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敦刻尔克 剧照 NO.1 敦刻尔克 剧照 NO.2 敦刻尔克 剧照 NO.3 敦刻尔克 剧照 NO.4 敦刻尔克 剧照 NO.5 敦刻尔克 剧照 NO.6 敦刻尔克 剧照 NO.13 敦刻尔克 剧照 NO.14 敦刻尔克 剧照 NO.15 敦刻尔克 剧照 NO.16 敦刻尔克 剧照 NO.17 敦刻尔克 剧照 NO.18 敦刻尔克 剧照 NO.19 敦刻尔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0 05:02

详细剧情

  故事改编自著名的二战军事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二战初期,40万英法盟军被敌军围困于敦刻尔克的海滩之上,面对敌军步步逼近的绝境,形势万分危急。英国政府和海军发动大批船员,动员人民起来营救军队。  英国士兵汤米(菲昂·怀特海德 Fionn Whitehead 饰)在逃离海滩的过程中相继结识吉布森与亚历克斯,同时民用船主道森先生(马克·里朗斯 Mark Rylance 饰)与儿子彼得、17岁少年乔治也离开英国,去往敦刻尔克拯救士兵。三人陆续搭救了海军(基里安·墨菲 Cillian Murphy 饰)、飞行员柯林斯及汤米一行人,而战斗机飞行员法瑞尔(汤姆·哈迪 Tom Hardy 饰)则在被敌人双面夹击的艰难情形下顽强战斗。  影片的故事从陆、海、空三个角度讲述,在德国军队的包围下,每个人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背水一战,才有可能活着回家。

长篇影评

1 ) 小镇首映场 人间修罗场

这注定是一部会被载入史册的战争片,诺兰发挥总体来说还在预期,五星好评。这一次诺兰并没有用力地折磨观众的脑子,也没有太多地去揭露人性的阴暗面,而是用港口的一周,海上的一天和空中的一小时的三重线性结构,详略得当地为我们还原了这场二战重要战略撤退的原貌。 影片开始,大家就能感受到诺兰这位鬼才卖弄结构到底的决心。非线性时间、以及非连贯现实(大量的闪回),是典型的反情节特征,却用在了战争这种宏大的题材上。这种时间的省略、跳跃、倒退,并不是盗梦空间一样的情节设定,而是诺兰为了在短短100分钟内交代全貌的匠心。当三条线偶尔重合的时候:小船看到飞机、飞机看到小船、小船上岸、岸上看到无数小船、飞机拂过海岸、岸上的士兵向飞行员致敬,观众会感受到一种不同时空的人相遇的激动;而每每是这个交错的点,便是故事的转折点。这些转折点不断将诺兰营造的沉闷、压抑、绝望释放出来,但是很快就继续被德军无休止的轰炸打回原形。这种叙事方法是高明的,它让观众憋着一股劲,期待着下一次的交汇。而当三波人马相聚敦刻尔克的时候,整个故事也走向了光明。 一般来说非线性的叙事主要出发点在于人物的心理(《记忆碎片》),随着回忆随意跳跃时空,有一种错乱迷离的意识流感。但是敦刻尔克的非线性的目的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无聊地说好这个故事。试想如果是线性叙事,在这样一个不突出任何一个角色的前提下,在岸上等待援救和无止尽的轰炸、海上的航行和搭救、战斗机不断的交锋将会变得多么冗长乏味!这也是结果导向的:最后,从原定撤退三万,到三十三万,飞行员的神勇,海上民众的人性和困守敦刻尔克士兵的坚韧缺一不可。一场撤退,是战争中失败的一部分,但也是最能体现战斗方韧性的。在夹缝中生存,在绝境中求生,这样的韧性往往是一场战争最后输赢的关键,二战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反法西斯国家发生了无数这样的战略撤退,才保有了最后胜利的力量。(当然并没有把战争结果一概而论,历史上有韧性还是覆灭的国家数不胜数。) 诺兰的叙事理念是克制的: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没有人有心情谈论家长里短,没有人想知道任何人的过去,也没有人想说。所有的生命被压缩到一个单位,就像培养皿里的细胞一样卑微。英雄主义渲染不存在的,人性光辉放大不存在的,甚至整场撤退都没听到血性的咒骂。西方战争片喜欢把重点放在人道主义和道德层面,比如《大兵瑞恩》和《钢锯岭》,即使如怪作《中场战事》也在这个主旨框架下。而敦刻尔克这种寒冷彻骨的氛围,放低所有情绪甚至连求生的争执都平淡处理的电影实属罕见。舍情感冲突,取氛围结构,承担了此片的大部分诟病。诺兰不是神,兼顾难求,有取有舍是每件事的必经之路。 全片的色调加上真军舰的使用很贴合二战工业时代的肮脏感。敦刻尔克的撤退时间是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初夏的法国北部应该是温暖舒适的,但是诺兰似乎有意忽略了天气因素。沙滩、灰蓝的军舰、暗色调的飞机、阴霾的天气、士兵脏而厚的军服都渲染着战争的残酷困局。还有值得一提的是音效配乐,诺兰一向“重口味”的元素也充分展现:秒表声、心跳加速、轰鸣、厚重的弦乐。除了营造出的紧张肃穆之外,在剪辑方面,时空转换与音效搭配得非常好。这种试听的不贴合,不能说有新意,但是做到了极致,代入感非常强,提前预定奥斯卡最佳音效。 解释一下标题小镇的首映场。我暂住的Charlottesville是美国独立战争后《独立宣言》拟稿人、两届总统杰佛逊的故乡,也是美国南北战争的主要发生地,小镇的二手书店都有三分之一是战争史。爱研究战争与向往和平往往成正比,托尔斯泰在巨著里写道:“生命、生活,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被人感觉出它的美好的,在平时往往被人忽略的内涵。”前来支持此片大多是老人,影院最后爆发的掌声及其热烈,但老人们并不知道大多数年轻人是冲着导演诺兰来的。 人类永远在突破生产力,造福社会,再用生产力制造战争,摧毁社会。这人间的修罗场,是人类的基因里的东西,也是人类,这个好战的物种永恒的诅咒。和平,能多一岁是一岁。 ====================================分割线================================== 怼一些看不下去的恶评。 1. 酸了吧唧满脑子主旋律。二战才过去70年,无论怎么拍都是政治正确。就算抗日神剧再怎么神,你也最多说夸张无厘头,主旋律绝对不是一个用来贬低一部影片的。一场战争按照时间地点双方行军/冲突结果来记录确实容易无聊,能够由点及面重现这场战略撤退已非易事,况且还要有艺术感。 2.说诺兰想冲奥想疯故作玄虚。真是可笑,一来作为非诺粉都知道他不在乎这个,二来想要冲奥明明有更加取巧的题材。盗梦空间IMDb8.8vs豆瓣9.2,Dunkirk IMDb8.8vs豆瓣8.4:题材背后的意识形态和当下豆瓣的政治正确恐怕是主因,当然价值体系不同完全可以理解。 3.本片缺乏“史诗”感:这么多军舰和人看不到就算了,想看史诗去看猩球大战啊! 4.音效太重:看什么战争片啊……

