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看看,你的照片 究竟为什么,你消失不见…… 我多想找到你,轻捧你的脸 我会张开我双手,抚摸你的背。
不知道为什么,分离和团圆的故事好像如今已经越来越不流行了;宏大的叙事和庞杂的伤悲像昨日的洪水,轰隆的浪声已经离现在生活安逸和联系紧密的人们越来越远了。大概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最后一件外套》不是一部热门、主流、关注度高的电影。如果在点开的一开始就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部战后老人在生命的最后寻找童年挚友的电影“,我不确定我是不是真的会点开它并且看完。
很老梗,是吧?少年心动是一生心动,年少时缔结的友谊,七十年后跨越死生、跨越历史、跨越国家仇恨的奔赴;老人抚摸着另一位老人的脸,说:“我们回家吧。”是很感人,但是好像也很老梗;赚足眼泪,但是实在不算新鲜。
可是我从《最后的外套》里看到的不是这些。
卖弄苦痛、舔舐伤口、烘托真情、拔高人性——不是。《最后的外套》想说的通通不是这些。从头到尾,这部电影没有出现过半个纳粹伤害犹太人的画面;连一秒都没有,一帧都没有。主人公让人心酸吗?88岁,集中营里死里逃生、右腿濒临截肢的老人,如果导演愿意,他一定有办法让Abraham看起来很心酸,如他本来就是的那样。
可是没有。像豆瓣一个网友短评里写的那样:“聪明和固执,狡黠和真诚,都是人类共有的,犹太人把它们做到了极致。”比起说是一个让人抹泪的心酸老头,Abraham的聪明甚至接近于狡黠,幽默中带着通透,咬紧牙关地呈现尊严和体面,但又在每一个可能的时候和身边的人逗趣取乐。
他没有谈过自己,没有谈过自己受伤的腿,没谈过生存怎样艰难、分离多么心酸。对着那位心地善良、向他施以援手的德国女士,他仰头看着远处,轻轻地回忆那年夏天、他们家族在河边的舞蹈聚会。
那个聚会上,他身边站着自己最好的兄弟Piotrek,舞台上是他最心爱的小妹妹;妹妹说了一个星星的故事,她说:星星不会死掉,它们只会睡着……只要睡着了,它们就再也无法飞翔了。
他眼睛里的不是泪水、而是光芒,嗫嚅地说:Elleesunique.她是独一无二的。
那是我在这部电影里第一次恸哭,不是因为犹太人的伤痛,不是因为二战的惨烈,不是因为德国人的赎罪;是因为88岁的Abraham回忆起自己的妹妹,双眼里温热的、鲜活的想念。
那个女孩不是“牺牲的犹太人”,而是他的妹妹,独一无二的妹妹。
另外一次落泪,则是画面里出现了年轻的Piotreck,忤逆甚至殴打自己的父亲,用瘦弱的身板抱起了从集中营逃回家的Abraham,颤颤巍巍地把他抱紧地下室。他为他擦脸、喂他喝水、呼唤他的名字,这些都没什么;接着他忽然从背后抱起了Abraham,托着他的头,轻轻摇晃,蒙雾的眼镜片背后,含泪的双眼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他那样抱着Abraham,像是他们从未长大,像是战争从没发生;像是希望Abraham重新做回婴儿,而他会拼尽所有守护Abraham,陪他无忧无虑地安睡。
“拼尽一切地守护他的光”,今时今日的烂俗牺牲,在那个伤痕累累的年代,却是他们寄托一生的情意。明知道这是严肃题材的影片,明知道男主人公之间不是可以随意玩笑的bromance,可是Piotreck那个完全没有必要、又完全出于本能的拥抱,看第一眼,就比多少生离死别的镜头更叫我落泪。
七十年过去了。妹妹像她故事里的星星一样,永远地沉睡、不再飞行了;付出所有拯救了他的Piotreck留在遥远的华沙,再也没有见面。88岁的老Abraham,拿着所有的家当和一件他想还给Piotreck的外套,疲惫不堪地靠在穿越欧洲的火车上,酣沉地做梦。
梦里Piotreck抱着他;在那个破败肮脏的地下室里,Piotreck给了他照亮余生的呵护与爱。
在医院里醒来的时候,护士说:先生,你真幸运,你知道你快要死了吗?那时Abraham讥诮一笑,说:那要看你如何看待我这一生了。可是后来,他在寻找Piotreck的路上又喃喃自语说:我好想找到他,我想告诉他,我是多么幸运啊……这样强烈的对比实在是耐人寻味。直到两位老人哽咽相拥、世纪重逢以后,我还在心里暗暗忖度,主人公究竟是怎样看待自己这一生的?
