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大丽花》:浮华表象下的糜烂味道 ■文/火神纪
尸体。灵魂。 没有什么能够被永远地掩埋。
魂灵在歌唱着永远不停歇的忧伤。 我在落泪。偷眼旁窥。——火神纪。题记。
《无非只是一场梦魇》
无非只是一场梦魇。我曾这么以为,我也曾想过用这几个字作为这部电影的标题。我在想,一部电影如果能在看完两个月之后还让你做梦的时候在见到它的话,那么,这部电影被称为梦魇也许也就不为过了。 仅仅只是一种暗示。昨天和朋友讨论关于某种阴秽癖好的电影,突然就谈起了这部电影。在我的印象里我一直觉得这是部挺文艺的电影;然而朋友说,做着一只小腿在跳舞还叫文艺呀,那种癖好阴秽得很。 昨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梦到了“大丽花”,黑色的,瑰丽地绽放在漫无边际的原野里。以她独特的方式绽放。身体被截成了两段;内脏被掏空;从嘴唇到耳根被切开;面无血色。纯黑白的镜头,而她,在黑白的镜头里绽放着妖艳的红。还有乌鸦那凄励沙哑而且饥饿的惨叫,瞪大着眼睛,突然跳起,拍着翅膀从我眼前飞过。 我突然就醒了。醒来的时候是半夜四点多的时候。房间里除了漆黑和时钟嘀嘀嗒嗒的声响之外什么也没有。我很少感觉到的害怕,就在这漆黑的床上紧紧地把我包围住了。我一直想写这部电影,只是,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一个开始。
无非只是一场梦魇。大丽花的梦魇是在好莱坞的造星运动里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雨果的梦魇是笑面人那裂开的脸颊绽放在新时代美国的壁炉上;而也许,玛蒂是玛莎的梦魇,而大丽花则是玛蒂的梦魇,乔治是拉蒙娜的梦魇……这部电影仅仅只是我的梦魇,在我醒来的时候突然做的一场梦。所有的这些人在我的梦里做着他们的梦。 谁是谁的梦魇;谁又在谁的梦里死去。在我那繁华的梦里,绽放着的大丽花其实并没有死,就算仅仅只是躺在那里。可是在我的梦里她似乎活着,生命力强盛,美艳而楚楚可怜。所有的人都爱着她;她又爱着谁。那个死于印度上空的美国大兵是否真实存在,他永远也不知道有某个女子在某天夜里黯然地哭泣,仅仅只是为了对他的思念。
梦总会有醒来的时候;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在醒来的时候跟我一样害怕呢。看电影的时候有点着迷般所迷恋的一切却在梦里让人害怕:我醒来的时候是在自己漆黑的小电影房间里,一片漆黑;大丽花也许只能在我的梦里醒来了,一片妖娆;所有的那些人,在大丽花死寂的梦里醒来,一片黯淡。 梦总会有醒来的时候;只是电影,除了在梦里之外,我们还能反复地咀嚼。也许,这就是电影带给我们最大的幸福了。
《关于零碎》
第一次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也许有点心不在焉,或者是被这部电影那条被刻意弄得有点破碎的线索给弄迷糊了。我一直想写这部电影,可是我一直却没有动手,只是因为有些地方似乎还挺迷糊的,于是一直慵懒着。 直到昨夜的梦突然把我惊醒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我还在一直想着这部电影。不然朋友那句不经意的话怎么可能会把这场电影给逼进我的梦里去呢。今天和朋友小海又突然聊到了梦。说到梦都是意识下的潜意识所释放出来的东西,我挚爱的弗洛伊德貌似在很多年前教导过我,类似这样的东西其实也许很重要,也许根本就无关紧要。可是我忘了他淳淳的教诲里有没有说,什么才是重要的而什么才是无关紧要的。