2 ) 没那么好,请调整预期

--- 9/2 敦刻尔克已经上映了,这篇短文收到了很多的阅读,我也收到了各种回复和私信,有支持的也有谩骂的。因为当时写的时候大陆还没有上映,所以没有剧透和具体的介绍和分析。但为了回复一些问题和自己记录之用,(准备)写一系列的介绍文和分析。感兴趣的可以戳第一篇《由敦刻尔克所引发的关于谢泼德音调,电影音效与电影音乐之简短介绍》---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如若不喜,请点击没用,请留言反驳和他人交流。请不要留言/豆邮私信谩骂!对于不理智的部分粉丝,请不要让你们偏激嘴脸代替了整个粉丝群体。 其次,感谢回复这篇文章的朋友,截止到7月26日,我尽努力回复了许多留言。但囿于时间精力因素,我不会再进行任何回复。我想重申我的观点:我推荐观众去看这部电影,但希望大家调整预期以避免出现心理落差。我个人的评分是三星半,7分,这个分数对于我个人而言已经属于不错的评分了。因为没有上映的关系,所以这篇短文没有涉及剧透,也就无从谈起具体层面的故事表述。下面的留言中也有许多不错的补充和想法,感兴趣的可以翻翻看。imax70mm格式在香港没有,所以我无法比较70mm与其他格式的区别。 之后不会对这篇文章进行任何私信和留言回复了。 ---以下原文,未做修改--- 不含剧透,放心观看 (HK-UA IMAX 非70mm,三星半) 关于导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以下简称诺兰)是如今好莱坞的扛鼎导演之一。而除了导演制作人等身份,其对于动漫改编电影暗黑化的推动和几部优秀话题之作,使其多了另一重身份 ——“明星”。而正如现在已经被广泛接受的“明星建筑师”(starchitect)这一概念一般,对于“明星导演”的讨论已经超过了其作品文本本身而形成了对这个人设的讨论;简单说,也就是其铁杆粉丝和反对者之间的尖锐对立。但这种对立是观众之间的选择,囿于观众的电影阅历和个人体会各不相同,导致了对诺兰的评价也不尽相同。但在羊群效应和集群效应等多重影响下,观众评价趋于两级。其中狂热粉丝占据大多数,而对于稍有微词或者提出异议批评的观众和影评人,往往面临着各种指责。这种情况在imdb,烂番茄,豆瓣等国内外各个平台都有出现。但桎梏于篇幅,粉丝分层化和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不在这篇短文讨论之列。 但在学术界和专业影评界1,对于诺兰是有一定共识的。简而言之,诺兰是一位优秀导演,用商业片的形式推广了多种电影技术的发展,但距顶级大师仍有一段距离。其对于好莱坞产业的推动是大于其对于电影史的推动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去观看敦刻尔克会有更好的视听感受,因为摆脱了隐约的“朝圣”观感,也不会过分的“居高临下”。对于普通观众,调整好预期,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的电影 - 相对紧凑的时长,震撼的(甚至有些不节制的)配乐,历史的根基,演员的颜值,都值得票价。但敦刻尔克距离大师作品还有距离,过分的推举只会适得其反。 关于评分 很多观众观感的落差往往来源于评分之高和实际作品之间的差距之大。这和现在的主流评分系统的体系有关。具体可以阅读王伟老师的“初始锚定”与“算法正义”——美国电影网络评分机制与电影产业一文 简而言之,现在广泛流传在外的烂番茄和meta高分具有一定欺骗性。比如烂番茄只有“好”“坏”番茄两种,那么较好(70-80)的影片得分往往会高于这个幅度,因为大家都直接给的“好”番茄(100分)。如果仔细阅读每一位的番茄评语,就会发现很多人在承认缺点的同时也给了好番茄。而imdb一向是诺兰粉丝的阵地,曾经因为诺兰粉丝给作品刷分争夺第一而导致了教父从第一名的位置被拉了下来(肖申克的救赎渔翁得利,登顶第一)。而豆瓣的评分体系,看看那些上映前就五分预定,年度好评的打分就可以一窥几分了。 虽然个人认为现在的敦刻尔克评分较高,但对于这部作品,对于导演,这部片子对于普通观众仍是推荐的。因为他代表了现在好莱坞的一流制作水准。这种制作包括了从立项到上映宣传的各个流程。这种专业化顶级化带来的视听享受是不能被忽视的,但这并不代表一部作品是否优秀。关于评分和整体评价,套用Matt Zoller Seitz先生在roger ebert专业网站上的最后几句 (三星半,注:roger ebert网站满分四星,三星半类似80分): “If somebody were to ask me if I liked this film, I would tell them no. I loathed parts of it and found other parts repetitious or half-baked. But, maybe paradoxically, I admired it throughout, and have been thinking about it constantly since I saw it. ...... It deserves to be seen and argued about. .... ” “如果你问我是否喜欢这部作品,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我甚至厌恶部分并且认为一些部分重复夹生。但自相矛盾的是,我又整体化的欣赏它,并在看完之后一直思索着这部作品....它值得被观看被讨论.....”Dunkirk Review by Matt Zoller Seitz, Roger Ebert Website关于影片(以下为自己观点,不喜可以直接关闭了)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复杂精彩的背景设定一直是诺兰的标签,架空的环境和特殊设定给予了其自由创作发挥的空间。但这一点也往往遭到诟病,因为大家往往迷惑大家喜欢的是这部作品的涵义还是其发生的设定场景。但基于历史的本片脱离了复杂的设定,而不得不去聚焦于一次相对其以往作品而言简单直接的故事,且故事的结局是确定的。这就暴露并放大了其在以往作品中的缺点,即视听语言上的累赘和不时的乏味。虽然片长的缩减使结构更为紧凑,但仍能感到影片前后两部分的节奏差异,以及多线之间营造时间差异而形成的观感差异。 故事简单的化另一缺陷是使诺兰丧失了其玩节奏玩剪辑的特色。诺兰在叙事剪辑上一直都是复杂的,这种复杂会让观众有一种敬佩感。但为了不疏离观众,诺兰会在以往的复杂叙事中不断的提醒观众现在的时间线是如何如何的,比较直接的做法有黑白色和彩色的直接对比,动用小物件来确定时间线等。而不同故事线最终有机的结合一起形成一个wow的结局。但敦刻尔克这部作品的性质和结尾的确定性导致诺兰没有办法拍的复杂。虽然仍是多线,但这种转换因为频次的问题而在后半段有些失控失去了韵味。而结尾的固定性也就无法形成共鸣。 另外想提的一点是配乐。配乐的水平一流毫无疑问,在剧院轰隆隆的震人耳膜,但实在有些不节制。对于配乐而言,歌舞片,恐怖片和战争片一直是其大展拳脚的阵地。比如经典恐怖片惊魂记中大量的不和谐音和固定音区的使用使恐怖氛围陡升;歌舞片就更不用说了。但汉斯季默的配乐这次真的喧宾夺主了,故事没有被配乐烘托而是被抢了风头。但换个角度,这也体现了故事张力的不足。 当然,敦刻尔克仍旧是一流的制作,好看的。其对于产业的推动意义(战争片的回潮),对于导演本身的意义都不应该被忽略。这也是很多五星影评的考虑范畴。但回到电影本身而言,这部作品的确有些鸡肋了。缺点说了一些,优点就不说了,一向的大环境主旋律。相信不少粉丝都会撰文为敦刻尔克喝彩的。 但对于普通观众,没那么好也没那么糟糕,调整预期是打开的最好方式。 推荐m大和刘起老师的两篇文章,写的有理有据克里斯托弗·诺兰:庸俗的天才? by magasa《敦刻尔克》之前,评评诺兰吹和诺兰黑谁更有道理? by 刘起1.泛指涵盖于film studies之下的学术研究和刊物影评,不含imdb,烂番茄,meta,豆瓣等大众评分体系

3 ) 四十万个噩梦、诺兰与小津安二郎

打小喜欢看战争片,曾经有十二岁老老实实看完三个小时的《漫长的一天》,但是这次看诺兰的《敦刻尔克》确实是不一样的感受。从前根据历史重大事件改编的战争片,多是选择胜利的战役,主要是围绕着战略战术本身讲故事,但是《敦刻尔克》取材的却是盟军的一次大撤退行动。而且故事其实也十分的简单,没什么战术战略可分析,没什么大英雄将领,就是一边在想方设法的逃生,另一边想方设法的消灭,非常简单的故事。即使是分了海陆空三条线,也依然很简单。

整部电影里,我当然最爱的是我汤老师,但是如果从故事讲述来说,我最爱的还是陆军的一个小小士兵这条线。这个看上去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代表着当时在沙滩上的很多年轻人,渴望生存,渴望回家,想尽了一切的办法。

看电影的时候,我想起了曾经读过龙应台讲她父亲的一段故事,一九三七年,日本动员二十五万人,中国动员七十五万人,打了三个月后,中国已经有将近二十万的年轻将士阵亡,龙应台的父亲是守卫雨花台的宪兵。

“退到一(音)江门,城门竟然是关的,宋希濂的部队在城墙上架起机关枪,不让我们出城,因为混乱到这个地步,守城门的部队竟然没得到通知书说要撤退!我拼死爬过一江门,逃到长江边,没有船可以乘,日军的炮声已经很近,结果几万人堵在河滩上。在几乎要绝望的时候,我心生一计,就和几个离散的士兵扛起两根大木头,放在水里,然后用手做桨,慢慢的划到对岸去”

这个十八岁的少年整整在长江上划了一天半,浑身是血的爬上岸,在他的身后的南京城,紧接着就发生了南京大屠杀。

看了这么多战争片,战争对于那些曾深陷战争之中的人来说,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我一直没有答案。直到看了《敦刻尔克》,诺兰所表达的,和我心中所想的,才真正的清晰起来。

战争是什么?战争是一场噩梦。

他是小小士兵汤米的噩梦,他看到海滩上四十万人,噩梦就开始了,家就在眼前,敌人就在身后,他想活下去,于是想尽一切的办法,反反复复的折腾,但是他一次又一次的回到沙滩上,回到他的噩梦里,这噩梦没完没了,一遍一遍的轮回,仿佛永远不会停止。

我不知道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感受,有时候我们感觉自己身处噩梦之中,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你觉得一切都是一场梦吧,事情不会变的更糟糕了吧,不会就这样完蛋了吧,也许睡一觉就醒了,一切都会好了,可是你醒来之后,发现你他妈的还在这个噩梦里。可怕的大海,天空的轰炸机,身后围攻的敌人,你随时可能死,可是还没死,你只能在恐惧中等待,没完没了没完没了没完没了没完没了……我觉得这才是战争给人最真实的感受,

海滩上四十万人,做着四十万个同样的噩梦,战争就是全人类的噩梦。它一旦开始,你就不知道要怎么结束它。一旦掉进这个噩梦中,你就不知道出口在哪里,要怎样醒来。这样无休止的噩梦,才是人间炼狱,而死不是,死是结束,也是解脱。

我想这也是诺兰在这部电影中,从始至终都使用背景音乐的用心良苦,他想让每个观众不仅仅是听一个故事而已,而是真正感受当时每个人那种深陷无休止的噩梦之中的感觉。这感觉恐怕也只能用音乐来做媒介。

去年春天的某个时刻,我因为身体状况,陷入了一场个人生活的噩梦之中,那时候每次觉得心绪不宁,就翻出一部小津安二郎的电影来看,看着看着,情绪就慢慢稳定下来。

在秋刀鱼的滋味里,父亲和女儿为了女儿的婚事发愁,在街上遇到了从前的老部下,老部下拉着他去喝酒,这时候电影才交代,原来父亲在二战期间,曾参加过日本海军。两个老人坐在一起叙旧,老板娘就放了一首战时的音乐,这时候父亲只是由衷的说了一句话,他说,“就这样战败了也很好啊。”

深陷于噩梦中的人,不管是死也好还是活也好,失败也好,胜利也好。大概只求从噩梦中醒来就好吧。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带着深深的疲倦,受够了啊,真的就是受够了。就是小津安二郎的电影抚慰人心之处,这样朴素的家庭就很好,哪怕家里人有些现实和市侩也很好,哪怕平凡的生活已经很好,当你身处噩梦之中,觉得黑暗无边无际之时,哪怕是这样平凡的生活,都是一种奢侈。有的人即便能够活过战争,也被卡在了噩梦之中,比如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闪回,意思是你曾经经历过的一些瞬间会不断在你脑海里回放,有的人可能会终身不治。永远也摆脱不了那可怕的梦魇。

