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拍的太写实的婚姻保卫战
总的说来就是该写实不写实,该虚晃不虚晃
冲着书和刘震云的女儿去看的。既然是延津、开封,那么那一口的河南腔到哪儿去了?先不说和《一九四二》相比拍的好不好,不过《一九四二》中每人都操着的那一口的河南腔我倒真的是记忆犹新。
拍摄背景也是挺虚的,我完全没有辨别出来这到底是几十年代的小县城,看到百慧在跳我小时候跳的那种蹦蹦,我想或许这是十多年前的年代,我还挺怀念,原来我的年代也可以被搬上大屏幕啦,可是看到火锅店里还出现了柜式空调,又觉得有些奇怪,2000年左右,别说县里,城里的火锅店也很少有空调的。直到床上出现了一部乐视手机,我才恍然大悟,这广告打的好呀,我终于明白原来这是现代,现代啊!
再说说选角,毛孩实在太苦相了,和我心目中的牛爱国不是一个人,看书时我心里的牛爱国应该是典型的河南平原人长相,厚嘴唇,粗眉毛,一张塌塌的脸,但是又很壮实(书中应该还开过卡车,不是嘛。)是个老实人。而毛孩的小身板……此外毛孩的演技也没有给他加分,除了板着脸板着脸板着脸以外他还做了什么事情,还请大家帮我回忆;而李倩呢,也没有我心中庞丽娜的风采,反之,毛孩的姐姐应该更像庞丽娜一些,肯定不是李倩这种性冷淡性的(李倩还是有那么点纤细,有点傲气的,不像县城里的少妇),虽然书中没有描述,但多少可以想出来,应该是有那种烫的焦黄的发尾,有跟着不知道县城的哪阵风纹过的黑黑的细细的高挑眉毛,也许眼睛倒是挺多情,或者腰还是很扎眼……所以,说李倩出轨找第三者,我心目中激不起任何一丝的涟漪。
最后说说故事情节,书中的故事带着刘震云一贯的色彩,有些荒诞有些黑色幽默,怎么说呢,牛爱国秉承了他的外公杨摩西的一生,也踏上了漫漫寻小三的路,但是要最后要找的倒也并非是这个人了。有没有话说确实贯穿了整本书,但是印象中话这个物件是为了衬托人物性格的,是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罢了,比如杨摩西一开始因为理发匠的一句话放下了杀人的念头、吴馒头和XX也因为唠不完的话走到了一起,巧玲的年老养父母后来说话之间的转变等等。而不是像电影当中反复用来咀嚼的臭面馒头:有话好,没话不好。
这就是电影的实了,它表现不出书里“话”的虚妄,话不是话,其实是一种精神世界的沟通和交流。一辈子有很多话,有废话有实话有假话有没话找话有一语惊醒梦中人有阿谀奉承有直言不讳有曲折隐喻,然而到底能不能说到你心坎里还要看是不是那个人。其实有这么多“话”的境界可以表现,导演却偏偏选择了最简单最弱智的一种表达方式。把电影拍成了丈夫妒火中烧怒追小三,因爱女心切最终放下屠刀的家庭伦理剧,我也没啥可表示的了。
说到杀人,这也是虚实处理的一个问题,书中延津是个小地方,一句话就能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读者可以自动把杀人和小地方人多嘴杂啊,看热闹不嫌事大啊等等自动脑补出来,但是电影不行,始终板着脸的毛孩,我们看不出他内心的波澜和变化,只能看着:板着脸的毛孩顺了一把刀,板着脸的毛孩把苹果扔进了垃圾桶,板着脸的毛孩和李倩说完了一段话。全剧终。