近来似乎常常会梦见到电影,只是记得的只有两部。第一次梦见的那部电影是John Carpenter的那部《Cigarette Burns》,那时候看完那部电影已经很晚了,然后睡觉,躺在床上的时候依稀会梦见电影里那些零碎的镜头和我自己拼凑出来的剧情。然而似乎没有一次会像这次梦得那样真实而印象深刻。我可以完全记得梦里的那个大丽花的模样,我记得那个场景,那个模样,那种妖娆,那种风情;然而在梦里所有很美的东西在醒来的时候突然变得可怕起来。
也许可以说,正是这部电影所给我留下的是一些如此零碎的东西,以至于在写这部电影的时候会有那么多的关于电影之外的东西一起出现在这些文字里。 零碎和杂乱,在某些时候,也许,可以显得很美。至少在这部电影里我找到了这种临界的平衡:纵然凌乱,纵然残暴,可是一切依旧很美。
《黑白胶卷里那个让人忧伤的女子》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许很难不去喜欢这个伊丽莎白的女子;就算这样的喜欢带着浓烈的悲悯味道。带有点羞涩和怯懦,有点放荡的张扬,有点渴望和祈盼,有点柔弱和哀伤。 纵然她第一次的出场显得那么诡异而骇人,纵然她出场的时候电影已经放映了二十分钟,纵然我们对她所有的一切只能靠着她在试镜时的那几个零碎的镜头里和她那部女同的三级电影里。然而,这似乎不能阻止任何人去喜欢她。
这部电影用了很多的侧面描绘来塑造这个人物形象,而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部电影也许也在侧面描绘给我们做了一个典型的示范。 也许。只是因为不够具体而显得朦胧而颇具美感;因为不够多的讯息足以支持起一个立体全面的人物形象而让这个人物形象可以更完美地停留在我们无尽的遐想里。 黑白色的胶卷充斥满了我们的视网膜里,而更多的颜色也许可以布满在我们的想像中。从视网膜到想像,这部电影在用它特有的方式完成了它所能完成的更多的事情。
充满了怀旧味道的淡色调的运用,穿插着黑白胶卷所能带给我们的遐想。这部电影用一种侧面描绘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比那种直接的多角度的以及刻意和不遗余力的塑造完成得更成功。 那个关于“我再不会挨饿”的台词模仿;那个关于美国大兵的伤感但完美的情感故事;那个女同电影里无奈的羞涩表情;那个爬行着的哀求;那个坐在地上诉说着高雅却勾了丝的黑色丝袜,那个扯着勾丝部位的动作……很少人能不为这样的一个女子动心。因为朦胧,因为放荡,因为羞涩,因为哀悯。
相比这些直观的描绘,也许,那些更间接的细节更能看到这部电影用心良苦的塑造。 比如李的疯狂,在看着那部女同电影的时候那个让人难受的表情时摔门而出的动作,或者独居时满墙上的相片,或者发誓要抓到凶手时脸上坚定而无助的表情。 比如巴奇在看同样的镜头上脸上时时闪现的不忍的表情,或者当他和富商的女儿玛蒂搞在一起之后凯对他的指责,因为玛蒂和大丽花如此相似而爱上这个女子的行为让人感觉可怕,或者最后他开枪打死玛蒂时的坚决。 再比如女人们对大丽花疯狂的模仿行为。玛蒂,这个并非第一次模仿她的却模仿得最像的女子。等等。