龙应台说,小时候,她的爸爸给孩子们讲往事,孩子们总是不耐烦听,做功课的做功课,看漫画的看漫画,通常没人搭腔,只有她敷衍的从鼻子里“哼”一声。而父亲则尴尬的自言自语说“死的人,好多好多啊”

然后父亲沉静好一会儿,看实在没有人理他,自己也觉得没趣了,就拿起警帽上班去了。

孩子们都不太喜欢听这些普普通通的平凡小兵的故事吧,他们当然是肯定更爱看那些拯救世界,拯救国家的超级英雄。然而看完《敦刻尔克》后,我想,在我们这个曾经历过11年的噩梦的国家,如果我们这些后辈对战争的理解就只是一些假大空的东西,用那些假high的东西去告诉我们的孩子,这就是战争,而不能真正的理解那些死去的前辈,我们才真是愧对他们。

在电影的最后,小兵汤米和他的伙伴终于坐上了回家的火车,一觉醒来,车窗外阳光灿烂,英格兰的田野映入眼帘,在那一瞬间,不知道他们是否像古老东方那个叫庄生的人,一瞬间恍惚,不知道自己是回了家,还是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做了个回家的梦。

诺兰是仁慈的,他最后还是让人充满了希望。那希望就是,回家。小津也是仁慈的,他给战后疲惫不堪的人们打造了一个家。

愿世界和平,人类永无战争,永无噩梦。

4 ) 汤姆·哈迪扮演的飞行员为何选择迫降被俘,而不是提前跳伞?

首先,之前哈迪追击轰炸机时就已经做了选择,已经不打算返航战斗到底了。他知道自己是仅有的英国战机了。这是大前提。;

其次,空油滑翔的时候击落敌机,得到绝望士兵们的欢呼,此刻他的继续飞行给沙滩上撤退的英军的是希望和精神上的安全感。试想击落以后直接跳伞会影响士气。

然后,他的继续飞行会给敌人以威慑力,如果提前跳伞失去控制的飞机会很快下坠而不是滑翔那么久。

还有就是之前提到这是英国的喷火式战机,是新研制出来的机型量产不久。这是第一次参战,那个高度跳伞了,飞机落地无油的情况下不会起火,况且高度不高最多解体,落到德军手里后果可想而知。所以他降落第一件事是点燃飞机。

5 ) 物有所值还是物超所值?《敦刻尔克》2万字深度解析。

“轻微剧透解析,不影响观影”
补充影评请跳转: 敦刻尔克》褒贬在哪里

终于等到你,敦刻尔克。

确切的说,终于等到你,诺兰。

诺兰是谁,说他是悬疑大师,解构大师,时空转换大师,应该没人会去辩驳。

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能引起一场观后海啸大讨论。

而《敦刻尔克》,破了诺兰多个“第一次”(别想歪)。

《敦刻尔克》是诺兰的第一部战争片,是诺兰的第一次真实事件改编,是诺兰第一次自称最实验性电影,是诺兰第一次几乎使用全IMAX-77mm拍摄。

作为一部现象级电影,大聪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了IMAX版的首映。第一感觉,真诺兰,亲生的。

诺兰直接把一个真实历史事件,用自己独有的电影风格,改成了诺兰版的敦刻尔克。

从电影一开始,伴随着汉斯季默配乐大师的音乐,直接把剧情塞到你的嗓子眼,让你直接从高潮开始,到高潮结束。

以其说这是一部电影,不如说,这是一次体验,体验前所未有的陆海空交叉视听,体验前所未有的历史真实,体验对逝去的时代缅怀的思考。

整部《敦刻尔克》,台词少之又少,好与不好,等会细聊。但值得肯定的是,这样默片般的风格,再加上配乐为主调音,以及既视感的战斗音效,让前面说的“体验”,“气氛”,“悬疑”,更加惊心动魄。

明年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提名,最佳音效提名,最佳混音提名,《敦刻尔克》坐实没跑。

因此,如果可以,请选择IMAX观影,让你生命中的100分钟,“经历”,“体验”一次敦刻尔克大撤退。

很多人没有在意一点,就是这部电影是属于PG级别,也就是说,如果13岁以下的小朋友想看,只要有家长陪同,也可享受这部电影。因此引进到国内,应该会一刀不剪。

一般战争片,不来点血浆,不来点R级残暴画面,很难做到真实感。毕竟战争是残酷无情的。

但诺兰很巧妙的利用音乐,音效,镜头语言,做到了没有看到一滴血的情况下,让你从看电影第一秒就进入战争状态。

但是,转折来了。

因为是诺兰,所以大家对看诺兰电影之前的心态,估计已经摆到了巅峰状态。这就存在了《敦》是物有所值,还是物超所值的讨论。

这个讨论随着国外公映,已经有了两极派讨论。到底《敦》是诺兰最平庸的作品?还是诺兰迄今最好的作品?

为了更好的解析《敦刻尔克》,大聪在两天时间里,三刷电影。为的是更好地把电影拆解,嚼碎,消化,然后码两万字论文式影评分享给大家。

接下来,就请大家坐稳,扶好;扶稳,坐好。


导读:
第一章:诺兰
第二章:真实的敦刻尔克
第三章:诺兰版敦刻尔克
第四章:真实历史与电影的区别
第五章:想象中的敦刻尔克


在评论一部电影的时候,最基本会从纵横两向去客观审视一部电影。即从导演所拍电影拿出来做纵向对比,又把《敦刻尔克》放入电影历史做横向对比。

先从纵向看,有些电影,可以不提及导演,因为他们就像电影工业体系成熟的产品。比如迪士尼的动画电影,比如拥有强大IP的英雄系列电影。

但有些电影,却不得不聊到导演,因为电影和他们的名字,已经融入在一起。甚至可以说,我们看的不是电影,我们看的是老天爷给他们的天赋。

比如黑泽明,比如史丹利库布里克,比如李安,比如我们今天要聊的《敦柯尔克》的导演,诺兰。

网上流传一句话:“导演其实一生只拍一部电影。”

从个人风格角度上来说,确实有几分道理。很多导演的每部片子,都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甚至大家调侃,这些导演拍来拍去,都是自己处女座的改良和进化。

但正因为每位导演有鲜明的个人特点,才是我们爱的原因。

比如昆汀处女座《落水狗》,絮絮叨叨的对话,以及不经意的意外导致的剧情,还有片段和时空剪辑的摆放。这些独特的手法,至今一直出现在他的每一部作品里。

比如伍迪艾伦,如此高产的导演,但纵观他所有的作品,都和男女纠葛,讽刺社会,自我怀疑主题有关。

再有就是现在聊的诺兰导演,他从处女座《追随》开始,每一部作品都贴上了悬疑,解构,烧脑,等标签。

包括这次最新的《敦刻尔克》,我们其实猎奇的,是诺兰如何把一部真实题材的故事,拍成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

而《敦刻尔克》也再一次证明了,不管什么题材放到诺兰手里,都能成为一部扣人心弦诺式电影。

总结下来,诺兰比较出名的叙事解构手法,大致是这样的:

第一部电影《追随》

打乱所有叙事结构,穿插不同时空的段落,故意混淆视听,形成诺式解构奇观电影。

《记忆碎片》

轮回式,碎片式,揭秘式叙事手法,不断把观众一步步往坑里带,最终揭晓谜底那一刻,鸡皮疙瘩掉满地。

《盗梦空间》

叙事手法利用梦境分割不同时空,回旋上升,时间也因此在梦境界层重新定义,而开放式的结局,到现在依然分成真实派和梦境派在激烈讨论。

《敦刻尔克》

陆海空三段叙事,一周,一天,一小时,诺兰重新打散,编排。用极简代替了极繁。

“极简”。很多人观看后不满意的地方也在这里,少了复杂繁琐的烧脑叙事结构,还是曾经的诺兰吗。

在设计角度学来说,极简,不意味着简单。

其实对于导演来说,他们自己也在突破自己玻璃天花板,他们自己也不想总在一个叙事概念来回转悠。

所以诺兰这次选择了一次真实历史事件,选择了相对不那么复杂的叙事结构。

诺兰为何做如此选择,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个问题:诺兰导演风格如此独树一帜。为什么从来得不到奖项的青睐?

换句话说,诺兰为何从来没拿过关于导演的奖项,甚至,连最佳导演提名都没有?

