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梳——女性的反抗与自我意识的觉醒
“一个女人想要真正做人,首先必须在人的含义中正视自己的女性性别身份。“女性如果没有深层精神的觉醒,即使有了同男性一样的统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女性一样活得尴尬,女性命运依然沉重。这就表明,女人,首先得要有女性自我意识,才能反抗与颠覆男性霸权,如果女性没有女性自我意识,不把自己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女性仍摆脱不了作为第二性的从属地位,仍然做不了自己命运的掌控者。
意欢是纺织厂的女工,因家里欠债,父亲把她嫁给债主抵债,她宁死不从,被逼无奈,只有梳起头发变成自梳女。这时候的意欢是个处于男权社会下毫无反抗能力的传统农村女性,毫无地位,话语权也被掠夺。她唯一的反抗便是做自梳女,而且如果没有玉环的帮助,她又将是一个男权统治下的牺牲品。然而做自梳女实属无奈之举,她对男性仍然抱有幻想,这也是一个长期处于男权社会的女人的正常心理,于是她与她的青梅竹马旺成发生关系,并且怀孕,当她的私奔要求被懦弱无能的心上人否决时,她终于明白这个懦弱的男人根本靠不住,打算结束自己生命,结果被玉环用尽所有家当救活,但是她仍旧对旺成有希望,她让玉环带信给旺成,直到旺成再次拒绝他,她终于对男性彻底绝望,患难中意欢与玉环又重归于好,开了一家小店过着简单快乐的日子。直到战争爆发而失散多年,俩人也在坚持不懈的寻找对方。片中易欢作为自梳女先是怀孕后是和女人相爱,既是对传统封建的否定,也是对自梳礼节的颠覆,更有不同的意义和反思。意欢不再是为摆脱困境而活,也不是为某个男人而活,而是为了自己而活。
玉环,以妓女的身份出场,她的身体从来就不属于自己,并且她的心愿就是嫁给一个有钱人做姨太太,不愁吃穿的过完一生。没有人看得起她,男人爱她是因为她的美貌,而女人则是出言讽刺。这时候的她,完全依赖于男性,是男性的附属品,同时也是男性生活的调味品。后来在她陪丈夫谈生意时,她丈夫为了做成交易,就狠心的把她献给生意伙伴换取成功。她绝望无助,任人凌辱,从此对男人彻底失去信心,并且搬出来独自生活。由于意欢的遭遇,她对男性更是痛恨,从这个意义上讲,玉环已经有了一定的女性觉悟,直到后来战争爆发,玉环虽有机会离开,但是为了意欢,她还是纵身跳进了海里,奋力游上岸回到了意欢的身边。由于战争俩人失散,玉环也开始了长达五十年的寻找,并且把自己的名字都改成了意欢,最后终于在顺德火车站见面。
阿慧是欢姑的养孙女,她面对相恋4年的男友的背叛,禁受不住打击选择割腕自杀,后来在欢姑的劝说下逐渐开始接受现实。她也经历了一个从依赖男性到女性自觉意识觉醒的过程。同时,她的自杀与五十年前意欢的自杀,极大地烘托出了双重的女性压迫并不因为时代不同而有所改变。
意欢与玉环都是在男人的伤害中成长起来,并且都对男性绝望了。她们可以证明,没有男人,女人也可以靠自己活得更好,她们有自己的独立和完整的人格,有幸福的生存方式,有没被伤害摧残的躯体,有温暖的灵魂和纯净快乐的思想。而这些都不是依附男权社会所能产生的,也是意欢和玉环俩人对于男权统治的反抗方式。
2 ) 我们总会再次相见
是一部难得的真诚的好电影。在如今什么都开放仿佛没有情爱镜头就不能叫电影的今天看来,更是觉得难能可贵。画面没有浓烈的色彩,甚至也没有什么激烈的对白。可是,可是,就是眼神的交换,就可以打动人心。