很多的侧面描绘都在丰满着这个陌生而熟悉的女子。也许,在试镜的所有镜头里的大丽花显得非常地做作;也许,在她父亲的谈话里我们可以感知到她的家庭生活也许如同所有的悲情电影一样充满了忧伤;也许,在与她同住的女子脸上那愤愤不平的表情里我们可以知道其实她也许并非如同我们想像中的那样美好。 然而,所有的这一切都不能阻止我们去喜欢这个女子。也同样,所有的这一切也都不能去阻止我们一发不可收拾的悲悯情感。忧伤,仅仅只是因为这个陌生的女人做着的所有事情在我们看来都是不被允许而且让人郁闷的。
很多时候我曾想在这篇文字里说,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我爱上这个女子,这个只能存活在黑白胶卷里的让人忧伤的女子;然后我会像李爱上玛蒂一样地爱上另一个女子。纵然在凯的眼睛里,这样的爱让人作呕,这样的爱充满着阴秽的欲望和可怕的情感。 只是,更多的时候我们似乎无力去阻止自己的欲望。而且我们常常会把这种可怕的欲望隐藏起来,不为人所知罢了。
《〈笑面人〉的图腾》
今天看电视的时候在某个娱乐节目的背景上我又一次看到了这个图腾。欢笑,以及裂开一直到耳根的脸。看似轻快,然而因为刚刚看完这部电影而对这个图腾的印象很深以至于看起来有点啼笑皆非的感觉。 电影里在很多的地方都能看到这个在雨果作品里的头像。壁炉上、电影里的电影银幕上、杀死大丽花的那个阴暗狭小的房间的墙壁上、以及巴奇的回忆里、拉蒙娜在描绘那场骇人的虐杀时脸上的表情里。
电影里的电影,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1928年的那部《笑面人》。也许我更关心的是坐在观众席上的那两男一女。紧张的女人抓起旁边的两个男人的手,害怕而担忧的表情。然后后来的笑面人也许就不再那么温情了。
壁炉的笑面人多少带点诡异,而到了屠杀场里的那个笑面人则有点骇人了,而在拉蒙娜诉说时的脸上则显得悲悯,在大丽花的脸上却是一味的可怖。 这部电影用笑面人的图腾把整部电影的所有零碎都贯穿了起来。这部电影在叙述上加入的支线把剧情弄得有点晦涩难懂,然而,如果用这个图腾来解散读这部电影的话,其实,这部电影的很多疑惑都能迎刃而解了。
《浮华表象下的糜烂味道》
梦想、爱、贪婪和堕落。也许,这就是这部电影所要讲叙的所有了。 大丽花最终没有能够在她所渴望的好莱坞道路上绽放,而绽放在好莱坞南边的空地上,以一种如此妖娆的方式绽放着,或者绽放在所有那些后来者的追崇上,在所有的酒巴、歌舞厅和最时尚的地方,长长的黑色的头发和放荡的身段也许都是她绽放得最妖艳的模样了。 华丽的好莱坞庄园和在玛蒂所述说的那种糜烂的底层里,也许,有着许多更不为人知的故事。 把真实的案例搬上银幕对于好莱坞来说似乎并不是新鲜的事情,而找到一个好的素材,好的原著小说,好的导演以及好的演员最终完成的好的作品并不多。这部电影,在这方面来说,也许应该算是比较成功了。
这的确是一部让人着迷的电影。就算有些血腥以及有点残酷。大丽花在好莱坞大道上所遇到的事情也许有些超出我们的承受力,然而,在好莱坞繁华的表面下,有多少类似于大丽花的女子抱着美好的愿望和梦想来到这个地方,每一年、每一天、每个地方、每个降落在这个地方的女子、每个白天醒来有点失落的梦。 好莱坞是个造梦的最好工场,也是一个最残酷的屠宰场。只是更多的屠杀在于那些美好的浮华下,用一种不流血的更不为人知的方式和没有尸体的暴虐时时刻刻进行着。