这不得不提到另一位悬疑电影的神级祖师--希区柯克。

早期的诺兰,被很多人说到,他是站在希区柯克肩膀上的人。当然,现在的诺兰已经摆脱了大师的影子,自立山头。

很有趣的是,希区柯克一生,只拿过一次纽约影评协会最佳导演,之后就再也没拿过任何导演有关的奖项。

但如今希区柯克俨然成为电影艺术大师。这是讽刺呢,还是宿命呢。

无独有偶,同为把悬疑推上巅峰的诺兰,至今也从没得到过任何电影节奖项的殊荣。(当然,诺兰还年轻,或许从《敦刻尔克》开始,有所改变)

这或许正是诺兰经常被拿出来讨论的软肋。诺兰的电影形式和叙事手法,是他最大的优点,但也是他始终绕不过门槛。

往往我们都会说,一部电影的核心,是故事,是人物。但我们不会说,一部电影的灵魂,是他的叙事手法,是他表达的方式。

这也正是电影里技术归技术,艺术归艺术的分类。电影节或者电影学院派的评判标准,往往就是要把电影的技术与艺术,分隔开来。

因此大家也能看到,经常极其卖座的大片,在电影节上,都几乎颗粒无收。诺兰的电影,在技术方面,拿过很多殊荣,比如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混音,最佳音效等。

但在电影艺术方面,除了《蝙蝠侠2》的希斯莱杰拿过最佳男配,就再也没有任何瓜葛了。

诺兰的电影,始终着迷或集中在故事的逻辑上,故事的形式解构上,以及故事后期的表达方式上。而忽略了电影的主题的升华,人物的内心转变,以及角色之间对白艺术性的考究。

比如《盗梦空间》,人物之间的对白都通俗直白,直指每一次任务。而最具能发掘人物内心的主角小李,最后也只能牺牲人物内心的深挖,而放在悬疑结尾上。

再比如《星际穿越》,父女之间的情感是最好做文章的,但很可惜,最后父女相见的对话,实在让人汗颜。。。

再来现在的《敦刻尔克》,索性这一次对白寥寥无几,用音乐去衬托人物和环境,这是一次突破,也是一次大胆的实验。

对于是诺兰粉丝的大聪来说,当然很是喜欢和新鲜。但客观去评判的话,大聪心里却是五味杂陈,总感觉这样的表达,还是多少会让人物变得扁平化,历史史诗感欠缺。剧情紧张真实,但不让人升华。

毕竟,对白,动作,表演,才是表达人物内心最好的方式。音乐,形式,气氛,都是抽象化的表达。不一定每个人能切身感受。

但是,把这些种种上升到艺术层面,又何尝不可呢。这或许正式诺兰要尝试改变的原因吧,回归到电影艺术议题上来,用更贴近传统的方式,去拉近电影艺术的表达。

诺兰在采访中也提到,《敦刻尔克》是自己在50岁之前,送给自己的礼物。

大聪也希望,诺兰能凭借《敦刻尔克》,拿到一份专业奖项认可的殊荣。通俗点说,奥斯卡,你是否可以考虑给诺兰一个小金人,或者提名了?

至于诺兰什么时候能真正拿到,大聪相信,诺兰如果保持现有的水准,再不断进化突破,那小金人捧在手,那就迟早的事。

从横向上看,《敦》在电影的长河里,又摆在了什么位置呢?

很显然,《敦》并不想乖乖的被大家贴上“战争题材”,“改编自真实故事”等标签。他更愿意注入“悬疑”,甚至是“体验”,“实验性”等新词汇。

而《敦》在这方面做得不错。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人类历史上最经典难忘的一次事件,人尽皆知。因此《敦》采取了先入为主作为开篇。老实说,猜到了。

《拯救大兵雷恩》的开场,就展现了人类战争历史最伟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诺曼底登陆。这一开场让观众在枪林弹雨中穿梭,迅速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绝望。

《拯救大兵雷恩》经典的开场,之后被大家津津乐道。自从《拯救大兵雷恩》之后,好莱坞甚至全世界商业主流电影,都倾向沿用此套路。

比如大家熟知《复联》系列,《碟中谍》系列,《速度与激情》系列等,在电影开场,先来一段任务或打斗,刺激一下感官。

因此,《敦》的开场,并不新鲜。

但影片后面的穿梭与解构,以及拥有鲜明诺兰式的叙事手法,让观众从一开始被代入的观影情绪,一直保留到了最后。

或许《敦》没有《辛德勒的名单》那样直指人心的选择,没有《猎鹿人》那样如此深沉的批判和反思,没有《野战排》那么冷酷和反讽。

也可能,《敦》在战争题材电影的洗礼中,最终会被沦为“体验”派,“感官”派,“实验”派。

但这可能就是《敦》的魅力所在:独特,惊叹,窒息。

所以我还是觉得,《敦》在战争题材片中,绝对能站稳脚跟。而到了悬疑题材,真实故事改编题材,依然有他的一席之地。

说了这么多,那《敦刻尔克》到底是不是诺兰至今最好的电影,真的要聊这个,大聪还是觉得《记忆碎片》《盗梦空间》更让人着迷!


相信有部分的人,还不太了解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始末。其实在真实事件中,敦刻尔克大撤退,也是处处充满悬疑的。

这次大撤退,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也是盟军和纳粹的历史性转折点。

德军在1939年9月1日清晨,以闪电战攻势迅速入侵了波兰。而英法联军虽然2天后对德宣战,但实则站而不战,联军当时只是守在法国东北处的马奇诺防线上。

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波兰就完全被德军收归。而英法联军依然纹丝不动。

1940年5月,德军变本加厉,出动136个师,绕过马奇诺防线,进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

此时英法盟军不能再坐视不管了,眼看火烧眉毛,不妨也得防。只能被迫和德军交战。

本来盟军出师就不利,而且还对德军战术的判断,出现了严重性的失误。导致盟军被德军AB两军团夹击。说白了,盟军就像夹心饼挤压一样,一路被迫撤退到了法国北部的临海城市,这个城市的名字就叫敦刻尔克。

也就是说,夹心饼干里的40万盟军,背朝大海,面朝德军,而且被德军切断所有补给,活生生的四十万军,被团团包围,此时德军的坦克,离盟军不到20公里。

从时间轴来看,从1939年到9月到1940年5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英法联军本可以积极备战,积极进攻。但却被德军现代化战争的战术,现代化战争的武器,以及蓄谋已久的计划节节败退。最后只能沦为被德军宰割的羔羊。

但是,第一次奇迹来了。或者说,谜一样的事件,发生了。

5月24日。就在眼看德军坦克马上全歼盟军的时候,就在英国已经准备好悼念这四十万战士的时候。德军元首希特勒,下了一个至今都匪夷所思的命令:停止进攻。这是二战史上谜一样的决定。

一直到现在,阴谋阳谋都众说纷纭,各方学派的历史学家,军事家都在讨论研究,为什么当时希特勒在瓮中捉鳖的情况下,下达了德国陆军停止进攻盟军的命令。

到现在,认可度比较大的,大概有三种原因:

第一是当时德军长时间大规模快速作战,消耗过大,补给没跟上,因此不得不做出了停止进攻的决定。

第二是因为当时希特勒视察德军阵地的时候,德国空军总司令赫尔曼格林,一直鼓吹自己的空军所向无敌,随时都能歼灭盟军,不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的陆军,飞机投掷炸弹,就能以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胜利。

在电影中,盟军的军官们,也是这么分析的。

第三个原因则比较滑稽,有学者认为,在作战当中,德军给到陆军司令和希特勒的作战地图,是过时的敦刻尔克周边地形图。

过时的地图显示,几乎敦刻尔克周边都是沼泽和低洼地带,坦克进去无疑没办法作战,反而会造成战况逆转。

经过各方面考量,希特勒下达了陆军停止前进的命令。

而其实在当时的敦刻尔克周边,虽然会有沼泽和低洼地带,但远没有过时地图显示的那么多。

讲真,如果当时希特勒没有下达停止前进的命令,如果德军坦克直接进攻敦刻尔克,如果盟军主力军队被歼灭,后果将不堪设想。

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人。因此甚至有史学家推断,四十万盟军当时是欧洲战场的主力军,如果当时四十万主力军没有了,欧洲甚至整个世界,都可能沦为纳粹的阶下囚。

但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德军把掐在盟军脖子上的手,松开了。差点窒息的四十万盟军,反而有了奇迹般的喘息机会。

于是,英国首相丘吉尔马上宣布执行代号为“发电机行动”的任务,动员英国几乎所有的军用民用船只。目的是把困在敦刻尔克沙滩的四十万盟军,撤回到英国本土。

1940年5月27日,撤退任务开始。当时摆在盟军面前,有三条撤退路线,分别为如图A,B,C三条路线。

A线最短,但因为已经是德军控制范围,如走A线,必死无疑。

B线中等长度,但德军已经早早埋下无数水雷,如果花时间排除水雷,就会没时间撤退。

C线最长,是A线两倍,走C线,恐怕时间也来不及。

俗话说,如果两个选择都是坏的,那只能选择相对没那么坏的。

最终,盟军选择走C线。

在撤退开始的头两天,奇迹又再次发生了。应该这么说,老天爷,眷顾了盟军。

从第一天开始,德军的飞机就装满弹药,起航到敦刻尔克执行轰炸任务。

但自从希特勒停止陆军前进之后。敦刻尔克沙滩就开始大雾弥漫,飞机起飞之后,炸弹无法精准打击,最后德军飞机只能徒劳而反。这宝贵的2天撤退,又给盟军一次宝贵的时间。

但好景不长,到第三天开始,敦刻尔克上空变得晴朗,德军的俯冲轰炸机整装待发,飞往目的地准备轰炸,而英国皇家空军,也开始保卫这一次大撤退任务。

这一次,奇迹又一次展现。

由于盟军撤退的地点,是敦刻尔克沙滩,德军投掷的炸弹,坠落在柔软的沙滩上,爆炸威力远不如投掷在硬面路那么有威力。侧面造成了盟军损失相对没那么严重。

在撤退中途时间里,希特勒再次让陆军进攻,但这时候盟军已经做好了强有力的防御,能抵御德军路面进攻一段时间,给大部队撤离补充给多时间。

就这样,将近十天的大撤退,动用了933艘船只,原先只计划撤退3-4万人,但总共成功撤回了33万多人,从撤退角度来看,是一场奇迹的成功。

但撤退期间,仍有9.8万人坚守在了敦刻尔克战线,死的死,俘的俘。

而因为这次撤退,盟军损失了大量的武器,大量的军需。但正像前面所说的,战争成败关键因素是人,撤回的33万多的军人,都是经历了磨难升级的战士,成为日后打败德军的欧洲主力军。

而德军方面,因为一次错误的决定,连锁反应,但在当时看来,也算是战绩不错,德军收货了大量盟军的军备,和4万多法军俘虏。

因此,客观来说,盟军是不败而败,德军是胜而不胜。


“以下解析会深度剧透,请谨慎往下拉!”
“以下解析会深度剧透,请谨慎往下拉!”
“以下解析会深度剧透,请谨慎往下拉!”