说实话,我寄希望于剧末的那袋苹果很久了,我以为毛孩会去翻垃圾箱,然后拿出苹果给李倩,说上一句路上吃,平平安安。我觉得这会给我带上一些和解的荒诞的感觉,用苹果换的刀,刀没送出来却送出了苹果,多有意思。可是苹果就是苹果,确实是我想多了。
2 ) 电影不知看,但道理应深思
把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看了上部,被“出延津记”震撼了好几天,脑子里全想着人物的荒诞命数。下部“回延津记”却没再花时间细看,不是因为据人说下部的完成度差一些,收尾仓促,而是人物名字我不大喜欢,不如上部老杨老马和老詹。于是找看了改编电影,就当是原著。
书不敢评,只需夸,因为写得凝练,值得一读再读。
但电影一团乱糟,所以踩两脚。导演是原著作者的女儿,编剧是原著作者,按理说,影片会很抓心,起码故事的内核能抓准。然而,电影重心却挪到了捉奸怄气上,剧情引向了小牛如何处理婚变,格局不知小了多少。而且,仅有的几处“一句顶一万句”戳心点,没戳出来力度。(章楚红点破“不过以前过以后”、百慧怏怏“能去青岛,病值了”)
全片带着淡淡的随意感,就好像大三学生分组拍微电影。县城真就是老老实实拍,把“县元素”胡乱呈上,未加摘选,有电动车、酒店饭店镜头,好像城管执法录像,看得我心跳减速、表情凝固。摄影透着股抓搞破鞋的电视剧味。电视剧拍天冷,好歹打束光,照照锅碗里的热气,这片子则是拿个围巾,口里念句天冷,我送围巾。台词打磨得一言难尽,家常的不能再家常,居然还布满了全片。比如:我要杀人;佛祖,我不想杀人,也是被逼的;要不是女儿,我早杀了你们这对狗男女。另外情节上,还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比如百慧突然脑炎),有种头不顾尾的割裂感。值得说道的是小牛屋里的布置,本来很狭小,镜头旋转来去,还挺自如。这说明隔行就隔山,作品不是组了局就能组全,优点缺点一合拢,缺点就格外显眼。
主要人物有两对,牛爱国和老婆丽娟、牛爱国他姐和老宋。小牛是部队出身,结婚时感觉未来向好,跟对象丽娟无话不说。甚至不用说,都互谙心意。可10年后光景不好,两人再无话说,小牛在县城修鞋温饱,丽娟到纺织厂做工。老姐39岁单身,做摊食买卖,相亲多次都没有谈得拢来的人,饭店的老熟人厨师老宋上门提亲,她被逗得可乐,于是结了婚。
丽娟愿景大,向往好生活,看上开店的蒋九,于是聊得开了,走得也近。后面几乎全都是绕着这事在破开情节,没这事,就没这电影。老姐一结婚,立刻发现跟老宋说不上了,本畅想着的幽默情趣味儿,瞬间寡淡如水。
电影主讲的是县城婚姻。大家知道,贫贱夫妻百事哀,国内离婚率飙到了44%,所以片子提的主题非常深刻,事关多少人大半生幸福。可惜只有问,没有解,提出了80分的问题,却没给出哪怕20分的答案。影片里合适过日子的,一对儿也没,缺失“反面”案例。只要言及婚姻裂痕,就说:俩人说不着。然后止在这里。若想听细细的、往深里的,无人言语出来——我不管你了,事儿摆着,凭看官你品。