影片结束之后,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我跳回了最一开头的聚会:二战开始以前,Abraham全家的聚会。年轻的男人和女人们放声高歌、纵情舞蹈,才华横溢的演奏家们脸上包含着喜悦;那是个夏天的傍晚,Abraham的小妹妹穿着黄色的裙子,笑起来像星星一样闪烁和明亮。
在欢快的人群里,我拼命寻找着Abraham和Piotreck两位少年的脸,心想着:我们的主人公在哪呢?
转念之间,我忽然在想:这不是Abraham一个人的电影。
画面里的每一个人,每张脸孔,鲜活的、欢笑的、真实的脸孔,他们一起经历了二战;他们大多都死了,大多都死得太早;他们一个一个在Abraham的窗口被枪毙,只因为他们拥有钢琴或者小提琴。
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可能收尾太早、可能结局不好,但是他们都同样有自己深爱的、想要守护的人;在他们头脑的深处,也同样记得这个幸福而隽永的夏夜。
回到我心里的那个问题:Abraham如何回想和评价自己的人生?回忆起Piotreck时他曾说:我承诺要给他写信,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能够履行承诺……
他没给他写信;可是七十年后,他穿着最华丽的西装,最体面的行头,戴着最精致的丝巾,梳好了自己残余不多的两鬓白发,拖着一条完全坏死的腿,站到了Piotreck的窗前。
正像他这一生那样:他不想记得、不愿提及、不忍写信告诉Piotreck,自己走过的所有荆棘血路;在生命终结之前,他心心念念的只有那个温热的夏夜、与他窗前的老友。
他颤抖地看着Piotreck,像是吞刀一样艰难地微笑;他想告诉他:嘿,朋友,你看我是多么幸运……
最后的这件外套,没有尘土与血。那件外套45码,是蓝色的,缝着他这一生到头,唯一珍重的爱。
“请让我拥有你/失去的时间/在你流泪之前/保管你的泪……
今天看了一部关于犹太人与德国的电影,这是一场时隔70年的对话,整个电影讲述的是一位8二战幸存88岁的他亚伯拉罕不远千里去波兰寻找救命恩人也是老友,履行自己承诺为老友送衣的故事。
从电影一开始,老人要求全家人一起照一张合照,但其中有一个孙女偏偏不喜欢拍照也偏偏他最喜欢的一个孙女,这就难到亚伯拉罕了。最初不知道他照合照的目的,看到最后才知道。后来孙女跟他谈判,要想我跟你们合照可以,但我要买一部比这台手机大一点还有一个按钮的Iphone6,售价1千美金。老人一听这么贵,不行,怎么能这么惯着。最多给你200美金,孙女一句句的“我不喜欢拍照”打击着老人对合照的渴望,但老人内心觉得照片非拍不可,最后老人说“800美金,不能再多了。”孙女一听“行,拉钩成交”,然后老人说了一句“你太让我失望了,这么快就妥协了,我本来想给你1000美金的”。没想到接下来孙女的说的这句话一语双关了,孙女一听1000美金,然后说“我骗你的,那部Iphone6其实只要600美金,还有200美金是留给我自己的”。充满趣味又意想不到结果的一次对话,一句“我骗你的”,让看客有两个想法,第一以为她后悔800就成交拍照了,第二,原来是女孩调皮的糊弄了他爷爷。最后他们愉快的拍下了一张合照。犹太人的聪明由此可见,就以一张照片开头并很快的结束了这个话题。
