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期待这部电影,比我所想的还要出色。
整部电影充满着小孩子所有的奇思妙想。
虽然主人公Matilda在电影中无疑是最亮眼的角色,但是其他每个小孩也有着自己的亮点,他们或许不像Matilda一样拥有过人的头脑和神奇的能力,但是他们在面对校长的霸凌之下,会用自己的方法反抗。因为辫子被扔出围墙的女孩第二天上学依旧绑着辫子,偷吃巧克力蛋糕的男孩礼貌地表示着自己的歉意后又坚持吃完了一个近乎和自己一般大的蛋糕,勇敢将自己心爱的蝾螈放进校长的水壶。当校长的霸凌发生时,他们或许不敢直接站出来和她对抗,但他们也不会出卖自己的同学是在装睡,是谁放的蝾螈,在其他同学接受校长的惩罚时,他们会默默希望同学可以撑过惩罚并将敢于反抗的同学视为英雄。在Matilda的感染下,他们也逐渐开始反抗,一班的同学一个个站上课桌大声拼出错误的单词,去帮助将要因为无理原因被关禁闭的同学。
刚入校的School Song完全震撼到我,从曲子的编曲作词到镜头在我看来都十分完美。
看到有人说抛弃了电影自然的场景、调度,自造舞台,认为这不是一部优秀的电影。这么多年已经有不少音乐剧从舞台上搬到大荧幕,其实从这些电影中也能看出来,全片用电影镜头去表现音乐剧的歌舞片,很难将一部音乐剧电影拍好。芝加哥、卡巴莱、西区故事(老版)或多或少都带着舞台元素,毕竟音乐剧有它自己的基调,不是那么容易想改变就可以改变的,舞台上本就允许很多非常态的表现和灯光,而整个剧情和表演也是基于这个基础之上去创作的。从斯坦伯格版西区故事也看得出来,即使是一位他那样伟大的导演,完全抛弃舞台去进行音乐剧电影创作也很难获得成功。
童话的美好之处在于,其打破了世俗常规、教条主义,只留下彰显生命活力的高贵品质…… 而这,会让人变得年轻…… 孩子们表现的太棒了,尤其在唱跳的时候,让我忍不住也想参与进来,而对音乐剧的痴迷,此乃生平第一次…… 玛蒂尔达演出了灵魂,相信会对同样年纪的观众产生深刻的影响…… 导演的心中若非充满爱意,又怎会如此细致的展现出孩童的天真浪漫呢…… 最后,希望未来的花朵们,能学会自我思辨,敢于怀疑权威,拒绝复制粘贴,活出精彩人生……
成分复杂! 以小孩子的视角看的话,人物分为好人、坏人两类确实是符合的,或者说符合我们对小孩子教育的那样。但好人和坏人的成分很有意思,电影里的坏人都是由成人白人扮演的,好人则以黑人为主,还有其他有色人种,不过白人也留一线,女主。政治正确;还有坏人是统治者和上流社会的人,而好人的组成主要是中底层,中底层和上层站在对立面,这会不会是在影射着社会上下阶级间矛盾尖锐、关系紧张? 影片看着像写孩子,但更像写成人社会,如里面白人校长对整个学校是独裁的,而对孩子们的教育是培养合格的被压迫者的;白人校长对小男孩完成吃下整个蛋糕后私加惩罚,是在表现统治者拥有对社会规则的最终解释权,而且统治阶级和上层阶级的人在玩弄社会规则,以及它们相比中底层有更强的犯错宽容度。以及上层阶级与中底层间的实力差距非常大,即使后者的人数远远多于前者。在影片中,孩子们对白人校长的“反叛”是靠特异功能,而反叛的成果只是把白人校长赶走,这种结果符合小孩子的想象,但综合起来看的话,与其说是反叛,不如说是集体的情绪释放,如果反应到现实中,告诉我们,中底层对上层的无奈和无力的反抗;再者,现实中可没有特异功能帮助中底层,或许现实社会更残酷和黑暗。
在电影中,不仅在强调“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思想,最后也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法律。这从小孩子的视角来看,这或许是正确的,但反应到现实社会,是不是代表着这种思想的盛行,中底层对法律充满了不信任。
里面还涉及到女权,最后女主父亲对女主“女儿”身份的认同,然后女主向父亲释放善意,是否是在表示,如果男权社会对女权释放善意,会获得女权同等或更多的善意,而且会让社会更好?