说不着,往往也不止是嘴上的事。人们觉得,曾经说不着,也许是因为不愿聊,所以小牛咨询了战友,忍一时,说点好话,摆一桌好菜,想要挽回感情。但聊家庭展望的时候,被丽娟泼冷水。这时的说不着,是家贫寒而眼光不齐,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丽娟向往优渥生活,已经从内心看不起牛,这是丽娟自结婚至今的判断。期望过高,导致失望累加了,想说得着也不可能。所以,明明是现在、以后的事,偏偏脱不开以前。结尾有强调: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但以后的事情是以前带来的,当初结婚能聊,因为在起跑线势均力敌,比志向不会输,少年心事当拿云。可跑输给别人时,就意见大了。所以年轻看人品、看家境都行,另要自己想清楚:人品没有兑现利益我还会接受ta吗,未来家道中落了能做到风雨同舟吗?丽娟明明有顾忌,愿意多照看家里,回归正常,她也看得出小牛的用心。但她偏不给牛机会,不顺着话头鼓励,反而最擅长说的是:你没本事带我出去吃饭呢。因为这种话几乎立于不败之地(类似为你好),只是为了说赢对方。偏偏寒人心的话,一句顶一万句。
只说了说不着,没说怎么说得着。要想说得着,就要多换位思考,考虑对方的好,感谢对方的好。老宋年纪大点,没坏心,还要被老姐蔑视,当做无话聊的木头。可假若老宋有话头、有厨艺,那早就有人说媒了,哪里轮得到老姐呢。很多人看不起对象,其实也是一并瞧不起自己,这其中是无能的狂怒。他们俩匆匆成婚,尚未了解太深。其实老宋看不上卖火烧,拿自己当大厨,但幻想里的老姐是知书达礼、大气温柔。所以在一起后立刻觉得老姐是使唤人的霸王,不再爱了。亲私人离得近,家长里短都在一块儿,做多错多。三天两天见不着的,反倒不受批评,是谓“距离产生美”。双双的失望下,难免有隙。假若老姐夸老宋的菜,老宋夸老姐美,互相认可,总比别扭着强。现实是,大多数人的结婚是将就,爱情是种幻想,门当户对是奢望,甚至有个话头好交流也是难题,但这不意味着要一辈子别着心。因为对象ta不是最好的,但也不是最没价值的。选择说哪一头,是人的选择,始发于内心。所以,我们应当选择一种更好的度过将来日子的方式——那就是过好自己,揣度好选择,换位思考,说好每一句话,不说寒心的话,才能维护家庭氛围,启发彼此心智。举个例子,老公1个月没好好休息,赶上一天大雨在家,痛快打了游戏,几个家务事没看到眼里。老婆带孩子回来看到,会大骂整天就知道电子游戏,连最简单的垃圾都不收拾。一个拿月工作比、一个拿简单事物比,两边人都没错。假若老公换位思考,则会说,老婆你放着,好久没休息,今天玩得忘了神,我把这些活一起弄完。假若老婆换位思考,则会说,你也没很长时间没正经歇歇了,我先带孩子,这些活你一定别忘了。假如来句:“你就玩吧,打游戏一辈子没出息,拖儿带女跟着你过苦日子。”再回一句:“你整天骂我,自己不节约天天花钱,化妆品买一大摞。”那将绝杀,又是一句顶一万句。
电影里有几句很认可,“一找就得出人命”。奸情跟人命相隔就一箭之远,连修鞋匠都有鱼死网破之心,换其他人更难容忍。小牛想杀人,揣着刀去给佛祖贡苹果,唠叨了一圈来由。佛祖听了估计也难断,只会支支吾吾地让放下。现代法律更加完善了,大家都懂法,但杀不杀人的其实也无谓,只要出现奸情,在心里那个人已经死了。有时间定会找律师扯清财账,跑马圈地,倘若没时间也会划清界限,老死不相往来。
丽娟最后怀上蒋九孩子,在路边吃馄炖,两人你情我愿,倒还一丝令人羡,仿佛看到了感情应该有的样子。可惜这场面只是出现在刚刚私奔之时。记得牛和丽娟在河滩边互相坦白之时,因为蒋九不愿离婚,丽娟还骂看错了人。待将来时久,蒋九没有店面,生活未见好转,恐怕又是指着鼻头互斥。
3 ) 你上一次想要分手,是什么时候?
你上一次想要分手,是什么时候?
