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家事,亦是国事
今年的第41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我一共看了6部电影,虽然前有备受期待的开幕影片《春娇救志明》后有经典的杨德昌系列,但我心中的最佳影片是一部名不见经传的小成本以色列电影《他们这一家》(港译名),导演/编剧是来自巴勒斯坦的马哈·哈吉。对这部电影的喜爱固然与我在耶路撒冷生活过一年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但评价任何电影,都不可能剥离其历史背景、文化因素、现实意义以及观影者的体验,被单独拿出来谈故事情节和拍摄技法。看过此片后感想颇多,就此写下这篇不能被称为影评的观后感。
影片围绕一个普通家庭而展开,居住在拿撒勒(Nazareth)的萨拉赫和老伴陷入了无休止的冷战,他们的大儿子哈希姆已在瑞典定居,时不时要为父母的争吵烦心。二儿子塔瑞克住在拉马拉(Ramallah),一遍教书一边演话剧,想保持自由的单身生活,不敢正视与女友梅沙的恋爱关系。小女儿萨马尔正怀着孕,丈夫乔治以修车为业,家中还有个老年痴呆的奶奶。
剧情简单而琐碎,就像是每个小家庭都会遇到的事:老夫妻因生活方式不同相互嫌弃、儿女们面临着陌生环境、感情、工作上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长辈年迈,新一代家庭成员又即将出生,上演着生老病死的延续和循环。连电影中的各个场景也似曾相识,就发生在你我的日常生活中,熟悉又亲切:儿子打电话调解父母之间的小矛盾,妈妈唠叨着替好不容易回一次家的儿子装上大包自己腌制的食品,女生怀着小心思约男友吃饭,男友却大大咧咧地叫上了兄弟们一起去……
然而电影的背景,却使这个平凡家庭里的故事,变得不那么平凡。是的,这个家庭居住在约旦河西岸,当今世界上局势最紧张的地区之一。距离我们十分遥远、只发生在电视中的巴以冲突的战火和恐怖威胁,就存在于他们家门口,我们可以选择性忽视和遗忘的新闻,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这个特殊的背景在影片中着墨不多,没有被刻意地放大,只在两个地方有比较重要的表现。一是乔治这条线,他在陪妻子做孕检时看到了医生挂在墙上的照片,一片湛蓝的大海,他盯着从未亲眼见过的景色,着迷似的问医生:“这是哪儿?”
“西班牙。”
“你被允许去西班牙?”
“我去那参加一个国际会议。”
“这是什么海?”
“地中海,和我们的海是一个海。”
地中海的确是“他们的海”,中东为“五海三洲之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毗邻地中海,在海法、特拉维夫等以色列城市都能看到海,但沿着约旦河西岸建立起来的以色列隔离墙,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割裂开来,只有通过检查站进出。以色列人为了打击恐怖主义,保护以色列国民的安全,把生活约旦河西岸的所有巴勒斯坦人都视同恐怖分子,严格控制他们出入以色列领土及部分争议地区。即使在离地中海不足一小时车程的地方生活了大半辈子,乔治也没能有机会见它一眼。
我曾经在去伯利恒和拉马拉的时候体验过被盘查的感觉,当时大巴车上除了我们一行人,都是阿拉伯人,他们所有人都被上车检查的以色列大兵要求出示身份证件—由以色列政府发给阿拉伯人的公民证,我问身边的阿拉伯妹子什么感觉,她笑笑说早就习惯了。车程总共才一个多小时,检查证件就费了20多分钟。
返回耶路撒冷时过检查站,所有人都要下车排队,大概排了半小时才轮到我,心中早已是不耐烦至极,这才理解《巴勒斯坦:历史与社会》课上老师所说的,隔离墙给巴勒斯坦人民带来了多大的不便,生活在墙另一端的人们每天早晚上班通勤都要经过这一关卡,就算生了疾病坐救护车去医院,也不能免去冗长的关卡检查。
