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掉下了眼泪,可能是因为已为人父母,电影里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年龄相仿,但生活的环境和遭遇有着天壤之别,当下的农村,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青壮年为了改善生活基本都选择外出务工,造成了大量的儿童在农村留守,他们的教育问题、心理问题都成了一个巨大的现实课题。这部电影,会让成年观众反省自己并深知陪伴孩子的重要;它也会让城市里的孩子看到另一种成长,孩子们会用自己的视角与农村同龄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进行具象的对比,而这种巨大的差异会让孩子倍感珍惜、懂得感恩、激励成长。
为人父母,除了赚钱更加重要的是对孩子们的陪伴,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和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会存在明显的不同,所以虽然笔者北漂纵使生活成本巨大也一定要让孩子在我的身边逐渐长大。无论心智,还是见识,让孩子全方位的得到健全的关爱与成长。毫无疑问,《花儿与歌声》是一部聚焦农村留守儿童的电影,笔者认为它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留守儿童、流浪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乡村教师、重男轻女……电影的关注点很多,每一个点既具象又典型,似乎在向社会发出一阵阵呼吁,当然这部电影并不满是悲苦情绪,它在传递的一种改变、关爱、温暖,它传递这人间的真善美。新时代的农村留守儿童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社会的关爱让他们依然能有阳光般的生活。
你能想象一万块钱能难倒农村人么,你能想象农村孩子为了能与远在他乡的父母视频通话而偷老师手机么?越是看到这些,观众可能会越是觉得震撼,观众会认为城市里的孩子都生活在天堂,越是这样,内心的感动就会升腾,会心疼电影里的那些孩子,会想着能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当听到心明清澈的歌声,你会落泪。离家出走的范大强能在茫茫人海中遇到了盲妹妹心明,这是上帝的回馈,当他们回到家乡、走进学校,并逐步重燃生活信心,是老师、乡亲们、整个社会对他们的关爱使然。蓝天、白云、绿绿的田野,美丽的乡村,是这部电影的主画面,这也象征着一种希望、一种向往。通过一幕幕描写了留守儿童与乡村老师之间的真挚情感和动人故事,让观众一步步走进那些远离父母的乡村孩子的心田,让观众因歌声而陷入感动与思考。
无论从哪个方面讲,电影《花儿与歌声》都是一部现实意义巨大的作品,它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真实描写了留守儿童兄妹之间真挚情感和动人故事。通过展现了那些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精神成长,赞美那些善良的人们和有爱的社会。我们所有人的努力不就是为了让我们的下一步不再因生活而分离么?
这样的电影该被更多的人看到,当下的电影市场不该只有超级英雄、都市偶像、浪漫爱情,还需要有像《花儿与歌声》这样讴歌新时代、展现真善美、极具现实意义的电影。
文/满囤儿
今天囤儿想和大家聊聊“乡村教师”,一个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熟悉,是因为我们经常见到这四个字,也知道它指的是哪一类人;陌生,是因为我们很多人在成长的几年、十几年、几十年里,并不一定会遇到这类人。因此,大部分人对乡村教师的认知,是通过文学、影视、媒体报道等非接触性渠道来获得的。那么这些渠道是否深入地点明了“乡村教师”的真正价值,也就决定了你是否真的懂这个词的分量。5月31日全国上映的电影《花儿与歌声》就挖掘出了乡村教师的真正价值,给囤儿带来了第三次冲击。
囤儿第一次感觉对乡村教师这个概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是阅读刘慈欣短篇小说《乡村教师》的时候。相信所有读过该小说的人都会和囤儿一样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可惜宁浩将其改编成了完全跑偏的《疯狂的外星人》,令人失望透顶。囤儿第二次感觉对乡村教师这个概念有再进一步的认知,是在综艺节目《巅峰之夜》里看到了来自台湾某乡村学校的“铃漾扯铃团”的表演。在一名乡村教师的带领下,这群孩子通过精研空竹表演,实现了“走出去”的梦想。
与这两次冲击一样,《花儿与歌声》第三次点出了乡村教师真正的价值。在这部电影里,我们能够对这个职业有更进一步的认知。片中的乡村教师相对有一点儿特殊,是一个小分支——支教教师。支教教师一般来自于城市,多为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不同于刘慈欣笔下的李老师,也不同于扯铃团的教练。他们很难像那两位一样一登场就是伟大的、无私的、坚定的,他们往往需要经历和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