美丽如大丽花;羞涩如大丽花;忧雅如大丽花;困惑如大丽花;悲悯如大丽花。逝者如大丽花;活着,也许也如大丽花。 梦总会死去,然后醒来,发现一个我们也许根本不愿面对的现实,生活在梦死后会依旧继续。好莱坞的残酷童话告诉我们的是,我们都活在自己的梦里,醒来后,也许,都将跟我一样,醒在一个黑黑漆漆的小黑房里,搂着棉被然后想起某些事。 而在梦里,所有的美艳不可方物的绽放,在醒来的时候,都会让成可怕而让人伤感的东西。 好莱坞每天都会从世界各地迎来许多的大丽花,她们也都将以自己的方式死去,死在好莱坞的庄园里,以各自的方式。只是,没有一个人能死得像大丽花般的诡异而妖娆。 浮华表象下的糜烂味道,在笑面人那裂开的脸上,在大丽花黑长的头发里。腐臭,却如此迷人。
2007-03-23;丁亥年癸卯月丙辰日。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The Black Dahlia》 ■译名:《黑色大丽花》 ■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Brian De Palma) ■主演:斯嘉丽·约翰逊(Scarlett Johansson)/乔什·哈奈特(Josh Hartnett)/希拉里·斯万克(Hilary Swank) ■类型:惊悚/剧情/悬疑/犯罪 ■片长:120分钟 ■国家:德国/美国 ■语言:英语 ■发行:环球影业 ■上映:2006年9月15日
我想四十年代的美国和现在的中国可能有那么一点点像,都有黑心房地产商,都有娱乐圈的罪恶黑幕。那个年代的某些房地产商用烂木头造房子,而中国的某些房地产商现在则用毛竹代替钢筋造房子。那个年代的美国娱乐圈里有“黑色大丽花”,我们这个年代的中国娱乐圈里有张钰。呃,这个对比好像不太好。中国娱乐圈里肯定有更像“黑色大丽花”的女孩儿…… 好像有点儿扯远了,说回电影《黑色大丽花》。我现在心目中的经典电影的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制造的气氛一定要靠谱儿。气氛就是功力,气氛就是一切。而《黑色大丽花》的气氛让我着迷,那是空虚的气氛,糜烂的气氛,原罪的气氛…… 估计这部电影的主题之一就是财富的原罪问题。巨大的财富背后必有巨大的原罪?没有那时的原罪就没有今天的“快乐胖人国”?中国现在的某些富翁的原罪会创造出怎样的未来?这个问题太大了,不去探讨了,也探讨不明白。 还是说说本片的另一个主题吧,那就是背叛,这是人性的原罪。我对以“背叛”为主题的电影有着莫名的迷恋,当然,前提是这部电影的气氛一定要靠谱儿。为什么我这么迷恋“背叛”这一主题?是因为我现在的生活太过平淡无奇,我内心邪恶的那一面还无从施展?还是因为我是一个“人生模仿艺术”理论的蹩脚信徒? 最后再说说我的一个疑惑,本片的结局让我产生这样一种错觉:这一切的一切,是不是只是一个恋尸癖者的呓语?
作为布莱恩.德.帕尔玛的死忠,他的作品几乎看全。新片《黑色大丽花》选择等一年后才看,是因为要等最佳配置的DVD,这次源于台版德利三区的双碟DTS。 此片改编自詹姆斯.埃罗伊(James Ellroy)的“洛杉矶四部曲”系列小说的第一部,其中第三部《洛城机密》于1997年版上银幕以后,如今已经成为银幕经典。这次《黑色大丽花》是根据上世纪40年代发生在好莱坞的真实谋杀案改编,是作者对这个扑朔迷离的奇案的一个虚构推敲。选择帕尔玛是因为他的电影一直充斥着“黑色电影”(Film Noir)的风格,尤其是1987年的警匪片《铁面无私》,两部片的时代背景、整体风格都很接近。