电影版我打了5星,但这纯粹是因为我太喜欢原著和原音乐剧了。电影版是改编自Tim Minchin的音乐剧版,所以这电影版本身就得分两方面说。
1. RD的原著,原著中只有大概的故事梗概,行文是英式的暗搓搓的揶揄。
2. Tim Minchin的音乐剧,有两个贡献,一个是acrobat和escapologist的故事,这个故事很好交待了Miss Honey的背景,为原故事加了层次;另一个是原书中各个小故事所编写的歌曲,不止每一首歌质量都很高,而且歌曲之间是契合故事和音乐剧的结构的,有整体的美感。
正面的观后感有:
1. 选角完全没有问题。Alisha Weir表演的很好,不只是长得可爱,演戏的时候表情到位,眼神会说话,完全是我想象中Matilda的样子;Ms Truchbull更是出彩,原音乐版这个角色通常都是男性演员反串演的,Emma Thomson却能把这个反差感表现得淋漓尽致;Miss Honey,我不觉得演员的肤色有什么问题,唯一有点诟病的是为了解释这个得把Ms Truchbull说成是step-aunt。这个角色算是不功不过;Mr and Mrs Wormwood,这个作为原作的第二大反派,角色被大幅裁减,表演空间自然也就少了很多。其他小孩,各有精彩,不次于我看过的任何音乐剧版本。
2. 歌曲表现。Matilda的唱段都不错。School Song的表现被改变得比较多,前一分钟觉得非常失望,转室内场景后觉得还好,虽然还是不如音乐剧版利用大门和方块来得精彩;Revolting Children是全剧超出音乐剧版本最多的,排舞和歌唱都是上乘。
3. Acrobat和Escapologist的故事。音乐剧版本是用投影和Matilda的讲述来交代的,电影多了发挥空间,所以加了很多细节,这点很赞。
负面的有:
1. 被删除掉的歌。telly,pathetic,this little girl,loud都被删了。telly被删还好说,本来就是音乐剧过场之前调节气氛用的。loud被删了就有点破坏结构了。loud这首歌无论从词曲编曲都是跟后面的重头歌曲quiet相呼应的,正是因为前面关于loud的表达,才引发出matilda唱得quiet里头的内容和表达。loud的这首歌还有关于Mrs Wormwood和Miss Honey的对比,对后来的故事也是有一定引导作用的。
2. 电影表达过于显白,没有原书和原音乐剧内涵的英式幽默。譬如,原书中会有一段这样描述写小孩的家庭报告,“Fiona has the same glacial beauty as an iceberg, but unlike the iceberg she has absolutely nothing below the surface." 全本小说的风格就是这样的损的。而电影版是生怕观众看不懂,平白多了很多把情节内容或表达方式浅显化的处理。这点是很让人失望的。
3. 没有必要的特效处理。典型是when I grow up 这首歌,原来音乐剧就是大秋千和纸飞机,在电影版硬是加上了小孩想象的未来生活/工作,但歌里唱的是长大之后就什么都可以不做啊,而不是长大之后还开school bus,开飞机什么的。我觉得Tim Minchin是不是对这点也是有吐槽的,谨慎怀疑Ms Trunchbull荡秋千那段是他的恶趣味。
4. 由于上面的种种,整个故事的呈现时不时出现断裂感,这点观感很不好。
还是很希望能有音乐剧官摄版本啊。
