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时旸)
胡丽叶塔在自己的前半生中,不断地“失去”,失去母亲,失去父亲,失去丈夫,又失去了女儿。这其中,有些是因为亲人亡故,有些是因为自己主动逃离,而有些则是某种程度上的被他人厌弃。这些“失去”以一个个段落的形式发生于胡丽叶塔的生命之中,有些看起来无关紧要,有些则刻骨铭心。最终,这些抛弃、逃离与躲避,让胡丽叶塔这个角色逐渐脱离了个体本身,演化成为了某个时代中整体意义上、普遍的女性角色的代言,她的孤独、找寻和迷惑,成为了一种哲学探寻和对于自身身份的拷问。
据说,最初这部电影的名字叫《沉寂》,后来因为和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撞了名字才改名为《胡丽叶塔》。其实,无论哪个名字都不如这部电影的原作《逃离》更为恰当。《胡丽叶塔》改编自爱丽丝·门罗的小说集《逃离》中的几篇故事。在那些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之中,门罗的作品总散发着一种家常琐碎中的惊心动魄,那些表面上的安宁和内心深处的风暴,以及向往未知和逃离桎梏的愿望,都弥漫在那些短短的故事中。而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在电影中把这种特征展露无虞。阿莫多瓦特别善于处理某种带有稍许神经质的悬疑感,那些层层递进的弦乐和画面中各种带有象征意味的重重拱廊、窗外的大海都在氤氲着不安的气氛。他用这样的方式,把生活中沉闷又令人心碎的别离演绎得悬念迭起。有时,它会让你想起他之前那部著名的《吾栖之肤》中的感觉。
《胡丽叶塔》的故事主线其实非常文学化,胡丽叶塔已入中年,即将离开马德里去和男友开始崭新的生活,她想忘掉这里的一切,不再回来。但是在街头偶遇了自己女儿儿时的一位玩伴,说起不久前在国外碰见了自己的女儿,这让胡丽叶塔改变了主意,决议留在马德里,并且搬回年轻时居住的房子。除了她自己,没人知道胡丽叶塔的女儿已经多年杳无音信。在她看来,女儿和自己毫无缘由的断绝关系,是莫大的耻辱,这是她生命中最深重的秘密。胡丽叶塔在旧居期盼女儿的消息,并开始写那些无处寄送的信件,对女儿写下了一切自己未曾告诉她的往事。
故事就在当下和过去的经历之间切换,你会看到现在笃定的胡丽叶塔年轻时所经历的一切不平静的往昔。门罗的原著中,女性主人公有一种典型的知识分子的疏离气质,她想逃离自己的家庭,寻求某种未知的、与已有经验决然不同的生活,电影中的那种疏离感相比于原著,稍弱了一些。但胡丽叶塔生命中的几次分离,放诸在一起,也依然拼凑出了一种难以名状的况味。
当年,胡丽叶塔作为一个年轻女孩,曾经离开了自己生病卧床的母亲和靠农耕为生的父亲,去往远方,研究文学,以代课谋生,然后在火车上邂逅一段爱情。这几乎成为了某种浪漫主义的样本,婚后,她的丈夫因为和自己儿时的玩伴的暧昧关系触怒了胡丽叶塔。一场争吵之后,男人冒着暴风雨中出海,丧命海上;而之后,自己的女儿成年之时,就以去静修为由就此再无音信。
这三场离别颇具意味:第一次,是少女时代的“逃离”,那是一种主动的逃逸,带着某种寻求和希望;婚后丈夫和自己的离别看起来是一场意外,但实则是某种隐藏多年的内在冲突的爆发,当年浪漫的邂逅变成长久的陪伴之后,形成了某种新的桎梏,相较于年轻时从原生家庭的逃离,这一次则代之以争吵,丈夫成为了离开者,而最终以一种惨烈的方式收场;而第三次,女儿则成为了自己年轻时的镜像——以更决绝的方式,切断了所有联系。自己当年的身体逃离但精神在场,她和父母尚有联系,而自己的女儿则阻断了一切,抹除了所有痕迹,她的逃亡显然比胡丽叶塔年轻时走得更远。
从某个角度上看,这时隔数十年的两次逃离成为了轮回和报复,也是两代女性身份觉醒和找寻的殊途同归。这个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无法冲破的隔阂,隔阂存在于于代际之间,存在于生活的迷障,存在于时代更迭的缝隙。一代代女性奔跑和逃逸,得到新生也面对孤独,这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最终,那对母女因由一种惨烈的意外原因重新建立了联系,只是,他们的重逢又能否破解隔阂呢?那些奔逃的女性,最终是否会向着他们逃逸的方向折返呢?