其中有一个镜头特写了老人亚伯拉罕身上的一串数字编码,对二战熟悉的应该都知道,那就是当时德国人抓犹太人去集中营刻下的。他能从集中营活下来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了,当时就是那位远在波兰的人不畏德国人而冒险救下的他。但因为当时在集中营里受了很多苦,导致一条腿坏死。老人有一大家子人,有一个女儿因为不肯对他说好话,说了她自己的想法而被赶出门,但在他看来没有一个是对他孝顺的,因为他的儿女卖了他的房,分了他的钱,第二天还要送他去截肢然后送他去养老院。经受过德国人摧残的他,一生充满故事的他,内心的想法肯定是与普通人有着区别。所以他不愿意被这么对待,当晚就扔掉家里钥匙,开启了他的波兰之旅,说走就走的气魄让人心生佩服。
这场波兰之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难的是他内心的恨与恐惧阻挠着容易的是因为心存对德国人的恨与恐惧而帮助着他,矛盾又不冲突的一个点。
当你想做一件事的时候,老天都是帮着你。这句话就完美的诠释了老人亚伯拉罕的这次旅途。
第一件事,刚上飞机就碰到一位把脚放在他座位上的同行客,都说老人都是越老越糊涂,但主人公就是越老越精明。一看这种行为这种情况,也觉得那个年轻人没把他当回事,他就上演了一场”无知老人“的戏码,一直问一直问着那个年轻人,而年轻人在不想理睬的情况老人依旧不依不挠的问,最后以至于那个年轻人不耐烦直接走去了其他空闲位置。最后老人做了一个动作“把座椅中间的把手扶上去,横躺在几个座位上”。出其不意地坐着变成舒适的躺着。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他是越老越精明了?有趣的画面。
更有趣的是,最后下飞机后,因进入欧洲需要往返车票,老人没有,直接用钱贿赂了那个管理人,而刚好那位不礼貌的年轻人也在因此事而发愁,又刚好碰到了这位老人,老人给了他一沓钱,最后他们都顺利进入了欧洲。最后到达华沙时,那位年轻人说“谢谢你的帮助”,老人对他说了一句话“不需要,有人跟你说晚安的时候,你就该放下你那该死的杂志,有礼貌的回应”,最后那位年轻人说“在华沙你想去哪我就载你去”。先帮人后教训人,最后年轻人真的就是老人在华沙的司机了。在华沙还有一个画面,就是住宿钱财全被偷,以至于没钱继续前往波兰,最后不得不寻求当初被赶出门的女儿,因为她就在华沙,女儿也因内心有些许怨恨,给的钱刚好就是其他哥哥姐姐卖房分给她的那部分,在这里还给了他爸。当时女儿说的都实现了。当初因为说实话而被赶出门,如今老人因为不听信女儿的话而来找她寻求帮助。忠言逆耳利于行大概就是这样,很多人更喜欢听好听的,但往往难听的你才需要听进去,去反思自己。不至于最后像这位老人一样,儿女真的把他的房卖了。
第二件事,因为女儿给的钱不足以支撑飞机,所以只能选择火车。到火车站准备买票去波兰时,老人用犹太人自己的希伯来语加上笔和纸图图写写的方式尝试与售票员沟通,但售票员仍然不知道他在说什么,最后是一位德国女士帮了他翻译”我去波兰,但我不想经过德国“,这里有两个点,第一,想坐火车到波兰必须经过德国,第二,其实他并不是不会说德语,只是不想说,觉得脏了自己的嘴巴,简直是在侮辱自己的嘴巴,就跟他不想经过德国是一样的,恨之入骨的德国人,对犹太人的残暴行为,说到这里,如果看这部电影建议可以先看《辛德勒的名单》再看这部,就明白为什么犹太人连提德国都觉得是对犹太人的不尊。
没办法,钱只能支撑坐火车,所以不得不经过德国,在承诺面前,有些东西可以暂时放下,但不代表忘记。在火车站,碰到了一位说希伯来语的女士,老人误以为她也是犹太人,最后沟通才知,她只是学了犹太人历史的德国人类学家。女士为犹太人感到惋惜,但老人一听德国人,跟她说话一秒都觉得多余、我的嘴生出来就是只跟犹太人说话的感觉,老人脸色立马由欢喜变成了木头人。女士本意是好的,老人被侵虐时,女士还没出生,所以算是两代人在沟通。但老人对德国人的憎恨不分年龄不分时代。