片中为一个阿拉伯人角色寻找演员的美国导演不顾阻拦,把车开进了巴勒斯坦地区,说“我才不管你们的A区,B区呢,我可是美国人”。这个A区,B区的区分正是《奥斯陆协议二期》的结果,将巴以地区分成了了由巴勒斯坦管辖的A区,巴以共同管治的B区和以色列管辖的C区。
女导演看中了乔治,请他去试镜。乔治这才第一次有正当理由进入C区,见到心心念念的大海后连试镜也不去了,只顾在这里久久徜徉。
第二个点是塔瑞克和女友梅沙在去耶路撒冷的路上碰到了巡逻的以色列士兵,这是影片中唯一一次对以色列人的正面刻画,这正是巴勒斯坦人眼中以色列人的典型形象:他们僵硬苍白,虽与巴勒斯坦人是同一人种,但明显不同于后者的小麦色皮肤和卷曲黑发,也没有巴勒斯坦人的活力四射和热情随性。他们严肃刻板,不通人情,一言不合就拿着冷冰冰的枪对着巴勒斯坦平民。
在象征着以色列权力和暴力的审讯室,塔瑞克和梅沙丝毫没受这次关押的影响,排练起了即将演出的舞蹈,热情奔放,恣意爽朗。说明他们对以色列的军事手段早已司空见惯,蔑视却无可奈何,也表明了他们努力维持自己原有生活、不受打扰的决心。
本是沉重的民族危机,影片却选择用轻巧的手法来表现:跳跃的片段式叙事,小清新色调,简洁明快的画面。演员的表演也是没有太多情绪起伏的,没有大哭大笑,没有刻意煽情渲染。
影片刻意不谈宏观的政治和战乱,只着重于微观的家庭私事和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但政治和战乱的后果,却通过这个小家庭以小见大地表现了出来。毕竟几十年的战火,早已渗透进了当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了他们的血肉灵魂之中。
交流沟通的缺乏、对明显存在的问题的忽视(non-communication)无疑是影片的一大主题,邻里之间的缺乏交流导致了每个个体的孤独和社会整体的冷漠,夫妻之间的缺乏交流导致了婚姻的岌岌可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缺乏交流导致了代际矛盾,而两个民族之间的缺乏交流则加剧了对对方的刻板印象和不理解,是冲突的根源。
犹太人(乃至全世界)眼中的阿拉伯人是恐怖分子,是劣等民族,是二等公民,防贼似的建了一堵墙来隔开他们;阿拉伯人眼中的犹太人是暴力统治者,是夺走他们土地的强盗,是比法西斯还要残忍的刽子手。我的犹太朋友,个个礼貌友善,我接触到的阿拉伯人,也都热心开朗,可他们在谈到对方民族时都像变了一个人,要么坚决持仇视态度,要么吞吞吐吐,言辞闪烁。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一代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双方的和谈而任重而道远。
两个民族之间积怨越来越深重,对彼此的了解也越来越片面化,犹如横亘着一条深不见底的鸿沟。而沟通的缺乏,只能不断加深矛盾和仇恨,让中东这个火药桶充满更多不确定因素。
2 ) 我想借助平庸的片子来寻找映射在平庸的生活中的身影
短评:
进场前一资深德国影评人谈到的"以色列变得越来越不适合年轻人,很多人很想逃离"的现实状况影响了整个观影过程,移情效果有所提升,但谨慎抽象而缄默其口的表达使得影片就像只被黏住的八爪鱼,导演想撒张大网不料每条线都因为太细而支离破碎,试图讲遍家庭里的悲欢离合,然而小船驶离镜头后的平和又给人一种静止不变、一切如初的错觉。剧情里刻意而突兀的点太多,为了使其丰富而强行安插的桥段明显让人感到不自然,不好断言导演是想摆脱政治元素还是利用政治元素,但巴以冲突这难以避免的地区话题不清不楚地在影片里的多次一闪而过的意义实在无从感知。一部中规中矩的家庭片还做不到反应导演想表达的在这个危机与挑战并存的社会中的复杂人性,但其闪烁着的新晋以色列女导演的决心和希望终究是令人欣喜的。
长评(角色名字可能有误):
这部以色列新晋女导演的处女作意外成为了我首次戛纳之旅的首部电影,推荐人是一位曾在海法电影节担任评委的德国影评人,一路滔滔不绝谈着以色列女性的刚毅果断、当下政局右翼势力抬头和年轻人纷纷出国寻找机会的大背景,巧的是这些社会元素都在电影中得到了印证,导演渴望表达的现实诉求和人文关怀可见一斑。以色列在我的脑海中仍不过是一个抽象的地理名词,二战后在国际社会支持下建立,被穆斯林国家环绕,犹太国家,以及不少外国同学的旅游圣地。