前面提到,叙事手法极简不代表简单,极简里面,其实有很多隐藏的关键点,以及很多隐晦的信息。

刻尔克大撤退在诺兰的手里,交错了时空,添加了悬念,营造了真实。

关键词:开局

从电影画面第一秒开始,并不运用空镜,也不运用定机位拍摄,而是几位英国士兵,游走在敦刻尔克的小城街道里,而且有一位士兵的动作特别大,好像是刚站起来。

不要小看这个刚开始的运镜,这种突如其来的画面,给人感觉是观众刚刚穿越到了现场,而这个现场正好有几位英国士兵在游走。

这种第一视角的表达方式,真实到没有距离,并没有给观众准备观影的机会,而是直接拉你进入这一刻。这种代入感,在IMAX影院里感受,更加强烈。

紧接着一场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英国士兵只剩最后一个,也就是本片的男主。男主在逃到沙滩的时候,差点还被法军盟友误杀。

那么第一个悬疑点就来了,到底那些英国士兵一开始,是被法军误杀,还是被德军扫射?

影片中几位英国兵,他们肯定是接到通知,前往沙滩撤退,他们还游走在街道,寻找水源食物,很明显他们已经掉队迷路了,或者他们的队在交战中打到只剩他们几个。

而此时他们正好在德军和法军交战处,根据剧情,他们被袭击后,主角还小跑了一段路,才跑到法军的防御区,才被法军差点误杀,而且他跑的建筑周围,和他们之前被袭击的建筑不是同一个地区,因此断定主角没有在同一个区域兜圈子。

所以他们之前被袭击,应该是在德军的控制范围,并且被发现了,所以遭到了袭击,而主角正好三急,幸运逃脱,并逃对了方向,跑到了沙滩。

关键词:码头,一周

主角逃到沙滩后,电影出现字幕“THE MOLE ONE WEEK” (码头,一周)

根据真实撤退,撤退行动总共维持了10天左右,所以主角抵达时间,应该是在撤退进行了1-2天后。

当主角进入到沙滩,有很多士兵和主角穿戴几乎一模一样,发型几乎一摸样,脸型几乎一摸一样,而且经常被打得灰头土脸,这时候就会出现观影的一个大问题:脸盲。

这不光是我们自己同胞会脸盲,我问了很多国外白人朋友,他们自己都说,除了摇滚歌手Harry Styles,其他都是新人小鲜肉,他们自己也会脸盲。

在这就不得不先简单介绍在mole环节中,关键的三个角色(是不是脸盲)。

主角费昂.怀特海德,饰演一名二等英国士兵。MOLE这条线,基本以他的视角呈现。

法国士兵,阿纽林.巴纳德饰演。

高地炮兵炮兵,歌手哈利.斯泰尔斯(Harry Styles)饰演。

具体的MOLE一周的走向,应该是这样:

主角和一群英军士兵,游走在敦刻尔克街道,遭到突袭,最后只剩主角,主角幸运逃脱来到沙滩。

在上厕所的时候遇到了法国兵,法国兵正在掩埋英国兵的尸体,而被埋的英国兵的整套服装,已经被法国兵穿身上。主角看到他,以为法国兵就是英国兵。

于是他们开始同行,很多人会疑问,他们干嘛不聊天,为何如此少对白。其实这并不会不自然,反而很真实。

大家试想一下,在一个极为压迫的环境,在一个随时面临死亡的时刻,在一个连水都喝不上一口的处境下,谁还有空聊天,难道开场要自我介绍然后聊聊天气吗?

此时的码头,正好有一批伤员要登船,要登上国际红十字的船离开。不巧,这时候正好来了一场空袭。

之后主角和法国兵,正好遇到有一名伤员,他们迅速伪装成抬伤员的医护兵,赶往登船点,想借此方法离开。

但愿望总是美好的,他们虽然把伤员送上船,最终还是被赶下了船。主角和法国兵下船以后,并没有返回码头,而是躲在码头下面,等待有机会偷溜上船。

按照1925日内瓦协议,只要有红十字标志,战争双方都不应该对救助组织进行攻击。然而德军却违反这一协议。直接把红十字船炸了。

红十字船上的英军士兵,属于高地炮兵团,他们只好弃船,跳入海里,这时主角正好拉了一把某位炮兵团士兵,好让他上到码头。而这位炮兵士兵,就是歌手哈利饰演的炮兵。

就这样,MOLE三位角色开始在一起。主角和法国兵靠着炮兵的安插,成功混进了炮兵团,登上第二艘战舰,准备撤回英国。

他们登上战舰后,法国兵一来担心自己被揭穿,二来担心船再次被击沉,没有进船舱,而是站在甲板上。主角和炮兵则进入船舱找吃的和喝的。

果然,他们没有那么幸运,战舰出港没多久,遭遇了德军的水雷,船被击中,迅速下沉。

躲在甲板上的法国兵,在跳水那一刻,还不忘给困在船舱的英国兵开闸门。此举表明法国兵其实人很善良,只是不太想面对残酷的战争而已。

主角和炮兵,因为法国兵打开闸门,死里逃生,游出下沉的战舰,而他们想爬上一搜救生船,却被拒绝,理由是救生船已经人满为患,没办法再加士兵。

而这艘救生船就坐着那位法国兵,法国兵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扔下了一条绳子,好让主角和炮兵拉着救生船的绳子,跟着一起回到岸上。

回到岸上之后,三人已经精疲力竭,但还是要找回英国的方法,这时他们又遇到了一队炮兵团。这一队炮兵团发现一艘搁浅的渔船,他们正准备赶过去,于是三人成功加入了这支队伍。

等他们到了那艘搁浅的船以后,他们只有耐心等待海水涨潮,好让他们成功脱险。而此时渔船的主人返回,是一位荷兰人,这艘渔船是荷兰渔船,也是来执行大撤退任务的。

而此时德军发现了这艘船,他们想用远距离射击,把这艘渔船打穿,好让这艘船不能成功出航。

荷兰船长这时建议要减轻重量,好让渔船更快重新借着浪潮起航。

而这时正是人心大考验的时候,本来主角,法国兵,炮兵这三位主角,经历了几次脱险,应该建立了很好的关系,但此时炮兵却怀疑法国兵是德国间谍,因为从头到尾没说过一句话,炮兵让法国兵下船,以减轻重量。

主角见状力挺法国兵,而炮兵却不依不饶让法国兵开口说话。这时法国兵不得不承认他是法国人。

此时英国士兵见状,觉得英军优先原则,还是必须让法国兵下船。而主角依然力挺法国兵。炮兵此时忍无可忍,并告诉主角,要么他下去,要么你下去。

主角在这场人性对决面前最终也别无选择。他只能说:“我要回家,但你们这么做不对。”

眼看法国兵就要被轰下船,但因为涨潮,船成功从搁浅回到海水中,船长见状启动引擎。而德军的射击更为猛烈,把船体打出很多的洞。

士兵们见船可以成功行驶,也不管法国兵了,开始用身体堵着枪洞口,好让船不要下沉。

但这艘渔船实在被打出太多的洞口,船体不断在往下沉,再怎么堵也无济于事。大家只能再一次弃船。而法国兵因为听不懂英文,听不懂弃船命令,还在傻乎乎的堵洞口。

这时炮兵在弃船那一刻,反而去告知法国兵,要弃船了,法国兵才反应过来。但为时已晚,法国兵最终没能逃离这艘渔船。

法国兵,卒。

主角和炮兵,则成功弃船,并被正好赶来的“月光石”渔船救上。并在当天晚上,返回到英国本土,搭上火车。

关键词:海上,一天

这是海上以“月光石”渔船解救敦刻尔克的一条线,历时为一天。角色大概有四位。

“月光石”船长,由马克.李朗斯饰演。

船长儿子,由汤姆.格林-卡尼饰演彼得。

船长小帮手,由巴里.基奥汉饰演乔治。

英国“懦夫”士兵,由和诺兰连续合作了五次的基里安.墨菲饰演。

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任务几天后,英国政府开始征用民用渔船,去敦刻尔克解救更多的士兵。

而月光石船长不想自己的船被征用,他想要自己去拯救被困士兵,于是私自出航。他的儿子和小帮手也跟随而去。

船开出海后,遇到了一艘被击沉的英军战舰,战舰还有一小部分露出水面,上面坐着巴里饰演的英国“懦夫”士兵。

“懦夫”士兵被救上来以后,让船返航,不要再去人间炼狱般的敦刻尔克。而船长当然不管,坚决要去解救更多的士兵,于是“懦夫”士兵和船长,开始从口角争执,延伸到了肢体冲突。

很不幸,在冲突中,小帮手被不小心推倒并撞到头部,受伤极为严重。但换来的是“懦夫”士兵的消停。

也就在这时,他们看到空中有一架英国战机被击中,并迫降在海上,他们马上赶过去,救上了那位飞行员。

飞行员被救上来以后,他们继续前往敦刻尔克。

快到敦刻尔克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艘英军搜雷船,此时上空正好有德军的轰炸机,把英军扫雷船击沉,而英军扫雷船边上,正好又是从码头出航的那艘荷兰渔船,主角和炮兵他们正准备弃船逃跑。

就这样,“月光石”船救上了不少扫雷船的士兵,也救上了主角和炮兵。并开始返回英国。

而这时很不幸的事情是,在之前“懦夫”士兵和船长肢体冲突中,不小心被推倒撞伤的小帮手乔治,由于伤势过重,卒。

关键词:空中,一小时

在“月光石”船出海的当天下午,英国皇家空军三架飞机编队,去护航敦刻尔克撤退任务。

角色一共有三位,分别是:

汤老湿,汤姆.哈迪,几乎整部电影用眼睛在表演有木有!最后着实被汤老湿感动了一把,整部电影最英勇的战士,没有之一。

另一外飞行员是由杰克.劳登饰演。

还有一位飞行员,是队长,从头到尾只有声音,没有露脸(惨)。

三架飞机,在去往敦刻尔克途中不久,就遭遇德军战机,开始第一轮交战,而第一轮交战中,从未露脸的飞行编队队长,就阵亡了。

之后汤老湿和飞行员还找到了飞机坠机的海上坐标,以及记录了坠机大概时间。

汤老湿在第一次交战后,被敌军还打中了机身,所幸只是坏了飞行读取油量的表盘,只能靠另一位飞行员读取油量数据。

接着他们遭遇了第二次交战。很不幸,飞行员被击中侧翼,不能再继续飞行。但由于海面风浪很小,飞行员选择飞机迫降在海面上。

飞行员迫降后,一度打不开驾驶舱天窗,而此时,“月光石”号船只,正好在飞行员迫降的该水域,月光号船长成功救下了飞行员。

这也是月光号救了之前“懦夫”士兵后,救的第二位英国士兵。

这时,空中只剩下汤老湿。汤老湿继续追击德军战机,打掉了德军又一架战机后,汤老湿计算下油量,感觉需要返航了。

而此时德军又出动了新的轰炸机和战斗机,汤老湿做了一会心理斗争,决定不返航,继续战斗,保卫海上返航部队。

但毕竟敌多我寡,汤老湿很难以一敌三,(一般一架轰炸机会有左右战斗机护航)。德军的轰炸机成功投掷了炸弹,炸毁了扫雷船,而这艘扫雷船的部分船员,正好被“月光号”和其他的民用船救上,包括也救上了主角和炮兵在的荷兰渔船。

汤老湿最终还是把轰炸机击中,让载满士兵的民用船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害。而汤老湿自己利用后备油量,飞到了敦刻尔克沙滩。

飞到敦刻尔克后,汤老湿的飞机已经没有任何油量,飞机引擎停止了转动,汤老湿在这种情况下,靠着飞机的滑翔,还打下了一架德军的战机。敦刻尔克沙滩的士兵,一阵欢呼,鼓舞了士气。

最后,汤老湿没有选择跳伞逃生,而是把飞机迫降在德军控制范围的区域,烧毁了飞机,而汤老湿则成了德军的俘虏。凶多吉少。

关键词:三段时空

诺兰借助着陆海空三个区域,再用一周,一天,一小时的时间坐标,混合解构,重新构架出了独特的视听效果。

这样的做法,可以让每一个环节的紧张程度得到叠加,也塑造出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撤退行动。

但不得不说,紧张气氛虽然出来了,但却打破的每个事件的情感酝酿,并造成了每条故事线的模糊。

尤其是空中一小时的片段,诺兰其实是想把每一次交战,和陆上的逃生,海上的脱险并成一条情绪线,情绪线并成功了,确实看了让人很紧张,但感情线却被打断了。

比如汤老湿在打掉德军战机以后,发现了有新的德军轰炸机,然后在纠结自己要不要返航,而这时候剧情切回到了陆上,然后又切回到海上。

这样的情感打断还有好几处,只能说,诺兰为了营造情绪和气氛,割断了很多人物内心的情感线。这样做其实没有对错,只有导演自己本身的选择罢了。

毕竟《敦刻尔克》是一部群演戏,每个人的戏份本来就不多,再加上短短的100分钟,还要把陆海空三段时空发生的事情交代清楚,已经很不容易。

关键词:汤老湿为何不跳伞

在汤老湿超额完成护航任务之后,汤老湿本来要跳伞,跟着大部队一起返回英国,但汤老湿没有这么做,他选择降落飞机,再把飞机烧毁。

大聪个人认为,汤老湿觉得如果自己跳伞,就会造成飞机无控制自由滑翔,很有可能会飞到居民区,对地面的建筑和人员造成伤亡。

另外,汤老湿可能还会担心飞机因为是完整的,并没有损伤,自己弃机跳伞,飞机坠落万一损坏不完整,落入德军手里,空中军事机密科技就会间接落入德军手里。要知道,当时英国的“喷火”战机,比德军的B109略胜一筹。

当然,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影片要升华嘛,汤老湿如果跳伞,和大部队一起撤退,就达不到那种英勇就义的感觉。

但不得不承认,影片剧情这么涉及稍微有些牵强,因为毕竟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个事件。比如汤老湿在准备跳伞的时候,就把燃烧弹点燃,然后让飞机对着海的方向飞,自己再跳伞,和大部队打道回府。

毕竟在战争时期,皇家空军飞行员是极为珍贵的,一位有作战经验的飞行员,更是极为稀有的。

关键词:递毛毯的老人是否瞎眼

在影片最后,主角和炮兵上火车回军营报道前,英国民众在两旁,像英雄般欢迎士兵成功撤回,递上食物,水,毛毯。

其中就有一位老人,从头到尾没有抬头,只是一个劲的递毛毯。

最后,这位老人伸手去摸了摸主角的脸。很伤感,很复杂。

炮兵上到火车的时候,留下了泪,因为他羞愧的觉得,老人情愿不抬头,也不愿意看到他们。因为这次撤退,根本就不是胜利。

老人到底瞎没瞎?这里其实是开放式的理解。

倾向于老人眼睛是瞎的,当然可以,因为他递毯子的时候,有用手去摸主角的脸,他这种举动应该是想记住士兵的脸,记住这一刻。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炮兵说的,老人觉得这一次撤退其实就是一次失败,不管如何粉饰,不管这次撤退如何成功,但始终是打败了才撤回来,因此实在没有办法正视这些回来的士兵。所以老人选择不抬头,只用手去轻轻触摸这些年轻的士兵。

关键词:乔治的死

电影中一些桥段映射的含义,其实很好理解,比如在荷兰渔船争执那段,炮兵威胁法国人下船,反映了人为了活下去的挣扎。

比如汤老湿最后选择被俘虏,反映了汤老湿够帅够英勇。

但“月光石”小帮手在冲突中意外死亡,也是电影中最意外的存在,甚至有些突兀。

大聪一直想不明白电影这样设计,要表达的是什么。后来二刷三刷以后,渐渐明朗了乔治死的意义。

在乔治受伤的时候,也就是彼得知道乔治眼睛看不见的时候,“懦夫”士兵有询问乔治伤势如何,彼得这时有些生气,告诉他乔治现在很不好。

但当乔治死了以后,“懦夫”士兵有跑过来关心的问,那个小男孩,还好吗?

船长儿子彼得想了一会,说,他没事。

仔细回想整部电影,英国民众一起帮忙撤回英军士兵,但死的只有乔治吗,当然不是,在真实历史里,英国民众在这次撤退任务中,一样有牺牲。

如果把乔治这个人物代表英国民众之一,电影安排乔治死去的隐喻,就会明显很多了。

代表着英国民众之一的乔治,去拯救困在敦刻尔克的士兵,因为他们是保卫家园的实力,必须拯救。

而此时这些士兵自己有些也很迷茫,也开始害怕,比如“懦夫”士兵就是代表之一,而乔治的死,正是间接死在了这位士兵的手里。

换个层面理解,正是英国民众为了这些英国士兵,不得不做出的牺牲。因为士兵的撤退,所以会有民众要无辜的死去。

而彼得代表活着的英国民众,转达了对士兵的意思,从一开始的他很不好(我们不想去救你们这种“懦夫”),到他没事了(我们和你们一起共存亡)。

这一层面的隐喻,十分晦涩,而且大聪觉得,并没有达到最佳效果。不知道小伙伴们是不是这么理解的。


很遗憾,电影中的人物和剧情,都不是真实事件,但虽然这样,还是多少能找到一些人物原型和出处的,有一些段落,则是听民间故事改编而来的。(资料收集自采访与相关维基)

影片一开始,空中散落大量的招降单,在历史中是真实的,只是用了黑白印刷,并不是有颜色的,毕竟战争年代,还是省点彩色油墨比较好。

另外,还有其他没有图形只有单纯文字的招降单,文字写着会受到人道主义待遇之类的话语。

在英国海军征用私人民用船只时,一开始确实只是征用船只,由海军来驾驶去撤回士兵,但之后英国海军船员严重不足,只能号召英国船主自己开船去敦刻尔克参与救援。

汤老湿饰演的飞行员,人物原型取自二战期间,一位很出名的新西兰飞行员Alan Christopher Deere,这位飞行员在敦刻尔克撤退任务中,成功击落了好几架德军的B109,但在到达敦刻尔克的时候,Alan被德军击中,迫降到敦刻尔克上方的比利时海滩上,并被当时一名士兵救出。

此时Alan头部受了轻伤,借着比利时盟军的车,重新开回到敦刻尔克,而在登船回英国途中,被士兵骂:你到底在哪里?

这句话正好也出现在影片中士兵对飞行员的话。

而在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段时间,士兵确实不止一次吐槽自己的空军,没有尽到权力保驾护航。

在电影中,有人脱下装备,想亲自游过这个海峡,在真实历史中,确实有一些士兵真的这么干过,但却没有人成功,毕竟敦刻尔克到英国,并不是最近距离,最近距离应该是加来到多佛。也就是俗称的“英吉利海峡”。

历史中倒是有很多游泳健将和冒险家,成功穿越过英吉利海峡,但那是食物充足,温度季节适宜,并且有船只照看情况下完成的。

如果从法国加来游到多佛,一般需要连续游泳十几个小时。

在真实撤退历史里,总体来说虽然很有秩序,但是确实发生了电影中互相争抢“船票”的故事。有些士兵甚至拿枪护指,引发激烈对峙。现在采访回当时做这些事情的士兵,他们都非常惭愧。

丘吉尔在敦刻尔克撤退取得胜利以后,对下议院发表了演讲,演讲的内容比电影最后要更长。但最精彩的也是电影那几段。

以下节选了丘吉尔对英国决战到底的排比句演讲:

欧洲大片的土地和许多古老著名的国家,即使已经陷入或可能陷入秘密警察和纳粹统治的种种罪恶机关的魔掌,我们也毫不动摇,毫不气馁。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战,我们将具有愈来愈大的信心和愈来愈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我们的岛屿。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即使这个岛屿或它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入饥饿之中,这是我一分钟也没有相信过的,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仍要英国舰队的武装保护之下,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其实,没看电影之前,大聪已经对诺兰版《敦》有过无数的想象,想象着诺兰如何运用复杂的表现手法,去展开这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想象着诺兰到底在电影中留了多少悬念,让观众慢慢解密....