最后女士像是在给犹太人创造对德国的新认知,认为那都是过去的事情,我们应该向前看,所以不厌其烦的想跟他链接上关系,但老人不接受,直到有一刻,女士以尊敬的方式亲吻了下老人的额头,老人觉得可能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女士说”希望你下一站能去德国看看,现在的德国变了”,不敢接受但又尝试放下自己的成见去接受的同时说“可以去看,但我的脚不能碰到德国的任何一寸土地。”,最后女士用自己的衣服为老人铺路,老人脱鞋走在衣服上。当老人坐下,女士跪下为老人穿上了鞋,这一刻老人释怀了,穿上鞋踩在了德国的土地上。相互尊重又互相改变着。
女士到站了,老人继续踏上他的征途。老人独自坐在火车窗户边,而周边的人都在聊天打电话,叽叽喳喳。瞬间老人心闷发抖流汗,周边人吓坏了,老人离开座位,不断寻找着少人的座位,但每个车厢都是德国人在说话,仍至到这个空荡荡的车厢时,看到了已被德国人杀害的爸爸、妈妈、心爱的妹妹,此刻老人看到他们,内心更揪一样的痛了,到最后的车厢时,发现一群德国军人和女性在车厢内饮酒作乐,这一刻,仿佛把老人瞬间拉到了被欺的那时,两腿发软、全身冒汗的恐惧感由心生起。吓得立马逃离那个地方,哪怕这些军官一直在叫他,他也忘却了恨不得赶快远离这个是非之地。最后因腿部发痛而晕倒。但谁又能明白,这种发自内心的痛苦和煎熬呢,大概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得这种周边都是德国人在聊天打电话的感觉是什么样的。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当初德国人对犹太人的暴行。
第三件事,老人因在火车看到德国军官而引痛腿部晕倒,被送到了医院,因为护士对他的尊敬和对他腿的细心照顾,护士尽力去医治他的腿而不是直接劝截肢,护士是个好人,所以最后老人求她帮忙陪他一起前往波兰,但当到老友门口时,开始害怕了,近乡情却大概就是这样吧,他害怕老友万一不在了,害怕这里一切都变了,害怕他在却把他忘记了。当最后来到老友门口时,敲门没人应,询问附近的人也没人认识。害怕中带有一点失落,怕他已经搬走了,但没想到的就一瞬间,眼神对上了,那个拿着针线坐在缝纫机前的他与窗外坐在轮椅上拿着衣服的他眼神对上了,不说话,便知道没错了,我实现我的承诺,将当年你给我的那件衣服我做了一件一样的给你,45码、深蓝色。大概这就是主人公每次蓝色衣服的原因吧。跨越70年的重逢,是感恩是念想是期待。
最初,售票员说:“去哪,往返xxx美金”,老人“波兰,只要去的车票,不回来了”这旅行使命必达。
这部电影将犹太人的种族聪明、历史体现的淋漓尽致,没有讲述战争的场面,但却无处不让人想起战争的杀戮与可恨。德国人与犹太人,对于他们双方来说都是可恨的。德国人因为讨厌犹太人的自私自利、种族而见一个杀一个,犹太人因德国人对他们的种种残暴行为而憎恨。两者都是刻在骨子里的。就像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一样,不是说改变就改变,说原谅就能原谅的,恨的牙痒痒。
电影:《最后一件外套》 类别:二战/友情/战争/人生 推荐指数:⭐️⭐️⭐️⭐️(适合不慌不忙的午后) — 【关于我的一点小感触】 ✅看似是在讲述一件事,但却让我见证了他的一生。 . 电影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年过八旬的老裁缝,腿疾缠身,在子女计划讲他送入敬老院前夕,孤身一人远赴波兰,送最后一件外套,见一个牵挂一生的朋友。 . “在路上”推动电影的发展,不断“插叙”+“人物口述”形式来填补故事的空缺和色彩。 . 