1.表面上是下位者战胜了上位者,实际上是一个可悲的被压迫阶层永远都不可能战胜上位者,除非他们中间出现了超能力者的故事。谁能想象奴隶主威胁要把犯错的人关进监牢,全局最高光的反抗场面,是奴隶们大喊有本事你把我们都关起来呢?不出所料,奴隶主果然准备了那么多牢房。 2.将生孩子描述成人生最幸福最重要最高光最美好的事,大力歌颂生育……说实话我20+的年纪听见什么revolting children真的想revolt…… 最后女主的父母扔下她洒脱走了,说明这世上就是有天生不喜欢娃的爸妈的……非说女主妈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怀孕才不得已生下了她,那您美美开放堕胎不就没这事了么。 3.说是音乐剧,但话剧部分跟唱段对半开吧,高潮和关键场面基本都没能用音乐形式表达出来,只能归咎于制作班底能力不足。 4、过多离谱暴力场面,真是个儿童剧?最后女主拯救全班的场景有种歌剧魅影拯救歌剧院的即视感哈哈。 能当爆米花电影撸一下吧,三分不能更多了。
总特而言3.5左右,看片子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样的学校怎么会存在?不是说中国就没有这样的学校,中国也有杨永信,豫章书院等,而是这样的学校怎么会出现在这样的片子里,一个绝对强权的校长,希特勒式的反面角色,甚至恶趣味的连衣服也特别像二战的德军军装,
我知道这部片子的主题是反抗强权,反抗霸凌,但是拿一个希特勒当校长是不是太过突兀了,
无论如何我也很难把它带入到一个校园中,于是我突然想到,不要把他当成一个发生在校园的故事,而是把它当成一个职场剧,所有的学生就是被生活压的喘不过气,而不得不在公司(学校)继续打工的打工人,唯一善良的老师是个小领导,而公司boss就是校长,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在昂撒国家,boss才能掌握绝对的生杀大权,才能没有任何理由炒掉一个人,才能对所有的员工为所欲为,这种情况在我国是不存在的,所以我说这是一个藏着资本主义特色的童话故事
最后回到主题,这个童话故事讲得怎么样?我认为还是不错的,但是也只能是不错了,尤其是超能力那一部分,尤其是败笔。反抗法西斯最后还的是超能力是吧,就很可笑,除此之外其他部分都挺完美的,美(英)式价值观的优点就在这,他所表达的绝对是内容正确的,阳光的,温暖的,积极向上的,挑不出毛病的,就像壮志凌云,把美式价值观藏在兄弟情,父子情,战友情之上,
你永远不能说兄弟情,战友情,父子情是错的,这是绝对正确的,我们自己的片子也是在讲这些,但是我们的片子总是把,这些东西摆在台子上,就显得很刻意,很假,不像欧美片子,用一个精心包装的故事去讲述这些东西,事半功倍
说远了,然后就是一个音乐剧的核心,音乐的部分,这点我不好评价,我的音乐修养也不高,但是最后结局的舞蹈我要给满分,把一个原本3分的片子硬生生提到了3.5分(5分制)
面对老爸老妈的不对待,校长的无理责骂,她可以做到在自己的世界里,当作听不见,这境界不是轻易达到的,选择性的听,选择性的say no,会过得更快乐。警醒:
1.原生家庭影响究竟得怎么克服和突破自己,放平心态做自己,勇敢说不。
2.假若自己当爸妈了,怎么样的教育才是适当且适合的,人生大课题,太多原生家庭问题了,我自己也有,所以我不会让我的宝宝当留守儿童。
3.电影有特异功能,但真实生活不可能存在的,父母教育再次凸显重要性。
“人人都说我们要听话
但没错偶尔你也需要有那么一点调皮
发现了生活的不公
不意味着你一定要笑着忍受
如果一直咬着牙任他摆布什么也不会改变就算你的力量很小
你能做的也不少年纪小这种小事
不应该把你阻挡
如果你听任他们欺压你
那就等于在说你觉得可以那样对待你
其实那样不对!”