影片围绕着一个小家庭的故事展开,一对彼此相对无言的老年夫妻住在以色列Nazareth,他们有两个儿子,在瑞典工作的Saleh,打算单身一辈子的Tarek,还有正怀孕的女儿Nabila。没有一个选择和他们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台词里的”忍不了”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并不需要再解读。夫妻俩的生活很简单,退休老人的日常,两人低头不见抬头见,却说不上几句话,老太太追追剧做做针线活,老头子上上网看看报,偶尔的几句对话常常以不快收场。受不了老伴爱理不理的态度的老头子深夜Skype求助在瑞典工作的儿子,爱莫能助的Saleh先是叫了Tarek来慰问爸妈,无功而返后邀请他俩到瑞典湖区度假。Tarek要离开家时,老太太给了一大堆食物并嘱咐着哪份要分给谁家,那句”你是要喂饱整个镇的人吗?”听起来格外熟悉。女儿跟女婿住在隶属巴勒斯坦的镇上,女婿在修车店工作,和他们同住的还有女婿患有老年痴呆和高血糖的奶奶,时常莫名其妙搬弄家具,只有年代久远的黑白电影能使她冷静。奶奶喜欢讲这样一个故事:小时候父亲带她去买地毯,当她挑好了自己喜欢的,却发现父亲已经买好而且开着载满地毯的车走了,几天后才去接她,”为什么父亲不等我就开走了”这事她一辈子都耿耿于怀,人总会在他人意想不到的点上分外偏执。奶奶对着地毯喃喃自语,”我选的比这个好看多了。” 奶奶有次吃多了没收好的糖果躺在沙发上一动不动被误认为发病,Nabila准备打电话求救时却嗖得站起来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缓慢挪步的镜头引来阵阵笑声。女儿给她兄弟介绍了一个跳探戈的女孩,然而想单身的剧作家并没有把两人的事放在心上,没有往男女朋友关系发展的念想。一次再平常不过的询问使得女孩情绪爆发,当两人在通往耶路撒冷的检查站时,一句”我们是朋友”的回答让女孩恼羞成怒,一番折腾后两人被暂时关起来询问审讯,冰冷的屋子里度过的长夜两人开心地跳着探戈却什么都没说明白。影片的结局是老夫妻和儿子在瑞典湖区的划船上,两人说妥了离婚,靠在对方肩膀上,相视一笑,水面风平浪静。
这段平铺直述的文字击不起任何波澜,像是生活中每个不断重复的回合,一闪而过的那个瞬间丝毫没有挽留和不舍。这部电影讲了一个发生与不发生毫无区别的故事,夹带的熟悉感却在回味时异常亮眼,很难说清这是中以社会的相似点还是人性的共通点导致的移情作用。这是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故事,它朴实、简单、直白得足以无缝对接乏味的生活体验,台词与任何个体有意识的直观表达都会有着极高的重合度,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可以化为电影中的任何角色,仅用一个短语形容人物的个性是乏善可陈的,但用来描述人物在某段时间内的心理或生活状态却往往真实可感。厌倦了长时间相处的伴侣、以为是爱情的关心得不到准信、担心老人却同时受不了一句唠叨,很多人说生活就是白开水,而《私事》就是把这壶水再次烧开让观众体验一百度的热流。其次,如果个人可以被抽象化,那社会将会是画卷的底板。对以色列社会了解不够让我不敢轻易断言,但在以基本家庭为单位的社会结构都在面临严峻挑战的当下,传统观念渴望现实运作携手并肩的愿景不可避免地踏上分崩离析的道路。人最重要的身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旦这个念头被确定、被提倡、被大多数认定为符合人性的设定,社会制约瞬间失去了情感基础和理论依据,个人化的诉求成了理想主义最有力的口号,呼唤的自我意识觉醒让一切依附黯然失色。为了家庭而牺牲个人追求,为了愉悦他人而委曲求全,这样的论调在个人主义磨刀霍霍的时代逐渐被套谈,而与之配套的思维方式也从理性的利弊分析变为感性的自我满足。