从故事层面上看,《花儿与歌声》的主人公是学校里的一群留守儿童;可是从主题层面上看,囤儿觉得支教老师高虹才是主人公。这群留守儿童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心结,会影响学习动力和自信建立,甚至还有因为心结而做出过错行为的。高虹在授课之余,一个学生一个学生地去“破案”。并用合唱团的方式,把解开心结的学生们凝聚在了一起。这些,都是她教师本职工作之外的工作。也正是乡村教师对比城市里的老师们,所多出来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
高虹挖掘出眼盲的小心明的唱歌天赋,让她有了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这与扯铃团教练的工作体现出了同等的价值。乡村教师的价值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希望的播撒。乡村的孩子,无论是不是留守儿童,都有走出去看世界的权利。可是这个机会并不能等着天上掉,而需要老师以他/她的学识、技能、经验、用心去挖掘。在现代社会,给人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显然是功德无量的呀。《花儿与歌声》原著小说之所以拿那么多奖,没准儿就是因为这个思想层面上的深度。如此看来,把握住精髓的改编电影,也得收割上一圈奖项吧。
城市化、民工潮、留守儿童这些词似乎是相伴而生的,与此同时还有限购令、学区房、摇号买车等新一轮掐死上升阶层的词群,每一波概念的诞生都是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的深刻变迁。
就好比,你以为做个手术就可以把原发病切除,殊不知,还有一堆继发性的后遗症不断的冒出来。《花儿与歌声》就是以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电影,讲述了一群少年信爷与爱的故事,启发观众:不要把孩子的人生交给手机!
影片一开始没有把矛盾指向农村,而是从井盖和大强的城市生活讲起,两个男孩白天出去“练手”,晚上睡大街,颇像经典童话故事《城里的老鼠和乡下的老鼠》。
一个孩子到底能不能在社会立足,这取决于他们在不在父母身边。如果不在父母身边,他们或多或少都存在性格失衡的可能性。
比如井盖:他不是一个纯粹的坏孩子,他看到了比自己弱的大强,他指导他怎么谋生,表现得老成而又圆滑;而他面对比他更老成圆滑的社会小痞子,他只能逃离曾经所谓的“片区”,承认他不够强大。
而大强,则有着更明显的人格力量,他宁可跟着井盖睡大街,吃不上饭也不学所谓的“技艺”,所以他虽然人高一头却不如井盖老练。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大强流落街头,大概要从一个手机说起。
中国有句古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在农村留下了儿童和老人。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与外出父母的沟通有限,常期分隔异地,手机串连着两个世界,一个是他们的世界,一个是父母的世界。
《花儿与歌声》里有台词描述了父母们的集体缺席,整个班级共用老师的一部手机,通过老师的手机与外界(主要指父母)沟通。
有一天,手机丢了,班级的同学开始怀疑最后一个使用手机的人——大强偷走了。
大强到底有没有偷手机是一个很明显的指向,那么到底是谁拿了手机?电影延着这个线索,一层一层展示了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让人心生怜悯。
当电影对准这群孩子的心理时,你会发现亲情弱化的危险到底有多大。
有的家庭重男轻女,女孩做饭蹲门口吃,男孩被供在上座;有的家庭父母只带了弟弟去城市,姐姐留在农村家里,孩子长期内心失衡;还有的孩子父母身亡,只有爷爷和他相依为命,造成内心封闭;最好一点的还算大强了,可是他受了冤屈,便会情绪冲动,逃离家里,这些都是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结果。他们稍稍有一点逆境,就高迷茫度。
所以,手机实现了远程慰问功能,丢了手机就等于孩子们丢了世界。
事实上,是不是父母通过手机和孩子交流就能解决一切不在身边问题呢?电影一层一层的掀开这些反思,用温暖善意的目光构建了观众的情感思维,为观众打开了一个正能量的心灵大门。
通过大强老师的行为,一点点还原了正确的走向,手机不能解决一切,但是信任可以抚平忐忑。
当最后手机丢失的真相揭开时,大部分观众对孩子会毫无保留的谅解。并不是他值得被原谅,而是他的真正目的不是在偷手机,而是想让更多的同学和他一样。
《花儿与歌声》的后半段逐渐被各种温暖的色彩填满,比如校长为了孩子放弃了初恋,选择了守护这个山区;老师为了孩子,上传了充满希望的视频,获得了社会的帮助;而心明的眼晴因缘际会也有机会治好了。
电影在各种内心绝望之际,以现代化的思维寻找到了救赎的机会,使爱的力量熠熠生辉,冲淡了一切暗淡的内心。
《花儿与歌声》非常适合儿童、亲子类的观众。尤其是还有一个周末就是幸福的六一儿童节。这一天,不仅仅是一个节日,还有亲子关系的流动。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看到的不光是留守孩子如何改变命运,还有他们怎么从逆境中成长、克服困难。
手机当然能使他们获得父母的精神给予,但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陪伴,这是再多的物质都不能替代的。
很有教育意义的一部电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很多农村父母为了改变家庭现状,远赴广东上海,福建,浙江打工,吧孩子留在家里胖老人照看,她们成长缺乏服务精神的呵护。让我们一起去关爱他们的成长。为了孩子吗的未来,我们一起关注留守儿童!!!!!!!!!!!!!!!!!!!!!!!!!!!!!
