热爱。

没有成本(不到18万人民币)、没有卡司(演员几乎都是十八线)、甚至没有技术——我们只是普通人,没有杨索或是卢贝兹基那样的惊世之才,但我们还是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拍下影史留名的长镜头,告诉观众,即便是普通人,也能够拍出伟大的电影。

3 ) 映画の力をなめるな

制作成本不到300万日元(约18万人民币)培训机构出品的众筹作品,《摄影机》6月份在都内2馆限定公开,一个多月后全国150馆上映打进周票房Top10。不管最终能不能达到媒体吹的10亿日元票房,这部破收益率纪录的独立邦画已经注定被载入日影史册。

丧尸元素和废柴男主的元素难免让人想拿吉田大八的《桐岛》来作比较,但看完后我更多联想到的是同样属于B级以下小制作的内田英治《下众之爱》。

高中毕业开始自学编导,写过搞笑剧本子的上田导演显然交出了一个可爱讨喜得多的作品。相较于《下众之爱》里内田不留余力地展现底层电影工作者夹缝中生存的阴郁以及专属于cult片的各种fetish元素相比,《摄影机》是从接地气的学校workshop项目开始,一心作个好懂好玩好拍好演的作品。上田导演在剧本设计初期就融入了舞台喜剧的经验,把故事分成层层叠加的三等分,每一部分都赋予明确的定位。第一部分的铺梗,第二部分的背景说明和第三部分的升华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对硬件条件的依赖,而用心打磨了剧本内容。最受恶评的第一部分虽然确实会因为粗糙的镜头和表演吓退部分观众,我倒觉得小制作和话剧风的特点反而让长达37分钟的一镜到底长镜头噱头十足却没有炫技感,这部分的尬演也有种“破次元壁”的真实和诙谐。相反更可以展现导演叙事能力的第二部分背景说明全程功能性的白描,当然也有受限于片长的因素,但粗糙的节奏还是让人会有点担心导演实际的剧情片叙事功底如何。第三部分的升华则是高潮迭起,丢搞笑包袱的节奏驾轻就熟,结尾的升华也是非常聪明,密度极大笑中带泪的观影体验就个人而言算是在日本最酣畅淋漓的几次之一。

日本人永远爱热血励志的理想主义,上田导演没有像大多数独立电影人避开这种迎合大众趣味的类型,而是相反用极度贫乏的物质条件把这种理想主义刻画得更加壮烈。电影最后几幕对“映画爱”和“不忘初心”的呐喊把电影里的虚构与现实中拍摄条件同样艰苦的《摄影机》剧组联系在一起,让全片最后爆发的情感力度暴增几个量级。

就像上田导演在TOHO日比谷的感谢登坛说的“映画の力を信じて本当良かった”,《摄影机》让观众久违地感受到拍电影、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梦想和快乐是可以多简单纯粹。如果《摄影机》能让被委员会和垃圾漫改拖得死气沉沉的日本影像行业重新反思“映画の力”那真的是功德无限了。

(最大的遗憾是上田导演本人不会演戏,要是会演自己直接上男主角那情怀加成肯定再多1个亿票房吧!!)

4 ) 《釜山行》后又一部丧尸爆款,18万成本赚1.8亿票房!

1

幸 运 儿

2018年已经进入了尾声。

几乎可以宣布,今年大陆最幸运的影迷,是来自重庆、广州、深圳、北京的一小部分观众。

因为TA们抢到了一部足以载入史册,并很有可能进入豆瓣top250的电影票——

《摄影机不要停!》

2

全城疯抢,一票难求

11月30号,中午12点,北京日本新片展开始抢票。

其它影片鲜少有人问津,但所有人都对《摄影机不要停》面露凶光。

根据前面几站的同志留下来的血泪教训,时间一到,必须一刻不停地摁爆手机屏幕,否则留给你的将会是一句冰冷的提示——

影迷最大的悲哀,在于想看的太多,而单身的年限太少,手速不够......

在不到半分钟的时间里,大家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嗯,开票30秒之后,《摄影机不要停》宣告售罄。

社交平台上,顿时一片哀嚎。

冷静之后,大家进入了疯狂求票的节奏。

今年一张《小偷家族》换一套房的盛景,再现江湖。

原本售价60的一张票,有人加价到999,溢价超15倍。

可怕吗?更可怕的还在后面。

3

以小博大,票房奇迹

《釜山行》成本100亿韩元,约等于6000万人民币。

《僵尸世界大战》成本1.9亿美元,差不多13亿人民币。

就算是1996年的《杀出个黎明》,也花了1个多亿人民币来拍摄。

拍丧尸片,银子都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燃烧。

而《摄影机不要停》,制作成本仅300万日元,换算过来,是18万人民币......