从某种程度上,《一句顶一万句》跟《通天塔》讨论的核心主题是一致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出了问题。
故事是这样的,为了表述方便,以下用演员名字代替角色。
毛孩和刘蓓是姐弟俩。毛孩的妻子李倩跟喻恩泰有了外遇,被毛孩发现了,毛孩觉得杀了这对狗男女,自己女儿就会很可怜,于是去挑拨喻恩泰的老婆齐溪,没想到……
另一对情侣是刘蓓和范伟。
39岁未嫁的打火烧女人刘蓓恨死了15年前的那个男人,害了她一辈子。
跟厨子范伟相亲,范伟问她,你当年为什么要喝农药……
她悄悄告诉弟弟,“不是想结婚,就是想有个人说说话……”
没想到跟范伟结婚之后,她还是不快乐。
范伟跟毛孩吐槽,“一个星期七天,你姐五天心情不好。”
毛孩退伍回来,跟每一个有志青年一样,都想干一番大事业,没想到自己成了修鞋的,战友成了卖挂面的。
戴绿帽子的毛孩咽不下这口气,想治治这个女人。他既不离婚,也不让女人回家,更不让她见女儿……
夫妻感情破裂的两个标志,一是整天吵架,一是互相没话。
“他俩一晚上说的话,比跟我一年说的都多”……
刘震云从同名小说节选出的人物丰富成这样几个小人物的故事,触及到了我们被忽略的日子。
刘震云说,我们为什么每天谈论希拉里和床破,能把每个人自己身边的小事过好,岂不是更重要……
生活中的很多争执,可能只是因为一言不合。一个小县城里,一个戴绿帽子的男人,如何自处?
作为青年导演的处女作,有这么一大帮好演员,监制,专业团队帮刘雨霖保驾护航,着实让人羡慕。她也比较出色完成了导演工作。
有一场戏,姐弟俩遭遇人生最低谷,两个演员泣不成声。结果导演都不要,非要演员把眼泪忍回去。
毛孩和刘蓓憋住了,心里赞同这是高级的表演。
还有一场戏,毛孩在修鞋铺补鞋,刘蓓高跟鞋坏了,要把鞋跟补上,两人一边聊天,毛孩手下没闲着,对白说完的那一刻,刚好手里把鞋补好。
这是容易被忽略的生活细节。
演员基本上都提前一个月去体验生活,才这么有自信,呈现这些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
钉鞋,做饭,户外烤火烧,纺织厂,每一项工作,对于演员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帮演员逐渐找到人物的感觉。而这每日的琐碎与绝望,硬着头皮许下的旅游诺言,都是底层人的真实境况。
我们被视觉奇观轰炸过眼睛与耳朵之后,还有一种电影,关注现实生活,永不过时……
PS
木头画的新头像,你喜欢吗?
那天无意看了一下,小书摊居然还卖出去N本《打草稿》,感谢。
开通赞赏功能了,发个福利:有8张11.1购票码,需要的直接留言吧。
欢迎转发。
投稿合作请➕微信 weixiaofei58
4 ) 《一句顶一万句》:中年人的爱情死得静悄悄
电影《一句顶一万句》根据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同名小说改编,电影只选取小说中的部分章节部分人物,宣传语打着“一个绿帽子的史诗”,讲述的是中国某个小镇一对结婚十余年的夫妻的婚姻危机。
中年人的婚姻危机,向来也是好莱坞热衷的题材。不过《一句顶一万句》里的中年生活,没有美国电影中的别墅,花园,围着围裙做甜点的主妇,下班跟邻居热情打招呼的男主人。电影中的小镇是陈旧的呆滞的,主人公牛爱国曾是个军人,退伍后做了鞋匠,老婆庞丽娜在纺织厂上班,夫妻俩有一个女儿。他们过的是再平凡普通不过的生活。可是有一天,牛爱国忽然发现老婆庞丽娜和婚纱影楼的蒋九出轨,他动了杀掉奸夫淫妇的念头。
电影的重点并不在于牛爱国如何想杀人或如何杀人,而是以此次出轨为契机,探讨小镇中年夫妻的婚姻危机。牛爱国和庞丽娜,蒋九和赵欣婷,牛爱香和宋解放,三对男女怎么走着走着爱情就死了?