刘嘉玲,杨采妮,还有我喜欢的李绮红,以及归亚蕾。演员阵容如此华丽。其实我并不喜欢刘嘉玲,但是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她的美,在高贵与风尘之中游刃有余。怎么也没有料到当客船开动的时候,玉环竟然纵身一跃,仿佛泰坦尼克中经典的you jump I jump。她们只要在一起,不管战火如何洗礼,不管别人怎么看,只要有对方。可是竟然就是分离。几十年无法相见。可是相见时,彼此还是青春的模样,微笑间都是爱意。
我一直觉得女人之爱是最纯粹最完美的。可以不掺杂任何欲望的爱。她们只是彼此取暖。杨采妮笑起来的样子很可人疼。刘嘉玲坚强的外表下有细腻的心。于是被男人抛弃,也再次抛弃男人,只愿与你守着约,看那天荒地老。世界如此辽阔,而想再见的人,总是可以再见到。我相信。
3 ) 只是感情,无关男女。
存着《自梳》很久了,对于觉得好的片子不舍得轻易看,要找适合的时间和心情来欣赏。
今天打开看了,终究给了我感动和思考,没有失望。
欢姑带着精明老练、开明变通的老人态度进入了小慧的返乡探亲之旅,一路上两代两种人的矛盾冲突,对小慧与男友感情破裂后的劝解,自身经历的叙述,引出了电影的主线——延绵四十多年的思念和相守。
意欢为了“如果要我嫁给不喜欢的人,不如……”而甘愿做个自梳女,终身不嫁。其实这甘愿里带着不愿放弃与青梅竹马恋人的无誓之约。这隐忍和不甘也终于在陪嫁时在湖边爆发了,将所有热情和心意抛付给那个心爱的男人,回报她的却是:怀孕后不顾一切地希望另奔他处时,男人却唯诺的不忍放弃那片鱼塘,害怕因此害死全家害死自己。意欢对于男人的依托连同那揣着希望而闪烁的眼睛一同暗淡了下去。
玉环历经风月,周身风情,举手投足就可以迷倒男人。连第一次到丝厂时意欢抬头听那耳熟的小曲儿,望她的眼神都含着仰慕,连后来意欢看玉环在军阀家跳舞时的眼神带的都不止是欣赏。而这个女子阅人无数,看破人世沧桑却仍能保持心中对感情的热忱和真诚。真情付出,真心守候。
杨采妮带着纯真娇憨的面庞和刘嘉玲自然气质的散露都那么自然和谐,毫无矫揉造作之感。
意欢隐忍刮宫,被自梳女抛弃,被玉环倾家救活后仍念念不忘挽留男人那一点温情,而受到的却是更深的伤害。玉环在一旁听着看着忍受的岂只是心痛,“我花了我所有的家当来救你,你却为了一个不爱你的男人去死,你可会想想我…”付出太多都隐忍着不表露,只怕再打搅了再被拒绝,看着对方受尽伤害而无视自己这里的温柔。这种感情让人看着也揪心。所幸,意欢内心的情愫没触碰,那日被吻时的拒绝也只是出于理智。
玉环被骗被打伤后,大雨滂沱,只有意欢几日不离不弃的守候;意欢被感情抛弃,一心求死,只有玉环舍身相救,痛心骂醒。两个受尽感情伤害的女人互予呵护,哪怕战火威胁生命的时候都不离不弃,哪怕分离几十年,心里分分惦的口里时时念的都还是彼此。
令我感动不已的不是玉环从船上纵身跃下的那一刻,那只是震撼。当她们隔着铁栏拥在一起的时候,包含了所有的理解和温情,坦诚和信任,无需多言。世界都失去颜色,哪怕此时死去,她们都拥有彼此。所以接下来的四十几年,她们能始终怀揣希望,心怀彼此。
影片一直娓娓道来,剧情发展丝丝入扣,自然流畅,使观者融入其中,丝毫没有对同性之爱的强加雕饰之意。没有很多影片对同性二人感情发展带来的生硬晦涩的厌恶。甚至观完,评完,看完很多评论,回味完,留在心底的都只是感动人的真情,无关同性。
我愿意相信世间还有这样的真爱,有着误解伤害时的包容和理解,有着苦难贫穷都不管不顾一起承担的纯粹彻底,有着生死考验时的不离不弃,有能经得起半个世纪时光雕琢的金质……或许因着是同性,我更相信这样的感情的真,纯。更无所求,更有心灵归属。
就像五十年过去了,玉环意欢在车站相遇时,玉环还那么在意自己的发式衣着,还记得意欢最爱吃酸瓜,意欢在车上还是总讲起玉环。玉环那“我答应过自己,要把它送给第一个对我好的人”还犹如昨日所说,那“你做男人”“你做女人”意欢第一次跳舞时的欢乐场面还犹如昨晚……感谢张之亮,给了我们一个漂亮的结局,满足了我们对于感情的憧憬和假想的希望,几十年过去了,没有时间的印记,她们站在那儿。还能鲜艳如初,笑靥如花。