数体教的巴塞君,只知道毕志飞拍《逐梦演艺圈》都花了2500万。

18万,在国内可能连宣发费的零头都不够。

所以一开始,本片只在日本一个艺术院线旗下的两家电影院小规模放映。

但在连续72场满场之后,社交平台开始爆炸,影响力成几何倍数增长。

在瞬间赚回成本之后,《摄影机不要停》进入日本院线,开始屠榜之旅。

排片率从0.4%逆势上扬到47.4%,堪称奇迹。

放映影院从2家到300多家,甚至普及到了边陲小镇。

票房从一开始的800万日元,飙升至现在的30+亿(人民币约1.8亿),在日本仅次于金棕榈《小偷家族》和爆火的真人漫改电影《银魂》。

34岁的不知名导演+全素人演员+超低的制作经费,居然换来了1000倍的票房收益......

在横滨国际电影节上,全体剧组人员获得了评委会大奖,以表彰他们的卓越贡献。

在征服了票房的同时,专业评分也砰砰砰地往上涨。

烂番茄新鲜度100%,爆米花指数98%。

豆瓣热评第一条,称本片将会载入cult电影史。

真的有如此夸张?

在这里拉个小仇恨,巴塞君上个月成为天选之子,很幸运地抢到了票,已经提前看过了这部大作。

亲测,是部神作!

PS:以下部分的剧透程度只到简介和预告片为止,绝不影响观影体验。

4

一镜到底,恐怖活尸

《摄影机不要停》的英文译名,One cut of the dead,一镜到底的丧尸片。

听起来很新颖,但拍摄难度极高。

丧尸演员万一想喝水了怎么办?想上厕所了怎么办?演员表现不出真实的恐惧怎么办?

导演非常头疼。

但直到这个电影剧组在深山废墟中发现丧尸真的存在,他发现一切都变得不再困难了......

演员们开始遭到丧尸的袭击,仓皇逃生,同时发现这个地方可能被诅咒,根本没有逃脱的可能。

在绝望之中他们发现,导演手上的摄影机,一直没有停下来......

随着剧情的推进,在这个废墟里发生的事颠覆了我们的认知,“恐怖”的秘密一点一点露出水面。

没有停下来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5

拒绝剧透,请去影院

毫不夸张的说,《摄影机不要停》是巴塞君2018年的最佳观影体验,甚至是踏入二十岁以来的最佳。(你猜我多大)

在我看的那场,全场观众爆发雷鸣般的掌声不下5次,我旁边的一位妹子,手掌都快拍烂了,甚至已经在啜泣,转过去一看,她已经热泪盈眶。

结束之后,也是她情不自禁地说出了巴塞君的心声:

“妈的,太好看了。”

至于是什么样的情绪致使鼓掌流泪,我就先不告诉你了,毕竟透露观影情绪,也是一种对观影体验的伤害。

每一个看过片子的人,都成为了“感染者”,像周边的好友疯狂推荐这部佳片。

据说,《摄影机不要停》已经通过了广电的初审,很有可能引进国内。

如果顺利的话,这将会是真正意义上第一部老少皆宜的“丧尸电影”。

创造日本电影在国内的票房纪录,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这部神作,巴塞君强烈建议你不要触碰盗版资源,(生肉你也啃不动)耐心地等影片上映。

因为看超大银幕,和全场观众同呼吸共命运,感受每一次心跳和掌声,是最酣畅淋漓不过的观影方式,也是对主创最好的尊重。

相信每一个爱电影的人,都会被《摄影机不要停》所震撼。

最后巴塞君再补充一句:

千万不要去看剧透啊!

5 ) 《摄影机不要停!》有哪些精彩的细节?

1.第一部分为什么镜头在草地上,没有转换

2.为什么在天台上只拍女主尖叫的镜头那么长

3.为什么女主面对丧尸的男主好几次说不要,男主停止动作后又重新开始

4.女主躲进小仓库,突然的出现吓人的腿,女主吓得掩住的嘴

5.女儿骑在导演头上的照片和最后一个镜头摇臂的“成功使用”

6.妈妈入戏太深的原因

7.妈妈学习防身术的兴趣

8.女主用滴眼液才能哭出来

6 ) 真,厉害啊!