细腻的亲情心理片。带点悬疑元素,但我不希望看到反转。 视觉之美: 我最先注意到的是美女。青年胡丽叶塔短发红唇,令人眼前一亮。中年胡丽叶塔也气质不凡,弹幕里说像蒋雯丽,也是一种称赞。 画面也很美。红色复古火车与冬日夜幕。海边小屋广角大窗看海景。大幅红白油画和各种雕塑,满眼艺术品。母女对谈的对称画面。女主作为老师讲授的古典文学,也增加了文学之美。 时间点梳理: 胡丽叶塔25岁。坐火车,男乘客和她搭话后自杀。胡丽叶塔邂逅左安。 胡丽叶塔收到左安地址,去找他,不听管家劝阻留下来,结婚生了女儿。 胡丽叶塔28岁,带2岁女儿回娘家,看到母亲被锁在屋里,父亲和年轻女孩出轨。 胡丽叶塔38岁。12岁安提亚被迫去露营。左安出轨还负气出海,暴风雨丧生。 胡丽叶塔患抑郁症,由安提亚和小伙伴贝雅照顾。 胡丽叶塔44岁。18岁安提亚说去修行,从此失踪。 胡丽叶塔56岁。从贝雅得到女儿消息,放弃移居葡萄牙,回忆往事并联络安提亚。 叙事手法: 编导阿莫多瓦名不虚传,本片叙事超强,有些情节有隐藏的深意。多嘴的玛丽安串起了胡丽叶塔一家的分崩离析。女儿被迫离家参加露营,成年后主动出走。胡丽叶塔打电话给丈夫出轨对象的矛盾心情表现得简直太好。女儿朋友贝雅也是见证人,引出回忆,最后说出友谊实则炼狱,侧面揭示了女儿的不安内心。 有两处最惊艳的:一是竟然有火车底意识流车戏,真就车轱辘碾脸。二是,女儿离家修行时,闪过胡丽叶塔和乘客、玛丽安、左安最后一面的场景。虽然前面胡丽叶塔没有察觉女儿想离开,但是这里暗示了这也是最后一面。 各种伏笔照应能被我捕捉到,没有故弄玄虚。这种借女主视角写信叙事,一开始让我怀疑里面是否包含叙诡。《白夜行》《远山淡影》等叙诡的典型作品就爱在最后来个反转,告诉你前面的剧情是经过讲述人美化的。我第一次不希望看到反转,她讲的已经足够现实,背后可别有更黑暗的真相了。 但是,详实叙事难以兼顾抒情。作为一封给阔别多年女儿的信,胡丽叶塔母女共同回忆的部分过于详细。这信似乎没有融入很多感情,没有在其中正面复盘女儿出走原因,没有展现很多自责的心路历程。应该说,胡丽叶塔本来就是克制感情的人,会故作镇定,但内心难以自持。这个人物的复杂性成功体现。
难以分担的悲伤: 影片主要悬念是女儿安提亚为何失踪,应该说出走。(不知道西语里这两个词区别大不大)我看到的答案是:安提亚要摆脱母亲。女主是忠实的叙述者,她的言行无论对错都摆在台面上供观众自己评判。 非要说错,错在左安已婚出轨胡丽叶塔、胡丽叶塔知道他有炮友还非要嫁他。丈夫非要出海给自己作死了这件事,胡丽叶塔是被出轨的受害者,可她还是会自责害丈夫出事。
先是陌生同行乘客,后是丈夫女儿,胡丽叶塔自责没能阻止他们离开,造成半生的心结。我忍不住想另一个不必要的问题:女儿出走,是谁的错?