影片开头,是牛爱国和庞丽娜去民政局领结婚证的场景。“你们为什么结婚?”“我们说得着。”“详细点!”“话还没说,都知道对方心里想着啥。”
“说得着”是牛爱国和庞丽娜结婚理由,可后来,“再没人说个话,就把人憋死了”,这是庞丽娜要离开牛爱国的理由。爱情的死去,伴随的是夫妻俩“说话”的失效。这样的婚姻危机,并不只发生在牛爱国和庞丽娜身上。《万箭穿心》中,国企厂办主任马学武和小贩李宝莉知识层次不同,“说不着”;《忘了去懂你》中,蔡伟航和陈雪松的关系就像牛爱国和庞丽娜的翻版,一个抑郁不得志的中年,一个风貌犹存、充满幻想的小镇女人,两人对于生活的期许不同,“说不着”。
之所以“说不着”,一方面因为细水流长的婚姻生活,常常是平凡甚至平庸的。就像作家章诒和说的,“项链变成钥匙链,面纱变为抹布,香水成了油烟,诗集成了账本”,或者如日本大编剧向田邦子所形容的,“波澜不惊默默吃草般的日常生活,回首看来,成了大量的肉层和脂肪层”。《一句顶一万句》虽然简单带过了牛爱国和庞丽娜十年的夫妻生活,但在两人相处的太多细枝末节中,我们都能察觉到日复一日的庸常生活对他们的磨损。
另一方面,庸常的生活掩盖不住跳动的心。无论是马学武、牛丽娜,还是美国中年危机的扛鼎之作《美国丽人》《革命之路》中的莱斯特、爱波,他们心中始终难以挥散对乏味的家庭、婚姻以及自我的失望。他们对于外部的世界仍有着强烈的欲望,但他们的另一半似乎与庸常的生活一起停滞了,并成了庸常的一部分。欲望无以突围,无从释放,所以要从生活当中寻求新的突破口。就像庞丽娜之所以爱上蒋九,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好,仅仅因为他能带她逃离小镇,反之,牛爱国从未践行过带她到兰州的承诺。
小说《一句顶一万句》被誉为“中国的百年孤独”,精简版的电影虽达不到这样的分量,但却着实刻画出了“孤独”。什么叫“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有这么个解释:“一个人滔滔不绝的几千句里,基本上都是废话,但他真想说一句自己内心的话,却是很困难的,他必须找到一个能听他这句话,并且听懂这句话的这个人。”这其实就是巴别塔困境,当交流失效,精神无法契合,孤独便成现代人的一种生存本质。中年人的婚姻危机,不过是这种孤独的一个鲜活样本。
可出路在哪里?《美国丽人》《革命之路》《万箭穿心》都是以一方的死亡终结,而更多人则选择赖活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瞎过呗。牛爱国呢?他终究没有杀了庞丽娜,而是在老同学的一番劝告下“顿悟”:日子是过以后,不是以前。这个放手来得有点太容易,但还有比这更好的选择吗?
——首发
荔枝锐评——
5 ) 《一句顶一万句》中那些经典的话
《一句顶一万句》应该是刘震云最牛的小说了,听说冯小刚想拍这个,他没给,给自己女儿了。可惜他女儿没有拍出书里要表达的感觉,没有那种荒诞感,马上变成了平庸之作。书里很多经典句子我以前都做了摘抄的:
1、 世界上有一条大河特别波涛汹涌,淹死了许多人。这条河叫"聪明"。
2、 有些人说得着,有些人说不得着;有些人现在说不得着,将来或许能说得着;有些人现在说得着,将来未必能说得着;有些人这一辈子也说不得着。找一个能说得着的人过一辈子是福分,不管是爱人、朋友还是亲人。
3、 世界上不存在大智慧,就像世界上本不存在才华这两个字,也不存在事业这两个字,存在的是琐碎。重复的事情在不停地做,你就是专家。做重复的事情特别专注,你就是大家。就这么简单。
4、 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
5、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你把别人当成了朋友,别人并没拿你当朋友。
6、 你的生活环境决定着你的话语权,而这个生活环境且不是一成不变的。
7、 遇到小事,可以指望别人;遇到大事,千万不能把自个儿的命运,拴到别人身上。
8、 人要一赌上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气着别人,忘记也耽误了自己。
9、 神父在黄河边碰到一个中国的杀猪匠,劝杀猪匠说你要信主,杀猪匠说为什么要信主?你信了主你就知道你是谁,从哪来,到哪去?杀猪匠说不信我也知道,我是个杀猪匠,从张家庄来去李家庄杀猪。
10、 话,一旦成为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
11、 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12、 痛苦不是生活的艰难,也不是生和死,而是孤单,人多的孤单。-
13、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14、 人分这么几种:不认识,认识,熟人,朋友,知心朋友。"朋友"不在当面表白,而是背后说起朋友的时候,是否提到过你。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你把别人当成了朋友,别人并没拿你当朋友。另一个判断朋友的标准是,在你走投无路时,你想投奔的人和你能投奔的人,到底几个。
15、 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有些事你气着气着就成了另一件,
16、 "朋友"不在当面表白,而是背后说起朋友的时候,是否提到过你。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你把别人当成了朋友,别人并没拿你当朋友。另一个判断朋友的标准是,在你走投无路时,你想投奔的人和你能投奔的人,到底有几个。
6 ) 如果我是牛爱国
当从我姐那里听来别人对媳妇儿有风言风语的时候。
我会谢谢我姐,谢谢她告诉我。因为这种事,除了至亲,谁会告诉你?