成本18万人民币,票房截止18年10月20日日本就斩获1.8亿,中国目前有点映,结果根本抢不到票。服不服?真正的打脸级杰出作品,打的啪啪啪啪的,打的开开心心,服服帖帖的好电影啊。如果能在中国顺利上,至少2亿起。都说电影越来越难搞,风险越来越大,可是做什么能比这个生意回报率高呢?

这是一部打在脸上,却乐在心里的好电影啊。虽然这残酷无情的大耳刮子扇在大IP大投资大演员们的信徒脸上,可是打的好开心好开心啊。

因为这部电影证明了,没有高成本只要玩命用心,一样可以让观众看的开心,投资人赚的开心,艺术家品的开心。什么叫反套路,什么叫反类型,什么是恐怖喜剧,什么是伪一镜到底假现场直播,又都给你颠覆了一遍。

观影体验犹如置身片场,化身为一个现场参演人员。扛着机器,喷着血浆奔赴现场。火力全开激情四溢的拍片,无所谓xx奖,无所谓最俗的套路,依然可以如此精彩绝伦。

完全忘我的置身其中,创作者巧妙利用了一镜到底、僵尸片这个形式感元素,打破之后,构筑了一个无比真实的体验。

更为难得的是看似low到爆的品相,看到前10分钟会觉得什么鬼,如今还有这么傻的僵尸片?看到一半才知道喔噻如此神奇,导演吃了什么聪明药写这么牛逼剧本?故事意料之外的完整,每个人物刻画的生动活泼,除了主角有完整前史,至少3-4个配角也有很多细节刻画,剧本故事做到这个程度,不要钱演的也会很开心吧。

如此低的成本却一改以往血腥cult小B级片没心没肺,山寨实验,小众恶趣味的特点。父女之间的情感真挚可信,普通电影工作者的可贵的坚持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开始36分钟之前,分分钟想弃掉,却发现似乎有点不同。36分之后,立意部分升华居然也非常成功,让大笑之后能清晰体会到这个矫饰时代的荒唐,那就是每时每刻都有视频节目表演着“真实”制作“真实”的人却觉得观众好糊弄,只要来点狗血就行。

其实屏幕上的东西谁会当真呢?这是一个人人能直播,手机抖能拍片的时代啊。套路模式很多,真性情,真实细节的展示却何其稀缺。在这个电影工业越来越制式化、工业规划齐整、各种大人物各种大型意见干预的过程中,内容越来越不纯粹的当下,那些电影似乎讨好了所有人,却无法让人觉得如此这般“真厉害!真细腻!真开心”。

难得一见,导演演导演、演员演演员、化妆道具蒙太奇全在你的眼皮下面“做戏”,你知道他们在表演,但下一步的却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除了打脸,更多是鼓励,尤其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原来好好做事,认真演戏能带来这么多,这么多强烈的共鸣和认可。

感谢这部电影,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带来最热血的鼓励,最及时的能量输入。电影正式上映就去花钱,暂时不要问我哪里下的!

认真做戏!不要停!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号“剧怒症”:liaoliaopian

7 ) 摄 影 机 biè 歇 着

“别歇着!”

当年《鬼子来了》里姜宏波此话一出,身上的姜文还没来得及使劲,趴窗根的“我”反倒吓坏了。硬着屌的“我”气急败坏,用枪指着姜文,丢下小鬼子自己跑了,最终害马大三掉了脑袋。回到办公室的“我”一想不对,顺带以“立场问题”禁播了《鬼子》,让丢了脑袋又折兵的姜文看清了这血粼粼的世界。

鬼子来了花絮

这次“日本姜文”吸取了中国姜文死在“歇着”上的教训,提上裤子,精神抖擞,拍了个一镜到底的新片,让机器和剧组谁都没歇着,取名也干脆,就叫《摄影机不要停》。

日文姜文

没想到此片祭出,票房也一直没歇着,以18万人民币的成本近2亿票房的高回报率,成为日本年度现象级黑马爆款,给本就疲软的日本真人院线片带来了一丝光亮,并迅速成为广大中国影迷片单上的一员。