因为是胡丽叶塔角度叙事,没有提到母女的冲突,她不知道给她女儿很大压力。胡丽叶塔逼女儿露营,看得出胡丽叶塔对孩子有一定的控制欲。女儿走后她每年扔掉生日蛋糕,透露的情绪不是伤心和担忧,而是愤怒和恐惧。胡丽叶塔思念女儿抑郁复发无疑很痛苦,这种痛苦偏重于再次失去依靠。 少女照顾母亲是身份倒转,面对患病的母亲她也别无选择。女儿从管家玛丽安那里知道了夫妻争吵后父亲出海遇难的始末,但出于对母亲的爱没有说出来,就像其他对母亲的怨念一样。
从贝雅最后说的话来看,安提亚在母亲身上得不到的依赖,可能向贝雅索取了。贝雅逃离以后,安提亚也选择离家出走。
母女二人都有自己的无奈,他们做的选择无可指摘。人生的变故让他们一度相依为命,情感的掠取使他们貌合神离,相互伤害。引用一句话:“或许悲伤本来可以拉近两人的关系,如果他们无法分担这份悲伤,就会被这份悲伤分开。”
第6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3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胡丽叶塔》,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母女们离开再见的悲伤评价了!
汤达人:
阿莫多瓦为何在拍女性和LGBT完全是两种画风……没有太抓马的剧情安排,使得胡丽叶它看起来具有一股平静下的情绪涌流。我喜欢女主悲伤时的表情,太打动人了。
薛Tony:
在讲述母女关系的过程中传递了共情。并不像阿莫多瓦备受推崇的作品那么离奇,在平淡的讲述中刻画了被情感控制性压抑。每个人都有不可原谅,而这种不可原谅不过是为自己的失去找到排泄的出口。母亲的不可原谅使其无法对开启新生活的老父亲与以宽容,与女儿的依赖赋予控制。女儿的不可原谅使其为自己失去的痛苦寻找原由。但是,你还记得生命赖以生存的源头吗,那是爱的乳水,流淌在体内,是时间与不可原谅无法磨灭的。
日烦夜烦:
阿莫多瓦对于此类题材掌控的熟稔程度大概是永远不会让人失望,但也因为熟稔,看到的则是四平八稳和惊喜不大。浓烈的色彩风格依旧突出,还是很喜欢《吾栖之肤》拍爱欲奇情的阿莫多瓦呀。
淡水河边:
感觉这种温柔克制的感觉不像阿莫多瓦的风格?艳丽饱和温柔的色彩效果很好,故事讲的挺直白流畅,但少了几丝他独有的奇情,一个平常女性在生活中失去的故事,把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心态描述的像一把拉出的弓一样有张力。
fire_storm:
相比门罗的原著,更喜欢阿莫多瓦这个西班牙式的三代恩怨。艳丽的色彩,精致的布景,少了些奇事,更多的是沉静与平稳。
Her Majesty:
牛逼的时间跨度,深刻的女性描绘。没有说再见就离开。
法罗岛岛主:
女儿对母亲产生共情,是在她也成为母亲的那一天;母亲对女儿选择原谅,是在她作为女儿也可以被原谅的时候。
肖申克de囚徒:
中年的胡丽叶塔准备开始新的生活却意外的被女儿的消息拉扯到那段悲痛的回忆中去。年轻的自己因为对在丈夫出海遇难前猜疑引发的争吵而懊悔,女儿受不了失去亲人的打击而离她而去。片子以她女儿失去自己儿子,痛苦引发的共情让她多年的痛苦出口形成闭环。也许好多事故就是那么自然发生的,就像对坐准备自杀的秃头中年男人,亦或追逐火车的驯鹿。当事故来临时候,我们不能沉湎于过去,责备自己,活在当下,展望未来才是最真最贵的。我相信胡丽叶塔和女儿和解之后也会原谅自己的父亲。
此片和南尼莫莱蒂的《儿子的房间》主题上是一致的,那份失去挚爱的沉痛需要执著而温存的爱慢慢消弭。
斯诺-纳什维尔:
电影的场景设计服装摄影音乐都很不错,但我觉得电影本身有点无聊,这是可以说的吗?