如果从想看诺兰式电影的角度来说,这部《敦刻尔克》,会让人多少有点小失望。虽然物有所值,但并不物超所值。

在看电影结尾的时候,男主从火车上醒来,大聪一度错觉,难道!这是一场梦?难道,主角其实已经死在了敦刻尔克?

如果电影真的这么拍,会有多奇妙呢?!

如果电影的重心,不是放在陆海空这三时空的情节上,而是专心的放在主角身上,经历着主角的一切。而主角又是一位受到战争创伤的人,于是产生了严重的幻想症,以及迫害症,在反反复复之中,主角在火车上醒来,也不知道是否是真的回到了英国,回到了家。

那这样子的架构,是不是更过瘾?!

当然,这也是大聪自负的随便胡思乱想而已。现在的《敦刻尔克》,已经很好。

如果只单纯从观看一部电影的角度来说,《敦刻尔克》绝对是上乘之作,视听上也绝对会超出你的预期。

《敦刻尔克》已经不是值不值得看的问题,是你要去选择进电影院看多少遍的问题。

不得不说,影片二刷三刷以后,发现诺兰确实在尝试不断自我超越,但相比于那些已经沉淀在?

6 ) 严肃影评#36:诺兰的时间拼图 – 9/10

“我总是着迷于时间,着迷于时间的主观性。” – 克里斯托弗•诺兰

《敦刻尔克》

在观看《敦刻尔克》前,不同的观众对于这部暑假重头戏大概会有着不同的印象与期待。普通观众可能会因为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而对这次的IMAX体验感到迫不及待;影迷们则可能会因为这将是继昆汀•塔伦蒂诺的《八恶人》后又一次大范围70MM胶片放映而感到兴奋;至于诺兰的忠实粉丝们,大概会说每次诺兰作品的公映都是一场电影界最值得期盼的盛宴吧?

对我来说,在观看《敦刻尔克》前对它的最深印象,既不是那些安装在直升机上拍摄本片时使用的巨大IMAX镜头——毕竟诺兰在制作《星际穿越》时使用了更让人瞠目结舌的装备;也不是诺兰反数码摄影大潮而执着于用胶片拍摄的这个噱头——因为在同辈导演中保罗•托马斯•安德森和昆汀•塔伦蒂诺都已经在他之前使用了这个被遗忘的格式为广大影迷们带来精彩作品;更不是诺兰这个名字——因为虽然我对他的几乎所有作品都充满喜爱甚至尊敬,却极少被他给我讲述的这些故事所感动。即便是三年前在大部分人看来感人至深的《星际穿越》,在故事上依然有着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观影前我对《敦刻尔克》的最深印象,竟然是它的预告片。或者更具体地说,竟然是预告片里那不断滴答作响的秒表音效。

秒表的倒计时,似乎很适合《敦刻尔克》这个故事分秒必争的核心概念。但除此之外,我却不得不因此而回想起诺兰对于时间这个概念的执着,以及他对时间这个概念的理解:

“我总是着迷于时间,着迷于时间的主观性。”


诺兰镜头中的时间概念

诺兰对于时间的这种着迷从他最开始的作品中就有所展现。

他在处女作《跟随》中使用纵横交错的时间线转移以迷惑观众,最终以这些迷惑累积推向电影触目惊心的高潮。他以时间困惑观众,但同时又给予了观众们足够的引导。他使用视觉上的暗示不断给观众们线索——无论是主角的头发长短,抑或是脸部伤疤的存在与否,都让细心的观众,以及重复观看电影的观众更容易明白电影所处的时间点。

而这种视觉暗示在他的名作《记忆碎片》中则变得更加的肆无忌惮、明目张胆。黑白与彩色画面的交错从电影伊始就给观众们最直观的时间线上的暗示,从而使得更为复杂的故事反而更容易在观众们思考后得以理解(不同人可能对这一点持不同的意见,但我一直觉得《记忆碎片》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理解)。诺兰通过精巧的剪辑而操控着时间,操控着主角的命运——彩色以前进,黑白以后退,正如主角的记忆碎片一般残缺却又连贯。

到了《失眠症》,这部似乎是他最被低估的作品,不如前两作大胆的叙事结构大概是这部电影不被影迷们待见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吧。但时间的流逝却依然是这部作品中一个重要的元素。日不落的设定更是让观众们为主角感到悲催不已。本已被回忆所困扰的他因为日照而被困在过去与当下之中。这让我们不禁为主角感到神伤——无法感受日落和黑夜,他又该如何翻开新的篇章,进入新的一天呢。

在《致命魔术》中,日志手稿成为了诺兰交叉叙事玩弄时间的重要线索,记录着两位主角的心路历程;而在《盗梦空间》中,这种线索则由日志变为梦,时间变得扭曲,几小时就可以变为几周;到了《星际穿越》,这种时间的扭曲因为相对论的存在更加变本加厉,短短的一小时冒险历程便可以转化为漫长的十年等待。至于他的传世佳作黑暗骑士三部曲,这三部在叙事结构上最为直接的电影,依然可以被理解为所有的故事均都是因为那件困扰主角一生的开篇事件而发生的。

在诺兰的电影世界中,总有那么一些瞬间是超越时间的。而正因为这些瞬间,我们的主角可能会不得不倒带记忆,可能会与挚友产生矛盾,可能会超越时空回到过去,可能会进入他自己的潜意识迷宫中,可能会以恐惧的名义试图拯救自己深爱的城市。

时间在诺兰作品中有着那么无可比拟的力量以及重要意义,这恰恰也是诺兰对时间着迷的原因。而到了新作《敦刻尔克》,在预告片中提醒着观众们分秒必争的时间,更是成为了电影最重要的主题。

恐惧中被困于敦刻尔克等待撤离的士兵们

《敦刻尔克》讲述的是二战期间英法联军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离。这也是诺兰第一次涉足基于史实而非虚构的题材。在没有了记忆杂乱、失眠症、超级英雄、盗梦以及黑洞等等这些极具体的超现实概念后,这次诺兰面对实实在在的战争题材,又会选择怎么样为我们讲述这个故事,又会通过什么把我们吸进他的电影世界中呢?

为了让观众更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敦刻尔克大撤离的紧迫性,诺兰再次以非常诺兰的方式把故事分成陆、海、空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讲述。这种鲜明的故事结构对于熟悉诺兰作品的观众而言应该并不陌生。但看似工整的表达方式对于其他电影人而言可能并非容易做到的事情,对诺兰而言却显得稍欠新意。如果仅仅是从三个不同角度工整地来讲述这个历史故事,可能《敦刻尔克》也只能是一部合格的大制作战争电影吧。

但诺兰再次运用了时间这个概念。而依然是这个贯穿他所有作品的概念,使得《敦刻尔克》变得那么的与众不同。

陆、海、空三个角度,电影使用着不一样的时间跨度把故事呈现在了观众们面前——陆地沙滩上是一周,海上的民船是一天,而空中的战斗机内则为一小时。除此之外,这三个不同的角度更是以环状出现在观众们面前,不断重复。这种设置不仅让观众们能够从各个角度去体会这个触目惊心的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渐进地给观众们带来步步紧逼的窒息节奏。细心的观众应该会发现,预告片中秒表的滴答声在电影中绝大部分时间里依然存在,但更重要也更细微的则是在每一个叙事角度中滴答作响的音效节奏却不尽相同,陆、海、空由慢变快,周而复始,推进着紧张氛围的同时更让我们一步步陷入故事其中。

除了读秒的音效外,诺兰的御用配乐师汉斯•季默同时也贯穿电影使用着弦乐营造出非旋律性的快速节奏,再次加深观众们如坐针毡的感觉。在电影的大部分时间里,旋律性配乐的缺失显得是那么的明显,这使得当仅有的几次旋律出现时观众们更容易被配乐带动情绪,更容易为胜利而喜悦,更容易为幸存而感动。

电影的画面及构图可谓无懈可击

在《敦刻尔克》里稀疏出现的除了旋律性配乐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元素。

比如观众们熟悉的面孔可以说是屈指可数,只有奥斯卡影帝马克•里朗斯和诺兰的常客汤姆•哈迪是影迷们能轻易认出来的。其他无论是在陆地上等待救援的士兵,还是救援船上英雄般的平民百姓,饰演者都只是毫无名气的演员。诺兰执意如此的原因,除了是为了强调这个故事是关于被困的这四十万士兵而不是某个英雄以外,还因为希望尽量还原了史实,毕竟当时参军的大多数都只是第一次上战场的年轻小伙。无情的战争不会认出他们其中的某一张特殊脸谱,因为它是残酷的,因为不是哪一个英雄改变了整场战事的走向。但当我们收缩视点关注仅有的两位大牌演员所饰演的角色时,却又更容易因为反差而留意到他们各自身上人性的光辉而被感动,正如我们会被电影末端长时间高分贝的配乐后突然静谧的飞机滑翔画面深深打动一般。。

又比如寥寥无几的对白。对于1小时46分钟的电影长度而言,一般电影的剧本长度大概会在100页左右,但《敦刻尔克》的剧本却只有76页,这里面很大的原因就是稀少的对白。这虽然降低了电影塑造角色的能力,却让观众们更容易关注以画面表达的这个故事。而使用70mm胶片拍摄的画面,无论是静止画面的构图,还是偏黄的色调,都可以说是完美无瑕的。