剧照

《摄影机不要停》的剧情很简单,讲了一个剧组拍摄一个一镜到底的丧尸电视节目的全过程。聪明的是它在结构上动了手脚,把立项筹备、拍摄过程、成片节目三部分的时间线做了调换。先放出成片节目,再交代立项筹备和人物前情,最后解密状况频出、笑果爆发的拍摄过程。

相信大家跟我一样,对于正片粗制滥造的长镜头并不感冒,起初的OS:就这也高口碑?再看“假”花絮,OS:这帮中二的人还真有点意思,小励志。真正片尾花絮的,OS:这帮人不容易,很努力,有那么点感动。

正片,花絮,花絮的花絮,观众观看三种影像的状态,思考的方向完全不同,严肃、喜剧、励志这三连击递进的情绪铺陈,让人眼前一亮,使观众认同人物的同时,产生情感共鸣,最终完成爆笑温暖的励志主题表达,这正是《摄影机不要停》戳人的原因。

尽管如此,从结构和立意上,《摄影机不要停》并不鲜见,也逃脱不了与《大人别出声》、《麦拉狂想曲》等前辈的借鉴关系。从成本和制作水平看,它的粗糙质感也仅仅停留在电视水平,但它构建的多重放大视角却达到了“不一样”的有趣。长镜头,拍摄长镜头,拍摄拍摄长镜头以及看节目的人们,利用四个空间、四个视角层层放大,揭秘了一个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戏里与戏外,临场与细节,意外与解决,这些对立冲突被有机的统一起来,在达到一种相对高级的喜剧效果的同时,把影视行业上中下三游以及影迷爱好者的相互关系,浅尝辄止的描绘了出来。

来自《大佛普拉斯》的窥视

这种多层嵌套的视角,去年的《大佛普拉斯》也用到过,行车记录仪里的富人、偷看记录仪的穷人、看这些人们的观众,层层的窥视在增加视角的同时,也扩展了思考的多重角度,用诙谐荒诞的方式讲了一个社会问题,直击现实的痛处,能使观众与电影产生全新的观影体验。

不得不承认,日本电影人用特有的中二和几近失控的喜剧,呈现出了一部小成本影像作品制作中的偶然和荒诞之处。这不仅仅是电影人以自嘲的方式,解构了电影拍摄的细节和各方因素,更展现出了影像背后从业人员令人担忧的现状,拍出了他们的现实境遇和行业困境,与其说这是献给观众的爆笑喜剧,不如说是电影人拍给自己的一小份悲凉。

可爱的人

中二和废柴,向来是日本反励志励志片的特有元素,唯有日本人能用这些“废料”拍出不傻、不二、不废、不柴,还很欢乐、小感动、小励志的电影片。

这让人想起另一部,同样是表现日本电影人的废柴励志片《下众之爱》。在普遍“卢瑟”的影视行业里,怎么维持梦想与失败,怎么看待堕落与前行,怎么处理迷茫与执着……电影里统统都有答案。

爱上荡妇吧

“拍电影就像爱上了个荡妇,但我们没办法对这个荡妇弃之不顾,所以你只能不断的艹下去,要坚持拍下去。”《下众之爱》这句粗线条台词,和《摄影机不要停》导演对镜大喊:“摄影机不要停。”简直同一个语调,一语道破电影人与电影的关系。现实与梦想像是闷棍与裸女,在脑震荡与欲望间,“卢瑟”们做不到拿着大棒强奸裸女,只能一次次坚持着从脑外科的病床上醒来,又一次次在散尽精血的空虚中睡去,在不停的挨打中坚定的拍(艹)下去。

一部电影的诞生就是叠罗汉的过程,不光是制片、导演、编剧、演员、摄影、剪辑……声光电服化道这些具体的从业人员,那些梦想者、失败者、爱好者甚至离开行业的人更是电影的基石,往往人们只看到那个站在最顶端最铜人的罗汉,却忘了下面一层层小罗汉叠加托举着大罗汉的目光。

坚毅的目光

纵然很多人会失败,纵然这是个欲望场,对影迷而言,还是要看到更好的电影,更好的故事,看到影视从业者们骨子里的那份坚持。

艹下去吧

所以再次恳请这帮家伙,摄影机不要停,勇敢的艹下去,这是每个爱电影的人的理想,望周知。

短评

这部必火!必须火!!!p.s.500一本的场刊里导演把剧本全给印上了,推荐购买

5分钟前
  • 意义不明
  • 力荐

推荐有条件的、以后出源了都看一下:将会载入cult电影史/迷影影史的电影,这一部就能让人对日影重新燃起信心。比吉田大八的《桐岛》更加彻底地用丧尸片表达出了对电影的爱。具体不剧透了。