接下来冷静的应对,制定好战略。有以下几个原则:
1、绝不杀人
2、不骗孩子
3、.但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自己的心要放下,不能再爱这个女人。
也许一开始我会求证,可是当确定了这事以后,怎么能想着巴结她,还给她做好吃的?
窝囊不能窝囊成这样!也许我没有赚钱的能力,但我不会放任对方骑在自己头上。
我会离婚,主动提出来。
但是财产,对方一分也别想带走。
怎么可能因为战友一句,还能再找到妮娜这样的人吗?就卑躬屈膝。
一个男人怕的不是没老婆,没有女人有什么要紧?
如果她不离,那以后的日子,慢慢惩罚她。
如果她离,你爱干啥干啥去,孩子,你周末可以见。毕竟孩子无辜的,孩子有看见自己母亲的权利。我们中国人就是觉得孩子就是的财产。这样太LOW。但是我会对孩子说:你妈妈做了很大的错事,所以爸爸要跟他分开,爸爸不能原谅她。但是她是你妈,她也会爱你。
然后自己有个鞋摊,自己养活自己和女儿应该是可以的。
所以这个电影中牛爱国的懦弱和无能,其实并不是挣不上钱的无能,而是自己心里的策略彻底错误了。
诚然,这个世界,有的男人可以挣到很多钱,有的男人不行。但并不一定挣很多钱的才是男人。只要你不给社会造成负担,可以养活自己,无论你是钉鞋的还是王思聪,你都可以是男人,即使戴了绿帽子,又有什么要紧,毕竟像贾乃亮这样的高富帅都会戴上绿帽子,戴绿帽子不丢人,丢人的是没有正确的应对。
7 ) 一部以人生金句作为电影思想核心的苦逼家庭电视剧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432,文末有二维码噢~
当我在黑暗中醒来,《一句顶一万句》的主人公已经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
此前看过刘雨霖的短片《门神》,里面那种陈腔滥调做抒情感动状的表现手法,即便称不上令人作呕,也是让人相当排斥的。
这部电影也没让我失望,开头没多久,我就睡了过去。醒来发现,有人已经被戴了绿帽。
所以,即便刘震云老师把最好的一部作品留给了自己的女儿,我明显不期待。
我读书少,没看过原著,但也绝对想象不到,我所看到的《一句顶一万句》是一部以人生金句作为电影思想核心的苦逼家庭电视剧。
毛孩和李倩,范伟和刘蓓,偶遇的中学同学,说起婚姻危机和人生失败,全部归结为两个人没话说。对,从头到尾都是没话说,跟修鞋打火烧什么的完全没有关系。
这仿佛是在说,他们一定是因为没有在朋友圈刷到美味鸡汤和人生金句,耽误了大好时机。只要听到或读到这样的句子,他们的人生体验,麻木现状,一定可以洗心革面焕然一新。
更要命的大概是刘雨霖俨然革命老干部的抒情做派,跟《门神》别无两样还是阴魂不散的配乐,似乎有一种我想打动你——哪怕不知道为什么也还是想打动你试试的用意。
一个被戴了绿帽,随时在冷暴力和恐怖分子之间摇摆的男子,我不知道面对这样的酸涩场面,有什么好煽情的。一个太懂事的小姑娘,一个开口我就想笑的范伟老师,在我看来,其形象也不陌生。
从头到尾,影片用同一调性的配乐去试图影响或打动观众,但我真读不出来必要性。