这样的真情,令所有人动容。只是感情,无关男女。
4 ) 头发
名字就叫《自梳》,所以最先想到的就是女人的头发。
这部电影里面,联系感情最多的,大概就是头发了。意欢替玉环挡完那一巴掌,玉环就急急地捧着她的脸,抚摸她的脸和头发,检查她是否无恙。再次相熟,是玉环的头发被姨太们做了手脚,意欢帮她重新剪过。
在我看来,两个人最亲密的时候,不是开船前一晚床第间的温存,而是每每互相整理头发的样子。不论是雨中守候,买门陪嫁,多年重逢,玉环带着或感动或欣喜或牵挂的表情时,一只手永远不忘去整理意欢的头发——常常意欢的头发本来就已经很整齐,仍然忍不住去理,为了看清最真切的面孔,也仿佛是碰到了头发,这道不出的感情才有了一席安放之地。
头发有很多种别的名字,青丝,情丝,烦恼丝。总是充满各种喻意,代表着人的感情。奇怪的是,头发本身应是没有触觉的,偏偏触碰这样的地方,又格外的亲密。
头发确实是个神奇的东西,我家老李曾经跟我说,第一次喜欢上我,就是某个我为她梳头发的晚上。那个晚上静悄悄的,她对着我的背影没有任何感情,跟任何一天的都一样。然而日后想起在那个给她梳头的晚上她心里的萌生的微妙情感,总觉得非常甜蜜。
电影里有几条线同时进行着,其中一条阿慧的线,略显多余。但是阿慧的演员也同时是古天乐版《神雕侠侣》郭襄的扮演者,看着又格外亲切。巧的是,阿慧与郭襄有个相似之处,便是只能做旁人久别重逢的旁观者和祝福者。郭襄风陵渡口一见杨过,终生未嫁,最终看破红尘,削发为尼,也算别了这三千烦恼丝。
唉,头发里,都是沉甸甸的感情。
5 ) 爱情尚辞不达意
分类会让人安心吗?What am I to you?有了“朋友”或者“情人”的定义是否就不会再有惶惶的感觉?
不是的。只有在内心中对彼此都有把握,才能摆脱那患得患失。你对我而言是很特别的人,因为我相信,我对你而言也很特别。
当初想看《自梳》是因为没听说过它。香港这个地方有趣在于,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演员名字常常会出现在我们从未听说的电影职员名单中。杨采妮、刘嘉玲、归亚蕾、李绮红、赵文瑄,他们都有自己的代表作,但都不是这部《自梳》。
《自梳》是张之亮的。
以前听这个名字以为是个圆脸的胖老先生,哪知是个“谦卑得如此夺目”的瘦小老头。再看看他执导的影片,《自梳》、《慌心假期》、《笼民》、《墨攻》,从文艺到动作,真的很难分类定义他的风格。
《自梳》应该是摆脱不了女同电影的帽子了,虽然在我看来没有必要如此划分。女人爱女人真的是因为男人对她们不好吗?太多文艺作品都流露这样的意识——女人之所以成为拉是因为对男人失望。而看看男同志电影,他们就是彼此相爱,或许只是肉体上对女人不感兴趣,但并非因为被女人伤害而“被迫”在同性中找到抚慰。对不起,我又开始性别迫害妄想了,但也不是全无道理。
在我们对两性未有意识的时候,朋友是没有性别的,青梅或竹马都是有情谊的人,谁会在意同性恋或异性恋?当性意识萌发后,肉灵交缠,伴随社会化统治的需要,划清界限就变得很必要。教育作为社会化不可缺少的一环,教给我们的是收纳整齐的意识分类——对的反义词是错,男的反义词是女。但是,同时我们缺乏另一种来自体系之外的引导,这种引导应该是来自家庭,并在之后的自我观察中得到完善。非黑即白是约束我们行为的中心准则。它如同价值规律一样保证在一定情况下有效保障团体中大部分人的利益,但是在此规律上下是有非常宽泛的浮动空间。如果我们被教育得太好,太遵守这个规律,就难以在现实生活中适应。
什么算同性恋呢?恋着的这个人是同性就算吗?恋着这个同性的肉体还是灵魂?也许恰好我爱的人是同性而已。也许那个异性的肉体下有我迷恋的同性内质呢?