9分钟前
  • 离净语
  • 力荐

前半个小时:好烂哦。中间半个小时:(._.)无聊到看表。最后半个小时:我的妈呀原来是这样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13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4.5 一部难得的、毫无吹水感的“真·神作”,效果宛如《房间》+《灾难艺术家》连映,被彻底控制大脑、抓住笑穴。

16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4.5,你们要知道,烂片也是剧组上下几十口人拼了命才拍出来的

20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是,我们拍的是假的,我们还告诉你为什么拍的假,甚至告诉你的这个过程都是假的。开头的一镜需要勇气,不然很容易十分钟弃。

23分钟前
  • 闪电标
  • 推荐

等了大半年,可能预期太高吧,非常失望。《糊涂戏班》的结构+对一镜到底的迷恋+新人导演+脱力丧尸+日式煽情,全都是意料之中的拼凑所得。除了喜剧效果,切换视点对电影中”失误“的解谜,跟听上映后导演大谈拍摄时的遗憾有什么区别呢?而且为什么一定要说这是献给电影的血浆情书?电视台、直播、流量小生、完成任务、会议间里的观众,每一个片中提到的设定都规避了电影,倒不如说是电影人的自我解嘲。

27分钟前
  • 蜉蝣
  • 还行

D+ / 还是觉得更像是迷影向的一期综艺节目。虽然试图用并不新鲜的“虚假”嵌套来论证“真实”的意义,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嵌套同样是封闭的,影片最终的层次还是停留在致敬电影工作者,反而没有向“真实”敞开裂缝——这也是影片最薄弱最矛盾的一点。冷静下来还是三星,若若说得很对,这是一部《房间+灾难艺术家》,显然我依然很不喜欢《灾难艺术家》的部分。

29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还行

前30分钟比《小时代》还烂,结果最后30分钟比奥斯卡最佳影片还精彩,瞬间把一星烂片扭转为五星佳作。想象力天马行空,创意简直无敌,恶搞指数爆棚,诙谐程度无以复加,让人笑到癫狂,整部电影牛逼到无法用言语形容。为什么突然聊防身术,演员为什么突然想出去,摄影机为什么掉在地上不动了,三位演员为什么突然看向门外,为什么丧尸发现女主却不咬她,男主为什么一会儿走一会儿停……原来一切不对劲的镜头都是有原因的。毕志飞、郭敬明都应该好好学习,要是借鉴《摄影机不要停》的思路在电影后半部分加上拍摄花絮,《逐梦演艺圈》和《小时代》能成9分神作。

32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挺好笑的。看开场一镜到底的烂僵尸片,与NG42遍一样难熬,确实要冒出来诸多问题:台词是接不下去了该找手机了;导演怎么中二般闪现大叫又消失;包贝尔为什么坐在门口状况外;摄影机怎么拌蒜栽地上了;为何突然变成了手持推拉的廉价大特写;匪夷所思的抢戏女二;突然冒出来的一截大腿……《摄影机不要停!》美化了电影制作本身的乐趣,但事实上,在类型片的现场,内容本身并不会有太廉价的感觉,倒是真的跳到开始筹备过程,低成本的感觉更明显。说到底,再烂的电影,都有一个灾难的、大型车祸现场的拍摄过程,可观众只会(需要)看到成片结果。许多去过现场的,也都会觉得烂片有心血有苦劳的,那不如看看别人是怎么玩的,把拍烂片的过程还原 review 一遍。

35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谨以此片向李安从家里搬来被摔碎的餐桌,小津从家里拿来的红色暖水壶,抓走张艺谋的UFO,赶着杜可风摄影机跑的重庆大厦保安,被集体抓嫖载入县志的东邪西毒剧组,胡金铨写的书法对联,片场喝的醉醺醺的玛丽莲梦露,黑泽明等来的云致敬~电影是一场奇遇,摄影机不要停~

39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看前半小时真怀疑如此好的口碑究竟怎么得来的,原来“正片”之后的“花絮”才是重点,视点不同的互文揭示低成本电影是如何拍成的——一个状况百出的团队,艺术要求不高的资方,在捉襟见肘的人手调动下,发挥种种即兴表演和临场应对的能力,大家通力合作完成拍摄。“揭秘”过程令人爆笑,又不无艰辛,之前对“正片”中出现的第三方摄影机机位存疑,此刻才恍然。形式的创新,内容的丰富,以及充分利用电视台媒介的功能,都让人耳目一新。

4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开场前30分钟的那段长镜头,我看了10分钟就坚持不下去了……一路跳着看完的……然后等我看完后半段,又把开头的30分钟认真看了一遍,边笑边哭!