当然还有血腥画面以及敌军的全面缺失,这使得《敦刻尔克》与《拯救大兵瑞恩》和《血战钢锯岭》这种注重战斗画面的战争电影风格完全相反。但没有了溅血的镜头,却让《敦刻尔克》在战争片中变得更加独特,同时把它的关注点转移到了如何把事件的紧迫感传递给观众上。也正因如此,与其说本片是战争片,不如说它是一部惊悚片更为准确吧。这种被隔离看不到希望的惊悚,这种只需要敌军战斗机在上空盘旋而不需要敌人出现在画面中就会感觉到的的惊悚,让《敦刻尔克》在同类型电影中独树一帜。

自我放纵的诺兰,没什么不好的

当然,要撇开诺兰来评价《敦刻尔克》是不可能的,毕竟正是他对时间这个概念的着迷与执着塑造了这一部故事结构看似公正,实则却不缺乏实验性态度的电影作品。在超级英雄片和续集横扫票房的今日,能够有能力和野心在大制作上选择使用实验性元素的电影人,除了诺兰大概是很难找到另一个的了吧。这一方面说明了诺兰作为一个品牌的力量——即使是有着天方夜谭般的要求,制作室们依然肯排着队投资,甚至给他开出了2000万美元加20%票房总收入的薪酬,这大概是电影圈里的唯一一人了吧(对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2005年彼得•杰克逊拍摄《金刚》的时候)。另一方面,这却又证明了他作为电影人肆意追求自己梦想的赤诚之心——回归追求时间这个主题的他,给我们带来了这么一出复杂却又各个叙事角度轻盈地交织在一起、聪明却又不会过分自知地聪明的电影。也正因为这样,《敦刻尔克》使我对诺兰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敬意。在他的脑里,作为观众的我们是聪明的,因此他尊重我们,他不需要像其他电影人一般使用庸俗的叙事手法给我们作解释。你可以说他对巧妙故事结构的追求以及对时间的操纵是一种自我放纵的执着与重复,但从技术上看,《敦刻尔克》确实是一部无懈可击的大场面作品。

我总是认为,诺兰是我们这个世代的斯皮尔伯格——他的大制作总是那么的引人注目,却又总是能够在这些大制作中渗透着他自己独特的声音,以及他自我放纵的执着。

而《敦刻尔克》,则是执着的他为我们带来的又一副时间拼图。

P.S. 70mm胶片要比70mm IMAX感觉好...

7 ) 我看《敦刻尔克》

影片绝对是诺兰的一次个人化表现!三条不同时间的战争主观体验,将反战主题体现得非常独特。

《敦刻尔克》影片表现的是一次大败仗,大溃退,这在过去的影坛中可是不多见的。无独有偶,前不久去内蒙集宁参观了“集宁战役纪念馆”,惊讶地发现我们过去不知道或很少提及的一个解放军的大败仗:“第二次集宁战役”。抗战胜利后,46年1月我军抢攻下集宁,为第一次集宁战役;“46年9月起,我军集中50个团十几万人攻大同,久战不下;敌军傅作义部转攻集宁,解围大同,战斗非常惨烈。大同集宁战役前后历时1个半月,解放军连续作战,歼灭敌军1.2万人,不可谓不英勇。但是由于指挥失误,战役失败,大同未攻下,集宁又失守。这次战役的失利,使解放军重镇张家口处于傅作义军两面夹击的不利形势,也导致了晋察冀军区面临的形势急剧恶化,西北野战军在战略上也极为被动,胡宗南趁机进攻延安,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被迫撤出延安。” 当然,48年的第三次集宁战役可是大胜仗,不仅收复了集宁还直接导致傅作义的起义及平津战役的胜利。

集宁的战役展览馆用事实、图片详实地记录了这三次战役,使我们看后大为感慨,这段历史真应该拍成电视剧啊,因为有大失败才有后来的大胜利;而且无论胜败,战火中的战士、指战员的奉献都是应该歌颂与铭记的。我们不能总是报喜不报忧,不能只回顾过去的胜利、成就,不反思过去的失败与挫折。今天看到诺兰的这部关于敦刻尔克大溃退的电影,实在是即满足了我们的这一愿望,又高出期许。

当然,导演在银幕时间上的精彩探索与创造,更值得电影专业人士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短评

三条故事线,不同时间长度,却有意平行剪辑,造成假象。这一回没太多叙事花样,也没什么视觉奇观。主要还是还原恐怖气氛,营造当时的绝望与紧张感。这里有英雄也有被吓破胆的普通小兵,小兵代入感更强。音乐对影片情绪有强烈的推动,也让结尾更加释然。结尾滑翔真的很美。算诺兰一次新的挑战。

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你们逃走了三十万,成就了一个非凡的行动;我们仅仅南京就殁了三十万,在中国人的历史面前,再大的IMAX屏幕和音响,都微不足道。

9分钟前
  • 白袍马超
  • 还行

不懂干嘛都说当悬疑片?根本就是一部很写实的战争片。那些讲拍出盗梦空间感觉的朋友,我合理怀疑你两部电影都没看过。

14分钟前
  • 滑滑的葡萄皮
  • 力荐

影片绝对是诺兰的一次个人化表演!三条不同时间线的主观战场体验,将反战主题体现得非常独特。赞!

16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期待看战争叙事人性情怀的观众大概要失望了,影片重点更在重现撤退的惨痛与残酷。三个视点,三条交织的时间线,有英雄主义但保持在了情理之中。最大优点是主观与客观镜头的转换剪辑,无论空战还是逃生,都在转换中营造出了精彩的紧张感。Hans Zimmer的配乐也功不可没。

19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一开场看到这么多卷毛蓝眼英俊小哥哥心想大事不妙,又要来那套把美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了我不要啊呜呜呜。结果诺兰这个死颜控,根本没舍得杀俩就全部送回家了,好吧算你干得漂亮。

20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我不管,反正诺兰是我心目中的最佳导演,《敦刻尔克》是我心目中的2017年度最佳影片。

25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的确是尊重了史实,这也导致主线只是了无新意的流水账,拯救观感全靠一手诺兰式“伪震撼”:用夸张极端的音效+BGM+运镜堵塞观众的大脑,只留下眼睛和耳朵,强行把20分的剧力在感官上虚高到90分。同时本片在表达上又极度匮乏,对人与战争的思考几乎完全没有,可以说是外强中干到了极致。

30分钟前
  • Velox
  • 还行

多线叙事的优缺点在这里都很明显:成功撤退是史实,故事的悬念就不能用结局来制造了,三条线如何交汇才是重点;而在几个故事中来回切换次数多了,吸引力到后来远不如开头,只能通过回到诺兰最喜欢和擅长的——传统的家庭观念、孤胆英雄的奇迹等等来激发情感,所以战争背景比较模糊,当是冒险求生片吧

32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外网评价虚高得一塌糊涂………虽然喜欢汤甜的空战戏份,但我看不得这么色调清新精致煽情的战争片,觉得特别假。也不喜欢结构和节奏。诺吹勿扰,非粉非黑,不要觉得你喜欢的东西别人就一定得喜欢。还是建议去看,但不要信评分,用你自己的感受和判断力。

34分钟前
  • Virgil
  • 还行

我预测,这将是2018年第9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摄影、最佳导演的片子。诺兰大神功课做得足啊,学习了《党同伐异》《日出》《大幻影》《死囚越狱》《扒手》《恐惧的代价》,所以拍出了《敦刻尔克》。因为视听语言把握得好,所以故事讲得好。hope与home,愿每个生命都能得到拯救。审视当下,珍惜和平。

39分钟前
  • 水木清华
  • 力荐

英国人真喜欢排队啊。。。

41分钟前
  • 胖犬
  • 还行

四十万人去哪了?

44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Meh

47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一个《敦刻尔克》,生生拍出了《盗梦空间》的即视感。把尽人皆知结果的一个历史事件拍的全程悬念迭出,让观众屏住呼吸看完全场,恐怕也只有诺兰了。。。

52分钟前
  • Hamlet
  • 力荐

无聊是真无聊,主旋律是真主旋律;但是这个牛逼至极的结构足够诺兰及其粉丝吹上十年的,也够电影学院学上十年的。仍然是在时间切分上面做文章,但是竟然还能玩出新花样真是不得不服。就凭诺兰对时间的理解足以牢牢霸住一个当代大师的位置。

56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太一般了,就不要吹什么史上最好的war movie,我还真的可能找不出什么比它更差的来,imdb上诺兰粉都已经失去理智,希望豆瓣的各位不要因为追捧一个导演而人云亦云。全片最可爱的还是汤老师,依然带着面罩没什么屁话,一如既往fuckable

57分钟前
  • Melodrame
  • 还行

之前还担心电影只有107分钟会不会太短,因为诺兰之前的电影时间都很长可以把故事讲的细致入微,不过这一次他把握的很足,在该有的时间点插入什么样的故事,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时间虽短但该有的故事都讲的很全面了,并且不会再有多余时间去讲述别的事物,而且整体节奏还很快,一部成功的实验影片。

58分钟前
  • 对你爱不完
  • 力荐

喜欢这个抛弃了繁复叙事、投身极简主义的诺兰。没有背景没有铺垫,第一个镜头就将观众拖入战场。一周、一天、一小时,三条故事线反复绞杀心灵,不用血腥暴力也能呈现战争带来的压迫感。IMAX+70mm=最佳观影方式,轰得想喊救命...(推开眼花缭乱的小鲜肉为汤老湿打call!!)

6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用最贵的演员,露最少的脸。——《诺兰哈迪传》

1小时前
  • 高高高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