片中没有一个子女愿意留在父母身边,需要私人空间这类陈词滥调背后是更大的社会心态变化的蠢蠢欲动。我可以理解青年人因渴求自由、充满活力的环境而背井离乡,但解读片中老年人的心态就颇为班门弄斧了。缺乏知识储备导致了分析不同年龄层的以色列老人经历的历史时段的不可行,但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事实是,新生社会带来的冲击往往显而易见且真实可测,面对这样的时代大背景除了按部就班的感慨、接受和适应外另无他法。影片蜻蜓点水地涉及了巴以冲突,以非主线形式出现的军方形象体现了两国间时刻紧张的关系,当然要理解成是为了给男女主角一个共舞的契机也无毫无过错,不会短时消散的元素都可以被演绎成寻常的背景,毕竟电影里的一生,也不过就是人生中的一段剪影。把平常当异常,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刻意,把异常当平常,目光所及之处往往是散落其中的星星点点。
说这是一部好片子颇有赞誉过度,毕竟平淡如水的叙事手法和零碎散乱的故事结构都太过平庸,但换个角度说,正是因为这份平庸它才值得一看,借助它寻找自己映射在生活的平庸或者平庸的生活中的身影。有机会去应该去趟以色列,去趟海法电影节,去感受这个国家的有志者们渴望已久的心灵相通和情感共鸣。
3.5,故事如果是想告诉我们谈恋爱不要太作的话还是成功的呢,最后跳tango太可爱了,女生超美,虽然也是有点作..
结局很有意思,多出来的一颗星是给湖边屋子那个窗口的几个镜头
还蛮不错的小众影片,有点意思,电影节风格?!
补登
喜欢画面风格的调调
老夫妻这种状态真的要让人疯掉,通过冷暴力离婚是最平和的吗。。
比起情侣在审讯室内虽养眼但略显刻意的探戈 奢望成真不顾一切奔赴大海的真挚更打动我
最后湖中小船,丈夫对妻子说“回去我们就离婚吧”,妻子“听你的”。随后丈夫将妻子搂入怀中…
温馨可爱!
#观影#哈哈哈,女导演太有意思了,决定粉了。本来嘛,一切情感都是私事,甚至生活本身都是。
這類家庭劇很容易拍的苦大仇深,但這部電影沒有選擇這個方向。雖然依然有人為矯情片段,還算都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溫馨小品。
马哈哈吉,一个牛逼的文本创作者,关键是她简洁欧式的画面也很有自己的样子。四段亲密关系,是四个切断的蚯蚓,他们挣扎着不同的形状,却留着一样的血。奶奶与父亲,少女时代的伤害,哪怕老年痴呆了也念念不忘,被遗忘的女儿,被使用了几十年的地砖,相映成趣,怎么能忘得掉呢。二儿子和maisa的恋爱,充斥着拒绝和吸引,自以为是的沟通,总是有点错节的交流,太过古板的女孩,却在怒发冲冠的时候透露出了魅力,纠结的小导演会知道自己要什么吗。女儿女婿似乎延续了母亲和父亲的模式,年轻时候一步步被冷漠伤害,可能是怨怼、可能是无视、可能是自私,女人也开始变得冷漠。年老的父亲得到的可能是报复、可能是最后的挣扎、也可能是远离的决心,没有人不渴望亲密关系,她是如此诱人,私密的、柔软的、激烈的、幻想的、能装进所有、哪怕是未来,可惜啊
很像小说的叙事。
导演拍的很轻盈,我却看的无比沉重。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才是这世间最大的难题,如果一切都要等到那句“回去我们就离婚”才释然的话,那些漫长的相互陪伴又谈何意义。
哈哈哈哈真尴尬!
#69th Cannes#一种关注 奶奶执着于讲述曾经的故事 父母相互陪伴却无沟通的无聊消磨 子女个个不同的人生轨迹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私事
老夫老妻靠在一起的结局对我这种丧逼来说太刻意了…
3.5 人和人相处太难了 想要好看的彩色地砖 想跳舞的时候跳舞
情節斧鑿痕跡太深...
平铺直叙,喜欢这部电影,也像极了这世界每一个平凡的家庭;爱炫耀并八卦的邻居,总说不到一起相互暗扛的老俩口,总觉得和女孩还沒挞出火花的儿子,内心藏着一个大海梦的女婿等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事