后来导演陆续有很多影片都保持着这一特点,包括他的上一部作品《蛇蝎美女》。 然而帕尔玛是否真是廉颇老矣?自从《谍中碟》之后,近十年来作品均表现欠佳,屡屡大跌眼镜,已经失去了大量观众。但细想,这些所谓烂片仍有许多可取之处,比起当前那些乏乏可陈的新导演来说,帕尔玛一直在用他的电影风格保持着他的水准。 《黑色大丽花》继续延续他的“黑色电影”之路,且是他迄今拍的最纯的一部黑片——它有着好莱坞四、五十年代优秀黑色侦探电影的特质:被导演称作酷似亨弗莱.鲍嘉的“硬汉”侦探乔什.哈奈特为了揭开真相,一步一步走向危险的处境。黑色电影中的基本元素——蛇蝎美人、光与影的反差…这些元素比比皆是,导演通过传统黑色电影的开场旁白,一步步道出这个委婉惊悚的故事,但从始至终的镜头感都磅礴大气。影片过滤了不少亮丽色彩,以黑暗的冷淡色调来凸现现实社会的残酷。幕与幕之间的衔接采用淡入/淡出或者横划的传统剪辑手段,很少出现直接剪辑。 就镜头感和技巧而言,无人能及帕尔玛,不过他在讲故事方面就显得太仓促。整个故事相当凌乱,毕竟改编自厚厚的小说。前半段铺垫稍显冗长,如果一直用这种节奏或许也还算不错,可后面半段的破案又突如其来的神速,很多事情都是一笔带过,稍不留神就会错过细节,影响到后面的剧情。如果能再展开50分钟左右或许也会不错,但电影公司肯定不会这么做。 片头以《邪恶的接触》(Touch of Evil,1958)似的升降长镜头穿梭于街道间,一场逮捕行动的慢镜展开,无对白,全靠动作和表情烘托,与他当年那部《铁面无私》里模仿“敖德萨阶梯”的桥段很像,美感十足。同时带出路人发现女尸,而女尸并没有入画,一直都是从警员、验尸官口中听到的对尸体的惊悚描述。死者叫做伊丽莎白.肖特,是个好莱坞二流女演员,系谋杀,裸尸,拦腰被砍断,体内所有器官都被取出,嘴巴一直割开至耳朵。死时头发展开呈放射状,这是用当时好莱坞女演员维罗尼卡.莱克前一年的电影《蓝色大丽花》(The Blue Dahlia。1946)命名,故有人称它为“黑色大丽花”。(死尸直到片尾时才突如其来出现了几秒,那也是全片最恐怖的地方。) 谋杀案前面用了不短的篇幅交待片中两位男主人公,德怀特和李,他们是两名洛杉矶警员,被人称为是“火先生”和“冰先生”,一开始是警方和政府搞了一场拳击比赛,不过是为了迎合所谓B法案的噱头,拳赛是B法案的一个计划之一,这个法案通过的话可以提高警员的素质和薪金。内部设定打假拳,安排杜怀特输给李,因为警察下了很大赌注,杜莱特自己也下了注,赢了钱可以让他患精神病的父亲进入疗养院,并且顺利进入特勤小组,破大案。他和李的交情由此开始,并且卷入了李和女友凯特的生活,三个人成了密不可分的好朋友。他对凯特似乎一直就有意思,但没有言表,不过后来他俩还是勾搭上了。 李多年前曾因为线报破获一起重大银行抢案得到升官发财的机会,并且他私自吞了部分抢案里的钱。又和抢案的主要嫌疑人的女友好上了,也就是凯特。当他听说这个嫌疑犯刑满释放后,他很害怕当年的线人会告密,所以用计害死线人。由此看出李这个人心狠手辣,不择手段和卑鄙。他还一直想再次通过升官发财让自己拿到更多的钱,所以当后来大丽花谋杀案出现时,他积极地揽了下来,出于友情他让德怀特和他联手负责大丽花谋杀案,力图再次获得升官机会——因为这种上了头版头条的重罚案件破获以后,想不升职都难。 李到后来对大丽花案到了痴迷的状态,很大原因归咎于他的童年阴影,他的妹妹在多年前曾遭到绑票(片中有简要提及)后不知去向,为此他深感自责。