文/赤叶青枫
最近两个月,有几部以儿童为主题的院线电影颇值得关注。外语片当属《何以为家》、《云端之上》等,国语片则以5月31日上映的《花儿与歌声》首当其冲。
作为中国首部儿童音乐电影,《花儿与歌声》中《小池》等多首插曲中的童声仿若天籁,且首首动听,甚是养耳,不过看得出来,导演王蕾等幕后主创明显并不满足于只是拍一部单纯的音乐题材的儿童电影。换而言之,音乐是片中的一大亮点不假,但让音乐如此打动人心,主要还是因为影片的故事本身足够动人。
本片讲述了一个有关乡村留守儿童的现实主义故事。因不满被人诬陷偷老师手机,留守儿童大强(刘晨毅饰)愤然离家出走,在郑州偶遇被母亲遗弃的小盲女心明(魏歆惠饰),他毅然将其认做妹妹,并带她回到家乡,一同上学。后来在支教老师高虹(赵倪僮饰)的帮助下,心明过人的音乐天赋被逐渐开发,最终迎来了人生新希望。
客观而言,城市中的白领及以上阶层中的大多数人对于乡村留守儿童的印象是比较模糊、刻板及片面化的,而《花儿与歌声》则试图打破这种印象,向大家呈现一个清晰、生动及较为全面的乡村留守儿童的世界。
所以在这部影片中,我们不仅能“不出所料”地看到这些乡村留守儿童困苦的物质生活,简陋的学习环境,还能“出乎意料”地看到他们细微曲折的心理变化及精神成长。
譬如“手机门”事件,大强之所以会愤然离家出走,一方面固然是任性的少年心性,另一方面何尝不是因为常年缺少父母陪伴而致使心理变得过于敏感和冲动?而真正偷拿了手机的那个人,他的动机并非是贪图财物,具体原因暂不剧透,但确实也与乡村留守儿童利用智能手机和在外打工的父母联络有关,只是真相远比想象中更令人唏嘘。
再譬如范梅和马兰花这两个女同学,同样是留守儿童,亦同样各有不足为外人道的悲伤故事,否则不会一个终日对着夹在书本中50元现金闷闷不乐,一个长时间处于失语状态让人一度误以为她是哑巴。
至于留守儿童阵营的新成员小盲女心明,她之前之所以被母亲遗弃,虽然主要是因为她的眼睛问题,但追本溯源,又何尝不是其亲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来聚少离多感情失和,二来也没能很好地照顾她才导致的多年后这场惊险的遗弃风波呢?要不是她运气好,邂逅了大强和井盖这两个好心的小男孩,她之后的命运将不堪设想!而她被大强带回家后,面对奶奶要为她做新衣的举动,她怯怯生生、不喜反悲的异常敏感的状态也是非典型留守儿童的典型表现。
所以,以上这些乡村留守儿童真真令人心疼!他们年纪尚小,却已过早地尝尽了与亲人生离甚至死别的人间之苦,他们幼小的身体以及稚嫩的心灵所承担与背负的生活之重远超常人想象。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花儿与歌声》一片虽然展现了乡村留守儿童面临的一系列相关困境与问题,但整体基调并不苦大仇深,相反泪中含笑,温情脉脉,即便生活再不如意,这些孩子们也“给点阳光就灿烂”,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因此“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这句话非常形象地成了此片主题的最佳注脚。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愿每一位在外辛劳奔波的父母都能尽量常回家看看,多陪陪孩子;愿这个世上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少,团圆家庭越来越多!