这一类题材在电影市场上并不少见,但是能将简单故事通过镜头传达完美的屈指可数。 . 影评贵在【选角+故事背景+幽默滑稽】很大篇幅在讲述“在路上”这件事,但是却在二战背景下将人物和故事进行了升华,老一辈戏骨的眼神也是会说话的,尤其是最后隔着窗户四目相对的神情细微变化极其让人共情。一路上虽有坎坷,但是老人的倔强,以及犹太人的“滑稽”让故事不是一味的处于悲调煽情。 . ✅深渊里向我伸出的每一双手,日后不管位处高低,我都舍不得再放开。 . 先人总是言而有道,患难情谊永长久。“我会去见他”七十年了还值得爬山涉水去兑现。“我们回家”可能他也在等着他,不变的尺码,永生难忘的外套,那又何尝只是一件外套而已。你好像只出现了一段时间,但却陪了我一生。世人都祝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是大多都将“情”狭隘化了,愿每一份用心良苦的情谊,都得偿所愿。 . ✅我不会放弃我对历史的固执,但是我会重建我的偏见。 . 这部电影的名场面大概就是老人在德国换乘时,铺满衣服的下车线。看似极其笨拙举动背后,却包涵着那个时代人的心酸。很多人说这是多此一举的,在我看来,非也。用人物动作来强烈表述出人物的内心挣扎,能给观者强烈的心理冲击,这又与返程后老人选择双脚踏地,形成了强烈对比,或许是因为那位矢志不渝人类学者德国女士,或许德国正如广播所说“正在重建,请您谅解”。苦难的历史永远不应该被遗忘,但是会因历史的被看见和你的努力而日渐释怀。我想我们不应该用和平时代的上帝角度去审视老人的固执偏见下的奇怪举动,并非多此一举。老人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没有人有资格替他原谅,我想我们也是。 . 愿和平 愿不缺踏足远赴的勇气 愿历苦难后深觉幸运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的朋友值得 .
“这是最后一件外套,根据你送我的式样做的。” “45码,还是蓝色的。” “我们回家。” (这段直接飙泪) 耄耋之年的老人在儿女准备送他进入养老院时,拖着病腿不告而别前往波兰,只为去给在战争时期他的救命恩人送一件外套。 在时过境迁的70年中,老人并没有任何关于对方消息,海关甚至因此不让他入境。住旅馆时被人盗走了所有钱,又不得已向自己的女儿低头借钱。但他最终还是冲破重重困难、竭尽所能找到了他的老朋友,履行了他的承诺。 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飞往西班牙马德里,然后坐火车去波兰华沙,中间在法国巴黎转车。 一段事故频发,跌宕起伏的旅程。这位老师前往的这段旅程,不仅仅是时空的穿越,更是心结的消弭。 作为纳粹大屠杀的犹太幸存者,70年前恐怖的经历,在旅途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老人眼前。 他辗转几个国家,在路上向他新认识的人一次次地讲述他内心那段黑暗的回忆。这位老人得到了每一位陌生人的关怀或道歉,最终他见到了蓝色外套的主人,得到了温暖的归处,也得到了心灵的疗愈。 也许我此生无法原谅你们曾带给我的巨大伤痛,但我仍然感激,感激在我破碎困苦的一生中遇到了许多温暖仁厚的人,他们为我这不堪的人生增添光彩,变得明亮。 有些人如果不去见,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很庆幸,他们见到了,他们都还未忘记彼此。
照相,离开,磨难,回忆,实现