新人阿丽莎·威尔在这部华丽但混乱的舞台剧改编中给人留下了大胆的印象。
由丹尼斯·凯利和蒂姆·明钦编剧的罗尔德·达尔的《玛蒂尔达》:由马修·沃楚斯为皇家剧团执导的音乐剧,在过去的11年里一直是伦敦西区的最爱。现在,Warchus把它改编成了一部喧闹而高效的电影,它做到了你所期望的一部有声望的暂定片名电影所能做到的一切,但并没有那么多。
至少,13岁的新人艾丽莎·威尔扮演的玛蒂尔达·沃姆伍德给人留下了大胆的印象,一个与父母格格不入的孩子。由斯蒂芬·格雷厄姆和安德里亚·瑞斯伯勒扮演,他们分别穿着犬牙纹和豹皮的衣服,这些激进的庸人对他们培养出来的大脑神童感到反感,他们沉浸在斯坦贝克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是最快乐的。
不久之后,玛蒂尔达被送到了一所学校,学校的校长是讨厌孩子的专制主义者阿加莎·特伦奇布尔(艾玛·汤普森饰)。幸运的是,玛蒂尔达有叛逆的性格,有潜伏的心灵感应能力,还有一个害羞、体贴的老师霍尼小姐(拉什纳·林奇饰,她把一个平淡的角色演绎得风度翩翩)。
值得称赞的是,《玛蒂尔达》的主题不同寻常,是对智力快乐的热烈庆祝。
把体育作为碾碎年轻灵魂的一种机制的学术传统,在严厉的特朗奇布尔身上受到了讽刺,他的风格就像《邦德》中的反派罗莎·克莱布(Rosa Klebb)穿着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的怪物靴子。在一个场景中,她为了惩罚一个贪吃的男孩,让他吃掉了几乎和他一样大的整个巧克力蛋糕。这是罗尔德·达尔刻薄幽默的典型手法;这一套路几乎可以从《电锯惊魂》(Saw)恐怖电影中走出来,而且真的很容易让任何一个有饮食问题的年轻观众感到不安。
这不是这里唯一难以消化的东西。沃姆伍德夫妇被描绘成工人阶级的俗人,而玛蒂尔达和电影中的其他孩子,比如霍尼小姐,都有中产阶级的口音。一部对多元种族演员阵容一丝不苟的电影竟然如此随意地带有阶级歧视,这很奇怪。
歌曲杂乱无章,除了《当我长大》(When I Grow Up)这首麦卡特尼式的充满幻想的跺脚歌曲外,其他歌曲都不怎么谦逊。明钦华丽聪明的歌词在舞台上得到了巧妙的处理,但在电影不安的视觉冲击中迷失了,很难跟上。作为一名银幕导演,沃古斯从来都不太相信影片的素材,而且似乎太过急于确保我们不会感到无聊。艾伦·凯恩的编舞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些精彩的断奏,但忙碌的剪辑从来没有让我们停下来看。
影片中最受欢迎的是年轻的女主角威尔,她以不可抗拒的活力驾驭着沉重的文本和歌词,年轻的演员们与她配合得非常紧密。但是这个制作并没有给这部剧增加任何值得注意的东西。尽管影片装饰华丽,点缀着cgi,但它给人的感觉不是完全重新构想的银幕改编,而更像是一部带有移动图片的豪华纪念品节目。
神奇的观影经历,不仅遇到莫娘本尊也来看电影,还感受到了英国小学生和莫名嗨点,整个场子像在小镇剧院一般,喧闹有趣。
revolting children太好听了!小男孩一开口真惊艳。等这部电影等了好久,小时候在电视上看1996年版电影,玛蒂尔达最后和老师住在一起,勾勾手指,书架上的书就向她们飞来,在年幼的我眼里就是未来成人世界最美好的可能。
超出预期,好听好看。不仅仅是音乐剧,更是孩子反抗强权,突破规则的勇气童话。Matilda和老师的动人友谊,念错单词反抗校长的唱段,结尾美好的游乐园,都非常喜欢~继续反叛吧!可爱的孩子们!