在这个时候分类和逻辑变得多么扫兴。
两个人之间私人的情谊因为超出社会化的标准,而让旁人感到恐惧。即便小龙女和杨过是异性恋,但是因为是师生恋,不伦,就遭到追杀。伦理对于一个社会的稳固多么重要。甚至当事人自己也会因为自己触犯“标准”而负罪或恐慌。
回到电影上来。玉环在船上,意欢在码头,那刻是全片的高潮。我在想她会不会跳船留下?她跳了,让旁边的前夫目瞪口呆。大战在即,她跳船留下来和她一起,生死置之度外,因为二人心心相映,彼此找到认同、信任、关心……这样的情谊,拿“爱情”出来定义,仍是辞不达意。
不要再比较友谊和爱情哪个绵长那个深厚,你真能剥开人类感情的丝缕为它们一一贴上标签,然后安然上架等待沽货吗?有情还不够?
去爱,去做爱,你们定义你们的感情,定义你们在这样感情下牵手、拥抱、接吻或者做爱,管他是情人还是友人,都是爱人,有情人。
PS.结尾老年玉环与意欢站台相见,归亚蕾伸手,对方伸手,镜头中出现的是年轻时代的意欢,哈哈,这个在Cold Case中每集都会出现的手法原来张导早用过了。
6 ) 同性之恋
终于看了《自梳》。
好久以前在清扬的一篇文章中看到这部影片的名字,当时就有一点好奇。当当上面倒是挂出了,买的时候又缺货。幸好找到一个bt地址,下载存了起来。只是存在那儿,一直都没有看。
同性恋题材的片子,其实我也看了几部。
最开始是《心动》,一段单方面的感情。我觉得张艾嘉这部片子拍得很有感觉,比之前的《少女小渔》、后来的《二十三十四十》都要好一些。只是,影片里面因为同性的情感而导致有情男女天隔一方,那种感觉才叫人痛彻心扉。
后来是《愈快乐愈堕落》,看的时候我没想过这部片子是同性恋题材,那种感觉是朦朦胧胧、欲言又止欲说还休的。第一次,觉得男人之间的感情也可以这么魅惑。
再后来是《蓝宇》,就冲着同性恋去看的。自己没有料到的是,被感动了一把,还掉了眼泪。那一次,有了宽容之心,不再固守传统的观念。
又后来是《春光乍泄》,这是被奉为经典的影片。张国荣和梁朝伟都是相当棒的演员,诠释男人的爱情也是丝丝入扣。也许因为有了前面几部片子的铺垫,《春》给我震动不如之前那么剧烈。
前几天看《喜宴》,伟同的同性之恋,我已是见惯不惊。而《自梳》,终于又给了我一些触动。
女人一般比较柔弱,女人特别需要呵护抚慰。女人与女人,有一种天然的亲密。这是男人所不具备的。
玉环阅人无数,人情练达,却怀着一颗赤诚的心。仗义相助逃婚的意欢,结了缘份。本以为从良就能上岸,却还是摆脱不了被出卖的命运。只有意欢,守候着,陪伴着,也温暖着。是人都会有感情,何况是需要疼爱、需要慰藉的女人。
意欢为了逃避不情愿的婚姻,甘愿自梳,终生不嫁。这甘愿,也包含着不甘,所以情欲才会在那晚的河塘边爆发。男人的不负责任把意欢推到自己刮宫的境地,也只有在最悲惨的时候,人才能体会到真情的可贵。玉环倾尽所有,救回意欢的性命,也激发了意欢心底的温情。
这部片子,我丝毫未觉同性之恋的痕迹,只见两个女人相互扶持,相互抚慰,温情脉脉。似乎,只是在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无关风月,无关男女。
玉环跳下船的一瞬,无论结果如何,其实什么都值得了。