和最爱的孙女讨价还价,合照,然后背着家人偷偷去poland(这个都不能提的名字),去见一个他的救命恩人,还一件所谓的外套。或许,这是个和过去和解,重新找想掩藏过去的过去。如果掩藏,代表还不能释怀。直面,才是真的放下。
有风趣诙谐的部分,飞机上老人为了气走那个人自己可以躺着(强制提问),有回忆中的感伤/触动(对妹妹的回忆,老朋友对自己的照顾)......对飞机上小哥的帮助,和酒店老板“小姐姐”在小酒馆轻松氛围中的歌曲幽默,和女儿的和解.....不愿意踏上华沙的土地,德国女孩的帮助,火车上回忆晕倒,护士的护送......就这样慢慢的,仿佛看完一个人的一生,或许这也就是电影的魅力
当你想要完成一个目标时,这个世界都在帮助你。
不愿面对的东西,都在心底某个角落侵蚀着你。和人的互动,和世界的互动,和自己的互动,让一些过去,让一些记起,让一些流动。
《聊斋志异》里说:“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意为恶,虽恶不罚。”
可见对一件事情、一个行为的评判,不能只看结果。发心或者说动机,还有达成目标的过程和手段,都同样重要。
所以,尽管这位88岁、腿脚不便的老人最终完成了他的寻根之旅,但也丝毫没有让我对他产生哪怕一丁点儿的敬意。
一句话,早干什么去了?您。
与其说他是在兑现自己对当年救命恩人心底的承诺,不如说他是借着归还外套的由头,逃避即将面对的养老院生活。
倒是这一路上遇到的年轻人、女房东、女学者,以及最后用推车送他的女护士,个个都温暖良善、体贴包容。
当然,还有那位70年来一直待在原地,无怨无言的昔日故友。
片中老人虽然儿孙满堂,但亲情关系明显乏善可陈。这也从侧面警示我们:一个自私、自我,心性凉薄的人,就算可以收割无数陌生人的善意,但却难以获得来自身边熟人们的温柔。
要知道,别人(亲人)怎么待你,都是你教的!!!
不是我说,这老头也太虚伪了。对战争期间救了他命的人,战后不仅没有当面感谢,甚至连书面联系也没有。人老不中用,被子女赶出家门后,想起来要去面谢救命恩人了?从西班牙到波兰的火车必须经过德国,老头死活不愿意经停德国,也不愿意坐飞机。后来好心的女士用衣服垫着给他踩在地上,形式上没有踏上德国的土地,但他也没有多感谢那位女士。最后身无分文到了波兰,找到了救命恩人电影就结束了。我猜在波兰的吃喝和回国的机票还得恩人掏钱吧?最关键他对女儿也太苛刻了,为了要钱才去道歉。其他子女把他扫地出门也完全不用可怜他。反正我对这样的老头喜欢不起来。
三星半故事性和设计感太强会冲淡情绪
这也太好哭了吧!从第一个回忆开始,回忆一次就要泪目一次,老爷爷的执着太令人感动,路途遇到的人也为影片增色不少,尤其喜欢导演的叙述剪辑,下一个镜头几句话就交代好前面无需多用镜头的情节,老爷爷的演技也是跃然纸上,最后的拥抱回家,泪目暴击。
这老头演得太好了!简直一个人演了N多角色,面对女儿们时,他是父亲;面对孙女时,他是爷爷;在出租车里,他是个倔强的老头,面对年轻非法移民,他是个令人尊敬的长者;在旅馆中,他也是个幽默的房客;当碰上德国人,他仍表现出不共戴天;而在归乡途中,他表现出了近乡情怯。他跟孙女讨价还价时,让人莞尔一笑,而看他控诉纳粹暴行时,也能让人泪水涟涟。在不同身份角色之间频繁转换,能做到如此收放自如,令人叫绝!
二战中,德国对于犹太人屠杀的片子,是我喜爱的题材。这种反人类的暴行,以及对反人类行径的各种对抗,分外打动人。和许多同题材同类型的影片一样,此片并没有直接的反映那段黑暗的时刻,只用了一些回忆和对比,一些老人对好心路人的一些简单的,甚至是不得不的描述,来揭开心中70年来封闭的痛苦和思念,这种沉淀于内心深处时光深处的情感,在行将就木时被点燃,我能够从集中营里跌跌撞撞的去找你,也能在衰老年迈时颤颤巍巍的去找你。不论能否再见,老友,我来了!