45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哭不出来可以滴药水,背不出来可以配台词,在一个不专业的剧组,敷衍会像丧尸感染每一个演员。虽然一镜到底拍出的还是烂片,但男演员不再傲慢,去充当人梯,女演员不再矫情,肯被呕吐一脸。业余场务表演了什么是投入,临时导演喊出了心声。你的烂片是我的作品,你的敷衍是我的人生,我不要这样的人生。

50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今年日本院线电影里观影体验最酣畅淋漓的一次,后半段全场一起笑到昏厥,真的好久没有看一部电影这么愉快了!挑战观众的开头一镜到底37分钟,如万花筒般层叠镶嵌的剧中剧,糅合多种要素的创意构思……迷影之情溢出屏幕。感觉演员、导演以及所有参与制作的人都乐在其中,看到最后一定会被感动到。

52分钟前
  • 晴蘭
  • 力荐

为了一部真正的好片而拍摄了一部真正的烂片。

56分钟前
  • 品客
  • 推荐

还好身边的朋友都比较仁慈,没有给我具体的剧透,没想到结构变了三次是这样的,经提醒之后,有意在留意第一部分里那些突兀的点,没想到了最后一部分都成了临场的笑点,也成了凸显电影人精神的部分。互文下来之后颇有当下影视大环境下娱乐至死的速食作风,拍的烂有时候也是一再妥协下迫不得已的烂,再烂的片子背后也会有一些用心的地方,只是这一次导演先看了烂片,再让你看烂片背后闪着光的用心。这要是搁在平时,大家连烂片都懒得看,背后的闪光更是没人会看得到了。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拍个av版吧,日本姜文自己演。

1小时前
  • 把噗
  • 还行

后半部分有趣,最后甚至有些感动,写给电影的情书有那么多封,大概只有这一封最淳朴最古怪,也最“怡情”,不过,看完全片后还是觉得这不太像一部电影,而更像是满足观众好奇心的午夜档解密节目,正如电影开拍前制片人向导演阐述其即将执导电影的两个“卖点”,同样适用于本片,因为它胜就胜在牢牢抓住了影迷的猎奇心(丧尸、一镜到底),《摄影机不要停》的观众定位相当准确,只要你爱看电影、爱看丧尸片、对一镜到底怀有好奇、对电影幕后花絮怀有好奇,那么你就会是本片的潜在拥趸,与此同时,当你被前半段的“失误”弄得一头雾水时,导演又以一种合理且戏谑的方式一一予以解释。娱乐至死的年代绝大部分人当然会欢迎这类作品,但很难说嬉笑过后本片会为观众留下什么。以及,说句题外话:再一次为伍迪·哈里森去年那部无人问津的《迷失伦敦》感到惋惜。

1小时前
  • 柯里昂
  • 还行

正常來說,30幾分鐘的長鏡頭應該是足以名留影史的炫技大師之作,但那AV級演技、稀爛鬼劇情、粗製濫造、純粹血漿與女體的賣弄的殭屍短片實在是……看到End Credit跑出來,只覺得我天還好結束了。但立刻被拉回來,不對啊才30分鐘而已怎麼就End Credit了?才發現自己原來被拉進了一場後設的狂歡喜劇當中,一般的plot twist只會用結尾5分鐘來搞「真相大白」,這裡給足滿滿的60分鐘的「真相大白」,才發現前面的所有不對勁都有跡可尋,就是放送事故豪華大禮包,能錯的全都錯上了。但看著他們用盡全力搶救這部電影,沒有人願意直接喊卡,居然也慢慢覺得開頭那東西爛雖爛,可是如果反過頭來看電影後面,願意一層一層的剝開攝影機,你在爆笑之餘,可能會發現自己也有點鼻酸,有些想落淚

1小时前
  • 化學超爛男子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