大大大大大白猫:
影像层面很阿莫多瓦,文本在爱丽丝·门罗原著基础上阿莫多瓦把他对于女性的悲悯全部倾注其中,整体故事也变得更加易于激发共情,尽管这也使得门罗文本气质消弭无形而变得更像是阿莫多瓦一贯的女性主义情节剧,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了却烟硝:
这是我看的第二部阿莫多瓦的电影(第一部是《痛苦与荣耀》),相比于《痛苦与荣耀》,这一部显得无趣多了。
剧情方面只能算是中规中矩,《海市蜃楼》女主疑似重演了一遍《海市蜃楼》的情节:船戏、出轨戏、风暴戏轮番上演,到后面感觉有了一丝味道,可是最后就感觉一口气憋在胸口出不来,什么都没说清。
虽然阿莫多瓦擅长拍摄这种稀松平常的生活画面,但是相比于《痛苦与荣耀》深沉的个人情感,这部《胡丽叶塔》显然少了很多灵性,甚至感觉有一丝不爽在其中,无法让人产生共鸣。
我略知她一二:
少年的时候看村上春树的《舞舞舞》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如今再看《胡丽叶塔》我才能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胡丽叶塔身边的所有人都选择了属于自己的未来,而她并不在其中。当一个女人不断的被身边的人抛弃,我不知道该说她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胡丽叶塔的一生都在不断地逃离和被逃离,每个人都终得其果。爱丽丝·门罗细腻的文字为佩德罗·阿莫多瓦温柔的影像打下了基础,让这个看似狗血的故事最终呈现出了诗一般的语言。
#FIFF6#DAY3的主竞赛单元场刊评分稍后会在广播中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爱人是雪地上奔跑的麋鹿,在不经意的时刻闯入生活;父母是寄放的行李,放不下却也带不走;女儿则是每年生日扔进垃圾桶里的蛋糕,浓烈诱人却终究不属于她。时间在胡丽叶塔的容貌上留下印记,生活冷酷绝情地赐给她毕生孤苦。负疚感折磨生者,母女都无法过好彼此人生。而她们终将浑然一体,如同水溶于水。
“没有经历过失去的人,无从知道这种伤痛。”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这部电影拍的就是哭泣的旧人。
新世纪仍然执着于“讲故事”的大导演是下面几位:阿莫多瓦、诺兰、达内兄弟和法哈蒂。
阿莫多瓦真是营造气氛高手,即便结束也要首如泣如诉的歌煽情。故事高度还原3篇小说。表演温润如水,核心虽是胡丽叶塔,完整交代了3代人关系,作为知识女性,逃离原生家庭,结识一位有病妻的渔夫,进一步再被女儿逃离……越活越孤独,一种哀婉的人生绝境,导演小改了结尾,一丝希望更能动人。四星。
依然是最懂女性的阿莫多瓦,女人的不同人生阶段塑造得各各鲜明。悬疑减少了,但感情更加饱满。母亲对女儿的思念要像戒毒瘾一样的戒掉,这是何等深刻的情绪。当然最爱的还是颜色,鲜活明艳得都快溅出屏幕了啊~~~(好想把颜色单独抱走!!!)
好看,《空乘情人》之后阿莫多瓦的功力回来了,简单小故事,有点小催泪,含着小悬念,却是不着痕迹一波三折,没全部说透,不做无谓煽情,结尾收得刚刚好;一贯艳丽色彩娇俏女郎,阿莫多瓦真是女性知音,总是站在她们心底做画像,把阿德丽安娜·尤加特拍得这么美,换那么多漂亮衣裳,淌了无数吨口水。
不觉得有多好,阿莫多瓦中等水准....