画面唯美,天籁之音,小演员演的惟妙惟肖,故事情节虽然没有大起大落,但是很感人,整个电影,尤其是当哥哥大强为了让妹妹的眼睛能重见光明,把家里最值钱的也是最心爱的两只小羊卖给了别人时,那只老羊发出的叫声,大强的依依不舍,让人心痛,把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是一部反映留守儿童的电影,这些年已经很难看到像这部让人心动的影片了,真心希望每个家长带着孩子观看一次,让我们的孩子对待生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花儿与歌声》是一部以留守儿童为主题创作的文学作品。故事以离家出走的五年级学生范大强遇到了盲妹妹心明,他带她走进了学校为开端。继而新来的高虹老师发现了心明的音乐天赋,让六岁的她担任了学校的领唱。高虹联系到省城大医院的高明医生,让心明的眼睛有了弱光。当有了视力的心明第一次看到美丽的校园和被月光浮起的乡野、河岸,一下子理解了奶奶的歌谣,泪水瞬间盈满眼睛。作品真实描写了留守儿童与乡村老师之间的真挚情感和动人故事,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的人物和一件件感人至深的小事,让我们一步步走进那些远离父母的乡村孩子们的心田。
支持一下本土河南电影。关注留守儿童。
小演员演技不好我忍了,成年人呢?全体演员演技不如只羊
带闺女去看了,虽然没有大明星,但小演员都很出彩,画面非常唯美,剧情很感人。其实对小孩来说,能看的电影很有限,除了复联这种大片,国产的喜剧,再就是这种由同龄人出演、剧情还不错的电影了。毕竟,孩子不能全看动画片啊。
影片中连绵起伏的麦地、金灿灿的油菜花等,为观众呈现了一幅绝美的动态画卷。影片旨在呼唤亲情的回归,其社会意义远甚于精神价值。
我这一场就两个人看 好感动 真心不错不错 建议父母和孩子一起去看一场
摔泥烧字这孩子是个小天才。
真心不错,《花儿与歌声》不煽情也不贩卖苦难,影片将现实的冷酷和艰难摆在所有人眼前,看着你去努力想办法解决,这才是它的真实态度,鼓励那些坚持和努力的人,即使留守,但也永不言弃,上一代人因为努力生活而分离,他们这一代人,则努力,为了不再因为生活而分离。
一般,学校组织让看的。很多催泪的情节太刻意,而且农村,“太新了”,有种旅游景点的感觉。
很感人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去看看,
无聊,但是好看
挺感人的,孩子是最纯洁的,这个社会对他们太残酷,剧情手法简单了
昨晚看了电影《花儿与歌声》,今天脑海中还闪现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幕幕在眼前悄然闪现。这画面中有欢笑,有泪水,有歌声,也有温暖。拯救小鱼时,孩子们的善良率真是那样可贵;担心老师生病时,孩子们的默默守护是那么朴实;陪老师一起散步时,那月下的低吟浅唱又是何等浪漫。
这辈子第一次包场看电影。这辈子第一次坐第一排看电影。这辈子看过的最恶心的煽情片。
好看好看,出乎意料,洗眼睛洗心
这电影现在被中天盛祥(从盖网再改名到壹键哥的传销组织,《南方周末》5月29日已报道)宣传为自己的摄制投资作品,用来洗白自己的身份。立意再高又如何,国内的影视市场如果辨明不了这些居心叵测的牛鬼蛇神,不将这些肮脏的投资清理出去,就难谈进步与深度。
整部电影,以朴实而有诗意的画面,讲述了一段暖心感人的故事,葱郁秀美的村庄,孩子们恬静乐观的笑容,沁人心肺的纯净歌声,让整部电影看起来温暖又治愈通过组织观影,家长们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值得孩子观看的影片,让城市的孩子珍惜和父母一起的幸福生活,很有教育意义
电影不光是画面好看,音乐好听就完了,故事呢?!情绪铺垫呢?!真心看不下去,中途离场!
挺好看的,很有意义的一部电影,和爸爸妈妈看的,妈妈当时还哭了
一部感人的电影,让人感觉到心灵的纯洁,人与人之间相处和谐,好看
7分,情感动人,表演弱,乡村景色美,几首原创歌曲贴合氛围。最近多出几个关于留守儿童的片子(蜻蜓少年、米花之味、花儿与歌声),能感觉到国家政策调整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