跨越大洋及欧陆的公路片,实则是一个犹太老人的寻根之旅。故事开头颇吸引人,结尾很感人,中间部分许多桥段既幽默且有趣,只是太强调故事性,许多地方缺乏逻辑,且叙述有些过火。老人的还愿之旅一路皆遇好人,只是其众多亲人似乎太过冷漠。
從維也納飛回台灣的班機上看的電影。看簡介就覺得會哭很慘。開頭那孫女真可惡,長大一定不是什麼好東西。老人都沒多少時間了,讓我想起去年十月過世的奶奶,我以前出遊或平常合照很少,人走了想拍照也無法了,非常後悔。電影很真實,沒有血淋淋拍出戰爭的殘酷,卻用老人回憶他的故事來體現。很溫馨
为何不可早一点
还可以。和remember有点像。
经历过如此伤痛的人,观众只能想象,永远无法有相同的感受,纳粹让他家破人亡,落得终身残疾,永远挥不去的心理阴影,就算他已经人到暮年,面对噩梦中的德军依旧恐怖如孩童。即痛恨又恐怖,几十年已经深入骨髓,所以当老爷子不愿踏上一寸德国的土地,不愿提起波兰这个让他痛不欲生的国家时,没有滑稽,只需要尊重,尊重个人,尊重历史。
没有认出Ángela Molina(朦胧的欲望),也没有认出Jan Mayzel(十诫、白),岁月流逝,头发花白肌肤松弛行动迟缓,漫步华沙老城,Abraham Bursztein和Piotrek还是认出了对方。
4.5星啊OST哪里有太棒了!老爷爷的演技真的很好啊!和女儿对峙那里女儿也演的好好。虽然有槽可以吐,但这个感人的轻喜剧值得排半小时队(头一次提前半小时到场都要拍两百米的队)这是一个固执的老头坚持自己70年承诺、然后被这个新世界和善良的人们悄悄打动妥协,最后完成使命的故事。有空写影评
#BIFF# 三星半。卡洛斯·索林的编剧执导的阿根廷犹太版李尔王。二战故事几乎穷尽已无法再有新意,但演得极好+音乐好听。
没有战争的场面,却可以深切感受到战争迫害带来的后遗症和人之间互助带来的温暖,两种情绪始终交织在观看过程中;德国女生那个部分印象深刻;老人层次丰满,有精明计算别扭固执的一面, 也有遵守承诺的动人之处,旅馆老板娘虽年龄不小,依然魅力无限
为老爷爷演技点赞,回忆亲人一个个去世那段让人憋不住眼泪。剧本中犹太老裁缝的形象通过各种讨价还价、啰嗦到逼走旁边乘客好躺下,真是很好笑(不知都这样还是有点刻板),配乐也是浓郁的犹太风。德国人类学家与老人的和解,也是很有象征意义。
活在记忆里的人,最幸福
最后居然重逢了略显狗血,我想象的结尾是这样:老人来了找不到人,只能失望离去,墙壁上有一行字:我知道你会来,谢谢你。老人看到了,4颗星,最好没有看到,5颗星
一个二战时犹太死亡营的幸存者,垂垂老矣之际,在被几个女儿卖掉房子送进养老院的前一天“出逃”,从阿根廷独自前往波兰寻访恩人。几段萍水相逢,几件悲喜遭遇,又与死神擦肩而过,终于得见恩人。两位垂暮老人惊极相拥,且泣且笑,70年的人生故事慢慢唠。影片叙事松弛舒缓,呈现被时间稀释后的历史,懂与不懂自在其中——幸存老人说他们不懂,德国人类学家说他们懂。反倒是在喜剧元素上刻意放开,使其在同类题材的影片中相当独特。尤其是中间还套嵌着一个现代版的《李尔王》故事,本身就是极具深意的处理:幸存者的女儿尚且如此,惶论其他?
有生之年 还能相见 就是人生最大幸事
用人性的善安抚曾经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