有几首歌确实好听。没看过原音乐剧,但作为歌舞片感觉打败反派后的结局拖得节奏变奇怪了,居然完整插了两首歌。Emma Thompson非常亮眼。70
在Bfi 看了gala. 首映礼邀请了伦敦的许多小学生来观看 让我很感动。在每一个孩子反抗校长的瞬间 全场爆发雷鸣般的掌声 真的是雷鸣般 大家都在欢呼 我竟然蹦出眼泪来 为他们难得的naughty。那一刻戏剧与现实链接。电影的初心是什么?很多时候我们都被各种规则所桎梏 不仅是电影还有我们自己。在英国孩子被官方教导要相信自己 冲破规则的时候 我想起自己的小时候 甚至不用是小时候 大学的时候 被教导服从于规则。我感动于原来世界上有人鼓励我们冲破规则 但我感到难过 鼓励冲破规则的地方还在少数。我为他们鼓掌 希望未来我为我自己也为更多被教导服从规则的孩子鼓掌。
从Naughty就开始哭谁懂
当初看音乐剧没有特别喜欢,但这个电影我真的好喜欢,依然很舞台剧风,但是场面拍得非常好看,小女主唱歌表演都非常棒!有两段戏非常喜欢,When I Grow Up那里对未来的畅想非常感人,我一个苟于现实生活的成年人泪流满面,最后全体学生一起对抗校长然后唱Revolting Children非常燃非常热血,人的一生还是需要打破规则打破桎梏的那一瞬间。
总会不自觉的与原版音乐剧对比,电影对配角剧情做了很多删减,比如很搞笑的开头,以及爸爸妈妈几乎所有的唱段,重点都放在小女孩和校长身上。蜜糖老师全家黑人还是看着不习惯。艾玛汤普森扮演的校长最给力!还有最后的学生群舞很棒!还是想看音乐剧原版啊
比老版更接近于音乐剧里的Matilda的感觉,小演员的表现力太强了。
哭了 谁懂
给telly点支蜡
6.5 不功不过的糖水音乐剧,甚至放弃了电影调度而全然自造舞台,但。。。没有比当下更需要这样全年龄段的反规训反强权意志了,即便只存在一些美好幻想之中,kids go revolting.
四颗星给艾玛和女孩精彩的表演,女主的天才和超能力。舞台 美术,布景,阁楼的书架房车的书架,蝾螈。zzzq都不说了。最无语的是对着艾玛荡秋千的镜头仰拍裙底,不愧是男导演。男编剧(作者)贡献了对繁殖的欲望(歌颂生育反正也不是他生),女性生育死亡(很多故事里“他”确实知道真相只是视而不见),缺席的父亲(但仍然是“伟大的父爱”),嫉妒表姐的继表妹(雌竞),恶毒的女性权威(校长)小女孩们看完这个信以为真这里的女校长是恶人后,在现实里会发现炼铜和规训她们的是男“权威”。女恶人们扁平化脸谱化确实很男作家式厌女。女孩可以看长袜子皮皮和托芙(杂文和短篇和传记)。真的平等是女孩有拒绝穿裙子校服的权利,而不是灰呢子裙换成蓝布裙,女运动员必须穿裙子“表演”,假的平等就是这部音乐剧的大部分剧情了
我是真心无法抵抗所有人纷纷站起来(或叫名字,或回答错误答案)声援弱者这种戏。很喜欢那首字母歌~
比舞台剧多了政治正确。。。
8年前在林奕华的课堂上看过这个音乐话剧的片段,玛蒂尔德在舞台上荡起秋千,唱着when I grow up…那时起这个故事就已经是心里珍宝之一。如今改编的真人版本,精神犹在,但冲击力不足,虽然表达更丰富更深刻了:“你以为沉默可以抵御不公,但还是要面对无尽的欺压;你以为接受惩罚就能停止闹剧,但规则制定者只会变本加厉;你以为手拉着手say no就能阻止荒诞,不,他们只会每一个人定制专属的牢笼。”
音乐一般,妹妹好萌,群舞跟宝矿力广告一个画风,笑的
反抗强权除了勇气还需要魔法……抑郁了
各个元素都很爱,天才少女,超能力,歌舞,反抗强权……“怪奇物语”大战恶校长,站在桌子上大喊宛如儿童版《死亡诗社》~结尾的游乐园学校我可太爱了!
「♫Just because you find that life's not fair, it doesn't mean that you just have to grin and bear it. If you always take it on the chin and wear it nothing will 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