至于玩轨道和摇臂,《一句顶一万句》跟拍电影不用钱似的,飘来荡去,左边来一次,右边来一次,上面来一次……这导演从不去考虑,这个拍摄手法本身,到底是为了表现男主的三百六十度无死角,还是表现寒风萧瑟刺骨冷雾霾害人不开心。
这部电影的绝望,我想了很久,大概是活在那个延津县城,生活没什么指望。因为闹个出轨,很快搞得全城的人都知道了。
所以出个轨,闹个离婚,都是以喝农药的方式来表现态度决裂。这种过于夸张的生活观察,导致电影好像停留在了一二十年前的社会新闻实录,一哭二闹三上吊,就像齐溪那个半精神病患者的角色。
《一句顶一万句》的实际功能,大概还比不上三姑六婆宽慰你的人生道路还长,更何况,那些不明所以的感动和醒悟,简直是一个人生早已如此的中老年朋友圈。
电影告诉我们,日子生活不在过去,而是在将来。
香港,欧洲被当做了县城老少小民在感知痛苦失落后的希望梦想。即便没有香港,有大海的青岛也是不错的替代选择。但我在鞋底的摩擦和火烧的相送中,看不到任何与将来未来有关的,哪怕新那么一点点的,属于刘雨霖从海外留学回来的电影语言,或者是年轻世代,对中国式婚姻爱情有不那么一样的看法。这些东西,甚至是刘震云或冯小刚等老炮想努力卸载的愚昧陈旧。
我不能说,电影表现的中国麻烦就不存在,恰相反我们已经看过了太多。最后,在物质,精神和性的三大规律价值的探讨面前,《一句顶一万句》统统没有。很遗憾。
尤其是八零后这代人处于离婚率高发的当下时,真的。即便大家都是自食其力的好市民,但没有人能和你感同身受,更无法单纯地把现实诱惑理解为不堪的绿帽破鞋,更不会想靠一个短短的人生金句来顶一万句。
截图扫码,关注:MOViE木卫(movie432)
8 ) 经营婚姻需要智慧
虽说电影并未像小说那般准确地阐释了名字到的含义,但它所展现的观点思想还是有可取之处。尽管电影取景于新乡,许多台词场景可以成为新乡观众的谈资,但我和朋友看完之后,一种压抑感笼罩在我们上空。
电影伊始,民政局里,一对夫妻来离婚,原因是结婚一个月到今天才说一句话:“离婚!”紧接着,牛爱国和庞丽娜喜滋滋地办结婚,他说:“我们有话说。”可是,他们并没有躲得开七年之痒,十年以后,他们也沦落到没话说的地步,庞丽娜甚至找了另一个有话说的有妇之夫,两个家庭的命运就此改变。朋友之间如果没有了共同的话题关系就会疏远,更何况是要同榻而眠的伴呢?
电影还有一点十分引起我共鸣,就是撕结婚证,我打小的印象里爸妈的感情就不好,老是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结婚证不知道撕了粘、粘了撕,折腾了多少回。平常夫妻是不是冲动地以为撕结婚证就可以撕碎束缚彼此的关系?可是沉闷吵骂之余,如果真是触及到了本质问题,彼此的真正关系也就渐渐荡然无存了,有本又何用?
所以,经营婚姻是一辈子的事,需要智慧,在没做好准备之前,切勿急于成家。
片子有缺点,但是能沉下心来关注现实生活,值得鼓励。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失语”的境况:面对领导,不敢说;牵扯利益,不能说;与己无关,懒得说。。。渐渐地,变得就算是对另一半,也话不投机半句多了,到了这种程度,毅然离还是凑合过?这是个问题。
好喜欢齐溪的生无可恋脸!