妹妹和大丽花有很多相似的经历,此番,他在大丽花身上想起了自己的妹妹,这件事情造成了他的心理阴影,藉此以一种赎罪的心态去破案,以了却多年来感觉自己一直对不住妹妹的罪责。所以,当他和其他同事及上司在警务室看到大丽花生前拍摄的一卷色情片录像带时,他恼火的大吵着离开了警务室。他已经把大丽花当成了他的妹妹一样看待,并将破获此案看成是对的起妹妹的头等大事。 德怀特后来给了李一个火柴盒,火柴盒上写有一个女人的名字和电话,这个女人就是玛德琳——片中的一位蛇蝎女人,玛德琳是电影圈大鳄的女儿,李洞悉到她和大丽花之死有关联,心中又油生了贪念,遂向玛德琳的父亲勒索,这样可以得到比升官更为可观的进帐。正是因为如此,让他命丧黄泉,这个稍后再说。 而真正杀害大丽花的凶手是玛德琳的母亲——一个神经兮兮的疯婆子,当德怀特摸清线索之后,玛德琳的母亲亲口承认。片中那个和疯婆子合伙谋杀大丽花的疤瘌脸帮凶是玛德琳的生身父亲,当初那个老富翁娶玛德琳的母亲完全是因为她母亲的钱,玛德琳的母亲知道这一点之后开始和另一个人偷情——就是那个疤瘌脸,他当时还没有破相,老富翁发现此事后将他毁容,这对玛德琳的母亲打击很大,然后开始吸毒并疏远老富翁,而后心理也渐渐变得扭曲,再加上被毁容的情人又对大丽花有好感,而且大丽花和自己的女儿又相像,极度扭曲的疯婆子感觉自己的女儿对自己不忠,遂趁机将大丽花击昏后用刀子将其嘴角一直割开至耳朵致死,嘴角裂开后类似于一个小丑的小脸,玛德琳母亲的意思应该是觉得这个女人只不过是一个小丑。 而那个毁了容的情人也是心理有问题,他对死亡很感兴趣,所以即便是自己喜欢的小姑娘也能下此狠手。就连最后自己和李一起从高楼跌下时,仍是一种兴奋和刺激的表情,然后当场就挂了。 玛德琳因为知道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当他知道李向富翁父亲勒索后,她就伙同妈妈的老情人也就是他的生父一起置李于死地,怎料最后自己的生父和李同归于尽,以期从高处跌落摔死。 而那个老富翁也不是什么好鸟,他在妻子变得精神错乱之后,便开始迷恋于自己的女儿,而且女儿也和他苟合(片中玛德琳的妹妹在德怀特的面前画了一幅老爸和玛德琳作爱的图画)。这个玛德琳是一个双性恋,他也和大丽花上过床,这是他和杜莱特睡觉时亲口告诉他的。杜莱特原本就是在查案时邂逅的玛德琳,他和玛德琳也只是纯肉体上以及破案线索上的关系。 如此看来,整部电影里面所有人都有缺陷。导演从一开始就试图让观众了解,玛德琳一家都是怪人。德怀特第一次登门时,摄影机采用第一人称手法,这是导演招牌式的表现手法之一,让观众亲眼感受到一家人的怪异,每个人的眼神都很诡异,老富翁诡异的笑,玛德琳妈妈神经兮兮的表情还有那个天真的略显幼稚的妹妹。 其实这么看来故事并不复杂,但是被德.帕尔玛拍出来却显得混乱无章,倘若你了解之后又觉得非常简单。也许这本书架构过于庞大,导演只表现在两个小时的剧情安排下,难免要经过层层筛选,最后剩下的虽是精华部分,但却没有了养分。 德.帕尔玛这次用了一个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惯用的“麦骨芬”方式引领故事,就是一个事物而并非让它存在于银幕前,只是让你知道有这么一个事物。“黑色大丽花”的真人载体并没有出现,演员扮演的黑色大丽花伊丽莎白.肖特金在影片中的几卷胶片和录像带中出现,再有就是死尸和回忆部分。这个女演员扮演的角色虽然是影片的主题和片名,但只不过是个幌子,是个形式。正如希区柯克的《三十九级台阶》中的“39级台阶”一样。扮演大丽花的女演员意外地发现竟是阿托姆.伊高安(Atom Egoyan)《色情酒店》(Exotica ,1994)的女主角!值得一提的是黑色大丽花试镜的片断,里面他和试镜导演对话,而这个试镜导演的话外音正是布莱恩.德.帕尔玛,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就听出来了。