那时的杨采妮好美,阳光落在脸上就是绝佳的妆面,眉眼里的纯情令人心动,丝毫无愧玉女掌门的外号。意欢,意欢啊,为了不被卖身抵债只有自梳不嫁,被渣男骗身只有用铁棍自助流产,无法对自己身体、命运做主的痛苦全在压抑的一声声“我不要啊”哭喊中。意欢或许没有女性独立的自主意识,但是却在命运交叉口或被动或主动地走向了反抗男权的道路,而对男性爱情的期望又将她拉回地狱,如果没有玉环,意欢活不下来。如果没有意欢,玉环却依然是玉环,是长袖善舞、会审时度势的玉环,她或许早就去了美国,或许还会过得更好。但人心被俘虏时从来不会有预警。意欢这样懵懂善良又倔强的少女,第一次奋不顾身上前挡一耳光就让玉环恍了神,一次次守护里,意欢眉眼弯弯,就这么闯进玉环心里,之后的事都是在既定的路线运行。因为能相爱,就是命运啊。
华语女同电影的最佳作品,很有那个时代的感觉~~
兩個女人的相濡以沫,最難忘是縱身一躍的勇氣。
多一颗星奖励给刘嘉玲吧,难得一见的爆发力表演。当年怎么就输给《宋家皇朝》的张曼玉?只能说香港人还是看不起内地妹子。
杨采妮笑起来眼睛里流露出来的神采,漂亮、纯真、带点憨憨的可爱,像极了D,看了这部片,我喜欢咗杨采妮噻~~~
不喜欢叫自梳这个名字,电影其实跟自梳没什么关系,搞成噱头了。喜欢归亚蕾和刘嘉玲一起塑造的玉环,又灵又轻盈,从一幕就该认出来的。玉环后来被叫成意欢,多像后来孙艺珍和李恩珠演的恋爱小说!
摸脸x6,甜炸。忠犬妮,追影子,东邪西毒,春光乍泄。采妮自己用棍做人流一段简直可以列进恐怖感官TOP10。刘嘉玲手握刀刃也看得疼。“我用我全副身家来救你,你为一个不爱你的男人去死?”轮船上刘总和采妮挥手一段简直太有代入感了,信仰之跃。就算你壮阔胸膛,不敌天气,两鬓斑白都可认得你。
看这部电影才知,原来在旧时的中国有那么一群女性,她们梳起自己的头发,立誓此生不嫁人,她们自给自足,不受他人束缚,虽然最后买门口有些荒唐,可这份敢于突破传统的勇气,着实令人敬佩。杨采妮那时真水灵,刘嘉玲令人刮目相看,那一跳,不能忘
这才是call me by your name吧
“天有些冷了”。别用年少轻狂的眼睛去审视比你早走一辈路的人,他们经历的可能要比你丰富精彩得多,而最后什么也不会跟你讲。
一直觉得好的女同床戏是让人屏住呼吸,又期待又紧张又心跳加速的,这部做到了。
有味道的电影。结尾颇好,有想哭冲动。女子之间的情谊是可生死度外的。
看的我老泪纵横。本以为只是两个女人深厚的超越友谊的依赖,却不想最后打破了那层朦胧变为了坚贞不渝的爱情。刘嘉玲,杨采妮,归亚蕾,都没有让人失望,眼里全是深深的感情。充满了遗憾的一生,终于迎来一个相逢。感恩我不用经历动荡。(想起前阵子传刘嘉玲是同性恋的消息,让片子更多了一点微妙。)
人世间的爱有千百种,其实她们喜欢的不是同性而是彼此。码头到站台,中间隔着五十年的相思。PS看了刘嘉玲和杨采妮的民国篇后,真想把现代篇的李绮虹和赵文瑄烧死... (ˇˍˇ)
阿慧那条线太多余了
原来一直不觉得刘嘉玲漂亮,此片中她竟有一种坚强的魄气,真是美
头回嗑到刘嘉玲的演技,军阀府上得知被丈夫出卖,身形塌下去一半,旋即调整气息挺胸叉腰,生生用目光让军阀别过脸,半分钟的戏,站在这里的是个怎样的女人,全交代清楚了。另一极,杨采妮也足够惊艳,她如死狗般躺在草席上时,右脸恰好飞落只蝇,不知是服化道有意为之,还是老天也入了戏。
仍未刘嘉玲这个电影输了宋家皇朝的张曼玉不平啊啊啊啊啊
刘嘉玲纵身一跃的那刻,我几乎爱上了她。看破人间冷暖,娴熟尔虞我诈,内心却保持那份如火的赤诚,现实中的她多少如此吧。第一次觉得梁朝伟也很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