门罗的小说是女性视角的生活在时空中安静而神秘地流淌,时空转换的沧桑感会以神秘的方式将你湮没,阿莫多瓦在改编时没有继承这一点,取而代之地是单一维度的表演与角色塑造中展现出的平淡无味的角色关系与她们命运的揭示,将门罗小说中最鸡肋的故事层面价值改编成一部平庸无味的情节剧。
不希望失落的,毕竟如果有人能拍出门罗的特别,阿莫多瓦会是我期待的人选。期待他剑走偏锋。没想到作为门罗的书迷他如此臣服,一点自己的文法都不用。他有眼光挑中这三篇,却没能把握到母女之间、女性之间、生命之间那一点错综复杂的分岔,把故事做俗了,那点温暖不该放在和解上的。毕竟不存在和解啊。
世代皆因宠溺下一代,而去疏远上一代。总有一个人,会让你疏远另一个人。但只有经历过失去的滋味,才能知晓这种“疏远”的伤痛。
回归熟稔题材,格外得心应手,色彩明艳碧丽如雨后晴空,室内装置美术满分;故事极为顺畅,但在阿莫多瓦作品中只能算中规中矩,并无惊喜,收口也略仓促;火车上惊鸿一瞥的鹿,满怀心事的自杀者,中意这种灵光一现。
实在难看到不能忍,阿莫多瓦最近几个片子蠢爆了。凭一个负罪感,就唧唧歪歪婆婆妈妈了整个片子,在“有一腿”的故事里头力所不逮不说,火车大海还有颜色冲撞之类的,简直是水货到不行了。无论爱情还是母女关系,虚假且无聊。对一个代表作不少的国际导演,真的不用太客气了
3.4星之间吧。可能对阿莫多瓦期待太高,不如《吾栖之肤》奇情,回归简单叙事,对色彩和构图的把握依然纯熟。绿野红车,雪夜奔鹿,碧海蓝帆,都好美。阿莫多瓦依然谁也学不来。
三个女人一台戏,母女之间,母代姬友间,女代姬友间,应该有更丰富和细致的互动。结果居然全靠自白推……红黄蓝,美术做到这个程度,已经抢过人物和剧情变成主看点了。
依旧是那么熟悉的阿莫多瓦。从托雷多到加利西亚,从安达卢西亚到阿拉贡,终至马德里,导演带着我们走遍了西班牙,那正是女主的一生。遗忘和记得,爱与慈悲。也许所有的悲伤情绪都由失去一个人开始,正如十二年的沉寂后女儿的来信,那便是她对于母亲最后的谅解。太过熟悉的马村内景看来总会觉得不真实。
仍然是阿莫多瓦最常见的情节剧设定,恋人与母女的情感纠葛,门罗的故事基础。视觉上仍是阿莫多瓦最热情的红,无处不在;感情上则是表面的波澜不惊、情绪暗涌。始终觉得阿莫多瓦已过巅峰时期,这一部也仅是其作品的中等水平吧。
很美很动人。和《关于我母亲的一切》那种主题和视觉都惊艳的作品比起来的确是平庸了,但也只有他才能把这样一个很普通的故事拍得像清澈的河水一样连贯好看。对我这种永远不懂女人心思的直男来说,这个故事里的女性形象已经足够美丽细腻迷人了。
看到最后差点要哭了。这部阿莫多瓦最新之作居然那么温柔。很多场景大色块的浅景深依然很阿莫,女佣设置透着希区柯克的蝴蝶梦的影子。高明的叙述故事的手法,不愧为现存坚持古典主义的中坚导演。
1.与阿莫多瓦的不少作品相比,叙事更为从容温和,情感也更隐忍含蓄。2.不变的依旧是饱和而不突兀的配色,火热的红与恬静的蓝,构图也透现出几许疏离。3.往事如梦,却而渐渐清晰,一如雪地中追觅火车的公鹿。4.断臂男雕:我的作品都很结实,这样风就无法吹走它们,就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样。(8.3/10)
浴巾擦头那段简直就像是变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