父女齐上阵,小人物底层生活拿捏的很到位,很质朴的片子值得一看
电影频道电影
很朴实的一部片子,大量的心理活动靠肢体和眼神来表达出来,比较考验演技。故事情节也比较简单完整
刘震云最牛逼的小说,这剧本改的就是阿猫阿狗的水准,他家闺女的导演三板斧就是镜头向左移,向右移,向上移,从头到尾这么拍下来,都让人担心导演有没有被自己闷哭,听她采访中那口气,还以为她会是个流水线监工呢,是我太高估了,你说这玩意儿像电视剧,那就是在侮辱电视剧。
马大帅外传之范德彪他憋屈的小舅子
已经看不懂豆瓣评分了。这么好的电影却在豆瓣恶评如潮。
刘震云老师21世纪以后应该再没见过苦日子了吧,写九十年代有信服力,一写到当代,光成天出入并不便宜的饭店茶室且从未心疼过饭钱的卖烧饼的中年妇女,和给孩子买一件衣服就花了七百五十块的纺织厂女工这两样,本小城市青年都是生平所未曾见的了
50/100 前几天刚送走一个在电影院演舞台剧的,这又来一个在电影院演电视剧的。
搞半天不扯物质,不扯精神,不扯性,就在那捯饬“没话说”这破事,像极了死要面子的中国人毛病。镜头那个乱摇,配乐乱煽,完全不知道是要悲悯还是打动。更悲剧的是整部电影还停留在熟人社会的绿帽破鞋叫骂,路人一个眼神杀,隔壁老太太一句流言蜚语就能看出欲说当年好困惑。太鬼扯了。
一个青年导演的处女作拍了一个中年故事。演技、拿捏、分寸都没得挑,但这更多的来自于那些优秀的演员,故事很棒,但这来自于刘震云。作为年轻导演来说,这种镜头的稳定,气息的舒缓,已经很难得。但只是选择这个故事作为自己导演生涯的开场略微有点突兀,这或许是知识分子的情结,也或许掺杂了机巧。
老套的故事配极其平庸的视听语言,上世纪县城电视剧的风格。比《百鸟朝凤》的叙事方式还旧,问题是还不动人。婚姻的不幸明明有很多种,这里面所有人不幸的根源都归结成“没话说”,对婚姻最美好的想象也是能说很多话。反复点题太刻意。看完更期待《我不是潘金莲》了。
有点对不起她爹这么出色的小说,唉,两星半
所有的情绪张力点到为止,情节进展像流水线,死气沉沉,真是可惜了刘震云的好剧本,太电视剧水准了。讲真这剧本还真不如拍成电视剧。也浪费了这些好演员。6.1
刘震云的东西拍的不轻佻就根本没法带出荒诞感,弄的这么压抑跟八点档婆媳剧似的,任人唯亲必然一地鸡毛;中国电影配乐师的平均水平比中国电影导演的平均水平还要更灾难
“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 剧情没有把片名传达到位,更像是一部俗套的搞破鞋电视剧,又名《夫妻没话儿》。
刘震云的编剧水准远逊于小说啊,家长里短配平庸视听就像电视剧。如果所有婚姻的不幸都是“没话说”,哑巴还要不要谈爱了?反复点题倒不如探究没话说的深层原因。男主几度举刀却未见杀与不杀间心理过渡,女儿生病这个危机事件做得生硬和虚弱,反而显得男主像被几句鸡汤点醒。写实主义算股清流吧,鼓励。
比想象得要好,刘震云女儿的处女作用父亲的作品是个不错的选择,完成的不错。故事平淡了点,俗套了点,不过把小人物底层生活展现了出来。
很遗憾,刘震云最大气成熟的小说被拍成这个样子,人物性格残缺,主演演技残缺,配乐残缺,电影感残缺,越发觉得电视剧感对一部电影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好的导演首先要是好的生活家,没有足够的阅历,拍不出成熟宏大的作品。影片诚意十足,绝不是圈钱之作,但诚意能代表一部电影的好坏吗?显然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