值得一看,仿古仿得很是那么回事。我爱斯嘉丽约翰逊,她很美。
【B+】说实在的,帕尔玛的镜头功底我都不想再夸了,“无懈可击”四个字我已经说腻了。裂焦镜头、推拉视点、划像转场、第一人称、B级情色、迷影情结,以及第21分钟处那个精致的长镜头(帕尔玛对于长镜头的选择和执行也是最顶级的),他将一切作者元素(除了分屏)融入到他最擅长的黑色悬疑类型中,迸发出无穷格调。当然,最可惜的永远是文本,这也是帕尔玛一贯的通病了,只不过在《黑色大丽花》里暴露的特别明显:线索繁杂,人物众多,却无一深刻。精美的摄影、灯光与布局也只是过场,故事宛如牛皮筋一般在帕尔玛的手中越扯越没劲。所以真正可惜的部分在于,如果文本结构优化或是影片时长更加充裕的话,那本片最终所呈现出来的质量,是绝对不会逊于《十二宫》和《唐人街》的。
《黑色大丽花》之于布莱恩德帕尔玛就像《十二宫》之于大卫芬奇,都是被严重低估的惊悚悬疑类型片佳作。一个电影讲了三个案件,三案并进又互有交叉,剧情繁复信息量巨大,可见布氏叙事和掌控节奏的能力有多厉害。第21分钟处用一个长镜就讲述两个案件,牛逼极了,堪称神来之笔。
特别不理解为什么很多电影儿里的凶杀案都设定凶手要留下相同的符号或是画面。。。他们是傻逼吗,是佐罗吗,是看豆瓣电影后的mark吗?!另外这位男主角真心很牛逼,他无需去侦破案件只用找女人打炮儿就可以发现线索了,真的很先进呢亲。
不好玩。
被殺害的蕭特從來沒有涉足色情行業。這都是赫斯特報業集團製造的謠言。
『洛城机密』的高素质~~~~
一场对著名罪案的另类想象,也许只是子虚乌有捕风捉影,但观众不难感受到米国梦的空虚冰冷。大丽花如同所有做明星梦的美国女孩一样,可结局却异常绝望残酷,都是她的错吗?病态的社会里有太美的梦有时是危险的,她的死像是一记响亮耳光,打在伪善社会的脸上,而凶手至今不知所踪像一个隐喻,告诉人们正义可能比罪恶更脆弱不堪。
他们居然说希拉里斯万克像黑色大丽花
刚看见尸体时还真吓了我一跳。
这竟是真实故事:明星梦的少女,吞赃款的条子,变态富豪,纵欲千金,皮条客,检查官,互相撕扯中掀出杀人迷局的真凶:一段有关雨果《笑面人》的陈年情史。看完此片再度凝视“hollywood”的大幅璀璨招牌,似乎看到了上空盘旋着吃人不吐骨头的巨大黑色漩涡。
叙述太乏味了,以至于看的时候一直昏昏欲睡。导演对悬疑的铺垫乏善可陈,演员都是来走场的。
同觉得大丽花是政权腐败下的牺牲者,但是这部电影实在太糟糕。
帕尔玛比较失败的作品,演员的演技也是一个问题。
同为洛城四部曲,抛开视听层面,单谈文本改编,《洛城机密》更优。本片叙事意味不明,铺陈却没能厘清线索,拎出主线,导致情节冗繁,节奏失效。
说实话,没有看太懂
4.5,结局不讨好,Hilary Swank偶滴女神!!!拜倒
http://www.66ys.cc/bd/20130301/24912.htm
我想,德·帕尔玛应该获得比当前略高一些的地位。
友情提示:单身女士谢绝深夜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